文創育成中心資訊清單,第3頁
提供文化創意相關之育成中心資訊
提供: 文化部 | 更新頻率: 每年 | 最近同步時間日期: 2020-01-08 03:26:43
文創育成中心資訊資料集清單中總共有 77 筆資料,以下是 41 - 60 [第 3 頁]
東海大學育成中心
地址: 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四段1727號77號 | 簡介: 過去四、五十年來,我國中小企業伴隨者國家經濟發展而萌芽茁壯。根據九十二年經濟部中小企業白皮書之統計,全國已有超過一百一十萬家之中小企業,佔國內企業總家數的百分之九十八。同時,投入中小企業之就業人數,有近七百四十萬人,佔全國就業總人數的百分之七十八。所以,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得以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石。 然而,中小企業卻嚴重面臨資金短缺、人力匱乏、技術研發能力不足之困境。特別是技術密集之新創事業,或是勞力密集的傳統小企業,由於企業規模過小,先天條件更是不足。所以,中小企業若要在經濟自由化與國際化之趨勢下,有效開展其生存空間,已經無法以『內部成長』模式解決經營的困難,勢必需要利用『外部成長』模式,借重社會資本所提供的經濟環境,內化為本身的優勢來源。於是,創造知識的大專院校,正是中小企業可以依賴的外部成長之主要來源。
明志科技大學育成中心
地址: 新北市泰山區貴子里工專路84號 | 簡介: 目前育成中心設有廠商培育室、資料室、展示區、會議室、洽談區及休憩區,並由技術合作處整合各系所資源,提供相關實驗室與師資研究專長,並結合台塑關係企業,以及下列五大創新服務: 1.專責老師支援。 2.移動辦公室支援。 3.強力資訊科技支援。 4.充沛實習工程師支援。 5.專業智財權顧問支援。 另有各種策略聯盟單位及顧問,滿足進駐廠商營運時之技術、財務、管理、市場情報、行銷、資金、法律及智財權等需求,提供其適當之協助與服務。
宜蘭大學創新育成中心
地址: 宜蘭市神農路一段一號 | 簡介: 國立宜蘭大學立足蘭陽地區八十餘年,具有豐富的研發資源與優良的實驗環境。北宜高速公路的開通與新竹科學園區宜蘭基地的逐步設立,給宜蘭地區的產業帶來了新契機。因應地方發展的嶄新局面與產業升級的需求,宜蘭大學特於民國95年設立創新育成中心,除承續宜蘭縣政府科技創業中心的培育基礎外,學校更提供完整的開發環境與研究團隊,以協助進駐廠商完成發展目標,並創造就業機會、繁榮地方。
和春技術學院育成中心
地址: 高雄市大寮區琉球里28鄰農場路1-10號(大發校區) | 簡介: 綠色技術工業項下之「能源新利用技術研發」--(電動車輛與電池技術研發、氫能利用、廢燃料油再生、水處理)、數位內容項下「線上數位多媒體影像音樂經紀IT平台」、文化創意產業之「3D動畫及立體飾品之設計開發」
亞東技術學院創新育成及技轉中心
地址: 新北市板橋區四川路二段58號 | 簡介: 本中心自90年正式成立之今,連續十多年獲得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支持與補助。多年來配合國家經濟發展政策,中心結合各界資源及配合本校各領域專業師資,培育出許多優質企業。 而本校豐富之研發能量,亦累積了為數可觀的研發成果。多年來本校已開始積極管理與推廣教師研發成果。而中心於服務企業過程中,亦深感企業對於智財權之需求。因此中心於102年起正式更名為「創新育成及技轉中心」,以作為產業智財需求與本校研發專長的橋梁。
佛光山大慈育成中心
地址: 高雄市 前金區 七賢二路 426 號 8 樓 | 簡介: 以教育起家的佛光山,近四十年來培育出無數的優秀人才;為持續貢獻社會,讓文化教育得以紮根,培養身心健康的國家棟樑,本會特成立「F.G.S.大慈育成中心」。期將辦理佛光山大慈育幼院,培育600多位健康孩子及舉辦各項活動之經驗,透過本中心一系列的《佛光山,行。》藝術文化與生命教育戶外教學的活動設計,在歡樂的氣氛中,佈置一幢近乎圓滿的情境教室,引導學童認識生命的尊貴,進而了解惜福結緣的重要,培養尊重自然與生命的素養。
成功大學技轉育成中心
地址: 台南市大學路1號勝利校區K館後棟3F | 簡介: 成功大學技轉育成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於2007年8月1日正式成立,已將原來的技術移轉服務中心和創新育成中心兩大中心合併,並陸續延攬多位經驗豐富且專業的人才,強化本中心各項功能及服務。 有鑑於「產學合作」之重要性,教育部大力推動「97年度激勵大專校院產學合作績效方案三年計畫」以期藉由協助學校設計整體制度,讓產學成為有機的連結。由於本校擁有豐碩研發能量及傑出的產學合作基礎,榮獲教育部第一年度激勵獎助,為有效運用政府資源不再落於口惠而不實,特對外徵聘曾任職百大企業擁有豐富相關產業資歷及產學合作經驗之資深經理人為中心執行長,並組建具豐富業界經驗之專業團隊,以企業化經營方式將本校研發成果及智慧財產進行管理及運用。透過與校內外相關重要單位進行策略聯盟,組成一個以本中心為主軸之產學聯絡網,藉此促進產學合作,達成產學接軌目的。
交通大學育成中心
地址: 新竹市大學路1001號圖書館8F | 簡介: 面對全球化的競爭,台灣要在產業經濟上具有足夠的競爭力,必須將知識轉化成競爭力,促進產業再造與創新。而學校則是產生原創性新知識與新技術的重鎮,因此要透過知識、科技、創新帶動經濟成長,需要政府、學校及產業界攜手合作,以有效的產學合作模式,共創台灣知識經濟的高峰。為此,本校長期以來積極推動產學合作業務,包括研發成果專利化、技術授權推廣、法務諮詢等相關智財管理加值、運用服務,以及提供創業育成功能至新創事業育成,以兼具研發技轉育成三項功能的服務團隊,有效加速產學合作的速度,讓學術研究能實際為產業界應用,創造出最大的商業價值與營收空間。另為貫徹本校多元及親產學之經營理念,業已更新與建構統籌產學合作之管理機制,於2010年6月整合原有之智權技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更名為產學運籌中心,目的在於整合智權管理、技術授權、新創事業與創新育成等業務,期能透過單一之服務窗口,整合相關資源以發揮綜效,擴大產學服務能量,促進產業技術加值與發展。
永達技術學院育成中心
地址: 屏東縣麟洛鄉麟蹄村中山路316號A棟2樓 | 簡介: 我國加入WTO以來,中小企業已面臨更大之挑戰─國際級的競爭壓力。以往台灣中小企業挾著優越之勞力和土地成本、彈性與靈活之產業特性,而造就出經濟蓬勃發展的台灣社會。然而,當舊的優勢不再時,我們所要思考的是,如何突破瓶頸?當然,往微笑曲線兩端發展技術與行銷是刻不容緩的工作。因此,經濟部中小企業 處運用「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積極推動學校及研究單位成立創新育成中心,釋放出豐富之資源提供新創事業及中小企業運用,目的為促進新創事業日漸茁壯且中小企業能轉型升級,並協助使其具國際觀,以建立研發營運總部根留台灣,放眼大中華及全世界,創造知識經濟發展的新社會。本校有感於政府此一政策之正確性,若 能有效結合學術單位之豐沛人才,定能為台灣經濟再創佳績。因此義無反顧本於社會責任和商業之需求,成立永達育成中心,期能有組織的整合本校各種人力資源和設備,以便有效率地將本校資源用於服務新創事業和中小企業。
台灣藝術大學文化創意產學園區
地址: 新北市板橋區大觀路二段28號 | 簡介: 園區功能含括教學實習、研發創新、行銷推廣及青創育成四大功能,分述如下: (1)教學實習:園區提供工坊教學與實習場域,促進學校與職場之橋接, 提升學生職場競爭力。 (2)研發生產:透過學校師生及產業研究創新,開發新技術及創意產品。 (3)行銷推廣:建立行銷推廣機制,包括學校師生、校友、進駐產業以及進駐藝術家之優秀作品 (含視覺、表演及影音藝術)行銷、藝術經紀、藝術圖像與品牌授權以及文創體驗行銷。 (4)青創育成:扶植畢業生及青年開創事業,輔導產業育成,引進媒合有利資源,提高營運績效, 並媒合產業需求之學校文創人才。
台灣海洋大學育成中心
地址: 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2號 | 簡介: 「創新育成中心」及「智財發展中心」於99年8月1日正式整合為「產學技轉中心」,本中心專責專利申請、技術移轉、產學合作及創新育成事宜,同時為本校對內對外之研發成果推廣單一服務窗口。透過中心專業團隊整合本校研發成果、啟動產學媒合機制、進行智財加值化以及廠商育成輔導,持續海洋大學研發特色,並落實產、官、學合作機制,以將海洋大學研發及產出成效推向最高峰。
台灣師範大學育成中心
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1段162號普大樓2樓 | 簡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於87年呼應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育成政策,由本校工業教育學系申請規劃成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小企業創新育成中心」,並於科技學院大樓掛牌營運,爾後在90年1月遷入師大路現址運作。成立初期輔導類別以資訊電子、科技與教育產業為主;本中心經營有成,多年來累積培育52家育成企業、21家新創育成企業,陸續近30家育成企業自中心畢業,協助企業取得政府補助及專案貸款數10件,累積專利成果達24件,更協助企業創業投資及增資達新台幣6億。 98年因應學校校務發展計畫,育成中心歸建於研究發展處,並更名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新育成中心」。重新思索本校既有之教育、研究相關資源,與本校於教育與藝術界長久以來的形象,並配合行政院推動六大產業,擇定本中心轉型以「文化創意」為主導。 自99年開始,本中心育成輔導基調以文化創意為主軸,產業類型以「設計、教育與生活產業」為主,希冀三者相輔相成,由設計作為方法,藉此強化其他產業的產出與風格,並以此做為本中心未來深耕育成領域的方向,共同為臺灣文化創意產業攜手前進。
台灣科技大學育成中心
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基隆路4段43號 | 簡介: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為促進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特設立專案基金鼓勵學術機構成立創新育成中心。其目的在以學校既有之研發技術、實驗設備、空間資源及建教合作經驗,建構更良好之中小企業創業環境。 本校為全國第一所技術職業教育高等學府,為了配合中小企業處培育以科技創新為主導之中小企業政策,於民國87年成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創新育成中心」,以因應政府促進產業升級、提昇經濟發展政策。 為擴大本校研發能量,除基隆路校區外於2006年11月與台北市政府簽約進駐內湖科技園區成立「臺灣科技大學內科產學合作中心」,提供廠商進駐,作為內科廠商商品先期研究開發之基地,藉以提昇園區產業競爭力。
台灣大學育成中心
地址: 台北市中正區思源街18號 | 簡介: 為落實培育中小企業發展之目標,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自民國八十五年起運用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鼓勵公、民營機構設立中小企業創新育成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於民國八十六年元月成立「台大慶齡創新育成中心」,為國內首家結合學校資源之創新育成中心,以培育工程科技產業為主要目標。 民國八十八年七月,本中心改名為「國立台灣大學創新育成中心」,隸屬於台大研究發展委員會,並與台大各學院資源緊密結合,所提供之服務更多元化,培育產業亦增加生物科技一項,期使能與世界潮流同步化。 為營造更好的培育環境,本中心於民國九十年十月後搬遷至水源校區,並將培育區分為工程專區、生技專區及示範區,共約2000坪培育空間;未來隨經驗的累積、營運創新與管理的進步,將能為廠商提供更完善而全方位的服務。
台南大學創新育成中心
地址: 台南市中西區樹林街二段33號 | 簡介: 臺南大學創新育成中心鄰近大多係以發展理工特色為發展重點,在教育與人文藝能方面的功 能較為欠缺。臺南大學創新育成中心依據本校過去向以教育與人文學術為重的背景,以及校方未 來發展趨勢,初期將以育成教育、文化、數位學習及其相關產業為育成重點,以彌補台南縣市地 區對於教育文化產業及其衍生相關產業之育成資源不足的缺口。待七股第二校區建置後,將配合地區特色,結合現有環境與生態學院之資源,配合政府推動經濟發展政策,有效提供該區域發展 所需的技術與人力支援,再發展環境生態、運動休閒、觀光旅遊等相關產業,來促進地方發展。
台北醫學大學產學育成營運中心
地址: 臺北市信義區吳興街250號 | 簡介: 為能促進本校與產業界交流與共同合作研究,有效管理與推廣本校教職員生之研發成果,創造大學與產業的互利關係,提供有關智慧財產權的專業服務。本校於98年度整合產學相關業務設立「產學育成營運中心」,提供單一窗口全方位服務,形成產學合作整合服務平台,提供高效率之產學優質服務。
台北教育大學產學合作暨育成中心
地址: 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2段134號 | 簡介: 本中心服務項目如下 : (1) 提供或引介與育成業務有關之行銷、設計技術商法及管 提供或引介與育成業務有關之行銷、設計技術商法及管 理等輔導或專家顧問諮詢服務。 (2) 開辦與育成業務有關之培課程。 開辦與育成業務有關之培課程。 (3) 協助向政府或有關對申請與育成業務之補資源。 協助向政府或有關對申請與育成業務之補資源。 (4) 協助爭取與育成業務有關之貸款或融資。 協助爭取與育成業務有關之貸款或融資。 (5) 舉辦與育成 業務有關之展示會、發表或研討等活動。 業務有關之展示會、發表或研討等活動。 (6) 協助本校對外進行產學合作、專利申請及維護技術授權研發成 協助本校對外進行產學合作、專利申請及維護技術授權研發成 協助本校對外進行產學合作、專利申請及維護技術授權研發成 協助本校對外進行產學合作、專利申請及維護技術授權研發成 協助本校對外進行產學合作、專利申請及維護技術授權研發成 協助本校對外進行產學合作、專利申請及維護技術授權研發成 協助本校對外進行產學合作、專利申請及維護技術授權研發成 協助本校對外進行產學合作、專利申請及維護技術授權研發成 果管理等相關事項。 (7) 其他相關事宜。
台北科技大學育成中心
地址: 臺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1號(光華館3樓305室) | 簡介: 承啟校長的『4I 』【Innovation, Idea, Imagination, Invention】治校理念下,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創新育成中心於民國88年7月成立至今,多年獲得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支持與補助。配合國家經濟發展政策,結合產、官、學、研、訓的力量,促進產學資源整合,運用本校基礎科學及應用科技研究能量,結合教學與研究資,提供研發技術支援與服務,提升產業創新科技發展能力。 中心營運目的乃依學校特色,提高技術服務層次,選定特定產業及校內特定系所,校合研發能力,以達成最迅速之商品化開發能力,以培育科技型創新公司為出發點,展現台北科技大學之整體研發實力。透過整合台北科技大學資源配合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產業政策,以任務導向支援國內中小企業發展,建構完善培育環境與相關設施,促進本校產學合作蓬勃發展。
台中科技大學創新育成中心
地址: 台中市北區三民路三段91號 | 簡介: 本校位屬於大臺中重要區位,無論是交通、地理區位,乃至商管、設計、文創、科研以及高齡者照護等領域均為中部數一數二。在中部創新育成中心聯盟15所學校中,大致上包含涵蓋資訊通訊產業、生物技術產業、民生化工產業、精密機械及航太產業、塑膠相關產業、鞋類相關產業等領域為培育重點。因而本校專長領域具有當獨特優勢,在一般創新育成中心以理工為主的脈絡中,本校創新育成中心將以「創新服務」為取徑,培育「立型產業」為目標,邁向「永續環境」為重之跨領域軟實力之企業為輔助對象。
北藝風創新育成中心
地址: 台北市北投區學園路1號(學生活動中心4樓) | 簡介: 定位為藝術與產業交流平台。以長期有系統的方式,支持年輕藝術家以「藝術創業」 的夢想,希望扮演藝術學生走出校園後、走進社會的「最後一哩(LastMile)」角 色,協助年輕藝術工作者孕育未來事業的實驗場域。 「北藝風」甄選年輕藝術家的條件,以在學學生與畢業五年內之畢業生為主,內容 涵蓋各類視覺及表演藝術。北藝大提供工作空間與各種行政資源,同時成立顧問 群,設計各類輔導課程,讓藝術工作者可在此與藝術及產業界專業人士密切交流, 研發並實驗各種藝術創業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