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之書寫: 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2020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 國家圖書館

書名光之書寫: 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2020的作者是李立琪等作; 吳寬柔譯, 出版單位是臺灣美術館, 版次是第一版, 出版年月是109/05, 適讀對象是成人(學術), ISBN是978-986-532-070-6 (PDF).

書名光之書寫: 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2020
作者李立琪等作; 吳寬柔譯
出版單位臺灣美術館
版次第一版
出版年月109/05
標題(空的。未填資料。)
適讀對象成人(學術)
類號(空的。未填資料。)
ISBN978-986-532-070-6 (PDF)
開數(空的。未填資料。)
頁數(空的。未填資料。)
得獎紀錄(空的。未填資料。)

書名

光之書寫: 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2020

作者

李立琪等作; 吳寬柔譯

出版單位

臺灣美術館

版次

第一版

出版年月

109/05

標題

(空的。未填資料。)

適讀對象

成人(學術)

類號

(空的。未填資料。)

ISBN

978-986-532-070-6 (PDF)

開數

(空的。未填資料。)

頁數

(空的。未填資料。)

得獎紀錄

(空的。未填資料。)

根據識別碼 978-986-532-070-6 PDF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978-986-532-070-6 PDF 資料。

[ 搜尋所有 978-986-532-070-6 PDF ... ]

根據名稱 臺灣美術館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臺灣美術館 ...)

# 臺灣美術館 於 講座資訊 - 1

發行版本1.4
唯一辨識碼655c74bb73f77c8e1cc86960
活動名稱2023「策展作為藝術史的方法:論述與實踐」學術研討會
活動類別7
活動場次資訊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1/25 09:00:00
地址: : 403 臺中市西區535五權西路一段2號
場地名稱: : 演講廳Auditorium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4.1396657
經度: : 120.665874
結束時間: : 2023/11/26 09:00:00
演出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華梵大學、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
折扣資訊(空)
簡介說明2023「策展作為藝術史的方法:論述與實踐」學術研討會 宗旨: 隨著全球化議題的不斷擴展,藝術史在當代評述環境中,如何建構自身的多元方法與視點,跳脫霸權思想或中心主義,已成為當務之急。西方當代策展勃興於1980年代後期,展覽作為構築藝術史「第一現場」的平台,更能多方連結政治、社會、經濟及文化等不同脈絡,成為重構、批判、補綴後者的重要機制,並形成一種跨越文化、族裔、階級或地域的複合學科概念。解嚴之後,歷經多重殖民經驗的臺灣社會,亟思透過本土化或藉由與亞洲的重新連結,形塑自身的「文化主體性」,以挑戰政治統治、國族意識及社會禁忌等的展覽議題,因應而出。策展,儼然成為再現藝術史最具行動性與批判力的書寫媒介。透過論述或實踐的不同取徑,本次大會主題之設定,希望喚起研究者對1990年代以來臺灣策展史與藝術史共構關係討論的重視,同時,藉此檢視策展作為建構藝術史的方法,形構何種主體文化論述?反映何種當代社會現實?開拓何種跨學科的學術視野?……等問題。 辦理方式:   本年度學術研討會由國立臺灣美術館與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華梵大學合作,針對臺灣美術史在地與多元面向之相關議題,共同規劃三個主題:「跨文化與世代差異」、「藝術批評與臺灣藝術史」、「臺灣藝術史中的人、事、物」,探討當前臺灣的藝術論述與實踐中的開展,例如臺灣美術史研究、策展與創作實踐等,建構置放在當代的全球化語境,逐漸展現出臺灣特有的藝術特質與價值。   此次研討會透過公開徵稿形式實施,經審查通過之論文,邀請於研討會當日以簡報方式發表,並於研討會兩日各安排一場專題演講。 研討會內容: 本學術研討會針對全球化與美術史相關議題,規劃以下三個主題: 一、大會主題:跨文化與世代差異 二、附加主題:藝術批評與臺灣藝術史 三、一般主題:臺灣藝術史的人、事、物 大會主題的設定試圖觀照當今世界融合多元文化、跨文化經驗環境日益普及,異文化的接觸日趨頻繁,而跨文化以「跨」(inter)作為字首,意謂彼此之間須互相溝通,重視彼此的交流與互動,強調需要積極地面對差異,以及文化間的相互影響與滋長,將文化間的互動關係理解成「包容」而非「排斥」。此一過程勢必會遭遇不同族裔、族群或世代間文化差異與各持己見的問題,如何以不同的眼光看待文化與尊重世代之間差異,是現今研究者必須採取新的角度來檢視文化與認同各世代間的差異,此時就需要發展出新的研究策略,使得參與文明對話的所有角色均能了解並欣賞這些差異。本大會主題以「跨文化」與「世代差異」的思辨,列舉相關議題如下,以供參考: 1.藝術家和策展人透過跨域創作實踐與跨界展覽規劃,展現其面對當今跨領域、跨族裔與跨國際的世界趨勢,究竟對於臺灣藝術史研究、策展與創作實踐具有什麼意義? 2.培養認同各種跨文化的涵養需要較長時間,從地方與教學現場的觀察,具有何種時代、世代或地域性的發展與差異? 3.探討國內外雙年展、三年展或跨國展覽形式裡,在藝術史進展的脈絡中,如何體現具有人文主義精神尊重各文化主體性與殊異性? 專題演講(一):認識論的思辨與流變中的臺灣藝術史 講者:劉俊蘭 專題演講(二):「大全集時代」台灣美術史研究的新展望—策展視角再見陳澄波 講者:白適銘 研討會辦理單位、舉辦日期及地點: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華梵大學、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 日期:112年11月25日(週六)~11月26日(週日)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演講廳(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1段2號) 2023「策展作為藝術史的方法:論述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議程 時間 11月25日(六) 時間 11月26日(日) 09:00- 09:30 報到 09:30- 10:00 報到 09:30- 10:00 開幕式:陳貺怡 館長 貴賓致詞: 華梵大學 林從一 校長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 黃智陽 理事長 10:00- 11:00 專題演講一 主持人:黃智陽 理事長 演講者:劉俊蘭 教授 講 題:認識論的思辨與流變中的臺灣藝術史 10:00- 11:00 專題演講二 主持人:廖仁義 教授 演講者:白適銘 榮譽理事長 講 題:「大全集時代」台灣美術史研究的新展望—策展視角再見陳澄波 11:00- 12:00 場次一 主持人: 廖新田 榮譽理事長 發表人/發表題目: 余青勳/ 翁崑德日記中的自我建構 蕭楷競/2023年「春源畫室」展覽策劃實踐—以品牌形象、聲響與空間感作為文化再現的新途徑 評論人:林以珞 理事 11:00- 12:00 場次五 主持人: 姜麗華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黃盟欽/科技跨域策展中的身體技術-以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超限社會」展覽為例 李泳麒/ Digital Curating and Disobedient Imageries 評論人:邱誌勇 教授 12:00- 13:30 午休 (1小時30分鐘) 12:00- 13:30 午休 (1小時30分鐘) 13:30- 14:30 場次二 主持人:賴明珠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凌春玉/臺灣河川美術圖像與記憶 ―蕭如松頭前溪風景畫研究 陳美靜/凝望海拔2663M:嘉義塔山主題風景畫的今昔演譯與當代詮釋 評論人:邱琳婷 教授 13:30- 14:30 場次六 主持人:李思賢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蕭秀玟/以山水意象探討臺灣水墨中的當代詮釋 劉育仁/探討蔡佳葳作品中書寫的儀式性意義與書法作為觀念藝術的跨領域及解轄域化 評論人:龔詩文 教授 14:30- 15:30 場次三 主持人:盛鎧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林建成/探索臺灣南島語族的美感經驗:策展中連結史前、跨越族群的對話 黃銘樂/策展對比性空間:以奧奎.恩威佐的策展重探藝術地理學的挑戰及其超越 評論人:董維琇 教授 14:30- 15:30 場次七 主持人:曾鈺涓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洪鈞元/臺灣錄像藝術的「家—系譜」編撰—是鄉愁與思念還是創傷的修復? 彭康家/菌絲體作為當代策展—鄭淑麗影像的多重異質結盟的抵抗政治 評論人:呂筱渝 博士 15:30- 15:50 茶敘與休息時間 (20分鐘) 15:30- 15:50 茶敘與休息時間 (20分鐘) 15:50- 16:50 場次四 主持人:鄭政誠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倪又安/向「土」偏移的論述先聲—論六○年代林惺嶽對「現代中國畫」之批判以及七○年代席德進臺灣民間藝術研究的時代意義 楊育睿/ Reconsidering Modernism through Weaving: The‘Bauhaus’and other Modernist Sources in Yen Shui-Long′s Non-Dualism 評論人:李思賢 教授 15:50- 16:50 場次八 主持人:蔡昭儀 組長 發表人/發表題目: 蔡佩玲/多重視角的主體優越論:九○年代本土化論述的臺灣藝術主體 傅達仁/藝術季的在地性及檔案性:論綠島人權藝術季的策展方法 評論人:林振莖 副研究員 16:50- 17:10 閉幕式 (20分鐘) 2023「策展作為藝術史的方法:論述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議程--學者簡介 (依場次順序) 演講者 劉俊蘭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教授、桃園市立美術館首任館長、 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館長 白適銘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館館長、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榮譽理事長 主持人 黃智陽 華梵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院長、美術與文創學系教授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理事長 廖仁義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兼任教授,曾任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所長 廖新田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榮譽理事長、曾任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 賴明珠 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兼任副教授 主持文化部111年度「臺灣藝術研究補助計畫」 盛 鎧 國立聯合大學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教授兼人文與社會學院院長 鄭政誠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臺灣文化事業發展協會理事長 姜麗華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李思賢 東海大學美術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東海大學臺灣美術研究中心主任 曾鈺涓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教授 蔡昭儀 國立臺灣美術館研究發展組組長、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召集人 評論人 林以珞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理事 邱琳婷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秘書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董維琇 國立臺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教授 李思賢 東海大學美術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東海大學臺灣美術研究中心主任 邱誌勇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教授暨所長、藝術學院學士班主任 龔詩文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副教授 呂筱渝 法國巴黎第八大學婦女與性別研究博士、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秘書長 林振莖 國立臺灣美術館研究組副研究員、美術史研究者 發表人 余青勳 臺南市美術館研究典藏部主任 蕭楷競 臺南市美術館展覽企劃部專員 凌春玉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學系博士、獨立研究員 陳美靜 高雄科技大學共同教育學院博雅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林建成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副研究員 黃銘樂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與視覺文化組碩士生 倪又安 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助理教授 楊育睿 University of York Affiliated Researcher 黃盟欽 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李泳麒 香港浸會大學創意藝術學院視覺藝術院副教授 蕭秀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美學、媒體藝術與藝術史組博士生 劉育仁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美學、媒體藝術與藝術史組博士生 洪鈞元 國立中興大學台灣人文創新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彭康家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蔡佩玲 國立高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傅達仁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碩士生 議事規範: 一、專題演講主持:10分鐘。專題演講:50分鐘。 二、論文主持:每位發表者5分鐘。論文發表(含議題發表):每位發表者20分鐘。論文評論:每位發表者5分鐘。 三、按鈴提醒:發表結束前3分鐘1聲及發表時間結束2聲。評論結束前3分鐘1聲及評論結束2聲。 四、會前請關閉手機或調整為震動模式。 五、會場內禁止飲食。 六、未經大會同意,請勿攝影或錄音。 七、參與學員請自備口罩並全程配戴,未遵守者請勿進入會場。現場防疫措施均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及文化部相關規範實施。現場防疫措施如有任何更新,將滾動式公告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官網。 八、主辦單位保有研討會內容更動之權利,以發表當日公布為準。 報名注意事項: 歡迎有興趣之民眾免費報名參加,開放名額為180位。正取者名單,將於報名截止後三天內公告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官網,並以電子郵件寄送錄取與否通知。網路報名若未額滿,則開放當日現場民眾報名。 報名時間自即日起至112年11月18日(六)止。 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本研討會提供學習認證時數。 來館交通資訊請見https://www.ntmofa.gov.tw/content_1032.html 本活動不提供免費停車,開車者請就近利用本館週邊收費停車場。 本次研討會提供午餐;但當日現場報名之民眾,恕不提供午餐。 若因疫情影響造成活動時間或形式異動,將滾動式公告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官網,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本計畫經核定後實施,若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正之。 本研討會聯絡及議程相關事項,敬請查閱國立臺灣美術館與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最新公告事項或email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twahaservice@gmail.com 楊助理。 研討會報名連結:https://pse.is/5ce8qg 報名個資聲明: 為落實個人資料之保護,依《個人資料保護法》第8條規定進行蒐集前之告知: 一、蒐集之目的:統計報名人數、活動通知、製作簽到名冊、分析參與者背景等活動相關作業。 二、蒐集之個人資料類別:包含姓名、性別、單位/學校、職稱、聯絡電話、電子信箱等。 三、個人資料之權利:您可依《個人資料保護法》第3條規定,請求查詢或閱覽、請求製給複製本、請求補充或更正、請求停止蒐集處理或利用、請求刪除個資等權利。 四、您若不願意提供真實且正確完整的個人資料,將可能導致無法成功報名此次活動或登錄公務人員終身學習認證時數。 五、主辦單位將遵守《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妥善保管資料,不會將這些資料提供第三人或挪為他用;您所提供之資料於本研討會結束後二個月內將自動刪除。 六、若您同意以上條款,再進行報名動作(報名完畢後,代表您已閱畢本次活動報名之個資告知事項,並同意主辦單位在上述蒐集之目的範圍內處理及利用您的個人資料)。
圖片連結(空)
主辦單位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30133
推廣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
備註(空)
編輯時間(空)
來源網站名稱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2023/11/25
活動結束日期2023/11/26
點閱數13
發行版本: 1.4
唯一辨識碼: 655c74bb73f77c8e1cc86960
活動名稱: 2023「策展作為藝術史的方法:論述與實踐」學術研討會
活動類別: 7
活動場次資訊: 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1/25 09:00:00
地址: : 403 臺中市西區535五權西路一段2號
場地名稱: : 演講廳Auditorium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4.1396657
經度: : 120.665874
結束時間: : 2023/11/26 09:00:00
演出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華梵大學、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
折扣資訊: (空)
簡介說明: 2023「策展作為藝術史的方法:論述與實踐」學術研討會 宗旨: 隨著全球化議題的不斷擴展,藝術史在當代評述環境中,如何建構自身的多元方法與視點,跳脫霸權思想或中心主義,已成為當務之急。西方當代策展勃興於1980年代後期,展覽作為構築藝術史「第一現場」的平台,更能多方連結政治、社會、經濟及文化等不同脈絡,成為重構、批判、補綴後者的重要機制,並形成一種跨越文化、族裔、階級或地域的複合學科概念。解嚴之後,歷經多重殖民經驗的臺灣社會,亟思透過本土化或藉由與亞洲的重新連結,形塑自身的「文化主體性」,以挑戰政治統治、國族意識及社會禁忌等的展覽議題,因應而出。策展,儼然成為再現藝術史最具行動性與批判力的書寫媒介。透過論述或實踐的不同取徑,本次大會主題之設定,希望喚起研究者對1990年代以來臺灣策展史與藝術史共構關係討論的重視,同時,藉此檢視策展作為建構藝術史的方法,形構何種主體文化論述?反映何種當代社會現實?開拓何種跨學科的學術視野?……等問題。 辦理方式:   本年度學術研討會由國立臺灣美術館與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華梵大學合作,針對臺灣美術史在地與多元面向之相關議題,共同規劃三個主題:「跨文化與世代差異」、「藝術批評與臺灣藝術史」、「臺灣藝術史中的人、事、物」,探討當前臺灣的藝術論述與實踐中的開展,例如臺灣美術史研究、策展與創作實踐等,建構置放在當代的全球化語境,逐漸展現出臺灣特有的藝術特質與價值。   此次研討會透過公開徵稿形式實施,經審查通過之論文,邀請於研討會當日以簡報方式發表,並於研討會兩日各安排一場專題演講。 研討會內容: 本學術研討會針對全球化與美術史相關議題,規劃以下三個主題: 一、大會主題:跨文化與世代差異 二、附加主題:藝術批評與臺灣藝術史 三、一般主題:臺灣藝術史的人、事、物 大會主題的設定試圖觀照當今世界融合多元文化、跨文化經驗環境日益普及,異文化的接觸日趨頻繁,而跨文化以「跨」(inter)作為字首,意謂彼此之間須互相溝通,重視彼此的交流與互動,強調需要積極地面對差異,以及文化間的相互影響與滋長,將文化間的互動關係理解成「包容」而非「排斥」。此一過程勢必會遭遇不同族裔、族群或世代間文化差異與各持己見的問題,如何以不同的眼光看待文化與尊重世代之間差異,是現今研究者必須採取新的角度來檢視文化與認同各世代間的差異,此時就需要發展出新的研究策略,使得參與文明對話的所有角色均能了解並欣賞這些差異。本大會主題以「跨文化」與「世代差異」的思辨,列舉相關議題如下,以供參考: 1.藝術家和策展人透過跨域創作實踐與跨界展覽規劃,展現其面對當今跨領域、跨族裔與跨國際的世界趨勢,究竟對於臺灣藝術史研究、策展與創作實踐具有什麼意義? 2.培養認同各種跨文化的涵養需要較長時間,從地方與教學現場的觀察,具有何種時代、世代或地域性的發展與差異? 3.探討國內外雙年展、三年展或跨國展覽形式裡,在藝術史進展的脈絡中,如何體現具有人文主義精神尊重各文化主體性與殊異性? 專題演講(一):認識論的思辨與流變中的臺灣藝術史 講者:劉俊蘭 專題演講(二):「大全集時代」台灣美術史研究的新展望—策展視角再見陳澄波 講者:白適銘 研討會辦理單位、舉辦日期及地點: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華梵大學、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 日期:112年11月25日(週六)~11月26日(週日)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演講廳(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1段2號) 2023「策展作為藝術史的方法:論述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議程 時間 11月25日(六) 時間 11月26日(日) 09:00- 09:30 報到 09:30- 10:00 報到 09:30- 10:00 開幕式:陳貺怡 館長 貴賓致詞: 華梵大學 林從一 校長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 黃智陽 理事長 10:00- 11:00 專題演講一 主持人:黃智陽 理事長 演講者:劉俊蘭 教授 講 題:認識論的思辨與流變中的臺灣藝術史 10:00- 11:00 專題演講二 主持人:廖仁義 教授 演講者:白適銘 榮譽理事長 講 題:「大全集時代」台灣美術史研究的新展望—策展視角再見陳澄波 11:00- 12:00 場次一 主持人: 廖新田 榮譽理事長 發表人/發表題目: 余青勳/ 翁崑德日記中的自我建構 蕭楷競/2023年「春源畫室」展覽策劃實踐—以品牌形象、聲響與空間感作為文化再現的新途徑 評論人:林以珞 理事 11:00- 12:00 場次五 主持人: 姜麗華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黃盟欽/科技跨域策展中的身體技術-以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超限社會」展覽為例 李泳麒/ Digital Curating and Disobedient Imageries 評論人:邱誌勇 教授 12:00- 13:30 午休 (1小時30分鐘) 12:00- 13:30 午休 (1小時30分鐘) 13:30- 14:30 場次二 主持人:賴明珠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凌春玉/臺灣河川美術圖像與記憶 ―蕭如松頭前溪風景畫研究 陳美靜/凝望海拔2663M:嘉義塔山主題風景畫的今昔演譯與當代詮釋 評論人:邱琳婷 教授 13:30- 14:30 場次六 主持人:李思賢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蕭秀玟/以山水意象探討臺灣水墨中的當代詮釋 劉育仁/探討蔡佳葳作品中書寫的儀式性意義與書法作為觀念藝術的跨領域及解轄域化 評論人:龔詩文 教授 14:30- 15:30 場次三 主持人:盛鎧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林建成/探索臺灣南島語族的美感經驗:策展中連結史前、跨越族群的對話 黃銘樂/策展對比性空間:以奧奎.恩威佐的策展重探藝術地理學的挑戰及其超越 評論人:董維琇 教授 14:30- 15:30 場次七 主持人:曾鈺涓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洪鈞元/臺灣錄像藝術的「家—系譜」編撰—是鄉愁與思念還是創傷的修復? 彭康家/菌絲體作為當代策展—鄭淑麗影像的多重異質結盟的抵抗政治 評論人:呂筱渝 博士 15:30- 15:50 茶敘與休息時間 (20分鐘) 15:30- 15:50 茶敘與休息時間 (20分鐘) 15:50- 16:50 場次四 主持人:鄭政誠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倪又安/向「土」偏移的論述先聲—論六○年代林惺嶽對「現代中國畫」之批判以及七○年代席德進臺灣民間藝術研究的時代意義 楊育睿/ Reconsidering Modernism through Weaving: The‘Bauhaus’and other Modernist Sources in Yen Shui-Long′s Non-Dualism 評論人:李思賢 教授 15:50- 16:50 場次八 主持人:蔡昭儀 組長 發表人/發表題目: 蔡佩玲/多重視角的主體優越論:九○年代本土化論述的臺灣藝術主體 傅達仁/藝術季的在地性及檔案性:論綠島人權藝術季的策展方法 評論人:林振莖 副研究員 16:50- 17:10 閉幕式 (20分鐘) 2023「策展作為藝術史的方法:論述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議程--學者簡介 (依場次順序) 演講者 劉俊蘭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教授、桃園市立美術館首任館長、 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館長 白適銘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館館長、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榮譽理事長 主持人 黃智陽 華梵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院長、美術與文創學系教授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理事長 廖仁義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兼任教授,曾任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所長 廖新田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榮譽理事長、曾任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 賴明珠 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兼任副教授 主持文化部111年度「臺灣藝術研究補助計畫」 盛 鎧 國立聯合大學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教授兼人文與社會學院院長 鄭政誠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臺灣文化事業發展協會理事長 姜麗華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李思賢 東海大學美術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東海大學臺灣美術研究中心主任 曾鈺涓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教授 蔡昭儀 國立臺灣美術館研究發展組組長、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召集人 評論人 林以珞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理事 邱琳婷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秘書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董維琇 國立臺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教授 李思賢 東海大學美術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東海大學臺灣美術研究中心主任 邱誌勇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教授暨所長、藝術學院學士班主任 龔詩文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副教授 呂筱渝 法國巴黎第八大學婦女與性別研究博士、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秘書長 林振莖 國立臺灣美術館研究組副研究員、美術史研究者 發表人 余青勳 臺南市美術館研究典藏部主任 蕭楷競 臺南市美術館展覽企劃部專員 凌春玉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學系博士、獨立研究員 陳美靜 高雄科技大學共同教育學院博雅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林建成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副研究員 黃銘樂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與視覺文化組碩士生 倪又安 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助理教授 楊育睿 University of York Affiliated Researcher 黃盟欽 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李泳麒 香港浸會大學創意藝術學院視覺藝術院副教授 蕭秀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美學、媒體藝術與藝術史組博士生 劉育仁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美學、媒體藝術與藝術史組博士生 洪鈞元 國立中興大學台灣人文創新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彭康家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蔡佩玲 國立高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傅達仁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碩士生 議事規範: 一、專題演講主持:10分鐘。專題演講:50分鐘。 二、論文主持:每位發表者5分鐘。論文發表(含議題發表):每位發表者20分鐘。論文評論:每位發表者5分鐘。 三、按鈴提醒:發表結束前3分鐘1聲及發表時間結束2聲。評論結束前3分鐘1聲及評論結束2聲。 四、會前請關閉手機或調整為震動模式。 五、會場內禁止飲食。 六、未經大會同意,請勿攝影或錄音。 七、參與學員請自備口罩並全程配戴,未遵守者請勿進入會場。現場防疫措施均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及文化部相關規範實施。現場防疫措施如有任何更新,將滾動式公告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官網。 八、主辦單位保有研討會內容更動之權利,以發表當日公布為準。 報名注意事項: 歡迎有興趣之民眾免費報名參加,開放名額為180位。正取者名單,將於報名截止後三天內公告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官網,並以電子郵件寄送錄取與否通知。網路報名若未額滿,則開放當日現場民眾報名。 報名時間自即日起至112年11月18日(六)止。 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本研討會提供學習認證時數。 來館交通資訊請見https://www.ntmofa.gov.tw/content_1032.html 本活動不提供免費停車,開車者請就近利用本館週邊收費停車場。 本次研討會提供午餐;但當日現場報名之民眾,恕不提供午餐。 若因疫情影響造成活動時間或形式異動,將滾動式公告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官網,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本計畫經核定後實施,若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正之。 本研討會聯絡及議程相關事項,敬請查閱國立臺灣美術館與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最新公告事項或email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twahaservice@gmail.com 楊助理。 研討會報名連結:https://pse.is/5ce8qg 報名個資聲明: 為落實個人資料之保護,依《個人資料保護法》第8條規定進行蒐集前之告知: 一、蒐集之目的:統計報名人數、活動通知、製作簽到名冊、分析參與者背景等活動相關作業。 二、蒐集之個人資料類別:包含姓名、性別、單位/學校、職稱、聯絡電話、電子信箱等。 三、個人資料之權利:您可依《個人資料保護法》第3條規定,請求查詢或閱覽、請求製給複製本、請求補充或更正、請求停止蒐集處理或利用、請求刪除個資等權利。 四、您若不願意提供真實且正確完整的個人資料,將可能導致無法成功報名此次活動或登錄公務人員終身學習認證時數。 五、主辦單位將遵守《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妥善保管資料,不會將這些資料提供第三人或挪為他用;您所提供之資料於本研討會結束後二個月內將自動刪除。 六、若您同意以上條款,再進行報名動作(報名完畢後,代表您已閱畢本次活動報名之個資告知事項,並同意主辦單位在上述蒐集之目的範圍內處理及利用您的個人資料)。
圖片連結: (空)
主辦單位: 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30133
推廣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
備註: (空)
編輯時間: (空)
來源網站名稱: 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 2023/11/25
活動結束日期: 2023/11/26
點閱數: 13

# 臺灣美術館 於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 2

發行版本1.4
唯一辨識碼655c74bb73f77c8e1cc86960
活動名稱2023「策展作為藝術史的方法:論述與實踐」學術研討會
活動類別7
活動場次資訊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1/25 09:00:00
地址: : 403 臺中市西區535五權西路一段2號
場地名稱: : 演講廳Auditorium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4.1396657
經度: : 120.665874
結束時間: : 2023/11/26 09:00:00
演出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華梵大學、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
折扣資訊(空)
簡介說明2023「策展作為藝術史的方法:論述與實踐」學術研討會 宗旨: 隨著全球化議題的不斷擴展,藝術史在當代評述環境中,如何建構自身的多元方法與視點,跳脫霸權思想或中心主義,已成為當務之急。西方當代策展勃興於1980年代後期,展覽作為構築藝術史「第一現場」的平台,更能多方連結政治、社會、經濟及文化等不同脈絡,成為重構、批判、補綴後者的重要機制,並形成一種跨越文化、族裔、階級或地域的複合學科概念。解嚴之後,歷經多重殖民經驗的臺灣社會,亟思透過本土化或藉由與亞洲的重新連結,形塑自身的「文化主體性」,以挑戰政治統治、國族意識及社會禁忌等的展覽議題,因應而出。策展,儼然成為再現藝術史最具行動性與批判力的書寫媒介。透過論述或實踐的不同取徑,本次大會主題之設定,希望喚起研究者對1990年代以來臺灣策展史與藝術史共構關係討論的重視,同時,藉此檢視策展作為建構藝術史的方法,形構何種主體文化論述?反映何種當代社會現實?開拓何種跨學科的學術視野?……等問題。 辦理方式:   本年度學術研討會由國立臺灣美術館與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華梵大學合作,針對臺灣美術史在地與多元面向之相關議題,共同規劃三個主題:「跨文化與世代差異」、「藝術批評與臺灣藝術史」、「臺灣藝術史中的人、事、物」,探討當前臺灣的藝術論述與實踐中的開展,例如臺灣美術史研究、策展與創作實踐等,建構置放在當代的全球化語境,逐漸展現出臺灣特有的藝術特質與價值。   此次研討會透過公開徵稿形式實施,經審查通過之論文,邀請於研討會當日以簡報方式發表,並於研討會兩日各安排一場專題演講。 研討會內容: 本學術研討會針對全球化與美術史相關議題,規劃以下三個主題: 一、大會主題:跨文化與世代差異 二、附加主題:藝術批評與臺灣藝術史 三、一般主題:臺灣藝術史的人、事、物 大會主題的設定試圖觀照當今世界融合多元文化、跨文化經驗環境日益普及,異文化的接觸日趨頻繁,而跨文化以「跨」(inter)作為字首,意謂彼此之間須互相溝通,重視彼此的交流與互動,強調需要積極地面對差異,以及文化間的相互影響與滋長,將文化間的互動關係理解成「包容」而非「排斥」。此一過程勢必會遭遇不同族裔、族群或世代間文化差異與各持己見的問題,如何以不同的眼光看待文化與尊重世代之間差異,是現今研究者必須採取新的角度來檢視文化與認同各世代間的差異,此時就需要發展出新的研究策略,使得參與文明對話的所有角色均能了解並欣賞這些差異。本大會主題以「跨文化」與「世代差異」的思辨,列舉相關議題如下,以供參考: 1.藝術家和策展人透過跨域創作實踐與跨界展覽規劃,展現其面對當今跨領域、跨族裔與跨國際的世界趨勢,究竟對於臺灣藝術史研究、策展與創作實踐具有什麼意義? 2.培養認同各種跨文化的涵養需要較長時間,從地方與教學現場的觀察,具有何種時代、世代或地域性的發展與差異? 3.探討國內外雙年展、三年展或跨國展覽形式裡,在藝術史進展的脈絡中,如何體現具有人文主義精神尊重各文化主體性與殊異性? 專題演講(一):認識論的思辨與流變中的臺灣藝術史 講者:劉俊蘭 專題演講(二):「大全集時代」台灣美術史研究的新展望—策展視角再見陳澄波 講者:白適銘 研討會辦理單位、舉辦日期及地點: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華梵大學、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 日期:112年11月25日(週六)~11月26日(週日)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演講廳(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1段2號) 2023「策展作為藝術史的方法:論述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議程 時間 11月25日(六) 時間 11月26日(日) 09:00- 09:30 報到 09:30- 10:00 報到 09:30- 10:00 開幕式:陳貺怡 館長 貴賓致詞: 華梵大學 林從一 校長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 黃智陽 理事長 10:00- 11:00 專題演講一 主持人:黃智陽 理事長 演講者:劉俊蘭 教授 講 題:認識論的思辨與流變中的臺灣藝術史 10:00- 11:00 專題演講二 主持人:廖仁義 教授 演講者:白適銘 榮譽理事長 講 題:「大全集時代」台灣美術史研究的新展望—策展視角再見陳澄波 11:00- 12:00 場次一 主持人: 廖新田 榮譽理事長 發表人/發表題目: 余青勳/ 翁崑德日記中的自我建構 蕭楷競/2023年「春源畫室」展覽策劃實踐—以品牌形象、聲響與空間感作為文化再現的新途徑 評論人:林以珞 理事 11:00- 12:00 場次五 主持人: 姜麗華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黃盟欽/科技跨域策展中的身體技術-以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超限社會」展覽為例 李泳麒/ Digital Curating and Disobedient Imageries 評論人:邱誌勇 教授 12:00- 13:30 午休 (1小時30分鐘) 12:00- 13:30 午休 (1小時30分鐘) 13:30- 14:30 場次二 主持人:賴明珠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凌春玉/臺灣河川美術圖像與記憶 ―蕭如松頭前溪風景畫研究 陳美靜/凝望海拔2663M:嘉義塔山主題風景畫的今昔演譯與當代詮釋 評論人:邱琳婷 教授 13:30- 14:30 場次六 主持人:李思賢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蕭秀玟/以山水意象探討臺灣水墨中的當代詮釋 劉育仁/探討蔡佳葳作品中書寫的儀式性意義與書法作為觀念藝術的跨領域及解轄域化 評論人:龔詩文 教授 14:30- 15:30 場次三 主持人:盛鎧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林建成/探索臺灣南島語族的美感經驗:策展中連結史前、跨越族群的對話 黃銘樂/策展對比性空間:以奧奎.恩威佐的策展重探藝術地理學的挑戰及其超越 評論人:董維琇 教授 14:30- 15:30 場次七 主持人:曾鈺涓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洪鈞元/臺灣錄像藝術的「家—系譜」編撰—是鄉愁與思念還是創傷的修復? 彭康家/菌絲體作為當代策展—鄭淑麗影像的多重異質結盟的抵抗政治 評論人:呂筱渝 博士 15:30- 15:50 茶敘與休息時間 (20分鐘) 15:30- 15:50 茶敘與休息時間 (20分鐘) 15:50- 16:50 場次四 主持人:鄭政誠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倪又安/向「土」偏移的論述先聲—論六○年代林惺嶽對「現代中國畫」之批判以及七○年代席德進臺灣民間藝術研究的時代意義 楊育睿/ Reconsidering Modernism through Weaving: The‘Bauhaus’and other Modernist Sources in Yen Shui-Long′s Non-Dualism 評論人:李思賢 教授 15:50- 16:50 場次八 主持人:蔡昭儀 組長 發表人/發表題目: 蔡佩玲/多重視角的主體優越論:九○年代本土化論述的臺灣藝術主體 傅達仁/藝術季的在地性及檔案性:論綠島人權藝術季的策展方法 評論人:林振莖 副研究員 16:50- 17:10 閉幕式 (20分鐘) 2023「策展作為藝術史的方法:論述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議程--學者簡介 (依場次順序) 演講者 劉俊蘭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教授、桃園市立美術館首任館長、 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館長 白適銘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館館長、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榮譽理事長 主持人 黃智陽 華梵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院長、美術與文創學系教授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理事長 廖仁義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兼任教授,曾任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所長 廖新田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榮譽理事長、曾任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 賴明珠 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兼任副教授 主持文化部111年度「臺灣藝術研究補助計畫」 盛 鎧 國立聯合大學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教授兼人文與社會學院院長 鄭政誠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臺灣文化事業發展協會理事長 姜麗華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李思賢 東海大學美術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東海大學臺灣美術研究中心主任 曾鈺涓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教授 蔡昭儀 國立臺灣美術館研究發展組組長、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召集人 評論人 林以珞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理事 邱琳婷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秘書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董維琇 國立臺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教授 李思賢 東海大學美術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東海大學臺灣美術研究中心主任 邱誌勇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教授暨所長、藝術學院學士班主任 龔詩文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副教授 呂筱渝 法國巴黎第八大學婦女與性別研究博士、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秘書長 林振莖 國立臺灣美術館研究組副研究員、美術史研究者 發表人 余青勳 臺南市美術館研究典藏部主任 蕭楷競 臺南市美術館展覽企劃部專員 凌春玉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學系博士、獨立研究員 陳美靜 高雄科技大學共同教育學院博雅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林建成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副研究員 黃銘樂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與視覺文化組碩士生 倪又安 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助理教授 楊育睿 University of York Affiliated Researcher 黃盟欽 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李泳麒 香港浸會大學創意藝術學院視覺藝術院副教授 蕭秀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美學、媒體藝術與藝術史組博士生 劉育仁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美學、媒體藝術與藝術史組博士生 洪鈞元 國立中興大學台灣人文創新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彭康家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蔡佩玲 國立高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傅達仁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碩士生 議事規範: 一、專題演講主持:10分鐘。專題演講:50分鐘。 二、論文主持:每位發表者5分鐘。論文發表(含議題發表):每位發表者20分鐘。論文評論:每位發表者5分鐘。 三、按鈴提醒:發表結束前3分鐘1聲及發表時間結束2聲。評論結束前3分鐘1聲及評論結束2聲。 四、會前請關閉手機或調整為震動模式。 五、會場內禁止飲食。 六、未經大會同意,請勿攝影或錄音。 七、參與學員請自備口罩並全程配戴,未遵守者請勿進入會場。現場防疫措施均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及文化部相關規範實施。現場防疫措施如有任何更新,將滾動式公告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官網。 八、主辦單位保有研討會內容更動之權利,以發表當日公布為準。 報名注意事項: 歡迎有興趣之民眾免費報名參加,開放名額為180位。正取者名單,將於報名截止後三天內公告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官網,並以電子郵件寄送錄取與否通知。網路報名若未額滿,則開放當日現場民眾報名。 報名時間自即日起至112年11月18日(六)止。 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本研討會提供學習認證時數。 來館交通資訊請見https://www.ntmofa.gov.tw/content_1032.html 本活動不提供免費停車,開車者請就近利用本館週邊收費停車場。 本次研討會提供午餐;但當日現場報名之民眾,恕不提供午餐。 若因疫情影響造成活動時間或形式異動,將滾動式公告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官網,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本計畫經核定後實施,若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正之。 本研討會聯絡及議程相關事項,敬請查閱國立臺灣美術館與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最新公告事項或email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twahaservice@gmail.com 楊助理。 研討會報名連結:https://pse.is/5ce8qg 報名個資聲明: 為落實個人資料之保護,依《個人資料保護法》第8條規定進行蒐集前之告知: 一、蒐集之目的:統計報名人數、活動通知、製作簽到名冊、分析參與者背景等活動相關作業。 二、蒐集之個人資料類別:包含姓名、性別、單位/學校、職稱、聯絡電話、電子信箱等。 三、個人資料之權利:您可依《個人資料保護法》第3條規定,請求查詢或閱覽、請求製給複製本、請求補充或更正、請求停止蒐集處理或利用、請求刪除個資等權利。 四、您若不願意提供真實且正確完整的個人資料,將可能導致無法成功報名此次活動或登錄公務人員終身學習認證時數。 五、主辦單位將遵守《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妥善保管資料,不會將這些資料提供第三人或挪為他用;您所提供之資料於本研討會結束後二個月內將自動刪除。 六、若您同意以上條款,再進行報名動作(報名完畢後,代表您已閱畢本次活動報名之個資告知事項,並同意主辦單位在上述蒐集之目的範圍內處理及利用您的個人資料)。
圖片連結(空)
主辦單位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30133
推廣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
備註(空)
編輯時間(空)
來源網站名稱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2023/11/25
活動結束日期2023/11/26
點閱數13
發行版本: 1.4
唯一辨識碼: 655c74bb73f77c8e1cc86960
活動名稱: 2023「策展作為藝術史的方法:論述與實踐」學術研討會
活動類別: 7
活動場次資訊: 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1/25 09:00:00
地址: : 403 臺中市西區535五權西路一段2號
場地名稱: : 演講廳Auditorium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4.1396657
經度: : 120.665874
結束時間: : 2023/11/26 09:00:00
演出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華梵大學、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
折扣資訊: (空)
簡介說明: 2023「策展作為藝術史的方法:論述與實踐」學術研討會 宗旨: 隨著全球化議題的不斷擴展,藝術史在當代評述環境中,如何建構自身的多元方法與視點,跳脫霸權思想或中心主義,已成為當務之急。西方當代策展勃興於1980年代後期,展覽作為構築藝術史「第一現場」的平台,更能多方連結政治、社會、經濟及文化等不同脈絡,成為重構、批判、補綴後者的重要機制,並形成一種跨越文化、族裔、階級或地域的複合學科概念。解嚴之後,歷經多重殖民經驗的臺灣社會,亟思透過本土化或藉由與亞洲的重新連結,形塑自身的「文化主體性」,以挑戰政治統治、國族意識及社會禁忌等的展覽議題,因應而出。策展,儼然成為再現藝術史最具行動性與批判力的書寫媒介。透過論述或實踐的不同取徑,本次大會主題之設定,希望喚起研究者對1990年代以來臺灣策展史與藝術史共構關係討論的重視,同時,藉此檢視策展作為建構藝術史的方法,形構何種主體文化論述?反映何種當代社會現實?開拓何種跨學科的學術視野?……等問題。 辦理方式:   本年度學術研討會由國立臺灣美術館與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華梵大學合作,針對臺灣美術史在地與多元面向之相關議題,共同規劃三個主題:「跨文化與世代差異」、「藝術批評與臺灣藝術史」、「臺灣藝術史中的人、事、物」,探討當前臺灣的藝術論述與實踐中的開展,例如臺灣美術史研究、策展與創作實踐等,建構置放在當代的全球化語境,逐漸展現出臺灣特有的藝術特質與價值。   此次研討會透過公開徵稿形式實施,經審查通過之論文,邀請於研討會當日以簡報方式發表,並於研討會兩日各安排一場專題演講。 研討會內容: 本學術研討會針對全球化與美術史相關議題,規劃以下三個主題: 一、大會主題:跨文化與世代差異 二、附加主題:藝術批評與臺灣藝術史 三、一般主題:臺灣藝術史的人、事、物 大會主題的設定試圖觀照當今世界融合多元文化、跨文化經驗環境日益普及,異文化的接觸日趨頻繁,而跨文化以「跨」(inter)作為字首,意謂彼此之間須互相溝通,重視彼此的交流與互動,強調需要積極地面對差異,以及文化間的相互影響與滋長,將文化間的互動關係理解成「包容」而非「排斥」。此一過程勢必會遭遇不同族裔、族群或世代間文化差異與各持己見的問題,如何以不同的眼光看待文化與尊重世代之間差異,是現今研究者必須採取新的角度來檢視文化與認同各世代間的差異,此時就需要發展出新的研究策略,使得參與文明對話的所有角色均能了解並欣賞這些差異。本大會主題以「跨文化」與「世代差異」的思辨,列舉相關議題如下,以供參考: 1.藝術家和策展人透過跨域創作實踐與跨界展覽規劃,展現其面對當今跨領域、跨族裔與跨國際的世界趨勢,究竟對於臺灣藝術史研究、策展與創作實踐具有什麼意義? 2.培養認同各種跨文化的涵養需要較長時間,從地方與教學現場的觀察,具有何種時代、世代或地域性的發展與差異? 3.探討國內外雙年展、三年展或跨國展覽形式裡,在藝術史進展的脈絡中,如何體現具有人文主義精神尊重各文化主體性與殊異性? 專題演講(一):認識論的思辨與流變中的臺灣藝術史 講者:劉俊蘭 專題演講(二):「大全集時代」台灣美術史研究的新展望—策展視角再見陳澄波 講者:白適銘 研討會辦理單位、舉辦日期及地點: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華梵大學、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 日期:112年11月25日(週六)~11月26日(週日)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演講廳(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1段2號) 2023「策展作為藝術史的方法:論述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議程 時間 11月25日(六) 時間 11月26日(日) 09:00- 09:30 報到 09:30- 10:00 報到 09:30- 10:00 開幕式:陳貺怡 館長 貴賓致詞: 華梵大學 林從一 校長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 黃智陽 理事長 10:00- 11:00 專題演講一 主持人:黃智陽 理事長 演講者:劉俊蘭 教授 講 題:認識論的思辨與流變中的臺灣藝術史 10:00- 11:00 專題演講二 主持人:廖仁義 教授 演講者:白適銘 榮譽理事長 講 題:「大全集時代」台灣美術史研究的新展望—策展視角再見陳澄波 11:00- 12:00 場次一 主持人: 廖新田 榮譽理事長 發表人/發表題目: 余青勳/ 翁崑德日記中的自我建構 蕭楷競/2023年「春源畫室」展覽策劃實踐—以品牌形象、聲響與空間感作為文化再現的新途徑 評論人:林以珞 理事 11:00- 12:00 場次五 主持人: 姜麗華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黃盟欽/科技跨域策展中的身體技術-以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超限社會」展覽為例 李泳麒/ Digital Curating and Disobedient Imageries 評論人:邱誌勇 教授 12:00- 13:30 午休 (1小時30分鐘) 12:00- 13:30 午休 (1小時30分鐘) 13:30- 14:30 場次二 主持人:賴明珠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凌春玉/臺灣河川美術圖像與記憶 ―蕭如松頭前溪風景畫研究 陳美靜/凝望海拔2663M:嘉義塔山主題風景畫的今昔演譯與當代詮釋 評論人:邱琳婷 教授 13:30- 14:30 場次六 主持人:李思賢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蕭秀玟/以山水意象探討臺灣水墨中的當代詮釋 劉育仁/探討蔡佳葳作品中書寫的儀式性意義與書法作為觀念藝術的跨領域及解轄域化 評論人:龔詩文 教授 14:30- 15:30 場次三 主持人:盛鎧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林建成/探索臺灣南島語族的美感經驗:策展中連結史前、跨越族群的對話 黃銘樂/策展對比性空間:以奧奎.恩威佐的策展重探藝術地理學的挑戰及其超越 評論人:董維琇 教授 14:30- 15:30 場次七 主持人:曾鈺涓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洪鈞元/臺灣錄像藝術的「家—系譜」編撰—是鄉愁與思念還是創傷的修復? 彭康家/菌絲體作為當代策展—鄭淑麗影像的多重異質結盟的抵抗政治 評論人:呂筱渝 博士 15:30- 15:50 茶敘與休息時間 (20分鐘) 15:30- 15:50 茶敘與休息時間 (20分鐘) 15:50- 16:50 場次四 主持人:鄭政誠 教授 發表人/發表題目: 倪又安/向「土」偏移的論述先聲—論六○年代林惺嶽對「現代中國畫」之批判以及七○年代席德進臺灣民間藝術研究的時代意義 楊育睿/ Reconsidering Modernism through Weaving: The‘Bauhaus’and other Modernist Sources in Yen Shui-Long′s Non-Dualism 評論人:李思賢 教授 15:50- 16:50 場次八 主持人:蔡昭儀 組長 發表人/發表題目: 蔡佩玲/多重視角的主體優越論:九○年代本土化論述的臺灣藝術主體 傅達仁/藝術季的在地性及檔案性:論綠島人權藝術季的策展方法 評論人:林振莖 副研究員 16:50- 17:10 閉幕式 (20分鐘) 2023「策展作為藝術史的方法:論述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議程--學者簡介 (依場次順序) 演講者 劉俊蘭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教授、桃園市立美術館首任館長、 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館長 白適銘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館館長、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榮譽理事長 主持人 黃智陽 華梵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院長、美術與文創學系教授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理事長 廖仁義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兼任教授,曾任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所長 廖新田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榮譽理事長、曾任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 賴明珠 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兼任副教授 主持文化部111年度「臺灣藝術研究補助計畫」 盛 鎧 國立聯合大學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教授兼人文與社會學院院長 鄭政誠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臺灣文化事業發展協會理事長 姜麗華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李思賢 東海大學美術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東海大學臺灣美術研究中心主任 曾鈺涓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教授 蔡昭儀 國立臺灣美術館研究發展組組長、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召集人 評論人 林以珞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理事 邱琳婷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秘書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董維琇 國立臺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教授 李思賢 東海大學美術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東海大學臺灣美術研究中心主任 邱誌勇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教授暨所長、藝術學院學士班主任 龔詩文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副教授 呂筱渝 法國巴黎第八大學婦女與性別研究博士、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秘書長 林振莖 國立臺灣美術館研究組副研究員、美術史研究者 發表人 余青勳 臺南市美術館研究典藏部主任 蕭楷競 臺南市美術館展覽企劃部專員 凌春玉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學系博士、獨立研究員 陳美靜 高雄科技大學共同教育學院博雅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林建成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副研究員 黃銘樂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與視覺文化組碩士生 倪又安 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助理教授 楊育睿 University of York Affiliated Researcher 黃盟欽 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李泳麒 香港浸會大學創意藝術學院視覺藝術院副教授 蕭秀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美學、媒體藝術與藝術史組博士生 劉育仁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美學、媒體藝術與藝術史組博士生 洪鈞元 國立中興大學台灣人文創新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彭康家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蔡佩玲 國立高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傅達仁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碩士生 議事規範: 一、專題演講主持:10分鐘。專題演講:50分鐘。 二、論文主持:每位發表者5分鐘。論文發表(含議題發表):每位發表者20分鐘。論文評論:每位發表者5分鐘。 三、按鈴提醒:發表結束前3分鐘1聲及發表時間結束2聲。評論結束前3分鐘1聲及評論結束2聲。 四、會前請關閉手機或調整為震動模式。 五、會場內禁止飲食。 六、未經大會同意,請勿攝影或錄音。 七、參與學員請自備口罩並全程配戴,未遵守者請勿進入會場。現場防疫措施均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及文化部相關規範實施。現場防疫措施如有任何更新,將滾動式公告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官網。 八、主辦單位保有研討會內容更動之權利,以發表當日公布為準。 報名注意事項: 歡迎有興趣之民眾免費報名參加,開放名額為180位。正取者名單,將於報名截止後三天內公告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官網,並以電子郵件寄送錄取與否通知。網路報名若未額滿,則開放當日現場民眾報名。 報名時間自即日起至112年11月18日(六)止。 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本研討會提供學習認證時數。 來館交通資訊請見https://www.ntmofa.gov.tw/content_1032.html 本活動不提供免費停車,開車者請就近利用本館週邊收費停車場。 本次研討會提供午餐;但當日現場報名之民眾,恕不提供午餐。 若因疫情影響造成活動時間或形式異動,將滾動式公告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官網,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本計畫經核定後實施,若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正之。 本研討會聯絡及議程相關事項,敬請查閱國立臺灣美術館與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最新公告事項或email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twahaservice@gmail.com 楊助理。 研討會報名連結:https://pse.is/5ce8qg 報名個資聲明: 為落實個人資料之保護,依《個人資料保護法》第8條規定進行蒐集前之告知: 一、蒐集之目的:統計報名人數、活動通知、製作簽到名冊、分析參與者背景等活動相關作業。 二、蒐集之個人資料類別:包含姓名、性別、單位/學校、職稱、聯絡電話、電子信箱等。 三、個人資料之權利:您可依《個人資料保護法》第3條規定,請求查詢或閱覽、請求製給複製本、請求補充或更正、請求停止蒐集處理或利用、請求刪除個資等權利。 四、您若不願意提供真實且正確完整的個人資料,將可能導致無法成功報名此次活動或登錄公務人員終身學習認證時數。 五、主辦單位將遵守《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妥善保管資料,不會將這些資料提供第三人或挪為他用;您所提供之資料於本研討會結束後二個月內將自動刪除。 六、若您同意以上條款,再進行報名動作(報名完畢後,代表您已閱畢本次活動報名之個資告知事項,並同意主辦單位在上述蒐集之目的範圍內處理及利用您的個人資料)。
圖片連結: (空)
主辦單位: 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30133
推廣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
備註: (空)
編輯時間: (空)
來源網站名稱: 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 2023/11/25
活動結束日期: 2023/11/26
點閱數: 13

# 臺灣美術館 於 展覽資訊 - 3

發行版本1.4
唯一辨識碼65dc13f073f77cabb836fd3d
活動名稱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
活動類別6
活動場次資訊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4/03/23 09:00:00
地址: : 403 臺中市西區535五權西路一段2號
場地名稱: : 301、302展覽室、301-302走廊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4.1396657
經度: : 120.665874
結束時間: : 2025/03/16 09:00:00
演出單位(空)
折扣資訊(空)
簡介說明展覽日期及地點: 典藏展 展覽室301、301-302走廊 2024/3/23(六)-2024/12/29(日) 展覽室302 第一階段修復展:2024/3/23(六)-2024/7/28(日) 第二階段文化近用展:2024/8/24(六)-2025/3/16(日) 策展人:黃詠純、陳達芬、戴妏珊、李文元、吳麗娟 展覽總論 文化部自2018年推動前瞻基礎建設「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進行美術、工藝、文學、音樂各類型藝術系統性的調查、蒐集、盤整,重建過去被輕忽的臺灣藝術史與檔案文獻,藉此並串連地方與民間的力量,共同維護保存國家重要藝術資產。同時透過多元觀點的展演、以重現歷史記憶、再現臺灣藝術家作品等策略方向,展開與當今生活的連結與對話,進而凝聚建構臺灣文化藝術知識體系,為未來的世代保存時代的記憶與文化資產。 國立臺灣美術館在執行「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的目標下,著重臺灣美術在地發展脈絡與歷史觀點爬梳,於2018年至2023年期間,透過精實的學術研究、出版、作品與圖書史料蒐藏、維修護、數位化應用,策劃逾百檔相關展覽及推廣活動,呈現臺灣美術發展的時代軌跡與美學特色。期間完成約800餘件重要藝術作品的購藏,及時保存與臻補,更加完備18世紀以來的典藏脈絡。為完整建構此批重要典藏的知識體系,另規劃「匯流溯源─國美典藏臺灣早期書畫展」,深入梳理明清迄日治時期(1640-1945)的臺灣書畫美學演化發展。此外,在2017年至2019年間文化部積極推動,促成來自美國爾灣順天美術館許鴻源博士670件創作年代跨越半世紀臺灣畫家作品的捐贈案。本館積極辦理編目整飭、維修護與專題展和活動推廣,獲得各方更多的肯定與回應,於此六年間相繼獲得黃土水、林玉山、洪瑞麟、莊世和等重要的捐贈案。本館持續與前輩、資深藝術家、家屬、收藏家等攜手維護藝術作品與文獻,使臺灣藝術在多方力量的推動下,得以保存維護與傳承,並建構出綿延深長的文化意義。 此次策劃「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展覽,奠基於上述美術資產的重要典藏和保存成果,多方呈現國美館多年來推動的重建藝術史工作,整理重點成果包含藝術品典藏、維修護、文化近用三大主軸分階段展出,展現國美館對藏品系統化的保存維護與修復觀點、經典作品和藝術文獻的展現與詮釋、藝術知識議題的研究和策劃、藝術家影音紀錄與研究出版、蘊涵文化平權的藝術近用與轉譯等綜合內容,呈現藝術發展如何與臺灣文化主體性相互生成,以及我們如何將藝術的文化意義與資產傳承到未來世代,認識與尊榮自身的歷史,進而形構未來的前瞻視野。 ●典藏展區 臺灣美術典藏研究脈絡與文化傳承-展覽簡介 展覽日期:2024/3/23-2024/12/29 展覽地點:301展覽室、301至302走廊 策 展 人 :黃詠純 國美館於2018年至2023年間購藏許多臺灣早期珍貴繪畫作品,如明清時期書畫、日治時期臺灣前輩藝術家早期代表性創作及日籍畫家描繪臺灣風土的作品、及戰後現代主義的經典作品等。這些作品的入藏,豐富了國美館的典藏脈絡提供了彌足珍貴的研究材料,更加完備地勾勒出臺灣美術史自明清、日治一直到戰後初期的發展輪廓。除了藝術作品的典藏,同時聚焦在各別藝術家的創作生命史、臺灣與亞洲近現代藝術家的互動關係和學術脈絡,透過一系列的藝術家研究、傳記和紀錄片,結合不同策劃主題的展覽,探討日治時期臺、府展之於臺灣藝術發展的影響、藝術家與民間人士的文化倡議及文化意識的萌生、戰後東西方文化衝擊下的美術新面貌的蘊生等。這些典藏珍品及藝術家創作生命史相應而生的系列學術研究、影音文獻的整理和展覽,是藝術家、美術館、研究學者與策展人員、藏品維護者對於臺灣美術史的建構與書寫,同時也是為未來世代所保留的文化傳承。 展覽規劃在301展覽室扼要呈現國美館六年間的「重建臺灣藝術史」工作中的重要入藏與其相應研究脈絡:「早期繪畫藏品的日臺藝術交流與影響」、「風土敘事的時代觀點」、「抽象藝術的前衛浪潮」與「推動臺灣主體意識的民間力量」共四個子題。展場中分別呈現作品、藝術文獻與影音紀錄檔案等豐富的藝術史料,交織各時代的藝術面貌;從藝術家、藝術研究者、民間贊助者等不同角色,全面探討推動臺灣藝術發展的多種關鍵力量。並在301-302展覽室中間連通道呈現國美館自 2012 年起延續文化部「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與「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兩項出版計畫,至今共出版171本藝術家傳記與60多部紀錄片,建構臺灣跨越世代藝術家的創作歷史,透過口述、訪談影音、保存並拓展研究書寫藝術史的史料。 ●修復展區 臺灣美術作品保存修護-展覽簡介 展 期:2024/3/23-2024/7/28 展覽地點:302展覽室 策 展 人 :陳達芬、戴妏珊、李文元 國美館推動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國家政策目標,為保存臺灣美術文化資產與歷史價值,在國家前瞻基礎設建計畫支持下,2018年起執行計畫內容至2023年止,累積800多件經典作品購置典藏,及美國爾灣順天美術館無償贈予文化部670件作品,與臺灣藝術家林玉山、洪瑞麟、莊世和及張萬傳家屬大批捐贈作品與相關文獻資料等,這些入藏的珍貴藝術作品,作品創作年代橫跨臺灣明清至日治時期到戰後1960-1970年代為主。 這些早期藏品橫跨年代至今久遠,在臺灣氣候與環境等因素影響下產生劣化狀況,本次透過前瞻計畫重建臺灣藝術史典藏維護整飭計畫的修護工作,恢復往日作品光彩。本展區特以國美館2018年起執行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內容之精選重要典藏品及各類媒材修護案例介紹,分為四大子題展區:「整飭與科學的視角」、「媒材與時代的挑戰」、「決策與倫理的對話」、「歷史與經典的再現」,精選各類媒材重要典藏品修護案例回顧,由作品入藏美術館流程的整飭維護,到作品修護過程中所發現的修護痕跡,延伸出藝術家創作材質種類不同與使用媒材的特殊性,其修護方式與如何選用適當的修護填補材料,影響畫作日後保存的重要性;並藉由將作品基底材置換適當材料的保存維護案例,與大型作品展示功能的需求,所做特殊展示裝裱的保存維護措施案例,體現國美館對藏品永續保存和展示功能的關注。藉由這些修護完成重要的經典作品,將作品修護過程呈現給社會大眾,使觀眾更了解臺灣美術史的藝術家與作品背後典藏維護的工作。 ●文化近用展區 展期 2024/8/24-2025/3/16 展覽地點:302展覽室 策展人:吳麗娟 敬請期待相關展覽資訊公布!
圖片連結(空)
主辦單位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Detail.init.ctr?actId=40022
推廣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
備註(空)
編輯時間(空)
來源網站名稱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2024/03/23
活動結束日期2025/03/16
點閱數188
發行版本: 1.4
唯一辨識碼: 65dc13f073f77cabb836fd3d
活動名稱: 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
活動類別: 6
活動場次資訊: 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4/03/23 09:00:00
地址: : 403 臺中市西區535五權西路一段2號
場地名稱: : 301、302展覽室、301-302走廊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4.1396657
經度: : 120.665874
結束時間: : 2025/03/16 09:00:00
演出單位: (空)
折扣資訊: (空)
簡介說明: 展覽日期及地點: 典藏展 展覽室301、301-302走廊 2024/3/23(六)-2024/12/29(日) 展覽室302 第一階段修復展:2024/3/23(六)-2024/7/28(日) 第二階段文化近用展:2024/8/24(六)-2025/3/16(日) 策展人:黃詠純、陳達芬、戴妏珊、李文元、吳麗娟 展覽總論 文化部自2018年推動前瞻基礎建設「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進行美術、工藝、文學、音樂各類型藝術系統性的調查、蒐集、盤整,重建過去被輕忽的臺灣藝術史與檔案文獻,藉此並串連地方與民間的力量,共同維護保存國家重要藝術資產。同時透過多元觀點的展演、以重現歷史記憶、再現臺灣藝術家作品等策略方向,展開與當今生活的連結與對話,進而凝聚建構臺灣文化藝術知識體系,為未來的世代保存時代的記憶與文化資產。 國立臺灣美術館在執行「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的目標下,著重臺灣美術在地發展脈絡與歷史觀點爬梳,於2018年至2023年期間,透過精實的學術研究、出版、作品與圖書史料蒐藏、維修護、數位化應用,策劃逾百檔相關展覽及推廣活動,呈現臺灣美術發展的時代軌跡與美學特色。期間完成約800餘件重要藝術作品的購藏,及時保存與臻補,更加完備18世紀以來的典藏脈絡。為完整建構此批重要典藏的知識體系,另規劃「匯流溯源─國美典藏臺灣早期書畫展」,深入梳理明清迄日治時期(1640-1945)的臺灣書畫美學演化發展。此外,在2017年至2019年間文化部積極推動,促成來自美國爾灣順天美術館許鴻源博士670件創作年代跨越半世紀臺灣畫家作品的捐贈案。本館積極辦理編目整飭、維修護與專題展和活動推廣,獲得各方更多的肯定與回應,於此六年間相繼獲得黃土水、林玉山、洪瑞麟、莊世和等重要的捐贈案。本館持續與前輩、資深藝術家、家屬、收藏家等攜手維護藝術作品與文獻,使臺灣藝術在多方力量的推動下,得以保存維護與傳承,並建構出綿延深長的文化意義。 此次策劃「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展覽,奠基於上述美術資產的重要典藏和保存成果,多方呈現國美館多年來推動的重建藝術史工作,整理重點成果包含藝術品典藏、維修護、文化近用三大主軸分階段展出,展現國美館對藏品系統化的保存維護與修復觀點、經典作品和藝術文獻的展現與詮釋、藝術知識議題的研究和策劃、藝術家影音紀錄與研究出版、蘊涵文化平權的藝術近用與轉譯等綜合內容,呈現藝術發展如何與臺灣文化主體性相互生成,以及我們如何將藝術的文化意義與資產傳承到未來世代,認識與尊榮自身的歷史,進而形構未來的前瞻視野。 ●典藏展區 臺灣美術典藏研究脈絡與文化傳承-展覽簡介 展覽日期:2024/3/23-2024/12/29 展覽地點:301展覽室、301至302走廊 策 展 人 :黃詠純 國美館於2018年至2023年間購藏許多臺灣早期珍貴繪畫作品,如明清時期書畫、日治時期臺灣前輩藝術家早期代表性創作及日籍畫家描繪臺灣風土的作品、及戰後現代主義的經典作品等。這些作品的入藏,豐富了國美館的典藏脈絡提供了彌足珍貴的研究材料,更加完備地勾勒出臺灣美術史自明清、日治一直到戰後初期的發展輪廓。除了藝術作品的典藏,同時聚焦在各別藝術家的創作生命史、臺灣與亞洲近現代藝術家的互動關係和學術脈絡,透過一系列的藝術家研究、傳記和紀錄片,結合不同策劃主題的展覽,探討日治時期臺、府展之於臺灣藝術發展的影響、藝術家與民間人士的文化倡議及文化意識的萌生、戰後東西方文化衝擊下的美術新面貌的蘊生等。這些典藏珍品及藝術家創作生命史相應而生的系列學術研究、影音文獻的整理和展覽,是藝術家、美術館、研究學者與策展人員、藏品維護者對於臺灣美術史的建構與書寫,同時也是為未來世代所保留的文化傳承。 展覽規劃在301展覽室扼要呈現國美館六年間的「重建臺灣藝術史」工作中的重要入藏與其相應研究脈絡:「早期繪畫藏品的日臺藝術交流與影響」、「風土敘事的時代觀點」、「抽象藝術的前衛浪潮」與「推動臺灣主體意識的民間力量」共四個子題。展場中分別呈現作品、藝術文獻與影音紀錄檔案等豐富的藝術史料,交織各時代的藝術面貌;從藝術家、藝術研究者、民間贊助者等不同角色,全面探討推動臺灣藝術發展的多種關鍵力量。並在301-302展覽室中間連通道呈現國美館自 2012 年起延續文化部「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與「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兩項出版計畫,至今共出版171本藝術家傳記與60多部紀錄片,建構臺灣跨越世代藝術家的創作歷史,透過口述、訪談影音、保存並拓展研究書寫藝術史的史料。 ●修復展區 臺灣美術作品保存修護-展覽簡介 展 期:2024/3/23-2024/7/28 展覽地點:302展覽室 策 展 人 :陳達芬、戴妏珊、李文元 國美館推動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國家政策目標,為保存臺灣美術文化資產與歷史價值,在國家前瞻基礎設建計畫支持下,2018年起執行計畫內容至2023年止,累積800多件經典作品購置典藏,及美國爾灣順天美術館無償贈予文化部670件作品,與臺灣藝術家林玉山、洪瑞麟、莊世和及張萬傳家屬大批捐贈作品與相關文獻資料等,這些入藏的珍貴藝術作品,作品創作年代橫跨臺灣明清至日治時期到戰後1960-1970年代為主。 這些早期藏品橫跨年代至今久遠,在臺灣氣候與環境等因素影響下產生劣化狀況,本次透過前瞻計畫重建臺灣藝術史典藏維護整飭計畫的修護工作,恢復往日作品光彩。本展區特以國美館2018年起執行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內容之精選重要典藏品及各類媒材修護案例介紹,分為四大子題展區:「整飭與科學的視角」、「媒材與時代的挑戰」、「決策與倫理的對話」、「歷史與經典的再現」,精選各類媒材重要典藏品修護案例回顧,由作品入藏美術館流程的整飭維護,到作品修護過程中所發現的修護痕跡,延伸出藝術家創作材質種類不同與使用媒材的特殊性,其修護方式與如何選用適當的修護填補材料,影響畫作日後保存的重要性;並藉由將作品基底材置換適當材料的保存維護案例,與大型作品展示功能的需求,所做特殊展示裝裱的保存維護措施案例,體現國美館對藏品永續保存和展示功能的關注。藉由這些修護完成重要的經典作品,將作品修護過程呈現給社會大眾,使觀眾更了解臺灣美術史的藝術家與作品背後典藏維護的工作。 ●文化近用展區 展期 2024/8/24-2025/3/16 展覽地點:302展覽室 策展人:吳麗娟 敬請期待相關展覽資訊公布!
圖片連結: (空)
主辦單位: 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Detail.init.ctr?actId=40022
推廣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
備註: (空)
編輯時間: (空)
來源網站名稱: 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3/23
活動結束日期: 2025/03/16
點閱數: 188

# 臺灣美術館 於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 4

發行版本1.4
唯一辨識碼65dc13f073f77cabb836fd3d
活動名稱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
活動類別6
活動場次資訊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4/03/23 09:00:00
地址: : 403 臺中市西區535五權西路一段2號
場地名稱: : 301、302展覽室、301-302走廊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4.1396657
經度: : 120.665874
結束時間: : 2025/03/16 09:00:00
演出單位(空)
折扣資訊(空)
簡介說明展覽日期及地點: 典藏展 展覽室301、301-302走廊 2024/3/23(六)-2024/12/29(日) 展覽室302 第一階段修復展:2024/3/23(六)-2024/7/28(日) 第二階段文化近用展:2024/8/24(六)-2025/3/16(日) 策展人:黃詠純、陳達芬、戴妏珊、李文元、吳麗娟 展覽總論 文化部自2018年推動前瞻基礎建設「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進行美術、工藝、文學、音樂各類型藝術系統性的調查、蒐集、盤整,重建過去被輕忽的臺灣藝術史與檔案文獻,藉此並串連地方與民間的力量,共同維護保存國家重要藝術資產。同時透過多元觀點的展演、以重現歷史記憶、再現臺灣藝術家作品等策略方向,展開與當今生活的連結與對話,進而凝聚建構臺灣文化藝術知識體系,為未來的世代保存時代的記憶與文化資產。 國立臺灣美術館在執行「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的目標下,著重臺灣美術在地發展脈絡與歷史觀點爬梳,於2018年至2023年期間,透過精實的學術研究、出版、作品與圖書史料蒐藏、維修護、數位化應用,策劃逾百檔相關展覽及推廣活動,呈現臺灣美術發展的時代軌跡與美學特色。期間完成約800餘件重要藝術作品的購藏,及時保存與臻補,更加完備18世紀以來的典藏脈絡。為完整建構此批重要典藏的知識體系,另規劃「匯流溯源─國美典藏臺灣早期書畫展」,深入梳理明清迄日治時期(1640-1945)的臺灣書畫美學演化發展。此外,在2017年至2019年間文化部積極推動,促成來自美國爾灣順天美術館許鴻源博士670件創作年代跨越半世紀臺灣畫家作品的捐贈案。本館積極辦理編目整飭、維修護與專題展和活動推廣,獲得各方更多的肯定與回應,於此六年間相繼獲得黃土水、林玉山、洪瑞麟、莊世和等重要的捐贈案。本館持續與前輩、資深藝術家、家屬、收藏家等攜手維護藝術作品與文獻,使臺灣藝術在多方力量的推動下,得以保存維護與傳承,並建構出綿延深長的文化意義。 此次策劃「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展覽,奠基於上述美術資產的重要典藏和保存成果,多方呈現國美館多年來推動的重建藝術史工作,整理重點成果包含藝術品典藏、維修護、文化近用三大主軸分階段展出,展現國美館對藏品系統化的保存維護與修復觀點、經典作品和藝術文獻的展現與詮釋、藝術知識議題的研究和策劃、藝術家影音紀錄與研究出版、蘊涵文化平權的藝術近用與轉譯等綜合內容,呈現藝術發展如何與臺灣文化主體性相互生成,以及我們如何將藝術的文化意義與資產傳承到未來世代,認識與尊榮自身的歷史,進而形構未來的前瞻視野。 ●典藏展區 臺灣美術典藏研究脈絡與文化傳承-展覽簡介 展覽日期:2024/3/23-2024/12/29 展覽地點:301展覽室、301至302走廊 策 展 人 :黃詠純 國美館於2018年至2023年間購藏許多臺灣早期珍貴繪畫作品,如明清時期書畫、日治時期臺灣前輩藝術家早期代表性創作及日籍畫家描繪臺灣風土的作品、及戰後現代主義的經典作品等。這些作品的入藏,豐富了國美館的典藏脈絡提供了彌足珍貴的研究材料,更加完備地勾勒出臺灣美術史自明清、日治一直到戰後初期的發展輪廓。除了藝術作品的典藏,同時聚焦在各別藝術家的創作生命史、臺灣與亞洲近現代藝術家的互動關係和學術脈絡,透過一系列的藝術家研究、傳記和紀錄片,結合不同策劃主題的展覽,探討日治時期臺、府展之於臺灣藝術發展的影響、藝術家與民間人士的文化倡議及文化意識的萌生、戰後東西方文化衝擊下的美術新面貌的蘊生等。這些典藏珍品及藝術家創作生命史相應而生的系列學術研究、影音文獻的整理和展覽,是藝術家、美術館、研究學者與策展人員、藏品維護者對於臺灣美術史的建構與書寫,同時也是為未來世代所保留的文化傳承。 展覽規劃在301展覽室扼要呈現國美館六年間的「重建臺灣藝術史」工作中的重要入藏與其相應研究脈絡:「早期繪畫藏品的日臺藝術交流與影響」、「風土敘事的時代觀點」、「抽象藝術的前衛浪潮」與「推動臺灣主體意識的民間力量」共四個子題。展場中分別呈現作品、藝術文獻與影音紀錄檔案等豐富的藝術史料,交織各時代的藝術面貌;從藝術家、藝術研究者、民間贊助者等不同角色,全面探討推動臺灣藝術發展的多種關鍵力量。並在301-302展覽室中間連通道呈現國美館自 2012 年起延續文化部「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與「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兩項出版計畫,至今共出版171本藝術家傳記與60多部紀錄片,建構臺灣跨越世代藝術家的創作歷史,透過口述、訪談影音、保存並拓展研究書寫藝術史的史料。 ●修復展區 臺灣美術作品保存修護-展覽簡介 展 期:2024/3/23-2024/7/28 展覽地點:302展覽室 策 展 人 :陳達芬、戴妏珊、李文元 國美館推動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國家政策目標,為保存臺灣美術文化資產與歷史價值,在國家前瞻基礎設建計畫支持下,2018年起執行計畫內容至2023年止,累積800多件經典作品購置典藏,及美國爾灣順天美術館無償贈予文化部670件作品,與臺灣藝術家林玉山、洪瑞麟、莊世和及張萬傳家屬大批捐贈作品與相關文獻資料等,這些入藏的珍貴藝術作品,作品創作年代橫跨臺灣明清至日治時期到戰後1960-1970年代為主。 這些早期藏品橫跨年代至今久遠,在臺灣氣候與環境等因素影響下產生劣化狀況,本次透過前瞻計畫重建臺灣藝術史典藏維護整飭計畫的修護工作,恢復往日作品光彩。本展區特以國美館2018年起執行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內容之精選重要典藏品及各類媒材修護案例介紹,分為四大子題展區:「整飭與科學的視角」、「媒材與時代的挑戰」、「決策與倫理的對話」、「歷史與經典的再現」,精選各類媒材重要典藏品修護案例回顧,由作品入藏美術館流程的整飭維護,到作品修護過程中所發現的修護痕跡,延伸出藝術家創作材質種類不同與使用媒材的特殊性,其修護方式與如何選用適當的修護填補材料,影響畫作日後保存的重要性;並藉由將作品基底材置換適當材料的保存維護案例,與大型作品展示功能的需求,所做特殊展示裝裱的保存維護措施案例,體現國美館對藏品永續保存和展示功能的關注。藉由這些修護完成重要的經典作品,將作品修護過程呈現給社會大眾,使觀眾更了解臺灣美術史的藝術家與作品背後典藏維護的工作。 ●文化近用展區 展期 2024/8/24-2025/3/16 展覽地點:302展覽室 策展人:吳麗娟 敬請期待相關展覽資訊公布!
圖片連結(空)
主辦單位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Detail.init.ctr?actId=40022
推廣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
備註(空)
編輯時間(空)
來源網站名稱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2024/03/23
活動結束日期2025/03/16
點閱數188
發行版本: 1.4
唯一辨識碼: 65dc13f073f77cabb836fd3d
活動名稱: 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
活動類別: 6
活動場次資訊: 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4/03/23 09:00:00
地址: : 403 臺中市西區535五權西路一段2號
場地名稱: : 301、302展覽室、301-302走廊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4.1396657
經度: : 120.665874
結束時間: : 2025/03/16 09:00:00
演出單位: (空)
折扣資訊: (空)
簡介說明: 展覽日期及地點: 典藏展 展覽室301、301-302走廊 2024/3/23(六)-2024/12/29(日) 展覽室302 第一階段修復展:2024/3/23(六)-2024/7/28(日) 第二階段文化近用展:2024/8/24(六)-2025/3/16(日) 策展人:黃詠純、陳達芬、戴妏珊、李文元、吳麗娟 展覽總論 文化部自2018年推動前瞻基礎建設「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進行美術、工藝、文學、音樂各類型藝術系統性的調查、蒐集、盤整,重建過去被輕忽的臺灣藝術史與檔案文獻,藉此並串連地方與民間的力量,共同維護保存國家重要藝術資產。同時透過多元觀點的展演、以重現歷史記憶、再現臺灣藝術家作品等策略方向,展開與當今生活的連結與對話,進而凝聚建構臺灣文化藝術知識體系,為未來的世代保存時代的記憶與文化資產。 國立臺灣美術館在執行「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的目標下,著重臺灣美術在地發展脈絡與歷史觀點爬梳,於2018年至2023年期間,透過精實的學術研究、出版、作品與圖書史料蒐藏、維修護、數位化應用,策劃逾百檔相關展覽及推廣活動,呈現臺灣美術發展的時代軌跡與美學特色。期間完成約800餘件重要藝術作品的購藏,及時保存與臻補,更加完備18世紀以來的典藏脈絡。為完整建構此批重要典藏的知識體系,另規劃「匯流溯源─國美典藏臺灣早期書畫展」,深入梳理明清迄日治時期(1640-1945)的臺灣書畫美學演化發展。此外,在2017年至2019年間文化部積極推動,促成來自美國爾灣順天美術館許鴻源博士670件創作年代跨越半世紀臺灣畫家作品的捐贈案。本館積極辦理編目整飭、維修護與專題展和活動推廣,獲得各方更多的肯定與回應,於此六年間相繼獲得黃土水、林玉山、洪瑞麟、莊世和等重要的捐贈案。本館持續與前輩、資深藝術家、家屬、收藏家等攜手維護藝術作品與文獻,使臺灣藝術在多方力量的推動下,得以保存維護與傳承,並建構出綿延深長的文化意義。 此次策劃「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展覽,奠基於上述美術資產的重要典藏和保存成果,多方呈現國美館多年來推動的重建藝術史工作,整理重點成果包含藝術品典藏、維修護、文化近用三大主軸分階段展出,展現國美館對藏品系統化的保存維護與修復觀點、經典作品和藝術文獻的展現與詮釋、藝術知識議題的研究和策劃、藝術家影音紀錄與研究出版、蘊涵文化平權的藝術近用與轉譯等綜合內容,呈現藝術發展如何與臺灣文化主體性相互生成,以及我們如何將藝術的文化意義與資產傳承到未來世代,認識與尊榮自身的歷史,進而形構未來的前瞻視野。 ●典藏展區 臺灣美術典藏研究脈絡與文化傳承-展覽簡介 展覽日期:2024/3/23-2024/12/29 展覽地點:301展覽室、301至302走廊 策 展 人 :黃詠純 國美館於2018年至2023年間購藏許多臺灣早期珍貴繪畫作品,如明清時期書畫、日治時期臺灣前輩藝術家早期代表性創作及日籍畫家描繪臺灣風土的作品、及戰後現代主義的經典作品等。這些作品的入藏,豐富了國美館的典藏脈絡提供了彌足珍貴的研究材料,更加完備地勾勒出臺灣美術史自明清、日治一直到戰後初期的發展輪廓。除了藝術作品的典藏,同時聚焦在各別藝術家的創作生命史、臺灣與亞洲近現代藝術家的互動關係和學術脈絡,透過一系列的藝術家研究、傳記和紀錄片,結合不同策劃主題的展覽,探討日治時期臺、府展之於臺灣藝術發展的影響、藝術家與民間人士的文化倡議及文化意識的萌生、戰後東西方文化衝擊下的美術新面貌的蘊生等。這些典藏珍品及藝術家創作生命史相應而生的系列學術研究、影音文獻的整理和展覽,是藝術家、美術館、研究學者與策展人員、藏品維護者對於臺灣美術史的建構與書寫,同時也是為未來世代所保留的文化傳承。 展覽規劃在301展覽室扼要呈現國美館六年間的「重建臺灣藝術史」工作中的重要入藏與其相應研究脈絡:「早期繪畫藏品的日臺藝術交流與影響」、「風土敘事的時代觀點」、「抽象藝術的前衛浪潮」與「推動臺灣主體意識的民間力量」共四個子題。展場中分別呈現作品、藝術文獻與影音紀錄檔案等豐富的藝術史料,交織各時代的藝術面貌;從藝術家、藝術研究者、民間贊助者等不同角色,全面探討推動臺灣藝術發展的多種關鍵力量。並在301-302展覽室中間連通道呈現國美館自 2012 年起延續文化部「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與「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兩項出版計畫,至今共出版171本藝術家傳記與60多部紀錄片,建構臺灣跨越世代藝術家的創作歷史,透過口述、訪談影音、保存並拓展研究書寫藝術史的史料。 ●修復展區 臺灣美術作品保存修護-展覽簡介 展 期:2024/3/23-2024/7/28 展覽地點:302展覽室 策 展 人 :陳達芬、戴妏珊、李文元 國美館推動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國家政策目標,為保存臺灣美術文化資產與歷史價值,在國家前瞻基礎設建計畫支持下,2018年起執行計畫內容至2023年止,累積800多件經典作品購置典藏,及美國爾灣順天美術館無償贈予文化部670件作品,與臺灣藝術家林玉山、洪瑞麟、莊世和及張萬傳家屬大批捐贈作品與相關文獻資料等,這些入藏的珍貴藝術作品,作品創作年代橫跨臺灣明清至日治時期到戰後1960-1970年代為主。 這些早期藏品橫跨年代至今久遠,在臺灣氣候與環境等因素影響下產生劣化狀況,本次透過前瞻計畫重建臺灣藝術史典藏維護整飭計畫的修護工作,恢復往日作品光彩。本展區特以國美館2018年起執行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內容之精選重要典藏品及各類媒材修護案例介紹,分為四大子題展區:「整飭與科學的視角」、「媒材與時代的挑戰」、「決策與倫理的對話」、「歷史與經典的再現」,精選各類媒材重要典藏品修護案例回顧,由作品入藏美術館流程的整飭維護,到作品修護過程中所發現的修護痕跡,延伸出藝術家創作材質種類不同與使用媒材的特殊性,其修護方式與如何選用適當的修護填補材料,影響畫作日後保存的重要性;並藉由將作品基底材置換適當材料的保存維護案例,與大型作品展示功能的需求,所做特殊展示裝裱的保存維護措施案例,體現國美館對藏品永續保存和展示功能的關注。藉由這些修護完成重要的經典作品,將作品修護過程呈現給社會大眾,使觀眾更了解臺灣美術史的藝術家與作品背後典藏維護的工作。 ●文化近用展區 展期 2024/8/24-2025/3/16 展覽地點:302展覽室 策展人:吳麗娟 敬請期待相關展覽資訊公布!
圖片連結: (空)
主辦單位: 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Detail.init.ctr?actId=40022
推廣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
備註: (空)
編輯時間: (空)
來源網站名稱: 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3/23
活動結束日期: 2025/03/16
點閱數: 188

# 臺灣美術館 於 講座資訊 - 5

發行版本1.4
唯一辨識碼660c7b0173f77c4d54c7114c
活動名稱「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修復專題系列講座
活動類別7
活動場次資訊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4/05/19 14:00:00
地址: : 403 臺中市西區535五權西路一段2號
場地名稱: : 演講廳Auditorium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4.1396657
經度: : 120.665874
結束時間: : 2024/05/19 14:00:00
演出單位(空)
折扣資訊(空)
簡介說明「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修復專題系列講座 第一場:揭密畫作的前世今生 113/04/14 SUN. PM 14:00-16:00 第二場:講題待訂 113/05/19 SUN. PM 14:00-16:00 講者:郭江宋繪畫修復工作室主持人/郭江宋 活動簡介 本館「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展覽,於第一階段2024/3/23 - 2024/7/28展出修復展。文化部自2018年起推動「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由國美館購藏許多臺灣早期藝術家的珍貴作品,並進行完善的作品修復及保存。 作品修復對一般民眾而言可說是蒙著神秘的面紗,但對作品的保存、展出卻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修復師需要根據作品材質、使用媒材、裝裱方式、創作年代、保存空間的條件等等,來判斷最適合的修復方法,讓這些歷史鮮活地傳達給每個世代的觀眾。本次系列講座特別邀請到郭江宋繪畫修復工作室的主持人—郭江宋老師擔任講者,老師早年於西班牙學習修復及保存專業,回國後即投入修復工作。「修復是什麼?」、「修復師的定位如何?」,身處於修復第一現場的郭江宋老師將親自為大家解答,並帶著觀眾一同了解畫作的前世與今生,本場展覽所展出的作品如:陳澄波〈蘇州城〉、廖繼春〈室內〉、〈自畫像〉、林玉山〈父親肖像〉等,皆是由郭江宋繪畫修復工作室進行修復,而除了分享這次展出作品的修復情形,也會分享老師長年修復經驗中接觸的特別案例。歡迎大家一起來揭開保存修復的神秘面紗,講座名額有限,線上搶先報名喔! < 本案為「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專案計畫」> 講者簡介 郭江宋 郭江宋繪畫修復工作室油畫修復師、主持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專職講師 學歷 1990-1993 西班牙馬德里康普頓斯(COMPLUTENSE)大學 藝術學院 美術系 博士班候選人 1990-1993 西班牙馬德里康普頓斯(COMPLUTENSE)大學 藝術學院 繪畫修復與保存系 碩士 1987-1990 西班牙馬德里康普頓斯(COMPLUTENSE)大學 藝術學院 美術系 碩士 1983-1987 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 美術科 (現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修復經歷 2024 臺北市立美術館油畫作品修護案 2023-2024 桃園市立美術館「桃園市立美術館112年度油畫類及水彩類作品修護暨影片拍攝案」 2023 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委託修復油畫作品、金門國家公園「胡璉將軍紀念館油畫作品修復案」、 金門國家公園「古寧頭戰史館典藏油畫作品修復案」、蒙藏文化館典藏品修復案 2022 臺北市立美術館「速寫人生-洪瑞麟」借展作品修復案 2021 國立臺灣美術館「110年度西方繪畫媒材類作品維修復藝文採購案」 2020-2021 新北市文化局 「新北藝文中心油畫類典藏品維護案」 2020-2021 天美藝術基金會委託修復油畫作品 2020 桃園市立美術館「109年度典藏品修護案」、臺北市立美術館 「109年度油畫作品維修護案」、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委託修復油畫作品、國立臺灣美術館「109年度文化部藝術品及相關檔案搶救修復案」C組 1994-2024 國立臺灣美術館「油畫作品維修復與保存」修復執行 2019-2020 國立臺灣美術館「108-109年順天美術館捐贈油畫作品維修復案」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 對象費用:一般民眾/免費 報名方式:採網路優先報名,講座每場開放200名,依報名先後順序錄取,額滿為止。活動當日請提前報到,逾時未報到者,由網路備取名額和現場報名遞補。 注意事項: 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自112年2月20日起放寬室內戴口罩規定,除下列特殊情境建議須戴口罩外,本館室內空間由參觀者自主決定是否戴口罩: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人潮聚集且無法保持適當距離或通風不良之場合、與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尤其是未完整接種疫苗者)密切接觸時。 活動中將進行現場攝錄影,參與本活動即同意授權本館將相關影音資料製作非營利之美術教育推廣影片,公開播送、上映、傳輸之權利。 來館交通資訊請參見https://www.ntmofa.gov.tw/content_1032.html。館址: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本活動不提供免費停車,開車者請就近利用本館週邊收費停車場。 公務人員全程參與專題講座者,可獲研習認證時數2小時。 本活動若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正公布之。 活動洽詢:本館教育推廣組吳小姐(email:i310189@art.ntmofa.gov.tw 電話:04-23723552轉327。)
圖片連結(空)
主辦單位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Detail.init.ctr?actId=40036
推廣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
備註(空)
編輯時間(空)
來源網站名稱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2024/05/19
活動結束日期2024/05/19
點閱數71
發行版本: 1.4
唯一辨識碼: 660c7b0173f77c4d54c7114c
活動名稱: 「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修復專題系列講座
活動類別: 7
活動場次資訊: 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4/05/19 14:00:00
地址: : 403 臺中市西區535五權西路一段2號
場地名稱: : 演講廳Auditorium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4.1396657
經度: : 120.665874
結束時間: : 2024/05/19 14:00:00
演出單位: (空)
折扣資訊: (空)
簡介說明: 「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修復專題系列講座 第一場:揭密畫作的前世今生 113/04/14 SUN. PM 14:00-16:00 第二場:講題待訂 113/05/19 SUN. PM 14:00-16:00 講者:郭江宋繪畫修復工作室主持人/郭江宋 活動簡介 本館「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展覽,於第一階段2024/3/23 - 2024/7/28展出修復展。文化部自2018年起推動「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由國美館購藏許多臺灣早期藝術家的珍貴作品,並進行完善的作品修復及保存。 作品修復對一般民眾而言可說是蒙著神秘的面紗,但對作品的保存、展出卻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修復師需要根據作品材質、使用媒材、裝裱方式、創作年代、保存空間的條件等等,來判斷最適合的修復方法,讓這些歷史鮮活地傳達給每個世代的觀眾。本次系列講座特別邀請到郭江宋繪畫修復工作室的主持人—郭江宋老師擔任講者,老師早年於西班牙學習修復及保存專業,回國後即投入修復工作。「修復是什麼?」、「修復師的定位如何?」,身處於修復第一現場的郭江宋老師將親自為大家解答,並帶著觀眾一同了解畫作的前世與今生,本場展覽所展出的作品如:陳澄波〈蘇州城〉、廖繼春〈室內〉、〈自畫像〉、林玉山〈父親肖像〉等,皆是由郭江宋繪畫修復工作室進行修復,而除了分享這次展出作品的修復情形,也會分享老師長年修復經驗中接觸的特別案例。歡迎大家一起來揭開保存修復的神秘面紗,講座名額有限,線上搶先報名喔! < 本案為「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專案計畫」> 講者簡介 郭江宋 郭江宋繪畫修復工作室油畫修復師、主持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專職講師 學歷 1990-1993 西班牙馬德里康普頓斯(COMPLUTENSE)大學 藝術學院 美術系 博士班候選人 1990-1993 西班牙馬德里康普頓斯(COMPLUTENSE)大學 藝術學院 繪畫修復與保存系 碩士 1987-1990 西班牙馬德里康普頓斯(COMPLUTENSE)大學 藝術學院 美術系 碩士 1983-1987 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 美術科 (現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修復經歷 2024 臺北市立美術館油畫作品修護案 2023-2024 桃園市立美術館「桃園市立美術館112年度油畫類及水彩類作品修護暨影片拍攝案」 2023 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委託修復油畫作品、金門國家公園「胡璉將軍紀念館油畫作品修復案」、 金門國家公園「古寧頭戰史館典藏油畫作品修復案」、蒙藏文化館典藏品修復案 2022 臺北市立美術館「速寫人生-洪瑞麟」借展作品修復案 2021 國立臺灣美術館「110年度西方繪畫媒材類作品維修復藝文採購案」 2020-2021 新北市文化局 「新北藝文中心油畫類典藏品維護案」 2020-2021 天美藝術基金會委託修復油畫作品 2020 桃園市立美術館「109年度典藏品修護案」、臺北市立美術館 「109年度油畫作品維修護案」、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委託修復油畫作品、國立臺灣美術館「109年度文化部藝術品及相關檔案搶救修復案」C組 1994-2024 國立臺灣美術館「油畫作品維修復與保存」修復執行 2019-2020 國立臺灣美術館「108-109年順天美術館捐贈油畫作品維修復案」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 對象費用:一般民眾/免費 報名方式:採網路優先報名,講座每場開放200名,依報名先後順序錄取,額滿為止。活動當日請提前報到,逾時未報到者,由網路備取名額和現場報名遞補。 注意事項: 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自112年2月20日起放寬室內戴口罩規定,除下列特殊情境建議須戴口罩外,本館室內空間由參觀者自主決定是否戴口罩: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人潮聚集且無法保持適當距離或通風不良之場合、與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尤其是未完整接種疫苗者)密切接觸時。 活動中將進行現場攝錄影,參與本活動即同意授權本館將相關影音資料製作非營利之美術教育推廣影片,公開播送、上映、傳輸之權利。 來館交通資訊請參見https://www.ntmofa.gov.tw/content_1032.html。館址: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本活動不提供免費停車,開車者請就近利用本館週邊收費停車場。 公務人員全程參與專題講座者,可獲研習認證時數2小時。 本活動若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正公布之。 活動洽詢:本館教育推廣組吳小姐(email:i310189@art.ntmofa.gov.tw 電話:04-23723552轉327。)
圖片連結: (空)
主辦單位: 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Detail.init.ctr?actId=40036
推廣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
備註: (空)
編輯時間: (空)
來源網站名稱: 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5/19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5/19
點閱數: 71

# 臺灣美術館 於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 6

發行版本1.4
唯一辨識碼660c7b0173f77c4d54c7114c
活動名稱「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修復專題系列講座
活動類別7
活動場次資訊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4/05/19 14:00:00
地址: : 403 臺中市西區535五權西路一段2號
場地名稱: : 演講廳Auditorium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4.1396657
經度: : 120.665874
結束時間: : 2024/05/19 14:00:00
演出單位(空)
折扣資訊(空)
簡介說明「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修復專題系列講座 第一場:揭密畫作的前世今生 113/04/14 SUN. PM 14:00-16:00 第二場:講題待訂 113/05/19 SUN. PM 14:00-16:00 講者:郭江宋繪畫修復工作室主持人/郭江宋 活動簡介 本館「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展覽,於第一階段2024/3/23 - 2024/7/28展出修復展。文化部自2018年起推動「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由國美館購藏許多臺灣早期藝術家的珍貴作品,並進行完善的作品修復及保存。 作品修復對一般民眾而言可說是蒙著神秘的面紗,但對作品的保存、展出卻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修復師需要根據作品材質、使用媒材、裝裱方式、創作年代、保存空間的條件等等,來判斷最適合的修復方法,讓這些歷史鮮活地傳達給每個世代的觀眾。本次系列講座特別邀請到郭江宋繪畫修復工作室的主持人—郭江宋老師擔任講者,老師早年於西班牙學習修復及保存專業,回國後即投入修復工作。「修復是什麼?」、「修復師的定位如何?」,身處於修復第一現場的郭江宋老師將親自為大家解答,並帶著觀眾一同了解畫作的前世與今生,本場展覽所展出的作品如:陳澄波〈蘇州城〉、廖繼春〈室內〉、〈自畫像〉、林玉山〈父親肖像〉等,皆是由郭江宋繪畫修復工作室進行修復,而除了分享這次展出作品的修復情形,也會分享老師長年修復經驗中接觸的特別案例。歡迎大家一起來揭開保存修復的神秘面紗,講座名額有限,線上搶先報名喔! < 本案為「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專案計畫」> 講者簡介 郭江宋 郭江宋繪畫修復工作室油畫修復師、主持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專職講師 學歷 1990-1993 西班牙馬德里康普頓斯(COMPLUTENSE)大學 藝術學院 美術系 博士班候選人 1990-1993 西班牙馬德里康普頓斯(COMPLUTENSE)大學 藝術學院 繪畫修復與保存系 碩士 1987-1990 西班牙馬德里康普頓斯(COMPLUTENSE)大學 藝術學院 美術系 碩士 1983-1987 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 美術科 (現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修復經歷 2024 臺北市立美術館油畫作品修護案 2023-2024 桃園市立美術館「桃園市立美術館112年度油畫類及水彩類作品修護暨影片拍攝案」 2023 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委託修復油畫作品、金門國家公園「胡璉將軍紀念館油畫作品修復案」、 金門國家公園「古寧頭戰史館典藏油畫作品修復案」、蒙藏文化館典藏品修復案 2022 臺北市立美術館「速寫人生-洪瑞麟」借展作品修復案 2021 國立臺灣美術館「110年度西方繪畫媒材類作品維修復藝文採購案」 2020-2021 新北市文化局 「新北藝文中心油畫類典藏品維護案」 2020-2021 天美藝術基金會委託修復油畫作品 2020 桃園市立美術館「109年度典藏品修護案」、臺北市立美術館 「109年度油畫作品維修護案」、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委託修復油畫作品、國立臺灣美術館「109年度文化部藝術品及相關檔案搶救修復案」C組 1994-2024 國立臺灣美術館「油畫作品維修復與保存」修復執行 2019-2020 國立臺灣美術館「108-109年順天美術館捐贈油畫作品維修復案」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 對象費用:一般民眾/免費 報名方式:採網路優先報名,講座每場開放200名,依報名先後順序錄取,額滿為止。活動當日請提前報到,逾時未報到者,由網路備取名額和現場報名遞補。 注意事項: 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自112年2月20日起放寬室內戴口罩規定,除下列特殊情境建議須戴口罩外,本館室內空間由參觀者自主決定是否戴口罩: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人潮聚集且無法保持適當距離或通風不良之場合、與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尤其是未完整接種疫苗者)密切接觸時。 活動中將進行現場攝錄影,參與本活動即同意授權本館將相關影音資料製作非營利之美術教育推廣影片,公開播送、上映、傳輸之權利。 來館交通資訊請參見https://www.ntmofa.gov.tw/content_1032.html。館址: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本活動不提供免費停車,開車者請就近利用本館週邊收費停車場。 公務人員全程參與專題講座者,可獲研習認證時數2小時。 本活動若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正公布之。 活動洽詢:本館教育推廣組吳小姐(email:i310189@art.ntmofa.gov.tw 電話:04-23723552轉327。)
圖片連結(空)
主辦單位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Detail.init.ctr?actId=40036
推廣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
備註(空)
編輯時間(空)
來源網站名稱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2024/05/19
活動結束日期2024/05/19
點閱數71
發行版本: 1.4
唯一辨識碼: 660c7b0173f77c4d54c7114c
活動名稱: 「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修復專題系列講座
活動類別: 7
活動場次資訊: 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4/05/19 14:00:00
地址: : 403 臺中市西區535五權西路一段2號
場地名稱: : 演講廳Auditorium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4.1396657
經度: : 120.665874
結束時間: : 2024/05/19 14:00:00
演出單位: (空)
折扣資訊: (空)
簡介說明: 「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修復專題系列講座 第一場:揭密畫作的前世今生 113/04/14 SUN. PM 14:00-16:00 第二場:講題待訂 113/05/19 SUN. PM 14:00-16:00 講者:郭江宋繪畫修復工作室主持人/郭江宋 活動簡介 本館「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展覽,於第一階段2024/3/23 - 2024/7/28展出修復展。文化部自2018年起推動「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由國美館購藏許多臺灣早期藝術家的珍貴作品,並進行完善的作品修復及保存。 作品修復對一般民眾而言可說是蒙著神秘的面紗,但對作品的保存、展出卻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修復師需要根據作品材質、使用媒材、裝裱方式、創作年代、保存空間的條件等等,來判斷最適合的修復方法,讓這些歷史鮮活地傳達給每個世代的觀眾。本次系列講座特別邀請到郭江宋繪畫修復工作室的主持人—郭江宋老師擔任講者,老師早年於西班牙學習修復及保存專業,回國後即投入修復工作。「修復是什麼?」、「修復師的定位如何?」,身處於修復第一現場的郭江宋老師將親自為大家解答,並帶著觀眾一同了解畫作的前世與今生,本場展覽所展出的作品如:陳澄波〈蘇州城〉、廖繼春〈室內〉、〈自畫像〉、林玉山〈父親肖像〉等,皆是由郭江宋繪畫修復工作室進行修復,而除了分享這次展出作品的修復情形,也會分享老師長年修復經驗中接觸的特別案例。歡迎大家一起來揭開保存修復的神秘面紗,講座名額有限,線上搶先報名喔! < 本案為「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專案計畫」> 講者簡介 郭江宋 郭江宋繪畫修復工作室油畫修復師、主持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專職講師 學歷 1990-1993 西班牙馬德里康普頓斯(COMPLUTENSE)大學 藝術學院 美術系 博士班候選人 1990-1993 西班牙馬德里康普頓斯(COMPLUTENSE)大學 藝術學院 繪畫修復與保存系 碩士 1987-1990 西班牙馬德里康普頓斯(COMPLUTENSE)大學 藝術學院 美術系 碩士 1983-1987 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 美術科 (現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修復經歷 2024 臺北市立美術館油畫作品修護案 2023-2024 桃園市立美術館「桃園市立美術館112年度油畫類及水彩類作品修護暨影片拍攝案」 2023 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委託修復油畫作品、金門國家公園「胡璉將軍紀念館油畫作品修復案」、 金門國家公園「古寧頭戰史館典藏油畫作品修復案」、蒙藏文化館典藏品修復案 2022 臺北市立美術館「速寫人生-洪瑞麟」借展作品修復案 2021 國立臺灣美術館「110年度西方繪畫媒材類作品維修復藝文採購案」 2020-2021 新北市文化局 「新北藝文中心油畫類典藏品維護案」 2020-2021 天美藝術基金會委託修復油畫作品 2020 桃園市立美術館「109年度典藏品修護案」、臺北市立美術館 「109年度油畫作品維修護案」、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委託修復油畫作品、國立臺灣美術館「109年度文化部藝術品及相關檔案搶救修復案」C組 1994-2024 國立臺灣美術館「油畫作品維修復與保存」修復執行 2019-2020 國立臺灣美術館「108-109年順天美術館捐贈油畫作品維修復案」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 對象費用:一般民眾/免費 報名方式:採網路優先報名,講座每場開放200名,依報名先後順序錄取,額滿為止。活動當日請提前報到,逾時未報到者,由網路備取名額和現場報名遞補。 注意事項: 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自112年2月20日起放寬室內戴口罩規定,除下列特殊情境建議須戴口罩外,本館室內空間由參觀者自主決定是否戴口罩: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人潮聚集且無法保持適當距離或通風不良之場合、與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尤其是未完整接種疫苗者)密切接觸時。 活動中將進行現場攝錄影,參與本活動即同意授權本館將相關影音資料製作非營利之美術教育推廣影片,公開播送、上映、傳輸之權利。 來館交通資訊請參見https://www.ntmofa.gov.tw/content_1032.html。館址: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本活動不提供免費停車,開車者請就近利用本館週邊收費停車場。 公務人員全程參與專題講座者,可獲研習認證時數2小時。 本活動若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正公布之。 活動洽詢:本館教育推廣組吳小姐(email:i310189@art.ntmofa.gov.tw 電話:04-23723552轉327。)
圖片連結: (空)
主辦單位: 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Detail.init.ctr?actId=40036
推廣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
備註: (空)
編輯時間: (空)
來源網站名稱: 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5/19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5/19
點閱數: 71

# 臺灣美術館 於 其他藝文資訊 - 7

發行版本1.4
唯一辨識碼652d925073f77c62e4370ac3
活動名稱「跨域.探索者!」計畫
活動類別15
活動場次資訊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1/18 13:00:00
地址: : (空)
場地名稱: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臺灣美術館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空)
經度: : (空)
結束時間: : 2023/11/19 09:00:00
演出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臺灣科學博物館
折扣資訊(空)
簡介說明🌿「跨域.探索者!」計畫–「植物觀察報告」🌿 The Crossing-fields Project: Let's Be an Explorer - My Plant Observation Report 在日常中動植物充斥在我們周圍,從生產製造、水文發展、飲食文化、環境美化等,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並緊密連結,國立臺灣美術館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邀請想成為生活的觀察家、跨域探索者的你/妳,一同思考我們該以怎麼樣的方式與觀點去認識與紀錄大自然,探索「植物-藝術-科學」與「你/妳」之間的關係。 🌱深藏於我們靈魂深處每個人都是「探索者」 藝術×科學雙重探險 我們相信探索未知是人類進步的基石,更是深藏於靈魂的本能。 「 跨域.探索者!」計畫,為國立臺灣美術館(以下簡稱國美館)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博館),以藝術、科學的交流與合作為目標致力共同打造人文藝術與自然科學系列活動,提供民眾理性與感性的美好體驗所開發之課程。「跨域.探索者!」為整個大計畫綱要以「跨域」與「探索」為核心呼應人類史上在各領域的探索、冒險精神,以「植物觀察報告」作為本次主題,通過植物園研究人員對於野外植物的定期紀錄為活動發想,期待以植物紀錄為課程任務,在相同的主題下兩館各以不同面向切入觀點,學習藝術創作面的觀察與紀錄、嘗試用科學的方法以科學繪圖紀實,「雙館」齊下用新角度、新技術,展開新視野。 🌱觀察是藝術與科學的最大武器 觀察+創作技巧+科學思維=探索者 「這顆是什麼植物的果實?我該怎麼認識它?」、「我不會畫畫,那要怎用畫筆記錄植物?」、「紀錄植物、種子有哪幾種方法和方式呢?」「科學繪圖該怎麼做?」這些疑問源於我們想更深入認識瞭解未知,想更好的喚起對生活的探索精神。 在藝術觀察是創作最基礎的步驟、在科學觀察是所有發明的起點,本課程強化「觀察」方法、提供創作技術、工具使用與觀點,學習科學邏輯,讓學員們在觀察後將所學到的技巧投入應用後,請學員思考自己所有的「為什麼」、練習分享自己的「為什麼」,由你/你完成我們的探索者方程式。課程結束後,學員們將有兩件完整的觀察報告(作品、科學繪圖),與藝術、科學的雙重觀點! 指導單位|文化部、教育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活動資訊 活動對象: 國小三年級(含)以上至六年級(含)以下(出生日2015年9月1日至2011年9月2日),共30位。 活動時間: 112年11月18日(六)13:00-17:00、112年11月19日(日)9:00-12:00。 ※本活動為連續2個半日課程,報名後請全程參與! 活動地點: 112年11月18日(六)下午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112年11月19日(日)上午 地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活動流程: Day1,112年11月18日(六)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植物觀察報告」第1日 課程單元 時間 活動單元 活動內容 地點 / 講師 12:50 13:00 報到 報到 國美館大門服務台旁 13:00 13:40 單元一、 再靠近一點點 捕抓隱藏在美術館中的植物 當期展示 許璨麟、劉昕昀 13:40 14:20 單元二、 再觀察一點點 藝術測量體驗 精準記錄的秘密 多元學藝廳、戶外園區 許璨麟、劉昕昀 14:20 15:00 單元三、 再嘗試一點點 如果蘋果比101大? 戶外園區 許璨麟、劉昕昀 15:00 17:00 單元四、 再思考一點點 我的植物觀察報告 多元學藝廳 許璨麟 Day2,112年11月19日(日) 地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植物觀察報告」第2日 課程單元 時間 活動單元 活動內容 地點 / 講師 8:50 9:00 報到 報到 科博館立體劇場前 9:00 9:50 單元五、 再深入一點點 觀察殼斗科植物的型態與特徵 植物園 黃瀚嶢、温柔茜 10:00 12:00 單元六、 再設計一點點 從記錄到創作:完成我的科學繪圖 第三科學教室 黃瀚嶢 12:00 12:30 單元七、 再好玩一點點 我的專屬植感提袋 第三科學教室 溫柔茜 講師簡介: 第1日 國美館講師 /許璨麟,畢業於畢業於新竹師院美勞教育研究所創作組,現為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兼任講師。擅於寫實油畫創作,並長期深耕美術教育、偏鄉教育。 /劉昕昀,畢業於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現為國立臺灣美術館教育推廣組專案助理,長期研究規劃美感教育與兒童美術推廣活動,期待為大眾帶來全新的美術館/博物館體驗。 第2日 科博館講師 /黃瀚嶢,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森林所,現為生態插畫家與社區大學講師,著有兒童生態繪本《圍籬上的小黑點》,環境教育手冊《野地之眼》,生態解說手冊《霧林蛾書》等。 /溫柔茜,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植物病理研究所,現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教育組約用服務助理。 🌱報名網址 「跨域.探索者!」計畫–「植物觀察報告」活動報名 ※請點擊上方文字連結報名,活動收費800元整,敬請正確填寫報名資訊,年齡、資格不符者恕不開放參與。 ※本活動於10/18下午1點起開放報名至10/30晚12點截止,依報名先後順序錄取,正取30名,備取10名,額滿為止。 📌注意事項: 活動報名前請務必確認電子郵件的正確性,主辦單位將依學員提供的電子信箱地址 寄發活動相關訊息。 活動過程中將進行現場攝錄影,參與本活動即同意授權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將相關影音資料製作非營利之教育推廣影片,公開播送、上映、傳輸之權利。 學員於活動中產出之記錄與成果將作為展示素材,參與本活動及授權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使用其產出成果策畫相關展示與行銷推廣用途。 活動當天請準時報到,敬請自備水杯或水壺;第二天科博館植物園觀察活動,請自備帽子與防蚊液。 活動中請共同維持現場秩序,以免影響課程進行。 如遇不可抗力之因素(包含但不限於颱風、地震、豪雨等天災),考量學員安全,主辦單位得辦理延期或取消活動,並提前公告及聯繫,如有未盡事宜,主辦單位保留修改、終止、變更活動 內容細節之權利。建議出發前請確認臉書或官網最新營運資訊。 國美館交通資訊請見【國美館交通】(請點文字)、科博館交通資訊請見【科博館交通】(請點文字) 本計畫經核定後實施,若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正之。
圖片連結(空)
主辦單位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30110
推廣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
備註(空)
編輯時間(空)
來源網站名稱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2023/11/18
活動結束日期2023/11/19
點閱數5
發行版本: 1.4
唯一辨識碼: 652d925073f77c62e4370ac3
活動名稱: 「跨域.探索者!」計畫
活動類別: 15
活動場次資訊: 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1/18 13:00:00
地址: : (空)
場地名稱: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臺灣美術館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空)
經度: : (空)
結束時間: : 2023/11/19 09:00:00
演出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臺灣科學博物館
折扣資訊: (空)
簡介說明: 🌿「跨域.探索者!」計畫–「植物觀察報告」🌿 The Crossing-fields Project: Let's Be an Explorer - My Plant Observation Report 在日常中動植物充斥在我們周圍,從生產製造、水文發展、飲食文化、環境美化等,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並緊密連結,國立臺灣美術館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邀請想成為生活的觀察家、跨域探索者的你/妳,一同思考我們該以怎麼樣的方式與觀點去認識與紀錄大自然,探索「植物-藝術-科學」與「你/妳」之間的關係。 🌱深藏於我們靈魂深處每個人都是「探索者」 藝術×科學雙重探險 我們相信探索未知是人類進步的基石,更是深藏於靈魂的本能。 「 跨域.探索者!」計畫,為國立臺灣美術館(以下簡稱國美館)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博館),以藝術、科學的交流與合作為目標致力共同打造人文藝術與自然科學系列活動,提供民眾理性與感性的美好體驗所開發之課程。「跨域.探索者!」為整個大計畫綱要以「跨域」與「探索」為核心呼應人類史上在各領域的探索、冒險精神,以「植物觀察報告」作為本次主題,通過植物園研究人員對於野外植物的定期紀錄為活動發想,期待以植物紀錄為課程任務,在相同的主題下兩館各以不同面向切入觀點,學習藝術創作面的觀察與紀錄、嘗試用科學的方法以科學繪圖紀實,「雙館」齊下用新角度、新技術,展開新視野。 🌱觀察是藝術與科學的最大武器 觀察+創作技巧+科學思維=探索者 「這顆是什麼植物的果實?我該怎麼認識它?」、「我不會畫畫,那要怎用畫筆記錄植物?」、「紀錄植物、種子有哪幾種方法和方式呢?」「科學繪圖該怎麼做?」這些疑問源於我們想更深入認識瞭解未知,想更好的喚起對生活的探索精神。 在藝術觀察是創作最基礎的步驟、在科學觀察是所有發明的起點,本課程強化「觀察」方法、提供創作技術、工具使用與觀點,學習科學邏輯,讓學員們在觀察後將所學到的技巧投入應用後,請學員思考自己所有的「為什麼」、練習分享自己的「為什麼」,由你/你完成我們的探索者方程式。課程結束後,學員們將有兩件完整的觀察報告(作品、科學繪圖),與藝術、科學的雙重觀點! 指導單位|文化部、教育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活動資訊 活動對象: 國小三年級(含)以上至六年級(含)以下(出生日2015年9月1日至2011年9月2日),共30位。 活動時間: 112年11月18日(六)13:00-17:00、112年11月19日(日)9:00-12:00。 ※本活動為連續2個半日課程,報名後請全程參與! 活動地點: 112年11月18日(六)下午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112年11月19日(日)上午 地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活動流程: Day1,112年11月18日(六)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植物觀察報告」第1日 課程單元 時間 活動單元 活動內容 地點 / 講師 12:50 13:00 報到 報到 國美館大門服務台旁 13:00 13:40 單元一、 再靠近一點點 捕抓隱藏在美術館中的植物 當期展示 許璨麟、劉昕昀 13:40 14:20 單元二、 再觀察一點點 藝術測量體驗 精準記錄的秘密 多元學藝廳、戶外園區 許璨麟、劉昕昀 14:20 15:00 單元三、 再嘗試一點點 如果蘋果比101大? 戶外園區 許璨麟、劉昕昀 15:00 17:00 單元四、 再思考一點點 我的植物觀察報告 多元學藝廳 許璨麟 Day2,112年11月19日(日) 地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植物觀察報告」第2日 課程單元 時間 活動單元 活動內容 地點 / 講師 8:50 9:00 報到 報到 科博館立體劇場前 9:00 9:50 單元五、 再深入一點點 觀察殼斗科植物的型態與特徵 植物園 黃瀚嶢、温柔茜 10:00 12:00 單元六、 再設計一點點 從記錄到創作:完成我的科學繪圖 第三科學教室 黃瀚嶢 12:00 12:30 單元七、 再好玩一點點 我的專屬植感提袋 第三科學教室 溫柔茜 講師簡介: 第1日 國美館講師 /許璨麟,畢業於畢業於新竹師院美勞教育研究所創作組,現為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兼任講師。擅於寫實油畫創作,並長期深耕美術教育、偏鄉教育。 /劉昕昀,畢業於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現為國立臺灣美術館教育推廣組專案助理,長期研究規劃美感教育與兒童美術推廣活動,期待為大眾帶來全新的美術館/博物館體驗。 第2日 科博館講師 /黃瀚嶢,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森林所,現為生態插畫家與社區大學講師,著有兒童生態繪本《圍籬上的小黑點》,環境教育手冊《野地之眼》,生態解說手冊《霧林蛾書》等。 /溫柔茜,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植物病理研究所,現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教育組約用服務助理。 🌱報名網址 「跨域.探索者!」計畫–「植物觀察報告」活動報名 ※請點擊上方文字連結報名,活動收費800元整,敬請正確填寫報名資訊,年齡、資格不符者恕不開放參與。 ※本活動於10/18下午1點起開放報名至10/30晚12點截止,依報名先後順序錄取,正取30名,備取10名,額滿為止。 📌注意事項: 活動報名前請務必確認電子郵件的正確性,主辦單位將依學員提供的電子信箱地址 寄發活動相關訊息。 活動過程中將進行現場攝錄影,參與本活動即同意授權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將相關影音資料製作非營利之教育推廣影片,公開播送、上映、傳輸之權利。 學員於活動中產出之記錄與成果將作為展示素材,參與本活動及授權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使用其產出成果策畫相關展示與行銷推廣用途。 活動當天請準時報到,敬請自備水杯或水壺;第二天科博館植物園觀察活動,請自備帽子與防蚊液。 活動中請共同維持現場秩序,以免影響課程進行。 如遇不可抗力之因素(包含但不限於颱風、地震、豪雨等天災),考量學員安全,主辦單位得辦理延期或取消活動,並提前公告及聯繫,如有未盡事宜,主辦單位保留修改、終止、變更活動 內容細節之權利。建議出發前請確認臉書或官網最新營運資訊。 國美館交通資訊請見【國美館交通】(請點文字)、科博館交通資訊請見【科博館交通】(請點文字) 本計畫經核定後實施,若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正之。
圖片連結: (空)
主辦單位: 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30110
推廣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
備註: (空)
編輯時間: (空)
來源網站名稱: 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 2023/11/18
活動結束日期: 2023/11/19
點閱數: 5

# 臺灣美術館 於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 8

發行版本1.4
唯一辨識碼652d925073f77c62e4370ac3
活動名稱「跨域.探索者!」計畫
活動類別15
活動場次資訊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1/18 13:00:00
地址: : (空)
場地名稱: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臺灣美術館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空)
經度: : (空)
結束時間: : 2023/11/19 09:00:00
演出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臺灣科學博物館
折扣資訊(空)
簡介說明🌿「跨域.探索者!」計畫–「植物觀察報告」🌿 The Crossing-fields Project: Let's Be an Explorer - My Plant Observation Report 在日常中動植物充斥在我們周圍,從生產製造、水文發展、飲食文化、環境美化等,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並緊密連結,國立臺灣美術館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邀請想成為生活的觀察家、跨域探索者的你/妳,一同思考我們該以怎麼樣的方式與觀點去認識與紀錄大自然,探索「植物-藝術-科學」與「你/妳」之間的關係。 🌱深藏於我們靈魂深處每個人都是「探索者」 藝術×科學雙重探險 我們相信探索未知是人類進步的基石,更是深藏於靈魂的本能。 「 跨域.探索者!」計畫,為國立臺灣美術館(以下簡稱國美館)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博館),以藝術、科學的交流與合作為目標致力共同打造人文藝術與自然科學系列活動,提供民眾理性與感性的美好體驗所開發之課程。「跨域.探索者!」為整個大計畫綱要以「跨域」與「探索」為核心呼應人類史上在各領域的探索、冒險精神,以「植物觀察報告」作為本次主題,通過植物園研究人員對於野外植物的定期紀錄為活動發想,期待以植物紀錄為課程任務,在相同的主題下兩館各以不同面向切入觀點,學習藝術創作面的觀察與紀錄、嘗試用科學的方法以科學繪圖紀實,「雙館」齊下用新角度、新技術,展開新視野。 🌱觀察是藝術與科學的最大武器 觀察+創作技巧+科學思維=探索者 「這顆是什麼植物的果實?我該怎麼認識它?」、「我不會畫畫,那要怎用畫筆記錄植物?」、「紀錄植物、種子有哪幾種方法和方式呢?」「科學繪圖該怎麼做?」這些疑問源於我們想更深入認識瞭解未知,想更好的喚起對生活的探索精神。 在藝術觀察是創作最基礎的步驟、在科學觀察是所有發明的起點,本課程強化「觀察」方法、提供創作技術、工具使用與觀點,學習科學邏輯,讓學員們在觀察後將所學到的技巧投入應用後,請學員思考自己所有的「為什麼」、練習分享自己的「為什麼」,由你/你完成我們的探索者方程式。課程結束後,學員們將有兩件完整的觀察報告(作品、科學繪圖),與藝術、科學的雙重觀點! 指導單位|文化部、教育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活動資訊 活動對象: 國小三年級(含)以上至六年級(含)以下(出生日2015年9月1日至2011年9月2日),共30位。 活動時間: 112年11月18日(六)13:00-17:00、112年11月19日(日)9:00-12:00。 ※本活動為連續2個半日課程,報名後請全程參與! 活動地點: 112年11月18日(六)下午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112年11月19日(日)上午 地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活動流程: Day1,112年11月18日(六)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植物觀察報告」第1日 課程單元 時間 活動單元 活動內容 地點 / 講師 12:50 13:00 報到 報到 國美館大門服務台旁 13:00 13:40 單元一、 再靠近一點點 捕抓隱藏在美術館中的植物 當期展示 許璨麟、劉昕昀 13:40 14:20 單元二、 再觀察一點點 藝術測量體驗 精準記錄的秘密 多元學藝廳、戶外園區 許璨麟、劉昕昀 14:20 15:00 單元三、 再嘗試一點點 如果蘋果比101大? 戶外園區 許璨麟、劉昕昀 15:00 17:00 單元四、 再思考一點點 我的植物觀察報告 多元學藝廳 許璨麟 Day2,112年11月19日(日) 地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植物觀察報告」第2日 課程單元 時間 活動單元 活動內容 地點 / 講師 8:50 9:00 報到 報到 科博館立體劇場前 9:00 9:50 單元五、 再深入一點點 觀察殼斗科植物的型態與特徵 植物園 黃瀚嶢、温柔茜 10:00 12:00 單元六、 再設計一點點 從記錄到創作:完成我的科學繪圖 第三科學教室 黃瀚嶢 12:00 12:30 單元七、 再好玩一點點 我的專屬植感提袋 第三科學教室 溫柔茜 講師簡介: 第1日 國美館講師 /許璨麟,畢業於畢業於新竹師院美勞教育研究所創作組,現為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兼任講師。擅於寫實油畫創作,並長期深耕美術教育、偏鄉教育。 /劉昕昀,畢業於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現為國立臺灣美術館教育推廣組專案助理,長期研究規劃美感教育與兒童美術推廣活動,期待為大眾帶來全新的美術館/博物館體驗。 第2日 科博館講師 /黃瀚嶢,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森林所,現為生態插畫家與社區大學講師,著有兒童生態繪本《圍籬上的小黑點》,環境教育手冊《野地之眼》,生態解說手冊《霧林蛾書》等。 /溫柔茜,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植物病理研究所,現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教育組約用服務助理。 🌱報名網址 「跨域.探索者!」計畫–「植物觀察報告」活動報名 ※請點擊上方文字連結報名,活動收費800元整,敬請正確填寫報名資訊,年齡、資格不符者恕不開放參與。 ※本活動於10/18下午1點起開放報名至10/30晚12點截止,依報名先後順序錄取,正取30名,備取10名,額滿為止。 📌注意事項: 活動報名前請務必確認電子郵件的正確性,主辦單位將依學員提供的電子信箱地址 寄發活動相關訊息。 活動過程中將進行現場攝錄影,參與本活動即同意授權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將相關影音資料製作非營利之教育推廣影片,公開播送、上映、傳輸之權利。 學員於活動中產出之記錄與成果將作為展示素材,參與本活動及授權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使用其產出成果策畫相關展示與行銷推廣用途。 活動當天請準時報到,敬請自備水杯或水壺;第二天科博館植物園觀察活動,請自備帽子與防蚊液。 活動中請共同維持現場秩序,以免影響課程進行。 如遇不可抗力之因素(包含但不限於颱風、地震、豪雨等天災),考量學員安全,主辦單位得辦理延期或取消活動,並提前公告及聯繫,如有未盡事宜,主辦單位保留修改、終止、變更活動 內容細節之權利。建議出發前請確認臉書或官網最新營運資訊。 國美館交通資訊請見【國美館交通】(請點文字)、科博館交通資訊請見【科博館交通】(請點文字) 本計畫經核定後實施,若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正之。
圖片連結(空)
主辦單位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30110
推廣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
備註(空)
編輯時間(空)
來源網站名稱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2023/11/18
活動結束日期2023/11/19
點閱數5
發行版本: 1.4
唯一辨識碼: 652d925073f77c62e4370ac3
活動名稱: 「跨域.探索者!」計畫
活動類別: 15
活動場次資訊: 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1/18 13:00:00
地址: : (空)
場地名稱: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臺灣美術館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空)
經度: : (空)
結束時間: : 2023/11/19 09:00:00
演出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臺灣科學博物館
折扣資訊: (空)
簡介說明: 🌿「跨域.探索者!」計畫–「植物觀察報告」🌿 The Crossing-fields Project: Let's Be an Explorer - My Plant Observation Report 在日常中動植物充斥在我們周圍,從生產製造、水文發展、飲食文化、環境美化等,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並緊密連結,國立臺灣美術館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邀請想成為生活的觀察家、跨域探索者的你/妳,一同思考我們該以怎麼樣的方式與觀點去認識與紀錄大自然,探索「植物-藝術-科學」與「你/妳」之間的關係。 🌱深藏於我們靈魂深處每個人都是「探索者」 藝術×科學雙重探險 我們相信探索未知是人類進步的基石,更是深藏於靈魂的本能。 「 跨域.探索者!」計畫,為國立臺灣美術館(以下簡稱國美館)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博館),以藝術、科學的交流與合作為目標致力共同打造人文藝術與自然科學系列活動,提供民眾理性與感性的美好體驗所開發之課程。「跨域.探索者!」為整個大計畫綱要以「跨域」與「探索」為核心呼應人類史上在各領域的探索、冒險精神,以「植物觀察報告」作為本次主題,通過植物園研究人員對於野外植物的定期紀錄為活動發想,期待以植物紀錄為課程任務,在相同的主題下兩館各以不同面向切入觀點,學習藝術創作面的觀察與紀錄、嘗試用科學的方法以科學繪圖紀實,「雙館」齊下用新角度、新技術,展開新視野。 🌱觀察是藝術與科學的最大武器 觀察+創作技巧+科學思維=探索者 「這顆是什麼植物的果實?我該怎麼認識它?」、「我不會畫畫,那要怎用畫筆記錄植物?」、「紀錄植物、種子有哪幾種方法和方式呢?」「科學繪圖該怎麼做?」這些疑問源於我們想更深入認識瞭解未知,想更好的喚起對生活的探索精神。 在藝術觀察是創作最基礎的步驟、在科學觀察是所有發明的起點,本課程強化「觀察」方法、提供創作技術、工具使用與觀點,學習科學邏輯,讓學員們在觀察後將所學到的技巧投入應用後,請學員思考自己所有的「為什麼」、練習分享自己的「為什麼」,由你/你完成我們的探索者方程式。課程結束後,學員們將有兩件完整的觀察報告(作品、科學繪圖),與藝術、科學的雙重觀點! 指導單位|文化部、教育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活動資訊 活動對象: 國小三年級(含)以上至六年級(含)以下(出生日2015年9月1日至2011年9月2日),共30位。 活動時間: 112年11月18日(六)13:00-17:00、112年11月19日(日)9:00-12:00。 ※本活動為連續2個半日課程,報名後請全程參與! 活動地點: 112年11月18日(六)下午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112年11月19日(日)上午 地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活動流程: Day1,112年11月18日(六)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植物觀察報告」第1日 課程單元 時間 活動單元 活動內容 地點 / 講師 12:50 13:00 報到 報到 國美館大門服務台旁 13:00 13:40 單元一、 再靠近一點點 捕抓隱藏在美術館中的植物 當期展示 許璨麟、劉昕昀 13:40 14:20 單元二、 再觀察一點點 藝術測量體驗 精準記錄的秘密 多元學藝廳、戶外園區 許璨麟、劉昕昀 14:20 15:00 單元三、 再嘗試一點點 如果蘋果比101大? 戶外園區 許璨麟、劉昕昀 15:00 17:00 單元四、 再思考一點點 我的植物觀察報告 多元學藝廳 許璨麟 Day2,112年11月19日(日) 地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植物觀察報告」第2日 課程單元 時間 活動單元 活動內容 地點 / 講師 8:50 9:00 報到 報到 科博館立體劇場前 9:00 9:50 單元五、 再深入一點點 觀察殼斗科植物的型態與特徵 植物園 黃瀚嶢、温柔茜 10:00 12:00 單元六、 再設計一點點 從記錄到創作:完成我的科學繪圖 第三科學教室 黃瀚嶢 12:00 12:30 單元七、 再好玩一點點 我的專屬植感提袋 第三科學教室 溫柔茜 講師簡介: 第1日 國美館講師 /許璨麟,畢業於畢業於新竹師院美勞教育研究所創作組,現為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兼任講師。擅於寫實油畫創作,並長期深耕美術教育、偏鄉教育。 /劉昕昀,畢業於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現為國立臺灣美術館教育推廣組專案助理,長期研究規劃美感教育與兒童美術推廣活動,期待為大眾帶來全新的美術館/博物館體驗。 第2日 科博館講師 /黃瀚嶢,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森林所,現為生態插畫家與社區大學講師,著有兒童生態繪本《圍籬上的小黑點》,環境教育手冊《野地之眼》,生態解說手冊《霧林蛾書》等。 /溫柔茜,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植物病理研究所,現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教育組約用服務助理。 🌱報名網址 「跨域.探索者!」計畫–「植物觀察報告」活動報名 ※請點擊上方文字連結報名,活動收費800元整,敬請正確填寫報名資訊,年齡、資格不符者恕不開放參與。 ※本活動於10/18下午1點起開放報名至10/30晚12點截止,依報名先後順序錄取,正取30名,備取10名,額滿為止。 📌注意事項: 活動報名前請務必確認電子郵件的正確性,主辦單位將依學員提供的電子信箱地址 寄發活動相關訊息。 活動過程中將進行現場攝錄影,參與本活動即同意授權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將相關影音資料製作非營利之教育推廣影片,公開播送、上映、傳輸之權利。 學員於活動中產出之記錄與成果將作為展示素材,參與本活動及授權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使用其產出成果策畫相關展示與行銷推廣用途。 活動當天請準時報到,敬請自備水杯或水壺;第二天科博館植物園觀察活動,請自備帽子與防蚊液。 活動中請共同維持現場秩序,以免影響課程進行。 如遇不可抗力之因素(包含但不限於颱風、地震、豪雨等天災),考量學員安全,主辦單位得辦理延期或取消活動,並提前公告及聯繫,如有未盡事宜,主辦單位保留修改、終止、變更活動 內容細節之權利。建議出發前請確認臉書或官網最新營運資訊。 國美館交通資訊請見【國美館交通】(請點文字)、科博館交通資訊請見【科博館交通】(請點文字) 本計畫經核定後實施,若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正之。
圖片連結: (空)
主辦單位: 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30110
推廣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
備註: (空)
編輯時間: (空)
來源網站名稱: 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 2023/11/18
活動結束日期: 2023/11/19
點閱數: 5
[ 搜尋所有 臺灣美術館 ... ]

根據姓名 李立琪等作 吳寬柔譯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李立琪等作 吳寬柔譯 資料。

[ 搜尋所有 李立琪等作 吳寬柔譯 ... ]

與光之書寫: 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2020同分類的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看來我的身體天下無敵呢

作者: ちゃつふさ作; 陳靖涵譯 | 出版單位: 東立 | 版次: | 出版年月: 108/08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240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57-26-3764-7 (第2冊:平裝, NT$200, 240面, 19公分)

安宅小閨女

作者: 向雲煙著 | 出版單位: 藍海製作 | 版次: 初版 | 出版年月: 108/07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288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57-788-512-8 (卷1:平裝, NT$250, 288面, 21公分)

安宅小閨女

作者: 向雲煙著 | 出版單位: 藍海製作 | 版次: 初版 | 出版年月: 108/07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288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57-788-513-5 (卷2:平裝, NT$250, 288面, 21公分)

安宅小閨女

作者: 向雲煙著 | 出版單位: 藍海製作 | 版次: 初版 | 出版年月: 108/07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288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57-788-514-2 (卷3:平裝, NT$250, 288面, 21公分)

最好的里爾克

作者: 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作; 秀陶選.譯 | 出版單位: 目色文化 | 版次: 初版 | 出版年月: 108/07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352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86-95143-3-0 (平裝, NT$400, 352面, 22公分)

花蓮縣國民中小學推動閱讀績優學校成果專輯. 104年度

作者: 羅燕琴總編輯 | 出版單位: 花縣府 | 版次: | 出版年月: 108/05 | 適讀對象: 兒童(6-12) | 頁數: 64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86-05-9453-9 (平裝, 64面, 30公分)

花蓮縣國民中小學推動閱讀績優學校成果專輯. 105年度

作者: 劉美珍總編輯 | 出版單位: 花縣府 | 版次: | 出版年月: 108/06 | 適讀對象: 兒童(6-12) | 頁數: 89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86-05-9454-6 (平裝, 89面, 30公分)

花蓮縣國民中小學推動閱讀績優學校成果專輯. 106年度

作者: 劉美珍總編輯 | 出版單位: 花縣府 | 版次: | 出版年月: 108/07 | 適讀對象: 兒童(6-12) | 頁數: 99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86-05-9455-3 (平裝, 99面, 30公分)

信義鄉神木村聯外道路土石流災害復建工程執行情形

作者: 審計部編 | 出版單位: 審計部 | 版次: 初版 | 出版年月: 108/06 | 適讀對象: 成人(學術) | 頁數: 21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86-05-9457-7 (平裝, NT$100, 21面, 30公分)

袁宗道年譜

作者: 張覺明著 | 出版單位: 致知學術 | 版次: 初版 | 出版年月: 108/06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86-5681-95-1 (全套:平裝, NT$1500, 21公分)

作業管理

作者: 劉明德, 王士峰編著 | 出版單位: 普林斯頓國際 | 版次: 七版 | 出版年月: 108/06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424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57-9548-09-0 (平裝, NT$850, 424面, 26公分)

登耶和華的山

作者: 賴王秀蘭著 | 出版單位: 以琳 | 版次: 一版 | 出版年月: 108/06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224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57-9209-18-2 (精裝, NT$250, 224面, 21公分)

美容作業人員有機溶劑暴露及通風設施改善與管理探討: 以美甲人員為例

作者: 蔡詩偉等著 | 出版單位: 勞動部勞研所 | 版次: 1版 | 出版年月: 108/06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149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86-05-9460-7 (平裝, NT$200, 149面, 30公分)

主廚的菜單

作者: 程雪森著 | 出版單位: 城邦原創 | 版次: 初版 | 出版年月: 108/06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320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86-97554-7-4 (上冊:平裝, NT$300, 320面, 21公分)

役藝非凡: 替代役役男藝文競賽作品選輯. 108年

作者: 黃政憲等作 | 出版單位: 內政部役政署 | 版次: | 出版年月: 108/06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192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86-05-9461-4 (平裝, 192面, 20公分)

看來我的身體天下無敵呢

作者: ちゃつふさ作; 陳靖涵譯 | 出版單位: 東立 | 版次: | 出版年月: 108/08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240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57-26-3764-7 (第2冊:平裝, NT$200, 240面, 19公分)

安宅小閨女

作者: 向雲煙著 | 出版單位: 藍海製作 | 版次: 初版 | 出版年月: 108/07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288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57-788-512-8 (卷1:平裝, NT$250, 288面, 21公分)

安宅小閨女

作者: 向雲煙著 | 出版單位: 藍海製作 | 版次: 初版 | 出版年月: 108/07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288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57-788-513-5 (卷2:平裝, NT$250, 288面, 21公分)

安宅小閨女

作者: 向雲煙著 | 出版單位: 藍海製作 | 版次: 初版 | 出版年月: 108/07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288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57-788-514-2 (卷3:平裝, NT$250, 288面, 21公分)

最好的里爾克

作者: 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作; 秀陶選.譯 | 出版單位: 目色文化 | 版次: 初版 | 出版年月: 108/07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352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86-95143-3-0 (平裝, NT$400, 352面, 22公分)

花蓮縣國民中小學推動閱讀績優學校成果專輯. 104年度

作者: 羅燕琴總編輯 | 出版單位: 花縣府 | 版次: | 出版年月: 108/05 | 適讀對象: 兒童(6-12) | 頁數: 64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86-05-9453-9 (平裝, 64面, 30公分)

花蓮縣國民中小學推動閱讀績優學校成果專輯. 105年度

作者: 劉美珍總編輯 | 出版單位: 花縣府 | 版次: | 出版年月: 108/06 | 適讀對象: 兒童(6-12) | 頁數: 89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86-05-9454-6 (平裝, 89面, 30公分)

花蓮縣國民中小學推動閱讀績優學校成果專輯. 106年度

作者: 劉美珍總編輯 | 出版單位: 花縣府 | 版次: | 出版年月: 108/07 | 適讀對象: 兒童(6-12) | 頁數: 99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86-05-9455-3 (平裝, 99面, 30公分)

信義鄉神木村聯外道路土石流災害復建工程執行情形

作者: 審計部編 | 出版單位: 審計部 | 版次: 初版 | 出版年月: 108/06 | 適讀對象: 成人(學術) | 頁數: 21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86-05-9457-7 (平裝, NT$100, 21面, 30公分)

袁宗道年譜

作者: 張覺明著 | 出版單位: 致知學術 | 版次: 初版 | 出版年月: 108/06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86-5681-95-1 (全套:平裝, NT$1500, 21公分)

作業管理

作者: 劉明德, 王士峰編著 | 出版單位: 普林斯頓國際 | 版次: 七版 | 出版年月: 108/06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424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57-9548-09-0 (平裝, NT$850, 424面, 26公分)

登耶和華的山

作者: 賴王秀蘭著 | 出版單位: 以琳 | 版次: 一版 | 出版年月: 108/06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224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57-9209-18-2 (精裝, NT$250, 224面, 21公分)

美容作業人員有機溶劑暴露及通風設施改善與管理探討: 以美甲人員為例

作者: 蔡詩偉等著 | 出版單位: 勞動部勞研所 | 版次: 1版 | 出版年月: 108/06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149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86-05-9460-7 (平裝, NT$200, 149面, 30公分)

主廚的菜單

作者: 程雪森著 | 出版單位: 城邦原創 | 版次: 初版 | 出版年月: 108/06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320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86-97554-7-4 (上冊:平裝, NT$300, 320面, 21公分)

役藝非凡: 替代役役男藝文競賽作品選輯. 108年

作者: 黃政憲等作 | 出版單位: 內政部役政署 | 版次: | 出版年月: 108/06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192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86-05-9461-4 (平裝, 192面, 20公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