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稱左營印象-耀昇中的左營的作者是林維俞, 縣市是高雄市, 場域是學校, 設置地點是81365高雄市左營區曾子路281號.
#左營印象-耀昇中的左營的地圖
系統編號 | 2195 |
作品編號 | P199-813-08 |
作品名稱 | 左營印象-耀昇中的左營 |
作者 | 林維俞 |
作品尺寸 | 長430cm、寬430cm、高910cm |
作品材質 | 作品: 不銹鋼 |
縣市 | 高雄市 |
設置地點 | 81365高雄市左營區曾子路281號 |
經度 | 120.307 |
緯度 | 22.6792 |
場域 | 學校 |
經費萬 | 300.0 |
經費說明 | (空) |
取得方式 | 公開徵選 |
執行小組 | 王金龍、許一男、陳水財、李億勳、李慧蓉、張益得 |
徵選小組 | 陳明輝、陳水財、許一男、張新丕、曾媚珍 |
策劃單位 | (空) |
作品說明 | 鳳山舊城與蓮池潭龍虎塔為左營之獨特地標,以城牆與城樓之意象,運用面體交叉構成主體,寓意現代與傳統之融合,形成四面城牆與城樓之概念,周圍環繞四列高鐵與捷運列車造型之座椅,與主體相呼應,由四方運行,以致四通八達與飛躍速度,延展其場域空間,象徵著左營區域未來之發展與關鍵。
利用相互為借的穿透手法,以及「虛」、「實」相生的並存為用,在中心內部以龍虎塔之造型剪影鏤空交錯而成,透過虛空間之運用組合而成,在視覺上可形成雙塔之意象。
並將左營北門之門神與龍虎塔之龍虎擷取其元素造型,重新以鑲嵌手法塑造於作品之上,加深民眾對左營傳統意象之解讀與體認,民眾與師生藉環繞主體一週,將由四個不同視點角度皆可出現左營舊城與龍虎雙塔傳統與創新之印象。 |
主圖 | 圖1 :
 |
創作年代yyyy | 2008 |
來源網站 | https://publicart.moc.gov.tw/home/zh-tw/works/2195 |
委託單位 | 高雄市立左營國民中學 |
系統編號2195 |
作品編號P199-813-08 |
作品名稱左營印象-耀昇中的左營 |
作者林維俞 |
作品尺寸長430cm、寬430cm、高910cm |
作品材質作品: 不銹鋼 |
縣市高雄市 |
設置地點81365高雄市左營區曾子路281號 |
經度120.307 |
緯度22.6792 |
場域學校 |
經費萬300.0 |
經費說明(空) |
取得方式公開徵選 |
執行小組王金龍、許一男、陳水財、李億勳、李慧蓉、張益得 |
徵選小組陳明輝、陳水財、許一男、張新丕、曾媚珍 |
策劃單位(空) |
作品說明鳳山舊城與蓮池潭龍虎塔為左營之獨特地標,以城牆與城樓之意象,運用面體交叉構成主體,寓意現代與傳統之融合,形成四面城牆與城樓之概念,周圍環繞四列高鐵與捷運列車造型之座椅,與主體相呼應,由四方運行,以致四通八達與飛躍速度,延展其場域空間,象徵著左營區域未來之發展與關鍵。
利用相互為借的穿透手法,以及「虛」、「實」相生的並存為用,在中心內部以龍虎塔之造型剪影鏤空交錯而成,透過虛空間之運用組合而成,在視覺上可形成雙塔之意象。
並將左營北門之門神與龍虎塔之龍虎擷取其元素造型,重新以鑲嵌手法塑造於作品之上,加深民眾對左營傳統意象之解讀與體認,民眾與師生藉環繞主體一週,將由四個不同視點角度皆可出現左營舊城與龍虎雙塔傳統與創新之印象。 |
主圖圖1 :
 |
創作年代yyyy2008 |
來源網站https://publicart.moc.gov.tw/home/zh-tw/works/2195 |
委託單位高雄市立左營國民中學 |
左營印象-耀昇中的左營地圖 [ 導航 ]
| 楊慧如、林維俞 | 高雄市 | 場域: 學校 | 81365高雄市左營區曾子路281號 @ 文化部公共藝術 |
| 楊慧如、 製作:紅毛港馬賽克鑲嵌工作室 | 高雄市 | 場域: 學校 | 81365高雄市左營區曾子路281號 @ 文化部公共藝術 |
楊慧如、林維俞 | 高雄市 | 場域: 學校 | 81365高雄市左營區曾子路281號 @ 文化部公共藝術 |
楊慧如、 製作:紅毛港馬賽克鑲嵌工作室 | 高雄市 | 場域: 學校 | 81365高雄市左營區曾子路281號 @ 文化部公共藝術 |
[ 搜尋所有 81365高雄市左營區曾子路281號 ... ]
在『文化部公共藝術』資料集內搜尋:
與左營印象-耀昇中的左營同分類的文化部公共藝術
| 保羅·布瑞 Pol Bury | 臺北市 | 場域: 園區 | 115臺北市南港區園區街3-2號階梯水景 |
| 徐瑞憲 Juei-Hsien Hsu | 臺北市 | 場域: 園區 | 115臺北市南港區園區街3-2號 H棟大廳牆面 |
| 袁廣鳴 | 臺北市 | 場域: 園區 | 115臺北市南港區園區街3-2號F&H棟大廳入口大門 |
| 莊普 Pu Tsong | 臺北市 | 場域: 園區 | 115臺北市南港區園區街3-2號中庭廣場 |
| 陶亞倫 Ya-Lun Tao | 臺北市 | 場域: 園區 | 115臺北市南港區園區街3-2號F棟大廳牆面 |
| 湯尼·克雷格 Tony Cragg | 臺北市 | 場域: 園區 | 115臺北市南港區園區街3-2號中庭廣場 |
| 新宮晉 Susumu Shingu | 臺北市 | 場域: 園區 | 115臺北市南港區園區街3-2號中庭廣場 |
| 瑪塔·潘 Marta Pan | 臺北市 | 場域: 園區 | 115臺北市南港區園區街3-2號中庭廣場 |
| 楊致祥 Chi-Hsiang Yang | 臺北市 | 場域: 街道設施 | 116臺北市文山區博嘉里 福德坑復育公園圓形廣場 |
| 林一中、張可昱 Yi-Jhong Lin , Ko-Yu Chang | 臺北市 | 場域: 其他 | 116臺北市文山區景文街32號 一樓大廳室內出入口 |
| 陳美華 Mei-Hua Chen | 臺北市 | 場域: 其他 | 116臺北市文山區新光路二段30號 入口梯間 |
| 陳美華 Mei-Hua Chen | 臺北市 | 場域: 其他 | 116臺北市文山區新光路二段30號 休憩廣場區 |
| 陳美華 Mei-Hua Chen | 臺北市 | 場域: 其他 | 116臺北市文山區新光路二段30號 臺灣鄉土動物區之南側,圓柱壁上 |
| 鄭明賢 Min-Hsien Cheng | 臺北市 | 場域: 其他 | 116臺北市文山區樟新街2號 建築物正面右側(靠木新路)外牆 |
| 呂淑珍 Shu-Chen Lu | 基隆市 | 場域: 學校 | 203基隆市中山區文化路162號 教學大樓川堂 |
保羅·布瑞 Pol Bury | 臺北市 | 場域: 園區 | 115臺北市南港區園區街3-2號階梯水景 |
徐瑞憲 Juei-Hsien Hsu | 臺北市 | 場域: 園區 | 115臺北市南港區園區街3-2號 H棟大廳牆面 |
袁廣鳴 | 臺北市 | 場域: 園區 | 115臺北市南港區園區街3-2號F&H棟大廳入口大門 |
莊普 Pu Tsong | 臺北市 | 場域: 園區 | 115臺北市南港區園區街3-2號中庭廣場 |
陶亞倫 Ya-Lun Tao | 臺北市 | 場域: 園區 | 115臺北市南港區園區街3-2號F棟大廳牆面 |
湯尼·克雷格 Tony Cragg | 臺北市 | 場域: 園區 | 115臺北市南港區園區街3-2號中庭廣場 |
新宮晉 Susumu Shingu | 臺北市 | 場域: 園區 | 115臺北市南港區園區街3-2號中庭廣場 |
瑪塔·潘 Marta Pan | 臺北市 | 場域: 園區 | 115臺北市南港區園區街3-2號中庭廣場 |
楊致祥 Chi-Hsiang Yang | 臺北市 | 場域: 街道設施 | 116臺北市文山區博嘉里 福德坑復育公園圓形廣場 |
林一中、張可昱 Yi-Jhong Lin , Ko-Yu Chang | 臺北市 | 場域: 其他 | 116臺北市文山區景文街32號 一樓大廳室內出入口 |
陳美華 Mei-Hua Chen | 臺北市 | 場域: 其他 | 116臺北市文山區新光路二段30號 入口梯間 |
陳美華 Mei-Hua Chen | 臺北市 | 場域: 其他 | 116臺北市文山區新光路二段30號 休憩廣場區 |
陳美華 Mei-Hua Chen | 臺北市 | 場域: 其他 | 116臺北市文山區新光路二段30號 臺灣鄉土動物區之南側,圓柱壁上 |
鄭明賢 Min-Hsien Cheng | 臺北市 | 場域: 其他 | 116臺北市文山區樟新街2號 建築物正面右側(靠木新路)外牆 |
呂淑珍 Shu-Chen Lu | 基隆市 | 場域: 學校 | 203基隆市中山區文化路162號 教學大樓川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