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
- 文化部公共藝術 @ 文化部

作品名稱現在的作者是Dao Chau Hai/陽光國際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縣市是嘉義縣, 場域是其他, 設置地點是嘉義縣太保市故宮大道888號(主要動線區).

#現在的地圖

系統編號6587
作品編號P077-07-17
作品名稱現在
作者Dao Chau Hai/陽光國際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作品尺寸625×204×400 cm
作品材質不鏽鋼、烤漆
縣市嘉義縣
設置地點嘉義縣太保市故宮大道888號(主要動線區)
經度120.291379
緯度23.470422
場域其他
經費萬300.0
經費說明(空)
取得方式邀請比件
執行小組周筑昆、陳煌信、王士聖、沈國健、李振明、林志銘、周雅菁、蘇志徹
徵選小組周筑昆、王士聖、沈國健、王源東、林平、林志銘、周雅菁、蘇志徹、吳芳銘
策劃單位(空)
作品說明作品強調超自然力量在東方精神的感受性,藝術家以此傳達當下感知的瞬間永恆,達到對不可見事物的辨識與認知。
主圖圖
創作年代yyyy2017
來源網站https://publicart.moc.gov.tw/home/zh-tw/works/6587
委託單位國立故宮博物院

系統編號

6587

作品編號

P077-07-17

作品名稱

現在

作者

Dao Chau Hai/陽光國際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作品尺寸

625×204×400 cm

作品材質

不鏽鋼、烤漆

縣市

嘉義縣

設置地點

嘉義縣太保市故宮大道888號(主要動線區)

經度

120.291379

緯度

23.470422

場域

其他

經費萬

300.0

經費說明

(空)

取得方式

邀請比件

執行小組

周筑昆、陳煌信、王士聖、沈國健、李振明、林志銘、周雅菁、蘇志徹

徵選小組

周筑昆、王士聖、沈國健、王源東、林平、林志銘、周雅菁、蘇志徹、吳芳銘

策劃單位

(空)

作品說明

作品強調超自然力量在東方精神的感受性,藝術家以此傳達當下感知的瞬間永恆,達到對不可見事物的辨識與認知。

主圖

圖

創作年代yyyy

2017

來源網站

https://publicart.moc.gov.tw/home/zh-tw/works/6587

委託單位

國立故宮博物院

現在地圖 [ 導航 ]


按這裡載入現在的地圖

(需要開啟瀏覽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根據名稱 現在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現在 ...)

# 現在 於 文資局古蹟 - 1

案件編號20100630000001
個案名稱馬公大山堡壘砲臺
級別代碼1.1.3
級別名稱縣(市)定古蹟
種類1::
code: : A5
name: : 關塞
歷史沿革大山堡壘砲臺位於澎湖本島西南端風櫃半島的嵵裡里。大山堡壘砲臺的位置在大字大山、中山及交椅貝的基地上。大山堡壘砲臺的古蹟本體位於青灣的大山山頭上,標高29.5m(日治時期的資料為標高30.4m)。 大山堡壘砲臺建於明治33 (1900)年4月,完成於明治35 (1902)年6月,屬於日治時期澎湖島要塞12座堡壘砲臺之一,也是澎湖創建最早的日式砲臺。最初做為砲臺的基地範圍,首見於明治34 (1901)年所繪的〈大山砲臺敷地收用圖〉包括:嵵裡澳嵵裡鄉字大山、中山及交椅貝等官有地及民有地。完成砲臺登記後的土地總稱嵵裡第600番地,至大正時期又增加第613番地第613-2番地,權屬臺灣總督府陸軍經理部。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本區屬「陸軍總司令部台灣省營建管理所高雄分所」所有,後來變更為「管理機關陸軍總司令部」,成為青灣營區的所在地。青灣營區撤離後,依行政院97(2008)年3月14日院授財產接字第0970005892號函核准撥用,並限依仙人掌公園計畫相關設施使用。 在此之際,澎湖縣政府已委託中華民國永續發展學會進行規劃,並於民國97 (2008)年7月完成《澎湖縣馬公市青灣風貌營造計畫規劃設計》報告書,將此營區定調為「仙人掌公園」。次年7月16日,澎湖縣政府將仙人掌公園納入「菊島觀光文化城活化計畫」,並依權責分工,開始由各局處分期進行相關工程,其中「配合青灣仙人掌公園計畫規畫研擬推動、工商活動招商」屬於建設局、工策會。並依規畫將仙人掌公園之開發分5期執行。 正當工程執行期間,文化局也開始重視該區內的文化資產,於民國98 (2009)年12月13日召開古蹟審議委員會進行文化資產審議。於民國99 (2010)年6月30日以公告文號為〈府授文資字第1003700009號〉公告,「馬公大山堡壘砲臺」,屬於關塞類的縣定古蹟。土地使用分區為「非都市計畫區」,編地使用類別為「風景特定事業區」。所附地籍圖資料登載600-22地號地目為「雜」;613-27、613-28地號地目為「墓」。其位址約在東經119.55821693°;北緯23.52602654°。 根據民國98 (2009)年12月13日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審議公告的〈古蹟指定公告表〉記載,本古蹟及其所定著土地之範圍為「馬公市嵵裡段600-22、613-27、613-28地號」。該地號今已變更為「馬公市嵵裡新段1556、1594、1593地號」,但地籍面積不變。即以日治時期砲臺建築為主體,包括:「營舍、砲臺、觀測臺及各設施間的聯絡道路(路邊護土牆、水溝)等。」 明確的說,定著地上的古蹟本體計分兩部分: 1. 建於明治33 (1900)年4月,完成於明治35 (1902)年6月的大山堡壘砲臺,包括:半圓磨心式為基礎而設計之4座一字排開的砲臺1座,內含觀測所、指揮所、火藥支庫、砲側庫、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貯水所、掩蔽部、砲具庫、監守衛舍(已拆除)、廁圊(已改為現代化廁所)及入口大門等建築。 2. 建於大正9 (1920)年以15加砲之砲臺為原型,光復後由國軍接收自日軍所遺存的3門80mm高射砲(為1939年生產的仿德製克魯伯高射砲),以4座一字排開的配置所構築的砲臺1座,內含探照燈臺、廁圊、彈藥庫等。 不過,這其中並不包含大山新砲臺的兵舍、炊事場、監守衛舍、廁圊、糧食庫房、水井、儲水池及所在的定著土地馬公市嵵裡新段1562地號。
評定基準1:: :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 : 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3:: : 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
4:: :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5:: : 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6:: : 具其他古蹟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現況保存完整,角石築砌精緻,見證日治時期營造技術色,具稀少性、不易再現及建築史之意義,富再利用價值及潛力。
法令依據第2條第1項第1、2、3、4、5、6款
所屬主管機關澎湖縣政府
現況地址1::
itemNo: : 1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address: : 澎湖縣嵵裡里(仙人掌公園內)馬公市嵵裡新段1556號
2::
itemNo: : 2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address: : 澎湖縣嵵裡里(仙人掌公園內)馬公市嵵裡新段1594號
3::
itemNo: : 3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address: : 澎湖縣嵵裡里(仙人掌公園內)馬公市嵵裡新段1593號
經度119.55659
緯度23.526451
主管機關名稱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澎湖縣馬公市中華路230號
代表圖像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1294/photo/馬公大山堡壘砲臺 1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1294/photo/馬公大山堡壘砲臺 1.jpg
name: : 馬公大山堡壘砲臺 1
所有權屬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澎湖縣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00630000001
外觀特徵壹、大山堡壘砲臺的建築 初建的大山堡壘砲臺除了4座砲座及本體設施(胸牆、砲側庫、彈藥支庫等)之外,從國立公文書館C02030411600的檔案資料可知,應該還包括由砲工兵合同會議以〈軍事機密審議地第三號〉所建議的〈修正要領〉部分,該要領的內容如下: 一、加寬觀測所前的壘道,將彈廠移設於此; 二、適當增加右翼牆的厚度; 三、砲具庫退回將校室及掩蔽部右方,在附近適當擴大廣場,並將監守衛舍移建於此; 四、交通路基準線適當變更以減少填土工事。 換言之,觀測所前的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將校室及掩蔽部右前方的砲具庫;左前的監守衛舍、廁圊及貯水所、門柱、哨兵舍應該都是該砲臺形成初期的防禦營造物。 到明治38 (1905)年為止,大山堡壘砲臺已完成的防禦營造物計有砲座含胸牆4座、砲側庫3間、彈藥支庫1間、觀測所1棟、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1棟;掩蔽部(含將校室)1座、砲具庫1棟、監守衛舍1棟、廁圊1棟、貯水所1處、門柱1處、哨兵舍1處、彈丸本庫之將校室1棟、兵舍1棟、彈丸本庫1棟、炊事場1棟、及臨時火藥庫1棟。 日治時期將堡壘砲臺及其附屬建築物通稱為防禦營造物。防禦營造物的種類繁多,且各有其職能。通常隨著各要塞及堡壘砲臺的基地大小及使用需要而有不同,一般常見的防禦營造物約可分為三大類: 一、戰鬥空間 指直接用來做為攻擊及防禦用的作戰空間,這些空間除了滿足戰術與戰略的要求之外,還要儘量減低外在環境對它的衝擊,因此不僅要針對軍事需求的操作與補給考量週全,還不可輕忽空氣對流及排水系統的順暢。 一般常見的戰鬥空間包括:1.外壕、砲座、胸牆、運砲坡道;2.砲側庫;3.觀測所;4.指揮所;5.火藥支庫;6.彈室;7.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8.砲具庫等。 二、作息空間 指堡壘砲臺內將校及兵員的日常生活空間。一般而言,一個堡壘砲臺除了火砲精良、操作精準、補給充裕之外,將校及兵員等戰鬥人員也要有適當且充分的作息,才能在緊要時發揮戰鬥力量,因此防爆的預防措施、空間容量與大小以及對天候的掌握與控制等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一般常見的作息空間包括:1.兵舍;2.掩蔽部;3.監守衛舍;4.廁圊;5.炊事場;6.儲水所及水井;7.盥洗室;8.糧食倉庫;9.醫務所;10.柵門及門柱;11.哨所等。 三、通信連絡空間 要塞間的各堡壘砲臺不論平時或戰時都需要保持密切的連繫,因此如何建立一個有效的連絡網,避免孤軍奮鬥及後繼無援是要塞布局上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有線及無線通信網還未誕生的時期,人們只靠步行、馬匹及多輪車輛做為交通連繫的主要工具。通信器材出現後,設備推陳出新,空間便愈顯複雜。一般常見的通信連絡空間包括:1.連絡交通路;2.軍用道路;3.電燈所;4.發電機室等。 以上這些空間會根據防禦體系的需要做若干的增減及大小的調整,茲就大山堡壘砲臺的三種空間依序說明於下。 一、戰鬥空間 1. 外壕、砲座、胸牆、運砲坡道 本堡壘砲臺係以清日戰爭日軍擄獲清軍所遺存之英製10"阿姆斯脫朗後膛砲為主砲,以半圓磨心式為基礎而設計之4座一字排開的砲臺(形式與基隆白米甕的砲臺遺跡相近)。各砲座均採前圓後平的馬蹄形配置,長12.2m,寬10m。圓弧側在前,面對海正面;平直側在後,連接石砌的樓梯踏階,為舊日軍砲兵及砲彈運送出入的孔道。 砲座的前、左、右三面用胸牆環圍,胸牆多以混凝土構築,但從第一砲座的左後側還留有約1m長的堡嵌石殘跡看,原建的胸牆應為堡嵌石砌,後來因故損壞而改建為混凝土胸牆。從表面還留有條條模板痕跡及部分破損胸牆內部都有約5cm粒徑的黑色碎石研判,這後期修造的胸牆,應該是依照損壞的堡嵌砌石厚度而用碎石混凝土所灌注出來的。 現存的碎石混凝土胸牆中央較高(2.15m)兩側略低(1.3m),表面均已呈現間距較寬的裂紋。略高的胸牆上,做有退凹的弧拱形彈室(儲彈孔)3個,高寬均為1.3m,深46cm,彈室與彈室間距2.45m。孔外原有鐵板門罩住,以防砲彈潑雨受潮,如今均已佚失,僅存銹蝕的鐵質構件。由於儲彈孔的大小及形式仍為阿姆斯脫朗後膛砲時期的形制,研判胸牆修造的時間應在該火砲去除以前。 阿姆斯脫朗後膛砲砲架的圓筒形磨心設在圓弧胸牆的圓心上,半圓滑軌設在磨心之後,與磨心成同心圓形式。由於火砲、砲架、磨心及滑軌均已拆除,現場只留下凹陷的積泥及土中長滿的雜草。胸牆上的砲門及左右的隔堆均已長滿銀合歡、龍舌蘭及仙人掌,高度比人還高,成為視野及射界的障礙,因此也無法看出胸牆總體真正的厚度。胸牆外覆以厚土,可防砲擊,並將地表水排入山谷或外壕。 胸牆牆腳設有方形截面的石砌排水溝,可將砲座的地表水及儲彈孔的滲水導入溝中,利用向左右傾斜的溝底,將水導入砲臺左後及右後端的埋入式排水陶管(直徑約20cm),再排入砲臺下的排水明溝中。 砲座後緣有成排的緣石做為駁坎上端的收頭,兼供豎立鑄鐵欄杆之用,為防雨水滲入牆體,緣端還做有滴水線。但因大部分欄杆已被強力踹除,留下許多殘破的缺口及裂痕。 由於本砲臺採用的是固定式的平射火砲,砲座必須在制高點上,根據實測各砲臺的砲座高度雖略有不同,但駁坎大約都在2.63~2.70m之間。所以砲臺後的平直側不用車輪砲砲座常見的運砲斜坡道,而代之以石砌的樓梯踏階。為減緩踏階的斜率,踏階分別以每隔一步(30cm)做一平臺(1.15m)的形式長短交互配置,成為日式砲臺也是本堡壘砲臺最為明顯的特徵。踏階及平臺的外側也設有與緣石相同形式的鑄鐵欄杆,如今多已破壞佚失,甚至連安置欄杆的踏階塊石都已缺損。 砲座與砲座之間用寬9.8m的橫牆(相當於清代砲臺的隔堆)區隔,橫牆的作法是在兩座砲臺相鄰側的胸牆間用土堆成高高的土丘,以使兩砲之間有一定的區隔。橫牆後側留有寬1.15m的通道使兩砲臺之間仍有連通路可以保持必要的連繫。但因,通道所在的位置正巧在砲側庫入口的上方,必須越過弧拱形的圓頂,因而使通道的地面形成隆起的弧面。 又因砲側庫入口通常靠在側牆邊而不在庫房的正中央,因此通道下的堡嵌牆隆起點便不與砲側庫入口的弧拱位置一致。根據日治時期砲臺的規畫多在兩砲臺間設一個砲側庫,因此這種作法只出現在第一、二砲座及第三、四砲座間。 第二砲座與第三砲座之間,因為不須設砲側庫,所以橫牆後側的通道不但比兩側的寬(2.15m),地面也呈平直而不隆起。不過外緣的緣石仍做有欄杆,以防不慎跌落。只是大半殘斷銹蝕或遭拔除。 2. 砲側庫 位於第一、二砲座及第三、四砲座之間的砲側庫,是用來儲存砲彈及藥包的場所,其構造形式和一般日式砲臺相同,採用對錯的雙入口,以防不慎發生爆炸意外時,傷及兵員。由於砲座較高,所以砲側庫設在兩砲座之間橫牆的下方。砲側庫室內天花及底端截面均呈圓拱形,寬2.97m,深約10.23m及10.27m。壁厚依一般作法約在1m左右,但因全部包被於洞窟之中,實際尺寸無法量測,但從堡嵌牆下左右的陶管相距約5.96~5.88m,扣除室內淨寬,可以推斷牆身概略的厚度約為1.5m。由於室內必須維持乾燥,地板四周均設有弧形截面的小排水明溝,並在入口處潛入地下,以直徑約10cm的埋入式排水陶管排入外排水明溝,只是在地坪重作後已將排水溝及陶管堵塞。 國軍進駐後在對錯入口的擋牆上加開矩形窗洞,並安鐵柵欄,如今連鐵柵欄都已嚴重銹蝕。 3. 觀測所 觀測所是用來觀察敵情動靜並測量攻擊目標的設施,通常設在砲臺左右兩側或附近適當的地點,不論設在那裡,至少都要能觀測到砲臺前方所有的射界,必要時得設置兩處。觀測所通常儘量靠近砲座,離最近砲床中心約在20m以內,其最遠距離依據「武式測遠器」設置要領及性能而定。 觀測所以厚約2cm之鋼製圓蓋掩蓋,並以數支鋼製支柱支撐,做成固定圓塔,周圍開設推拉窗戶,開口應能容易觀測砲臺全部的射界範圍。爲避免妨礙測遠器的操作,支柱厚度通常為1cm,且為長方形斷面之角柱,但柱下方的混凝土牆厚度通常為2m至3m。窗臺除安成排的銅質滑輪外,滑溝還設有小排水溝及排水孔,以便將雨水導入牆腳的排水明溝,再用埋入式排水陶管排出室外。 鋼製圓蓋掩蓋的屋面下,做有由扇形板依原新作放射性拼接而成的木板天花。每兩塊木板的拼接處,都留有一長一短的直條形通風孔,以利室內散熱通風。每片木板上可見裡、中、外三道釘頭,成同心圓整齊排列。最外一道是木板最寬的部分,每片有釘頭三處;靠內稍窄部分,每片各有兩個釘頭;到了最裡層每片只用一個釘頭。從釘頭的存在推測,天花板與鋼製圓蓋間應三圈桷料存在。桷料裡端與圓心間留有一定的孔隙,中央再用12個釘頭將圓板固定封實,做為圓頂的收頭及安鎢絲燈泡及燈座的面板。由於中央面板已有一半佚失,從缺損部分可以約略看到內部的構造與材質。天花板用白色油漆粉刷二度,但在一些破損處還可發現藍色斑點,說明一度曾有色系的改變。 觀測所中央設混凝土圓型桌臺,以便安觀測用的「應式測遠機」。從表面粉刷完整看,應為駐軍重新粉刷過。觀測所內牆面設有凹龕,以供存放測遠機相關機材。入口大門為雙扇弧形鋼門,惟今已佚失。由於全用鋼板構成,受海風影響銹蝕容易,因此昔日的駐軍便用水泥將整個鋼製圓蓋由頂至牆全部封住,因此外觀上不容易看出鐵堡的意象。所幸,這一類的觀測所在澎湖島要塞從完整到破壞的案例(如拱北砲臺、西嶼西堡壘、西嶼東堡壘、西嶼東臺等)還留存不少。 由於未受到適當的養護,在海風及雨水長期的侵蝕下,大部分的鋼材多已嚴重銹蝕,表層剝落嚴重,滑動鐵板窗已無法正常開啟,滑軌銹蝕嚴重至僅存銹塊,只有銅質滑輪表層生銅綠。銹蝕的鋼板氧化後體積增加,使增作的混凝土表層龜裂,碎塊剝落,以致有影響安全之虞。 由於觀測所所在的位置稍高,因此有砌造整齊的玄武岩樓梯踏階可連通上下。踏階的作用除了提供上下之外,還有將高處的地表水導入邊溝進入主排水系的功能。由於長年廢棄未加保養使用,觀測所四周都已長滿銀合歡,應有的視界已被完全遮蔽。 4. 指揮所 位於觀測所左下方的指揮所,為一穹窿頂構成的密閉空間,右上方有30cm 直徑的傳聲陶管與觀測所連通,以便將觀測所得的資料口傳至指揮所後加以演算,並將數據傳給砲座上的砲手。為保持內部空間的乾燥,除入口設有進排風口外,地面也都有小排水溝,以便將水導至戶外的排水明溝。然而大門佚失使潮氣滲入,內牆長滿青苔,有微生物滋長跡象。 5. 火藥支庫 位於指揮所右下方的火藥支庫,位居大山堡壘砲臺的最左側,其位置與火攻作業的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息息相關。由穹窿頂構成密閉空間的室內,是用來儲存及供給整個砲臺的火藥及藥包的場所,為防不慎發生爆炸意外時,傷及兵員,也採用對錯的雙入口。室內天花及底端截面均呈圓拱形,寬2.97m,深約11.27m,比砲側庫略深1m。壁厚依一般作法約在1m左右,但因全部包被於洞窟之中,實際尺寸無法量測,但從堡嵌牆下左右的陶管相距約5.88m,扣除室內淨寬後,可以推斷牆身概略的厚度約為1.5m左右。由於室內必須維持乾燥,地板四周也設有弧形截面的小排水明溝,並在入口處潛入地下,以直徑約10cm的埋入式排水陶管排入外排水明溝。國軍進駐後在對錯入口的擋牆上加開矩形窗洞,並安鐵柵欄,如今已嚴重銹蝕。 6. 彈室 彈室通常設在堡嵌牆內,由於是用來放置可以射擊的砲彈,因此高度都以砲彈的尺度為基準。外形成弧拱形,深度與砲彈直徑有關。在第一砲座左側與第四砲座右側踏階下平直的堡嵌牆上,各設有彈室兩個及插旗桿用的石旗桿座及旗桿鐵箍。而第二砲座與第三砲座之間,有橫面較寬的堡嵌牆,牆上則設有櫛比鱗次的拱形彈室共9個,不僅造型壯觀,也是澎湖島要塞其他堡壘砲臺所罕見。 彈室前都設有排水明溝,以便與砲座堡嵌下的排水溝相連,加上樓梯踏階端頭及外側也都設有排水明溝,形成整個砲座下通往貯水所的主要排水系。不過,為了減少跨越排水溝造成人車上下的不便,樓梯踏階端頭部分及彈室前端的溝面,都有數塊拼成的玄武岩石板覆蓋。 7. 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 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是火工作業的主要空間,由於危險性較大,一般都設在有斜坡橫牆邊,本堡壘砲臺則設於三面都有堡嵌牆環圍的空間內。火工作業包括彈頭、藥筒、藥包、信管及裝填藥作業等,作業空間必須寬大、通風良好,且具完整的防潮及排水性能。 依現場丈量,本作業空間總長15.11m、寬6.06m。屋頂用和瓦屋面兩坡水的「切妻造」,室內用鐵小屋組(人字屋架)共9架構成。鐵小屋組以L形截面的角鐵材料為主,除外框由合掌(上弦)及小屋樑(下弦)構成的三角形外,中央不用真束而加一組W形方杖構件組成。L形截面的母屋(桁檁)彼此間用鐵質加勁板接合,全部採用圓頭鉚釘固定。鐵小屋組之上,採用日治時期典型的金摺(metal laths)天花,其作法是以4.5cm~6cm厚的混凝土內加金摺或鋼鈑網目(兩端有V形接手的網目鐵鈑)做成類似今天的鋼筋混凝土板式結構的薄板,其上再用土茸瓦棧掛文化瓦,形成既有桷料的承載力又有抗張力的結構。混凝土砌造的外牆,四隅角都有長短交砌的隅角石。隅角石外露的兩面,四周凹鑿中央突起,使凹部形成類似寬勾縫,以增加視覺的厚實感。 牆上留1.78m寬的大門一扇,四周開窗10樘,使室內保持明亮,通風良好。窗扇採內框式,將大於窗洞寬一倍的窗框固定在牆後,框內用單扇橫拉窗,當窗扇開啟並開至牆後時,窗洞便可以全寬開啟。與一般嵌於牆內的雙扇推拉門只能開啟半寬有很大的差別,這也是日式砲臺內建築物最大的特色。只是目前所有的門窗扇都已佚失。從內壁觀察,大部分的拱型窗洞下都有修補痕跡,有些連弧拱都被補平,說明原有多扇門被封填檻牆後改做窗用,因此這幾扇窗就沒有內框式的特質。 8. 砲具庫 砲具庫為儲藏火砲之附屬品、預備交換品及砲臺用工具的地方,通常設在各堡壘砲臺內適當的位置,以木造或磚石造為主,四周設有排水明溝,建築物寬度約5.4m,其長度依砲種而異,面積自然也有差異: 重砲 每門火砲12m2 輕砲 加農砲18m2、速射砲為9 m2、臼砲12 m2 現存的砲具庫原規劃於觀測所附近,後經修正改設於掩蔽部之前,並與監守衛舍相對。砲具庫總長15.17m,總寬6.15m,合計面積約93.3m2,較規範值48m2或72m2大,這可能與阿姆斯脫朗後膛砲構件複雜且非日本國產,必須有較多的火工作業有關。 坐西北朝東南的砲具庫,位於大山駁坎下方,距背牆2.04m,右與掩蔽部相隔4.62m,左與稍高的道路相隔2.0m。屋頂採用「切妻造」,目前屋頂已佚失,牆面用硓𥑮石砌,裡外水泥粉刷。四隅角用玄武岩整砌的角隅石做為角柱,外牆損毀嚴重,山牆大部分倒塌。門窗都用弧拱形,框、扇皆已不存。從起拱高163cm、拱券頂高183cm的東南向大門觀察,當時的日本兵平均高度約在160cm。從散落一地的石塊與水泥塊研判,室內地坪已經破壞。 二、作息空間 1. 兵舍 兵舍之配置及設備要領,依〈要塞補助建設物之規定〉辦理。一般以磚牆或板牆搭建,屋高約地上9尺(2.7m)、寬18尺(5.4m),常依住宿人數而定。屋頂通常用瓦屋面兩坡水的「切妻造」。 根據〈澎湖島要塞補助建設物履歷〉的記載,大山堡壘砲臺的兵舍、將校室及炊事場建於明治36 (1903)年2月10日,同年12月9日完成,其中將校室1棟計7.5坪、兵舍1棟81坪、炊事場1棟36坪。這些建築究竟在甚麼位置,由於自日治時期以來諸多變易,已難找尋。不過,在民國68 (1979)年林務局攝製的航照圖中可以發現在,有兩處較為可能存在的地區。其一是營區入口主要道路西側,但多已改建,原貌難辨,且離砲臺較遠,可能性不高。其二是位於掩蔽部東南側的4棟建築,即營區入口主要道路的端點上,可能性較高,可惜已被拆除,原基地改建為金琥仙人掌花房,連遺跡都已不存。 2. 炊事場 炊事場通稱廚房,通常設在堡壘砲臺附近的適當位置,有時受到地形和位置的限制,也可能設在堡壘砲臺內,面積約50m2。本堡壘砲臺則有1棟36坪。可惜今已不存。 3. 掩蔽部 掩蔽部分為將校室與兵士室,計由3間構成,室內淨寬均為5m,左側兩間兵士室進深8m,右側單間將校室進深5m,室內天花均做弧拱形,起拱高度為1.7m,至拱頂最高點為2.93m。兩間兵士室間有寬1.2m的拱形門洞相通;兵士室與將校室間也有1.4m寬的門洞相連,各空間末端的天花上都有30cm直徑的排氣管通至屋頂。 正面入口牆厚約50cm,中開一門二窗,原係鐵板門構成,如今已被改為雙開木門及木窗。其中的木門應為外開,如今已改為內開,並在入口地面加做12cm×15cm的水泥砂漿門檻。 中門上方有30cm直徑的排氣孔,下方左右側設有寬12cm、高52cm、深71cm截面成ㄩ形的狹長形進氣口,以便和排氣孔、排氣管達成自然通風的效果。如今ㄩ形的狹長形進氣口以及排氣孔都已用防蟲網包被,排氣孔中還添加了機械排風設備。 室內外混凝土面原已破損開裂嚴重,如今已用水泥砂漿補平重新粉刷色漆。國軍原有的噴漆標語已被覆蓋,僅存非常模糊的輪廓。室內已加設電器管線及燈具,均採用釘在牆上的明管。 掩蔽部上層的屋頂結構及覆土已被龍舌蘭及仙人掌覆蓋,掩蔽部正面上方有砌石擋土牆,其內部結構則無法得知。不過從日治時期的日本築城史記載及本所在新北市瑞芳區四腳亭砲臺的修復經驗得知,掩蔽部的構造應為連續的混凝土拱券結構(當時還沒有發展出鋼筋混凝土),每一間的拱腳立於厚約1.0m的垂直牆體上(日文稱為腳壁,見《日本築城史》頁72),腳壁用硓𥑮石或磚砌造。 拱頂為多拱連接的拱形屋頂,厚約1.1m。屋面用柏油二度做為防水層,然後在谷溝處鋪20cm直徑的半圓形陶管,陶管上鋪30cm厚的礫石層,其上全面鋪細沙做為透水層,最上面再覆防敵彈爆炸的覆土層及植栽。半圓形陶管前端通至掩蔽部上方的擋牆,利用突出的接水石及7.5cm直徑的落水管,將水導入入口前端的排水明溝(寬25cm、深25cm)中。然而,這種構造方法,通常不為國軍所知,以致接水石及落水管佚失也不再補充,或索性用混凝土將整個導水系統包被,導致轉角接合處滲水。 4. 監守衛舍 監守衛舍是執行衛戍勤務的哨兵日常棲息的場所,通常位於堡壘砲臺的入口大門附近,平面多呈長方形、L形或凹字形,磚石構造、木屋架及瓦屋頂,犬走外設排水明溝。 監守衛舍的室內空間,由玄關、廁所、居間、廚房、浴室等構成。入口位於左前方,內有玄關及大、小便所各一,並有小拱門可通室外。玄關右側為居間,是供哨兵居住的空間,採用高架木地板,上鋪榻榻米。木地板下方四周的外牆,開有透氣口,利用空氣的對流來維持木地板的乾燥。 居間右後方設浴室、廚房、煙囪,水槽及大竈,廚房後有門通室外。換言之,監守衛舍是一個生活上能獨立運作的居室空間。可惜這些都已被拆除,並在其上依原有空間大小改做成8.5×14.55m、三面石砌牆(高120cm)的休憩平臺。 5. 廁圊 廁圊是日治時期堡壘砲臺廁所的通稱,主要是用來提供兵員如廁之用,一般 都設在入口大門附近供哨兵使用或兵舍旁供將校及兵員使用。堡壘砲臺通常以25名兵員設大便所1個,小便所則以每100人長1m的比例建造,將校用廁圊有時另外設置。 現存的廁圊坐東北朝西南,面向砲臺入口通路及掩蔽部,總寬3.48m、總深6.85m,39cm厚的外牆以硓𥑮石砌造,表面水泥粉刷。屋頂通常用弧拱形拱券或兩坡水木造瓦屋面的「切妻造」,但因屋頂已全毀,山牆部分破壞,以致究竟是弧拱形拱券或切妻造已難判定。 從入口大門在正面的位置偏右,可知左側應為大便所,右側應為尿槽。日式砲臺的廁圊,大便所都用木隔間及木門,外牆上設通風小窗,下設掏糞口。尿槽緊挨牆邊,為整條馬蹄形凹槽的溝槽,一側有站立用的立臺,槽向後側或中央傾斜,壁端留一圓孔通至室外,以便將尿液導入位於犬走上的集尿坑。外牆上也設通風小窗,數量與大便所同。 本堡壘砲臺所做的大便所從側面的通風小窗及掏糞口(28cm×28cm)觀察應為6個。通風小窗及掏糞口上方都有突出的塊石雨庇;尿槽的通風小窗也是6個,雨庇作法與大便所相同。為加強結構在廁圊的四隅角都有砌作整齊但錯砌的玄武岩隅角石。 現有的廁圊已被全面改造為現代化廁所,並以磚牆將室內分為前後兩大間。前為男廁,設馬桶便所兩間、小便斗兩個;後為女廁,設馬桶便所3間。前後入口都設有雙向開合門。為保持通風避免增加牆體荷重,在廁圊四周用8根立柱的獨立木屋架做成兩坡水屋面。 6. 貯水所及水井 由於每名守兵每日給水需求量約為20公升,其中包括飲食用水至少3公升,因此堡壘砲臺內的貯水所需儲存供所有駐守兵員30日用的水量。在無淡水水源的山地,貯水所通常以收集雨水為給水的主要來源。雨量依各地氣候的年降雨量不同,其計算的依據各異。但因雨量中有一半滲入地表或因暴雨溢流而減量,故只能以年降雨量的二分之一計算,同時要以一年中雨量最少季節的數據做為貯水量計算的基準。 貯水所除貯水池外設有沉澱池、過濾池以及能取得守兵所需水量之汲水井。為免遭受敵軍轟炸破壞,一個堡壘砲臺通常設有至少兩口的汲水井。與貯水所連通的雨水排水溝,溝緣係用堡嵌石砌,寬約28cm~30cm,底用碎石混凝土做成微弧截面,其上覆蓋15cm以上直徑的半圓陶管(本工程採用約21cm直徑),做為淨水流通的管道,並流入貯水所的貯水池中,再經過沉澱池與過濾池的澄清與過濾後,流入大型的貯水箱中存供日常使用之需。 大山堡壘砲臺的貯水所淨寬6.7m,進深3.2m,後、左、右三面用深47cm的堡嵌石砌造成垂直的牆面,以與較高的土丘分隔。精確的說,貯水所是由土丘挖出來與道路面平齊的凹地。矩形平面的貯水所計由兩大部分構成:有水井口的地下貯水箱及凸出地面的正方形貯水池。 建於地下的貯水箱呈長形平面,兩端及箱頂呈弧形,長邊與道路呈直角。貯水箱平直部分長5.01m,加上兩凹弧的最長長度為5.92m;淨寬2.97m,井口含淤泥的總深度至少在3.93m以上,箱內淨高至淤泥面上總深度為3.29m。井口位置在貯水箱弧頂上,井口呈管形,外徑90cm,內徑60cm,管頂測到淨水池頂的高度用雷射測距儀測得管深2.02m,距路邊的排水溝內緣約1.8m。 貯水池平面呈正方形,長、寬均為2.6m,突出地面約9cm~16cm。平面中央分隔兩個寬1m的長形平面,面外的空間為長2.3m、寬1m、深1.55m的貯水池,用來儲存由排水溝引進的水。面內的空間用30cm厚、60cm高的牆將池子再分為相等的兩口水池,分別為過濾池及沉澱池,長寬各1m、深1.17m,用來將貯水池中的水經過過濾及澄清後流入貯水箱中,各水池均有陶管連通。 自來水引進後,由於水質淨化,已無過濾及澄清之必要,遂將這3口池子改為蓄水池使用。並由道路下接PVC水管至池的左方,用水泥糊成不規則形的柱狀物,並加裝水龍頭,以便讓水流入池中。為防水溝水流入池中及各池水之流通,還用水泥將各個陶管封閉。 不論水井或貯水池,原來都有頂蓋蓋住,以防雨水滲入或避免兵員跌入。有了自來水以後,貯水箱的功能消失而不再使用,井口也不再封閉,逐漸成為雨水、地表水、汙泥、垃圾及雜物堆積的場所,也成為丟棄彈藥或廢車架等地投棄場,直到仙人掌滋生後,才無人為雜物的丟棄,但卻無法避免雨水及汙泥的淤積。 三、連絡空間 1. 連絡交通路 是堡壘砲臺與堡壘砲臺之間主要的連絡軍道,依所在的位置而有距離長短之別,除非有特殊用途,一般都以3m寬為度,且應便於兵器彈藥之移動、補給及交換,同時也做為部隊出入的孔道。 如為坡地則以不超過1/6的緩坡為原則。路面用碎石級配或土路,道路兩側都有設有邊溝。邊溝的形式澎湖島要塞多用玄武岩方錐形堡嵌石砌,溝寬約在28cm左右;基隆要塞則多用砂岩長條形塊石,溝寬約在22cm左右。溝深依道路坡度及陰井調整。溝底多用碎石混凝土做成微弧形截面。 大山堡壘砲臺基地內原有連絡軍道多條,儘管事過境遷,在各時期不同的使用下已有不少改變,但在民國68 (1979)年林務局攝製的航照圖中仍可約略看出,應與紅色箭頭所示相去不遠。後因做為國軍青灣營區使用,道路已做了使用上的改變。 營區廢棄後至指定為縣定古蹟之前,又被規劃為仙人掌公園,且前後歷經四期工程的興築,大部分連絡軍道都已重新規劃整建成為園區道路。經現場勘查發現,目前尚餘未開發的軍道一條,位於基地東側,是該砲臺連通明治36 (1903)年2月10日起工、同年12月9日竣工的彈藥本庫的連絡道路,也是通往雞舞塢堡壘的舊路。後來彈藥本庫雖然改建為海軍陸戰隊訓練基地使用,但因駐紮軍種不同,這條路可能是因為使用率不高而被保存下來。目前路邊的日式排水溝雖然部分被積土淹沒,但其寬度及斜率,尚無太大的改變。 2. 軍用道路 軍用道路依照日本要塞輔助建設物之規定分等級。一等道路包括:由要塞司令部通往司令部管轄之倉庫、兵營、彈丸、火藥、糧食本庫、大修理所、堡壘團、停車場、國道等之道路;由司令部所轄之倉庫通往彈丸、火藥本庫、火藥支庫、堡壘團之道路,以及搬運砲戰砲前往堡壘團中樞之道路。二等道路包括:連絡相鄰堡壘砲臺的連絡交通路;由火藥、糧食支庫通往堡壘砲臺、由糧食本庫通往糧食支庫、或由大修理所通往小修理所之道路。三等道路:前述以外通往必要各點之道路。軍用道路通常因應地形於一側或兩側設排水明溝,必要時設橫斷排水溝,路面凸形約1/30,因應地質以適當物料牢固建造。 明治34 (1901)年9月26日築城部澎湖島支部完成大山砲臺與雞母塢山砲臺間的交通路,成為兩堡壘砲臺之間的主要連絡通路。儘管今天仍存有兩張當時的〈交通路敷地之圖〉,但因地形地貌及交通狀況經過百餘年的變革,其詳細位置、內容及形式已無法得知,即便是有民國68 (1979)年林務局攝製的航照圖但因仙人掌公園的道路都已重新規劃,原有的道路已難分辨。
室內特徵貳、大山新砲臺的建築 和大山堡壘砲臺一樣,利用日治時期部分未興建完成的防禦營造物,而於民國41 (1952)年以澎湖防衛部馬公要塞第三期工事編號96改建的大山新砲臺,也由戰鬥空間、作息空間及連絡空間等三部分構成,但內容已有很大的不同。 一、戰鬥空間 1. 砲座、胸牆、橫向通道 本砲臺係國軍以大正時期原規劃為十五加砲之砲臺為原型,配備接收自日軍所遺存的3門80mm的高射砲(為1939年生產的仿德製克虜伯高射砲),以4座一字排開的配置所構築的砲臺。各砲座也採用前圓後平的馬蹄形配置,圓弧側在前,面對海正面;平直側在後,連接橫向通道。各砲座大小約略相同,長6.55m,寬7.1m。橫向通道在砲座後,寬2.75m,用來串聯4個砲座,以使彼此間可以互通訊息,相互支援。 砲座用水泥鋪築,前端設方形砲床,其中3座已被挖除,只留下填平的覆土及滋生的仙人掌及雜草。由左起算的第四砲座,仍殘留有2.5m見方的方座形鋼板座,其上隱約可見一圈凸邊及20顆螺栓固定的痕跡,是瞭解本砲臺構造最好的資料。根據日治時期的火砲資料研判,應為架高射砲用的圓錐臺砲架的底座,只是圓錐臺砲架以上的部分及配備都已不存。目前在第二砲座的覆土流失,可約略看出凹50cm深且較方形砲床大的圓形座槽,應是挖掘基座時留下的坑洞,但也有可能是後來改變裝備後遺留的殘跡。 砲座的前、左、右三面有胸牆環圍,胸牆高約1.15m,多以堡嵌石3~4層砌築,作工已不如大山堡壘砲臺細膩。砲座左側的胸牆上有彈室1個,寬100cm、高51cm、退凹28cm,內側刻槽3道,各寬6cm、深4cm,用途待考。砲座與砲座間的橫牆(隔堆)寬13.2m,背面已用水泥牆砌造。胸牆下有30cm寬的排水明溝向後連通至橫向通道的路邊排水明溝,這些水溝都用水泥砌造。橫向通道邊有高2m的背牆及凹龕做為儲藏室。 背牆後還有兩道由水泥邊牆所砌築的進出路,做為與連絡交通路相通的運補孔道,也是砲臺的主要出入口。只是長年人跡罕至,銀合歡、仙人掌及龍舌蘭等植物滋長茂盛,幾達全部被淹沒、無法進出及清楚的辨識構造物的程度。所幸經本團隊僱工清理後,已能約略看出砲臺的基本樣貌。 2. 砲側庫 新造的砲臺已無日治時期日式砲臺所常見的拱砌砲側庫存在,改在橫向通道的背牆上,用方形的退凹空間或凹龕做為儲藏室。 3. 探照燈臺 位於大山堡壘砲臺的最高點,空照圖標高為32.7m的山頂平臺。在大山砲臺初建或新砲臺續建時期,並沒有探照燈臺建造的相關資料存在。但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無條件投降,我軍政部第四要塞調查組,由海軍臺澎要港司令部葉心傳主任、林鴻奎組長、陳中堅營長及日方潑剌部隊長鵜飼源吉大佐,共同調查澎湖島要塞,並於民國35 (1946)年2月提出要塞調查一覽表,其中大山砲臺部分僅存陸軍彈藥庫(即今存之掩蔽部)及舊砲臺。至於工事位置種類數量一覽表中仍稱「圓頂」的工事,留有高射砲位2位、觀測所1處、指揮所1處、探照燈臺1處。就此觀之,現存的探照燈臺應為後期的產物;如從建築結構看,其以亂石砌為主的石砌方式已與明治時期砲臺的作法有很大的差別,但與以下將敘述的大山新砲臺作息空間很接近。因此判斷應為大正時期以後所增建。 就配置上看,探照燈臺位於平臺的西北側,呈長方形平面,軸線方位與新砲臺的首線一致,採坐東北朝西南的坐向。西北有寬1.94m 的石砌通道及寬1.82m用來上下陡坡的階梯可通達大山砲臺的步兵道,再通往山下坡谷的作息空間。由於作息空間已被仙人掌公園規劃為仙人掌產業產銷中心,因此這條陡峭的山路已被重新整理為帶扶手欄杆的塊石砌山路。 探照燈臺東南有寬3m的斜坡道可通大山堡壘砲臺、掩蔽部及舊大門入口,由於這一段坡度平緩,儘管沒有堡嵌石砌的邊溝,仍可看出是供輪車上下用的補給通道。只是一度因無人出入,而被仙人掌及銀合歡占滿。最近因仙人掌公園規劃整理排水系統的需要,仙人掌及銀合歡已被清除,補給通道的輪廓再次展現。 探照燈臺本體為一凹入地下的掩體空間,前有左右截角的馬蹄形平面,東、西、北三面用厚33cm的石砌牆面環圍,南面為沒有石砌牆且較平坦的開口。石砌牆內側就是探照燈室,平面也成馬蹄形,主入口在東北面,燈室牆厚42cm,亂石砌與鋼筋混凝土混合構造,四周與石砌牆有65cm寬的間隔,做為人員走動的掩體壕。 由於位於海邊,混凝土已因鋼筋銹蝕而爆裂,樑、柱、入口雨庇及樓板都已倒塌。不過,在離地高約72cm處,還可以看到造形完整的混凝土窗臺。從其寬度也可以知道這兩個窗洞都是1.36m寬,再從砌牆收邊觀察,門洞寬度應為96cm。 探照燈臺前方因有左右截角,成為三面不設窗扇的大窗洞,用來使探照燈有橫掃海面視角的廣度。正因為這個面寬太大,使結構沒有足夠的支承力,加上鋼筋銹蝕爆裂,成為結構破壞的主要原因。窗檻下,留有32cm見方的排水孔,可以使室內積水流入牆邊的排水溝中。由於牆體及柱樑倒塌過半,使現況宛如廢墟,但從其構造的構成及掩體配置看,仍不失其昔時一度壯觀的風采。 探照燈臺後方,與入口相隔2.91m處有正方形廁圊一座,面寬2.54m,牆厚40cm,背側牆下有35cm×57cm的掏糞口一處,79cm×92cm的集尿池一口。為便於掏糞作業,背側與掩體牆間寬達1.26m。儘管掏糞口、集尿池清晰可見,但室內隔間及廁圊形式已因屋頂及牆體倒塌而被混凝土塊及石塊所覆蓋。 探照燈臺西北側,地面上有一塊96cm寬的水泥土臺,可能是做為指揮觀測的平臺。與西北側陡峭坡地不同的東南側,是一片平坦的空地,可能是做為機動性防衛的空地。前端不遠處有哨所一座,已被平整的水泥塗刷過,屋頂全無,僅存ㄩ字形牆體,內牆一角還留有凹刮的「一七四梯次」、「不深」、「志河」等字跡,具見證軍事生活之價值,採哨所維持現狀,字跡應加保留。 二、作息空間 作息空間仍沿用砲臺東北凹地大正時期所建的石頭厝群。說它是石頭厝群,是因為這些建築都用矩形平面,彼此的鄰棟間距不寬,空間配置感覺相當密集;又位於同一個凹谷地,群聚成完整的作息空間區。 且各棟建築都以黑色的玄武岩塊石採亂石砌工法砌造,較大的建築在四個角隅下端還做有約略外擴的弧形放腳,但門楣、窗楣、窗間柱、雨庇、平屋頂及部分室內梁柱等則用鋼筋混凝土造,整體造形特徵明顯。茲說明各空間的形式及內容如下: 1. 兵舍 兵舍位於本區基地西南,長13.4m、寬10.2m,坐西北朝東南配置。除厚45cm的牆面用玄武岩塊石以亂石砌工法砌造,四角隅下端略做弧形放腳外,屋頂部分已改為鋼筋混凝土樓板,內加鋼筋混凝土柱樑。門楣、窗楣、窗間柱也用鋼筋混凝土造。 兵舍以中央走道將室內空間分為左右居室,走道兩端設入口大門。內立四柱將居室分為6大間,各居室外牆都開長條形大木窗,邊間兩側也開形式相同的大木窗,只有中央間開在窗楣下用窗間柱分隔成雙連木窗,成為這座建築外觀的特色之一。從已損壞的現場跡象看,各居室都有抬高的地板面,以便安置榻榻米。為使地板面具有防潮的功能,各面外牆的長窗下設有鋼筋混凝土窗臺,窗臺下再開通風窗洞,以維持地板下良好的通風。 現存的兵舍,所有的木門窗都已被拆除,部分長窗已用石頭封填。從目前尚存一樘木窗觀察,應為另開有下窗的上下錘窗。門楣、窗楣、窗間柱的混凝土爆裂,銹蝕鋼筋裸露。部分牆面都有剪力破壞的龜裂或部分已被水泥塗刷汙損。 室內損壞相當嚴重,樓板開裂嚴重,保護層因鋼筋銹蝕而脫落,樑柱鋼筋外露,碎塊及垃圾掉落滿地。柱間用玄武岩改砌矮牆,外加水泥粉刷。室內粉刷牆體開裂,苔蘚孳生,表層剝落。整體看來,結構已達安全堪慮的程度。 2. 炊事場 炊事場距兵舍外牆約3.63m,長7.15m、寬5.31m,厚40cm的外牆用玄武岩塊石以亂石砌工法砌造,四角隅下端略做弧形放腳。從留存有兩側山牆可以研判,其屋頂應為木桁檁構築的和瓦「切妻造」屋頂,但木桁檁及和屋頂今已不存。 炊事場左前及右後各有圓形大水井一口,水井邊有方形儲水槽兩座,做為取水的水源。左右山牆中央都開有一扇大門,以便連通兵舍、水井及儲水槽。門楣、窗楣用鋼筋混凝土造,但門窗都已不存,正面左窗被國軍用紅磚封閉,窗檻下的檻牆損毀嚴重。其餘窗檻、窗楣也都有混凝土爆裂、鋼筋裸露情形。 3. 監守衛舍 位於最左端的監守衛舍,呈正方形平面,坐西北朝東南,長寬均為8.02m,距方形儲水池約1.2m。厚45cm的外牆用玄武岩塊石以亂石砌工法砌造,四角隅下端略做弧形放腳。前後山牆各開大門一扇,門楣、窗楣用鋼筋混凝土造,但門窗都已不存,正面大門已被封閉,僅留後門可以出入,室內已無隔間,形如空屋。與以往的監守衛舍不同的是,廁圊不設在室內,而在室外的左側約1.85m處,長寬均為2.54m,大門朝向監守衛舍,由於內部磚石雜物堆積,無法看出室內空間的配置,不過從背牆上所開的雙窗看,應為大小便所各一的小型廁圊,僅供監守衛舍裡的兵員使用。 4. 廁圊 廁圊位於炊事所後面約6.75m處,與兵房相距5.38m,是提供兵舍及炊事所的兵員使用的公廁。厚48cm的外牆用玄武岩塊石以亂石砌工法砌造,四角隅下端略做弧形放腳。現場左右山牆都留有矩形出入門洞,但一面已被封閉。室內配置已無法明辨,不過從門洞偏一邊看,應為1尿槽、3便所的小型廁圊。從留存有兩側山牆可以研判,其屋頂應為木桁檁構築的和瓦「切妻造」屋頂,但木桁檁及屋頂、甚至門楣、窗楣用鋼筋混凝土造,但門窗都已不存。 5. 糧食庫房 糧食庫房在廁圊左側3.63m處,長5.2m、寬4.37m。厚40cm的外牆用玄武岩塊石以亂石砌工法砌造,四角隅下端略做弧形放腳。向廁圊的前山牆開大門一扇,兩側各開窗一扇,門楣、窗楣用鋼筋混凝土造,但門窗都已不存。室內無隔間,形如空屋。 6. 水井及儲水池 由於在低窪的谷地可以掘井,因此大山新砲臺不再採用集山水入坑的辦法,而改在這一區內掘了兩口圓形大井,炊事所邊的一口井內徑是1.56m,周圍用22cm厚的井緣隔起,道路邊的一口井內徑是1.51m,周圍用20cm厚的井緣隔起。高起的井緣可以防地表水流入,兼做防兵員跌落的擋牆。由於井非常深(12.80m及12.30m),水面至少在6.39~7.46m以下,汲水不便,因此在周邊設有大小兩個方形的儲水池,大儲水池的長寬是4.26×4.23m,小儲水池的長寬則是2.58×3.15m,深度大約1.5m。電器發達後,兩口水井已改用馬達抽水,因此在井邊可見PVC管及電動馬達。 7.四周環境 本區位於斜坡谷地,除兵舍較高外,其餘建築所在呈緩坡下降,為與新作的石板路相配合,四周用矮牆圍起,靠坡地部分則可見日式石溝砌法的舊溝。並利用舊溝使本區的地表水匯集流入排水溝後再導入較低的生態池中,經過分解與淨化的過程,再溢流入縣道的大排中。生態池除做成池形外,還用蜿蜒的水道將水的重力加速度降低,形成功能與美感兼具的淨水設施。 三、通信連絡空間 1. 連絡交通路 大山新砲臺的主要連絡交通路,在砲臺的東側及東北側,位於半島西側的稜線上,西可連風櫃,東與大山堡壘砲臺的步兵道連接,可通嵵裡。只可惜這條沒有邊溝的連絡交通路,在長期無人使用下,已無法明顯的辨別道路的蹤跡,而被近年所做的步道所取代。 2. 軍用道路 大山新砲臺初建時的軍用道路已無蹤跡可循,尤其在近年地景的開闢下,軍道的路形已無還原的可能。
使用情形閒置。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主要建物周圍銀合歡雜草覆蓋,需定期派人員巡邏,以利掌握建物損壞狀況。
現狀建物主體保存尚完整,目前標的閒置中。
網站名稱(空)
網址(空)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6-9261141#134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0993700083號
公告日期: : 2010-06-30 15:38:31.0
2::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0993700095號
公告日期: : 2010-07-22 00:00:00.0
note: : 馬公大山堡壘砲臺指定為本縣古蹟之修正土地地號
landlotList1::
itemNo: : 1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landNo: : 嵵裡新段
landSerialNo: : 1556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特定目的事業用地
2::
itemNo: : 2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landNo: : 嵵裡新段
landSerialNo: : 1594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特定目的事業用地
3::
itemNo: : 3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landNo: : 嵵裡新段
landSerialNo: : 1593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特定目的事業用地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0-11-30/106ec8bd-d0d9-4e51-9490-a6015ac78073/公告公文.pdf
2::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0-11-30/3eb8b023-9ad8-4096-a134-11d21b7527a0/公告公文(歷次).pdf
地籍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10-06/38a5e5d4-8eed-4738-a156-caf38d22bcc4/地籍資料.pdf
repImgId1422
案件編號: 20100630000001
個案名稱: 馬公大山堡壘砲臺
級別代碼: 1.1.3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種類: 1::
code: : A5
name: : 關塞
歷史沿革: 大山堡壘砲臺位於澎湖本島西南端風櫃半島的嵵裡里。大山堡壘砲臺的位置在大字大山、中山及交椅貝的基地上。大山堡壘砲臺的古蹟本體位於青灣的大山山頭上,標高29.5m(日治時期的資料為標高30.4m)。 大山堡壘砲臺建於明治33 (1900)年4月,完成於明治35 (1902)年6月,屬於日治時期澎湖島要塞12座堡壘砲臺之一,也是澎湖創建最早的日式砲臺。最初做為砲臺的基地範圍,首見於明治34 (1901)年所繪的〈大山砲臺敷地收用圖〉包括:嵵裡澳嵵裡鄉字大山、中山及交椅貝等官有地及民有地。完成砲臺登記後的土地總稱嵵裡第600番地,至大正時期又增加第613番地第613-2番地,權屬臺灣總督府陸軍經理部。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本區屬「陸軍總司令部台灣省營建管理所高雄分所」所有,後來變更為「管理機關陸軍總司令部」,成為青灣營區的所在地。青灣營區撤離後,依行政院97(2008)年3月14日院授財產接字第0970005892號函核准撥用,並限依仙人掌公園計畫相關設施使用。 在此之際,澎湖縣政府已委託中華民國永續發展學會進行規劃,並於民國97 (2008)年7月完成《澎湖縣馬公市青灣風貌營造計畫規劃設計》報告書,將此營區定調為「仙人掌公園」。次年7月16日,澎湖縣政府將仙人掌公園納入「菊島觀光文化城活化計畫」,並依權責分工,開始由各局處分期進行相關工程,其中「配合青灣仙人掌公園計畫規畫研擬推動、工商活動招商」屬於建設局、工策會。並依規畫將仙人掌公園之開發分5期執行。 正當工程執行期間,文化局也開始重視該區內的文化資產,於民國98 (2009)年12月13日召開古蹟審議委員會進行文化資產審議。於民國99 (2010)年6月30日以公告文號為〈府授文資字第1003700009號〉公告,「馬公大山堡壘砲臺」,屬於關塞類的縣定古蹟。土地使用分區為「非都市計畫區」,編地使用類別為「風景特定事業區」。所附地籍圖資料登載600-22地號地目為「雜」;613-27、613-28地號地目為「墓」。其位址約在東經119.55821693°;北緯23.52602654°。 根據民國98 (2009)年12月13日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審議公告的〈古蹟指定公告表〉記載,本古蹟及其所定著土地之範圍為「馬公市嵵裡段600-22、613-27、613-28地號」。該地號今已變更為「馬公市嵵裡新段1556、1594、1593地號」,但地籍面積不變。即以日治時期砲臺建築為主體,包括:「營舍、砲臺、觀測臺及各設施間的聯絡道路(路邊護土牆、水溝)等。」 明確的說,定著地上的古蹟本體計分兩部分: 1. 建於明治33 (1900)年4月,完成於明治35 (1902)年6月的大山堡壘砲臺,包括:半圓磨心式為基礎而設計之4座一字排開的砲臺1座,內含觀測所、指揮所、火藥支庫、砲側庫、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貯水所、掩蔽部、砲具庫、監守衛舍(已拆除)、廁圊(已改為現代化廁所)及入口大門等建築。 2. 建於大正9 (1920)年以15加砲之砲臺為原型,光復後由國軍接收自日軍所遺存的3門80mm高射砲(為1939年生產的仿德製克魯伯高射砲),以4座一字排開的配置所構築的砲臺1座,內含探照燈臺、廁圊、彈藥庫等。 不過,這其中並不包含大山新砲臺的兵舍、炊事場、監守衛舍、廁圊、糧食庫房、水井、儲水池及所在的定著土地馬公市嵵裡新段1562地號。
評定基準: 1:: :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 : 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3:: : 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
4:: :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5:: : 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6:: : 具其他古蹟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 現況保存完整,角石築砌精緻,見證日治時期營造技術色,具稀少性、不易再現及建築史之意義,富再利用價值及潛力。
法令依據: 第2條第1項第1、2、3、4、5、6款
所屬主管機關: 澎湖縣政府
現況地址: 1::
itemNo: : 1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address: : 澎湖縣嵵裡里(仙人掌公園內)馬公市嵵裡新段1556號
2::
itemNo: : 2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address: : 澎湖縣嵵裡里(仙人掌公園內)馬公市嵵裡新段1594號
3::
itemNo: : 3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address: : 澎湖縣嵵裡里(仙人掌公園內)馬公市嵵裡新段1593號
經度: 119.55659
緯度: 23.526451
主管機關名稱: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中華路230號
代表圖像: 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1294/photo/馬公大山堡壘砲臺 1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1294/photo/馬公大山堡壘砲臺 1.jpg
name: : 馬公大山堡壘砲臺 1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澎湖縣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00630000001
外觀特徵: 壹、大山堡壘砲臺的建築 初建的大山堡壘砲臺除了4座砲座及本體設施(胸牆、砲側庫、彈藥支庫等)之外,從國立公文書館C02030411600的檔案資料可知,應該還包括由砲工兵合同會議以〈軍事機密審議地第三號〉所建議的〈修正要領〉部分,該要領的內容如下: 一、加寬觀測所前的壘道,將彈廠移設於此; 二、適當增加右翼牆的厚度; 三、砲具庫退回將校室及掩蔽部右方,在附近適當擴大廣場,並將監守衛舍移建於此; 四、交通路基準線適當變更以減少填土工事。 換言之,觀測所前的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將校室及掩蔽部右前方的砲具庫;左前的監守衛舍、廁圊及貯水所、門柱、哨兵舍應該都是該砲臺形成初期的防禦營造物。 到明治38 (1905)年為止,大山堡壘砲臺已完成的防禦營造物計有砲座含胸牆4座、砲側庫3間、彈藥支庫1間、觀測所1棟、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1棟;掩蔽部(含將校室)1座、砲具庫1棟、監守衛舍1棟、廁圊1棟、貯水所1處、門柱1處、哨兵舍1處、彈丸本庫之將校室1棟、兵舍1棟、彈丸本庫1棟、炊事場1棟、及臨時火藥庫1棟。 日治時期將堡壘砲臺及其附屬建築物通稱為防禦營造物。防禦營造物的種類繁多,且各有其職能。通常隨著各要塞及堡壘砲臺的基地大小及使用需要而有不同,一般常見的防禦營造物約可分為三大類: 一、戰鬥空間 指直接用來做為攻擊及防禦用的作戰空間,這些空間除了滿足戰術與戰略的要求之外,還要儘量減低外在環境對它的衝擊,因此不僅要針對軍事需求的操作與補給考量週全,還不可輕忽空氣對流及排水系統的順暢。 一般常見的戰鬥空間包括:1.外壕、砲座、胸牆、運砲坡道;2.砲側庫;3.觀測所;4.指揮所;5.火藥支庫;6.彈室;7.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8.砲具庫等。 二、作息空間 指堡壘砲臺內將校及兵員的日常生活空間。一般而言,一個堡壘砲臺除了火砲精良、操作精準、補給充裕之外,將校及兵員等戰鬥人員也要有適當且充分的作息,才能在緊要時發揮戰鬥力量,因此防爆的預防措施、空間容量與大小以及對天候的掌握與控制等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一般常見的作息空間包括:1.兵舍;2.掩蔽部;3.監守衛舍;4.廁圊;5.炊事場;6.儲水所及水井;7.盥洗室;8.糧食倉庫;9.醫務所;10.柵門及門柱;11.哨所等。 三、通信連絡空間 要塞間的各堡壘砲臺不論平時或戰時都需要保持密切的連繫,因此如何建立一個有效的連絡網,避免孤軍奮鬥及後繼無援是要塞布局上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有線及無線通信網還未誕生的時期,人們只靠步行、馬匹及多輪車輛做為交通連繫的主要工具。通信器材出現後,設備推陳出新,空間便愈顯複雜。一般常見的通信連絡空間包括:1.連絡交通路;2.軍用道路;3.電燈所;4.發電機室等。 以上這些空間會根據防禦體系的需要做若干的增減及大小的調整,茲就大山堡壘砲臺的三種空間依序說明於下。 一、戰鬥空間 1. 外壕、砲座、胸牆、運砲坡道 本堡壘砲臺係以清日戰爭日軍擄獲清軍所遺存之英製10"阿姆斯脫朗後膛砲為主砲,以半圓磨心式為基礎而設計之4座一字排開的砲臺(形式與基隆白米甕的砲臺遺跡相近)。各砲座均採前圓後平的馬蹄形配置,長12.2m,寬10m。圓弧側在前,面對海正面;平直側在後,連接石砌的樓梯踏階,為舊日軍砲兵及砲彈運送出入的孔道。 砲座的前、左、右三面用胸牆環圍,胸牆多以混凝土構築,但從第一砲座的左後側還留有約1m長的堡嵌石殘跡看,原建的胸牆應為堡嵌石砌,後來因故損壞而改建為混凝土胸牆。從表面還留有條條模板痕跡及部分破損胸牆內部都有約5cm粒徑的黑色碎石研判,這後期修造的胸牆,應該是依照損壞的堡嵌砌石厚度而用碎石混凝土所灌注出來的。 現存的碎石混凝土胸牆中央較高(2.15m)兩側略低(1.3m),表面均已呈現間距較寬的裂紋。略高的胸牆上,做有退凹的弧拱形彈室(儲彈孔)3個,高寬均為1.3m,深46cm,彈室與彈室間距2.45m。孔外原有鐵板門罩住,以防砲彈潑雨受潮,如今均已佚失,僅存銹蝕的鐵質構件。由於儲彈孔的大小及形式仍為阿姆斯脫朗後膛砲時期的形制,研判胸牆修造的時間應在該火砲去除以前。 阿姆斯脫朗後膛砲砲架的圓筒形磨心設在圓弧胸牆的圓心上,半圓滑軌設在磨心之後,與磨心成同心圓形式。由於火砲、砲架、磨心及滑軌均已拆除,現場只留下凹陷的積泥及土中長滿的雜草。胸牆上的砲門及左右的隔堆均已長滿銀合歡、龍舌蘭及仙人掌,高度比人還高,成為視野及射界的障礙,因此也無法看出胸牆總體真正的厚度。胸牆外覆以厚土,可防砲擊,並將地表水排入山谷或外壕。 胸牆牆腳設有方形截面的石砌排水溝,可將砲座的地表水及儲彈孔的滲水導入溝中,利用向左右傾斜的溝底,將水導入砲臺左後及右後端的埋入式排水陶管(直徑約20cm),再排入砲臺下的排水明溝中。 砲座後緣有成排的緣石做為駁坎上端的收頭,兼供豎立鑄鐵欄杆之用,為防雨水滲入牆體,緣端還做有滴水線。但因大部分欄杆已被強力踹除,留下許多殘破的缺口及裂痕。 由於本砲臺採用的是固定式的平射火砲,砲座必須在制高點上,根據實測各砲臺的砲座高度雖略有不同,但駁坎大約都在2.63~2.70m之間。所以砲臺後的平直側不用車輪砲砲座常見的運砲斜坡道,而代之以石砌的樓梯踏階。為減緩踏階的斜率,踏階分別以每隔一步(30cm)做一平臺(1.15m)的形式長短交互配置,成為日式砲臺也是本堡壘砲臺最為明顯的特徵。踏階及平臺的外側也設有與緣石相同形式的鑄鐵欄杆,如今多已破壞佚失,甚至連安置欄杆的踏階塊石都已缺損。 砲座與砲座之間用寬9.8m的橫牆(相當於清代砲臺的隔堆)區隔,橫牆的作法是在兩座砲臺相鄰側的胸牆間用土堆成高高的土丘,以使兩砲之間有一定的區隔。橫牆後側留有寬1.15m的通道使兩砲臺之間仍有連通路可以保持必要的連繫。但因,通道所在的位置正巧在砲側庫入口的上方,必須越過弧拱形的圓頂,因而使通道的地面形成隆起的弧面。 又因砲側庫入口通常靠在側牆邊而不在庫房的正中央,因此通道下的堡嵌牆隆起點便不與砲側庫入口的弧拱位置一致。根據日治時期砲臺的規畫多在兩砲臺間設一個砲側庫,因此這種作法只出現在第一、二砲座及第三、四砲座間。 第二砲座與第三砲座之間,因為不須設砲側庫,所以橫牆後側的通道不但比兩側的寬(2.15m),地面也呈平直而不隆起。不過外緣的緣石仍做有欄杆,以防不慎跌落。只是大半殘斷銹蝕或遭拔除。 2. 砲側庫 位於第一、二砲座及第三、四砲座之間的砲側庫,是用來儲存砲彈及藥包的場所,其構造形式和一般日式砲臺相同,採用對錯的雙入口,以防不慎發生爆炸意外時,傷及兵員。由於砲座較高,所以砲側庫設在兩砲座之間橫牆的下方。砲側庫室內天花及底端截面均呈圓拱形,寬2.97m,深約10.23m及10.27m。壁厚依一般作法約在1m左右,但因全部包被於洞窟之中,實際尺寸無法量測,但從堡嵌牆下左右的陶管相距約5.96~5.88m,扣除室內淨寬,可以推斷牆身概略的厚度約為1.5m。由於室內必須維持乾燥,地板四周均設有弧形截面的小排水明溝,並在入口處潛入地下,以直徑約10cm的埋入式排水陶管排入外排水明溝,只是在地坪重作後已將排水溝及陶管堵塞。 國軍進駐後在對錯入口的擋牆上加開矩形窗洞,並安鐵柵欄,如今連鐵柵欄都已嚴重銹蝕。 3. 觀測所 觀測所是用來觀察敵情動靜並測量攻擊目標的設施,通常設在砲臺左右兩側或附近適當的地點,不論設在那裡,至少都要能觀測到砲臺前方所有的射界,必要時得設置兩處。觀測所通常儘量靠近砲座,離最近砲床中心約在20m以內,其最遠距離依據「武式測遠器」設置要領及性能而定。 觀測所以厚約2cm之鋼製圓蓋掩蓋,並以數支鋼製支柱支撐,做成固定圓塔,周圍開設推拉窗戶,開口應能容易觀測砲臺全部的射界範圍。爲避免妨礙測遠器的操作,支柱厚度通常為1cm,且為長方形斷面之角柱,但柱下方的混凝土牆厚度通常為2m至3m。窗臺除安成排的銅質滑輪外,滑溝還設有小排水溝及排水孔,以便將雨水導入牆腳的排水明溝,再用埋入式排水陶管排出室外。 鋼製圓蓋掩蓋的屋面下,做有由扇形板依原新作放射性拼接而成的木板天花。每兩塊木板的拼接處,都留有一長一短的直條形通風孔,以利室內散熱通風。每片木板上可見裡、中、外三道釘頭,成同心圓整齊排列。最外一道是木板最寬的部分,每片有釘頭三處;靠內稍窄部分,每片各有兩個釘頭;到了最裡層每片只用一個釘頭。從釘頭的存在推測,天花板與鋼製圓蓋間應三圈桷料存在。桷料裡端與圓心間留有一定的孔隙,中央再用12個釘頭將圓板固定封實,做為圓頂的收頭及安鎢絲燈泡及燈座的面板。由於中央面板已有一半佚失,從缺損部分可以約略看到內部的構造與材質。天花板用白色油漆粉刷二度,但在一些破損處還可發現藍色斑點,說明一度曾有色系的改變。 觀測所中央設混凝土圓型桌臺,以便安觀測用的「應式測遠機」。從表面粉刷完整看,應為駐軍重新粉刷過。觀測所內牆面設有凹龕,以供存放測遠機相關機材。入口大門為雙扇弧形鋼門,惟今已佚失。由於全用鋼板構成,受海風影響銹蝕容易,因此昔日的駐軍便用水泥將整個鋼製圓蓋由頂至牆全部封住,因此外觀上不容易看出鐵堡的意象。所幸,這一類的觀測所在澎湖島要塞從完整到破壞的案例(如拱北砲臺、西嶼西堡壘、西嶼東堡壘、西嶼東臺等)還留存不少。 由於未受到適當的養護,在海風及雨水長期的侵蝕下,大部分的鋼材多已嚴重銹蝕,表層剝落嚴重,滑動鐵板窗已無法正常開啟,滑軌銹蝕嚴重至僅存銹塊,只有銅質滑輪表層生銅綠。銹蝕的鋼板氧化後體積增加,使增作的混凝土表層龜裂,碎塊剝落,以致有影響安全之虞。 由於觀測所所在的位置稍高,因此有砌造整齊的玄武岩樓梯踏階可連通上下。踏階的作用除了提供上下之外,還有將高處的地表水導入邊溝進入主排水系的功能。由於長年廢棄未加保養使用,觀測所四周都已長滿銀合歡,應有的視界已被完全遮蔽。 4. 指揮所 位於觀測所左下方的指揮所,為一穹窿頂構成的密閉空間,右上方有30cm 直徑的傳聲陶管與觀測所連通,以便將觀測所得的資料口傳至指揮所後加以演算,並將數據傳給砲座上的砲手。為保持內部空間的乾燥,除入口設有進排風口外,地面也都有小排水溝,以便將水導至戶外的排水明溝。然而大門佚失使潮氣滲入,內牆長滿青苔,有微生物滋長跡象。 5. 火藥支庫 位於指揮所右下方的火藥支庫,位居大山堡壘砲臺的最左側,其位置與火攻作業的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息息相關。由穹窿頂構成密閉空間的室內,是用來儲存及供給整個砲臺的火藥及藥包的場所,為防不慎發生爆炸意外時,傷及兵員,也採用對錯的雙入口。室內天花及底端截面均呈圓拱形,寬2.97m,深約11.27m,比砲側庫略深1m。壁厚依一般作法約在1m左右,但因全部包被於洞窟之中,實際尺寸無法量測,但從堡嵌牆下左右的陶管相距約5.88m,扣除室內淨寬後,可以推斷牆身概略的厚度約為1.5m左右。由於室內必須維持乾燥,地板四周也設有弧形截面的小排水明溝,並在入口處潛入地下,以直徑約10cm的埋入式排水陶管排入外排水明溝。國軍進駐後在對錯入口的擋牆上加開矩形窗洞,並安鐵柵欄,如今已嚴重銹蝕。 6. 彈室 彈室通常設在堡嵌牆內,由於是用來放置可以射擊的砲彈,因此高度都以砲彈的尺度為基準。外形成弧拱形,深度與砲彈直徑有關。在第一砲座左側與第四砲座右側踏階下平直的堡嵌牆上,各設有彈室兩個及插旗桿用的石旗桿座及旗桿鐵箍。而第二砲座與第三砲座之間,有橫面較寬的堡嵌牆,牆上則設有櫛比鱗次的拱形彈室共9個,不僅造型壯觀,也是澎湖島要塞其他堡壘砲臺所罕見。 彈室前都設有排水明溝,以便與砲座堡嵌下的排水溝相連,加上樓梯踏階端頭及外側也都設有排水明溝,形成整個砲座下通往貯水所的主要排水系。不過,為了減少跨越排水溝造成人車上下的不便,樓梯踏階端頭部分及彈室前端的溝面,都有數塊拼成的玄武岩石板覆蓋。 7. 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 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是火工作業的主要空間,由於危險性較大,一般都設在有斜坡橫牆邊,本堡壘砲臺則設於三面都有堡嵌牆環圍的空間內。火工作業包括彈頭、藥筒、藥包、信管及裝填藥作業等,作業空間必須寬大、通風良好,且具完整的防潮及排水性能。 依現場丈量,本作業空間總長15.11m、寬6.06m。屋頂用和瓦屋面兩坡水的「切妻造」,室內用鐵小屋組(人字屋架)共9架構成。鐵小屋組以L形截面的角鐵材料為主,除外框由合掌(上弦)及小屋樑(下弦)構成的三角形外,中央不用真束而加一組W形方杖構件組成。L形截面的母屋(桁檁)彼此間用鐵質加勁板接合,全部採用圓頭鉚釘固定。鐵小屋組之上,採用日治時期典型的金摺(metal laths)天花,其作法是以4.5cm~6cm厚的混凝土內加金摺或鋼鈑網目(兩端有V形接手的網目鐵鈑)做成類似今天的鋼筋混凝土板式結構的薄板,其上再用土茸瓦棧掛文化瓦,形成既有桷料的承載力又有抗張力的結構。混凝土砌造的外牆,四隅角都有長短交砌的隅角石。隅角石外露的兩面,四周凹鑿中央突起,使凹部形成類似寬勾縫,以增加視覺的厚實感。 牆上留1.78m寬的大門一扇,四周開窗10樘,使室內保持明亮,通風良好。窗扇採內框式,將大於窗洞寬一倍的窗框固定在牆後,框內用單扇橫拉窗,當窗扇開啟並開至牆後時,窗洞便可以全寬開啟。與一般嵌於牆內的雙扇推拉門只能開啟半寬有很大的差別,這也是日式砲臺內建築物最大的特色。只是目前所有的門窗扇都已佚失。從內壁觀察,大部分的拱型窗洞下都有修補痕跡,有些連弧拱都被補平,說明原有多扇門被封填檻牆後改做窗用,因此這幾扇窗就沒有內框式的特質。 8. 砲具庫 砲具庫為儲藏火砲之附屬品、預備交換品及砲臺用工具的地方,通常設在各堡壘砲臺內適當的位置,以木造或磚石造為主,四周設有排水明溝,建築物寬度約5.4m,其長度依砲種而異,面積自然也有差異: 重砲 每門火砲12m2 輕砲 加農砲18m2、速射砲為9 m2、臼砲12 m2 現存的砲具庫原規劃於觀測所附近,後經修正改設於掩蔽部之前,並與監守衛舍相對。砲具庫總長15.17m,總寬6.15m,合計面積約93.3m2,較規範值48m2或72m2大,這可能與阿姆斯脫朗後膛砲構件複雜且非日本國產,必須有較多的火工作業有關。 坐西北朝東南的砲具庫,位於大山駁坎下方,距背牆2.04m,右與掩蔽部相隔4.62m,左與稍高的道路相隔2.0m。屋頂採用「切妻造」,目前屋頂已佚失,牆面用硓𥑮石砌,裡外水泥粉刷。四隅角用玄武岩整砌的角隅石做為角柱,外牆損毀嚴重,山牆大部分倒塌。門窗都用弧拱形,框、扇皆已不存。從起拱高163cm、拱券頂高183cm的東南向大門觀察,當時的日本兵平均高度約在160cm。從散落一地的石塊與水泥塊研判,室內地坪已經破壞。 二、作息空間 1. 兵舍 兵舍之配置及設備要領,依〈要塞補助建設物之規定〉辦理。一般以磚牆或板牆搭建,屋高約地上9尺(2.7m)、寬18尺(5.4m),常依住宿人數而定。屋頂通常用瓦屋面兩坡水的「切妻造」。 根據〈澎湖島要塞補助建設物履歷〉的記載,大山堡壘砲臺的兵舍、將校室及炊事場建於明治36 (1903)年2月10日,同年12月9日完成,其中將校室1棟計7.5坪、兵舍1棟81坪、炊事場1棟36坪。這些建築究竟在甚麼位置,由於自日治時期以來諸多變易,已難找尋。不過,在民國68 (1979)年林務局攝製的航照圖中可以發現在,有兩處較為可能存在的地區。其一是營區入口主要道路西側,但多已改建,原貌難辨,且離砲臺較遠,可能性不高。其二是位於掩蔽部東南側的4棟建築,即營區入口主要道路的端點上,可能性較高,可惜已被拆除,原基地改建為金琥仙人掌花房,連遺跡都已不存。 2. 炊事場 炊事場通稱廚房,通常設在堡壘砲臺附近的適當位置,有時受到地形和位置的限制,也可能設在堡壘砲臺內,面積約50m2。本堡壘砲臺則有1棟36坪。可惜今已不存。 3. 掩蔽部 掩蔽部分為將校室與兵士室,計由3間構成,室內淨寬均為5m,左側兩間兵士室進深8m,右側單間將校室進深5m,室內天花均做弧拱形,起拱高度為1.7m,至拱頂最高點為2.93m。兩間兵士室間有寬1.2m的拱形門洞相通;兵士室與將校室間也有1.4m寬的門洞相連,各空間末端的天花上都有30cm直徑的排氣管通至屋頂。 正面入口牆厚約50cm,中開一門二窗,原係鐵板門構成,如今已被改為雙開木門及木窗。其中的木門應為外開,如今已改為內開,並在入口地面加做12cm×15cm的水泥砂漿門檻。 中門上方有30cm直徑的排氣孔,下方左右側設有寬12cm、高52cm、深71cm截面成ㄩ形的狹長形進氣口,以便和排氣孔、排氣管達成自然通風的效果。如今ㄩ形的狹長形進氣口以及排氣孔都已用防蟲網包被,排氣孔中還添加了機械排風設備。 室內外混凝土面原已破損開裂嚴重,如今已用水泥砂漿補平重新粉刷色漆。國軍原有的噴漆標語已被覆蓋,僅存非常模糊的輪廓。室內已加設電器管線及燈具,均採用釘在牆上的明管。 掩蔽部上層的屋頂結構及覆土已被龍舌蘭及仙人掌覆蓋,掩蔽部正面上方有砌石擋土牆,其內部結構則無法得知。不過從日治時期的日本築城史記載及本所在新北市瑞芳區四腳亭砲臺的修復經驗得知,掩蔽部的構造應為連續的混凝土拱券結構(當時還沒有發展出鋼筋混凝土),每一間的拱腳立於厚約1.0m的垂直牆體上(日文稱為腳壁,見《日本築城史》頁72),腳壁用硓𥑮石或磚砌造。 拱頂為多拱連接的拱形屋頂,厚約1.1m。屋面用柏油二度做為防水層,然後在谷溝處鋪20cm直徑的半圓形陶管,陶管上鋪30cm厚的礫石層,其上全面鋪細沙做為透水層,最上面再覆防敵彈爆炸的覆土層及植栽。半圓形陶管前端通至掩蔽部上方的擋牆,利用突出的接水石及7.5cm直徑的落水管,將水導入入口前端的排水明溝(寬25cm、深25cm)中。然而,這種構造方法,通常不為國軍所知,以致接水石及落水管佚失也不再補充,或索性用混凝土將整個導水系統包被,導致轉角接合處滲水。 4. 監守衛舍 監守衛舍是執行衛戍勤務的哨兵日常棲息的場所,通常位於堡壘砲臺的入口大門附近,平面多呈長方形、L形或凹字形,磚石構造、木屋架及瓦屋頂,犬走外設排水明溝。 監守衛舍的室內空間,由玄關、廁所、居間、廚房、浴室等構成。入口位於左前方,內有玄關及大、小便所各一,並有小拱門可通室外。玄關右側為居間,是供哨兵居住的空間,採用高架木地板,上鋪榻榻米。木地板下方四周的外牆,開有透氣口,利用空氣的對流來維持木地板的乾燥。 居間右後方設浴室、廚房、煙囪,水槽及大竈,廚房後有門通室外。換言之,監守衛舍是一個生活上能獨立運作的居室空間。可惜這些都已被拆除,並在其上依原有空間大小改做成8.5×14.55m、三面石砌牆(高120cm)的休憩平臺。 5. 廁圊 廁圊是日治時期堡壘砲臺廁所的通稱,主要是用來提供兵員如廁之用,一般 都設在入口大門附近供哨兵使用或兵舍旁供將校及兵員使用。堡壘砲臺通常以25名兵員設大便所1個,小便所則以每100人長1m的比例建造,將校用廁圊有時另外設置。 現存的廁圊坐東北朝西南,面向砲臺入口通路及掩蔽部,總寬3.48m、總深6.85m,39cm厚的外牆以硓𥑮石砌造,表面水泥粉刷。屋頂通常用弧拱形拱券或兩坡水木造瓦屋面的「切妻造」,但因屋頂已全毀,山牆部分破壞,以致究竟是弧拱形拱券或切妻造已難判定。 從入口大門在正面的位置偏右,可知左側應為大便所,右側應為尿槽。日式砲臺的廁圊,大便所都用木隔間及木門,外牆上設通風小窗,下設掏糞口。尿槽緊挨牆邊,為整條馬蹄形凹槽的溝槽,一側有站立用的立臺,槽向後側或中央傾斜,壁端留一圓孔通至室外,以便將尿液導入位於犬走上的集尿坑。外牆上也設通風小窗,數量與大便所同。 本堡壘砲臺所做的大便所從側面的通風小窗及掏糞口(28cm×28cm)觀察應為6個。通風小窗及掏糞口上方都有突出的塊石雨庇;尿槽的通風小窗也是6個,雨庇作法與大便所相同。為加強結構在廁圊的四隅角都有砌作整齊但錯砌的玄武岩隅角石。 現有的廁圊已被全面改造為現代化廁所,並以磚牆將室內分為前後兩大間。前為男廁,設馬桶便所兩間、小便斗兩個;後為女廁,設馬桶便所3間。前後入口都設有雙向開合門。為保持通風避免增加牆體荷重,在廁圊四周用8根立柱的獨立木屋架做成兩坡水屋面。 6. 貯水所及水井 由於每名守兵每日給水需求量約為20公升,其中包括飲食用水至少3公升,因此堡壘砲臺內的貯水所需儲存供所有駐守兵員30日用的水量。在無淡水水源的山地,貯水所通常以收集雨水為給水的主要來源。雨量依各地氣候的年降雨量不同,其計算的依據各異。但因雨量中有一半滲入地表或因暴雨溢流而減量,故只能以年降雨量的二分之一計算,同時要以一年中雨量最少季節的數據做為貯水量計算的基準。 貯水所除貯水池外設有沉澱池、過濾池以及能取得守兵所需水量之汲水井。為免遭受敵軍轟炸破壞,一個堡壘砲臺通常設有至少兩口的汲水井。與貯水所連通的雨水排水溝,溝緣係用堡嵌石砌,寬約28cm~30cm,底用碎石混凝土做成微弧截面,其上覆蓋15cm以上直徑的半圓陶管(本工程採用約21cm直徑),做為淨水流通的管道,並流入貯水所的貯水池中,再經過沉澱池與過濾池的澄清與過濾後,流入大型的貯水箱中存供日常使用之需。 大山堡壘砲臺的貯水所淨寬6.7m,進深3.2m,後、左、右三面用深47cm的堡嵌石砌造成垂直的牆面,以與較高的土丘分隔。精確的說,貯水所是由土丘挖出來與道路面平齊的凹地。矩形平面的貯水所計由兩大部分構成:有水井口的地下貯水箱及凸出地面的正方形貯水池。 建於地下的貯水箱呈長形平面,兩端及箱頂呈弧形,長邊與道路呈直角。貯水箱平直部分長5.01m,加上兩凹弧的最長長度為5.92m;淨寬2.97m,井口含淤泥的總深度至少在3.93m以上,箱內淨高至淤泥面上總深度為3.29m。井口位置在貯水箱弧頂上,井口呈管形,外徑90cm,內徑60cm,管頂測到淨水池頂的高度用雷射測距儀測得管深2.02m,距路邊的排水溝內緣約1.8m。 貯水池平面呈正方形,長、寬均為2.6m,突出地面約9cm~16cm。平面中央分隔兩個寬1m的長形平面,面外的空間為長2.3m、寬1m、深1.55m的貯水池,用來儲存由排水溝引進的水。面內的空間用30cm厚、60cm高的牆將池子再分為相等的兩口水池,分別為過濾池及沉澱池,長寬各1m、深1.17m,用來將貯水池中的水經過過濾及澄清後流入貯水箱中,各水池均有陶管連通。 自來水引進後,由於水質淨化,已無過濾及澄清之必要,遂將這3口池子改為蓄水池使用。並由道路下接PVC水管至池的左方,用水泥糊成不規則形的柱狀物,並加裝水龍頭,以便讓水流入池中。為防水溝水流入池中及各池水之流通,還用水泥將各個陶管封閉。 不論水井或貯水池,原來都有頂蓋蓋住,以防雨水滲入或避免兵員跌入。有了自來水以後,貯水箱的功能消失而不再使用,井口也不再封閉,逐漸成為雨水、地表水、汙泥、垃圾及雜物堆積的場所,也成為丟棄彈藥或廢車架等地投棄場,直到仙人掌滋生後,才無人為雜物的丟棄,但卻無法避免雨水及汙泥的淤積。 三、連絡空間 1. 連絡交通路 是堡壘砲臺與堡壘砲臺之間主要的連絡軍道,依所在的位置而有距離長短之別,除非有特殊用途,一般都以3m寬為度,且應便於兵器彈藥之移動、補給及交換,同時也做為部隊出入的孔道。 如為坡地則以不超過1/6的緩坡為原則。路面用碎石級配或土路,道路兩側都有設有邊溝。邊溝的形式澎湖島要塞多用玄武岩方錐形堡嵌石砌,溝寬約在28cm左右;基隆要塞則多用砂岩長條形塊石,溝寬約在22cm左右。溝深依道路坡度及陰井調整。溝底多用碎石混凝土做成微弧形截面。 大山堡壘砲臺基地內原有連絡軍道多條,儘管事過境遷,在各時期不同的使用下已有不少改變,但在民國68 (1979)年林務局攝製的航照圖中仍可約略看出,應與紅色箭頭所示相去不遠。後因做為國軍青灣營區使用,道路已做了使用上的改變。 營區廢棄後至指定為縣定古蹟之前,又被規劃為仙人掌公園,且前後歷經四期工程的興築,大部分連絡軍道都已重新規劃整建成為園區道路。經現場勘查發現,目前尚餘未開發的軍道一條,位於基地東側,是該砲臺連通明治36 (1903)年2月10日起工、同年12月9日竣工的彈藥本庫的連絡道路,也是通往雞舞塢堡壘的舊路。後來彈藥本庫雖然改建為海軍陸戰隊訓練基地使用,但因駐紮軍種不同,這條路可能是因為使用率不高而被保存下來。目前路邊的日式排水溝雖然部分被積土淹沒,但其寬度及斜率,尚無太大的改變。 2. 軍用道路 軍用道路依照日本要塞輔助建設物之規定分等級。一等道路包括:由要塞司令部通往司令部管轄之倉庫、兵營、彈丸、火藥、糧食本庫、大修理所、堡壘團、停車場、國道等之道路;由司令部所轄之倉庫通往彈丸、火藥本庫、火藥支庫、堡壘團之道路,以及搬運砲戰砲前往堡壘團中樞之道路。二等道路包括:連絡相鄰堡壘砲臺的連絡交通路;由火藥、糧食支庫通往堡壘砲臺、由糧食本庫通往糧食支庫、或由大修理所通往小修理所之道路。三等道路:前述以外通往必要各點之道路。軍用道路通常因應地形於一側或兩側設排水明溝,必要時設橫斷排水溝,路面凸形約1/30,因應地質以適當物料牢固建造。 明治34 (1901)年9月26日築城部澎湖島支部完成大山砲臺與雞母塢山砲臺間的交通路,成為兩堡壘砲臺之間的主要連絡通路。儘管今天仍存有兩張當時的〈交通路敷地之圖〉,但因地形地貌及交通狀況經過百餘年的變革,其詳細位置、內容及形式已無法得知,即便是有民國68 (1979)年林務局攝製的航照圖但因仙人掌公園的道路都已重新規劃,原有的道路已難分辨。
室內特徵: 貳、大山新砲臺的建築 和大山堡壘砲臺一樣,利用日治時期部分未興建完成的防禦營造物,而於民國41 (1952)年以澎湖防衛部馬公要塞第三期工事編號96改建的大山新砲臺,也由戰鬥空間、作息空間及連絡空間等三部分構成,但內容已有很大的不同。 一、戰鬥空間 1. 砲座、胸牆、橫向通道 本砲臺係國軍以大正時期原規劃為十五加砲之砲臺為原型,配備接收自日軍所遺存的3門80mm的高射砲(為1939年生產的仿德製克虜伯高射砲),以4座一字排開的配置所構築的砲臺。各砲座也採用前圓後平的馬蹄形配置,圓弧側在前,面對海正面;平直側在後,連接橫向通道。各砲座大小約略相同,長6.55m,寬7.1m。橫向通道在砲座後,寬2.75m,用來串聯4個砲座,以使彼此間可以互通訊息,相互支援。 砲座用水泥鋪築,前端設方形砲床,其中3座已被挖除,只留下填平的覆土及滋生的仙人掌及雜草。由左起算的第四砲座,仍殘留有2.5m見方的方座形鋼板座,其上隱約可見一圈凸邊及20顆螺栓固定的痕跡,是瞭解本砲臺構造最好的資料。根據日治時期的火砲資料研判,應為架高射砲用的圓錐臺砲架的底座,只是圓錐臺砲架以上的部分及配備都已不存。目前在第二砲座的覆土流失,可約略看出凹50cm深且較方形砲床大的圓形座槽,應是挖掘基座時留下的坑洞,但也有可能是後來改變裝備後遺留的殘跡。 砲座的前、左、右三面有胸牆環圍,胸牆高約1.15m,多以堡嵌石3~4層砌築,作工已不如大山堡壘砲臺細膩。砲座左側的胸牆上有彈室1個,寬100cm、高51cm、退凹28cm,內側刻槽3道,各寬6cm、深4cm,用途待考。砲座與砲座間的橫牆(隔堆)寬13.2m,背面已用水泥牆砌造。胸牆下有30cm寬的排水明溝向後連通至橫向通道的路邊排水明溝,這些水溝都用水泥砌造。橫向通道邊有高2m的背牆及凹龕做為儲藏室。 背牆後還有兩道由水泥邊牆所砌築的進出路,做為與連絡交通路相通的運補孔道,也是砲臺的主要出入口。只是長年人跡罕至,銀合歡、仙人掌及龍舌蘭等植物滋長茂盛,幾達全部被淹沒、無法進出及清楚的辨識構造物的程度。所幸經本團隊僱工清理後,已能約略看出砲臺的基本樣貌。 2. 砲側庫 新造的砲臺已無日治時期日式砲臺所常見的拱砌砲側庫存在,改在橫向通道的背牆上,用方形的退凹空間或凹龕做為儲藏室。 3. 探照燈臺 位於大山堡壘砲臺的最高點,空照圖標高為32.7m的山頂平臺。在大山砲臺初建或新砲臺續建時期,並沒有探照燈臺建造的相關資料存在。但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無條件投降,我軍政部第四要塞調查組,由海軍臺澎要港司令部葉心傳主任、林鴻奎組長、陳中堅營長及日方潑剌部隊長鵜飼源吉大佐,共同調查澎湖島要塞,並於民國35 (1946)年2月提出要塞調查一覽表,其中大山砲臺部分僅存陸軍彈藥庫(即今存之掩蔽部)及舊砲臺。至於工事位置種類數量一覽表中仍稱「圓頂」的工事,留有高射砲位2位、觀測所1處、指揮所1處、探照燈臺1處。就此觀之,現存的探照燈臺應為後期的產物;如從建築結構看,其以亂石砌為主的石砌方式已與明治時期砲臺的作法有很大的差別,但與以下將敘述的大山新砲臺作息空間很接近。因此判斷應為大正時期以後所增建。 就配置上看,探照燈臺位於平臺的西北側,呈長方形平面,軸線方位與新砲臺的首線一致,採坐東北朝西南的坐向。西北有寬1.94m 的石砌通道及寬1.82m用來上下陡坡的階梯可通達大山砲臺的步兵道,再通往山下坡谷的作息空間。由於作息空間已被仙人掌公園規劃為仙人掌產業產銷中心,因此這條陡峭的山路已被重新整理為帶扶手欄杆的塊石砌山路。 探照燈臺東南有寬3m的斜坡道可通大山堡壘砲臺、掩蔽部及舊大門入口,由於這一段坡度平緩,儘管沒有堡嵌石砌的邊溝,仍可看出是供輪車上下用的補給通道。只是一度因無人出入,而被仙人掌及銀合歡占滿。最近因仙人掌公園規劃整理排水系統的需要,仙人掌及銀合歡已被清除,補給通道的輪廓再次展現。 探照燈臺本體為一凹入地下的掩體空間,前有左右截角的馬蹄形平面,東、西、北三面用厚33cm的石砌牆面環圍,南面為沒有石砌牆且較平坦的開口。石砌牆內側就是探照燈室,平面也成馬蹄形,主入口在東北面,燈室牆厚42cm,亂石砌與鋼筋混凝土混合構造,四周與石砌牆有65cm寬的間隔,做為人員走動的掩體壕。 由於位於海邊,混凝土已因鋼筋銹蝕而爆裂,樑、柱、入口雨庇及樓板都已倒塌。不過,在離地高約72cm處,還可以看到造形完整的混凝土窗臺。從其寬度也可以知道這兩個窗洞都是1.36m寬,再從砌牆收邊觀察,門洞寬度應為96cm。 探照燈臺前方因有左右截角,成為三面不設窗扇的大窗洞,用來使探照燈有橫掃海面視角的廣度。正因為這個面寬太大,使結構沒有足夠的支承力,加上鋼筋銹蝕爆裂,成為結構破壞的主要原因。窗檻下,留有32cm見方的排水孔,可以使室內積水流入牆邊的排水溝中。由於牆體及柱樑倒塌過半,使現況宛如廢墟,但從其構造的構成及掩體配置看,仍不失其昔時一度壯觀的風采。 探照燈臺後方,與入口相隔2.91m處有正方形廁圊一座,面寬2.54m,牆厚40cm,背側牆下有35cm×57cm的掏糞口一處,79cm×92cm的集尿池一口。為便於掏糞作業,背側與掩體牆間寬達1.26m。儘管掏糞口、集尿池清晰可見,但室內隔間及廁圊形式已因屋頂及牆體倒塌而被混凝土塊及石塊所覆蓋。 探照燈臺西北側,地面上有一塊96cm寬的水泥土臺,可能是做為指揮觀測的平臺。與西北側陡峭坡地不同的東南側,是一片平坦的空地,可能是做為機動性防衛的空地。前端不遠處有哨所一座,已被平整的水泥塗刷過,屋頂全無,僅存ㄩ字形牆體,內牆一角還留有凹刮的「一七四梯次」、「不深」、「志河」等字跡,具見證軍事生活之價值,採哨所維持現狀,字跡應加保留。 二、作息空間 作息空間仍沿用砲臺東北凹地大正時期所建的石頭厝群。說它是石頭厝群,是因為這些建築都用矩形平面,彼此的鄰棟間距不寬,空間配置感覺相當密集;又位於同一個凹谷地,群聚成完整的作息空間區。 且各棟建築都以黑色的玄武岩塊石採亂石砌工法砌造,較大的建築在四個角隅下端還做有約略外擴的弧形放腳,但門楣、窗楣、窗間柱、雨庇、平屋頂及部分室內梁柱等則用鋼筋混凝土造,整體造形特徵明顯。茲說明各空間的形式及內容如下: 1. 兵舍 兵舍位於本區基地西南,長13.4m、寬10.2m,坐西北朝東南配置。除厚45cm的牆面用玄武岩塊石以亂石砌工法砌造,四角隅下端略做弧形放腳外,屋頂部分已改為鋼筋混凝土樓板,內加鋼筋混凝土柱樑。門楣、窗楣、窗間柱也用鋼筋混凝土造。 兵舍以中央走道將室內空間分為左右居室,走道兩端設入口大門。內立四柱將居室分為6大間,各居室外牆都開長條形大木窗,邊間兩側也開形式相同的大木窗,只有中央間開在窗楣下用窗間柱分隔成雙連木窗,成為這座建築外觀的特色之一。從已損壞的現場跡象看,各居室都有抬高的地板面,以便安置榻榻米。為使地板面具有防潮的功能,各面外牆的長窗下設有鋼筋混凝土窗臺,窗臺下再開通風窗洞,以維持地板下良好的通風。 現存的兵舍,所有的木門窗都已被拆除,部分長窗已用石頭封填。從目前尚存一樘木窗觀察,應為另開有下窗的上下錘窗。門楣、窗楣、窗間柱的混凝土爆裂,銹蝕鋼筋裸露。部分牆面都有剪力破壞的龜裂或部分已被水泥塗刷汙損。 室內損壞相當嚴重,樓板開裂嚴重,保護層因鋼筋銹蝕而脫落,樑柱鋼筋外露,碎塊及垃圾掉落滿地。柱間用玄武岩改砌矮牆,外加水泥粉刷。室內粉刷牆體開裂,苔蘚孳生,表層剝落。整體看來,結構已達安全堪慮的程度。 2. 炊事場 炊事場距兵舍外牆約3.63m,長7.15m、寬5.31m,厚40cm的外牆用玄武岩塊石以亂石砌工法砌造,四角隅下端略做弧形放腳。從留存有兩側山牆可以研判,其屋頂應為木桁檁構築的和瓦「切妻造」屋頂,但木桁檁及和屋頂今已不存。 炊事場左前及右後各有圓形大水井一口,水井邊有方形儲水槽兩座,做為取水的水源。左右山牆中央都開有一扇大門,以便連通兵舍、水井及儲水槽。門楣、窗楣用鋼筋混凝土造,但門窗都已不存,正面左窗被國軍用紅磚封閉,窗檻下的檻牆損毀嚴重。其餘窗檻、窗楣也都有混凝土爆裂、鋼筋裸露情形。 3. 監守衛舍 位於最左端的監守衛舍,呈正方形平面,坐西北朝東南,長寬均為8.02m,距方形儲水池約1.2m。厚45cm的外牆用玄武岩塊石以亂石砌工法砌造,四角隅下端略做弧形放腳。前後山牆各開大門一扇,門楣、窗楣用鋼筋混凝土造,但門窗都已不存,正面大門已被封閉,僅留後門可以出入,室內已無隔間,形如空屋。與以往的監守衛舍不同的是,廁圊不設在室內,而在室外的左側約1.85m處,長寬均為2.54m,大門朝向監守衛舍,由於內部磚石雜物堆積,無法看出室內空間的配置,不過從背牆上所開的雙窗看,應為大小便所各一的小型廁圊,僅供監守衛舍裡的兵員使用。 4. 廁圊 廁圊位於炊事所後面約6.75m處,與兵房相距5.38m,是提供兵舍及炊事所的兵員使用的公廁。厚48cm的外牆用玄武岩塊石以亂石砌工法砌造,四角隅下端略做弧形放腳。現場左右山牆都留有矩形出入門洞,但一面已被封閉。室內配置已無法明辨,不過從門洞偏一邊看,應為1尿槽、3便所的小型廁圊。從留存有兩側山牆可以研判,其屋頂應為木桁檁構築的和瓦「切妻造」屋頂,但木桁檁及屋頂、甚至門楣、窗楣用鋼筋混凝土造,但門窗都已不存。 5. 糧食庫房 糧食庫房在廁圊左側3.63m處,長5.2m、寬4.37m。厚40cm的外牆用玄武岩塊石以亂石砌工法砌造,四角隅下端略做弧形放腳。向廁圊的前山牆開大門一扇,兩側各開窗一扇,門楣、窗楣用鋼筋混凝土造,但門窗都已不存。室內無隔間,形如空屋。 6. 水井及儲水池 由於在低窪的谷地可以掘井,因此大山新砲臺不再採用集山水入坑的辦法,而改在這一區內掘了兩口圓形大井,炊事所邊的一口井內徑是1.56m,周圍用22cm厚的井緣隔起,道路邊的一口井內徑是1.51m,周圍用20cm厚的井緣隔起。高起的井緣可以防地表水流入,兼做防兵員跌落的擋牆。由於井非常深(12.80m及12.30m),水面至少在6.39~7.46m以下,汲水不便,因此在周邊設有大小兩個方形的儲水池,大儲水池的長寬是4.26×4.23m,小儲水池的長寬則是2.58×3.15m,深度大約1.5m。電器發達後,兩口水井已改用馬達抽水,因此在井邊可見PVC管及電動馬達。 7.四周環境 本區位於斜坡谷地,除兵舍較高外,其餘建築所在呈緩坡下降,為與新作的石板路相配合,四周用矮牆圍起,靠坡地部分則可見日式石溝砌法的舊溝。並利用舊溝使本區的地表水匯集流入排水溝後再導入較低的生態池中,經過分解與淨化的過程,再溢流入縣道的大排中。生態池除做成池形外,還用蜿蜒的水道將水的重力加速度降低,形成功能與美感兼具的淨水設施。 三、通信連絡空間 1. 連絡交通路 大山新砲臺的主要連絡交通路,在砲臺的東側及東北側,位於半島西側的稜線上,西可連風櫃,東與大山堡壘砲臺的步兵道連接,可通嵵裡。只可惜這條沒有邊溝的連絡交通路,在長期無人使用下,已無法明顯的辨別道路的蹤跡,而被近年所做的步道所取代。 2. 軍用道路 大山新砲臺初建時的軍用道路已無蹤跡可循,尤其在近年地景的開闢下,軍道的路形已無還原的可能。
使用情形: 閒置。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主要建物周圍銀合歡雜草覆蓋,需定期派人員巡邏,以利掌握建物損壞狀況。
現狀: 建物主體保存尚完整,目前標的閒置中。
網站名稱: (空)
網址: (空)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6-9261141#134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0993700083號
公告日期: : 2010-06-30 15:38:31.0
2::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0993700095號
公告日期: : 2010-07-22 00:00:00.0
note: : 馬公大山堡壘砲臺指定為本縣古蹟之修正土地地號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landNo: : 嵵裡新段
landSerialNo: : 1556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特定目的事業用地
2::
itemNo: : 2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landNo: : 嵵裡新段
landSerialNo: : 1594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特定目的事業用地
3::
itemNo: : 3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landNo: : 嵵裡新段
landSerialNo: : 1593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特定目的事業用地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0-11-30/106ec8bd-d0d9-4e51-9490-a6015ac78073/公告公文.pdf
2::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0-11-30/3eb8b023-9ad8-4096-a134-11d21b7527a0/公告公文(歷次).pdf
地籍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10-06/38a5e5d4-8eed-4738-a156-caf38d22bcc4/地籍資料.pdf
repImgId: 1422

# 現在 於 展覽資訊 - 2

發行版本1.4
唯一辨識碼64d3ff1673f77c2b484e636a
活動名稱「現代」文青養成術──與美新處的超時空對話Literary Education of Modernist Youth-The U.S.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American Modernism in Taiwa
活動類別6
活動場次資訊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08/18 10:00:00
地址: : 100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54號
場地名稱: : The Memorial Foundation of 228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空)
經度: : (空)
結束時間: : 2024/01/31 10:00:00
演出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財團法人二二八紀念基金會[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The Memorial Foundation of 228]
折扣資訊(空)
簡介說明策展緣起 現代主義源於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期,對應於城市文明發展造成現代生活快速變遷而興起的思潮。在這個世界性、跨領域價值和信仰變動的歷史時刻,臺灣並未缺席。在冷戰將世界一分為二的時代,美國現代主義伴隨著各種軍事、經濟援助進入戒嚴時期的臺灣社會,在肅殺、沉悶的年代,引領戰後臺灣社會和文藝思潮往現代化的方向發展。本展由國立臺灣文學館與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合辦,透過展覽揭示臺灣當時世代學思養成的社會背景與文藝氛圍,探討現代主義如何形塑知識分子的世界觀,以及臺灣如何在國際交流中發展出自己的特色和價值,進而在吸收、學習、模仿與創新的探索過程中,逐漸綻放出屬於臺灣現代主義自己獨特的樣貌。 The Story behind the Exhibition Modernism arose during the period from the late 19th century to the early 1900s in response to ideological shifts caused by urbanization and the rapid social changes that came in its wake. Taiwan was also involved in this momentous era when beliefs and values crossed boundaries around the world. American modernism entered Taiwan via military and economic aid during the Cold War, when the world was divided into two camps. Suppressed by martial law, the trends of post-war Taiwanese literature, art, and society were led towards modernization by American modernism. This exhibition is co-organized by the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 and the National 228 Memorial Museum, highlighting the social, literary, and artistic climate which nurtured a generation, exploring how modernism shaped the worldview of the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while also providing deeper insight into how modernism came to gain unique characteristics in Taiwan–through absorbing knowledge, imitation, and innovation, Western modernism in Taiwan evolved and blossomed into the new independent movement known as Taiwanese modernism. 現代主義與美國文化的影響 1950年之後,臺灣開始接受美國的軍事和經濟援助。伴隨著美援而來的,是美國文化遍及臺灣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深深影響了臺灣社會的藝術文化發展,美國新聞處(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Service, USIS, 簡稱美新處)即扮演了引介歐美現代思潮進入臺灣的關鍵角色。 在1979年臺灣開放出國觀光之前,想要獲取國外的藝術文化資訊,除了出國留學,便只能透過報章雜誌上的藝文介紹文章獲取相關訊息。在這樣資訊貧乏,藝文愛好者又求知若渴的年代,美新處的圖書館(圖書室)成了重要文化據點。 The Impact of Modernism and American Culture Taiwan began receiving military and economic aid from the United States in 1950. Along with this aid came American culture, which soon spread throughout all aspects of Taiwanese society and deeply impacted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art and culture. The 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Service (USIS) came to play a crucial role in introducing modern European and American modernist trends to Taiwan. Before Taiwan opened its borders for overseas tourism in 1979, information of foreign art and culture was obtainable through only two means: studying abroad or reading newspaper and magazine articles on such topics. In a time when thirsting art and culture enthusiasts pursued further in a social landscape barren of this field of knowledge, the library in the USIS thus became a significant cultural hub for the Taiwanese people. 《學生英文雜誌》18卷2期,1969年美新處發行的英文雜誌。 Student Review, vol. 18, no. 2. 1969. Issued by USIS 「現代」文青養成所:美國新聞處 1946年,美國設立駐臺北領事館,一開始附屬於大使館的新聞處,肩負臺灣的文化宣傳活動任務,目的是傳達當時的美國外交政策,使所在地國民認識美國、了解美國並進而產生好感。其後,陸續於臺中、高雄、臺南、嘉義、屏東設置美新處。1958年,臺北美新處遷移至南海路54號(即今日二二八國家紀念館),由於美新處圖書館藏書豐富,同時設置林肯中心,也經常舉辦美國電影欣賞、繪畫、舞蹈、音樂會等藝文展演,因此成為當時許多中學生、大學生課後的重要活動場所。三十年來,台北市南海路五十四號一直是年輕藝術工作者的希望所在。在這裡他們可以暢所欲言,為藝術而藝術。 USIS: The Literary Education of the "Modernist" Youth In 1946, the United States established the American Consulate at Taiwan in Taipei. The USIS, initially a subsidiary of the U.S. Embassy, was tasked with promoting cultural activities to broadcast U.S. foreign policy and familiarizing the general public with the country in order to create a more favorable impression. USIS offices were later set up in Taichung, Kaohsiung, Tainan, Chiayi, and Pingtung. In 1958, USIS Taipei moved to No. 54, Nanhai Road (now the National 228 Memorial Museum). The ample collection of books in the USIS librar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braham Lincoln American Center made it a fitting place to host frequent cultural events featuring American films, painting, dance, and concerts. The USIS thus became an important after-school hub of activity for many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students. 美國文學在臺灣 《今日世界》的誕生 在美國國務院(U.S. Department of State)經費的挹注下,1949年《今日美國》(America Today)由香港總領事館新聞處發行,介紹美國生活方式以及各種資訊給華文讀者,而後為了因應時局瞬息萬變,欲將世界各地實況納入報導而更名為《今日世界》。1952年「今日世界社」和「今日世界出版社」在香港設立,以便生產中文出版品並宣傳至東南亞。 American Literature in Taiwan The Founding of World Today With funding from the U.S. Department of State, American Today was launched in 1949 by the USIS in Hong Kong to introduce American ways of living and other information to readers of Chinese. The publication was later renamed World Today in order to report global current events in a rapidly changing world. In 1952, World Today Press and World Today Publishing (both entities, though different, have since been referred to as “World Today Press”)were established in Hong Kong to produce promotional Chinese publications for readers in Southeast Asia. 《今日世界》第241期,1962年,由香港今日世界社發行。 World Today, no. 241 1962. Published by World Today Press. 《今日世界》中的美國文學 今日世界出版社集合了1950-60年代臺港兩地最重要的譯者,翻譯美國文學與現代主義的著作。由林以亮(宋淇)主持,夏濟安、張愛玲、余光中為主要翻譯者。譯介過的作者包括愛倫.坡(Edgar Allan Poe)、馬克.吐溫(Mark Twain)、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厄尼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等,廣泛影響臺港、東南亞的創作者與普通讀者對於美國文學和美國現代主義的接受。 The American Literature of World Today World Today Press gathered the most prominent translators in Hong Kong and Taiwan during the 1950s and 1960s to translate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modernist works. The publication was presided over by Lin Yi-liang (Sung Chi); T.A.Hsia (Hsia Chi-an), Chang Ai-ling (Eileen Chang), and Yu Kuang-chung served as the main translators. Authors translated include Edgar Allan Poe, Mark Twain, Henry James, William Faulkner, Ernest Hemingway, F. Scott Fitzgerald, and others. These writers had an extensive impact on writers and readers in Taiwan, Hong Kong, and Southeast Asia, shaping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reception of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American modernism. 《美國現代七大小說家》 1967出版,由威廉·范·俄康納主編,介紹伊德絲.華頓、辛克萊.劉易斯、費茲傑羅、威廉.福克納、厄尼斯特.海明威、湯姆斯.吳爾夫、拿撒奈.韋斯特等七位美國小說家。 Seven Modern American Novelists 1967.Edited by William Van O'Connor, ntroducing Edith Wharton, Harry Sinclair Lewis, F. Scott Fitzgerald, William Faulkner, Ernest Hemingway, Thomas Wolfe and Nathan Weinstein. 美新處與文壇、藝壇的交會 臺灣文學史上的黃金年代 《文學雜誌》與《現代文學》被文學史論者視為臺灣文學史上的「黃金時代」,也是戰後臺灣最重要的引介美國現代主義文學的刊物。而這兩個前後接續的學院刊物,都曾經獲得臺北美新處的支持。 《文學雜誌》(1956-1960)的主編是臺大外文系教授夏濟安,他所揭櫫的「現代小說」概念,對於後來臺灣的現代主義文學發展影響甚鉅。該雜誌實際上是臺北美新處支持的隱蔽(unattributed)中文月刊,臺北美新處總是「以特別折扣」每期購買兩千本發送其他九個海外的美國新聞處。 USIS, Modern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Review The Golden Age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History The circulation of Literary Review and Modern Literature is regarded by literary historians as the golden age of Taiwanese literary history. They are considered the most important periodicals which introduced American modernist literature in post-war Taiwan. Both academic publications received support from USIS Taipei. Hsia Chi-an, a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a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served as editor-in-chief of Literary Review (1956-1960). Hsia's declaration of the concept of modern fiction greatly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ist literature in Taiwan. The magazine was an unattributed monthly Chinese periodical supported by USIS Taipei. USIS Taipei would purchase 2,000 copies per issue at a "special discount" and have them sent to nine other overseas USIS offices. Modern Literature (1960-1984) was in circulation from March 1960 and founded by students of the South North Society from th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including Pai Hsien-yung, Wang Wen-hsing, Ouyang Tzu, and Chen Jo-hsi. The magazine systematically translated and introduced American modernist literature. Among the published works, fiction featuring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and existentialism greatly resonated with the younger generation. 《文學雜誌》1卷3期 Literary Review (1956-1960) 《現代文學》25期 Modern Literature (Quarterly), no. 25 臺灣文學外譯的基石 美新處對臺灣文學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貢獻,就是臺灣文學外譯。透過美國現代主義的翻譯與譯介,臺灣作家也在創作上回應美式現代主義的影響,發展出屬於自身的特色,其具體展現在Heritage Press系列叢書。Heritage Press系列是美新處譯書計畫的運作項目之一。首先以美方為計畫主持人,再由當地的作家、翻譯家形成一個聯絡網,最後交由在地出版社(臺北Heritage Press)出版。 當時的英譯當代文學成果出版了《中國新詩選》、《中國新小說選》、《綠藻與鹹蛋》、《招魂:五篇台灣小說選》等出版品,不僅是臺灣文學的第一次輸出、展現了現代主義文學在臺灣的特色,包括譯介中國來臺、臺灣本土詩人及作家的作品,甚至也出版了以女性作家為主的《八個故事:中國女性作家小說選》(黃娟、潘人木、陳若曦、林海音、歐陽子、張愛玲、侯榕生、聶華苓)。這個計畫成果充分呈現出現代主義在臺灣既是一種橫向移植,但也帶有強烈創新精神的特色,可以說臺灣文學的外譯工作,是從美新處時期就已打下的基礎,也一步一步將臺灣文學推向世界舞台。 The Cornerstone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in Translation The USIS made crucial contributions to Taiwanese literature by translating Taiwanese works. As they took in American modernist literature, Taiwanese writers responded by incorporating its characteristics into their own works. This can be seen in the literature featured in the Heritage Press series. The Heritage Press series was a joint operation project by the USIS Taiwan Book Translation Program involving project coordinators in the United States, a network of Taiwanese writers and translators, and local publishers (Heritage Press in Taipei).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was the most common writing technique in the Heritage Press series, so much so that it has since become a fixed writing method. By using a "present-past-present" trajectory, the protagonist's memories throw their consciousness into the past to a specific scene or experience. Writers utilized this technique to break from traditional chronological structures and instead create complex, overlapping timelines through the depiction of a character's thoughts and mental processes. The result is a more three-dimensional sense of time and space. 新批評 愛荷華寫作班提倡以「新批評」(細讀)的方式分析學員的作品,而這一套文學評論方式影響後來臺港作家的創作、評論和教學。保羅.安格爾的作家創作坊教室,是在愛荷華河邊搭建的簡陋營房,在課堂上,大家熱烈討論「不具名」的學員作品,辯論熱烈,毫不留情。 New Criticism The Iowa Writers' Workshop advocated the analysis of student works through the lens of New Criticism (or close reading).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went on to influence the creation, commentary, and teachings of later Taiwanese and Hong Kong writers. The simple classrooms of the Iowa Writers' Workshop built along the Iowa River were the setting for passionate discussions of student works with the names of authors being withheld temporarily and fiery debates. 用西方的技巧•說自己的故事 整體而言,1950年代中期之後,臺灣現代主義受到美國現代主義影響,而且是全面性的深化,包含繪畫、舞蹈、音樂等其他藝術形式。以文學而言,不同的現代主義作家追求「現代主義」的來源、方式和途徑雖然各有不同,但大部分作家的共同點是:對於語言的創新,對於寫作技巧的模仿和嘗試,成為大部分臺灣作家對於美國現代主義文學的認識與接受。 "Use Western Techniques to Tell Your Own Story" Taiwanese modernism was broadly influenced by American modernism after the mid-1950s and underwent extensive development in areas such as painting, dance, music, and other art forms. For literature, although modernist writers each pursued different sources, methods, and channels of modernism, they all exhibited innovative language and engaged in the imitation and experimentation of various writing skills. 《家變》 1973年出版,王文興著。王文興透過語言實驗和改造小說內部組織,描寫一個現代知識青年在成長期間所遭遇的精神衝突,並觸及家庭社會議題。 Family Catastrophe 1973 Written by Wang Wen-hsing. Wang Wen-hsing described the spiritual conflicts encountered by a modern intellectual youth during his growth through language experiments and reformed the inner structure of the novel, and touched on family and social issues. 結語:現代主義與知識分子的內在自創 在冷戰的年代,臺灣知識分子透過美新處,汲取來自美國和西方的現代主義思潮;尤其今日世界出版社的美國文學譯作,已成為人文學科學生學習和創作的啟蒙書。 西方現代主義的興起,在於反思西方現代化所帶來的人類困境,透過作品的形式和內容,顛覆和挑戰過往的藝術形式和創作內容,重新認識西方現代文明的基礎。而戰後現代主義進入戒嚴時期的臺灣,成為孕育一個世代創作的共同養分,不同創作者選擇現代主義不同的技法或主題,融合自身的經驗和對創作的理念,孕育出屬於臺灣在地的現代主義文學。 臺灣的現代主義並非高度現代化社會而發展出的現代主義,而是冷戰反共下的現代主義。他們用西方的技巧(在很大層面上就是美國的)來講臺灣的故事,而這就是臺灣的現代主義。 Closing Words: Modernism and the Self-Creation of a Scholar During the Cold War era, Taiwanese scholars drew on modernist trend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West through the USIS. World Today Press and World Today Publishing have both greatly contributed to the dissemination and widening sphere of influence of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modernist thought particularly foundational for humanities students to learn and create. Western modernism arose from reflections on the human dilemma triggered by modernization. Through literary form and content, modernism subverted and challenged past art styles and creative content and re-examined the very basis of modern Western civilization. After World War II, modernism entered Taiwan during the martial law era and became the fodder for a generation of creatives. While different creatives pursued different techniques or topics in modernism, they all incorporated their own experiences and ideas about creation and cultivated a modernist literature that was unique to Taiwan. Taiwanese modernism did not emerge from a highly modernized society, but rather from the modernism that arose during the Cold War in response to communism. They used Western (largly American) techniques to tell the stories of Taiwan, and in a sense, the story of Taiwanese modernism.
圖片連結(空)
主辦單位1:: : 國立台灣文學館
協辦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MTL/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30057
推廣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MTL
備註(空)
編輯時間(空)
來源網站名稱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2023/08/18
活動結束日期2024/01/31
點閱數25
發行版本: 1.4
唯一辨識碼: 64d3ff1673f77c2b484e636a
活動名稱: 「現代」文青養成術──與美新處的超時空對話Literary Education of Modernist Youth-The U.S.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American Modernism in Taiwa
活動類別: 6
活動場次資訊: 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08/18 10:00:00
地址: : 100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54號
場地名稱: : The Memorial Foundation of 228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空)
經度: : (空)
結束時間: : 2024/01/31 10:00:00
演出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財團法人二二八紀念基金會[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The Memorial Foundation of 228]
折扣資訊: (空)
簡介說明: 策展緣起 現代主義源於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期,對應於城市文明發展造成現代生活快速變遷而興起的思潮。在這個世界性、跨領域價值和信仰變動的歷史時刻,臺灣並未缺席。在冷戰將世界一分為二的時代,美國現代主義伴隨著各種軍事、經濟援助進入戒嚴時期的臺灣社會,在肅殺、沉悶的年代,引領戰後臺灣社會和文藝思潮往現代化的方向發展。本展由國立臺灣文學館與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合辦,透過展覽揭示臺灣當時世代學思養成的社會背景與文藝氛圍,探討現代主義如何形塑知識分子的世界觀,以及臺灣如何在國際交流中發展出自己的特色和價值,進而在吸收、學習、模仿與創新的探索過程中,逐漸綻放出屬於臺灣現代主義自己獨特的樣貌。 The Story behind the Exhibition Modernism arose during the period from the late 19th century to the early 1900s in response to ideological shifts caused by urbanization and the rapid social changes that came in its wake. Taiwan was also involved in this momentous era when beliefs and values crossed boundaries around the world. American modernism entered Taiwan via military and economic aid during the Cold War, when the world was divided into two camps. Suppressed by martial law, the trends of post-war Taiwanese literature, art, and society were led towards modernization by American modernism. This exhibition is co-organized by the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 and the National 228 Memorial Museum, highlighting the social, literary, and artistic climate which nurtured a generation, exploring how modernism shaped the worldview of the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while also providing deeper insight into how modernism came to gain unique characteristics in Taiwan–through absorbing knowledge, imitation, and innovation, Western modernism in Taiwan evolved and blossomed into the new independent movement known as Taiwanese modernism. 現代主義與美國文化的影響 1950年之後,臺灣開始接受美國的軍事和經濟援助。伴隨著美援而來的,是美國文化遍及臺灣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深深影響了臺灣社會的藝術文化發展,美國新聞處(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Service, USIS, 簡稱美新處)即扮演了引介歐美現代思潮進入臺灣的關鍵角色。 在1979年臺灣開放出國觀光之前,想要獲取國外的藝術文化資訊,除了出國留學,便只能透過報章雜誌上的藝文介紹文章獲取相關訊息。在這樣資訊貧乏,藝文愛好者又求知若渴的年代,美新處的圖書館(圖書室)成了重要文化據點。 The Impact of Modernism and American Culture Taiwan began receiving military and economic aid from the United States in 1950. Along with this aid came American culture, which soon spread throughout all aspects of Taiwanese society and deeply impacted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art and culture. The 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Service (USIS) came to play a crucial role in introducing modern European and American modernist trends to Taiwan. Before Taiwan opened its borders for overseas tourism in 1979, information of foreign art and culture was obtainable through only two means: studying abroad or reading newspaper and magazine articles on such topics. In a time when thirsting art and culture enthusiasts pursued further in a social landscape barren of this field of knowledge, the library in the USIS thus became a significant cultural hub for the Taiwanese people. 《學生英文雜誌》18卷2期,1969年美新處發行的英文雜誌。 Student Review, vol. 18, no. 2. 1969. Issued by USIS 「現代」文青養成所:美國新聞處 1946年,美國設立駐臺北領事館,一開始附屬於大使館的新聞處,肩負臺灣的文化宣傳活動任務,目的是傳達當時的美國外交政策,使所在地國民認識美國、了解美國並進而產生好感。其後,陸續於臺中、高雄、臺南、嘉義、屏東設置美新處。1958年,臺北美新處遷移至南海路54號(即今日二二八國家紀念館),由於美新處圖書館藏書豐富,同時設置林肯中心,也經常舉辦美國電影欣賞、繪畫、舞蹈、音樂會等藝文展演,因此成為當時許多中學生、大學生課後的重要活動場所。三十年來,台北市南海路五十四號一直是年輕藝術工作者的希望所在。在這裡他們可以暢所欲言,為藝術而藝術。 USIS: The Literary Education of the "Modernist" Youth In 1946, the United States established the American Consulate at Taiwan in Taipei. The USIS, initially a subsidiary of the U.S. Embassy, was tasked with promoting cultural activities to broadcast U.S. foreign policy and familiarizing the general public with the country in order to create a more favorable impression. USIS offices were later set up in Taichung, Kaohsiung, Tainan, Chiayi, and Pingtung. In 1958, USIS Taipei moved to No. 54, Nanhai Road (now the National 228 Memorial Museum). The ample collection of books in the USIS librar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braham Lincoln American Center made it a fitting place to host frequent cultural events featuring American films, painting, dance, and concerts. The USIS thus became an important after-school hub of activity for many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students. 美國文學在臺灣 《今日世界》的誕生 在美國國務院(U.S. Department of State)經費的挹注下,1949年《今日美國》(America Today)由香港總領事館新聞處發行,介紹美國生活方式以及各種資訊給華文讀者,而後為了因應時局瞬息萬變,欲將世界各地實況納入報導而更名為《今日世界》。1952年「今日世界社」和「今日世界出版社」在香港設立,以便生產中文出版品並宣傳至東南亞。 American Literature in Taiwan The Founding of World Today With funding from the U.S. Department of State, American Today was launched in 1949 by the USIS in Hong Kong to introduce American ways of living and other information to readers of Chinese. The publication was later renamed World Today in order to report global current events in a rapidly changing world. In 1952, World Today Press and World Today Publishing (both entities, though different, have since been referred to as “World Today Press”)were established in Hong Kong to produce promotional Chinese publications for readers in Southeast Asia. 《今日世界》第241期,1962年,由香港今日世界社發行。 World Today, no. 241 1962. Published by World Today Press. 《今日世界》中的美國文學 今日世界出版社集合了1950-60年代臺港兩地最重要的譯者,翻譯美國文學與現代主義的著作。由林以亮(宋淇)主持,夏濟安、張愛玲、余光中為主要翻譯者。譯介過的作者包括愛倫.坡(Edgar Allan Poe)、馬克.吐溫(Mark Twain)、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厄尼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等,廣泛影響臺港、東南亞的創作者與普通讀者對於美國文學和美國現代主義的接受。 The American Literature of World Today World Today Press gathered the most prominent translators in Hong Kong and Taiwan during the 1950s and 1960s to translate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modernist works. The publication was presided over by Lin Yi-liang (Sung Chi); T.A.Hsia (Hsia Chi-an), Chang Ai-ling (Eileen Chang), and Yu Kuang-chung served as the main translators. Authors translated include Edgar Allan Poe, Mark Twain, Henry James, William Faulkner, Ernest Hemingway, F. Scott Fitzgerald, and others. These writers had an extensive impact on writers and readers in Taiwan, Hong Kong, and Southeast Asia, shaping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reception of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American modernism. 《美國現代七大小說家》 1967出版,由威廉·范·俄康納主編,介紹伊德絲.華頓、辛克萊.劉易斯、費茲傑羅、威廉.福克納、厄尼斯特.海明威、湯姆斯.吳爾夫、拿撒奈.韋斯特等七位美國小說家。 Seven Modern American Novelists 1967.Edited by William Van O'Connor, ntroducing Edith Wharton, Harry Sinclair Lewis, F. Scott Fitzgerald, William Faulkner, Ernest Hemingway, Thomas Wolfe and Nathan Weinstein. 美新處與文壇、藝壇的交會 臺灣文學史上的黃金年代 《文學雜誌》與《現代文學》被文學史論者視為臺灣文學史上的「黃金時代」,也是戰後臺灣最重要的引介美國現代主義文學的刊物。而這兩個前後接續的學院刊物,都曾經獲得臺北美新處的支持。 《文學雜誌》(1956-1960)的主編是臺大外文系教授夏濟安,他所揭櫫的「現代小說」概念,對於後來臺灣的現代主義文學發展影響甚鉅。該雜誌實際上是臺北美新處支持的隱蔽(unattributed)中文月刊,臺北美新處總是「以特別折扣」每期購買兩千本發送其他九個海外的美國新聞處。 USIS, Modern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Review The Golden Age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History The circulation of Literary Review and Modern Literature is regarded by literary historians as the golden age of Taiwanese literary history. They are considered the most important periodicals which introduced American modernist literature in post-war Taiwan. Both academic publications received support from USIS Taipei. Hsia Chi-an, a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a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served as editor-in-chief of Literary Review (1956-1960). Hsia's declaration of the concept of modern fiction greatly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ist literature in Taiwan. The magazine was an unattributed monthly Chinese periodical supported by USIS Taipei. USIS Taipei would purchase 2,000 copies per issue at a "special discount" and have them sent to nine other overseas USIS offices. Modern Literature (1960-1984) was in circulation from March 1960 and founded by students of the South North Society from th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including Pai Hsien-yung, Wang Wen-hsing, Ouyang Tzu, and Chen Jo-hsi. The magazine systematically translated and introduced American modernist literature. Among the published works, fiction featuring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and existentialism greatly resonated with the younger generation. 《文學雜誌》1卷3期 Literary Review (1956-1960) 《現代文學》25期 Modern Literature (Quarterly), no. 25 臺灣文學外譯的基石 美新處對臺灣文學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貢獻,就是臺灣文學外譯。透過美國現代主義的翻譯與譯介,臺灣作家也在創作上回應美式現代主義的影響,發展出屬於自身的特色,其具體展現在Heritage Press系列叢書。Heritage Press系列是美新處譯書計畫的運作項目之一。首先以美方為計畫主持人,再由當地的作家、翻譯家形成一個聯絡網,最後交由在地出版社(臺北Heritage Press)出版。 當時的英譯當代文學成果出版了《中國新詩選》、《中國新小說選》、《綠藻與鹹蛋》、《招魂:五篇台灣小說選》等出版品,不僅是臺灣文學的第一次輸出、展現了現代主義文學在臺灣的特色,包括譯介中國來臺、臺灣本土詩人及作家的作品,甚至也出版了以女性作家為主的《八個故事:中國女性作家小說選》(黃娟、潘人木、陳若曦、林海音、歐陽子、張愛玲、侯榕生、聶華苓)。這個計畫成果充分呈現出現代主義在臺灣既是一種橫向移植,但也帶有強烈創新精神的特色,可以說臺灣文學的外譯工作,是從美新處時期就已打下的基礎,也一步一步將臺灣文學推向世界舞台。 The Cornerstone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in Translation The USIS made crucial contributions to Taiwanese literature by translating Taiwanese works. As they took in American modernist literature, Taiwanese writers responded by incorporating its characteristics into their own works. This can be seen in the literature featured in the Heritage Press series. The Heritage Press series was a joint operation project by the USIS Taiwan Book Translation Program involving project coordinators in the United States, a network of Taiwanese writers and translators, and local publishers (Heritage Press in Taipei).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was the most common writing technique in the Heritage Press series, so much so that it has since become a fixed writing method. By using a "present-past-present" trajectory, the protagonist's memories throw their consciousness into the past to a specific scene or experience. Writers utilized this technique to break from traditional chronological structures and instead create complex, overlapping timelines through the depiction of a character's thoughts and mental processes. The result is a more three-dimensional sense of time and space. 新批評 愛荷華寫作班提倡以「新批評」(細讀)的方式分析學員的作品,而這一套文學評論方式影響後來臺港作家的創作、評論和教學。保羅.安格爾的作家創作坊教室,是在愛荷華河邊搭建的簡陋營房,在課堂上,大家熱烈討論「不具名」的學員作品,辯論熱烈,毫不留情。 New Criticism The Iowa Writers' Workshop advocated the analysis of student works through the lens of New Criticism (or close reading).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went on to influence the creation, commentary, and teachings of later Taiwanese and Hong Kong writers. The simple classrooms of the Iowa Writers' Workshop built along the Iowa River were the setting for passionate discussions of student works with the names of authors being withheld temporarily and fiery debates. 用西方的技巧•說自己的故事 整體而言,1950年代中期之後,臺灣現代主義受到美國現代主義影響,而且是全面性的深化,包含繪畫、舞蹈、音樂等其他藝術形式。以文學而言,不同的現代主義作家追求「現代主義」的來源、方式和途徑雖然各有不同,但大部分作家的共同點是:對於語言的創新,對於寫作技巧的模仿和嘗試,成為大部分臺灣作家對於美國現代主義文學的認識與接受。 "Use Western Techniques to Tell Your Own Story" Taiwanese modernism was broadly influenced by American modernism after the mid-1950s and underwent extensive development in areas such as painting, dance, music, and other art forms. For literature, although modernist writers each pursued different sources, methods, and channels of modernism, they all exhibited innovative language and engaged in the imitation and experimentation of various writing skills. 《家變》 1973年出版,王文興著。王文興透過語言實驗和改造小說內部組織,描寫一個現代知識青年在成長期間所遭遇的精神衝突,並觸及家庭社會議題。 Family Catastrophe 1973 Written by Wang Wen-hsing. Wang Wen-hsing described the spiritual conflicts encountered by a modern intellectual youth during his growth through language experiments and reformed the inner structure of the novel, and touched on family and social issues. 結語:現代主義與知識分子的內在自創 在冷戰的年代,臺灣知識分子透過美新處,汲取來自美國和西方的現代主義思潮;尤其今日世界出版社的美國文學譯作,已成為人文學科學生學習和創作的啟蒙書。 西方現代主義的興起,在於反思西方現代化所帶來的人類困境,透過作品的形式和內容,顛覆和挑戰過往的藝術形式和創作內容,重新認識西方現代文明的基礎。而戰後現代主義進入戒嚴時期的臺灣,成為孕育一個世代創作的共同養分,不同創作者選擇現代主義不同的技法或主題,融合自身的經驗和對創作的理念,孕育出屬於臺灣在地的現代主義文學。 臺灣的現代主義並非高度現代化社會而發展出的現代主義,而是冷戰反共下的現代主義。他們用西方的技巧(在很大層面上就是美國的)來講臺灣的故事,而這就是臺灣的現代主義。 Closing Words: Modernism and the Self-Creation of a Scholar During the Cold War era, Taiwanese scholars drew on modernist trend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West through the USIS. World Today Press and World Today Publishing have both greatly contributed to the dissemination and widening sphere of influence of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modernist thought particularly foundational for humanities students to learn and create. Western modernism arose from reflections on the human dilemma triggered by modernization. Through literary form and content, modernism subverted and challenged past art styles and creative content and re-examined the very basis of modern Western civilization. After World War II, modernism entered Taiwan during the martial law era and became the fodder for a generation of creatives. While different creatives pursued different techniques or topics in modernism, they all incorporated their own experiences and ideas about creation and cultivated a modernist literature that was unique to Taiwan. Taiwanese modernism did not emerge from a highly modernized society, but rather from the modernism that arose during the Cold War in response to communism. They used Western (largly American) techniques to tell the stories of Taiwan, and in a sense, the story of Taiwanese modernism.
圖片連結: (空)
主辦單位: 1:: : 國立台灣文學館
協辦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NMTL/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30057
推廣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NMTL
備註: (空)
編輯時間: (空)
來源網站名稱: 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 2023/08/18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1/31
點閱數: 25

# 現在 於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 3

發行版本1.4
唯一辨識碼64d3ff1673f77c2b484e636a
活動名稱「現代」文青養成術──與美新處的超時空對話Literary Education of Modernist Youth-The U.S.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American Modernism in Taiwa
活動類別6
活動場次資訊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08/18 10:00:00
地址: : 100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54號
場地名稱: :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二樓南翼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空)
經度: : (空)
結束時間: : 2024/01/31 10:00:00
演出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財團法人二二八紀念基金會[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The Memorial Foundation of 228]
折扣資訊(空)
簡介說明策展緣起 現代主義源於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期,對應於城市文明發展造成現代生活快速變遷而興起的思潮。在這個世界性、跨領域價值和信仰變動的歷史時刻,臺灣並未缺席。在冷戰將世界一分為二的時代,美國現代主義伴隨著各種軍事、經濟援助進入戒嚴時期的臺灣社會,在肅殺、沉悶的年代,引領戰後臺灣社會和文藝思潮往現代化的方向發展。本展由國立臺灣文學館與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合辦,透過展覽揭示臺灣當時世代學思養成的社會背景與文藝氛圍,探討現代主義如何形塑知識分子的世界觀,以及臺灣如何在國際交流中發展出自己的特色和價值,進而在吸收、學習、模仿與創新的探索過程中,逐漸綻放出屬於臺灣現代主義自己獨特的樣貌。 The Story behind the Exhibition Modernism arose during the period from the late 19th century to the early 1900s in response to ideological shifts caused by urbanization and the rapid social changes that came in its wake. Taiwan was also involved in this momentous era when beliefs and values crossed boundaries around the world. American modernism entered Taiwan via military and economic aid during the Cold War, when the world was divided into two camps. Suppressed by martial law, the trends of post-war Taiwanese literature, art, and society were led towards modernization by American modernism. This exhibition is co-organized by the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 and the National 228 Memorial Museum, highlighting the social, literary, and artistic climate which nurtured a generation, exploring how modernism shaped the worldview of the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while also providing deeper insight into how modernism came to gain unique characteristics in Taiwan–through absorbing knowledge, imitation, and innovation, Western modernism in Taiwan evolved and blossomed into the new independent movement known as Taiwanese modernism. 現代主義與美國文化的影響 1950年之後,臺灣開始接受美國的軍事和經濟援助。伴隨著美援而來的,是美國文化遍及臺灣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深深影響了臺灣社會的藝術文化發展,美國新聞處(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Service, USIS, 簡稱美新處)即扮演了引介歐美現代思潮進入臺灣的關鍵角色。 在1979年臺灣開放出國觀光之前,想要獲取國外的藝術文化資訊,除了出國留學,便只能透過報章雜誌上的藝文介紹文章獲取相關訊息。在這樣資訊貧乏,藝文愛好者又求知若渴的年代,美新處的圖書館(圖書室)成了重要文化據點。 The Impact of Modernism and American Culture Taiwan began receiving military and economic aid from the United States in 1950. Along with this aid came American culture, which soon spread throughout all aspects of Taiwanese society and deeply impacted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art and culture. The 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Service (USIS) came to play a crucial role in introducing modern European and American modernist trends to Taiwan. Before Taiwan opened its borders for overseas tourism in 1979, information of foreign art and culture was obtainable through only two means: studying abroad or reading newspaper and magazine articles on such topics. In a time when thirsting art and culture enthusiasts pursued further in a social landscape barren of this field of knowledge, the library in the USIS thus became a significant cultural hub for the Taiwanese people. 《學生英文雜誌》18卷2期,1969年美新處發行的英文雜誌。 Student Review, vol. 18, no. 2. 1969. Issued by USIS 「現代」文青養成所:美國新聞處 1946年,美國設立駐臺北領事館,一開始附屬於大使館的新聞處,肩負臺灣的文化宣傳活動任務,目的是傳達當時的美國外交政策,使所在地國民認識美國、了解美國並進而產生好感。其後,陸續於臺中、高雄、臺南、嘉義、屏東設置美新處。1958年,臺北美新處遷移至南海路54號(即今日二二八國家紀念館),由於美新處圖書館藏書豐富,同時設置林肯中心,也經常舉辦美國電影欣賞、繪畫、舞蹈、音樂會等藝文展演,因此成為當時許多中學生、大學生課後的重要活動場所。三十年來,台北市南海路五十四號一直是年輕藝術工作者的希望所在。在這裡他們可以暢所欲言,為藝術而藝術。 USIS: The Literary Education of the "Modernist" Youth In 1946, the United States established the American Consulate at Taiwan in Taipei. The USIS, initially a subsidiary of the U.S. Embassy, was tasked with promoting cultural activities to broadcast U.S. foreign policy and familiarizing the general public with the country in order to create a more favorable impression. USIS offices were later set up in Taichung, Kaohsiung, Tainan, Chiayi, and Pingtung. In 1958, USIS Taipei moved to No. 54, Nanhai Road (now the National 228 Memorial Museum). The ample collection of books in the USIS librar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braham Lincoln American Center made it a fitting place to host frequent cultural events featuring American films, painting, dance, and concerts. The USIS thus became an important after-school hub of activity for many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students. 美國文學在臺灣 《今日世界》的誕生 在美國國務院(U.S. Department of State)經費的挹注下,1949年《今日美國》(America Today)由香港總領事館新聞處發行,介紹美國生活方式以及各種資訊給華文讀者,而後為了因應時局瞬息萬變,欲將世界各地實況納入報導而更名為《今日世界》。1952年「今日世界社」和「今日世界出版社」在香港設立,以便生產中文出版品並宣傳至東南亞。 American Literature in Taiwan The Founding of World Today With funding from the U.S. Department of State, American Today was launched in 1949 by the USIS in Hong Kong to introduce American ways of living and other information to readers of Chinese. The publication was later renamed World Today in order to report global current events in a rapidly changing world. In 1952, World Today Press and World Today Publishing (both entities, though different, have since been referred to as “World Today Press”)were established in Hong Kong to produce promotional Chinese publications for readers in Southeast Asia. 《今日世界》第241期,1962年,由香港今日世界社發行。 World Today, no. 241 1962. Published by World Today Press. 《今日世界》中的美國文學 今日世界出版社集合了1950-60年代臺港兩地最重要的譯者,翻譯美國文學與現代主義的著作。由林以亮(宋淇)主持,夏濟安、張愛玲、余光中為主要翻譯者。譯介過的作者包括愛倫.坡(Edgar Allan Poe)、馬克.吐溫(Mark Twain)、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厄尼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等,廣泛影響臺港、東南亞的創作者與普通讀者對於美國文學和美國現代主義的接受。 The American Literature of World Today World Today Press gathered the most prominent translators in Hong Kong and Taiwan during the 1950s and 1960s to translate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modernist works. The publication was presided over by Lin Yi-liang (Sung Chi); T.A.Hsia (Hsia Chi-an), Chang Ai-ling (Eileen Chang), and Yu Kuang-chung served as the main translators. Authors translated include Edgar Allan Poe, Mark Twain, Henry James, William Faulkner, Ernest Hemingway, F. Scott Fitzgerald, and others. These writers had an extensive impact on writers and readers in Taiwan, Hong Kong, and Southeast Asia, shaping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reception of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American modernism. 《美國現代七大小說家》 1967出版,由威廉·范·俄康納主編,介紹伊德絲.華頓、辛克萊.劉易斯、費茲傑羅、威廉.福克納、厄尼斯特.海明威、湯姆斯.吳爾夫、拿撒奈.韋斯特等七位美國小說家。 Seven Modern American Novelists 1967.Edited by William Van O'Connor, ntroducing Edith Wharton, Harry Sinclair Lewis, F. Scott Fitzgerald, William Faulkner, Ernest Hemingway, Thomas Wolfe and Nathan Weinstein. 美新處與文壇、藝壇的交會 臺灣文學史上的黃金年代 《文學雜誌》與《現代文學》被文學史論者視為臺灣文學史上的「黃金時代」,也是戰後臺灣最重要的引介美國現代主義文學的刊物。而這兩個前後接續的學院刊物,都曾經獲得臺北美新處的支持。 《文學雜誌》(1956-1960)的主編是臺大外文系教授夏濟安,他所揭櫫的「現代小說」概念,對於後來臺灣的現代主義文學發展影響甚鉅。該雜誌實際上是臺北美新處支持的隱蔽(unattributed)中文月刊,臺北美新處總是「以特別折扣」每期購買兩千本發送其他九個海外的美國新聞處。 USIS, Modern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Review The Golden Age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History The circulation of Literary Review and Modern Literature is regarded by literary historians as the golden age of Taiwanese literary history. They are considered the most important periodicals which introduced American modernist literature in post-war Taiwan. Both academic publications received support from USIS Taipei. Hsia Chi-an, a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a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served as editor-in-chief of Literary Review (1956-1960). Hsia's declaration of the concept of modern fiction greatly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ist literature in Taiwan. The magazine was an unattributed monthly Chinese periodical supported by USIS Taipei. USIS Taipei would purchase 2,000 copies per issue at a "special discount" and have them sent to nine other overseas USIS offices. Modern Literature (1960-1984) was in circulation from March 1960 and founded by students of the South North Society from th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including Pai Hsien-yung, Wang Wen-hsing, Ouyang Tzu, and Chen Jo-hsi. The magazine systematically translated and introduced American modernist literature. Among the published works, fiction featuring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and existentialism greatly resonated with the younger generation. 《文學雜誌》1卷3期 Literary Review (1956-1960) 《現代文學》25期 Modern Literature (Quarterly), no. 25 臺灣文學外譯的基石 美新處對臺灣文學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貢獻,就是臺灣文學外譯。透過美國現代主義的翻譯與譯介,臺灣作家也在創作上回應美式現代主義的影響,發展出屬於自身的特色,其具體展現在Heritage Press系列叢書。Heritage Press系列是美新處譯書計畫的運作項目之一。首先以美方為計畫主持人,再由當地的作家、翻譯家形成一個聯絡網,最後交由在地出版社(臺北Heritage Press)出版。 當時的英譯當代文學成果出版了《中國新詩選》、《中國新小說選》、《綠藻與鹹蛋》、《招魂:五篇台灣小說選》等出版品,不僅是臺灣文學的第一次輸出、展現了現代主義文學在臺灣的特色,包括譯介中國來臺、臺灣本土詩人及作家的作品,甚至也出版了以女性作家為主的《八個故事:中國女性作家小說選》(黃娟、潘人木、陳若曦、林海音、歐陽子、張愛玲、侯榕生、聶華苓)。這個計畫成果充分呈現出現代主義在臺灣既是一種橫向移植,但也帶有強烈創新精神的特色,可以說臺灣文學的外譯工作,是從美新處時期就已打下的基礎,也一步一步將臺灣文學推向世界舞台。 The Cornerstone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in Translation The USIS made crucial contributions to Taiwanese literature by translating Taiwanese works. As they took in American modernist literature, Taiwanese writers responded by incorporating its characteristics into their own works. This can be seen in the literature featured in the Heritage Press series. The Heritage Press series was a joint operation project by the USIS Taiwan Book Translation Program involving project coordinators in the United States, a network of Taiwanese writers and translators, and local publishers (Heritage Press in Taipei).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was the most common writing technique in the Heritage Press series, so much so that it has since become a fixed writing method. By using a "present-past-present" trajectory, the protagonist's memories throw their consciousness into the past to a specific scene or experience. Writers utilized this technique to break from traditional chronological structures and instead create complex, overlapping timelines through the depiction of a character's thoughts and mental processes. The result is a more three-dimensional sense of time and space. 新批評 愛荷華寫作班提倡以「新批評」(細讀)的方式分析學員的作品,而這一套文學評論方式影響後來臺港作家的創作、評論和教學。保羅.安格爾的作家創作坊教室,是在愛荷華河邊搭建的簡陋營房,在課堂上,大家熱烈討論「不具名」的學員作品,辯論熱烈,毫不留情。 New Criticism The Iowa Writers' Workshop advocated the analysis of student works through the lens of New Criticism (or close reading).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went on to influence the creation, commentary, and teachings of later Taiwanese and Hong Kong writers. The simple classrooms of the Iowa Writers' Workshop built along the Iowa River were the setting for passionate discussions of student works with the names of authors being withheld temporarily and fiery debates. 用西方的技巧•說自己的故事 整體而言,1950年代中期之後,臺灣現代主義受到美國現代主義影響,而且是全面性的深化,包含繪畫、舞蹈、音樂等其他藝術形式。以文學而言,不同的現代主義作家追求「現代主義」的來源、方式和途徑雖然各有不同,但大部分作家的共同點是:對於語言的創新,對於寫作技巧的模仿和嘗試,成為大部分臺灣作家對於美國現代主義文學的認識與接受。 "Use Western Techniques to Tell Your Own Story" Taiwanese modernism was broadly influenced by American modernism after the mid-1950s and underwent extensive development in areas such as painting, dance, music, and other art forms. For literature, although modernist writers each pursued different sources, methods, and channels of modernism, they all exhibited innovative language and engaged in the imitation and experimentation of various writing skills. 《家變》 1973年出版,王文興著。王文興透過語言實驗和改造小說內部組織,描寫一個現代知識青年在成長期間所遭遇的精神衝突,並觸及家庭社會議題。 Family Catastrophe 1973 Written by Wang Wen-hsing. Wang Wen-hsing described the spiritual conflicts encountered by a modern intellectual youth during his growth through language experiments and reformed the inner structure of the novel, and touched on family and social issues. 結語:現代主義與知識分子的內在自創 在冷戰的年代,臺灣知識分子透過美新處,汲取來自美國和西方的現代主義思潮;尤其今日世界出版社的美國文學譯作,已成為人文學科學生學習和創作的啟蒙書。 西方現代主義的興起,在於反思西方現代化所帶來的人類困境,透過作品的形式和內容,顛覆和挑戰過往的藝術形式和創作內容,重新認識西方現代文明的基礎。而戰後現代主義進入戒嚴時期的臺灣,成為孕育一個世代創作的共同養分,不同創作者選擇現代主義不同的技法或主題,融合自身的經驗和對創作的理念,孕育出屬於臺灣在地的現代主義文學。 臺灣的現代主義並非高度現代化社會而發展出的現代主義,而是冷戰反共下的現代主義。他們用西方的技巧(在很大層面上就是美國的)來講臺灣的故事,而這就是臺灣的現代主義。 Closing Words: Modernism and the Self-Creation of a Scholar During the Cold War era, Taiwanese scholars drew on modernist trend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West through the USIS. World Today Press and World Today Publishing have both greatly contributed to the dissemination and widening sphere of influence of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modernist thought particularly foundational for humanities students to learn and create. Western modernism arose from reflections on the human dilemma triggered by modernization. Through literary form and content, modernism subverted and challenged past art styles and creative content and re-examined the very basis of modern Western civilization. After World War II, modernism entered Taiwan during the martial law era and became the fodder for a generation of creatives. While different creatives pursued different techniques or topics in modernism, they all incorporated their own experiences and ideas about creation and cultivated a modernist literature that was unique to Taiwan. Taiwanese modernism did not emerge from a highly modernized society, but rather from the modernism that arose during the Cold War in response to communism. They used Western (largly American) techniques to tell the stories of Taiwan, and in a sense, the story of Taiwanese modernism.
圖片連結(空)
主辦單位1:: : 國立台灣文學館
協辦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MTL/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30057
推廣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MTL
備註(空)
編輯時間(空)
來源網站名稱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2023/08/18
活動結束日期2024/01/31
點閱數25
發行版本: 1.4
唯一辨識碼: 64d3ff1673f77c2b484e636a
活動名稱: 「現代」文青養成術──與美新處的超時空對話Literary Education of Modernist Youth-The U.S.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American Modernism in Taiwa
活動類別: 6
活動場次資訊: 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08/18 10:00:00
地址: : 100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54號
場地名稱: :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二樓南翼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空)
經度: : (空)
結束時間: : 2024/01/31 10:00:00
演出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財團法人二二八紀念基金會[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The Memorial Foundation of 228]
折扣資訊: (空)
簡介說明: 策展緣起 現代主義源於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期,對應於城市文明發展造成現代生活快速變遷而興起的思潮。在這個世界性、跨領域價值和信仰變動的歷史時刻,臺灣並未缺席。在冷戰將世界一分為二的時代,美國現代主義伴隨著各種軍事、經濟援助進入戒嚴時期的臺灣社會,在肅殺、沉悶的年代,引領戰後臺灣社會和文藝思潮往現代化的方向發展。本展由國立臺灣文學館與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合辦,透過展覽揭示臺灣當時世代學思養成的社會背景與文藝氛圍,探討現代主義如何形塑知識分子的世界觀,以及臺灣如何在國際交流中發展出自己的特色和價值,進而在吸收、學習、模仿與創新的探索過程中,逐漸綻放出屬於臺灣現代主義自己獨特的樣貌。 The Story behind the Exhibition Modernism arose during the period from the late 19th century to the early 1900s in response to ideological shifts caused by urbanization and the rapid social changes that came in its wake. Taiwan was also involved in this momentous era when beliefs and values crossed boundaries around the world. American modernism entered Taiwan via military and economic aid during the Cold War, when the world was divided into two camps. Suppressed by martial law, the trends of post-war Taiwanese literature, art, and society were led towards modernization by American modernism. This exhibition is co-organized by the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 and the National 228 Memorial Museum, highlighting the social, literary, and artistic climate which nurtured a generation, exploring how modernism shaped the worldview of the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while also providing deeper insight into how modernism came to gain unique characteristics in Taiwan–through absorbing knowledge, imitation, and innovation, Western modernism in Taiwan evolved and blossomed into the new independent movement known as Taiwanese modernism. 現代主義與美國文化的影響 1950年之後,臺灣開始接受美國的軍事和經濟援助。伴隨著美援而來的,是美國文化遍及臺灣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深深影響了臺灣社會的藝術文化發展,美國新聞處(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Service, USIS, 簡稱美新處)即扮演了引介歐美現代思潮進入臺灣的關鍵角色。 在1979年臺灣開放出國觀光之前,想要獲取國外的藝術文化資訊,除了出國留學,便只能透過報章雜誌上的藝文介紹文章獲取相關訊息。在這樣資訊貧乏,藝文愛好者又求知若渴的年代,美新處的圖書館(圖書室)成了重要文化據點。 The Impact of Modernism and American Culture Taiwan began receiving military and economic aid from the United States in 1950. Along with this aid came American culture, which soon spread throughout all aspects of Taiwanese society and deeply impacted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art and culture. The 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Service (USIS) came to play a crucial role in introducing modern European and American modernist trends to Taiwan. Before Taiwan opened its borders for overseas tourism in 1979, information of foreign art and culture was obtainable through only two means: studying abroad or reading newspaper and magazine articles on such topics. In a time when thirsting art and culture enthusiasts pursued further in a social landscape barren of this field of knowledge, the library in the USIS thus became a significant cultural hub for the Taiwanese people. 《學生英文雜誌》18卷2期,1969年美新處發行的英文雜誌。 Student Review, vol. 18, no. 2. 1969. Issued by USIS 「現代」文青養成所:美國新聞處 1946年,美國設立駐臺北領事館,一開始附屬於大使館的新聞處,肩負臺灣的文化宣傳活動任務,目的是傳達當時的美國外交政策,使所在地國民認識美國、了解美國並進而產生好感。其後,陸續於臺中、高雄、臺南、嘉義、屏東設置美新處。1958年,臺北美新處遷移至南海路54號(即今日二二八國家紀念館),由於美新處圖書館藏書豐富,同時設置林肯中心,也經常舉辦美國電影欣賞、繪畫、舞蹈、音樂會等藝文展演,因此成為當時許多中學生、大學生課後的重要活動場所。三十年來,台北市南海路五十四號一直是年輕藝術工作者的希望所在。在這裡他們可以暢所欲言,為藝術而藝術。 USIS: The Literary Education of the "Modernist" Youth In 1946, the United States established the American Consulate at Taiwan in Taipei. The USIS, initially a subsidiary of the U.S. Embassy, was tasked with promoting cultural activities to broadcast U.S. foreign policy and familiarizing the general public with the country in order to create a more favorable impression. USIS offices were later set up in Taichung, Kaohsiung, Tainan, Chiayi, and Pingtung. In 1958, USIS Taipei moved to No. 54, Nanhai Road (now the National 228 Memorial Museum). The ample collection of books in the USIS librar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braham Lincoln American Center made it a fitting place to host frequent cultural events featuring American films, painting, dance, and concerts. The USIS thus became an important after-school hub of activity for many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students. 美國文學在臺灣 《今日世界》的誕生 在美國國務院(U.S. Department of State)經費的挹注下,1949年《今日美國》(America Today)由香港總領事館新聞處發行,介紹美國生活方式以及各種資訊給華文讀者,而後為了因應時局瞬息萬變,欲將世界各地實況納入報導而更名為《今日世界》。1952年「今日世界社」和「今日世界出版社」在香港設立,以便生產中文出版品並宣傳至東南亞。 American Literature in Taiwan The Founding of World Today With funding from the U.S. Department of State, American Today was launched in 1949 by the USIS in Hong Kong to introduce American ways of living and other information to readers of Chinese. The publication was later renamed World Today in order to report global current events in a rapidly changing world. In 1952, World Today Press and World Today Publishing (both entities, though different, have since been referred to as “World Today Press”)were established in Hong Kong to produce promotional Chinese publications for readers in Southeast Asia. 《今日世界》第241期,1962年,由香港今日世界社發行。 World Today, no. 241 1962. Published by World Today Press. 《今日世界》中的美國文學 今日世界出版社集合了1950-60年代臺港兩地最重要的譯者,翻譯美國文學與現代主義的著作。由林以亮(宋淇)主持,夏濟安、張愛玲、余光中為主要翻譯者。譯介過的作者包括愛倫.坡(Edgar Allan Poe)、馬克.吐溫(Mark Twain)、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厄尼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等,廣泛影響臺港、東南亞的創作者與普通讀者對於美國文學和美國現代主義的接受。 The American Literature of World Today World Today Press gathered the most prominent translators in Hong Kong and Taiwan during the 1950s and 1960s to translate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modernist works. The publication was presided over by Lin Yi-liang (Sung Chi); T.A.Hsia (Hsia Chi-an), Chang Ai-ling (Eileen Chang), and Yu Kuang-chung served as the main translators. Authors translated include Edgar Allan Poe, Mark Twain, Henry James, William Faulkner, Ernest Hemingway, F. Scott Fitzgerald, and others. These writers had an extensive impact on writers and readers in Taiwan, Hong Kong, and Southeast Asia, shaping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reception of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American modernism. 《美國現代七大小說家》 1967出版,由威廉·范·俄康納主編,介紹伊德絲.華頓、辛克萊.劉易斯、費茲傑羅、威廉.福克納、厄尼斯特.海明威、湯姆斯.吳爾夫、拿撒奈.韋斯特等七位美國小說家。 Seven Modern American Novelists 1967.Edited by William Van O'Connor, ntroducing Edith Wharton, Harry Sinclair Lewis, F. Scott Fitzgerald, William Faulkner, Ernest Hemingway, Thomas Wolfe and Nathan Weinstein. 美新處與文壇、藝壇的交會 臺灣文學史上的黃金年代 《文學雜誌》與《現代文學》被文學史論者視為臺灣文學史上的「黃金時代」,也是戰後臺灣最重要的引介美國現代主義文學的刊物。而這兩個前後接續的學院刊物,都曾經獲得臺北美新處的支持。 《文學雜誌》(1956-1960)的主編是臺大外文系教授夏濟安,他所揭櫫的「現代小說」概念,對於後來臺灣的現代主義文學發展影響甚鉅。該雜誌實際上是臺北美新處支持的隱蔽(unattributed)中文月刊,臺北美新處總是「以特別折扣」每期購買兩千本發送其他九個海外的美國新聞處。 USIS, Modern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Review The Golden Age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History The circulation of Literary Review and Modern Literature is regarded by literary historians as the golden age of Taiwanese literary history. They are considered the most important periodicals which introduced American modernist literature in post-war Taiwan. Both academic publications received support from USIS Taipei. Hsia Chi-an, a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a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served as editor-in-chief of Literary Review (1956-1960). Hsia's declaration of the concept of modern fiction greatly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ist literature in Taiwan. The magazine was an unattributed monthly Chinese periodical supported by USIS Taipei. USIS Taipei would purchase 2,000 copies per issue at a "special discount" and have them sent to nine other overseas USIS offices. Modern Literature (1960-1984) was in circulation from March 1960 and founded by students of the South North Society from th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including Pai Hsien-yung, Wang Wen-hsing, Ouyang Tzu, and Chen Jo-hsi. The magazine systematically translated and introduced American modernist literature. Among the published works, fiction featuring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and existentialism greatly resonated with the younger generation. 《文學雜誌》1卷3期 Literary Review (1956-1960) 《現代文學》25期 Modern Literature (Quarterly), no. 25 臺灣文學外譯的基石 美新處對臺灣文學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貢獻,就是臺灣文學外譯。透過美國現代主義的翻譯與譯介,臺灣作家也在創作上回應美式現代主義的影響,發展出屬於自身的特色,其具體展現在Heritage Press系列叢書。Heritage Press系列是美新處譯書計畫的運作項目之一。首先以美方為計畫主持人,再由當地的作家、翻譯家形成一個聯絡網,最後交由在地出版社(臺北Heritage Press)出版。 當時的英譯當代文學成果出版了《中國新詩選》、《中國新小說選》、《綠藻與鹹蛋》、《招魂:五篇台灣小說選》等出版品,不僅是臺灣文學的第一次輸出、展現了現代主義文學在臺灣的特色,包括譯介中國來臺、臺灣本土詩人及作家的作品,甚至也出版了以女性作家為主的《八個故事:中國女性作家小說選》(黃娟、潘人木、陳若曦、林海音、歐陽子、張愛玲、侯榕生、聶華苓)。這個計畫成果充分呈現出現代主義在臺灣既是一種橫向移植,但也帶有強烈創新精神的特色,可以說臺灣文學的外譯工作,是從美新處時期就已打下的基礎,也一步一步將臺灣文學推向世界舞台。 The Cornerstone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in Translation The USIS made crucial contributions to Taiwanese literature by translating Taiwanese works. As they took in American modernist literature, Taiwanese writers responded by incorporating its characteristics into their own works. This can be seen in the literature featured in the Heritage Press series. The Heritage Press series was a joint operation project by the USIS Taiwan Book Translation Program involving project coordinators in the United States, a network of Taiwanese writers and translators, and local publishers (Heritage Press in Taipei).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was the most common writing technique in the Heritage Press series, so much so that it has since become a fixed writing method. By using a "present-past-present" trajectory, the protagonist's memories throw their consciousness into the past to a specific scene or experience. Writers utilized this technique to break from traditional chronological structures and instead create complex, overlapping timelines through the depiction of a character's thoughts and mental processes. The result is a more three-dimensional sense of time and space. 新批評 愛荷華寫作班提倡以「新批評」(細讀)的方式分析學員的作品,而這一套文學評論方式影響後來臺港作家的創作、評論和教學。保羅.安格爾的作家創作坊教室,是在愛荷華河邊搭建的簡陋營房,在課堂上,大家熱烈討論「不具名」的學員作品,辯論熱烈,毫不留情。 New Criticism The Iowa Writers' Workshop advocated the analysis of student works through the lens of New Criticism (or close reading). This style of criticism went on to influence the creation, commentary, and teachings of later Taiwanese and Hong Kong writers. The simple classrooms of the Iowa Writers' Workshop built along the Iowa River were the setting for passionate discussions of student works with the names of authors being withheld temporarily and fiery debates. 用西方的技巧•說自己的故事 整體而言,1950年代中期之後,臺灣現代主義受到美國現代主義影響,而且是全面性的深化,包含繪畫、舞蹈、音樂等其他藝術形式。以文學而言,不同的現代主義作家追求「現代主義」的來源、方式和途徑雖然各有不同,但大部分作家的共同點是:對於語言的創新,對於寫作技巧的模仿和嘗試,成為大部分臺灣作家對於美國現代主義文學的認識與接受。 "Use Western Techniques to Tell Your Own Story" Taiwanese modernism was broadly influenced by American modernism after the mid-1950s and underwent extensive development in areas such as painting, dance, music, and other art forms. For literature, although modernist writers each pursued different sources, methods, and channels of modernism, they all exhibited innovative language and engaged in the imitation and experimentation of various writing skills. 《家變》 1973年出版,王文興著。王文興透過語言實驗和改造小說內部組織,描寫一個現代知識青年在成長期間所遭遇的精神衝突,並觸及家庭社會議題。 Family Catastrophe 1973 Written by Wang Wen-hsing. Wang Wen-hsing described the spiritual conflicts encountered by a modern intellectual youth during his growth through language experiments and reformed the inner structure of the novel, and touched on family and social issues. 結語:現代主義與知識分子的內在自創 在冷戰的年代,臺灣知識分子透過美新處,汲取來自美國和西方的現代主義思潮;尤其今日世界出版社的美國文學譯作,已成為人文學科學生學習和創作的啟蒙書。 西方現代主義的興起,在於反思西方現代化所帶來的人類困境,透過作品的形式和內容,顛覆和挑戰過往的藝術形式和創作內容,重新認識西方現代文明的基礎。而戰後現代主義進入戒嚴時期的臺灣,成為孕育一個世代創作的共同養分,不同創作者選擇現代主義不同的技法或主題,融合自身的經驗和對創作的理念,孕育出屬於臺灣在地的現代主義文學。 臺灣的現代主義並非高度現代化社會而發展出的現代主義,而是冷戰反共下的現代主義。他們用西方的技巧(在很大層面上就是美國的)來講臺灣的故事,而這就是臺灣的現代主義。 Closing Words: Modernism and the Self-Creation of a Scholar During the Cold War era, Taiwanese scholars drew on modernist trend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West through the USIS. World Today Press and World Today Publishing have both greatly contributed to the dissemination and widening sphere of influence of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modernist thought particularly foundational for humanities students to learn and create. Western modernism arose from reflections on the human dilemma triggered by modernization. Through literary form and content, modernism subverted and challenged past art styles and creative content and re-examined the very basis of modern Western civilization. After World War II, modernism entered Taiwan during the martial law era and became the fodder for a generation of creatives. While different creatives pursued different techniques or topics in modernism, they all incorporated their own experiences and ideas about creation and cultivated a modernist literature that was unique to Taiwan. Taiwanese modernism did not emerge from a highly modernized society, but rather from the modernism that arose during the Cold War in response to communism. They used Western (largly American) techniques to tell the stories of Taiwan, and in a sense, the story of Taiwanese modernism.
圖片連結: (空)
主辦單位: 1:: : 國立台灣文學館
協辦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NMTL/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30057
推廣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NMTL
備註: (空)
編輯時間: (空)
來源網站名稱: 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 2023/08/18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1/31
點閱數: 25

# 現在 於 工藝中心工藝社區 - 4

執行單位新北市鄉土文藝推廣協會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永業路81巷1弄15號5樓
類別名稱編織工藝類
地區名稱台北市
內容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約在150年前,平潭地區開發初期曾於山區種植大量馬藍,部分山區居民祖先即因種植染料而遷至新店,獅仔頭山山腳留下一組四池青礐遺址,六十多年前有日本染色專家在山區指導染色技術,山區耆老對天然染色仍懷有濃厚感情。

染織工藝家陳景林,馬毓秀夫婦在本社區已居住二十多年,平潭地區豐富之染織材料讓他們在此持續研究有成。從2006年起,他們即開始輔導本社區,奠定本社區在染色及編織工藝之良好基礎。目前陳景林老師的植物染色與纖維研究已有重大進展,《大地之華》上下冊與《植物鍊金術》、《染織編繡巧天工》等專書,已對台灣染織界提供了良好的教材,從陳老師投入輔導後,對本會工藝技藝成長,產生了良好的導引及明顯成果。

今(98)年度以伊卡織物為技藝學習之主軸,透過持續性之研習與輔導,參與研習之學員已擁有基本繪圖及伊卡織物、圍巾織物的設計規劃能力,並能在配色、材質認知等方面具有中級設計應用能力。本社區之編織學習者持續進步並陸續開發出兼具天然染織特色和現代生活使用價值的生活工藝產品,如新店溪保護系列環保魚筷組、新店溪保護系列台北樹蛙零錢包、手中的溫暖口金包、書衣、阿姆的布包、筆袋、高級淑女手提包、提袋、透光燈罩、披風、伊卡圍巾……等,且各款均可要求適量的複製生產能力,並開始展開產品行銷工作,以落實社區微型之工藝產業,創造具地方特色之優質編織工藝品為目標。

 

近年來,在臺灣工藝研發中心的協助下,協會的產品開發設計能力已逐步提升,今年亦建立微量生產之能力,未來將致力於協助其他社區工藝有關染織工藝技藝學習與產品開發。明(99)年度協會將著力於品牌設計及行銷工作,並朝向打造「新店溪染織流域」的理想邁進。

 

【陳景林 天染工坊創辦人‧天然染織工藝家】

 

在上帝創造的色彩中延續傳統的美麗─陳景林和他的天染工坊夢穿過新店熱鬧的碧潭風景區,從一旁林立的大樓公寓夾雜的永業路往上走,漸出人煙處,新北市鄉土文藝推廣協會就位在這一排排老舊公寓組成的社區內。

 

在巷弄底端的公寓頂樓加蓋的鐵皮屋裡,一陣陣微帶著醱酵酸味的氣味飄散在空氣裡,在克難簡陋的教室裡,著名的植物染織工藝家陳景林正聚精會神在白紙上教學生染織的設計圖,六七位學員熱絡地呼應著,他們在這裡已和陳老師學了三年的植物染技術,牆上展示的色彩豐富繽紛的作品是他們幾年下來的成果,今天來的人少了些,因為他們到鄰近社區的展覽會場去照顧攤位去了。

 

陳景林和平潭社區其實結緣更早,早在十多年前,他剛一頭栽進植物染的初期,他就住在台北都會近郊這個叫美芝城的平民公寓聚落。這個緊鄰在碧潭旁的社區,因為屬於水源保護區而限制了開發,意外讓這個地區保留了特別豐富的生態資源。陳景林花了很長時間在平潭地區進行染色植物的田野調查,發現在被記錄的二百多種染色植物中,這裡就有六十餘種本地種的染色植物,有這種得天獨厚的天然資源,加上平潭地區的居民對自然生態的自主保護意識,陳景林從2006年開始在社區發展協會開設染織工藝教室,把這項傳統工藝在這個都會邊緣的社區播下種子。

 

平潭社區的天然環境對陳景林有一股特殊的吸引力,因為十五歲之前的陳景林住在南投縣水里鄉的偏遠山區,他在叢山峻嶺的山川林木間學到大自然的韻律與美的感動,他常說:「大地是一個寶庫,也是我的老師,它給了我很多的材料與知識,也豐富了我的生活。」

 

所以,他在平潭社區的染織課教的特別起勁,因為在這裡能將社區附近豐富的天然植物資源,轉化成實用的工藝品,進而讓染織工藝深植居民生活。四年下來,社區學員從自然植物採集、染劑特性到染色工法的基礎技藝漸趨純熟,開始進入實用與設計的製作階段,慢慢有一些如筆記本、門簾、燈罩、桌墊等,環保筷套等較為實用,卻也不失裝飾性的作品。另一部分,也有人開始嚐試手工織布的世界,幾個月下來,把難度很高的段染織成顏色繽紛紋路複雜美麗的披肩,看著學員美麗的作品陳景林掩不住內心的開心與得意。

 

但是當學員逐漸走入實作的階段時,陳景林也不斷在重複思考傳統的延續和現實的磨合產生的火花。更重要的是,他不停思考這個傳承百年的傳統技藝的未來出路在那裡。

 

陳景林對於目前的工藝設計環境普遍不受重視的現象感到沈重,他認為台灣要講走入創意產業時代,首先必需有微型工坊的建置,因為這是後工業時代的必然現象,要有腳踏實地專心從事創作的工坊才能走出創意產業的基礎。他從傳統工藝的民間教學經驗裡,看到一個很大的瓶頸就是設計的環節。就像台灣從未把染色技藝當作研究的對象,而把它當作一種偶性的過程,這樣的認知自然就限制了染織工藝的進展。這些結果造成很多人一知半解的學了染色技藝的皮毛之後就去當老師,造就許多不專業的人去騙更多不懂或沒有知識的人。

 

很多人對自然染色知識的不足,以致染出的顏色單調又容易褪色,讓人對天然染色的織品很快失去好奇與信心,這都是知識不足所致,殊不知好的天然染色技術不但可以創造美麗的色系與實用的質地,更有現代染技所欠缺的環保功能。

 

陳景林認為,對傳統文化的錯誤認知也是現在發展創意產業的致命傷,對於傳統文化元素大量引用甚至直接挪用,造成錯亂的印象,以致市面上大量充斥傳統紋樣的各式產品,強調那是傳統。這些未被轉化成設計精神的文化元素讓人有大量複製的錯覺與快速失去新鮮感的危機,他們忘記是要用傳統的技法做出好用的東西而不是和傳統一模一樣的東西就叫做文化創意產業。

 

所以重點在於人們,尤其是現代的工藝工作者對傳統認知的層次。現代工藝工作者必須瞭解傳統和現代整合的關鍵在於用手工質感做出現代的產品。雖然有些因為現代環境已失去優勢而無法做到與古時候相同質感的細緻產品,但這些技法可以透過現代機器改良而得到過去手工時代一樣的結果。

 

陳景林對傳承歷史文化的層次與認知的技藝上,他語重心長的強調:我們要面對的是現在和以後的時代,而不是過去的時代,我們最重要的任務是做出好用的東西而不是和過去一模一樣的東西。薪傳的意義是傳那根木頭或是那把火?這是現在大家在講傳統時很容易犯錯的地方,因為大多數人只看到木頭而不知火的意義。他認為傳統的價值放在現在的意義是應該被討論的,因為不是用傳統技法做出來的東西一定是優質的,我們應該看到過去的人累積的智慧與表現在色彩上的美感和記憶,不要一廂情願的認為老東西就一定是好的。

 

對於天然染色技藝,陳景林看到別人看不到的豐富層次,他也找到許多人做不到的中間色調,對於這種現代染色技術無法到達的美麗境界,陳景林讚嘆是上帝賜的顏色,他尊稱這是「天染」。他說這種色彩的美是生命轉化的內在表現,因為生命本來就不是單一物質所構成,而天然染色正符合這種顏色中有顏色的細膩,這絕不是用工業技術可以比擬的產業,也是它最重要的內涵所在。

 

對於如何讓天染技藝在工業化的社會有一席之地,他再次強調,提供一個好的工作流程與環境,讓工匠能安心無虞的專心從事創作才是技藝傳承能否長久延續的重要關鍵,而微型工坊的建立則是讓產業生根的不二之路,因為只有更多的微型工坊能激盪出更多的創意火花與走更長遠的傳承之路。

網址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60.html
執行單位: 新北市鄉土文藝推廣協會
地址: 新北市新店區永業路81巷1弄15號5樓
類別名稱: 編織工藝類
地區名稱: 台北市
內容: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約在150年前,平潭地區開發初期曾於山區種植大量馬藍,部分山區居民祖先即因種植染料而遷至新店,獅仔頭山山腳留下一組四池青礐遺址,六十多年前有日本染色專家在山區指導染色技術,山區耆老對天然染色仍懷有濃厚感情。

染織工藝家陳景林,馬毓秀夫婦在本社區已居住二十多年,平潭地區豐富之染織材料讓他們在此持續研究有成。從2006年起,他們即開始輔導本社區,奠定本社區在染色及編織工藝之良好基礎。目前陳景林老師的植物染色與纖維研究已有重大進展,《大地之華》上下冊與《植物鍊金術》、《染織編繡巧天工》等專書,已對台灣染織界提供了良好的教材,從陳老師投入輔導後,對本會工藝技藝成長,產生了良好的導引及明顯成果。

今(98)年度以伊卡織物為技藝學習之主軸,透過持續性之研習與輔導,參與研習之學員已擁有基本繪圖及伊卡織物、圍巾織物的設計規劃能力,並能在配色、材質認知等方面具有中級設計應用能力。本社區之編織學習者持續進步並陸續開發出兼具天然染織特色和現代生活使用價值的生活工藝產品,如新店溪保護系列環保魚筷組、新店溪保護系列台北樹蛙零錢包、手中的溫暖口金包、書衣、阿姆的布包、筆袋、高級淑女手提包、提袋、透光燈罩、披風、伊卡圍巾……等,且各款均可要求適量的複製生產能力,並開始展開產品行銷工作,以落實社區微型之工藝產業,創造具地方特色之優質編織工藝品為目標。

 

近年來,在臺灣工藝研發中心的協助下,協會的產品開發設計能力已逐步提升,今年亦建立微量生產之能力,未來將致力於協助其他社區工藝有關染織工藝技藝學習與產品開發。明(99)年度協會將著力於品牌設計及行銷工作,並朝向打造「新店溪染織流域」的理想邁進。

 

【陳景林 天染工坊創辦人‧天然染織工藝家】

 

在上帝創造的色彩中延續傳統的美麗─陳景林和他的天染工坊夢穿過新店熱鬧的碧潭風景區,從一旁林立的大樓公寓夾雜的永業路往上走,漸出人煙處,新北市鄉土文藝推廣協會就位在這一排排老舊公寓組成的社區內。

 

在巷弄底端的公寓頂樓加蓋的鐵皮屋裡,一陣陣微帶著醱酵酸味的氣味飄散在空氣裡,在克難簡陋的教室裡,著名的植物染織工藝家陳景林正聚精會神在白紙上教學生染織的設計圖,六七位學員熱絡地呼應著,他們在這裡已和陳老師學了三年的植物染技術,牆上展示的色彩豐富繽紛的作品是他們幾年下來的成果,今天來的人少了些,因為他們到鄰近社區的展覽會場去照顧攤位去了。

 

陳景林和平潭社區其實結緣更早,早在十多年前,他剛一頭栽進植物染的初期,他就住在台北都會近郊這個叫美芝城的平民公寓聚落。這個緊鄰在碧潭旁的社區,因為屬於水源保護區而限制了開發,意外讓這個地區保留了特別豐富的生態資源。陳景林花了很長時間在平潭地區進行染色植物的田野調查,發現在被記錄的二百多種染色植物中,這裡就有六十餘種本地種的染色植物,有這種得天獨厚的天然資源,加上平潭地區的居民對自然生態的自主保護意識,陳景林從2006年開始在社區發展協會開設染織工藝教室,把這項傳統工藝在這個都會邊緣的社區播下種子。

 

平潭社區的天然環境對陳景林有一股特殊的吸引力,因為十五歲之前的陳景林住在南投縣水里鄉的偏遠山區,他在叢山峻嶺的山川林木間學到大自然的韻律與美的感動,他常說:「大地是一個寶庫,也是我的老師,它給了我很多的材料與知識,也豐富了我的生活。」

 

所以,他在平潭社區的染織課教的特別起勁,因為在這裡能將社區附近豐富的天然植物資源,轉化成實用的工藝品,進而讓染織工藝深植居民生活。四年下來,社區學員從自然植物採集、染劑特性到染色工法的基礎技藝漸趨純熟,開始進入實用與設計的製作階段,慢慢有一些如筆記本、門簾、燈罩、桌墊等,環保筷套等較為實用,卻也不失裝飾性的作品。另一部分,也有人開始嚐試手工織布的世界,幾個月下來,把難度很高的段染織成顏色繽紛紋路複雜美麗的披肩,看著學員美麗的作品陳景林掩不住內心的開心與得意。

 

但是當學員逐漸走入實作的階段時,陳景林也不斷在重複思考傳統的延續和現實的磨合產生的火花。更重要的是,他不停思考這個傳承百年的傳統技藝的未來出路在那裡。

 

陳景林對於目前的工藝設計環境普遍不受重視的現象感到沈重,他認為台灣要講走入創意產業時代,首先必需有微型工坊的建置,因為這是後工業時代的必然現象,要有腳踏實地專心從事創作的工坊才能走出創意產業的基礎。他從傳統工藝的民間教學經驗裡,看到一個很大的瓶頸就是設計的環節。就像台灣從未把染色技藝當作研究的對象,而把它當作一種偶性的過程,這樣的認知自然就限制了染織工藝的進展。這些結果造成很多人一知半解的學了染色技藝的皮毛之後就去當老師,造就許多不專業的人去騙更多不懂或沒有知識的人。

 

很多人對自然染色知識的不足,以致染出的顏色單調又容易褪色,讓人對天然染色的織品很快失去好奇與信心,這都是知識不足所致,殊不知好的天然染色技術不但可以創造美麗的色系與實用的質地,更有現代染技所欠缺的環保功能。

 

陳景林認為,對傳統文化的錯誤認知也是現在發展創意產業的致命傷,對於傳統文化元素大量引用甚至直接挪用,造成錯亂的印象,以致市面上大量充斥傳統紋樣的各式產品,強調那是傳統。這些未被轉化成設計精神的文化元素讓人有大量複製的錯覺與快速失去新鮮感的危機,他們忘記是要用傳統的技法做出好用的東西而不是和傳統一模一樣的東西就叫做文化創意產業。

 

所以重點在於人們,尤其是現代的工藝工作者對傳統認知的層次。現代工藝工作者必須瞭解傳統和現代整合的關鍵在於用手工質感做出現代的產品。雖然有些因為現代環境已失去優勢而無法做到與古時候相同質感的細緻產品,但這些技法可以透過現代機器改良而得到過去手工時代一樣的結果。

 

陳景林對傳承歷史文化的層次與認知的技藝上,他語重心長的強調:我們要面對的是現在和以後的時代,而不是過去的時代,我們最重要的任務是做出好用的東西而不是和過去一模一樣的東西。薪傳的意義是傳那根木頭或是那把火?這是現在大家在講傳統時很容易犯錯的地方,因為大多數人只看到木頭而不知火的意義。他認為傳統的價值放在現在的意義是應該被討論的,因為不是用傳統技法做出來的東西一定是優質的,我們應該看到過去的人累積的智慧與表現在色彩上的美感和記憶,不要一廂情願的認為老東西就一定是好的。

 

對於天然染色技藝,陳景林看到別人看不到的豐富層次,他也找到許多人做不到的中間色調,對於這種現代染色技術無法到達的美麗境界,陳景林讚嘆是上帝賜的顏色,他尊稱這是「天染」。他說這種色彩的美是生命轉化的內在表現,因為生命本來就不是單一物質所構成,而天然染色正符合這種顏色中有顏色的細膩,這絕不是用工業技術可以比擬的產業,也是它最重要的內涵所在。

 

對於如何讓天染技藝在工業化的社會有一席之地,他再次強調,提供一個好的工作流程與環境,讓工匠能安心無虞的專心從事創作才是技藝傳承能否長久延續的重要關鍵,而微型工坊的建立則是讓產業生根的不二之路,因為只有更多的微型工坊能激盪出更多的創意火花與走更長遠的傳承之路。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60.html

# 現在 於 文資局聚落建築群 - 5

案件編號20200814000001
個案名稱Kapayuwanan(舊筏灣)聚落建築群
級別代碼1.3.1
級別名稱聚落建築群
種類1::
code: : B1
name: : 原住民部落
評定基準1:: : 歷史脈絡與紋理具保存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1.符合聚落建築群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2、3款、原住民族文化資產處理辦法第10條第1、2、3、4款。 2.Kapayuwanan(舊筏灣)聚落,排灣發源地,稱為kiniveacan(出生地)的地方,相傳太古時期太陽與月亮自天而降,於此地生下日月卵,該卵孵化成男女兩人而成為排灣後裔;發源地附近周圍有石頭天將天兵保護,平時以人類身形顯現,如敵人來攻堅時就會緊緊相連變成堅硬的石牆護衛著部落族群,此地亦為部落二個當家頭目Qapulu及Mavaljiv的發源地,至今石板屋殘垣壁體及創世祖靈柱仍佇立在此,足以彰顯世代相傳的歷史意義。 3.Kapayuwanan(舊筏灣)內主要由家屋聚集構成,另外包括戶外穀倉、烤芋棚等家屋的附屬建築及會所、頭骨架等構造物;家屋主要由石板疊砌而成,族人認為使用石板建築家屋,乃源自百步蛇kamawanan 的啟示;屋頂的石板像蛇的鱗片,室內的空間像蛇的肚子,蜿蜒成排的家屋群像如前進中的百步蛇,整體意象便寓意著受到百步蛇的庇護,充分顯現族群文化顯著性與特殊歷史文化意義。 4.Kapayuwanan(舊筏灣)的生活領域由小而大可以分為:聚落、耕地、採集與狩獵地、神域等,主要由數列並排的家屋構成,耕地與採集、狩獵地塊狀分佈於聚落四周,神域主要位於東側北大武山一帶;位於部落下方的隘寮南溪是居民捕魚、沐浴與取水的場所,溪流附近的板岩、頁岩更是重要的建築材料;部落外圍是居民燒墾的農田,選擇向陽而平緩、較不貧脊的地,成階梯狀,田中設有休息或放置農具的工作小屋或涼台;農用地的更外圍,步行一至二日的路程為狩獵的場所,以山脊稜線為界線,區分筏灣與其他部落的勢力範圍,呈顯出族群與土地互動的重要關聯性與場域精神。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3、19條 聚落建築群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2、3款 原住民族文化資產處理辦法第10條第1、2、3、4款
所屬主管機關屏東縣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1::
itemNo: : 1
cityName: : 屏東縣
distName: : 瑪家鄉
address: : 筏灣段434、437、593等97筆地號
經度120.711972
緯度22.66775
代表圖像ext: : 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0-08-14/055a3260-386c-47be-bfd3-6854c88c5e17/舊筏灣建築群_c.pn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0-08-14/055a3260-386c-47be-bfd3-6854c88c5e17/舊筏灣建築群.png
name: : 舊筏灣建築群
區域範圍劃定屏東縣瑪家鄉筏灣段434、437、593等97筆地號
地區發展與特色舊筏灣部落在歷經了二期之重建計畫及部落族民自力打造重建雙管齊下,使得排灣社區的社區居民打造十二間傳統石板屋及四條石階步道,在重建期間社區將部落原有的傳統文化口述記錄,透過工法的打造將傳統的工法由耆老成功的傳承給部落中的年輕一輩;同時也凝聚了族人傳統部落之互助精神。部落耆老將傳統工法文化智慧傳承給年輕 一代,是為舊筏灣部落重建跨出成功的第一步。 基於95年度開始之「區域型文化資產環境保存及活化計畫」,屏東縣排灣族舊筏灣部落地區已有初步的硬體設施及基礎調查成果,其對部落的空間型態、保存現況與生態、設施相關資源均已進行初步調查。
歷史沿革與現狀太古時期太陽與月亮自天而降各生下日月卵在排灣發源地(ka-paiyuwanan),該卵並孵化成男女兩人而為排灣後裔。男名saljemet女名savatjuljayan,而savatjuljayan清秀麗人歌聲優美,以清幽嘹喨唱歌繁衍人類,創造paiwan社的族民,saljemet威壯勇猛手藝高超,善於耕種、狩獵、織布、巫術並通曉其他一切事務生業,且將這些方法一一傳授給族民。 在排灣發源地(ka-paiyuwanan)有稱為kiniveacan(出生地)的地方,有兩顆高舉聳立的大樹linaulj(禁忌之林),樹下有直徑一尺五寸高二尺的甕,當時太陽與月亮就是在此生下日月卵,而此甕被稱為排灣的孕育生命之宮。此附近周圍有石頭天將天兵保護,平時以人類身行顯現,但如敵人來攻堅時就會緊緊相連變成堅硬的石牆,使敵人的刀槍矛釜段落鈍掉來嚇阻不敢侵略,這些排灣守護神仍靜靜的在排灣發源地(ka-paiyuwanan)護衛,至今其石板屋殘垣壁體及創世祖靈柱仍佇立在發源地。 有關舊筏灣部落(Payuwan)在荷蘭時期文獻的Pachiwan是指下排灣社(舊筏灣部落)。清康熙61年(1722)滿清巡臺御史黃淑敬所著『臺海使搓錄』,記載當時他在台所見聞錄,擺灣社(舊筏灣部落)轄有十二社:礁巴覓工社、山嶗老社、家查青難社、陳阿少里社、加立氏社、加則難社、八歹因社、礁來搭來社、加老律社、加者膀眼社、知勞日氏社、君云樓社等社,約有部落300戶以上,人口約在2000人以上,Payuwan筏灣部落在排灣族群社會是最大部落之一,Vuculj番社之第一大社群。 日明治40年(1907)在筏灣設立警察機關,日本人最初在Ikazatan的地方建築派出所,後遷到Tucunuk的地方,由Qapulu頭目Kui在涼山遺址(Tucunuk)接受日本人對部落統治公約書。 日昭和6年(1931)設立筏灣教育所,學齡兒童全面性接受教育。 日昭和7年(1932)筏灣人開始接受養蠶方法,部落多一些副業增加經濟收入。日本人的勢力進入部落之後,禁止族人向頭目繳納賦稅,禁止族人舉辦五年祭、取締紋身、沒收槍枝及彈藥,強制族人將室內葬移往戶外墓地,改變了族人傳統的社會制度。 日昭和20年(1945)屬高雄州屏東郡所管轄,戰後政府推動地方自治及「生活改進」運動,使得筏部落的生活與平地的脈動更為接近。隨著生活型態的逐漸改變,筏灣部落的居住空間也持續變化著,在生活空間方面,將豬舍及廁所移出屋外,在戶外增設浴室,將屋簷高度提升,窗戶加大,設爐灶及煙囪,後期逐漸出現雙室與三室型的家屋。宗教信仰方面,西方基督教的新舊各派(長老教會、天主教等)進入部落設置教會,取代了傳統的祖先崇拜及泛靈信仰。地方自治的推行使得透過選舉產生的村長、鄉民代表等成為地方領袖,挑戰了傳統頭目階級統領部落的地位。 民國39年筏灣村改屬屏東縣管轄。 民國63年全村族民集體遷移至泰武鄉、萬巒鄉及內埔鄉交接處牛角灣一帶成立新的村落。遷徙至今族民在就醫便利,就業經濟收入穩定,在教育方面已改善許多及部落生活品質亦提昇。 民國79-85年舊部落在政府及在地族人的自力打造陸續修建瑪筏產業道路。 民國91-92年重整修建12棟石板屋、4條石頭階梯步道及3處公共空間休閒廣場等,成為原住民舊部落重建規劃示範區域,現在部落積極致力推展文化、 觀光、傳承的永續發展。
歷史脈絡與保存價值一、歷史脈絡 1.部落史: 太古時期太陽與月亮自天而降各生下日月卵在排灣發源地(kapayuwanan),該卵並孵化成男女兩人而為排灣後裔。在排灣發源地(kapayuwanan)有稱為kiniveacan(出生地)的地方,有兩顆高舉聳立的大樹linaulj(禁忌之林),樹下有直徑一尺五寸高二尺的甕,當時太陽與月亮就是在此生下日月卵,而此甕被稱為排灣的孕育生命之宮。 2.文獻上的記載: 有關舊筏灣部落(Payuwan)在荷蘭時期文獻的Pachiwan是指下排灣社(舊筏灣部落)。康熙六十一年(西元1722年)滿清巡臺御史黃淑敬所著『臺海使搓錄』,記載當時他在台所見聞錄,擺灣社(舊筏灣部落)轄有十二社:礁巴覓工社、山嶗老社、家查青難社、陳阿少里社、加立氏社、加則難社、八歹因社、礁來搭來社、加老律社、加者膀眼社、知勞日氏社、君云樓社等社,約有部落300戶以上,人口約在2000人以上,是五大頭目所管理有Paljngez、Taugadu、Mavaljiv、Qapulu、Tjarulivak等所管理,Payuwan筏灣部落在排灣族群社會是最大部落之一,Vuculj番社之第一大社群。 資料來源:石磊,一個排灣族部落的民族學田野調查報告,1959年。 3.日治時期的發展 日本人於明治二十八年(西元1895年)開始統治台灣,幾年後政治勢力伸展到筏灣,日本人在明治四十年(西元1907年)在筏灣設立警察機關,日本人最初在Ikazatan的地方建築派出所,後遷到Tucunuk的地方,由Qapulu頭目Kui在涼山遺址(Tucunuk)接受日本人對部落統治公約書。昭和六年(西元1931年)設立筏灣教育所,學齡兒童全面性接受教育。昭和七年(西元1932年)筏灣人開始接受養蠺方法,部落多一些副業增加經濟收入。日本人的勢力進入部落之後,禁止族人向頭目繳納賦稅,禁止族人舉辦五年祭、取締紋身、沒收槍枝及彈藥,強制族人將室內葬移往戶外墓地,改變了族人傳統的社會制度。就行政區而言,筏灣原屬高雄州屏東郡所管轄,昭和二十年(西元1945年)屬高雄縣管轄,民國三十九年(西元1950年)筏灣村改屬屏東縣管轄。 資料來源:石磊,一個排灣族部落的民族學,1959。 4.國民政府時期的發展 民國34年以後,政府推動地方自治及「生活改進」運動,使得筏部落的生活與平地的脈動更為接近。隨著生活型態的逐漸改變,筏灣部落的居住空間也持續變化著,在生活空間方面,將豬舍及廁所移出屋外,在戶外增設浴室,將屋簷高度提升,窗戶加大,設爐灶及煙囪,後期逐漸出現雙室與三室型的家屋。宗教信仰方面,西方基督教的新舊各派(長老教會、天主教等)進入部落設置教會,取代了傳統的祖先崇拜及泛靈信仰。地方自治的推行使得透過選舉產生的村長、鄉民代表等成為地方領袖,挑戰了傳統頭目階級統領部落的地位。 民國63年(1974年)獲得屏東縣政府補助,全村族民集體遷移至泰武鄉、萬巒鄉及內埔鄉交接處牛角灣一帶成立新的村落。遷徙至今族民在就醫便利,就業經濟收入穩定,在教育方面已改善許多及部落生活品質亦提昇。舊部落在政府及在地族人的自力打造陸續從民國79-85年(1990-1996年)修建瑪筏產業道路、民國90年(2001年)部落接通電源,民國91-92年(2002-2003年)重整修建12棟石板屋、4條石頭階梯步道及3處公共空間休閒廣場等,成為原住民舊部落重建規劃示範區域,現在部落積極致力推展文化、 觀光、傳承的永續發展。 二、保存價值: 舊筏灣部落傳統的文化內涵呈現一種與周圍生態環境相處磨合後的適應結果,這種人地互動的和諧關係雖歷經現代生活的轉變,仍部分持續進行著,且其精神仍長久保存於筏灣族人的觀念裏。這種對待土地的柔韌態度正足以令坐擁豐富生態資源卻文展現貧乏單調地景的台灣主體社會作為空間生活改進參考的典範。 舊筏灣部落最鮮明的文化資產乃石板屋聚落群,此空間遺存具體表達排灣族群文化展演的場所意念,唯有聚落群的整體保存才能維持其空間價值,將來的任何空間營造或維護措施,都應保持石板屋建築群的整體空間意象。
建築形式與景觀特色一、建築特色 舊筏灣部落的聚落內主要由家屋聚集構成,另外包括戶外穀倉、烤芋棚等家屋的附屬建築,以及會所、頭骨架等構造物。家屋主要由石板疊砌而成,族人認為使用石板建築家屋,乃源自百步蛇kamawanan 的啟示;屋頂的石板像蛇的鱗片,室內的空間像蛇的肚子,蜿蜒成排的家屋群像前進中的百步蛇,整體的意像便寓意著受到百步蛇的庇護。 傳統的家屋包括主屋uma 與前庭kasasavan 兩部分。主屋為單室型,前側為世俗生活空間,後側為神聖祭祀空間,室內葬坑buluwangn 位於主屋內,這種區隔前世俗(生活起居、臨山谷側)與後神聖(祖先寓所、儲藏、臨山壁側),並連結天(屋頂天神)地(室內葬的祖靈57)的角色主要由主樑柱 cukes來扮演,突顯祖靈崇拜在整個思想體制中的重要性,同時由空間佈局中也體現了族人的宇宙觀與生命觀。前庭則為家屋主要的生產、公共聯繫場所,並且成為串聯不同家屋的一連續性空間。低矮緩平的屋頂,在實際日常生活操持中,為前庭空間的延伸,經常作為器物放置或作物曝曬的場所。 石板構體為排灣族聚落給人最鮮明的視覺印象,石板的運用,符合當地板岩節理發達的地質特色,同時,石板的材質特性也被賦予性別化的區分(公石、母石),不同材質的石板被運用於不同的區位(壁體與屋頂、地坪敷材)。石板屋的興建耗費時日,平常即需要收集材料,石材於特定的採石場davanuge(往瑪家的舊聯絡道路可通達,已崩塌)取得,木料則於冬季在森林裡尋找(冬季蒐集的木料含水率較低)。另外家屋的營建展現一種石板構築的財富與物資再分配象徵體制,大面積的石板由換工形式取得,動員能力越大者便能擁有面積越大的石板,因此,由部落內頭目家屋的石板用料尺度、祖靈柱雕刻、家屋外門楣圖騰圖紋等,往往能了解當時部落的規模以及頭目階層的實力差異。 依建築類型而言,傳統時期排灣族的聚落組成包含有家屋、青年會所、外牆與入口。家屋依身分的不同表現出不同的形式;青年會所為未婚青年男子受教育訓練及晚間居住的場所,也是社內發生紛爭時的集會裁判處;傳統聚落周圍往往種植刺竹,栽植密林或疊石成為外牆,部落入口處設有門,晚上關閉。部落周圍亦設有陷阱做為防禦設施,入口旁常設有頭骨棚。 經過日治與國民政府時期後,筏灣部落空間構成已與傳統上有些出入。家屋雖仍為聚落的主要構成單元,但在形式上,平民與貴族的階級已不易區分;傳統的青年會所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學校與派出所;傳統的防禦設施亦已消失。由於外來宗教的影響,聚落內也曾出現教堂建築,但現今消失或傾倒;另外,基於醫療保健的提供,也出現了衛生所。 二、環境特徵 舊筏灣部落的生活領域由小而大可以分為:聚落、耕地、採集與狩獵地、神域等。聚落主要由數列並排的家屋構成,耕地與採集、狩獵地班塊狀分佈於聚落四周,神域主要位於東側北大武山一帶。 位於部落下方的隘寮南溪是居民捕魚、沐浴與取水的場所,溪流附近的板岩、頁岩更是重要的建築材料;部落外圍即是居民燒墾的農田,選擇向陽而平緩、較不貧脊的地,成階梯狀,田中設有休息或放置農具的工作小屋或涼台;農用地的更外圍,步行一至二日的路程為狩獵的場所,以山脊的稜線作為界線,區分筏灣與其他部落的勢力範圍。
土地使用管制狀況族人仍緊掛念著舊筏灣部落這個在山谷中真正的家,族人開始重回舊筏灣部落,從2001年開始,政府、族人正式展開合作,動手重整百年歷經桑滄的部落,重建百年歷史的石板屋,追溯自己文化及族群的根源,幾百年、幾千年過去了,這個在大武山穿梭自由的部落,一直在濃濃山嵐的吹送下,雙手護衛著他們自己的原住民文化,更留傳了千百年如昔的神話。 在族人呼籲以及爭取之下,由屏東縣府邀集學者專家、社區居民,從 2001年共同投入「屏東縣瑪家鄉舊筏灣部落重建整體規劃」,陸續修建石板屋及周邊環境,經過5年來,目前已有12棟石板屋整修完成,部落內4條主要步道重新鋪上石板,並接通水源,將學校附近的場地整修完畢,此外,政府還增設戶外廁所、祭場、教室、戶外穀倉、烤芋棚等公共設備。 目前留在筏灣部落的尚有四條主要石階步道損壞殘跡,家屋殘跡中就保存狀況而言,可分為A:狀況尚好13棟、B:壁體完整22棟、C:壁體不完整29棟、D:無法辨識23棟等四類共計87棟。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重要石板屋重建。(如頭目家屋、青年聚會所) 既有石板屋維護。 協助有意願重建家屋的族人。 既有空間紋理保存、維護。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屏府文保字第10930224400號
公告日期: : 2020-05-18 15:18:41.365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groupsOfBuildings/20200814000001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3-14/d18cb70c-7afa-449b-9b50-3451e0dabae2/公告函-屏府文保字第10930224400號.pdf
地籍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0-08-14/df913b19-e345-44a3-a624-5935908d06cc/聚落地籍圖.doc
主管機關名稱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主管機關單位屏東縣文化資產保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屏東縣屏東市菸廠路1號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8-7210234
repImgId71135
案件編號: 20200814000001
個案名稱: Kapayuwanan(舊筏灣)聚落建築群
級別代碼: 1.3.1
級別名稱: 聚落建築群
種類: 1::
code: : B1
name: : 原住民部落
評定基準: 1:: : 歷史脈絡與紋理具保存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 1.符合聚落建築群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2、3款、原住民族文化資產處理辦法第10條第1、2、3、4款。 2.Kapayuwanan(舊筏灣)聚落,排灣發源地,稱為kiniveacan(出生地)的地方,相傳太古時期太陽與月亮自天而降,於此地生下日月卵,該卵孵化成男女兩人而成為排灣後裔;發源地附近周圍有石頭天將天兵保護,平時以人類身形顯現,如敵人來攻堅時就會緊緊相連變成堅硬的石牆護衛著部落族群,此地亦為部落二個當家頭目Qapulu及Mavaljiv的發源地,至今石板屋殘垣壁體及創世祖靈柱仍佇立在此,足以彰顯世代相傳的歷史意義。 3.Kapayuwanan(舊筏灣)內主要由家屋聚集構成,另外包括戶外穀倉、烤芋棚等家屋的附屬建築及會所、頭骨架等構造物;家屋主要由石板疊砌而成,族人認為使用石板建築家屋,乃源自百步蛇kamawanan 的啟示;屋頂的石板像蛇的鱗片,室內的空間像蛇的肚子,蜿蜒成排的家屋群像如前進中的百步蛇,整體意象便寓意著受到百步蛇的庇護,充分顯現族群文化顯著性與特殊歷史文化意義。 4.Kapayuwanan(舊筏灣)的生活領域由小而大可以分為:聚落、耕地、採集與狩獵地、神域等,主要由數列並排的家屋構成,耕地與採集、狩獵地塊狀分佈於聚落四周,神域主要位於東側北大武山一帶;位於部落下方的隘寮南溪是居民捕魚、沐浴與取水的場所,溪流附近的板岩、頁岩更是重要的建築材料;部落外圍是居民燒墾的農田,選擇向陽而平緩、較不貧脊的地,成階梯狀,田中設有休息或放置農具的工作小屋或涼台;農用地的更外圍,步行一至二日的路程為狩獵的場所,以山脊稜線為界線,區分筏灣與其他部落的勢力範圍,呈顯出族群與土地互動的重要關聯性與場域精神。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3、19條 聚落建築群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2、3款 原住民族文化資產處理辦法第10條第1、2、3、4款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屏東縣
distName: : 瑪家鄉
address: : 筏灣段434、437、593等97筆地號
經度: 120.711972
緯度: 22.66775
代表圖像: ext: : 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0-08-14/055a3260-386c-47be-bfd3-6854c88c5e17/舊筏灣建築群_c.pn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0-08-14/055a3260-386c-47be-bfd3-6854c88c5e17/舊筏灣建築群.png
name: : 舊筏灣建築群
區域範圍劃定: 屏東縣瑪家鄉筏灣段434、437、593等97筆地號
地區發展與特色: 舊筏灣部落在歷經了二期之重建計畫及部落族民自力打造重建雙管齊下,使得排灣社區的社區居民打造十二間傳統石板屋及四條石階步道,在重建期間社區將部落原有的傳統文化口述記錄,透過工法的打造將傳統的工法由耆老成功的傳承給部落中的年輕一輩;同時也凝聚了族人傳統部落之互助精神。部落耆老將傳統工法文化智慧傳承給年輕 一代,是為舊筏灣部落重建跨出成功的第一步。 基於95年度開始之「區域型文化資產環境保存及活化計畫」,屏東縣排灣族舊筏灣部落地區已有初步的硬體設施及基礎調查成果,其對部落的空間型態、保存現況與生態、設施相關資源均已進行初步調查。
歷史沿革與現狀: 太古時期太陽與月亮自天而降各生下日月卵在排灣發源地(ka-paiyuwanan),該卵並孵化成男女兩人而為排灣後裔。男名saljemet女名savatjuljayan,而savatjuljayan清秀麗人歌聲優美,以清幽嘹喨唱歌繁衍人類,創造paiwan社的族民,saljemet威壯勇猛手藝高超,善於耕種、狩獵、織布、巫術並通曉其他一切事務生業,且將這些方法一一傳授給族民。 在排灣發源地(ka-paiyuwanan)有稱為kiniveacan(出生地)的地方,有兩顆高舉聳立的大樹linaulj(禁忌之林),樹下有直徑一尺五寸高二尺的甕,當時太陽與月亮就是在此生下日月卵,而此甕被稱為排灣的孕育生命之宮。此附近周圍有石頭天將天兵保護,平時以人類身行顯現,但如敵人來攻堅時就會緊緊相連變成堅硬的石牆,使敵人的刀槍矛釜段落鈍掉來嚇阻不敢侵略,這些排灣守護神仍靜靜的在排灣發源地(ka-paiyuwanan)護衛,至今其石板屋殘垣壁體及創世祖靈柱仍佇立在發源地。 有關舊筏灣部落(Payuwan)在荷蘭時期文獻的Pachiwan是指下排灣社(舊筏灣部落)。清康熙61年(1722)滿清巡臺御史黃淑敬所著『臺海使搓錄』,記載當時他在台所見聞錄,擺灣社(舊筏灣部落)轄有十二社:礁巴覓工社、山嶗老社、家查青難社、陳阿少里社、加立氏社、加則難社、八歹因社、礁來搭來社、加老律社、加者膀眼社、知勞日氏社、君云樓社等社,約有部落300戶以上,人口約在2000人以上,Payuwan筏灣部落在排灣族群社會是最大部落之一,Vuculj番社之第一大社群。 日明治40年(1907)在筏灣設立警察機關,日本人最初在Ikazatan的地方建築派出所,後遷到Tucunuk的地方,由Qapulu頭目Kui在涼山遺址(Tucunuk)接受日本人對部落統治公約書。 日昭和6年(1931)設立筏灣教育所,學齡兒童全面性接受教育。 日昭和7年(1932)筏灣人開始接受養蠶方法,部落多一些副業增加經濟收入。日本人的勢力進入部落之後,禁止族人向頭目繳納賦稅,禁止族人舉辦五年祭、取締紋身、沒收槍枝及彈藥,強制族人將室內葬移往戶外墓地,改變了族人傳統的社會制度。 日昭和20年(1945)屬高雄州屏東郡所管轄,戰後政府推動地方自治及「生活改進」運動,使得筏部落的生活與平地的脈動更為接近。隨著生活型態的逐漸改變,筏灣部落的居住空間也持續變化著,在生活空間方面,將豬舍及廁所移出屋外,在戶外增設浴室,將屋簷高度提升,窗戶加大,設爐灶及煙囪,後期逐漸出現雙室與三室型的家屋。宗教信仰方面,西方基督教的新舊各派(長老教會、天主教等)進入部落設置教會,取代了傳統的祖先崇拜及泛靈信仰。地方自治的推行使得透過選舉產生的村長、鄉民代表等成為地方領袖,挑戰了傳統頭目階級統領部落的地位。 民國39年筏灣村改屬屏東縣管轄。 民國63年全村族民集體遷移至泰武鄉、萬巒鄉及內埔鄉交接處牛角灣一帶成立新的村落。遷徙至今族民在就醫便利,就業經濟收入穩定,在教育方面已改善許多及部落生活品質亦提昇。 民國79-85年舊部落在政府及在地族人的自力打造陸續修建瑪筏產業道路。 民國91-92年重整修建12棟石板屋、4條石頭階梯步道及3處公共空間休閒廣場等,成為原住民舊部落重建規劃示範區域,現在部落積極致力推展文化、 觀光、傳承的永續發展。
歷史脈絡與保存價值: 一、歷史脈絡 1.部落史: 太古時期太陽與月亮自天而降各生下日月卵在排灣發源地(kapayuwanan),該卵並孵化成男女兩人而為排灣後裔。在排灣發源地(kapayuwanan)有稱為kiniveacan(出生地)的地方,有兩顆高舉聳立的大樹linaulj(禁忌之林),樹下有直徑一尺五寸高二尺的甕,當時太陽與月亮就是在此生下日月卵,而此甕被稱為排灣的孕育生命之宮。 2.文獻上的記載: 有關舊筏灣部落(Payuwan)在荷蘭時期文獻的Pachiwan是指下排灣社(舊筏灣部落)。康熙六十一年(西元1722年)滿清巡臺御史黃淑敬所著『臺海使搓錄』,記載當時他在台所見聞錄,擺灣社(舊筏灣部落)轄有十二社:礁巴覓工社、山嶗老社、家查青難社、陳阿少里社、加立氏社、加則難社、八歹因社、礁來搭來社、加老律社、加者膀眼社、知勞日氏社、君云樓社等社,約有部落300戶以上,人口約在2000人以上,是五大頭目所管理有Paljngez、Taugadu、Mavaljiv、Qapulu、Tjarulivak等所管理,Payuwan筏灣部落在排灣族群社會是最大部落之一,Vuculj番社之第一大社群。 資料來源:石磊,一個排灣族部落的民族學田野調查報告,1959年。 3.日治時期的發展 日本人於明治二十八年(西元1895年)開始統治台灣,幾年後政治勢力伸展到筏灣,日本人在明治四十年(西元1907年)在筏灣設立警察機關,日本人最初在Ikazatan的地方建築派出所,後遷到Tucunuk的地方,由Qapulu頭目Kui在涼山遺址(Tucunuk)接受日本人對部落統治公約書。昭和六年(西元1931年)設立筏灣教育所,學齡兒童全面性接受教育。昭和七年(西元1932年)筏灣人開始接受養蠺方法,部落多一些副業增加經濟收入。日本人的勢力進入部落之後,禁止族人向頭目繳納賦稅,禁止族人舉辦五年祭、取締紋身、沒收槍枝及彈藥,強制族人將室內葬移往戶外墓地,改變了族人傳統的社會制度。就行政區而言,筏灣原屬高雄州屏東郡所管轄,昭和二十年(西元1945年)屬高雄縣管轄,民國三十九年(西元1950年)筏灣村改屬屏東縣管轄。 資料來源:石磊,一個排灣族部落的民族學,1959。 4.國民政府時期的發展 民國34年以後,政府推動地方自治及「生活改進」運動,使得筏部落的生活與平地的脈動更為接近。隨著生活型態的逐漸改變,筏灣部落的居住空間也持續變化著,在生活空間方面,將豬舍及廁所移出屋外,在戶外增設浴室,將屋簷高度提升,窗戶加大,設爐灶及煙囪,後期逐漸出現雙室與三室型的家屋。宗教信仰方面,西方基督教的新舊各派(長老教會、天主教等)進入部落設置教會,取代了傳統的祖先崇拜及泛靈信仰。地方自治的推行使得透過選舉產生的村長、鄉民代表等成為地方領袖,挑戰了傳統頭目階級統領部落的地位。 民國63年(1974年)獲得屏東縣政府補助,全村族民集體遷移至泰武鄉、萬巒鄉及內埔鄉交接處牛角灣一帶成立新的村落。遷徙至今族民在就醫便利,就業經濟收入穩定,在教育方面已改善許多及部落生活品質亦提昇。舊部落在政府及在地族人的自力打造陸續從民國79-85年(1990-1996年)修建瑪筏產業道路、民國90年(2001年)部落接通電源,民國91-92年(2002-2003年)重整修建12棟石板屋、4條石頭階梯步道及3處公共空間休閒廣場等,成為原住民舊部落重建規劃示範區域,現在部落積極致力推展文化、 觀光、傳承的永續發展。 二、保存價值: 舊筏灣部落傳統的文化內涵呈現一種與周圍生態環境相處磨合後的適應結果,這種人地互動的和諧關係雖歷經現代生活的轉變,仍部分持續進行著,且其精神仍長久保存於筏灣族人的觀念裏。這種對待土地的柔韌態度正足以令坐擁豐富生態資源卻文展現貧乏單調地景的台灣主體社會作為空間生活改進參考的典範。 舊筏灣部落最鮮明的文化資產乃石板屋聚落群,此空間遺存具體表達排灣族群文化展演的場所意念,唯有聚落群的整體保存才能維持其空間價值,將來的任何空間營造或維護措施,都應保持石板屋建築群的整體空間意象。
建築形式與景觀特色: 一、建築特色 舊筏灣部落的聚落內主要由家屋聚集構成,另外包括戶外穀倉、烤芋棚等家屋的附屬建築,以及會所、頭骨架等構造物。家屋主要由石板疊砌而成,族人認為使用石板建築家屋,乃源自百步蛇kamawanan 的啟示;屋頂的石板像蛇的鱗片,室內的空間像蛇的肚子,蜿蜒成排的家屋群像前進中的百步蛇,整體的意像便寓意著受到百步蛇的庇護。 傳統的家屋包括主屋uma 與前庭kasasavan 兩部分。主屋為單室型,前側為世俗生活空間,後側為神聖祭祀空間,室內葬坑buluwangn 位於主屋內,這種區隔前世俗(生活起居、臨山谷側)與後神聖(祖先寓所、儲藏、臨山壁側),並連結天(屋頂天神)地(室內葬的祖靈57)的角色主要由主樑柱 cukes來扮演,突顯祖靈崇拜在整個思想體制中的重要性,同時由空間佈局中也體現了族人的宇宙觀與生命觀。前庭則為家屋主要的生產、公共聯繫場所,並且成為串聯不同家屋的一連續性空間。低矮緩平的屋頂,在實際日常生活操持中,為前庭空間的延伸,經常作為器物放置或作物曝曬的場所。 石板構體為排灣族聚落給人最鮮明的視覺印象,石板的運用,符合當地板岩節理發達的地質特色,同時,石板的材質特性也被賦予性別化的區分(公石、母石),不同材質的石板被運用於不同的區位(壁體與屋頂、地坪敷材)。石板屋的興建耗費時日,平常即需要收集材料,石材於特定的採石場davanuge(往瑪家的舊聯絡道路可通達,已崩塌)取得,木料則於冬季在森林裡尋找(冬季蒐集的木料含水率較低)。另外家屋的營建展現一種石板構築的財富與物資再分配象徵體制,大面積的石板由換工形式取得,動員能力越大者便能擁有面積越大的石板,因此,由部落內頭目家屋的石板用料尺度、祖靈柱雕刻、家屋外門楣圖騰圖紋等,往往能了解當時部落的規模以及頭目階層的實力差異。 依建築類型而言,傳統時期排灣族的聚落組成包含有家屋、青年會所、外牆與入口。家屋依身分的不同表現出不同的形式;青年會所為未婚青年男子受教育訓練及晚間居住的場所,也是社內發生紛爭時的集會裁判處;傳統聚落周圍往往種植刺竹,栽植密林或疊石成為外牆,部落入口處設有門,晚上關閉。部落周圍亦設有陷阱做為防禦設施,入口旁常設有頭骨棚。 經過日治與國民政府時期後,筏灣部落空間構成已與傳統上有些出入。家屋雖仍為聚落的主要構成單元,但在形式上,平民與貴族的階級已不易區分;傳統的青年會所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學校與派出所;傳統的防禦設施亦已消失。由於外來宗教的影響,聚落內也曾出現教堂建築,但現今消失或傾倒;另外,基於醫療保健的提供,也出現了衛生所。 二、環境特徵 舊筏灣部落的生活領域由小而大可以分為:聚落、耕地、採集與狩獵地、神域等。聚落主要由數列並排的家屋構成,耕地與採集、狩獵地班塊狀分佈於聚落四周,神域主要位於東側北大武山一帶。 位於部落下方的隘寮南溪是居民捕魚、沐浴與取水的場所,溪流附近的板岩、頁岩更是重要的建築材料;部落外圍即是居民燒墾的農田,選擇向陽而平緩、較不貧脊的地,成階梯狀,田中設有休息或放置農具的工作小屋或涼台;農用地的更外圍,步行一至二日的路程為狩獵的場所,以山脊的稜線作為界線,區分筏灣與其他部落的勢力範圍。
土地使用管制狀況: 族人仍緊掛念著舊筏灣部落這個在山谷中真正的家,族人開始重回舊筏灣部落,從2001年開始,政府、族人正式展開合作,動手重整百年歷經桑滄的部落,重建百年歷史的石板屋,追溯自己文化及族群的根源,幾百年、幾千年過去了,這個在大武山穿梭自由的部落,一直在濃濃山嵐的吹送下,雙手護衛著他們自己的原住民文化,更留傳了千百年如昔的神話。 在族人呼籲以及爭取之下,由屏東縣府邀集學者專家、社區居民,從 2001年共同投入「屏東縣瑪家鄉舊筏灣部落重建整體規劃」,陸續修建石板屋及周邊環境,經過5年來,目前已有12棟石板屋整修完成,部落內4條主要步道重新鋪上石板,並接通水源,將學校附近的場地整修完畢,此外,政府還增設戶外廁所、祭場、教室、戶外穀倉、烤芋棚等公共設備。 目前留在筏灣部落的尚有四條主要石階步道損壞殘跡,家屋殘跡中就保存狀況而言,可分為A:狀況尚好13棟、B:壁體完整22棟、C:壁體不完整29棟、D:無法辨識23棟等四類共計87棟。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重要石板屋重建。(如頭目家屋、青年聚會所) 既有石板屋維護。 協助有意願重建家屋的族人。 既有空間紋理保存、維護。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屏府文保字第10930224400號
公告日期: : 2020-05-18 15:18:41.365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groupsOfBuildings/20200814000001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3-14/d18cb70c-7afa-449b-9b50-3451e0dabae2/公告函-屏府文保字第10930224400號.pdf
地籍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0-08-14/df913b19-e345-44a3-a624-5935908d06cc/聚落地籍圖.doc
主管機關名稱: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主管機關單位: 屏東縣文化資產保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屏東縣屏東市菸廠路1號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8-7210234
repImgId: 71135

# 現在 於 文資局歷史建築 - 6

案件編號20200515000002
個案名稱員林郡官舍
種類1::
code: : A3
name: : 宅第
歷史沿革員林郡官舍並未有確切的興建時間,最早在大正14年(西元1925年)便出現在官方位置,而在大正9年(西元1920年)員林郡役所成立,因此推測該建築物興建於1920年代中期左右,此官舍建築群現今坐落於彰化縣員林市博愛路142巷16、20號。    大正9年(西元1920年)員林郡役所成立後,便於現今的彰化縣員林市博愛路142巷16、20號興建本案之郡役所宿舍,據日治時期市街圖判斷,此宿舍距離郡役所僅約160公尺,距員林車站僅約200公尺,在日治時代即有現今之民權街可供移動,有便於官吏進出。日本政府於領有臺灣後,即將員林街列為彰化平原一帶重要的發展市鎮,因而在官舍鄰近之區域廣設行政機構與學校,同時亦有彰化銀行支店、員林信用組合等商業機構之進駐,顯見該地在行政與商業上已發展成具有現代都市之規模。及至戰後,員林地區一帶仍為高度興盛之區域,官舍附近亦為行政、教育、商業林立之重鎮。 員林郡官舍於戰後為國民政府所接收,並在民國41年(西元1952年)改由彰化縣政府管理,之後由彰化縣警察局管轄,在民國108年(西元2019年)登錄為歷史建築。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連慧珠、唐志宏主持,《「彰化縣暫定古蹟及列冊追蹤案件(8處)先期基礎調查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書》,彰化:彰化縣文化局, P.13-P.20。
評定基準1:: :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2:: : 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3:: : 具地區性建造物類型之特色者
指定登錄理由1.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紀錄員林地區歷史脈絡,為高度在地性代表。始自清朝時期,員林一地即因交通便利、位置適中之故,成為彰化平原與中部臺灣人文薈萃之地,清朝時期己有高度發展;大正9年(西元1920年)州郡街庄改正後亦在此設立員林郡,並廣設日式政教設施,如郡役所、街役場、火車站、武德殿、小學校、公學校等。戰後國民政府官員亦持續使用,但隨著時間的演進,諸多建物遭到自然與人為的損害而多已不復存在,如郡役所原址已改建成商業大樓(今中正路黃金帝國大樓),武德殿(今員林圖書館二館現址)等也已拆毀殆盡,這些過往的遺蹟現今只能從影像、照片遙想當時風華,本案之存在可作為過去記憶之連結。 2.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官舍的使用空間迄今仍未改變,具有高度的延續性。日治官舍是為了提供臺灣總督府任命的官員居住,任期屆滿或調任後需移交給下任接續使用。戰後官舍仍為官員住宿使用,作為水利局、公所等單位官員使用;就使用層面而言,不同族群、文化背景的使用者不僅延續其建築本來之涵意,亦豐富了官舍的生命力。 3.具地區性建造物類型之特色者:員林郡官舍型制上尚稱完整,內部空間亦完整保留。員林郡官舍型為日治官舍建築中之獨棟二戶建雙拼式建築,其具有和諧對稱之性質。本案在歷經日治與戰後不同時代的使用,內部構造雖有部分改建,但建物整體依舊保持完整,內部玄關、廣間、應接室、座敷、居間、障子門,甚至是原始屋瓦等,多保有原來之樣貌,本案在型制與內部空間上尚為完整。
法令依據第2條第1項第1、2、3款
所屬主管機關彰化縣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1::
itemNo: : 1
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員林市
address: : 博愛路142巷16、20號
經度120.5730126
緯度23.9596777
主管機關名稱彰化縣政府
主管機關單位彰化縣文化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彰化市卦山路3號
代表圖像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11-18/26bb25ca-421d-467c-83fb-765f463b1a99/員林郡守官舍02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11-18/26bb25ca-421d-467c-83fb-765f463b1a99/員林郡守官舍02.jpg
name: : 員林郡守官舍02
所有權屬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彰化縣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200515000002
外觀特徵員林郡官舍鄰近之住宅,除後方外其餘全為戰後新蓋之屋舍。其北側現為連棟三層公寓,兩者以2公尺寬之142巷作為間隔;後方為日式矮房,與本案間築有紅磚砌成之矮牆作為分隔。官舍西側與臨棟間有一既成巷弄128巷,道路寬度約為4公尺;東側一帶則為一鐵皮平房,與本案間相連約1公尺寬之走道。 員林郡官舍兩戶皆建有外側圍牆,圍牆在日治時期即已興建,戰後入住之家庭再自行砌磚增高;兩戶人家中間亦有圍牆進行區隔。兩戶住戶在142巷側皆設有「表門」(對外大門),但西側16號之大門甚至已用磚頭封住。在圍牆與房舍中,為一面積44平方公尺(4.1m×11m)之庭院,是當時居住者休憩之用,現該庭院已被附近住戶堆置雜物並長滿雜草。 在員林郡官舍屋頂之「引掛棧瓦」、「棟瓦」、「巴瓦」、「鬼瓦」等為原始之建材,依舊保持大致完整。而外側以木質之雨淋板作為牆壁,現今之狀況亦相當完整。而在日人設計房舍時,考量天氣為溫暖潮溼的熱帶和副熱帶氣候,因此將地板架設的較日本國內為高,且設置通風口。地板下以砌磚方式作為地板支柱。本案在地板設計上亦是如此,並開有長條型之通風口。
室內特徵員林郡官舍建採二戶建雙拼式,因此左右兩戶格局相同且對稱。每戶皆有前庭,大門均位於屋舍正面,進入後為玄關與廣間:內部空間主要為茶間、接應室、座敷、居間,相互間以障子門進行區隔,障子門拉開或拆除後即可連通使用,兼具重視社交與私密空間之性質。內部空間經計算後,樓地板約有132平方公尺。 就屋型設計上而言,員林郡官舍內部空間分布屬「廣間型」,也就是自外側庭院進人屋内後,在玄關處後方有一廣間,屋内各房室以此作為連結之中心。,由大門進入後即可經由廣間直接轉進左側的應接室(小的會客室、面談室),或是右轉進入茶之間(飯廳)。屋舍大門內之廣間與玄關,後者高於前者一階,以為區隔。應接室為屋主招待賓客之場所,應接室內部地面平鋪地板,轉身牆採出挑的窗扇作法,讓主人與賓客在會談過程中可同時觀賞外側的庭園及表門,視野相當良好;應接室與內側座敷間亦隔有障子門,在空間上有其延伸性。應接室現今牆壁已被原屋主改成白色薄木板裝潢,天花板亦改用塑膠材質之輕鋼架。 茶之間為日式房屋中,用以用餐或飲茶的場所,其位置多鄰近台所(廚房),需由玄關經廣間後進入,內部陳設為傳統鋪設塌塌米的日式空間。員林郡官舍的茶間現已被改為中式廚房,並以水泥、磁磚之方式進行改建與搭設流理臺,今尚有一勝手門,為當時家中女眷出入之用。 座敷(主客廳)為日式空間中最尊貴的空間,可在此進行會客外亦是生活起居的重心,牆壁設有「床之間」與「棚」等擺設藝術品或捲軸畫作的櫥架。員林郡官舍座敷可經由玄關、廣間直接進入,亦可經應接室進入,與內側的居間(起居室)一有障子門相隔,在利用上拉開即後形成較大之空間,具有高度延展性與靈活度。內部地面原有塌塌米,現今只剩平鋪的地板。 居間位於座敷西側,為居住者最主要的起居空間,其功能多樣,除了是就寢的臥房以及「子供室」(幼兒房)外,亦可作為座敷的延伸及家族聚會的場所;一般在其底部牆壁上會設置「押入」,也就是儲物空間,用以放置被褥等物品。有一對外四扇之窗戶(一扇現改成木板),採光良好。
使用情形目前現在為內部有所破損,需等待相關再利用或修復計畫。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1.建議管理單位定期清理環境及修剪雜草枝葉,並注意植生附著建築體之情況,避免植生持續影響建築體。 2.本歷史建築之毀損情況需追蹤是否有相關計畫之執行,以維護文資價值。
現狀目前現在為內部有所破損,需等待相關再利用或修復計畫。
是否開放(空)
是否收費(空)
開放時間未開放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4-7250057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1080403969B號
公告日期: : 2019-11-25 00:00:00.0
2::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1090282423B號
公告日期: : 2020-08-13 13:32:53.898
note: : 補充建築本體面積
landlotList1::
itemNo: : 1
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員林市
landNo: : 員林段
landSerialNo: : 0447-0004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員林市
landNo: : 員林段
landSerialNo: : 0447-0005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3::
itemNo: : 3
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員林市
landNo: : 員林段
landSerialNo: : 0447-0010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1::
mediaName: : 員林郡守官舍01
author: : 亞洲數位典藏有限公司
takePhotoDate: : 202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9/97124cac-3484-4c85-9a00-1e07ef78e53b/員林郡守官舍01.jpg
2::
mediaName: : 員林郡守官舍02
author: : 亞洲數位典藏有限公司
takePhotoDate: : 202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9/409b3776-2696-42ee-a867-16d574cea2ca/員林郡守官舍02.jpg
3::
mediaName: : 員林郡守官舍03
author: : 亞洲數位典藏有限公司
takePhotoDate: : 202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9/ae700b5b-4078-48f0-9cab-642e29124efc/員林郡守官舍03.jpg
4::
mediaName: : 員林郡守官舍04
author: : 亞洲數位典藏有限公司
takePhotoDate: : 202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9/f90c83bc-dca6-415d-8553-8bcc1dd6aef5/員林郡守官舍04.jpg
5::
mediaName: : 員林郡守官舍05
author: : 亞洲數位典藏有限公司
takePhotoDate: : 202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9/9897a5d5-a45b-4ed7-a47e-1c6639a9474c/員林郡守官舍05.jpg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3-06-29/c4e1780a-d8de-4554-9cfd-2d4c703f510b/員林郡官舍1090813.pdf
2::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3-06-29/a2c53846-808d-4045-9c3c-f10a9f57eee2/員林郡官舍1081125.pdf
地籍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03-12/dabdbdc4-6c05-4d6f-98bd-007ace06aa89/員林郡官舍-地籍圖資料110.pdf
repImgId145407
案件編號: 20200515000002
個案名稱: 員林郡官舍
種類: 1::
code: : A3
name: : 宅第
歷史沿革: 員林郡官舍並未有確切的興建時間,最早在大正14年(西元1925年)便出現在官方位置,而在大正9年(西元1920年)員林郡役所成立,因此推測該建築物興建於1920年代中期左右,此官舍建築群現今坐落於彰化縣員林市博愛路142巷16、20號。    大正9年(西元1920年)員林郡役所成立後,便於現今的彰化縣員林市博愛路142巷16、20號興建本案之郡役所宿舍,據日治時期市街圖判斷,此宿舍距離郡役所僅約160公尺,距員林車站僅約200公尺,在日治時代即有現今之民權街可供移動,有便於官吏進出。日本政府於領有臺灣後,即將員林街列為彰化平原一帶重要的發展市鎮,因而在官舍鄰近之區域廣設行政機構與學校,同時亦有彰化銀行支店、員林信用組合等商業機構之進駐,顯見該地在行政與商業上已發展成具有現代都市之規模。及至戰後,員林地區一帶仍為高度興盛之區域,官舍附近亦為行政、教育、商業林立之重鎮。 員林郡官舍於戰後為國民政府所接收,並在民國41年(西元1952年)改由彰化縣政府管理,之後由彰化縣警察局管轄,在民國108年(西元2019年)登錄為歷史建築。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連慧珠、唐志宏主持,《「彰化縣暫定古蹟及列冊追蹤案件(8處)先期基礎調查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書》,彰化:彰化縣文化局, P.13-P.20。
評定基準: 1:: :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2:: : 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3:: : 具地區性建造物類型之特色者
指定登錄理由: 1.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紀錄員林地區歷史脈絡,為高度在地性代表。始自清朝時期,員林一地即因交通便利、位置適中之故,成為彰化平原與中部臺灣人文薈萃之地,清朝時期己有高度發展;大正9年(西元1920年)州郡街庄改正後亦在此設立員林郡,並廣設日式政教設施,如郡役所、街役場、火車站、武德殿、小學校、公學校等。戰後國民政府官員亦持續使用,但隨著時間的演進,諸多建物遭到自然與人為的損害而多已不復存在,如郡役所原址已改建成商業大樓(今中正路黃金帝國大樓),武德殿(今員林圖書館二館現址)等也已拆毀殆盡,這些過往的遺蹟現今只能從影像、照片遙想當時風華,本案之存在可作為過去記憶之連結。 2.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官舍的使用空間迄今仍未改變,具有高度的延續性。日治官舍是為了提供臺灣總督府任命的官員居住,任期屆滿或調任後需移交給下任接續使用。戰後官舍仍為官員住宿使用,作為水利局、公所等單位官員使用;就使用層面而言,不同族群、文化背景的使用者不僅延續其建築本來之涵意,亦豐富了官舍的生命力。 3.具地區性建造物類型之特色者:員林郡官舍型制上尚稱完整,內部空間亦完整保留。員林郡官舍型為日治官舍建築中之獨棟二戶建雙拼式建築,其具有和諧對稱之性質。本案在歷經日治與戰後不同時代的使用,內部構造雖有部分改建,但建物整體依舊保持完整,內部玄關、廣間、應接室、座敷、居間、障子門,甚至是原始屋瓦等,多保有原來之樣貌,本案在型制與內部空間上尚為完整。
法令依據: 第2條第1項第1、2、3款
所屬主管機關: 彰化縣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員林市
address: : 博愛路142巷16、20號
經度: 120.5730126
緯度: 23.9596777
主管機關名稱: 彰化縣政府
主管機關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彰化市卦山路3號
代表圖像: 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11-18/26bb25ca-421d-467c-83fb-765f463b1a99/員林郡守官舍02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11-18/26bb25ca-421d-467c-83fb-765f463b1a99/員林郡守官舍02.jpg
name: : 員林郡守官舍02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彰化縣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200515000002
外觀特徵: 員林郡官舍鄰近之住宅,除後方外其餘全為戰後新蓋之屋舍。其北側現為連棟三層公寓,兩者以2公尺寬之142巷作為間隔;後方為日式矮房,與本案間築有紅磚砌成之矮牆作為分隔。官舍西側與臨棟間有一既成巷弄128巷,道路寬度約為4公尺;東側一帶則為一鐵皮平房,與本案間相連約1公尺寬之走道。 員林郡官舍兩戶皆建有外側圍牆,圍牆在日治時期即已興建,戰後入住之家庭再自行砌磚增高;兩戶人家中間亦有圍牆進行區隔。兩戶住戶在142巷側皆設有「表門」(對外大門),但西側16號之大門甚至已用磚頭封住。在圍牆與房舍中,為一面積44平方公尺(4.1m×11m)之庭院,是當時居住者休憩之用,現該庭院已被附近住戶堆置雜物並長滿雜草。 在員林郡官舍屋頂之「引掛棧瓦」、「棟瓦」、「巴瓦」、「鬼瓦」等為原始之建材,依舊保持大致完整。而外側以木質之雨淋板作為牆壁,現今之狀況亦相當完整。而在日人設計房舍時,考量天氣為溫暖潮溼的熱帶和副熱帶氣候,因此將地板架設的較日本國內為高,且設置通風口。地板下以砌磚方式作為地板支柱。本案在地板設計上亦是如此,並開有長條型之通風口。
室內特徵: 員林郡官舍建採二戶建雙拼式,因此左右兩戶格局相同且對稱。每戶皆有前庭,大門均位於屋舍正面,進入後為玄關與廣間:內部空間主要為茶間、接應室、座敷、居間,相互間以障子門進行區隔,障子門拉開或拆除後即可連通使用,兼具重視社交與私密空間之性質。內部空間經計算後,樓地板約有132平方公尺。 就屋型設計上而言,員林郡官舍內部空間分布屬「廣間型」,也就是自外側庭院進人屋内後,在玄關處後方有一廣間,屋内各房室以此作為連結之中心。,由大門進入後即可經由廣間直接轉進左側的應接室(小的會客室、面談室),或是右轉進入茶之間(飯廳)。屋舍大門內之廣間與玄關,後者高於前者一階,以為區隔。應接室為屋主招待賓客之場所,應接室內部地面平鋪地板,轉身牆採出挑的窗扇作法,讓主人與賓客在會談過程中可同時觀賞外側的庭園及表門,視野相當良好;應接室與內側座敷間亦隔有障子門,在空間上有其延伸性。應接室現今牆壁已被原屋主改成白色薄木板裝潢,天花板亦改用塑膠材質之輕鋼架。 茶之間為日式房屋中,用以用餐或飲茶的場所,其位置多鄰近台所(廚房),需由玄關經廣間後進入,內部陳設為傳統鋪設塌塌米的日式空間。員林郡官舍的茶間現已被改為中式廚房,並以水泥、磁磚之方式進行改建與搭設流理臺,今尚有一勝手門,為當時家中女眷出入之用。 座敷(主客廳)為日式空間中最尊貴的空間,可在此進行會客外亦是生活起居的重心,牆壁設有「床之間」與「棚」等擺設藝術品或捲軸畫作的櫥架。員林郡官舍座敷可經由玄關、廣間直接進入,亦可經應接室進入,與內側的居間(起居室)一有障子門相隔,在利用上拉開即後形成較大之空間,具有高度延展性與靈活度。內部地面原有塌塌米,現今只剩平鋪的地板。 居間位於座敷西側,為居住者最主要的起居空間,其功能多樣,除了是就寢的臥房以及「子供室」(幼兒房)外,亦可作為座敷的延伸及家族聚會的場所;一般在其底部牆壁上會設置「押入」,也就是儲物空間,用以放置被褥等物品。有一對外四扇之窗戶(一扇現改成木板),採光良好。
使用情形: 目前現在為內部有所破損,需等待相關再利用或修復計畫。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1.建議管理單位定期清理環境及修剪雜草枝葉,並注意植生附著建築體之情況,避免植生持續影響建築體。 2.本歷史建築之毀損情況需追蹤是否有相關計畫之執行,以維護文資價值。
現狀: 目前現在為內部有所破損,需等待相關再利用或修復計畫。
是否開放: (空)
是否收費: (空)
開放時間: 未開放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7250057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1080403969B號
公告日期: : 2019-11-25 00:00:00.0
2::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1090282423B號
公告日期: : 2020-08-13 13:32:53.898
note: : 補充建築本體面積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員林市
landNo: : 員林段
landSerialNo: : 0447-0004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員林市
landNo: : 員林段
landSerialNo: : 0447-0005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3::
itemNo: : 3
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員林市
landNo: : 員林段
landSerialNo: : 0447-0010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 1::
mediaName: : 員林郡守官舍01
author: : 亞洲數位典藏有限公司
takePhotoDate: : 202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9/97124cac-3484-4c85-9a00-1e07ef78e53b/員林郡守官舍01.jpg
2::
mediaName: : 員林郡守官舍02
author: : 亞洲數位典藏有限公司
takePhotoDate: : 202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9/409b3776-2696-42ee-a867-16d574cea2ca/員林郡守官舍02.jpg
3::
mediaName: : 員林郡守官舍03
author: : 亞洲數位典藏有限公司
takePhotoDate: : 202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9/ae700b5b-4078-48f0-9cab-642e29124efc/員林郡守官舍03.jpg
4::
mediaName: : 員林郡守官舍04
author: : 亞洲數位典藏有限公司
takePhotoDate: : 202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9/f90c83bc-dca6-415d-8553-8bcc1dd6aef5/員林郡守官舍04.jpg
5::
mediaName: : 員林郡守官舍05
author: : 亞洲數位典藏有限公司
takePhotoDate: : 202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9/9897a5d5-a45b-4ed7-a47e-1c6639a9474c/員林郡守官舍05.jpg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3-06-29/c4e1780a-d8de-4554-9cfd-2d4c703f510b/員林郡官舍1090813.pdf
2::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3-06-29/a2c53846-808d-4045-9c3c-f10a9f57eee2/員林郡官舍1081125.pdf
地籍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03-12/dabdbdc4-6c05-4d6f-98bd-007ace06aa89/員林郡官舍-地籍圖資料110.pdf
repImgId: 145407

# 現在 於 工藝中心工藝社區 - 7

執行單位彭春林生活創意工房
地址屏東縣內埔鄉水門村成功路19號
類別名稱染繡工藝類
地區名稱屏東縣
內容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魯凱族二大重要的手工技藝,一是石雕,一是織繡。石雕在霧台鄉已經發展得頗具規模。青葉部落由於日據時期遷村的緣故,成為三地門鄉唯一的魯凱族部落,在該地區呈現獨特且鮮明的原住民魯凱族文化風貌。魯凱婦女的編織技藝,更是魯凱族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也建立了青葉部落發展織染繡工藝產業的勞動力基礎。彭春林認為有必要讓青葉部落發展出本身的文化特色,於是在學會織布和魯凱的貼繡技術後,就回到部落裡教導部落的婦女,並在學校裡進行教學。目前部落裡約有50位以上的婦女都有上過他織繡染的相關課程,使得織繡產品儼然已成為青葉部落重要的經濟來源。

今年的社區工藝扶植計畫,著重在學員的技藝提昇上。技藝學習方面分為刺繡與植物染兩種實用性技術,由彭春林老師以及江立彥老師擔綱。刺繡部分主要延續蝶紋線條的創作,指導學員從基礎的技巧開始從事蝶紋的定格與繪製,再依據產品製作的流程完成製作。在植物染部分則是由江立彥老師根據部落中常用的植物染材,指導學員從取樣、裁切、浸泡、煎煮、過濾、重複煎煮、染液浸泡、靜置陰乾、完成等九道過程學習典型的魯凱植物染技巧。

彭春林希望能夠藉由染織工藝的技藝傳習與創意設計,作為保存魯凱族文化與穩定部落經濟的核心。因此,從工坊成立至今,除了持續培育部落人力資源及進行部落文化的深度調查之外,這幾年也積極透過專業團隊之協助,導入設計、製造、行銷觀念,希望未來能整合部落相關資源進行織染繡品的量產、並策劃年度成果展及開闢行銷據點,逐步營造一個以「織染繡」作為魯凱部落藝術保存與價值創造的部落經濟模式。

【彭春林 現代魯凱族藝術─傳統與現代的對話】

「彭春林生活創意工房」位於屏東縣三地門鄉最北端的青葉部落,由一位魯凱族的男設計師─彭春林,帶領青葉部落媽媽們,將傳統魯凱文化元素轉化,以貼布繡技法設計系列商品,如手機袋、零錢包,書包、手提包,T恤、服飾,以及居家裝飾的門簾、燈飾等。獨特的圖紋造形與色系搭配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這是手工繡的嗎?好漂亮喔…」彭春林的設計,往往第一眼給人驚喜,第二眼讓人舒服,多看幾眼就是想把他們帶回家。主要是以「貼布繡」的技法做為產品特色,貼布繡是魯凱族傳統織繡的技法之一, 將布料依據形狀剪裁後,縫在另一塊布上,並以手工縫繡布邊的方式,呈現出兩塊布紋、色塊、縫線技法的美感。光是縫繡布邊的針法及色線的搭配,就有好幾種變化。貼布繡的圖紋造型是整個產品的核心表現,彭春林將魯凱族的故事、圖騰、文化,轉變為系列商品,至今已發展出「豐收」、「百步蛇」、「蝴蝶紋」以及「紋手」系列。將部落故事的圖案,經由設計、排列組合,呈現在作品上。「豐收」系列是取豐年祭時眾人歡慶的意象,以人頭的圖案為代表;「百步蛇」在魯凱族則是地位崇高的神祉,將蛇紋做變形與排列;「紋手」則凸顯「手」的造型,分為左手、右手繡在個別的包包上,並表現魯凱族在手上刺有圖騰的文化。將這些有故事的圖案藉由造型的轉變設計,開發為商品系列。彭春林透過創作,重新詮釋傳統的魯凱族文化。

另外,在產品色彩的搭配上,沒有鮮豔的對比表現,而是以溫和的大地色調互相搭配,舒服的色系也是彭春林產品的表現特色。但也因此曾被質疑:這怎麼不像原住民的設計?原來,這個問題也曾經困擾著彭春林。為何自己的色彩偏愛跟大家認知的原住民色彩不一樣,但經過溯源探討,發現原來部落最原始的創作色調,就是這樣的大地顏色,乃是由眼睛所見到的萬物中取材,當然是如此溫和自然的色系,自此,彭春林才放心地繼續設計,而我們才可看到一款一款令人驚艷又舒適的商品。

彭春林認為,作品中表現傳統與現代的融合性,將傳統圖案與色彩保留,在造形部分則強調個人設計風格,加入自己的轉化與技法,就如同和祖先對話一般。彭春林滿懷著對設計的熱情,以及魯凱族文化傳承的使命,透過個人的設計,傳承、轉化祖先的文化,創作出屬於這個時代的魯凱族藝術。非一味的將部落的圖騰、符號複製、消費,而是讓文化精神能與個人創作結合,轉化為這個世代喜愛的產品,藉由購買、使用,讓魯凱族的文化讓更多人看到。

【「蝴蝶變成雲」系列文創商品】

彭春林開發的「蝴蝶變成雲」系列,是將收藏於博物館的魯凱族傳統一片裙,繡在裙襬邊緣的圖案─「蝴蝶紋」做為設計來源。蝴蝶紋在部落的意義代表著女孩的純潔與成熟,以及男孩的勤勞、速度與敏捷。彭春林轉化傳統服飾與圖紋,蝴蝶兩根彎彎的觸角,經由定格、放大、轉化等設計,拉長成為雲朵般恣意浮盪,隨著產品的大小、造型、色彩做搭配組合,找到最適當的天空停留。

系列商品中,小至零錢包、手機袋,大至書包、手提包、門簾,以及將蝶紋繡在肩上的T恤等,除此之外,更朝向家飾用品發展。彭春林認為,「家」是給人放鬆休息的地方,藉由居家擺設,可軟化冰冷的水泥牆。「燈飾」系列便因此而誕生,蝶紋雲彩透過燈光打亮,搭配植物染色的布料,呈現大地綠、灰的色彩,更顯舒適。未來計畫開發沙發與抱枕,希望打造整體空間的氛圍,讓一走進家中,便可得到放鬆與愉悅的心情。

【魯凱族第一位男織布師】

見過彭春林的人,一定都會有著鮮明的印象,很高、很斯文,有著很深邃的五官,常常笑著對我們說:「你們每次一群人下來,我會很緊張耶…」,但在幾次對談下來,可以聽出他對於創作的執著、部落的情感,以及對於所追求的目標,有著清楚且明確的概念。

彭春林在成為設計師、織布師之前,有一段很長的故事。魯凱族以織繡技術聞名,編織與刺繡是女性的專長,早期的打獵社會中,相傳只要男生碰了編織刺繡這類女紅,就會獵不到動物,因此,男生是不能碰織繡的。彭春林的奶奶和姑姑都是部落中的刺繡高手,彭春林從小在耳濡目染之下對織繡產生濃厚興趣,卻因男生不可碰織布機的禁忌,而將織繡的印象停留在心裡,慢慢發酵。

後來彭春林成為一名獸醫,先後在製藥廠、牧場工作,但仍念念不忘心中對「布」、對創作的熱愛,開始設計具有個人特色的髮飾、小飾品,後來甚至在屏東市中華路附近擺起路邊攤販售,生意相當好。因緣際會之下,接手隔壁賣衣服的攤位,做起批發成衣、服飾的生意。而獨具風格美感的彭春林,看不順眼一般成衣的剪裁,索性拿起剪刀、針線,將衣服的袖口、領子等做改變,慢慢呈現出個人的風格,除了受到市場歡迎之外,彭春林也在這段時間磨練出對服飾、布料、剪裁的心得,於是決定辭去獸醫的工作,專心發展自己的興趣。

 

其間曾成立了「話繡工作室」,魯凱族的繡「Pajase」就是「寫」的意思,是因為魯凱族沒有用以表達的文字,而是藉由織繡的圖案,將老一輩要傳達的話語訴說出來。工作室雖因供需失衡而結束,但這個時候的彭春林,對於所做的藝術創作已經有了明確的定位─找回自己的源頭。而後經過不斷地進修學習,回部落詢問祖母和部落老婦人快要失傳的編織法,到圖書館、博物館追溯部落傳統的圖案來源,到輔大、屏科大、工藝所學習相關課程,並透過自己不斷的創新嘗試,先後得到許多競賽的獎項。在拿到乙級女裝證照後,也開始進行服飾的設計和製作。經由一點一滴的累積,藉由對布料、織品的了解與運用,抒發心中的創作熱情。

 

【「布落空間」=部落文化+創意設計+產業】

 

彭春林說,青葉部落是他從小長大的地方,回憶起小時候的生活,就像是一個大家庭一般,與鄰家哥哥在樹上摘水果,和大自然為伍的生活…。幼時在青葉部落成長的記憶,以及對於傳統織繡的記憶,成為彭春林創作的來源。於是彭春林回到部落,2003年與友人江立彥成立了「彭春林生活創意工坊」,2006年在三地門鄉較為熱鬧的水門村開設「布落空間」門市,自此有了自己的店鋪。位於水門村中心,店面一樓大門的白色屋頂像布落下般的垂掛著,店內則溫馨的擺設著彭春林大大小小的包包、服飾、家飾用品等。地下一樓與二樓則是彭春林的工作室。「布落」二字,除了「布料垂落」的意象之外,也代表著青葉「部落」,說明了彭春林的創作與事業的根源。

 

【打造織染繡的青葉部落】

 

青葉村是三地門鄉唯一的魯凱族部落,彭春林認為有必要讓青葉部落發展出本身的文化特色,於是回到部落裡教導部落的婦女,部落裡約佔一半以上的婦女都跟他學過織繡。並藉由「布落空間」門市的經營,以及口耳相傳來自四面八方的訂單,由彭春林做產品設計、打樣,在部落成立了約五、六人的工班,以及其他家庭式代工的工班,進行縫製加工的部分。串連成上中下游的產業線,希望帶動部落經濟生產,也讓魯凱族傳統織繡的文化特色,可以持續發展成為青葉部落的特色。

彭春林與祖先對話的過程,透過「圖案」、「色彩」、「技法」的轉變,設計出現代魯凱族的文化商品。並藉由門市與個人品牌的經營,帶動部落的織繡生產。近年來更用青葉村當地的植物做染料,在作品中加入植物染布。彭春林說,終極目標是希望從染、織和製作的素材全部都採用青葉村當地的材料,讓青葉村成為織、染、繡文化特色的部落。

網址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44.html
執行單位: 彭春林生活創意工房
地址: 屏東縣內埔鄉水門村成功路19號
類別名稱: 染繡工藝類
地區名稱: 屏東縣
內容: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魯凱族二大重要的手工技藝,一是石雕,一是織繡。石雕在霧台鄉已經發展得頗具規模。青葉部落由於日據時期遷村的緣故,成為三地門鄉唯一的魯凱族部落,在該地區呈現獨特且鮮明的原住民魯凱族文化風貌。魯凱婦女的編織技藝,更是魯凱族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也建立了青葉部落發展織染繡工藝產業的勞動力基礎。彭春林認為有必要讓青葉部落發展出本身的文化特色,於是在學會織布和魯凱的貼繡技術後,就回到部落裡教導部落的婦女,並在學校裡進行教學。目前部落裡約有50位以上的婦女都有上過他織繡染的相關課程,使得織繡產品儼然已成為青葉部落重要的經濟來源。

今年的社區工藝扶植計畫,著重在學員的技藝提昇上。技藝學習方面分為刺繡與植物染兩種實用性技術,由彭春林老師以及江立彥老師擔綱。刺繡部分主要延續蝶紋線條的創作,指導學員從基礎的技巧開始從事蝶紋的定格與繪製,再依據產品製作的流程完成製作。在植物染部分則是由江立彥老師根據部落中常用的植物染材,指導學員從取樣、裁切、浸泡、煎煮、過濾、重複煎煮、染液浸泡、靜置陰乾、完成等九道過程學習典型的魯凱植物染技巧。

彭春林希望能夠藉由染織工藝的技藝傳習與創意設計,作為保存魯凱族文化與穩定部落經濟的核心。因此,從工坊成立至今,除了持續培育部落人力資源及進行部落文化的深度調查之外,這幾年也積極透過專業團隊之協助,導入設計、製造、行銷觀念,希望未來能整合部落相關資源進行織染繡品的量產、並策劃年度成果展及開闢行銷據點,逐步營造一個以「織染繡」作為魯凱部落藝術保存與價值創造的部落經濟模式。

【彭春林 現代魯凱族藝術─傳統與現代的對話】

「彭春林生活創意工房」位於屏東縣三地門鄉最北端的青葉部落,由一位魯凱族的男設計師─彭春林,帶領青葉部落媽媽們,將傳統魯凱文化元素轉化,以貼布繡技法設計系列商品,如手機袋、零錢包,書包、手提包,T恤、服飾,以及居家裝飾的門簾、燈飾等。獨特的圖紋造形與色系搭配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這是手工繡的嗎?好漂亮喔…」彭春林的設計,往往第一眼給人驚喜,第二眼讓人舒服,多看幾眼就是想把他們帶回家。主要是以「貼布繡」的技法做為產品特色,貼布繡是魯凱族傳統織繡的技法之一, 將布料依據形狀剪裁後,縫在另一塊布上,並以手工縫繡布邊的方式,呈現出兩塊布紋、色塊、縫線技法的美感。光是縫繡布邊的針法及色線的搭配,就有好幾種變化。貼布繡的圖紋造型是整個產品的核心表現,彭春林將魯凱族的故事、圖騰、文化,轉變為系列商品,至今已發展出「豐收」、「百步蛇」、「蝴蝶紋」以及「紋手」系列。將部落故事的圖案,經由設計、排列組合,呈現在作品上。「豐收」系列是取豐年祭時眾人歡慶的意象,以人頭的圖案為代表;「百步蛇」在魯凱族則是地位崇高的神祉,將蛇紋做變形與排列;「紋手」則凸顯「手」的造型,分為左手、右手繡在個別的包包上,並表現魯凱族在手上刺有圖騰的文化。將這些有故事的圖案藉由造型的轉變設計,開發為商品系列。彭春林透過創作,重新詮釋傳統的魯凱族文化。

另外,在產品色彩的搭配上,沒有鮮豔的對比表現,而是以溫和的大地色調互相搭配,舒服的色系也是彭春林產品的表現特色。但也因此曾被質疑:這怎麼不像原住民的設計?原來,這個問題也曾經困擾著彭春林。為何自己的色彩偏愛跟大家認知的原住民色彩不一樣,但經過溯源探討,發現原來部落最原始的創作色調,就是這樣的大地顏色,乃是由眼睛所見到的萬物中取材,當然是如此溫和自然的色系,自此,彭春林才放心地繼續設計,而我們才可看到一款一款令人驚艷又舒適的商品。

彭春林認為,作品中表現傳統與現代的融合性,將傳統圖案與色彩保留,在造形部分則強調個人設計風格,加入自己的轉化與技法,就如同和祖先對話一般。彭春林滿懷著對設計的熱情,以及魯凱族文化傳承的使命,透過個人的設計,傳承、轉化祖先的文化,創作出屬於這個時代的魯凱族藝術。非一味的將部落的圖騰、符號複製、消費,而是讓文化精神能與個人創作結合,轉化為這個世代喜愛的產品,藉由購買、使用,讓魯凱族的文化讓更多人看到。

【「蝴蝶變成雲」系列文創商品】

彭春林開發的「蝴蝶變成雲」系列,是將收藏於博物館的魯凱族傳統一片裙,繡在裙襬邊緣的圖案─「蝴蝶紋」做為設計來源。蝴蝶紋在部落的意義代表著女孩的純潔與成熟,以及男孩的勤勞、速度與敏捷。彭春林轉化傳統服飾與圖紋,蝴蝶兩根彎彎的觸角,經由定格、放大、轉化等設計,拉長成為雲朵般恣意浮盪,隨著產品的大小、造型、色彩做搭配組合,找到最適當的天空停留。

系列商品中,小至零錢包、手機袋,大至書包、手提包、門簾,以及將蝶紋繡在肩上的T恤等,除此之外,更朝向家飾用品發展。彭春林認為,「家」是給人放鬆休息的地方,藉由居家擺設,可軟化冰冷的水泥牆。「燈飾」系列便因此而誕生,蝶紋雲彩透過燈光打亮,搭配植物染色的布料,呈現大地綠、灰的色彩,更顯舒適。未來計畫開發沙發與抱枕,希望打造整體空間的氛圍,讓一走進家中,便可得到放鬆與愉悅的心情。

【魯凱族第一位男織布師】

見過彭春林的人,一定都會有著鮮明的印象,很高、很斯文,有著很深邃的五官,常常笑著對我們說:「你們每次一群人下來,我會很緊張耶…」,但在幾次對談下來,可以聽出他對於創作的執著、部落的情感,以及對於所追求的目標,有著清楚且明確的概念。

彭春林在成為設計師、織布師之前,有一段很長的故事。魯凱族以織繡技術聞名,編織與刺繡是女性的專長,早期的打獵社會中,相傳只要男生碰了編織刺繡這類女紅,就會獵不到動物,因此,男生是不能碰織繡的。彭春林的奶奶和姑姑都是部落中的刺繡高手,彭春林從小在耳濡目染之下對織繡產生濃厚興趣,卻因男生不可碰織布機的禁忌,而將織繡的印象停留在心裡,慢慢發酵。

後來彭春林成為一名獸醫,先後在製藥廠、牧場工作,但仍念念不忘心中對「布」、對創作的熱愛,開始設計具有個人特色的髮飾、小飾品,後來甚至在屏東市中華路附近擺起路邊攤販售,生意相當好。因緣際會之下,接手隔壁賣衣服的攤位,做起批發成衣、服飾的生意。而獨具風格美感的彭春林,看不順眼一般成衣的剪裁,索性拿起剪刀、針線,將衣服的袖口、領子等做改變,慢慢呈現出個人的風格,除了受到市場歡迎之外,彭春林也在這段時間磨練出對服飾、布料、剪裁的心得,於是決定辭去獸醫的工作,專心發展自己的興趣。

 

其間曾成立了「話繡工作室」,魯凱族的繡「Pajase」就是「寫」的意思,是因為魯凱族沒有用以表達的文字,而是藉由織繡的圖案,將老一輩要傳達的話語訴說出來。工作室雖因供需失衡而結束,但這個時候的彭春林,對於所做的藝術創作已經有了明確的定位─找回自己的源頭。而後經過不斷地進修學習,回部落詢問祖母和部落老婦人快要失傳的編織法,到圖書館、博物館追溯部落傳統的圖案來源,到輔大、屏科大、工藝所學習相關課程,並透過自己不斷的創新嘗試,先後得到許多競賽的獎項。在拿到乙級女裝證照後,也開始進行服飾的設計和製作。經由一點一滴的累積,藉由對布料、織品的了解與運用,抒發心中的創作熱情。

 

【「布落空間」=部落文化+創意設計+產業】

 

彭春林說,青葉部落是他從小長大的地方,回憶起小時候的生活,就像是一個大家庭一般,與鄰家哥哥在樹上摘水果,和大自然為伍的生活…。幼時在青葉部落成長的記憶,以及對於傳統織繡的記憶,成為彭春林創作的來源。於是彭春林回到部落,2003年與友人江立彥成立了「彭春林生活創意工坊」,2006年在三地門鄉較為熱鬧的水門村開設「布落空間」門市,自此有了自己的店鋪。位於水門村中心,店面一樓大門的白色屋頂像布落下般的垂掛著,店內則溫馨的擺設著彭春林大大小小的包包、服飾、家飾用品等。地下一樓與二樓則是彭春林的工作室。「布落」二字,除了「布料垂落」的意象之外,也代表著青葉「部落」,說明了彭春林的創作與事業的根源。

 

【打造織染繡的青葉部落】

 

青葉村是三地門鄉唯一的魯凱族部落,彭春林認為有必要讓青葉部落發展出本身的文化特色,於是回到部落裡教導部落的婦女,部落裡約佔一半以上的婦女都跟他學過織繡。並藉由「布落空間」門市的經營,以及口耳相傳來自四面八方的訂單,由彭春林做產品設計、打樣,在部落成立了約五、六人的工班,以及其他家庭式代工的工班,進行縫製加工的部分。串連成上中下游的產業線,希望帶動部落經濟生產,也讓魯凱族傳統織繡的文化特色,可以持續發展成為青葉部落的特色。

彭春林與祖先對話的過程,透過「圖案」、「色彩」、「技法」的轉變,設計出現代魯凱族的文化商品。並藉由門市與個人品牌的經營,帶動部落的織繡生產。近年來更用青葉村當地的植物做染料,在作品中加入植物染布。彭春林說,終極目標是希望從染、織和製作的素材全部都採用青葉村當地的材料,讓青葉村成為織、染、繡文化特色的部落。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44.html

# 現在 於 工藝中心工藝社區 - 8

執行單位屏東縣春日鄉力里社區發展協會
地址屏東縣春日鄉力里村1號
類別名稱編織工藝類
地區名稱屏東縣
內容

如果你有幸走進春日鄉力里部落Maljeveq五年祭會場,除了難得一見的竹竿刺球儀式,迎目而來排灣族男女的盛裝,肯定會讓你眼睛一亮。排灣族的服飾圖案豐富、色澤鮮明,在台灣原住民族中堪稱最為華麗典雅。這些服飾近年多以刺繡手法表現,但是早期傳統夾織之美更令人驚嘆,可惜織法已經失傳了。雖然如此,在vuvu(老祖母)編麻引頌的歌謠裡,還留存著把美麗紋樣進布裡的種種懷想,現在,一群排灣族婦女正努力讓記憶中的織紋復活過來。

【不可思議的美麗織紋】

力里部落展開復興傳統織布的契機,因緣竟然起於一場駭人的天災。民國九十八年狂烈的莫拉克颱風重創春日鄉,排灣族人不僅家園??損,連世代收藏的文也飽受摧殘。為了檢視文物受損情況,春日鄉在豐年祭前夕舉辦傳統文物特展,邀請族人把家中珍藏拿出來展覽。有幾戶族人展示數塊代代相傳的織品,歷史超過一百五十年,雖然外觀老舊,但是織法之細膩繁複,令擅長編織的部落耆老也自嘆弗如。古老織品呈現的紋樣十分複雜,顯示當時技法的精湛,觀者誇張形容「簡直是外星人來織的」,其難度可見一斑。可是排灣族先人這等高度智慧的技巧,現在卻已經泯滅失傳,看在後代子孫眼中真是情何以堪。負責舉辦文物展、春日鄉公所社會課長翁玉華,後來將這些織品的照片拿給教授排灣織布的簡玲亮和馮瓊珠老師鑑定。她們兩人曾經遠赴日本學習織布技法,是國內數一數二的編織工藝師,看到這樣的織紋也深覺不可思議。在三人的讚嘆稱頌後,幾經低迴沈思,不禁興起重建這些古老編織技法的念頭。對於部落有志之士的心願,多角化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有如及時雨,提供了機會和奧援。由春日鄉力里社區發展協會提出的「排灣織布之風華重現」研習計畫,入選社區工藝扶植計畫,在九十九年以力里部落為據點,招募排灣族青壯婦女,開始傳習織布技法,從基礎教起,培養部落織布人才。

【一步步追尋先人腳印】

力里社區(dralekdrk部落)屬於排灣族群最尾端,也是中、南排灣群交叉多元文化匯聚的老部落,人口最多時期僅次於古樓部落。因為時代變遷,族人生活改變,沿著浸水營古道東西遷移,現有人口約五百三十人左右。周邊歸崇部落(kalevuwan)也是力里的分支。春日鄉北區力里、歸崇、七佳都屬於中排灣族群,總人數約二千三百人左右,占全鄉人數三分之二。「排灣織布之風華重現」研習計畫,設計一百零五個小時的課程,除了一小部分原住民工藝文化及社區營造理論之外,主要由簡玲亮、馮瓊珠兩位老師,教導學員從最根本的織物密度與紗線計算等基礎開始,一步一步在示範與實作中,逐漸學習排灣族特殊的織布紋樣,包括三角方形髮狀紋、百步蛇圖紋、人頭圖紋等等。這期培訓的主要目標是「重現vuvu的傳統織紋」,這些織紋都有其傳統意義和專屬的用法。以古老織品上的人頭紋(parucaucau)為例,它是排灣貴族專屬織物的織做紋樣,技法已經消失約一百五十年以上。人頭紋的變化,則是除了臉譜之外,中間再織入稱為parukarutailj的部落領袖專用木杯紋樣。傳統織紋還有髮狀紋、蛇紋( p a l a q a t j u v u )、脊髓紋(parusange)、獵人紋(也稱齒紋paruwaljis)、蜈蚣紋(paruljaljiga)和三角紋(palaluljap)等等。

【初窺堂奧的滿足笑容】

除了課程的進行之外,也進行田野調查。首先訪問部落的靈媒,請她傳述織布以及在生活祭典的用途和禁忌。同時也探訪懂得傳統織布的耆老,希望從她們口中得到更多排灣織布的資料,可惜她們只能傳授平織和斜紋織。古老織品上的夾織繡是前一代族人的織法,由於技巧複雜,加上日治時期禁止傳統服飾,使得這種織法已經失傳很久了。另外,社區發展協會也結合專家調查傳統織布原料,先上山採集材料,邀請部落耆老確認,並記錄其族語名稱和用途。調查到的主要織布原料,包括纖維植物苧麻、山芙蓉;染料植物薑黃(cacas)、黃梔子(tjava)等。在長達一百多個小時的課程之後,結訓是學員和老師既期待又忐忑的時刻,因為一切成績將呈現在族人面前接受檢驗。結訓典禮和成果展示活動,特別邀請春日鄉公所與部落領袖參與,由他們頒授學員結訓證書。這一期報名的學員有十四人,實際達到研習時數共十人,有四人因上課時數未達三分之二,所以不發予結訓證書。典禮現場也展出這一期培訓課程織做的成品,琳琅滿目的布匹舖陳在會場上,成為最搶眼的焦點。這些織布還與背包、提袋等用品結合呈現,賦予它們醒目豐盈的原住民文化特色。而當學員把自己織成、擁有美麗紋樣和色彩的布披在身上展示時,臉上也不禁洋溢出滿足的笑容。

【看見排灣織品的希望】

由於排灣族夾織技法失傳太久,複雜的織紋已經無人可以傳授,所以這期培訓計畫注重在學員技術的傳承,尚未有能力設計開發新產品。不過老師也讓學員嘗試將完成的織片與異材質用品搭配呈現,即使只是如此,充滿排灣族文化風格的產品,已經具體而微地顯現出來,也預示了排灣族織品未來發展的希望。

夾織繡布與琉璃珠、番刀,並稱為排灣族「三寶」,不僅是珍貴的工藝品,更有深刻文化意涵。在傳統生命祭禮中,有兩種場合可以看到織物的使用,一是部落領袖mamazangitjan嫁娶的儀式,其次就是喪禮(送葬後的孝服),可見排灣族人對織物的重視。由於現存古老夾織繡布是以羊毛與麻線雜織,而以前台灣並沒有生產羊毛,所以應可追溯到荷蘭人統治台灣時期,當時族人以物易物換來的,據此推斷,夾織繡技法應該很早就發展出來。後來因為織布困難,改以貨物換取布料,夾織繡技法才漸漸式微。不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仍有排灣族人以平織和斜紋織做衣服,只是織紋簡單許多。日治時期理蕃政策禁止穿戴原住民傳統服飾,之後外來宗教傳入造成傳統儀式沒落,也促使織布技術更快消失。力里部落由於外來宗教進入較晚,仍然保留部分傳統祭儀文化及文物,使得大家仍有機會目睹先人織繡的高超技術。

【讓傳承使命持續下去】

在傳統排灣族生活中,織布有如與祖靈對話,織紋則彰顯對祖靈的尊敬,織物具有重要意義。重視社會階級的排灣族人,即以織繡紋樣和色彩來彰顯不同的地位,其中人頭紋即是貴族最具代表性的圖案。從口述得知人頭紋是力里部落所織成的,而在跨鄉參訪中,在來義鄉古樓村、泰武鄉武潭村,即使九十多歲的耆老也無人知道部落有人會織人頭紋,可見人頭紋織法並非常見。在這次培訓中,學員克服困難努力學習,雖然完成的織品與原始織物精緻度尚有一段距離,但已令族人為之驚喜,見到古老織紋得以重現,依稀找回祖先的榮耀。在追求探索一百五十年前排灣族人的高度技藝時,學員深深體驗到技術的增進和品德的修練是並存的。雖然資源與時間有限,尚有許多傳統織法不能在短期間內傳承,卻也因此更需要族人的合心齊力,同時希望政府和社會挹注更多資源,讓重現排灣織布風華的歷史使命能夠持續下去。

網址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42.html
執行單位: 屏東縣春日鄉力里社區發展協會
地址: 屏東縣春日鄉力里村1號
類別名稱: 編織工藝類
地區名稱: 屏東縣
內容:

如果你有幸走進春日鄉力里部落Maljeveq五年祭會場,除了難得一見的竹竿刺球儀式,迎目而來排灣族男女的盛裝,肯定會讓你眼睛一亮。排灣族的服飾圖案豐富、色澤鮮明,在台灣原住民族中堪稱最為華麗典雅。這些服飾近年多以刺繡手法表現,但是早期傳統夾織之美更令人驚嘆,可惜織法已經失傳了。雖然如此,在vuvu(老祖母)編麻引頌的歌謠裡,還留存著把美麗紋樣進布裡的種種懷想,現在,一群排灣族婦女正努力讓記憶中的織紋復活過來。

【不可思議的美麗織紋】

力里部落展開復興傳統織布的契機,因緣竟然起於一場駭人的天災。民國九十八年狂烈的莫拉克颱風重創春日鄉,排灣族人不僅家園??損,連世代收藏的文也飽受摧殘。為了檢視文物受損情況,春日鄉在豐年祭前夕舉辦傳統文物特展,邀請族人把家中珍藏拿出來展覽。有幾戶族人展示數塊代代相傳的織品,歷史超過一百五十年,雖然外觀老舊,但是織法之細膩繁複,令擅長編織的部落耆老也自嘆弗如。古老織品呈現的紋樣十分複雜,顯示當時技法的精湛,觀者誇張形容「簡直是外星人來織的」,其難度可見一斑。可是排灣族先人這等高度智慧的技巧,現在卻已經泯滅失傳,看在後代子孫眼中真是情何以堪。負責舉辦文物展、春日鄉公所社會課長翁玉華,後來將這些織品的照片拿給教授排灣織布的簡玲亮和馮瓊珠老師鑑定。她們兩人曾經遠赴日本學習織布技法,是國內數一數二的編織工藝師,看到這樣的織紋也深覺不可思議。在三人的讚嘆稱頌後,幾經低迴沈思,不禁興起重建這些古老編織技法的念頭。對於部落有志之士的心願,多角化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有如及時雨,提供了機會和奧援。由春日鄉力里社區發展協會提出的「排灣織布之風華重現」研習計畫,入選社區工藝扶植計畫,在九十九年以力里部落為據點,招募排灣族青壯婦女,開始傳習織布技法,從基礎教起,培養部落織布人才。

【一步步追尋先人腳印】

力里社區(dralekdrk部落)屬於排灣族群最尾端,也是中、南排灣群交叉多元文化匯聚的老部落,人口最多時期僅次於古樓部落。因為時代變遷,族人生活改變,沿著浸水營古道東西遷移,現有人口約五百三十人左右。周邊歸崇部落(kalevuwan)也是力里的分支。春日鄉北區力里、歸崇、七佳都屬於中排灣族群,總人數約二千三百人左右,占全鄉人數三分之二。「排灣織布之風華重現」研習計畫,設計一百零五個小時的課程,除了一小部分原住民工藝文化及社區營造理論之外,主要由簡玲亮、馮瓊珠兩位老師,教導學員從最根本的織物密度與紗線計算等基礎開始,一步一步在示範與實作中,逐漸學習排灣族特殊的織布紋樣,包括三角方形髮狀紋、百步蛇圖紋、人頭圖紋等等。這期培訓的主要目標是「重現vuvu的傳統織紋」,這些織紋都有其傳統意義和專屬的用法。以古老織品上的人頭紋(parucaucau)為例,它是排灣貴族專屬織物的織做紋樣,技法已經消失約一百五十年以上。人頭紋的變化,則是除了臉譜之外,中間再織入稱為parukarutailj的部落領袖專用木杯紋樣。傳統織紋還有髮狀紋、蛇紋( p a l a q a t j u v u )、脊髓紋(parusange)、獵人紋(也稱齒紋paruwaljis)、蜈蚣紋(paruljaljiga)和三角紋(palaluljap)等等。

【初窺堂奧的滿足笑容】

除了課程的進行之外,也進行田野調查。首先訪問部落的靈媒,請她傳述織布以及在生活祭典的用途和禁忌。同時也探訪懂得傳統織布的耆老,希望從她們口中得到更多排灣織布的資料,可惜她們只能傳授平織和斜紋織。古老織品上的夾織繡是前一代族人的織法,由於技巧複雜,加上日治時期禁止傳統服飾,使得這種織法已經失傳很久了。另外,社區發展協會也結合專家調查傳統織布原料,先上山採集材料,邀請部落耆老確認,並記錄其族語名稱和用途。調查到的主要織布原料,包括纖維植物苧麻、山芙蓉;染料植物薑黃(cacas)、黃梔子(tjava)等。在長達一百多個小時的課程之後,結訓是學員和老師既期待又忐忑的時刻,因為一切成績將呈現在族人面前接受檢驗。結訓典禮和成果展示活動,特別邀請春日鄉公所與部落領袖參與,由他們頒授學員結訓證書。這一期報名的學員有十四人,實際達到研習時數共十人,有四人因上課時數未達三分之二,所以不發予結訓證書。典禮現場也展出這一期培訓課程織做的成品,琳琅滿目的布匹舖陳在會場上,成為最搶眼的焦點。這些織布還與背包、提袋等用品結合呈現,賦予它們醒目豐盈的原住民文化特色。而當學員把自己織成、擁有美麗紋樣和色彩的布披在身上展示時,臉上也不禁洋溢出滿足的笑容。

【看見排灣織品的希望】

由於排灣族夾織技法失傳太久,複雜的織紋已經無人可以傳授,所以這期培訓計畫注重在學員技術的傳承,尚未有能力設計開發新產品。不過老師也讓學員嘗試將完成的織片與異材質用品搭配呈現,即使只是如此,充滿排灣族文化風格的產品,已經具體而微地顯現出來,也預示了排灣族織品未來發展的希望。

夾織繡布與琉璃珠、番刀,並稱為排灣族「三寶」,不僅是珍貴的工藝品,更有深刻文化意涵。在傳統生命祭禮中,有兩種場合可以看到織物的使用,一是部落領袖mamazangitjan嫁娶的儀式,其次就是喪禮(送葬後的孝服),可見排灣族人對織物的重視。由於現存古老夾織繡布是以羊毛與麻線雜織,而以前台灣並沒有生產羊毛,所以應可追溯到荷蘭人統治台灣時期,當時族人以物易物換來的,據此推斷,夾織繡技法應該很早就發展出來。後來因為織布困難,改以貨物換取布料,夾織繡技法才漸漸式微。不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仍有排灣族人以平織和斜紋織做衣服,只是織紋簡單許多。日治時期理蕃政策禁止穿戴原住民傳統服飾,之後外來宗教傳入造成傳統儀式沒落,也促使織布技術更快消失。力里部落由於外來宗教進入較晚,仍然保留部分傳統祭儀文化及文物,使得大家仍有機會目睹先人織繡的高超技術。

【讓傳承使命持續下去】

在傳統排灣族生活中,織布有如與祖靈對話,織紋則彰顯對祖靈的尊敬,織物具有重要意義。重視社會階級的排灣族人,即以織繡紋樣和色彩來彰顯不同的地位,其中人頭紋即是貴族最具代表性的圖案。從口述得知人頭紋是力里部落所織成的,而在跨鄉參訪中,在來義鄉古樓村、泰武鄉武潭村,即使九十多歲的耆老也無人知道部落有人會織人頭紋,可見人頭紋織法並非常見。在這次培訓中,學員克服困難努力學習,雖然完成的織品與原始織物精緻度尚有一段距離,但已令族人為之驚喜,見到古老織紋得以重現,依稀找回祖先的榮耀。在追求探索一百五十年前排灣族人的高度技藝時,學員深深體驗到技術的增進和品德的修練是並存的。雖然資源與時間有限,尚有許多傳統織法不能在短期間內傳承,卻也因此更需要族人的合心齊力,同時希望政府和社會挹注更多資源,讓重現排灣織布風華的歷史使命能夠持續下去。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42.html
[ 搜尋所有 現在 ... ]

根據地址 嘉義縣太保市故宮大道888號 主要動線區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2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嘉義縣太保市故宮大道888號 主要動線區 ...)

鑑古爍今.繁花似錦

涂維政、徐永旭(協同製作)/云藝創研文化推展事業有限公司 | 嘉義縣 | 場域: 其他 | 嘉義縣太保市故宮大道888號(主要動線區)

@ 文化部公共藝術

鳳點水

蒲浩明/蒲浩明雕塑工作室 | 嘉義縣 | 場域: 其他 | 嘉義縣太保市故宮大道888號(主要動線區北側)

@ 文化部公共藝術

鑑古爍今.繁花似錦

涂維政、徐永旭(協同製作)/云藝創研文化推展事業有限公司 | 嘉義縣 | 場域: 其他 | 嘉義縣太保市故宮大道888號(主要動線區)

@ 文化部公共藝術

鳳點水

蒲浩明/蒲浩明雕塑工作室 | 嘉義縣 | 場域: 其他 | 嘉義縣太保市故宮大道888號(主要動線區北側)

@ 文化部公共藝術
[ 搜尋所有 嘉義縣太保市故宮大道888號 主要動線區 ... ]

與現在同分類的文化部公共藝術

掙扎

蔡宜靜 | 彰化縣 | 場域: 街道設施 | 彰化縣台一線大度橋到金馬路口中山路三段東側安全島

緣生、源昇

陳雅玲 | 彰化縣 | 場域: 街道設施 | 彰化縣台一線大度橋到金馬路口中山路三段東側安全島

日光行進

王振瑋 | 彰化縣 | 場域: 街道設施 | 彰化縣台一線大度橋到金馬路口中山路三段東側安全島

「旺」系列──仰望

張進明 | 彰化縣 | 場域: 街道設施 | 彰化縣台一線大度橋到金馬路口中山路三段東側安全島

風情萬種

洪永隆 | 彰化縣 | 場域: 街道設施 | 彰化縣台一線大度橋到金馬路口中山路三段東側安全島

雙魚

林慶宗 | 彰化縣 | 場域: 交通建設 | 彰化縣台一線大度橋到金馬路口中山路三段東側安全島

劉金德 | 彰化縣 | 場域: 交通建設 | 彰化縣台一線大度橋到金馬路口中山路三段東側安全島

舞者

吳金樹 | 彰化縣 | 場域: 交通建設 | 彰化縣台一線大度橋到金馬路口中山路三段東側安全島

海風與收成

甘朝陽(甘丹) | 彰化縣 | 場域: 交通建設 | 彰化縣台一線大度橋到金馬路口中山路三段東側安全島

「旺」系列──親情

劉金德 | 彰化縣 | 場域: 交通建設 | 彰化縣台一線大度橋到金馬路口中山路三段東側安全島

大豐收

白滄沂 | 彰化縣 | 場域: 交通建設 | 彰化縣台一線大度橋到金馬路口中山路三段東側安全島

愛與新生

琉璃工房 | 屏東縣 | 場域: 廣場 | 944屏東縣車城鄉後灣村後灣路2號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戶外藝術廣場

嗡嗡的風景 敦化藝術通廊之一

顧世勇 | 臺北市 | 場域: 街道設施 | 敦化北路(民權東路——民生東路段)

飛躍東區 敦化藝術通廊之二

黃銘哲 | 臺北市 | 場域: 街道設施 | 慶城街與敦化北路口槽化島

如魚得水 敦化藝術通廊之三

林慶宗 | 臺北市 | 場域: 街道設施 | 敦化北路及南京東路口

掙扎

蔡宜靜 | 彰化縣 | 場域: 街道設施 | 彰化縣台一線大度橋到金馬路口中山路三段東側安全島

緣生、源昇

陳雅玲 | 彰化縣 | 場域: 街道設施 | 彰化縣台一線大度橋到金馬路口中山路三段東側安全島

日光行進

王振瑋 | 彰化縣 | 場域: 街道設施 | 彰化縣台一線大度橋到金馬路口中山路三段東側安全島

「旺」系列──仰望

張進明 | 彰化縣 | 場域: 街道設施 | 彰化縣台一線大度橋到金馬路口中山路三段東側安全島

風情萬種

洪永隆 | 彰化縣 | 場域: 街道設施 | 彰化縣台一線大度橋到金馬路口中山路三段東側安全島

雙魚

林慶宗 | 彰化縣 | 場域: 交通建設 | 彰化縣台一線大度橋到金馬路口中山路三段東側安全島

劉金德 | 彰化縣 | 場域: 交通建設 | 彰化縣台一線大度橋到金馬路口中山路三段東側安全島

舞者

吳金樹 | 彰化縣 | 場域: 交通建設 | 彰化縣台一線大度橋到金馬路口中山路三段東側安全島

海風與收成

甘朝陽(甘丹) | 彰化縣 | 場域: 交通建設 | 彰化縣台一線大度橋到金馬路口中山路三段東側安全島

「旺」系列──親情

劉金德 | 彰化縣 | 場域: 交通建設 | 彰化縣台一線大度橋到金馬路口中山路三段東側安全島

大豐收

白滄沂 | 彰化縣 | 場域: 交通建設 | 彰化縣台一線大度橋到金馬路口中山路三段東側安全島

愛與新生

琉璃工房 | 屏東縣 | 場域: 廣場 | 944屏東縣車城鄉後灣村後灣路2號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戶外藝術廣場

嗡嗡的風景 敦化藝術通廊之一

顧世勇 | 臺北市 | 場域: 街道設施 | 敦化北路(民權東路——民生東路段)

飛躍東區 敦化藝術通廊之二

黃銘哲 | 臺北市 | 場域: 街道設施 | 慶城街與敦化北路口槽化島

如魚得水 敦化藝術通廊之三

林慶宗 | 臺北市 | 場域: 街道設施 | 敦化北路及南京東路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