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名稱中壢新街國小日式宿舍的現狀是本宿舍為一層樓雙拼日式宿舍,從初期的日治時期的中壢公學校分離教場,到光復後的新街國民小學,幾乎一直扮演著教職員宿舍的角色,2009年修復工程完工後,作為「新街藝文館」,結合藝文活動、歷史記憶與生態景觀空間,主要提供藝文展示、生活體驗及學校教學使用。, 歷史沿革是創校於日治時期的新街國小,於校內北側有座歷史悠久的日式宿舍,建於昭和 9 年(1934),原作為教職員宿舍,如今成為學校重要特色空間,設有日式宿舍時空走廊木棧道、生態景觀水池及導覽解說牌等。
本宿舍為雙拼日式宿舍,屬判任官乙種官舍,建築平面呈一字型。為適應臺灣特殊的風土氣候,外牆作有雨淋板之結構,....
#中壢新街國小日式宿舍的地圖
案件編號 | 20040429000001 |
個案名稱 | 中壢新街國小日式宿舍 |
種類 | 1:code : A99 name : 其他設施 other : 宿舍
|
歷史沿革 | 創校於日治時期的新街國小,於校內北側有座歷史悠久的日式宿舍,建於昭和 9 年(1934),原作為教職員宿舍,如今成為學校重要特色空間,設有日式宿舍時空走廊木棧道、生態景觀水池及導覽解說牌等。
本宿舍為雙拼日式宿舍,屬判任官乙種官舍,建築平面呈一字型。為適應臺灣特殊的風土氣候,外牆作有雨淋板之結構,防止雨水滲入牆壁,地板及基座抬高約 60 公分,床部則設有通風口,以利防潮、防暑。其斜屋頂高低層次有變化,現覆以灰黑色水泥瓦,前後有院子,牆四周保存完整,周圍為榕樹、樟樹、櫸木、大葉桉等大樹環繞之濃蔭樹林生態景觀區。
這棟歷史建築在學校及地方政府共同努力下,民國 93 年(2004)起陸續進行調查研究和整修工程,歷經 6 年於民國 98 年(2009)修繕完成,新街國小隨後推動學校特色課程,於隔年定位宿舍為「新街藝文館」。校方將新街藝文館融入於日常教學如弦樂、和太鼓、劇場表演等,不僅通過學校特色課程的認證,更活用宿舍空間作為教師研習、學生藝文展示及表演空間等。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 桃園市文化資產導覽手冊 |
評定基準 | 1: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
指定登錄理由 | 具有保存價值。 |
法令依據 |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27條之1、歷史建築登錄輔導辦法第7條,暨桃園縣93年4月21日歷史建築登錄審查會議決議辦理。 |
所屬主管機關 | 桃園市政府 |
所在地理區域 | 1:itemNo : 1 cityName : 桃園市 distName : 中壢區 address : 延平路176號
|
經度 | 121.22822250135 |
緯度 | 24.964271347121 |
主管機關名稱 |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
主管機關單位 |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 桃園市桃園區縣府路21號 |
代表圖像 | extjp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8-09/28aa3fbc-0701-4cf4-8763-eeb0a679a0dd/0 D039桃園縣中壢市新街國小日式宿舍(歷建)(2)_c.jpg
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8-09/28aa3fbc-0701-4cf4-8763-eeb0a679a0dd/0 D039桃園縣中壢市新街國小日式宿舍(歷建)(2).jpgname0 D039桃園縣中壢市新街國小日式宿舍(歷建)(2) |
所有權屬 | 1: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桃園市政府
|
網站連結 |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40429000001 |
外觀特徵 | 中壢新街國小日式宿舍為地上1層樓之木構造雨淋板建築,面積共120平方公尺,經調查研究屬判任官乙種木造宿舍,其地板及基礎抬高約60公分,斜屋頂高低層次有變化,為較高級之設計。 |
室內特徵 | 內牆為編竹夾泥牆以及白灰粉刷牆面為主,內部地坪為木地坪與疊蓆。 |
使用情形 | 建築物位於新街國小校園內,室內展示有學生美勞作品,並由駐點志工和學生共同維護,整體保存狀況尚佳。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 (空) |
現狀 | 本宿舍為一層樓雙拼日式宿舍,從初期的日治時期的中壢公學校分離教場,到光復後的新街國民小學,幾乎一直扮演著教職員宿舍的角色,2009年修復工程完工後,作為「新街藝文館」,結合藝文活動、歷史記憶與生態景觀空間,主要提供藝文展示、生活體驗及學校教學使用。 |
是否開放 | (空) |
是否收費 | (空) |
開放時間 | (空)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 03-3322592分機8619 |
公告 | 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文資字第0930534315號 公告日期 : 2004-04-29 10:48:57.0
2: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公告文號 : 府文資字第10303236382號 公告日期 : 2015-01-13 00:00:00.0 note : 行政改制
|
landlotList | 1:itemNo : 1 cityName : 桃園市 distName : 中壢區 landNo : 新街段 landSerialNo : 816-1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 : 其他使用區 cityLandUseTypeOther : 學校用地
|
影音多媒體圖片 | 1:mediaName : 中壢新街國小日式宿舍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535/photo/D039桃園縣中壢市新街國小日式宿舍(歷建)(3).JPG
2:mediaName : 中壢新街國小日式宿舍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8-09/3194435c-1b4f-44c7-93cb-85f2ee01ace6/1 D039桃園縣中壢市新街國小日式宿舍(歷建)(1).jpg
3:mediaName : 中壢新街國小日式宿舍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8-09/f624d451-e501-484d-9f72-2459acf7f452/3 中壢新街國小日式宿舍 (2).jpg
4:mediaName : 中壢新街國小日式宿舍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8-09/6d5a0e22-782b-447a-a9dd-8c8c3fb4a5cb/4 中壢新街國小日式宿舍 (5).jpg
5:mediaName : 中壢新街國小日式宿舍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8-09/6c877bd3-d579-4e10-8f90-2b759b2afe82/5 中壢新街國小日式宿舍 (6).jpg
6:mediaName : 中壢新街國小日式宿舍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8-09/05c0cec1-9db0-463c-beca-457d01f32739/6 中壢新街國小日式宿舍 (4).jpg
|
公告資料 | 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8-09/6fb8902e-a529-4441-9072-8f5893c7b1cb/府文資字第0930534315號.pdf2: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8-09/0c88368a-191c-48e7-b7f0-36bee3dabd60/府文資字第10303236382號.pdf |
地籍資料 | 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2-08-09/c05fe351-b908-4f1a-b720-93f0d65735cc/地籍圖.jpg |
repImgId | 179001 |
案件編號20040429000001 |
個案名稱中壢新街國小日式宿舍 |
種類1:code : A99 name : 其他設施 other : 宿舍
|
歷史沿革創校於日治時期的新街國小,於校內北側有座歷史悠久的日式宿舍,建於昭和 9 年(1934),原作為教職員宿舍,如今成為學校重要特色空間,設有日式宿舍時空走廊木棧道、生態景觀水池及導覽解說牌等。
本宿舍為雙拼日式宿舍,屬判任官乙種官舍,建築平面呈一字型。為適應臺灣特殊的風土氣候,外牆作有雨淋板之結構,防止雨水滲入牆壁,地板及基座抬高約 60 公分,床部則設有通風口,以利防潮、防暑。其斜屋頂高低層次有變化,現覆以灰黑色水泥瓦,前後有院子,牆四周保存完整,周圍為榕樹、樟樹、櫸木、大葉桉等大樹環繞之濃蔭樹林生態景觀區。
這棟歷史建築在學校及地方政府共同努力下,民國 93 年(2004)起陸續進行調查研究和整修工程,歷經 6 年於民國 98 年(2009)修繕完成,新街國小隨後推動學校特色課程,於隔年定位宿舍為「新街藝文館」。校方將新街藝文館融入於日常教學如弦樂、和太鼓、劇場表演等,不僅通過學校特色課程的認證,更活用宿舍空間作為教師研習、學生藝文展示及表演空間等。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桃園市文化資產導覽手冊 |
評定基準1: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
指定登錄理由具有保存價值。 |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27條之1、歷史建築登錄輔導辦法第7條,暨桃園縣93年4月21日歷史建築登錄審查會議決議辦理。 |
所屬主管機關桃園市政府 |
所在地理區域1:itemNo : 1 cityName : 桃園市 distName : 中壢區 address : 延平路176號
|
經度121.22822250135 |
緯度24.964271347121 |
主管機關名稱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桃園市桃園區縣府路21號 |
代表圖像extjp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8-09/28aa3fbc-0701-4cf4-8763-eeb0a679a0dd/0 D039桃園縣中壢市新街國小日式宿舍(歷建)(2)_c.jpg
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8-09/28aa3fbc-0701-4cf4-8763-eeb0a679a0dd/0 D039桃園縣中壢市新街國小日式宿舍(歷建)(2).jpgname0 D039桃園縣中壢市新街國小日式宿舍(歷建)(2) |
所有權屬1: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桃園市政府
|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40429000001 |
外觀特徵中壢新街國小日式宿舍為地上1層樓之木構造雨淋板建築,面積共120平方公尺,經調查研究屬判任官乙種木造宿舍,其地板及基礎抬高約60公分,斜屋頂高低層次有變化,為較高級之設計。 |
室內特徵內牆為編竹夾泥牆以及白灰粉刷牆面為主,內部地坪為木地坪與疊蓆。 |
使用情形建築物位於新街國小校園內,室內展示有學生美勞作品,並由駐點志工和學生共同維護,整體保存狀況尚佳。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空) |
現狀本宿舍為一層樓雙拼日式宿舍,從初期的日治時期的中壢公學校分離教場,到光復後的新街國民小學,幾乎一直扮演著教職員宿舍的角色,2009年修復工程完工後,作為「新街藝文館」,結合藝文活動、歷史記憶與生態景觀空間,主要提供藝文展示、生活體驗及學校教學使用。 |
是否開放(空) |
是否收費(空) |
開放時間(空)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3-3322592分機8619 |
公告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文資字第0930534315號 公告日期 : 2004-04-29 10:48:57.0
2: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公告文號 : 府文資字第10303236382號 公告日期 : 2015-01-13 00:00:00.0 note : 行政改制
|
landlotList1:itemNo : 1 cityName : 桃園市 distName : 中壢區 landNo : 新街段 landSerialNo : 816-1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 : 其他使用區 cityLandUseTypeOther : 學校用地
|
影音多媒體圖片1:mediaName : 中壢新街國小日式宿舍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535/photo/D039桃園縣中壢市新街國小日式宿舍(歷建)(3).JPG
2:mediaName : 中壢新街國小日式宿舍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8-09/3194435c-1b4f-44c7-93cb-85f2ee01ace6/1 D039桃園縣中壢市新街國小日式宿舍(歷建)(1).jpg
3:mediaName : 中壢新街國小日式宿舍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8-09/f624d451-e501-484d-9f72-2459acf7f452/3 中壢新街國小日式宿舍 (2).jpg
4:mediaName : 中壢新街國小日式宿舍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8-09/6d5a0e22-782b-447a-a9dd-8c8c3fb4a5cb/4 中壢新街國小日式宿舍 (5).jpg
5:mediaName : 中壢新街國小日式宿舍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8-09/6c877bd3-d579-4e10-8f90-2b759b2afe82/5 中壢新街國小日式宿舍 (6).jpg
6:mediaName : 中壢新街國小日式宿舍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8-09/05c0cec1-9db0-463c-beca-457d01f32739/6 中壢新街國小日式宿舍 (4).jpg
|
公告資料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8-09/6fb8902e-a529-4441-9072-8f5893c7b1cb/府文資字第0930534315號.pdf2: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8-09/0c88368a-191c-48e7-b7f0-36bee3dabd60/府文資字第10303236382號.pdf |
地籍資料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2-08-09/c05fe351-b908-4f1a-b720-93f0d65735cc/地籍圖.jpg |
repImgId179001 |
中壢新街國小日式宿舍地圖 [ 導航 ]
根據識別碼 20040429000001 找到的相關資料
| 1 |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11:00–18:00 | 現狀: 修復工程已於108年完工,目前以「中壢城市故事館 - 壢景町」對外開放。 | 歷史沿革: 中壢分局現址為日治時期的中壢郡役所,推測分局的日式宿舍為中壢支廳設立後所建。中壢地區在日治時期行政變遷的歷史沿革上,「中壢街」為一重要地方行政機構的設置區域,「桃園廳」時期的中壢支廳及「新竹州」時期的...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 1 | 開放時間: A棟、B棟及園區戶外空間:週二至週日10:00-17:00
C棟餐廳:週一至週日10:30-20:00 | 現狀: 目前以「壢小故事森林」經營,對外開放。 | 歷史沿革: 中壢國小日式宿舍推測建於大正 6 年(1917),為中壢支廳及中壢公學校設立後供公務員居住,戰後則作為學校宿舍使用,居住者多為中壢國小校長及老師。
根據民國1948年的航照圖,中壢公學校對面是遙拜所...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 1 | 現狀: 為昔日八塊厝居民之信仰中心,主祀玉皇大帝、三官大帝及媽祖。其建築格局為三開間、三殿、兩天井,初創於清乾隆時代,於民國14年重建,歷經日治、民國多次修建,延續至今,保存完好。 | 歷史沿革: 八德三元宮主祀堯、舜、禹三官大帝,分掌天、地、水三界。道教認為「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在披荊斬棘的墾殖初期,為先民重要的精神依靠。
據《淡水廳誌》的記載研判,八德三元宮最早在乾隆 52 年...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 1 | 歷史沿革: 中原大學建築系館建於1972年,當時物力維艱克勤克儉的年代,由系主任黃寶瑜率同師生及系友一同協力完成。此外,中原大學建築學系成立於1960年,為全國首創五年制之建築學系,具有建築教育史與培育臺灣建築人...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 1 | 現狀: 為重新彰顯中壢聖蹟亭文化資產價值,市府向客家委員會申請「聖蹟重現–中壢聖蹟亭周邊環境整體工程」計畫,計畫除了修復亭身本體,也拆除新街陸橋以重現聖蹟亭全貌,並完成連接新街國小廣場的周邊景觀,整體轉化成為... | 歷史沿革: 清道光年間中壢各地時有閩粵械鬥,部分客家人為避亂移往新街溪西岸,日後發展為新街街區,當時也有許多讀書人留居此地,因此文風興起且惜字風俗極盛而興建了聖蹟亭。
中壢聖蹟亭承傳傳統惜字亭的三段式立面美學,...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桃園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
(1) 黃氏族人事業經營有成,為中壢大崙地區望族,而明德居有百年歷史,為黃氏家族發展之重要場所,可做為地方發展史之重要見證。
(2) 建築充分運用石材、磚瓦、木等建... @ 文資局古蹟 |
|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桃園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為1930年代臺灣無線電信工程重要設施,臺灣近代通信產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見證臺灣無線電信發展歷程,在電信史、技術史、國際史上皆有重要意義。
二、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 @ 文資局古蹟 |
|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桃園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
(1)本建築作為公廳,見證劉氏萬蔚公派下於雙連陂地區的拓墾,其中劉奕坤一脈移居中壢三座屋建立祠堂,並擔任宋屋區長,見證周邊城鄉發展的歷程,具地方史之保存價值。
(2... @ 文資局古蹟 |
1 |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11:00–18:00 | 現狀: 修復工程已於108年完工,目前以「中壢城市故事館 - 壢景町」對外開放。 | 歷史沿革: 中壢分局現址為日治時期的中壢郡役所,推測分局的日式宿舍為中壢支廳設立後所建。中壢地區在日治時期行政變遷的歷史沿革上,「中壢街」為一重要地方行政機構的設置區域,「桃園廳」時期的中壢支廳及「新竹州」時期的...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1 | 開放時間: A棟、B棟及園區戶外空間:週二至週日10:00-17:00
C棟餐廳:週一至週日10:30-20:00 | 現狀: 目前以「壢小故事森林」經營,對外開放。 | 歷史沿革: 中壢國小日式宿舍推測建於大正 6 年(1917),為中壢支廳及中壢公學校設立後供公務員居住,戰後則作為學校宿舍使用,居住者多為中壢國小校長及老師。
根據民國1948年的航照圖,中壢公學校對面是遙拜所...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1 | 現狀: 為昔日八塊厝居民之信仰中心,主祀玉皇大帝、三官大帝及媽祖。其建築格局為三開間、三殿、兩天井,初創於清乾隆時代,於民國14年重建,歷經日治、民國多次修建,延續至今,保存完好。 | 歷史沿革: 八德三元宮主祀堯、舜、禹三官大帝,分掌天、地、水三界。道教認為「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在披荊斬棘的墾殖初期,為先民重要的精神依靠。
據《淡水廳誌》的記載研判,八德三元宮最早在乾隆 52 年...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1 | 歷史沿革: 中原大學建築系館建於1972年,當時物力維艱克勤克儉的年代,由系主任黃寶瑜率同師生及系友一同協力完成。此外,中原大學建築學系成立於1960年,為全國首創五年制之建築學系,具有建築教育史與培育臺灣建築人...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1 | 現狀: 為重新彰顯中壢聖蹟亭文化資產價值,市府向客家委員會申請「聖蹟重現–中壢聖蹟亭周邊環境整體工程」計畫,計畫除了修復亭身本體,也拆除新街陸橋以重現聖蹟亭全貌,並完成連接新街國小廣場的周邊景觀,整體轉化成為... | 歷史沿革: 清道光年間中壢各地時有閩粵械鬥,部分客家人為避亂移往新街溪西岸,日後發展為新街街區,當時也有許多讀書人留居此地,因此文風興起且惜字風俗極盛而興建了聖蹟亭。
中壢聖蹟亭承傳傳統惜字亭的三段式立面美學,...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桃園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
(1) 黃氏族人事業經營有成,為中壢大崙地區望族,而明德居有百年歷史,為黃氏家族發展之重要場所,可做為地方發展史之重要見證。
(2) 建築充分運用石材、磚瓦、木等建... @ 文資局古蹟 |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桃園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為1930年代臺灣無線電信工程重要設施,臺灣近代通信產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見證臺灣無線電信發展歷程,在電信史、技術史、國際史上皆有重要意義。
二、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 @ 文資局古蹟 |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桃園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
(1)本建築作為公廳,見證劉氏萬蔚公派下於雙連陂地區的拓墾,其中劉奕坤一脈移居中壢三座屋建立祠堂,並擔任宋屋區長,見證周邊城鄉發展的歷程,具地方史之保存價值。
(2... @ 文資局古蹟 |
[ 搜尋所有 03-3322592分機8619 ... ]
在『文資局歷史建築』資料集內搜尋:
與中壢新街國小日式宿舍同分類的文資局歷史建築
| 1 | 開放時間: 戶外環境。 | 現狀: 保存完善。 | 歷史沿革: 在豐田移民村的日本移民,其信仰多元,在神道方面,有黑住教與天理教;佛教方面,則有真宗、真言、淨土、禪宗、日蓮等,其中,信仰真宗的戶數最多,超過百戶以上。
移民村耕地的一隅,闢有公共墓地,也設置有火葬場... |
| 1 | 開放時間: 星期一、星期五休館,其餘時間 08:00-17:30 | 現狀: 中山路與和平街角處,現況以L形配置,前後皆設有木平台連接,現為壽豐文史館,供做推廣鄉土教育、遊客接待及居民休憩場所。 | 歷史沿革: 大正2年(1913)設立的「豐田警察官吏派出所」,作為管理日本移民村警政事務,1999年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補助整修後,營造成為現今的「壽豐鄉文史館」。
豐田村警察官吏派出所位於花蓮縣壽豐鄉豐裡國... |
| 1 | 現狀: 校門位置改至中山路,校園腹地呈長方形東北朝西南走向,校門口位於西南側短編,禮堂位於川堂後校園中央,亦由短向側進入,保存良好。 | 歷史沿革: 大正2年(1913)設立的「豐田尋常高等小學校」,供日本移民子弟就讀。戰後昭和20年(1945)改名為「豐裡國民小學」,校內大禮堂為同時期興建,保留至今。
位於壽豐鄉豐裡村的豐裡國民小學,前身為花蓮... |
| 1 | 開放時間: 星期一~星期日 06:00-20:00,例祭: 6月5日→; 10月25日 | 現狀: 現為社區居民信仰中心碧蓮寺之週邊設施。 | 歷史沿革: 東部早年有多處開發地,位於花東縱谷的豐田村,是日治時期日本移民村的模範村,村落的市街規劃成棋盤式,豐田神社、警察官吏派出所、醫療所、豐裡小學校等機關多集中於此。本處歷史建築為豐田神社遺構,所殘留之鳥居... |
|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此建築物為傳統日式木構建築,外觀及庭園雖已經過整建,惟仍維持舊有格局,花蓮農場於民國100年以原樣方式修復完成,並經花蓮縣政府同意做為招待所住宿、展示館使用,目前由花蓮農場自營。 | 歷史沿革: 日治時期,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銳意發展東部地區糖業,不僅成功開墾六座農場,提供製糖原料,為提升製糖產量,陸續興建新式製糖工廠。大正2年(1913),於鯉魚尾荖溪南岸成立壽工廠,花蓮農場招待所即是鹽水港製... |
| 1 | 現狀: 現況尚可。 | 歷史沿革: 日治時期,日本殖民政府推動官營移民政策,自明治42年(1909)迄大正6年(1917),於花蓮港廳陸續建立吉野村、豐田村與林田村等三個日本移民村。豐田村位於知亞干溪出山口北側,舊名鯉魚尾,因水田多、土... |
| 1 | 開放時間: 戶外空間隨時開放。 | 現狀: 保存完好。 | 歷史沿革: 位於壽豐鄉溪口村台9線229.5公里處,有二座建於日治時期的石灰窯。因壽豐溪上游出產石灰石與白雲石等石灰原料,溪口村於日治時期即發展石灰產業,1940年後,溪口村出產的石灰石遠載至新竹提供玻璃工廠於燒... |
| 1 | 開放時間: 每周二至周日上午8:30-12:00,下午13:30-17:00, | 現狀: 位於光復路與民生路街角,後院設有敬字亭,保存良好。 | 歷史沿革: 校長夢工廠屋舍最早為日治時期花蓮港廳鳳林支廳長官官舍,後隨行政區改變而成為區、郡長官的官舍。東台灣在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和臺灣西部並不一致,臺灣西部在大正9年(1920)即改行州郡街庄制,但東臺灣遲至昭... |
| 1 | 開放時間: 外觀參觀。 | 現狀: 依據「總督府官營移民事業報告書」中林田村指導所構內之圖,本棟建築為乙號宿舍,判斷為昭和11年(西元1936年)曾進行大動作的修繕或重建,現況位於公園西南側。 | 歷史沿革: 明治28年(1895)臺灣主權移交給日本,當時日本本土正面臨農業生產與人口的壓力,因此於明治43年(1910)前後開始了大規模的計劃性移民。選地的策略考量當時西部土地多已開發,避免日本移民受到臺灣本島... |
| 1 | 開放時間: 09:00-17:00,除夕及每週一固定休館
假日:國家森林志工等現場人員駐館解說 | 現狀: 花蓮林區管理處已原地、原貌重建檜木屋群,並整修遭雨水、白蟻嚴重侵蝕的中山堂,將林田山林場檜木建築聚落的風采重現。 | 歷史沿革: 位於花蓮縣鳳林鎮森榮里的林田山林場,為日本時代臺灣東部三大伐木林場之一,也是臺灣最大的檜木集散地,當時稱作「森坂」,日語發音「摩里沙卡」,意指長滿森林的山坡。大正7~昭和9年(1918~1934)間,... |
| 1 | 開放時間: 室外開放空間。 | 現狀: 納骨碑位於成功街176巷與延平街交界處之檳榔叢林內,往內走約40公尺可到達,周邊均為農田及檳榔園,目前無人管理 | 歷史沿革: 馬太鞍部落內因械鬥或因病死亡、無人收埋曝屍骨骸及無人認領遺留物品,如刀、鏢鎗、鏃、弓、箭、生活器具等,由族人收集,經年累月堆置於「布農安」掩埋,供族人弔祭。昭和6年(1931)年花蓮港廳長淺野安吉為撫... |
| 1 | 開放時間: 隨時開放。 | 現狀: 傳說大巴塱先祖拉鼓娃階層合力挖掘古井,供應北富村居民日常飲用水,為太巴塱部落八大古井之一,後因自來水方便而廢棄不用。 | 歷史沿革: 此古井約建於大正5年(1916),傳說大巴塱先祖拉鼓娃階層合力挖掘古井,供應北富村居民日常飲用水,為太巴塱部落八大古井之一,後因自來水方便而廢棄不用。古井深達12尺,以石頭糯米砌,十分珍貴。民國88年... |
|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納骨碑位於富強街22 號,位於富強街21巷左側,進入約10公尺可到達納骨碑亭,涼亭為六角錐形屋頂,納骨碑基座範圍為253*254cm。 | 歷史沿革: 日本時代大巴塱一度改名為「富田」,戰後分為東、西、南、北富田共4個村,習慣上統稱「大巴塱」。在富田納骨碑附近,原為阿美族先人的亂葬墳堆,據《縣志》記載,大正14年(1925)撤除大巴塱「首棚」(陳列人... |
| 1 | 開放時間: 現為藥房。 | 現狀: 位於光復鄉中正路一段之面寬4米進深為13米空間。 | 歷史沿革: 益壽堂藥房為桃園龍潭客家人張枝明攜眷到馬太鞍行醫時所開設,由於事業騰達,於昭和4年(1929),自龍潭聘請師傅鳩工興建二層樓店面3間,是當時光復街最新式的洋樓。外觀為仿巴洛克式建築,洗石子的山牆式立面... |
|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建築坐北朝南,位居於富源山腳下,雖建築受盡颱風、地震等天然侵襲剝損,仍不減當年風光。 | 歷史沿革: 堂號「穎川堂」古厝興建於大正10年(1921),為鍾家第16代祖先鍾阿宗從頭份攜眷遷居至此後,延請唐山起厝師傅所建的三合院大厝,2年後完成,為傳統客家式建築,紅色台灣瓦頂,簡潔的飛簷及西施脊,堂中雕樑... |
1 | 開放時間: 戶外環境。 | 現狀: 保存完善。 | 歷史沿革: 在豐田移民村的日本移民,其信仰多元,在神道方面,有黑住教與天理教;佛教方面,則有真宗、真言、淨土、禪宗、日蓮等,其中,信仰真宗的戶數最多,超過百戶以上。
移民村耕地的一隅,闢有公共墓地,也設置有火葬場... |
1 | 開放時間: 星期一、星期五休館,其餘時間 08:00-17:30 | 現狀: 中山路與和平街角處,現況以L形配置,前後皆設有木平台連接,現為壽豐文史館,供做推廣鄉土教育、遊客接待及居民休憩場所。 | 歷史沿革: 大正2年(1913)設立的「豐田警察官吏派出所」,作為管理日本移民村警政事務,1999年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補助整修後,營造成為現今的「壽豐鄉文史館」。
豐田村警察官吏派出所位於花蓮縣壽豐鄉豐裡國... |
1 | 現狀: 校門位置改至中山路,校園腹地呈長方形東北朝西南走向,校門口位於西南側短編,禮堂位於川堂後校園中央,亦由短向側進入,保存良好。 | 歷史沿革: 大正2年(1913)設立的「豐田尋常高等小學校」,供日本移民子弟就讀。戰後昭和20年(1945)改名為「豐裡國民小學」,校內大禮堂為同時期興建,保留至今。
位於壽豐鄉豐裡村的豐裡國民小學,前身為花蓮... |
1 | 開放時間: 星期一~星期日 06:00-20:00,例祭: 6月5日→; 10月25日 | 現狀: 現為社區居民信仰中心碧蓮寺之週邊設施。 | 歷史沿革: 東部早年有多處開發地,位於花東縱谷的豐田村,是日治時期日本移民村的模範村,村落的市街規劃成棋盤式,豐田神社、警察官吏派出所、醫療所、豐裡小學校等機關多集中於此。本處歷史建築為豐田神社遺構,所殘留之鳥居... |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此建築物為傳統日式木構建築,外觀及庭園雖已經過整建,惟仍維持舊有格局,花蓮農場於民國100年以原樣方式修復完成,並經花蓮縣政府同意做為招待所住宿、展示館使用,目前由花蓮農場自營。 | 歷史沿革: 日治時期,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銳意發展東部地區糖業,不僅成功開墾六座農場,提供製糖原料,為提升製糖產量,陸續興建新式製糖工廠。大正2年(1913),於鯉魚尾荖溪南岸成立壽工廠,花蓮農場招待所即是鹽水港製... |
1 | 現狀: 現況尚可。 | 歷史沿革: 日治時期,日本殖民政府推動官營移民政策,自明治42年(1909)迄大正6年(1917),於花蓮港廳陸續建立吉野村、豐田村與林田村等三個日本移民村。豐田村位於知亞干溪出山口北側,舊名鯉魚尾,因水田多、土... |
1 | 開放時間: 戶外空間隨時開放。 | 現狀: 保存完好。 | 歷史沿革: 位於壽豐鄉溪口村台9線229.5公里處,有二座建於日治時期的石灰窯。因壽豐溪上游出產石灰石與白雲石等石灰原料,溪口村於日治時期即發展石灰產業,1940年後,溪口村出產的石灰石遠載至新竹提供玻璃工廠於燒... |
1 | 開放時間: 每周二至周日上午8:30-12:00,下午13:30-17:00, | 現狀: 位於光復路與民生路街角,後院設有敬字亭,保存良好。 | 歷史沿革: 校長夢工廠屋舍最早為日治時期花蓮港廳鳳林支廳長官官舍,後隨行政區改變而成為區、郡長官的官舍。東台灣在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和臺灣西部並不一致,臺灣西部在大正9年(1920)即改行州郡街庄制,但東臺灣遲至昭... |
1 | 開放時間: 外觀參觀。 | 現狀: 依據「總督府官營移民事業報告書」中林田村指導所構內之圖,本棟建築為乙號宿舍,判斷為昭和11年(西元1936年)曾進行大動作的修繕或重建,現況位於公園西南側。 | 歷史沿革: 明治28年(1895)臺灣主權移交給日本,當時日本本土正面臨農業生產與人口的壓力,因此於明治43年(1910)前後開始了大規模的計劃性移民。選地的策略考量當時西部土地多已開發,避免日本移民受到臺灣本島... |
1 | 開放時間: 09:00-17:00,除夕及每週一固定休館
假日:國家森林志工等現場人員駐館解說 | 現狀: 花蓮林區管理處已原地、原貌重建檜木屋群,並整修遭雨水、白蟻嚴重侵蝕的中山堂,將林田山林場檜木建築聚落的風采重現。 | 歷史沿革: 位於花蓮縣鳳林鎮森榮里的林田山林場,為日本時代臺灣東部三大伐木林場之一,也是臺灣最大的檜木集散地,當時稱作「森坂」,日語發音「摩里沙卡」,意指長滿森林的山坡。大正7~昭和9年(1918~1934)間,... |
1 | 開放時間: 室外開放空間。 | 現狀: 納骨碑位於成功街176巷與延平街交界處之檳榔叢林內,往內走約40公尺可到達,周邊均為農田及檳榔園,目前無人管理 | 歷史沿革: 馬太鞍部落內因械鬥或因病死亡、無人收埋曝屍骨骸及無人認領遺留物品,如刀、鏢鎗、鏃、弓、箭、生活器具等,由族人收集,經年累月堆置於「布農安」掩埋,供族人弔祭。昭和6年(1931)年花蓮港廳長淺野安吉為撫... |
1 | 開放時間: 隨時開放。 | 現狀: 傳說大巴塱先祖拉鼓娃階層合力挖掘古井,供應北富村居民日常飲用水,為太巴塱部落八大古井之一,後因自來水方便而廢棄不用。 | 歷史沿革: 此古井約建於大正5年(1916),傳說大巴塱先祖拉鼓娃階層合力挖掘古井,供應北富村居民日常飲用水,為太巴塱部落八大古井之一,後因自來水方便而廢棄不用。古井深達12尺,以石頭糯米砌,十分珍貴。民國88年... |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納骨碑位於富強街22 號,位於富強街21巷左側,進入約10公尺可到達納骨碑亭,涼亭為六角錐形屋頂,納骨碑基座範圍為253*254cm。 | 歷史沿革: 日本時代大巴塱一度改名為「富田」,戰後分為東、西、南、北富田共4個村,習慣上統稱「大巴塱」。在富田納骨碑附近,原為阿美族先人的亂葬墳堆,據《縣志》記載,大正14年(1925)撤除大巴塱「首棚」(陳列人... |
1 | 開放時間: 現為藥房。 | 現狀: 位於光復鄉中正路一段之面寬4米進深為13米空間。 | 歷史沿革: 益壽堂藥房為桃園龍潭客家人張枝明攜眷到馬太鞍行醫時所開設,由於事業騰達,於昭和4年(1929),自龍潭聘請師傅鳩工興建二層樓店面3間,是當時光復街最新式的洋樓。外觀為仿巴洛克式建築,洗石子的山牆式立面... |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建築坐北朝南,位居於富源山腳下,雖建築受盡颱風、地震等天然侵襲剝損,仍不減當年風光。 | 歷史沿革: 堂號「穎川堂」古厝興建於大正10年(1921),為鍾家第16代祖先鍾阿宗從頭份攜眷遷居至此後,延請唐山起厝師傅所建的三合院大厝,2年後完成,為傳統客家式建築,紅色台灣瓦頂,簡潔的飛簷及西施脊,堂中雕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