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名稱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的現狀是「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位於苗栗縣南庄鄉東村永昌宮廟埕前,民國九十八年(2009年)5月19日登錄為歷史建築,屬於其他設施類建築,土地為國有財產署所有,並進行管理維護。
「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興建於日治初期(1895年)左右,日治末期因安全問題將其封閉,直至民國九十七年(2008年)因工地整地而掘..., 歷史沿革是「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位於南庄鄉東村永昌宮廟埕前,興建於日治初期(1895年)左右。初建時井圈約有3尺(約90公分)高,居民係以滾輪進行取水,日治末期因安全問題而將其封閉,至民國九十七年(2008年)因工地整地而掘出。
「南庄永昌宮」創廟於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主祀三官大帝。舊廟建築於昭和十....
#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的地圖
案件編號 | 20090519000002 |
個案名稱 | 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 |
種類 | 1:code : A99 name : 其他設施 other : 歷史遺跡
|
歷史沿革 | 「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位於南庄鄉東村永昌宮廟埕前,興建於日治初期(1895年)左右。初建時井圈約有3尺(約90公分)高,居民係以滾輪進行取水,日治末期因安全問題而將其封閉,至民國九十七年(2008年)因工地整地而掘出。
「南庄永昌宮」創廟於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主祀三官大帝。舊廟建築於昭和十年(1935年)中部大地震時損毀,後於民國四十三年(1954年)遷建於坎上;再於民國七十五年(1986年)興工造廟,成為現在的大廟風貌,為南庄鄉民的信仰與聚會中心。
據南庄鄉民回憶,早期南庄街有三口古井,其中二口井因為颱風、洪水而沖毀,僅留永昌宮廟埕這一口古井。直至現在,鄉民們仍能清楚回憶,早期大家晨昏至井邊打水的情景,古井提供街上居民日常生活與飲用水的主要來源,是維繫鄉民記憶的重要場景。
「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於民國一百年(2011年)1月,與「南庄南埔國小舊宿舍」一同進行修復並保存至今,並未開放使用。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 耆老訪談 |
評定基準 | 1:具歷史文化價值者2: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
指定登錄理由 | 古井興建於日時代初期(西元1895年)左右,初建時井圈約有3尺高,居民係以滾輪式進行取水,日治末期為了安全問題將其封閉,至97年因工地整地而掘出該古井,迄今約110年歷史,具登錄歷史建築價值。 |
法令依據 | (空) |
所屬主管機關 | 苗栗縣政府 |
所在地理區域 | 1:itemNo : 1 cityName : 苗栗縣 distName : 南庄鄉 address : 東村永昌宮廟坪前
|
經度 | 120.99891538703 |
緯度 | 24.599674163005 |
主管機關名稱 | 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
主管機關單位 |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 苗栗縣苗栗市自治路50號 |
代表圖像 | extjp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9-15/cf8a53c2-1c0b-4e5e-98a2-0256bd69dfbf/IMG_9108_c.jpg
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9-15/cf8a53c2-1c0b-4e5e-98a2-0256bd69dfbf/IMG_9108.jpgnameIMG_9108 |
所有權屬 | 1: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中華民國
|
網站連結 |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90519000002 |
外觀特徵 | 「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為圓形井身,井深大約六公尺多。井口突出地表約30公分,由不鏽鋼鐵蓋覆蓋並固定,周圍以石板砌築成矩形的地坪。井身為卵石砌築,並以卵石做成外緣石收編。 |
室內特徵 | 「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為水井設施並無特殊室內特徵。 |
使用情形 | 目前未開放使用。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 「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位於開放性的廣場,民眾活動聚集之處,因此使用的安全問題相當重要。此外,必須預防車輛進出造成井口構造撞擊損壞的現象。 |
現狀 | 「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位於苗栗縣南庄鄉東村永昌宮廟埕前,民國九十八年(2009年)5月19日登錄為歷史建築,屬於其他設施類建築,土地為國有財產署所有,並進行管理維護。
「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興建於日治初期(1895年)左右,日治末期因安全問題將其封閉,直至民國九十七年(2008年)因工地整地而掘出。以於民國一百年(2011年)1月,與「南庄南埔國小舊宿舍」一同進行修復並保存至今,並未開放使用。因此,保存狀態良好。 |
是否開放 | 1 |
是否收費 | (空) |
開放時間 | (空) |
網站名稱 | 南庄鄉公所 |
網址 | http://www.nanchuang.gov.tw/nanjhuang_township/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 037-352961#712 |
公告 | 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文資字第0987504706號 公告日期 : 2009-05-19 11:15:01.0
|
landlotList | 1:itemNo : 1 cityName : 苗栗縣 distName : 南庄鄉 landNo : 庄西段 landSerialNo : 682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 : 其他使用區 cityLandUseTypeOther : 停車場用地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
影音多媒體圖片 | 1:mediaName : 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114773/photo/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jpg
|
公告資料 | 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09-15/cf514bdd-7970-49d1-94c2-deb4c6c5875b/歷16-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公告.pdf |
地籍資料 | 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09-29/6cec03d2-1b3b-4dc4-a83c-6448d84676b5/歷16-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地籍圖.jpg |
repImgId | 138629 |
案件編號20090519000002 |
個案名稱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 |
種類1:code : A99 name : 其他設施 other : 歷史遺跡
|
歷史沿革「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位於南庄鄉東村永昌宮廟埕前,興建於日治初期(1895年)左右。初建時井圈約有3尺(約90公分)高,居民係以滾輪進行取水,日治末期因安全問題而將其封閉,至民國九十七年(2008年)因工地整地而掘出。
「南庄永昌宮」創廟於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主祀三官大帝。舊廟建築於昭和十年(1935年)中部大地震時損毀,後於民國四十三年(1954年)遷建於坎上;再於民國七十五年(1986年)興工造廟,成為現在的大廟風貌,為南庄鄉民的信仰與聚會中心。
據南庄鄉民回憶,早期南庄街有三口古井,其中二口井因為颱風、洪水而沖毀,僅留永昌宮廟埕這一口古井。直至現在,鄉民們仍能清楚回憶,早期大家晨昏至井邊打水的情景,古井提供街上居民日常生活與飲用水的主要來源,是維繫鄉民記憶的重要場景。
「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於民國一百年(2011年)1月,與「南庄南埔國小舊宿舍」一同進行修復並保存至今,並未開放使用。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耆老訪談 |
評定基準1:具歷史文化價值者2: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
指定登錄理由古井興建於日時代初期(西元1895年)左右,初建時井圈約有3尺高,居民係以滾輪式進行取水,日治末期為了安全問題將其封閉,至97年因工地整地而掘出該古井,迄今約110年歷史,具登錄歷史建築價值。 |
法令依據(空) |
所屬主管機關苗栗縣政府 |
所在地理區域1:itemNo : 1 cityName : 苗栗縣 distName : 南庄鄉 address : 東村永昌宮廟坪前
|
經度120.99891538703 |
緯度24.599674163005 |
主管機關名稱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苗栗縣苗栗市自治路50號 |
代表圖像extjp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9-15/cf8a53c2-1c0b-4e5e-98a2-0256bd69dfbf/IMG_9108_c.jpg
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9-15/cf8a53c2-1c0b-4e5e-98a2-0256bd69dfbf/IMG_9108.jpgnameIMG_9108 |
所有權屬1: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中華民國
|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90519000002 |
外觀特徵「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為圓形井身,井深大約六公尺多。井口突出地表約30公分,由不鏽鋼鐵蓋覆蓋並固定,周圍以石板砌築成矩形的地坪。井身為卵石砌築,並以卵石做成外緣石收編。 |
室內特徵「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為水井設施並無特殊室內特徵。 |
使用情形目前未開放使用。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位於開放性的廣場,民眾活動聚集之處,因此使用的安全問題相當重要。此外,必須預防車輛進出造成井口構造撞擊損壞的現象。 |
現狀「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位於苗栗縣南庄鄉東村永昌宮廟埕前,民國九十八年(2009年)5月19日登錄為歷史建築,屬於其他設施類建築,土地為國有財產署所有,並進行管理維護。
「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興建於日治初期(1895年)左右,日治末期因安全問題將其封閉,直至民國九十七年(2008年)因工地整地而掘出。以於民國一百年(2011年)1月,與「南庄南埔國小舊宿舍」一同進行修復並保存至今,並未開放使用。因此,保存狀態良好。 |
是否開放1 |
是否收費(空) |
開放時間(空) |
網站名稱南庄鄉公所 |
網址http://www.nanchuang.gov.tw/nanjhuang_township/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37-352961#712 |
公告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文資字第0987504706號 公告日期 : 2009-05-19 11:15:01.0
|
landlotList1:itemNo : 1 cityName : 苗栗縣 distName : 南庄鄉 landNo : 庄西段 landSerialNo : 682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 : 其他使用區 cityLandUseTypeOther : 停車場用地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
影音多媒體圖片1:mediaName : 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114773/photo/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jpg
|
公告資料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09-15/cf514bdd-7970-49d1-94c2-deb4c6c5875b/歷16-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公告.pdf |
地籍資料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09-29/6cec03d2-1b3b-4dc4-a83c-6448d84676b5/歷16-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地籍圖.jpg |
repImgId138629 |
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地圖 [ 導航 ]
根據識別碼 20090519000002 找到的相關資料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苗栗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為乾隆年間林爽文事件客家義勇軍參與平亂之重要史證,亦為客家族裔後世義民信仰之淵源,圓丘型墓塚有紀念形式意義,具指定為本縣縣定古蹟價值。 @ 文資局古蹟 |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苗栗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軍民廟可能肇建於民國48年(1959年),為清光緒12年間(1886年~1887年)劉銘傳派下林朝棟所率湘准軍,在卓蘭一帶開山撫番犧牲的歷史見證,並足以揭示當年卓蘭、大湖及台中東勢地區開發的艱辛。... @ 文資局古蹟 |
|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崎頂一、二號隧道」位於苗栗縣竹南鎮崎頂里,民國九十四年(2005年)6月24日登錄為歷史建築,屬於其他設施類。土地所有人及管理人,為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
「崎頂一、二號隧道」屬雙層軌磚造構築,... | 歷史沿革: 「崎頂一、二號隧道」位於苗栗縣竹南鎮崎頂里,一號隧道長約130.78公尺、二號隧道長約67.48公尺,興建於昭和三年(1928年),最後於民國六十七年(1978年)鐵路電氣化後,因新線通車後而停用。
...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尋常小學校禮堂」位於竹南鎮中正路92號,民國九十九年(2010年)3月3日登錄為歷史建築,屬於其他設施類建築;建築物及土地皆為竹南國中所有、管理並使用。
「尋常小學校禮堂」曾作為竹南國中禮堂、辦公室... | 歷史沿革: 「尋常小學校禮堂」位於竹南鎮中正路92號,竹南國民中學校內;創建年代可能與竹南國民中學創設時間相同,即大正三年(1914年)創設的竹南尋常小學校,當時作為學生的禮堂(集會場)及室內體育場使用。
竹南國...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 1 | 現狀: 「南庄南埔國小舊宿舍」位於南庄鄉南富村134號,民國九十八年(2009年)5月19日登錄為歷史建築,屬宅第類建築。建築、土地所有人、使用及管理人,均為苗栗縣南庄鄉南埔國小。
南埔國小創校於大正八年(1... | 歷史沿革: 「南庄南埔國小舊宿舍」位於南庄鄉南富村134號,創建於大正九年(1920年),為三灣公學校大南埔分校(南埔國小前身)的教職員宿舍;再於昭和七年(1932)增建4棟,共計5棟宿舍。昭和十年(1935年)...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 1 | 現狀: 「林務局南庄大同路宿舍」位於南庄鄉大同路4、6、8、12、14號,民國九十六年(2007年)1月30號登錄為歷史建築,屬其他設施類建築,登錄名稱為「林務局南庄鄉大同村宿舍」。民國九十九年(2010年)... | 歷史沿革: 「林務局南庄大同路宿舍」位於南庄鄉大同路4、6、8、12、14號,現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大湖工作站南庄分站範圍內。始建於大正七年(1918年)原為「南庄樟林作業所」,二戰後改隸臺灣省政府農林...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 1 | 現狀: 「林務局南庄東村宿舍」位於南庄鄉東村75號,民國九十六年(2007年)6月14登錄為歷史建築,登錄名稱為「林務局南庄鄉東村宿舍」屬其他設施類建築。建築、土地所有人及使用、管理人,均為財政部國有財產署。... | 歷史沿革: 「林務局南庄東村宿舍」位於南庄鄉東村75號,建於昭和十五年(1940年),由新竹市東門町的吉川勘助興築。「林務局南庄東村宿舍」包括有原專賣局新竹支局南庄收納詰所事務所、主任宿舍、巡視員宿舍等建築物。
...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 1 | 開放時間: 電話:886-37-721381
營業時間:每日開放
地址:苗栗縣後龍鎮大山里明山路180號 | 現狀: 「大山火車站」位於後龍鎮大山里明山路180號,民國九十四年(2005年)6月10日登錄為歷史建築,為車站類建築。土地所有人為臺中貨運服務總處與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持有
,並交由國營臺灣鐵路股份... | 歷史沿革: 「大山火車站」位於後龍鎮大山里明山路180號,為臺鐵海線車站之一;完工啟用於大正十一年(1922年),與同一時期興建的新埔火車站為「姊妹站」,目前仍作為車站使用。
「大山火車站」本體建築為一棟和洋混合...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苗栗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為乾隆年間林爽文事件客家義勇軍參與平亂之重要史證,亦為客家族裔後世義民信仰之淵源,圓丘型墓塚有紀念形式意義,具指定為本縣縣定古蹟價值。 @ 文資局古蹟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苗栗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軍民廟可能肇建於民國48年(1959年),為清光緒12年間(1886年~1887年)劉銘傳派下林朝棟所率湘准軍,在卓蘭一帶開山撫番犧牲的歷史見證,並足以揭示當年卓蘭、大湖及台中東勢地區開發的艱辛。... @ 文資局古蹟 |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崎頂一、二號隧道」位於苗栗縣竹南鎮崎頂里,民國九十四年(2005年)6月24日登錄為歷史建築,屬於其他設施類。土地所有人及管理人,為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
「崎頂一、二號隧道」屬雙層軌磚造構築,... | 歷史沿革: 「崎頂一、二號隧道」位於苗栗縣竹南鎮崎頂里,一號隧道長約130.78公尺、二號隧道長約67.48公尺,興建於昭和三年(1928年),最後於民國六十七年(1978年)鐵路電氣化後,因新線通車後而停用。
...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尋常小學校禮堂」位於竹南鎮中正路92號,民國九十九年(2010年)3月3日登錄為歷史建築,屬於其他設施類建築;建築物及土地皆為竹南國中所有、管理並使用。
「尋常小學校禮堂」曾作為竹南國中禮堂、辦公室... | 歷史沿革: 「尋常小學校禮堂」位於竹南鎮中正路92號,竹南國民中學校內;創建年代可能與竹南國民中學創設時間相同,即大正三年(1914年)創設的竹南尋常小學校,當時作為學生的禮堂(集會場)及室內體育場使用。
竹南國...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1 | 現狀: 「南庄南埔國小舊宿舍」位於南庄鄉南富村134號,民國九十八年(2009年)5月19日登錄為歷史建築,屬宅第類建築。建築、土地所有人、使用及管理人,均為苗栗縣南庄鄉南埔國小。
南埔國小創校於大正八年(1... | 歷史沿革: 「南庄南埔國小舊宿舍」位於南庄鄉南富村134號,創建於大正九年(1920年),為三灣公學校大南埔分校(南埔國小前身)的教職員宿舍;再於昭和七年(1932)增建4棟,共計5棟宿舍。昭和十年(1935年)...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1 | 現狀: 「林務局南庄大同路宿舍」位於南庄鄉大同路4、6、8、12、14號,民國九十六年(2007年)1月30號登錄為歷史建築,屬其他設施類建築,登錄名稱為「林務局南庄鄉大同村宿舍」。民國九十九年(2010年)... | 歷史沿革: 「林務局南庄大同路宿舍」位於南庄鄉大同路4、6、8、12、14號,現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大湖工作站南庄分站範圍內。始建於大正七年(1918年)原為「南庄樟林作業所」,二戰後改隸臺灣省政府農林...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1 | 現狀: 「林務局南庄東村宿舍」位於南庄鄉東村75號,民國九十六年(2007年)6月14登錄為歷史建築,登錄名稱為「林務局南庄鄉東村宿舍」屬其他設施類建築。建築、土地所有人及使用、管理人,均為財政部國有財產署。... | 歷史沿革: 「林務局南庄東村宿舍」位於南庄鄉東村75號,建於昭和十五年(1940年),由新竹市東門町的吉川勘助興築。「林務局南庄東村宿舍」包括有原專賣局新竹支局南庄收納詰所事務所、主任宿舍、巡視員宿舍等建築物。
...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1 | 開放時間: 電話:886-37-721381
營業時間:每日開放
地址:苗栗縣後龍鎮大山里明山路180號 | 現狀: 「大山火車站」位於後龍鎮大山里明山路180號,民國九十四年(2005年)6月10日登錄為歷史建築,為車站類建築。土地所有人為臺中貨運服務總處與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持有
,並交由國營臺灣鐵路股份... | 歷史沿革: 「大山火車站」位於後龍鎮大山里明山路180號,為臺鐵海線車站之一;完工啟用於大正十一年(1922年),與同一時期興建的新埔火車站為「姊妹站」,目前仍作為車站使用。
「大山火車站」本體建築為一棟和洋混合...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 搜尋所有 037-352961 712 ... ]
在『文資局歷史建築』資料集內搜尋:
與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同分類的文資局歷史建築
| 1 | 現狀: 1.西寧北路79-1號:目前作為「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
2.迪化街1段72巷25號:作為博物館附屬之劇場展演空間。 | 歷史沿革: 建物興修記錄:
紅磚木造瓦頂一層工廠於1942年即登記於周卯名下,曾於1949年整修,1959年因八七水災而致使製茶工場毀壞,復經重修;洋風棧房建於1931年左右,於2002年由「財團法人台原藝術文... |
| 1 | 現狀: | 歷史沿革: 約建於清末及日治時期之間(西元1885~1927),初建時應為一層樓建築,日治時期經過市街改正,成為二樓二進建築,立面形式受日人「現代式」立面影響,裝飾簡明單純,與日治早期流行的裝飾性華麗風格不同。 |
| 1 | 現狀: | 歷史沿革: 清末時期創建,原為一坎一落一過水之格局,作為店舖之用;日治昭和年間至戰後初期,閣樓下方改為神龕,是迪化街上少數以店屋形式設立的宗教空間。明善堂為宣講「勸善」為主所設立的宗教場域,具有豐富的人文脈絡,反... |
| 1 | 現狀: 住商合一街屋,一樓作為商店使用二樓以上做為住家使用。 | 歷史沿革: 由相關文史資料推估,本案建築創建於西元1860~1875年間。比較當時建築形式與材料普遍為「閩南式」傳統街屋。在日治時期(1914~1915年)大稻埕地區實施市區改正,改建為二層的「巴洛克式」牌樓厝,... |
| 1 | 現狀: 修復完成 | 歷史沿革: 一、日治昭和年間興建,約民國43年(西元1954年)進行整體整修。
二、民國48年(西元1959年)進行部分修繕。
三、民國60年(西元1971年)三樓改為套房、二樓加裝洗手台。
四、民國76年... |
| 1 | 現狀: | 歷史沿革: 本建物為淡水線鐵道少數留存建築之一,約建於西元1900年,為昔日鐵路局圓山站長宿舍,與淡水線鐵道及圓山車站具關聯性,當時亦為城內通往圓山公園、動物園及護國禪寺之重要節點,亦為西向連通保安宮、孔廟之節點... |
| 1 | 現狀: 建物外觀整體狀況良好。 | 歷史沿革: 本建築物所呈現之總體價值具有保存價值,足以彰顯在地建築技術。本建築物建於戰後之商店建築,有相當之建築品質,為台灣光復後之首批之建築式樣。 |
| 1 | 現狀: 良好 | 歷史沿革: 有記茶行建築由前後二棟建築構成。前棟為傳統磚構造形式,建物現況仍舊良好,紅磚構造形式應是1922年創建時的原貌,推測除了臨建興街店口淺短的小騎樓外,一樓當作茶行店面使用,二樓則是住家及倉儲空間。後棟建... |
| 1 | 現狀: | 歷史沿革: 原始建築起建年代推估於1860-1875年間,於民國41年由蘇家向前任屋主「汪松林」購得此屋時,當時的建築樣式為平家二進落的閩南式建築,前後兩進皆有閣樓空間,之間則有天井過水,後方留有後院。其間因應使... |
| 1 | 現狀: 立面仍為原有構造,內部樓版結構已改為鋼筋混擬土。 | 歷史沿革: 依地政事務所提供資料1939年所有權人為大稻埕發記茶行洪九江,1940年賣給張亦泰兩合公司,至1954年賣給蔡茂盛先生,2011年捐贈臺北市政府作為臺北市都市更新處URS27W空間,2020年轉由臺北... |
| 1 | 現狀: 為面寬兩開間,兩進一過水式的街屋。 | 歷史沿革: 約建於民國11年。平面格局為面寬兩開間,兩進一過水式的街屋。正面與背面外觀看起來是兩開間街屋,但在室內則打通為一戶。 |
| 1 | 開放時間: (現作店面使用,如欲參觀請洽商家) | 現狀: | 歷史沿革: 1、古時祭典及民間文定之喜,多用十字軒所生產之「漢餅」,漢餅為臺灣傳統文化之一,十字軒在台北餅業歷史中,有其重要地位,從日治時期(1936)以來,名氣極大,具歷史文化保存意義。
2.本建物仍留有光... |
| 1 | 現狀: 現地保存 | 歷史沿革: 本區為清代機器局北廠區第一工場南側、日治時期(1901至1905年間)增設廠房南側附屬設施,1917至1939年間西側擴建廠房,1939至1945年間改建成日式宿舍戰後為台電使用,各時期對前期基礎均有... |
| 1 | 現狀: 整修完畢 | 歷史沿革: 1、日治時期:本建物登記於大正10年,當時地址為『太平町四丁目八六番號』,其所有權人為張連女士,由臺北市工商名人錄登記及訪談調查資料,可知昭和6年~10年保安街84號1樓出租作為飲食店,承租者應為日本... |
|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 歷史沿革: (一)首筆資料註明日期為大正11年,乃一「土木造瓦葺貳 建物」,建坪為23坪三合三勺三才,二層:二十五坪六合六勺六才。
(二)民國40年建築改良物登記簿記載:主要建材為「土木造」,樓房層數為「貳層... |
1 | 現狀: 1.西寧北路79-1號:目前作為「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
2.迪化街1段72巷25號:作為博物館附屬之劇場展演空間。 | 歷史沿革: 建物興修記錄:
紅磚木造瓦頂一層工廠於1942年即登記於周卯名下,曾於1949年整修,1959年因八七水災而致使製茶工場毀壞,復經重修;洋風棧房建於1931年左右,於2002年由「財團法人台原藝術文... |
1 | 現狀: | 歷史沿革: 約建於清末及日治時期之間(西元1885~1927),初建時應為一層樓建築,日治時期經過市街改正,成為二樓二進建築,立面形式受日人「現代式」立面影響,裝飾簡明單純,與日治早期流行的裝飾性華麗風格不同。 |
1 | 現狀: | 歷史沿革: 清末時期創建,原為一坎一落一過水之格局,作為店舖之用;日治昭和年間至戰後初期,閣樓下方改為神龕,是迪化街上少數以店屋形式設立的宗教空間。明善堂為宣講「勸善」為主所設立的宗教場域,具有豐富的人文脈絡,反... |
1 | 現狀: 住商合一街屋,一樓作為商店使用二樓以上做為住家使用。 | 歷史沿革: 由相關文史資料推估,本案建築創建於西元1860~1875年間。比較當時建築形式與材料普遍為「閩南式」傳統街屋。在日治時期(1914~1915年)大稻埕地區實施市區改正,改建為二層的「巴洛克式」牌樓厝,... |
1 | 現狀: 修復完成 | 歷史沿革: 一、日治昭和年間興建,約民國43年(西元1954年)進行整體整修。
二、民國48年(西元1959年)進行部分修繕。
三、民國60年(西元1971年)三樓改為套房、二樓加裝洗手台。
四、民國76年... |
1 | 現狀: | 歷史沿革: 本建物為淡水線鐵道少數留存建築之一,約建於西元1900年,為昔日鐵路局圓山站長宿舍,與淡水線鐵道及圓山車站具關聯性,當時亦為城內通往圓山公園、動物園及護國禪寺之重要節點,亦為西向連通保安宮、孔廟之節點... |
1 | 現狀: 建物外觀整體狀況良好。 | 歷史沿革: 本建築物所呈現之總體價值具有保存價值,足以彰顯在地建築技術。本建築物建於戰後之商店建築,有相當之建築品質,為台灣光復後之首批之建築式樣。 |
1 | 現狀: 良好 | 歷史沿革: 有記茶行建築由前後二棟建築構成。前棟為傳統磚構造形式,建物現況仍舊良好,紅磚構造形式應是1922年創建時的原貌,推測除了臨建興街店口淺短的小騎樓外,一樓當作茶行店面使用,二樓則是住家及倉儲空間。後棟建... |
1 | 現狀: | 歷史沿革: 原始建築起建年代推估於1860-1875年間,於民國41年由蘇家向前任屋主「汪松林」購得此屋時,當時的建築樣式為平家二進落的閩南式建築,前後兩進皆有閣樓空間,之間則有天井過水,後方留有後院。其間因應使... |
1 | 現狀: 立面仍為原有構造,內部樓版結構已改為鋼筋混擬土。 | 歷史沿革: 依地政事務所提供資料1939年所有權人為大稻埕發記茶行洪九江,1940年賣給張亦泰兩合公司,至1954年賣給蔡茂盛先生,2011年捐贈臺北市政府作為臺北市都市更新處URS27W空間,2020年轉由臺北... |
1 | 現狀: 為面寬兩開間,兩進一過水式的街屋。 | 歷史沿革: 約建於民國11年。平面格局為面寬兩開間,兩進一過水式的街屋。正面與背面外觀看起來是兩開間街屋,但在室內則打通為一戶。 |
1 | 開放時間: (現作店面使用,如欲參觀請洽商家) | 現狀: | 歷史沿革: 1、古時祭典及民間文定之喜,多用十字軒所生產之「漢餅」,漢餅為臺灣傳統文化之一,十字軒在台北餅業歷史中,有其重要地位,從日治時期(1936)以來,名氣極大,具歷史文化保存意義。
2.本建物仍留有光... |
1 | 現狀: 現地保存 | 歷史沿革: 本區為清代機器局北廠區第一工場南側、日治時期(1901至1905年間)增設廠房南側附屬設施,1917至1939年間西側擴建廠房,1939至1945年間改建成日式宿舍戰後為台電使用,各時期對前期基礎均有... |
1 | 現狀: 整修完畢 | 歷史沿革: 1、日治時期:本建物登記於大正10年,當時地址為『太平町四丁目八六番號』,其所有權人為張連女士,由臺北市工商名人錄登記及訪談調查資料,可知昭和6年~10年保安街84號1樓出租作為飲食店,承租者應為日本... |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 歷史沿革: (一)首筆資料註明日期為大正11年,乃一「土木造瓦葺貳 建物」,建坪為23坪三合三勺三才,二層:二十五坪六合六勺六才。
(二)民國40年建築改良物登記簿記載:主要建材為「土木造」,樓房層數為「貳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