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文化部

個案名稱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的現狀是「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位於公館鄉開礦村3鄰36號,民國九十九年(2010年)6月9日登錄為歷史建築,屬於產業類建築。土地所有人為臺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並交由臺灣中油公司探採事業部採油工程處管理。 「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分別於民國九十八年(2009年)進行研究修復與再利用計畫;民國一百年(2011年)..., 歷史沿革是「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位於公館鄉開礦村3鄰36號,座落於出磺坑北寮西北區,依據日本石油會社登記的時間,為興建於大正十三年(1924年)8月,主要作為辦公室及礦場主任宿舍。 「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建築物呈朝東南座西北座向,東南側臨纜車道,建物與纜車道之間設有卵石混凝土地坪之空地,卵石地坪的空地上設有旗....

#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的地圖

案件編號20100609000001
個案名稱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
種類

1:

code : A16
name : 產業
歷史沿革「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位於公館鄉開礦村3鄰36號,座落於出磺坑北寮西北區,依據日本石油會社登記的時間,為興建於大正十三年(1924年)8月,主要作為辦公室及礦場主任宿舍。 「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建築物呈朝東南座西北座向,東南側臨纜車道,建物與纜車道之間設有卵石混凝土地坪之空地,卵石地坪的空地上設有旗竿基座、盆栽等。舊辦公室為日式建築,透過走廊貫穿前後兩側的附屬辦公空間,中走廊的盡頭為宿舍空間。 「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於二戰後仍沿用作為北寮地區辦公室使用,民國五十八年(1969年)進行一次修建,將出入口由原先的右側(東南側)移至北向。目前,仍作為臺灣中油公司探採事業部採油工程處行政組辦公室使用。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清冊
評定基準

1: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位於出磺坑文化景觀區域内,為提供石油產業工作者食、衣、住、行的服務及生活用品所形成的產業設施群之一,具歷史建築價值。
法令依據(空)
所屬主管機關苗栗縣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苗栗縣
distName : 公館鄉
address : 開礦村3鄰36號
經度120.8556266721
緯度24.460005312134
主管機關名稱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苗栗縣苗栗市自治路50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8-12/dd27fad9-36f4-4091-8a3d-89771b787b84/17-1-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 (Custom)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8-12/dd27fad9-36f4-4091-8a3d-89771b787b84/17-1-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 (Custom).jpg

name

17-1-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 (Custom)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100609000001
外觀特徵「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建物呈朝東南座西北座向,東南側臨纜車道,建物與纜車道之間設有卵石混凝土地坪之空地,卵石地坪的空地上設有旗竿基座、盆栽等。空間格局保留日治時期建築空間形制,與二戰後近代建築大片開窗之辦公室特色。 民國五十八年(1969年)進行一次修建,將出入口由原先的右側(東南側)移至北向。建築物重新改建為唐博風入口及窗緣上之大片帶狀雨庇,外牆腰壁為磚構造表面,以水泥砂漿粉刷,再以白色油漆塗刷;腰壁以上至屋頂之間的牆體則是木板條牆體,外部再覆以水泥砂漿粉刷裝修,以水泥粉光,近年再改白色油漆塗刷。
室內特徵「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為日式建築,走廊貫穿前後兩側的附屬辦公空間,中走廊的盡頭為宿舍空間,內部有二間約6疊的空間及外廊,以及附設有廚房及浴室的空間等。 空間格局於民國五十八年(1969年)進行整修後沿用至今,構造為磚造腰壁、木作水泥牆體、木構造屋架,屋頂前半部為綠色琉璃瓦、後半部為水泥瓦。室內天花板修改為輕鋼架天花板,板材為礦纖天花板。地坪主要以大白石之石材摻合黑水泥的磨石子地坪,辦公室地坪分割成1,011mm×1,076mm的方格單元,以金屬條嵌入作為分割;靠牆位置並留設出寬度175mm之收邊,收邊地坪以顆粒較細的寒水石摻合黑水泥作為材料。
使用情形「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目前仍為臺灣中油公司探採事業部採油工程處行政組辦公室使用。辦公室使用單位有定期清理維護,故整體無嚴重毀損情形。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目前保存管理良好,因構材使用木料,易遭受自然環境(如雨水及日照)及生物(如白蟻、腐朽菌)破壞,降低或減少使用年限,需定期檢修並實施防潮及防蟲蟻處理工法,以延長構材使用年限。牆體部分需多加檢視維護,預防牆面塗層剝落之問題。整體環境為背斜式地形,對於全區之環境植栽,需定期修剪及排水溝疏通等養護工作。
現狀「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位於公館鄉開礦村3鄰36號,民國九十九年(2010年)6月9日登錄為歷史建築,屬於產業類建築。土地所有人為臺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並交由臺灣中油公司探採事業部採油工程處管理。 「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分別於民國九十八年(2009年)進行研究修復與再利用計畫;民國一百年(2011年)進行管理維護計畫;民國一百零一年(2012年)進行保存活化調查研究計畫。
是否開放(空)
是否收費(空)
開放時間(空)
網站名稱公館鄉公所全球資訊網
網址http://www.kungkuan.gov.tw/kungkuan/main.php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37-352961#712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文資字第0997505288號
公告日期 : 2010-06-09 09:25:04.0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苗栗縣
distName : 公館鄉
landNo : 出礦坑段
landSerialNo : 530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09-15/67dacc0a-ac75-4772-874d-e7e0366d5c12/歷26-出礦坑北寮舊辦公室-公告.pdf
地籍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09-29/2ee54a16-cd00-44ab-a5e4-20f6299ca3fd/歷26-出礦坑北寮舊辦公室-地籍資料.bmp
repImgId179680

案件編號

20100609000001

個案名稱

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

種類

1:

code : A16
name : 產業

歷史沿革

「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位於公館鄉開礦村3鄰36號,座落於出磺坑北寮西北區,依據日本石油會社登記的時間,為興建於大正十三年(1924年)8月,主要作為辦公室及礦場主任宿舍。 「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建築物呈朝東南座西北座向,東南側臨纜車道,建物與纜車道之間設有卵石混凝土地坪之空地,卵石地坪的空地上設有旗竿基座、盆栽等。舊辦公室為日式建築,透過走廊貫穿前後兩側的附屬辦公空間,中走廊的盡頭為宿舍空間。 「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於二戰後仍沿用作為北寮地區辦公室使用,民國五十八年(1969年)進行一次修建,將出入口由原先的右側(東南側)移至北向。目前,仍作為臺灣中油公司探採事業部採油工程處行政組辦公室使用。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清冊

評定基準

1: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

位於出磺坑文化景觀區域内,為提供石油產業工作者食、衣、住、行的服務及生活用品所形成的產業設施群之一,具歷史建築價值。

法令依據

(空)

所屬主管機關

苗栗縣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苗栗縣
distName : 公館鄉
address : 開礦村3鄰36號

經度

120.8556266721

緯度

24.460005312134

主管機關名稱

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苗栗縣苗栗市自治路50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8-12/dd27fad9-36f4-4091-8a3d-89771b787b84/17-1-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 (Custom)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8-12/dd27fad9-36f4-4091-8a3d-89771b787b84/17-1-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 (Custom).jpg

name

17-1-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 (Custom)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100609000001

外觀特徵

「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建物呈朝東南座西北座向,東南側臨纜車道,建物與纜車道之間設有卵石混凝土地坪之空地,卵石地坪的空地上設有旗竿基座、盆栽等。空間格局保留日治時期建築空間形制,與二戰後近代建築大片開窗之辦公室特色。 民國五十八年(1969年)進行一次修建,將出入口由原先的右側(東南側)移至北向。建築物重新改建為唐博風入口及窗緣上之大片帶狀雨庇,外牆腰壁為磚構造表面,以水泥砂漿粉刷,再以白色油漆塗刷;腰壁以上至屋頂之間的牆體則是木板條牆體,外部再覆以水泥砂漿粉刷裝修,以水泥粉光,近年再改白色油漆塗刷。

室內特徵

「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為日式建築,走廊貫穿前後兩側的附屬辦公空間,中走廊的盡頭為宿舍空間,內部有二間約6疊的空間及外廊,以及附設有廚房及浴室的空間等。 空間格局於民國五十八年(1969年)進行整修後沿用至今,構造為磚造腰壁、木作水泥牆體、木構造屋架,屋頂前半部為綠色琉璃瓦、後半部為水泥瓦。室內天花板修改為輕鋼架天花板,板材為礦纖天花板。地坪主要以大白石之石材摻合黑水泥的磨石子地坪,辦公室地坪分割成1,011mm×1,076mm的方格單元,以金屬條嵌入作為分割;靠牆位置並留設出寬度175mm之收邊,收邊地坪以顆粒較細的寒水石摻合黑水泥作為材料。

使用情形

「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目前仍為臺灣中油公司探採事業部採油工程處行政組辦公室使用。辦公室使用單位有定期清理維護,故整體無嚴重毀損情形。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目前保存管理良好,因構材使用木料,易遭受自然環境(如雨水及日照)及生物(如白蟻、腐朽菌)破壞,降低或減少使用年限,需定期檢修並實施防潮及防蟲蟻處理工法,以延長構材使用年限。牆體部分需多加檢視維護,預防牆面塗層剝落之問題。整體環境為背斜式地形,對於全區之環境植栽,需定期修剪及排水溝疏通等養護工作。

現狀

「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位於公館鄉開礦村3鄰36號,民國九十九年(2010年)6月9日登錄為歷史建築,屬於產業類建築。土地所有人為臺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並交由臺灣中油公司探採事業部採油工程處管理。 「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分別於民國九十八年(2009年)進行研究修復與再利用計畫;民國一百年(2011年)進行管理維護計畫;民國一百零一年(2012年)進行保存活化調查研究計畫。

是否開放

(空)

是否收費

(空)

開放時間

(空)

網站名稱

公館鄉公所全球資訊網

網址

http://www.kungkuan.gov.tw/kungkuan/main.php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37-352961#712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文資字第0997505288號
公告日期 : 2010-06-09 09:25:04.0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苗栗縣
distName : 公館鄉
landNo : 出礦坑段
landSerialNo : 530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09-15/67dacc0a-ac75-4772-874d-e7e0366d5c12/歷26-出礦坑北寮舊辦公室-公告.pdf

地籍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09-29/2ee54a16-cd00-44ab-a5e4-20f6299ca3fd/歷26-出礦坑北寮舊辦公室-地籍資料.bmp

repImgId

179680

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地圖 [ 導航 ]


按這裡載入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的地圖

(需要開啟瀏覽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根據識別碼 20100609000001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100609000001 資料。

[ 搜尋所有 20100609000001 ... ]

根據名稱 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 資料。

[ 搜尋所有 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 ... ]

根據電話 037-352961 712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037-352961 712 ...)

苗栗義塚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苗栗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為乾隆年間林爽文事件客家義勇軍參與平亂之重要史證,亦為客家族裔後世義民信仰之淵源,圓丘型墓塚有紀念形式意義,具指定為本縣縣定古蹟價值。

@ 文資局古蹟

卓蘭軍民(昭忠)廟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苗栗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軍民廟可能肇建於民國48年(1959年),為清光緒12年間(1886年~1887年)劉銘傳派下林朝棟所率湘准軍,在卓蘭一帶開山撫番犧牲的歷史見證,並足以揭示當年卓蘭、大湖及台中東勢地區開發的艱辛。...

@ 文資局古蹟

崎頂一、二號隧道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崎頂一、二號隧道」位於苗栗縣竹南鎮崎頂里,民國九十四年(2005年)6月24日登錄為歷史建築,屬於其他設施類。土地所有人及管理人,為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 「崎頂一、二號隧道」屬雙層軌磚造構築,... | 歷史沿革: 「崎頂一、二號隧道」位於苗栗縣竹南鎮崎頂里,一號隧道長約130.78公尺、二號隧道長約67.48公尺,興建於昭和三年(1928年),最後於民國六十七年(1978年)鐵路電氣化後,因新線通車後而停用。 ...

@ 文資局歷史建築

尋常小學校禮堂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尋常小學校禮堂」位於竹南鎮中正路92號,民國九十九年(2010年)3月3日登錄為歷史建築,屬於其他設施類建築;建築物及土地皆為竹南國中所有、管理並使用。 「尋常小學校禮堂」曾作為竹南國中禮堂、辦公室... | 歷史沿革: 「尋常小學校禮堂」位於竹南鎮中正路92號,竹南國民中學校內;創建年代可能與竹南國民中學創設時間相同,即大正三年(1914年)創設的竹南尋常小學校,當時作為學生的禮堂(集會場)及室內體育場使用。 竹南國...

@ 文資局歷史建築

南庄南埔國小舊宿舍

1 | 現狀: 「南庄南埔國小舊宿舍」位於南庄鄉南富村134號,民國九十八年(2009年)5月19日登錄為歷史建築,屬宅第類建築。建築、土地所有人、使用及管理人,均為苗栗縣南庄鄉南埔國小。 南埔國小創校於大正八年(1... | 歷史沿革: 「南庄南埔國小舊宿舍」位於南庄鄉南富村134號,創建於大正九年(1920年),為三灣公學校大南埔分校(南埔國小前身)的教職員宿舍;再於昭和七年(1932)增建4棟,共計5棟宿舍。昭和十年(1935年)...

@ 文資局歷史建築

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位於苗栗縣南庄鄉東村永昌宮廟埕前,民國九十八年(2009年)5月19日登錄為歷史建築,屬於其他設施類建築,土地為國有財產署所有,並進行管理維護。 「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興建於... | 歷史沿革: 「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位於南庄鄉東村永昌宮廟埕前,興建於日治初期(1895年)左右。初建時井圈約有3尺(約90公分)高,居民係以滾輪進行取水,日治末期因安全問題而將其封閉,至民國九十七年(2008年...

@ 文資局歷史建築

林務局南庄大同路宿舍

1 | 現狀: 「林務局南庄大同路宿舍」位於南庄鄉大同路4、6、8、12、14號,民國九十六年(2007年)1月30號登錄為歷史建築,屬其他設施類建築,登錄名稱為「林務局南庄鄉大同村宿舍」。民國九十九年(2010年)... | 歷史沿革: 「林務局南庄大同路宿舍」位於南庄鄉大同路4、6、8、12、14號,現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大湖工作站南庄分站範圍內。始建於大正七年(1918年)原為「南庄樟林作業所」,二戰後改隸臺灣省政府農林...

@ 文資局歷史建築

林務局南庄東村宿舍

1 | 現狀: 「林務局南庄東村宿舍」位於南庄鄉東村75號,民國九十六年(2007年)6月14登錄為歷史建築,登錄名稱為「林務局南庄鄉東村宿舍」屬其他設施類建築。建築、土地所有人及使用、管理人,均為財政部國有財產署。... | 歷史沿革: 「林務局南庄東村宿舍」位於南庄鄉東村75號,建於昭和十五年(1940年),由新竹市東門町的吉川勘助興築。「林務局南庄東村宿舍」包括有原專賣局新竹支局南庄收納詰所事務所、主任宿舍、巡視員宿舍等建築物。 ...

@ 文資局歷史建築

苗栗義塚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苗栗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為乾隆年間林爽文事件客家義勇軍參與平亂之重要史證,亦為客家族裔後世義民信仰之淵源,圓丘型墓塚有紀念形式意義,具指定為本縣縣定古蹟價值。

@ 文資局古蹟

卓蘭軍民(昭忠)廟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苗栗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軍民廟可能肇建於民國48年(1959年),為清光緒12年間(1886年~1887年)劉銘傳派下林朝棟所率湘准軍,在卓蘭一帶開山撫番犧牲的歷史見證,並足以揭示當年卓蘭、大湖及台中東勢地區開發的艱辛。...

@ 文資局古蹟

崎頂一、二號隧道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崎頂一、二號隧道」位於苗栗縣竹南鎮崎頂里,民國九十四年(2005年)6月24日登錄為歷史建築,屬於其他設施類。土地所有人及管理人,為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 「崎頂一、二號隧道」屬雙層軌磚造構築,... | 歷史沿革: 「崎頂一、二號隧道」位於苗栗縣竹南鎮崎頂里,一號隧道長約130.78公尺、二號隧道長約67.48公尺,興建於昭和三年(1928年),最後於民國六十七年(1978年)鐵路電氣化後,因新線通車後而停用。 ...

@ 文資局歷史建築

尋常小學校禮堂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尋常小學校禮堂」位於竹南鎮中正路92號,民國九十九年(2010年)3月3日登錄為歷史建築,屬於其他設施類建築;建築物及土地皆為竹南國中所有、管理並使用。 「尋常小學校禮堂」曾作為竹南國中禮堂、辦公室... | 歷史沿革: 「尋常小學校禮堂」位於竹南鎮中正路92號,竹南國民中學校內;創建年代可能與竹南國民中學創設時間相同,即大正三年(1914年)創設的竹南尋常小學校,當時作為學生的禮堂(集會場)及室內體育場使用。 竹南國...

@ 文資局歷史建築

南庄南埔國小舊宿舍

1 | 現狀: 「南庄南埔國小舊宿舍」位於南庄鄉南富村134號,民國九十八年(2009年)5月19日登錄為歷史建築,屬宅第類建築。建築、土地所有人、使用及管理人,均為苗栗縣南庄鄉南埔國小。 南埔國小創校於大正八年(1... | 歷史沿革: 「南庄南埔國小舊宿舍」位於南庄鄉南富村134號,創建於大正九年(1920年),為三灣公學校大南埔分校(南埔國小前身)的教職員宿舍;再於昭和七年(1932)增建4棟,共計5棟宿舍。昭和十年(1935年)...

@ 文資局歷史建築

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位於苗栗縣南庄鄉東村永昌宮廟埕前,民國九十八年(2009年)5月19日登錄為歷史建築,屬於其他設施類建築,土地為國有財產署所有,並進行管理維護。 「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興建於... | 歷史沿革: 「南庄永昌宮廟坪前古井」位於南庄鄉東村永昌宮廟埕前,興建於日治初期(1895年)左右。初建時井圈約有3尺(約90公分)高,居民係以滾輪進行取水,日治末期因安全問題而將其封閉,至民國九十七年(2008年...

@ 文資局歷史建築

林務局南庄大同路宿舍

1 | 現狀: 「林務局南庄大同路宿舍」位於南庄鄉大同路4、6、8、12、14號,民國九十六年(2007年)1月30號登錄為歷史建築,屬其他設施類建築,登錄名稱為「林務局南庄鄉大同村宿舍」。民國九十九年(2010年)... | 歷史沿革: 「林務局南庄大同路宿舍」位於南庄鄉大同路4、6、8、12、14號,現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大湖工作站南庄分站範圍內。始建於大正七年(1918年)原為「南庄樟林作業所」,二戰後改隸臺灣省政府農林...

@ 文資局歷史建築

林務局南庄東村宿舍

1 | 現狀: 「林務局南庄東村宿舍」位於南庄鄉東村75號,民國九十六年(2007年)6月14登錄為歷史建築,登錄名稱為「林務局南庄鄉東村宿舍」屬其他設施類建築。建築、土地所有人及使用、管理人,均為財政部國有財產署。... | 歷史沿革: 「林務局南庄東村宿舍」位於南庄鄉東村75號,建於昭和十五年(1940年),由新竹市東門町的吉川勘助興築。「林務局南庄東村宿舍」包括有原專賣局新竹支局南庄收納詰所事務所、主任宿舍、巡視員宿舍等建築物。 ...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搜尋所有 037-352961 712 ... ]

在『文資局歷史建築』資料集內搜尋:


與出磺坑北寮舊辦公室同分類的文資局歷史建築

杭州南路一段75號日式宿舍

1 | 現狀: 內部木構造作工精美,室內相當保存原貌。外牆洗石子及粉刷亦精良,窗簷設計有細節之美,屋況良好(曾漏水已換瓦),本宅具有設計上之代表性 | 歷史沿革: 1.為劉欽侯博士寓所,民國42年劉博士受任臺灣省工業試驗所。年代在西元1940〜1950之間。 2.劉局長為臺灣工業史上重要人物,本宅由其家女長期使用,保護良好。劉氏家族入住時間長久,均保存原來形式...

孫運璿濟南路寓所

1 | 現狀: 此建築位於泰安街住宅區巷弄中,門口為濟南路,建築物整體保存良好,外牆有重新粉刷,目前為行政院官舍使用。 | 歷史沿革: 1.建物約建於1930年代,本棟建築原為日據時代三菱商事株式會社台北支店長住宅,位於殖民城市官員住宅區之中心,光復初期為國民政府中央官員宿舍,建物多年來曾做為省政府副主席宿舍。 2.本建築物係孫先生...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一樓為辦公室,二樓為攝影棚及錄音室, 三樓為新聞、節目現場播音室及錄音室,四樓為備援主控室。 | 歷史沿革: 民國46年教育部為推廣廣播教育提供機會均等教育,決定籌設教育廣播電臺,次年則成為教育資料館負責籌備工作。當時教育資料館乃配合南海學園發展計畫,作整體設計,在台灣科學教育館的四層頂樓加蓋五層圓形建築(其...

獻堂館

1 | 開放時間: 聲音故事館開放民眾參觀,團體參訪可預約專人導覽: https://gov.tw/hHC | 現狀: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 歷史沿革: 1957年教育部為籌建學術研究機構辦公處所興建「東方文化館」,由修澤蘭建築師設計,同年1月動工。後由彰化銀行、華南銀行、第一商業銀行及台灣省合作金庫為紀念「臺灣議會之父」林獻堂先生對臺灣教育與公益付出...

蒲添生故居

1 | 現狀: 已經規劃為蒲添生故居展示空間,開放免費參觀 | 歷史沿革: 民國52年,蒲添生為製作吳稚暉大型銅像,親自設計與打造自宅後方之工作室 ˙建物本體為日本殖民官舍住宅,為臺灣前輩雕塑家蒲添生之故宅。蒲氏受業於日本雕塑之父朝倉文夫門下,承襲東洋雕塑嚴謹訓練與西洋古典雕...

明星咖啡館

1 | 現狀: 明星咖啡館使用 | 歷史沿革: 本市中正區武昌街一段5、7號為臺北市舊城區老商號「明星西點麵包店」所在地,本棟建物早期有許多文學作家在此停住創作,為孕育當代文學藝術之推手。

原周進春茶行(部分)

1 | 現狀: 1.西寧北路79-1號:目前作為「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 2.迪化街1段72巷25號:作為博物館附屬之劇場展演空間。 | 歷史沿革: 建物興修記錄: 紅磚木造瓦頂一層工廠於1942年即登記於周卯名下,曾於1949年整修,1959年因八七水災而致使製茶工場毀壞,復經重修;洋風棧房建於1931年左右,於2002年由「財團法人台原藝術文...

迪化街一段248號

1 | 現狀: | 歷史沿革: 約建於清末及日治時期之間(西元1885~1927),初建時應為一層樓建築,日治時期經過市街改正,成為二樓二進建築,立面形式受日人「現代式」立面影響,裝飾簡明單純,與日治早期流行的裝飾性華麗風格不同。

迪化街一段308號店屋(明善堂)

1 | 現狀: | 歷史沿革: 清末時期創建,原為一坎一落一過水之格局,作為店舖之用;日治昭和年間至戰後初期,閣樓下方改為神龕,是迪化街上少數以店屋形式設立的宗教空間。明善堂為宣講「勸善」為主所設立的宗教場域,具有豐富的人文脈絡,反...

迪化街一段96號店屋

1 | 現狀: 住商合一街屋,一樓作為商店使用二樓以上做為住家使用。 | 歷史沿革: 由相關文史資料推估,本案建築創建於西元1860~1875年間。比較當時建築形式與材料普遍為「閩南式」傳統街屋。在日治時期(1914~1915年)大稻埕地區實施市區改正,改建為二層的「巴洛克式」牌樓厝,...

延平北路二段56、58號店屋

1 | 現狀: 修復完成 | 歷史沿革: 一、日治昭和年間興建,約民國43年(西元1954年)進行整體整修。 二、民國48年(西元1959年)進行部分修繕。 三、民國60年(西元1971年)三樓改為套房、二樓加裝洗手台。 四、民國76年...

鐵路局北淡線(圓山站)宿舍

1 | 現狀: | 歷史沿革: 本建物為淡水線鐵道少數留存建築之一,約建於西元1900年,為昔日鐵路局圓山站長宿舍,與淡水線鐵道及圓山車站具關聯性,當時亦為城內通往圓山公園、動物園及護國禪寺之重要節點,亦為西向連通保安宮、孔廟之節點...

蔡合源宅第

1 | 現狀: 建物外觀整體狀況良好。 | 歷史沿革: 本建築物所呈現之總體價值具有保存價值,足以彰顯在地建築技術。本建築物建於戰後之商店建築,有相當之建築品質,為台灣光復後之首批之建築式樣。

有記茶行

1 | 現狀: 良好 | 歷史沿革: 有記茶行建築由前後二棟建築構成。前棟為傳統磚構造形式,建物現況仍舊良好,紅磚構造形式應是1922年創建時的原貌,推測除了臨建興街店口淺短的小騎樓外,一樓當作茶行店面使用,二樓則是住家及倉儲空間。後棟建...

迪化街1段192號店屋

1 | 現狀: | 歷史沿革: 原始建築起建年代推估於1860-1875年間,於民國41年由蘇家向前任屋主「汪松林」購得此屋時,當時的建築樣式為平家二進落的閩南式建築,前後兩進皆有閣樓空間,之間則有天井過水,後方留有後院。其間因應使...

杭州南路一段75號日式宿舍

1 | 現狀: 內部木構造作工精美,室內相當保存原貌。外牆洗石子及粉刷亦精良,窗簷設計有細節之美,屋況良好(曾漏水已換瓦),本宅具有設計上之代表性 | 歷史沿革: 1.為劉欽侯博士寓所,民國42年劉博士受任臺灣省工業試驗所。年代在西元1940〜1950之間。 2.劉局長為臺灣工業史上重要人物,本宅由其家女長期使用,保護良好。劉氏家族入住時間長久,均保存原來形式...

孫運璿濟南路寓所

1 | 現狀: 此建築位於泰安街住宅區巷弄中,門口為濟南路,建築物整體保存良好,外牆有重新粉刷,目前為行政院官舍使用。 | 歷史沿革: 1.建物約建於1930年代,本棟建築原為日據時代三菱商事株式會社台北支店長住宅,位於殖民城市官員住宅區之中心,光復初期為國民政府中央官員宿舍,建物多年來曾做為省政府副主席宿舍。 2.本建築物係孫先生...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一樓為辦公室,二樓為攝影棚及錄音室, 三樓為新聞、節目現場播音室及錄音室,四樓為備援主控室。 | 歷史沿革: 民國46年教育部為推廣廣播教育提供機會均等教育,決定籌設教育廣播電臺,次年則成為教育資料館負責籌備工作。當時教育資料館乃配合南海學園發展計畫,作整體設計,在台灣科學教育館的四層頂樓加蓋五層圓形建築(其...

獻堂館

1 | 開放時間: 聲音故事館開放民眾參觀,團體參訪可預約專人導覽: https://gov.tw/hHC | 現狀: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 歷史沿革: 1957年教育部為籌建學術研究機構辦公處所興建「東方文化館」,由修澤蘭建築師設計,同年1月動工。後由彰化銀行、華南銀行、第一商業銀行及台灣省合作金庫為紀念「臺灣議會之父」林獻堂先生對臺灣教育與公益付出...

蒲添生故居

1 | 現狀: 已經規劃為蒲添生故居展示空間,開放免費參觀 | 歷史沿革: 民國52年,蒲添生為製作吳稚暉大型銅像,親自設計與打造自宅後方之工作室 ˙建物本體為日本殖民官舍住宅,為臺灣前輩雕塑家蒲添生之故宅。蒲氏受業於日本雕塑之父朝倉文夫門下,承襲東洋雕塑嚴謹訓練與西洋古典雕...

明星咖啡館

1 | 現狀: 明星咖啡館使用 | 歷史沿革: 本市中正區武昌街一段5、7號為臺北市舊城區老商號「明星西點麵包店」所在地,本棟建物早期有許多文學作家在此停住創作,為孕育當代文學藝術之推手。

原周進春茶行(部分)

1 | 現狀: 1.西寧北路79-1號:目前作為「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 2.迪化街1段72巷25號:作為博物館附屬之劇場展演空間。 | 歷史沿革: 建物興修記錄: 紅磚木造瓦頂一層工廠於1942年即登記於周卯名下,曾於1949年整修,1959年因八七水災而致使製茶工場毀壞,復經重修;洋風棧房建於1931年左右,於2002年由「財團法人台原藝術文...

迪化街一段248號

1 | 現狀: | 歷史沿革: 約建於清末及日治時期之間(西元1885~1927),初建時應為一層樓建築,日治時期經過市街改正,成為二樓二進建築,立面形式受日人「現代式」立面影響,裝飾簡明單純,與日治早期流行的裝飾性華麗風格不同。

迪化街一段308號店屋(明善堂)

1 | 現狀: | 歷史沿革: 清末時期創建,原為一坎一落一過水之格局,作為店舖之用;日治昭和年間至戰後初期,閣樓下方改為神龕,是迪化街上少數以店屋形式設立的宗教空間。明善堂為宣講「勸善」為主所設立的宗教場域,具有豐富的人文脈絡,反...

迪化街一段96號店屋

1 | 現狀: 住商合一街屋,一樓作為商店使用二樓以上做為住家使用。 | 歷史沿革: 由相關文史資料推估,本案建築創建於西元1860~1875年間。比較當時建築形式與材料普遍為「閩南式」傳統街屋。在日治時期(1914~1915年)大稻埕地區實施市區改正,改建為二層的「巴洛克式」牌樓厝,...

延平北路二段56、58號店屋

1 | 現狀: 修復完成 | 歷史沿革: 一、日治昭和年間興建,約民國43年(西元1954年)進行整體整修。 二、民國48年(西元1959年)進行部分修繕。 三、民國60年(西元1971年)三樓改為套房、二樓加裝洗手台。 四、民國76年...

鐵路局北淡線(圓山站)宿舍

1 | 現狀: | 歷史沿革: 本建物為淡水線鐵道少數留存建築之一,約建於西元1900年,為昔日鐵路局圓山站長宿舍,與淡水線鐵道及圓山車站具關聯性,當時亦為城內通往圓山公園、動物園及護國禪寺之重要節點,亦為西向連通保安宮、孔廟之節點...

蔡合源宅第

1 | 現狀: 建物外觀整體狀況良好。 | 歷史沿革: 本建築物所呈現之總體價值具有保存價值,足以彰顯在地建築技術。本建築物建於戰後之商店建築,有相當之建築品質,為台灣光復後之首批之建築式樣。

有記茶行

1 | 現狀: 良好 | 歷史沿革: 有記茶行建築由前後二棟建築構成。前棟為傳統磚構造形式,建物現況仍舊良好,紅磚構造形式應是1922年創建時的原貌,推測除了臨建興街店口淺短的小騎樓外,一樓當作茶行店面使用,二樓則是住家及倉儲空間。後棟建...

迪化街1段192號店屋

1 | 現狀: | 歷史沿革: 原始建築起建年代推估於1860-1875年間,於民國41年由蘇家向前任屋主「汪松林」購得此屋時,當時的建築樣式為平家二進落的閩南式建築,前後兩進皆有閣樓空間,之間則有天井過水,後方留有後院。其間因應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