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名稱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的現狀是現狀保持良好, 歷史沿革是該碑係中日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澎湖給日本,貞愛親王率艦自布袋口登陸,日本人為此立碑紀念,碑上書「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光復後於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將該碑拉倒,以示結束日本殖民時代,並於1956年(民國四十五年)埋入地下作為房屋地基,後於2002年(民國九十一年)重新開挖出土。.
#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的地圖
案件編號 | 20080109000001 |
個案名稱 | 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 |
種類 | 1:code : A9 name : 碑碣
|
歷史沿革 | 該碑係中日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澎湖給日本,貞愛親王率艦自布袋口登陸,日本人為此立碑紀念,碑上書「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光復後於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將該碑拉倒,以示結束日本殖民時代,並於1956年(民國四十五年)埋入地下作為房屋地基,後於2002年(民國九十一年)重新開挖出土。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 古蹟暨歷史建築指定登錄提報表 |
評定基準 | 1: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
指定登錄理由 | 中日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澎湖給日本,貞愛親王率艦自布袋口登陸,日本人為此立碑紀念,碑上書『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戰後於1946年將該碑拉倒,以示結束日本殖民時代,並於1956年埋入地下作為房屋地基,後於2002年重新開挖出土;因本碑深具時間與空間意義,見證著馬關條約,台灣割讓給日本的歷史意義,因此登錄本碑為歷史建築。 |
法令依據 | 1.《文化資產保存法》
2.《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 |
所屬主管機關 | 嘉義縣政府 |
所在地理區域 | 1:itemNo : 1 cityName : 嘉義縣 distName : 布袋鎮 address : 岑海里入船路8號
|
經度 | 120.15685012526 |
緯度 | 23.378075017479 |
主管機關名稱 | 嘉義縣政府 |
主管機關單位 |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 嘉義縣太保市太子大道158號 |
代表圖像 | extjp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08-05/55493337-63cf-407e-8c12-2de5c45aab81/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_c.jpg
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08-05/55493337-63cf-407e-8c12-2de5c45aab81/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jpgname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 |
所有權屬 | 1: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國有財產局臺灣南區辦事處嘉義分處
|
網站連結 |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80109000001 |
外觀特徵 | 長條不規則狀之碑體,上書「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 |
室內特徵 | (空) |
使用情形 | 開放參觀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 (空) |
現狀 | 現狀保持良好 |
是否開放 | 1 |
是否收費 | (空) |
開放時間 | (空) |
網站名稱 | (空) |
網址 | (空)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 05-3628123*310 |
公告 | 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文資字第0970014535號 公告日期 : 2008-01-09 13:36:12.0
|
landlotList | 1:itemNo : 1 cityName : 嘉義縣 distName : 布袋鎮 landNo : 九江段 landSerialNo : 13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
影音多媒體圖片 | 1:mediaName : 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4-28/59a45956-876d-4cb9-b27e-da11ebdacc93/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_網站原圖.jpg
2:mediaName : 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 author : 采義科技有限公司 takePhotoDate : 2024/07/2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4-08-05/dc718b69-26a2-422a-a65a-fd993a590400/254A3765.jpg
3:mediaName : 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 author : 采義科技有限公司 takePhotoDate : 2024/07/2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4-08-05/49c148cc-19dc-49ce-9c73-165938f26615/254A3770.jpg
4:mediaName : 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 author : 采義科技有限公司 takePhotoDate : 2024/07/2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4-08-05/0aa70d99-0ff7-4f3e-8aa9-d5993c06fdc0/254A3772.jpg
|
公告資料 | 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4-28/c85c1075-48ff-4a52-844d-bce8c6a44990/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公告」_2018.01.09.pdf |
地籍資料 | 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2-04-28/3602b533-e1eb-4e5c-b030-7c666253f867/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地籍圖」_2018.01.09.pdf |
repImgId | 260645 |
案件編號20080109000001 |
個案名稱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 |
種類1:code : A9 name : 碑碣
|
歷史沿革該碑係中日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澎湖給日本,貞愛親王率艦自布袋口登陸,日本人為此立碑紀念,碑上書「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光復後於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將該碑拉倒,以示結束日本殖民時代,並於1956年(民國四十五年)埋入地下作為房屋地基,後於2002年(民國九十一年)重新開挖出土。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古蹟暨歷史建築指定登錄提報表 |
評定基準1: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
指定登錄理由中日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澎湖給日本,貞愛親王率艦自布袋口登陸,日本人為此立碑紀念,碑上書『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戰後於1946年將該碑拉倒,以示結束日本殖民時代,並於1956年埋入地下作為房屋地基,後於2002年重新開挖出土;因本碑深具時間與空間意義,見證著馬關條約,台灣割讓給日本的歷史意義,因此登錄本碑為歷史建築。 |
法令依據1.《文化資產保存法》
2.《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 |
所屬主管機關嘉義縣政府 |
所在地理區域1:itemNo : 1 cityName : 嘉義縣 distName : 布袋鎮 address : 岑海里入船路8號
|
經度120.15685012526 |
緯度23.378075017479 |
主管機關名稱嘉義縣政府 |
主管機關單位嘉義縣文化觀光局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嘉義縣太保市太子大道158號 |
代表圖像extjp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08-05/55493337-63cf-407e-8c12-2de5c45aab81/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_c.jpg
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08-05/55493337-63cf-407e-8c12-2de5c45aab81/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jpgname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 |
所有權屬1: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國有財產局臺灣南區辦事處嘉義分處
|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80109000001 |
外觀特徵長條不規則狀之碑體,上書「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 |
室內特徵(空) |
使用情形開放參觀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空) |
現狀現狀保持良好 |
是否開放1 |
是否收費(空) |
開放時間(空) |
網站名稱(空) |
網址(空)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5-3628123*310 |
公告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文資字第0970014535號 公告日期 : 2008-01-09 13:36:12.0
|
landlotList1:itemNo : 1 cityName : 嘉義縣 distName : 布袋鎮 landNo : 九江段 landSerialNo : 13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
影音多媒體圖片1:mediaName : 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4-28/59a45956-876d-4cb9-b27e-da11ebdacc93/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_網站原圖.jpg
2:mediaName : 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 author : 采義科技有限公司 takePhotoDate : 2024/07/2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4-08-05/dc718b69-26a2-422a-a65a-fd993a590400/254A3765.jpg
3:mediaName : 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 author : 采義科技有限公司 takePhotoDate : 2024/07/2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4-08-05/49c148cc-19dc-49ce-9c73-165938f26615/254A3770.jpg
4:mediaName : 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 author : 采義科技有限公司 takePhotoDate : 2024/07/2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4-08-05/0aa70d99-0ff7-4f3e-8aa9-d5993c06fdc0/254A3772.jpg
|
公告資料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4-28/c85c1075-48ff-4a52-844d-bce8c6a44990/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公告」_2018.01.09.pdf |
地籍資料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2-04-28/3602b533-e1eb-4e5c-b030-7c666253f867/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地籍圖」_2018.01.09.pdf |
repImgId260645 |
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地圖 [ 導航 ]
根據識別碼 20080109000001 找到的相關資料
根據名稱 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 找到的相關資料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嘉義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該館原本是營林嘉義出張所所建之招待所,因為位於阿里山上,氣候寒冷、地點偏僻故建成後使用率不高。然自昭和十年(1935年)日人於台灣舉辦始政四十年博覽會時,重新整修,作為整個展覽會之一部分。台灣光復後先... @ 文資局古蹟 |
| 1 | 歷史沿革: 為大林地區少見之日治時期傳統街屋。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嘉義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臺灣自鄭氏時期以來,漢人渡海來台開墾人數遽增,致原住民生活空間縮減,雙方屢生紛爭,為規範原住民與漢人間之人物事權,常劃設界線已避免糾紛。本界碑立於清乾隆33年,界址效力範圍包含大湖、頂寮、三渡水、蟾蜍... @ 文資局古蹟 |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嘉義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東石郡役所建於大正14年(西元1925年),其設立乃因大正9年(西元1920年)之官制改正而來,現有廳舍為原東石郡役所暨同郡警察課共同之辦公廳舍,反映出日治時期行政與警務機關兩者之相互關係。東石郡役所... @ 文資局古蹟 |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嘉義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原臺灣總督府氣象台阿里山觀象所建於昭和7年(1932年),因林業開發及為取得高空剖面氣象資料而設置,目前外觀仍維持原貌且持續運作,具有歷史、文化及藝術上之價值,且不易再現,因此指定為縣定古蹟。 @ 文資局古蹟 |
| 1 | 現狀: | 歷史沿革: 朴子國小舊禮堂於1929年(昭和四年)興建磚造禮堂,1979年(民國六十八年)因少棒隊大出鋒頭,蔣經國先生蒞臨並出資整修禮堂內部;1997年(民國八十六年)因校友建議而增加內部隔間;而後約在1999年...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嘉義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主體建築為一三開間建築,後廊緊接兩側廂房,中間以窄院相隔面對,再往後為後院,以後門連接後面巷道。建築構法為外側及台度以磚構築,上半側為臺檜柱樑編竹牆身建構,屋頂為傳統瓦作構... @ 文資局古蹟 |
| 1 | 歷史沿革: 1.原義竹圍分教場教師宿舍日本時代興建後由義竹國小為管理單位,並依法分配給該校教師居住。
2.後因宿舍產權歸屬義竹鄉公所,當時鄉公所體恤原住戶居住年久,且奉獻一生教育鄉親子弟辛勞,同意比照鄉公所員工配...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嘉義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該館原本是營林嘉義出張所所建之招待所,因為位於阿里山上,氣候寒冷、地點偏僻故建成後使用率不高。然自昭和十年(1935年)日人於台灣舉辦始政四十年博覽會時,重新整修,作為整個展覽會之一部分。台灣光復後先... @ 文資局古蹟 |
1 | 歷史沿革: 為大林地區少見之日治時期傳統街屋。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嘉義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臺灣自鄭氏時期以來,漢人渡海來台開墾人數遽增,致原住民生活空間縮減,雙方屢生紛爭,為規範原住民與漢人間之人物事權,常劃設界線已避免糾紛。本界碑立於清乾隆33年,界址效力範圍包含大湖、頂寮、三渡水、蟾蜍... @ 文資局古蹟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嘉義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東石郡役所建於大正14年(西元1925年),其設立乃因大正9年(西元1920年)之官制改正而來,現有廳舍為原東石郡役所暨同郡警察課共同之辦公廳舍,反映出日治時期行政與警務機關兩者之相互關係。東石郡役所... @ 文資局古蹟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嘉義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原臺灣總督府氣象台阿里山觀象所建於昭和7年(1932年),因林業開發及為取得高空剖面氣象資料而設置,目前外觀仍維持原貌且持續運作,具有歷史、文化及藝術上之價值,且不易再現,因此指定為縣定古蹟。 @ 文資局古蹟 |
1 | 現狀: | 歷史沿革: 朴子國小舊禮堂於1929年(昭和四年)興建磚造禮堂,1979年(民國六十八年)因少棒隊大出鋒頭,蔣經國先生蒞臨並出資整修禮堂內部;1997年(民國八十六年)因校友建議而增加內部隔間;而後約在1999年...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嘉義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主體建築為一三開間建築,後廊緊接兩側廂房,中間以窄院相隔面對,再往後為後院,以後門連接後面巷道。建築構法為外側及台度以磚構築,上半側為臺檜柱樑編竹牆身建構,屋頂為傳統瓦作構... @ 文資局古蹟 |
1 | 歷史沿革: 1.原義竹圍分教場教師宿舍日本時代興建後由義竹國小為管理單位,並依法分配給該校教師居住。
2.後因宿舍產權歸屬義竹鄉公所,當時鄉公所體恤原住戶居住年久,且奉獻一生教育鄉親子弟辛勞,同意比照鄉公所員工配...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 搜尋所有 05-3628123*310 ... ]
在『文資局歷史建築』資料集內搜尋:
與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同分類的文資局歷史建築
| 1 | 現狀: 民國97(2008)年完成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 歷史沿革: 臺中市大同國小前身為日治時期之「小學校」,以教育日籍學童為主,明治32年(1899)創校時稱「臺中小學校」,昭和7年(1932)改稱「臺中市明治尋常高等小學校」(簡稱明治小學校),昭和16年(1941... |
| 1 | 開放時間: 服務電話:(04)2222-0197
營業時間:每周一、二公休
╭ 1F「有役思」 藝文空間:週三至週日11:00-21:00。
╭ 2F 「Narratore 說故事的人」義式餐廳:週三至週日12:... | 現狀: 現委由好役思股份有限公司營運管理。 | 歷史沿革: 本建築原為「臺中廳公共埤圳聯合會」之事務所,落成於日治明治44年(1911),為臺中地區最早的鐵筋混凝土建築。大正9年(1920)全臺地方行政區劃改制,本建築改由新設立之「臺中市」進駐辦公,改稱「臺中... |
| 1 | 開放時間: 平日10:00-19:00,週末10:00-20:00。每週二休館,國定假日比照週末開館。
更多詳細資訊,請見臉書專頁「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 Preparatory Office of NTMC」(網... | 現狀: 民國104(2015)年完成修復及再利用計畫、民國108(2019)年完成(擴大範圍)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 歷史沿革: 「臺中刑務所官舍群」設置於原臺中刑務所之東、北兩側,為日治時期不同階級職員的居住場域。目前留存之十二棟官舍興築於日治大正、昭和及戰後初期,建築格局包括判任官乙種、丙種、丁種官舍及戰後興建的二戶建與四戶... |
| 1 | 開放時間: 暫不開放 | 現狀: 民國104(2015)年完成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 歷史沿革: 本建築為日治時期之高等官官舍,文獻上最早可追溯至日治昭和17年(1942),時為臺中州農林課地方技師野尻昇生之官舍,戰後於民國35年(1946)改作臺中縣政府民政局社會課長洪志猛之官舍。.
本建築規... |
| 1 | 開放時間: 暫不開放 | 現狀: 民國104(2015)年完成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 歷史沿革: 本宿舍群約創建於1930年代,為日治時期臺中州所屬之兩棟二戶建判任官乙種官舍,自昭和10年(1935)起,陸續有臺中醫院醫師、公學校訓導、大屯郡役所庶務課職員、臺中州產業部林務課職員等,屬於職務型宿舍... |
| 1 | 開放時間: 暫時不開放 | 現狀: 民國104(2015)年完成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 歷史沿革: 大屯郡為日治大正9年(1920)臺灣地方行政制度變革時設立之單位,隸屬於臺中州,管轄大里、霧峰、大平、北屯、西屯、南屯與烏日等7庄,首長即稱大屯郡守。本大屯郡守官舍則約創建於昭和2年(1927),此後... |
| 1 | 開放時間: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日 10:00 - 18:00,(106/01/31起,週一休館)
固定休館日:農曆除夕-初三,颱風天依行政院人事總處公告 | 現狀: 民國92(2003)年完成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 歷史沿革: 臺中放送局創立於日治昭和10年(1935),位於當時臺中市新高町水源地,是日本政府為發展廣播事業,作為全臺廣播中繼而設,同時也是繼臺北、臺南後成立的第三個廣播電臺,呼號為「JFCK」。戰後(1945~... |
| 1 | 開放時間: 現為教學空間,暫不對外開放。
仁友客運20路;台中客運41、142、163路;統聯81路 | 現狀: | 歷史沿革: 本建築落成於民國65年(1976),由永豐餘集團創辦人之一的何永,以其成立的「文英基金會」出資捐建,是為「臺中市立文化中心」,也是全臺首座縣市文化中心建築。民國72年(1983)因位於英才路之文化中心... |
| 1 | 開放時間: 開放空間可自由參觀 | 現狀: 民國106(2017)年完成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 歷史沿革: 「大墩」一詞原是指此高約海拔90公尺之土丘,清代即有聚落在此周邊形成,並於乾隆年間發展成街肆,稱為「大墩街」,日治後併入「臺中街」,象徵為轄域內發展最繁盛的代表地區。
「砲台山」一名,為日治初日人曾... |
| 1 | 開放時間: 位處校內非對外開放 | 現狀: 民國100(2011)年完成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 歷史沿革: 臺中一中創校於日治大正4年(1915),本講堂建築則創建於日治昭和12年(1937),當時名稱為「臺中州立臺中第一中學校講堂」,作為學校師生集會之室內場所,內部並設有講臺及存放「教育勅語」與「御真影」... |
| 1 | 開放時間: 開放空間可自由參觀 | 現狀: 民國106(2017)年完成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 歷史沿革: 本建築為原清光緒17年(1891)落成之臺灣省城大北門門樓(明遠樓)的屋頂,日治後因市區改正計畫而拆除各城牆與門樓,恰逢明治36年(1903)創設臺中公園,而將門樓遷建於公園內,並被選為公園十景之一。... |
| 1 | 開放時間: 現為辦公空間,尚有管制更多詳情請洽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中區分署臺中辦事處04-2222-3001 | 現狀: 民國110(2021)年完成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 歷史沿革: 此建物興建於日治昭和 16 年( 1941 ),為當時「臺灣總督府米榖局臺中事務所」,屬於木造二階建事務所建築。昭和18年(1943),米穀局改制隸屬於「臺灣總督府農商局食糧部」,臺中事務所也隨之改隸... |
| 1 | 開放時間: 辦公空間尚不對外開放 | 現狀: 民國106(2017)年完成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 歷史沿革: 近代臺灣自來水設施之建置,可追溯至日治明治29年(1896)臺灣總督府聘請英籍工程師威廉巴爾頓(William K. Burton)擔任衛生工程顧問技師,與衛生課技師濱野彌四郎負責籌劃各大都市自來水(... |
| 1 | 開放時間: 暫不開放 | 現狀: 保存完整 | 歷史沿革: 臺中水道水源地設施於大正5年(1916)5月開始一般給水,後因市區擴大及市民用水量的增加,大正12年至昭和2年(1923-1927)9月底進行水道擴張工事,主要是增設了第二集水井(水源井)與第二唧筒室... |
| 1 | 開放時間: 開放空間可自由參觀 | 現狀: 本設施雖經移置,唯其保存過程及所發揮之教育功能殊值肯定,並具良好示範作用,具相當之價值。 | 歷史沿革: 「西大墩窯陶瓷堆」原為清領中後期燒製硬陶器的窯址,民國92年(2003)開闢中部科學園區時所發現,經清理調查後移置於今友達光電廠區旁,現由「友達西大墩窯文化館」展示維護。
民國97年(2008)臺中... |
1 | 現狀: 民國97(2008)年完成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 歷史沿革: 臺中市大同國小前身為日治時期之「小學校」,以教育日籍學童為主,明治32年(1899)創校時稱「臺中小學校」,昭和7年(1932)改稱「臺中市明治尋常高等小學校」(簡稱明治小學校),昭和16年(1941... |
1 | 開放時間: 服務電話:(04)2222-0197
營業時間:每周一、二公休
╭ 1F「有役思」 藝文空間:週三至週日11:00-21:00。
╭ 2F 「Narratore 說故事的人」義式餐廳:週三至週日12:... | 現狀: 現委由好役思股份有限公司營運管理。 | 歷史沿革: 本建築原為「臺中廳公共埤圳聯合會」之事務所,落成於日治明治44年(1911),為臺中地區最早的鐵筋混凝土建築。大正9年(1920)全臺地方行政區劃改制,本建築改由新設立之「臺中市」進駐辦公,改稱「臺中... |
1 | 開放時間: 平日10:00-19:00,週末10:00-20:00。每週二休館,國定假日比照週末開館。
更多詳細資訊,請見臉書專頁「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 Preparatory Office of NTMC」(網... | 現狀: 民國104(2015)年完成修復及再利用計畫、民國108(2019)年完成(擴大範圍)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 歷史沿革: 「臺中刑務所官舍群」設置於原臺中刑務所之東、北兩側,為日治時期不同階級職員的居住場域。目前留存之十二棟官舍興築於日治大正、昭和及戰後初期,建築格局包括判任官乙種、丙種、丁種官舍及戰後興建的二戶建與四戶... |
1 | 開放時間: 暫不開放 | 現狀: 民國104(2015)年完成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 歷史沿革: 本建築為日治時期之高等官官舍,文獻上最早可追溯至日治昭和17年(1942),時為臺中州農林課地方技師野尻昇生之官舍,戰後於民國35年(1946)改作臺中縣政府民政局社會課長洪志猛之官舍。.
本建築規... |
1 | 開放時間: 暫不開放 | 現狀: 民國104(2015)年完成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 歷史沿革: 本宿舍群約創建於1930年代,為日治時期臺中州所屬之兩棟二戶建判任官乙種官舍,自昭和10年(1935)起,陸續有臺中醫院醫師、公學校訓導、大屯郡役所庶務課職員、臺中州產業部林務課職員等,屬於職務型宿舍... |
1 | 開放時間: 暫時不開放 | 現狀: 民國104(2015)年完成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 歷史沿革: 大屯郡為日治大正9年(1920)臺灣地方行政制度變革時設立之單位,隸屬於臺中州,管轄大里、霧峰、大平、北屯、西屯、南屯與烏日等7庄,首長即稱大屯郡守。本大屯郡守官舍則約創建於昭和2年(1927),此後... |
1 | 開放時間: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日 10:00 - 18:00,(106/01/31起,週一休館)
固定休館日:農曆除夕-初三,颱風天依行政院人事總處公告 | 現狀: 民國92(2003)年完成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 歷史沿革: 臺中放送局創立於日治昭和10年(1935),位於當時臺中市新高町水源地,是日本政府為發展廣播事業,作為全臺廣播中繼而設,同時也是繼臺北、臺南後成立的第三個廣播電臺,呼號為「JFCK」。戰後(1945~... |
1 | 開放時間: 現為教學空間,暫不對外開放。
仁友客運20路;台中客運41、142、163路;統聯81路 | 現狀: | 歷史沿革: 本建築落成於民國65年(1976),由永豐餘集團創辦人之一的何永,以其成立的「文英基金會」出資捐建,是為「臺中市立文化中心」,也是全臺首座縣市文化中心建築。民國72年(1983)因位於英才路之文化中心... |
1 | 開放時間: 開放空間可自由參觀 | 現狀: 民國106(2017)年完成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 歷史沿革: 「大墩」一詞原是指此高約海拔90公尺之土丘,清代即有聚落在此周邊形成,並於乾隆年間發展成街肆,稱為「大墩街」,日治後併入「臺中街」,象徵為轄域內發展最繁盛的代表地區。
「砲台山」一名,為日治初日人曾... |
1 | 開放時間: 位處校內非對外開放 | 現狀: 民國100(2011)年完成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 歷史沿革: 臺中一中創校於日治大正4年(1915),本講堂建築則創建於日治昭和12年(1937),當時名稱為「臺中州立臺中第一中學校講堂」,作為學校師生集會之室內場所,內部並設有講臺及存放「教育勅語」與「御真影」... |
1 | 開放時間: 開放空間可自由參觀 | 現狀: 民國106(2017)年完成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 歷史沿革: 本建築為原清光緒17年(1891)落成之臺灣省城大北門門樓(明遠樓)的屋頂,日治後因市區改正計畫而拆除各城牆與門樓,恰逢明治36年(1903)創設臺中公園,而將門樓遷建於公園內,並被選為公園十景之一。... |
1 | 開放時間: 現為辦公空間,尚有管制更多詳情請洽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中區分署臺中辦事處04-2222-3001 | 現狀: 民國110(2021)年完成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 歷史沿革: 此建物興建於日治昭和 16 年( 1941 ),為當時「臺灣總督府米榖局臺中事務所」,屬於木造二階建事務所建築。昭和18年(1943),米穀局改制隸屬於「臺灣總督府農商局食糧部」,臺中事務所也隨之改隸... |
1 | 開放時間: 辦公空間尚不對外開放 | 現狀: 民國106(2017)年完成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 歷史沿革: 近代臺灣自來水設施之建置,可追溯至日治明治29年(1896)臺灣總督府聘請英籍工程師威廉巴爾頓(William K. Burton)擔任衛生工程顧問技師,與衛生課技師濱野彌四郎負責籌劃各大都市自來水(... |
1 | 開放時間: 暫不開放 | 現狀: 保存完整 | 歷史沿革: 臺中水道水源地設施於大正5年(1916)5月開始一般給水,後因市區擴大及市民用水量的增加,大正12年至昭和2年(1923-1927)9月底進行水道擴張工事,主要是增設了第二集水井(水源井)與第二唧筒室... |
1 | 開放時間: 開放空間可自由參觀 | 現狀: 本設施雖經移置,唯其保存過程及所發揮之教育功能殊值肯定,並具良好示範作用,具相當之價值。 | 歷史沿革: 「西大墩窯陶瓷堆」原為清領中後期燒製硬陶器的窯址,民國92年(2003)開闢中部科學園區時所發現,經清理調查後移置於今友達光電廠區旁,現由「友達西大墩窯文化館」展示維護。
民國97年(2008)臺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