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重慶寺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個案名稱臺南重慶寺的開放時間是0900~1800, 歷史沿革是依據《寺廟臺帳》所載,重慶寺創建於1721年(清康熙六十年),座落於臺灣府寧南坊,然多份史料對此記載時間不一致史料蒐集也不完整,因此建立年代並不明確,但約可知當時的寺貌為三開間,建築形式有三川門、正殿、後殿以及2側廂房,寺宇寬敝,佛像莊嚴,為禪宗臨濟宗之一脈。 1778年(清乾隆四十三年)臺灣知府蔣....

#臺南重慶寺的地圖

案件編號20070426000001
個案名稱臺南重慶寺
種類

1:

code : A99
name : 其他設施
other : 祠廟
歷史沿革依據《寺廟臺帳》所載,重慶寺創建於1721年(清康熙六十年),座落於臺灣府寧南坊,然多份史料對此記載時間不一致史料蒐集也不完整,因此建立年代並不明確,但約可知當時的寺貌為三開間,建築形式有三川門、正殿、後殿以及2側廂房,寺宇寬敝,佛像莊嚴,為禪宗臨濟宗之一脈。 1778年(清乾隆四十三年)臺灣知府蔣元樞捐俸重修,因此淵緣,本寺在臺南府城寺廟中被譽為「七寺八廟」勝景之一,只可惜蔣元樞重修時並無留下碑文圖記。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臺灣巡道姚瑩,倡議由府城各寺廟號召境眾,結合鄰近寺廟組織聯境,以作防匪抗盜。1915年(大正四年)日本政府以1260圓強制徵收位於臺南市中正路5巷1號的重慶寺,以為新建臺南廳舍建築之用地。1916年(大正五年)10月,信徒蔡森等人以350元買下今重慶寺之地(中正路5巷2號),重建新寺,變成單殿加拜亭的小寺廟。 二戰期間,美軍轟炸臺南州廳時,本寺不幸被波及毀壞。臺灣光復後,於1956年(民國四十五年),再次重修,由王天恩擔任本寺管理人。1969年(民國五十八年)藏密白教貢噶上師為本寺住持。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歷史建築「台南重慶寺」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報告書(2009)
評定基準

1: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2: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3:

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1.重慶寺為臺南市7寺8廟之一,其歷史及典故在臺南發展有重要記憶意義,且信仰有其特色,如月老、西嶽大帝、密宗(藏傳佛教)與醋矸故事。 2.寺內正殿與拜亭屬於民國45年之作,並延請當時知名傳統畫師潘麗水作畫,留下名作,有其文物價值。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5條、「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暨本市歷史建築歷史建築聚落及文化景觀審議委員會第1屆第6次定期會會議決議。
所屬主管機關臺南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南市
distName : 中西區
address : 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5巷2號
經度120.2036121981
緯度22.99158401078
主管機關名稱臺南市政府
主管機關單位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臺南市中西區 中正路5巷1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9319/photo/pic001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9319/photo/pic001.jpg

name

pic001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重OO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70426000001
外觀特徵重慶寺屬於單殿式加拜亭之空間格局,屋面覆以傳統仰合瓦,不尚藻飾,不設斗栱。位於建築中軸線最外層的山門及圍牆是1969年(民國五十八年)時增建,山門的形式為兩根約64cm*64cm*237cm之磚柱,其上收以一漏斗型之柱頭,再置一廡殿式屋頂,面覆以青色琉璃瓦且在中脊上置黃色雙龍護珠之雕塑,另山門兩側的圍牆其上方面覆以同山門屋面之青色琉璃瓦。進入山門後映入眼簾的為本寺面舖大理石切片拼花地坪的前院,其上設有一鐵皮屋頂;另進入山門後的虎邊為同樣是1969年(民國五十八年)增建的磚造+RC造之壹層平屋頂建築。 拜亭為歇山式捲棚屋頂、水形馬背、仰合紅瓦頂,脊上並無任何剪黏裝飾,形式極為樸素。門枋為RC材質面洗石子,龍、虎兩側之空間則為1969年(民國五十八年)時增建出之壹層平屋頂的RC+磚造構造物,此一增建之構造物龍虎兩側外牆均有開窗,其型式為兩扇併在一起之橫拉窗,但龍邊之窗框材質今則已改為鋁料。 拜亭之中門及其龍、虎二門則分別繪以哼哈二將及風調雨順,其門之抱框則施以對聯及花鳥彩繪,中門之門檻則以淺浮雕,雕螭首和鹿。另重慶寺之後檐牆上在其左、右兩側各開一八卦洞並各安裝一旋轉木製八卦窗;其龍邊之山牆也開一彎拱門,門板書以「重興、慶贊」。 正殿空間的地坪較拜亭高出一階,其地坪鋪面材質大致同拜亭。屋面由仰合紅瓦、大脊及垂脊所構成,脊上無任何剪黏裝飾,符合佛寺風貌的屋面裝飾,也增添了其古樸之風味。 參考資料:歷史建築「台南重慶寺」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報告書(2009)
室內特徵重慶寺正殿空間架構為三開間格局之建築樣式。以立木柱於柱珠之上,再於柱上立十一架檁木以支撐屋面之載重;縱向兩柱間和柱與後簷牆間立一通樑(RC樑)上托上部隔斷牆,而檁木則直接插入牆體並上承椽條以鋪設板瓦;橫向之柱間則架枋以穩固構架,前簷枋上則施以彩繪,並於枋上立一格扇,格扇再上承檁;後簷枋則與神龕結合成一整面之格扇牆正殿虎邊的後門出去即是增建的餐廳部分,而餐廳的虎邊即為廚房。 拜亭的構架為六架檁木所構成之捲棚式構架。其構架是先立木柱於柱珠上,後在四柱之上立六架檁木以支撐屋頂載重,縱向兩柱之間立一通樑(RC樑),上托山牆,而檁木則直接插入牆體並上承椽條;橫向之柱間則架枋以穩固構架,門枋為RC材質面洗石子,上承屋架,而另一枋材則同門枋為RC造之材質且面洗石子,並在其上掛一黃色布質之對聯,橫披上書「大悲勝海壇城」、上聯為「三心無住觀自在」而下聯則為「五蘊皆空自在觀」。重慶寺之拜亭與正殿之頂棚(天花)是採「徹上明造」的露椽手法,無華麗的「藻井」裝飾,僅在正殿之中脊與拜亭中間兩根檁子上分別施以雙龍護八卦與兩儀四象之彩繪。 寺內亦收藏許多匾額、對聯、神像及壁畫等,實為具有重要價值之歷史文物。 參考資料:歷史建築「台南重慶寺」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報告書(2009)
使用情形(空)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壁畫
現狀(空)
是否開放1
是否收費(空)
開放時間0900~1800
網站名稱台南旅遊網
網址https://www.twtainan.net/zh-tw/attractions/detail/790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6-2213597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南市文維字第09618507620號
公告日期 : 2007-04-26 10:36:43.0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04-26/1d7dd564-7baa-4d31-ac15-1d265a1964c5/006台南重慶寺公告及定著土地範圍圖.tif
地籍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10-27/0318c2a8-bc9b-4013-a35e-168afeb58850/臺南重慶寺地籍圖.jpg
repImgId3339

案件編號

20070426000001

個案名稱

臺南重慶寺

種類

1:

code : A99
name : 其他設施
other : 祠廟

歷史沿革

依據《寺廟臺帳》所載,重慶寺創建於1721年(清康熙六十年),座落於臺灣府寧南坊,然多份史料對此記載時間不一致史料蒐集也不完整,因此建立年代並不明確,但約可知當時的寺貌為三開間,建築形式有三川門、正殿、後殿以及2側廂房,寺宇寬敝,佛像莊嚴,為禪宗臨濟宗之一脈。 1778年(清乾隆四十三年)臺灣知府蔣元樞捐俸重修,因此淵緣,本寺在臺南府城寺廟中被譽為「七寺八廟」勝景之一,只可惜蔣元樞重修時並無留下碑文圖記。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臺灣巡道姚瑩,倡議由府城各寺廟號召境眾,結合鄰近寺廟組織聯境,以作防匪抗盜。1915年(大正四年)日本政府以1260圓強制徵收位於臺南市中正路5巷1號的重慶寺,以為新建臺南廳舍建築之用地。1916年(大正五年)10月,信徒蔡森等人以350元買下今重慶寺之地(中正路5巷2號),重建新寺,變成單殿加拜亭的小寺廟。 二戰期間,美軍轟炸臺南州廳時,本寺不幸被波及毀壞。臺灣光復後,於1956年(民國四十五年),再次重修,由王天恩擔任本寺管理人。1969年(民國五十八年)藏密白教貢噶上師為本寺住持。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歷史建築「台南重慶寺」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報告書(2009)

評定基準

1: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2: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3:

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

1.重慶寺為臺南市7寺8廟之一,其歷史及典故在臺南發展有重要記憶意義,且信仰有其特色,如月老、西嶽大帝、密宗(藏傳佛教)與醋矸故事。 2.寺內正殿與拜亭屬於民國45年之作,並延請當時知名傳統畫師潘麗水作畫,留下名作,有其文物價值。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5條、「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暨本市歷史建築歷史建築聚落及文化景觀審議委員會第1屆第6次定期會會議決議。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南市
distName : 中西區
address : 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5巷2號

經度

120.2036121981

緯度

22.99158401078

主管機關名稱

臺南市政府

主管機關單位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 中正路5巷1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9319/photo/pic001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9319/photo/pic001.jpg

name

pic001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重OO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70426000001

外觀特徵

重慶寺屬於單殿式加拜亭之空間格局,屋面覆以傳統仰合瓦,不尚藻飾,不設斗栱。位於建築中軸線最外層的山門及圍牆是1969年(民國五十八年)時增建,山門的形式為兩根約64cm*64cm*237cm之磚柱,其上收以一漏斗型之柱頭,再置一廡殿式屋頂,面覆以青色琉璃瓦且在中脊上置黃色雙龍護珠之雕塑,另山門兩側的圍牆其上方面覆以同山門屋面之青色琉璃瓦。進入山門後映入眼簾的為本寺面舖大理石切片拼花地坪的前院,其上設有一鐵皮屋頂;另進入山門後的虎邊為同樣是1969年(民國五十八年)增建的磚造+RC造之壹層平屋頂建築。 拜亭為歇山式捲棚屋頂、水形馬背、仰合紅瓦頂,脊上並無任何剪黏裝飾,形式極為樸素。門枋為RC材質面洗石子,龍、虎兩側之空間則為1969年(民國五十八年)時增建出之壹層平屋頂的RC+磚造構造物,此一增建之構造物龍虎兩側外牆均有開窗,其型式為兩扇併在一起之橫拉窗,但龍邊之窗框材質今則已改為鋁料。 拜亭之中門及其龍、虎二門則分別繪以哼哈二將及風調雨順,其門之抱框則施以對聯及花鳥彩繪,中門之門檻則以淺浮雕,雕螭首和鹿。另重慶寺之後檐牆上在其左、右兩側各開一八卦洞並各安裝一旋轉木製八卦窗;其龍邊之山牆也開一彎拱門,門板書以「重興、慶贊」。 正殿空間的地坪較拜亭高出一階,其地坪鋪面材質大致同拜亭。屋面由仰合紅瓦、大脊及垂脊所構成,脊上無任何剪黏裝飾,符合佛寺風貌的屋面裝飾,也增添了其古樸之風味。 參考資料:歷史建築「台南重慶寺」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報告書(2009)

室內特徵

重慶寺正殿空間架構為三開間格局之建築樣式。以立木柱於柱珠之上,再於柱上立十一架檁木以支撐屋面之載重;縱向兩柱間和柱與後簷牆間立一通樑(RC樑)上托上部隔斷牆,而檁木則直接插入牆體並上承椽條以鋪設板瓦;橫向之柱間則架枋以穩固構架,前簷枋上則施以彩繪,並於枋上立一格扇,格扇再上承檁;後簷枋則與神龕結合成一整面之格扇牆正殿虎邊的後門出去即是增建的餐廳部分,而餐廳的虎邊即為廚房。 拜亭的構架為六架檁木所構成之捲棚式構架。其構架是先立木柱於柱珠上,後在四柱之上立六架檁木以支撐屋頂載重,縱向兩柱之間立一通樑(RC樑),上托山牆,而檁木則直接插入牆體並上承椽條;橫向之柱間則架枋以穩固構架,門枋為RC材質面洗石子,上承屋架,而另一枋材則同門枋為RC造之材質且面洗石子,並在其上掛一黃色布質之對聯,橫披上書「大悲勝海壇城」、上聯為「三心無住觀自在」而下聯則為「五蘊皆空自在觀」。重慶寺之拜亭與正殿之頂棚(天花)是採「徹上明造」的露椽手法,無華麗的「藻井」裝飾,僅在正殿之中脊與拜亭中間兩根檁子上分別施以雙龍護八卦與兩儀四象之彩繪。 寺內亦收藏許多匾額、對聯、神像及壁畫等,實為具有重要價值之歷史文物。 參考資料:歷史建築「台南重慶寺」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報告書(2009)

使用情形

(空)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壁畫

現狀

(空)

是否開放

1

是否收費

(空)

開放時間

0900~1800

網站名稱

台南旅遊網

網址

https://www.twtainan.net/zh-tw/attractions/detail/790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6-2213597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南市文維字第09618507620號
公告日期 : 2007-04-26 10:36:43.0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04-26/1d7dd564-7baa-4d31-ac15-1d265a1964c5/006台南重慶寺公告及定著土地範圍圖.tif

地籍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10-27/0318c2a8-bc9b-4013-a35e-168afeb58850/臺南重慶寺地籍圖.jpg

repImgId

3339

臺南重慶寺地圖 [ 導航 ]


按這裡載入臺南重慶寺的地圖

(需要開啟瀏覽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根據識別碼 20070426000001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070426000001 資料。

[ 搜尋所有 20070426000001 ... ]

根據名稱 臺南重慶寺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臺南重慶寺 資料。

[ 搜尋所有 臺南重慶寺 ... ]

根據電話 06-2213597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06-2213597 ...)

接官亭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82條綜合評定之

@ 文資局古蹟

道爺古墓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遺址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指定之基準 | 現狀: 墓碑已佚失,墓塚已堆平,土槨上部受耕作破壞部份,棺內骨骸及棺木於發現時已遭擾亂,發掘過程另行取出保存。目前以鐵皮屋搭蓋遮光保護,防止雜草蔓延。

@ 文資局考古遺址

麻豆水堀頭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遺址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指定之基準 | 現狀: 麻豆水堀頭遺址之三合土結構部分埋藏地下,可見部份大致完好。其週遭地區,目前為「麻豆古港暨水堀頭史蹟文化園區」。

@ 文資局考古遺址

道爺南糖廍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遺址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指定之基準 | 現狀: 原台南縣政府文化局已辦理完成「糖廍強固維護計畫」,將糖廍之土埆結構,以矽酸酯(silicic acid ester)和OH100等材質強固後,完成回填保護作業。

@ 文資局考古遺址

南關里東及右先方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南關里東遺址」為南科園區最早的遺址之一,內涵豐富,保存環境佳,具有文化代表性及文化資產價值。 (二)「右先方遺址」保存台灣新石器時代中期牛稠子文化完整資料,內容豐富,具文化期相之代表性,及文... | 現狀: (一)管理人1: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臺南市善化區善科段62-0、63-0、74-0、75-0、65-0、71-0、72-0、79-0、81-0、83-0、84-0、86-0、87-0、106-...

@ 文資局考古遺址

旗竿地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旗竿地遺址」據有烏山頭期、蔦松期與近代漢人遺留等文化層,保存良好,具代表性。 | 現狀: 廣場用地現地保留,規劃為停車場,現已完成填土。其餘為綠地及道路覆蓋。

@ 文資局考古遺址

瘦砂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瘦砂遺址」包含三層文化層,出土遺物及生態遺物豐富,其中大湖文化保存豐富,狀態良好。 | 現狀: 現為樹谷園區綠4及公滯5用地,保存狀況佳。

@ 文資局考古遺址

五間厝南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五間厝南遺址」,有黑陶文化等文化層,具多樣性,內涵豐富且保存狀況良好,具文化期相之代表性。 | 現狀: 1.遺址西側專35用地業經搶救發掘。 2.遺址東側綠26用地規劃為公園綠地,且遺留埋藏深,保存狀況良好。

@ 文資局考古遺址

接官亭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82條綜合評定之

@ 文資局古蹟

道爺古墓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遺址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指定之基準 | 現狀: 墓碑已佚失,墓塚已堆平,土槨上部受耕作破壞部份,棺內骨骸及棺木於發現時已遭擾亂,發掘過程另行取出保存。目前以鐵皮屋搭蓋遮光保護,防止雜草蔓延。

@ 文資局考古遺址

麻豆水堀頭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遺址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指定之基準 | 現狀: 麻豆水堀頭遺址之三合土結構部分埋藏地下,可見部份大致完好。其週遭地區,目前為「麻豆古港暨水堀頭史蹟文化園區」。

@ 文資局考古遺址

道爺南糖廍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遺址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指定之基準 | 現狀: 原台南縣政府文化局已辦理完成「糖廍強固維護計畫」,將糖廍之土埆結構,以矽酸酯(silicic acid ester)和OH100等材質強固後,完成回填保護作業。

@ 文資局考古遺址

南關里東及右先方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南關里東遺址」為南科園區最早的遺址之一,內涵豐富,保存環境佳,具有文化代表性及文化資產價值。 (二)「右先方遺址」保存台灣新石器時代中期牛稠子文化完整資料,內容豐富,具文化期相之代表性,及文... | 現狀: (一)管理人1: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臺南市善化區善科段62-0、63-0、74-0、75-0、65-0、71-0、72-0、79-0、81-0、83-0、84-0、86-0、87-0、106-...

@ 文資局考古遺址

旗竿地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旗竿地遺址」據有烏山頭期、蔦松期與近代漢人遺留等文化層,保存良好,具代表性。 | 現狀: 廣場用地現地保留,規劃為停車場,現已完成填土。其餘為綠地及道路覆蓋。

@ 文資局考古遺址

瘦砂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瘦砂遺址」包含三層文化層,出土遺物及生態遺物豐富,其中大湖文化保存豐富,狀態良好。 | 現狀: 現為樹谷園區綠4及公滯5用地,保存狀況佳。

@ 文資局考古遺址

五間厝南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五間厝南遺址」,有黑陶文化等文化層,具多樣性,內涵豐富且保存狀況良好,具文化期相之代表性。 | 現狀: 1.遺址西側專35用地業經搶救發掘。 2.遺址東側綠26用地規劃為公園綠地,且遺留埋藏深,保存狀況良好。

@ 文資局考古遺址

[ 搜尋所有 06-2213597 ... ]

在『文資局歷史建築』資料集內搜尋:


與臺南重慶寺同分類的文資局歷史建築

西螺大橋

1 | 開放時間: 全年開放 | 現狀: 今因運輸功能被後起的中沙大橋取代,使得這座華倫氏穿式造型的橋日趨沒落,目前依然開放通行 | 歷史沿革: 西螺大橋於西元1952年興建完成,橫跨雲林、彰化2縣,採用華倫式桁架結構系統,全長1939.03公尺,是當時遠東第一長橋,深具國際知名與歷史價值。 西螺大橋座落於濁水溪下游,橫跨於濁水溪之上,聯絡彰、...

北港溪鐵橋

1 | 開放時間: 因河床劇烈沖刷,導致部分橋墩基樁嚴重裸露、扭曲變形,目前也暫時封閉。旁邊以充滿現代感的鐵灰色鋼構興建長113公尺的新橋,因舊址建新橋,稱為女兒橋。橋上有大小不一的玻璃圓孔,可以一覽舊鐵道與北港溪。 | 現狀: 目前部分排架樑柱混凝土龜裂或鋼筋外露,造成排架倒塌斷裂,已無法供火車通行。 | 歷史沿革: 北港溪鐵橋跨雲林縣及嘉義縣,又名「復興鐵橋」,在台糖公司稱為「北港溪11 號橋」。興建於明治42 年(1909),全長878.63 公尺,RC 排架76 座,工字樑組合鋼74 孔,下承式鋼樑板2 孔,...

新港台糖復興鐵橋(原臺糖嘉北線五分仔鐵道暨北港溪鐵橋)

1 | 開放時間: 24小時 | 現狀: 鐵道和鐵橋已經閒置,目前計畫重新規劃,再創昔日風華。 | 歷史沿革: 鐵道於1911年(日明治四十四年)開始運作,由日本製糖株式會社經營。五分仔鐵道(由於軌距只有國際火車的一半而得名),在其運輸的全盛時期,全臺運輸距離比縱貫鐵路長6倍,至1982年客運業務走入歷史,貨運...

中央廣播電臺民雄分臺日式招待所

1 | 開放時間: 24小時 | 現狀: | 歷史沿革: 民雄放送所,成立於1940年(昭和十五年)九月二十八日,是繼臺北放送局、臺南放送局及臺中放送局成立後,在日治時期臺灣地區相當重要的廣播電台之一。民雄放送所成立的背景,主要是日本對中國展開侵略後(支那事...

中央廣播電臺民雄分臺廣播文物館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文物館位於民雄分臺機房內前段,內部保有戰爭時期的播音室和會客室,並有許多除役廣播老設備,保留昔日歷史回憶。 | 歷史沿革: 文物館建於日昭和十五年(1940年),電臺主體建築為二層樓T型平面的現代化建築,鋼筋混凝土建造。為戰爭時期建物,結構強固。座北向南,牆身為洗土黃石子,有外凸小窗戶,一樓門廊為弧面轉折,二樓天窗為半圓型...

彰化市中山國小北棟教室

1 | 開放時間: 每週三下午僅開放校史館參觀(需先事先向管理單位申請)。 | 現狀: 建築物現狀為九二一地震震損後,於民國93年(西元2004年)竣工之狀態,目前建築物狀況良好,並由彰化市中山國小進行管理與維護,目前一樓是行政辦公室及教室,二樓規劃為中山國小校史館。 | 歷史沿革: 彰化市中山國民小學創立於明治30年(西元1897年)。當時日本總督於彰化孔廟設立彰化縣唯一「國語(日語)傳習所」,是為彰化市中山國小之創始。學校初期並無校舍,均借用彰化市孔廟廂房上課。明治31年(西元...

鹿港元昌行

1 | 開放時間: 以所有人開放參訪時間為準。 | 現狀: 建築狀況尚可,結構完整。 | 歷史沿革: 元昌行位於今彰化縣鹿港鎮中山路188號,為昔時鹿港五福街的金和興街上,是鹿港最主要的商業街區。元昌行是鹿港五福大街典型的長條街屋,建築空間仍保存乾隆年間的佈局,昭和8年(西元1933年)鹿港實施市區改...

鹿港十宜樓

1 | 開放時間: 全日開放。 | 現狀: 建築現今大致完整,供民眾參觀。 | 歷史沿革: 鹿港因為地理條件優越,在清領初期即已嶄露頭角,成為中部地區重要的港口;乾隆49年(西元1784年) 開始與蚶江對渡,更讓鹿港成為全臺重鎮。嘉慶年間陳克勤(譜名泰卿,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魚孚里人)自中國來...

祭祀公業張琯溪公宗祠

1 | 開放時間: 上午8:00至下午5:00 | 現狀: 1.最近一次修復,民國94年(2005)委託毅國營造有限公司進行修復工程。 2.目前由祭祀公業張琯溪管理委員會進行管理維護。。 | 歷史沿革: 「祭祀公業張琯溪公宗祠」位於南投縣南投市大同街15號。張姓在南投市有三大派下組織:琯溪派下或稱小溪派,來自福建省漳州府平和縣琯溪鎮,南坑派下來自南靖縣南坑,大宗派下則來自大陸各地包括小溪南坑,三大派下...

旗杆厝

1 | 開放時間: 須提前來電預約,請洽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 現狀: 1.創建於清同治10年(1871),創建人為彰化縣歲貢生榜首張春華。 2.日治時期南投廳推行市區改正計畫,進行兩次拓寬工程,拆除左護龍,整體規模有大幅改變。 3.民國88年(1999)9月21日「九二... | 歷史沿革: 旗杆厝創建於清同治10年(1871),創建人為張春華。原為二進雙護龍,因闢馬路拆除左護龍及左側旗杆座,目前僅存正廳、右護龍及門廳一部分,前有門樓及右側旗杆座。建物為木構、土埆壁、板壁、竹編夾泥牆混合構...

南投市農會

1 | 開放時間: 農會信用部及分部營業到 下午16:00止 。中午不休息 。 其他部門營業時間早上08:00-12:00下午13:30-17:00止。 | 現狀: 1.為南投市內現存規模較大且完整的近代建築,目前為信用部使用,辦理信用存放款業務,管理維護為南投市農會。 2最近一次的修復工程為民國107年(2018),由東易油漆工程行進行107年南投縣小型緊急修繕... | 歷史沿革: 南投市農會主體建築完成於日治昭和11年(1936),迄今已86年,不僅見證了日治中期以來南投地區農業經濟之發展,也早已成為南投地方居民共同的記憶,就歷史文化都市建築等各方面而言,均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武德殿及其附屬建築群

1 | 開放時間: 上午9:00至下午5:00 | 現狀: 目前作為南投縣文化園區,內部設置有縣史館主題展示館,南投縣藝術家資料館,南投陶展示館、縣史圖書文獻室。開放參觀,管理維護為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 歷史沿革: 南投「武德殿」,位於南投縣南投市彰南路2段65號,創建於日治昭和12年(1937)。其創建背景與中日甲午戰爭時,日本武道界為激發民族意識,大肆宣揚武道精神,並於明治28年(1895)創建「大日本武德會...

崇善堂

1 | 開放時間: 須提前來電預約,請洽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 現狀: 維護良好。 | 歷史沿革: 此堂位於草屯鎮草溪路168號(實際上臨近省府路) ,創建於日治大正11年(1922),為齋教(又稱在家佛教)龍華派之齋堂。原稱「崇善堂」,後改名「崇德堂」。又稱為「頭前厝齋堂」。其建築為傳統三合院建築...

敷榮堂

1 | 開放時間: 須提前來電預約,請洽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 現狀: 已修復保存,目前為閒置空間,並開放參觀,提供地方社區民眾活動場所,推展文化教育,目前協調藝術家進駐,其管理維護由該單位。 | 歷史沿革: 「敷榮堂」位於南投縣草屯鎮新庄里芬草路二段752號。草屯洪氏家族敦樸公(第24世)支派第27世(稱陽明派)洪秉正於清嘉慶15年(1810)率子寬宏、孫善述舉家渡台,原定居於頂茄荖庄伍張犁。清嘉慶25年...

南投縣陳姓宗親會西水祠

1 | 開放時間: 須提前來電預約,請洽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 現狀: 建築為磚木構造,屋頂建築為懸山擱檁,穿斗架構雕樑畫棟為台灣倲統祠廟式建築,目前為家族祭祀之場所。 開放參觀,管理維護為南投縣陳姓宗親會。 | 歷史沿革: 位於名間鄉新街村客庄巷1 號。西水祠創建於清光緒8年(1882),至今已約有140年之歷史,但原來建物並非現在風貌,而且地址原來在井仔頭(名間鄉赤水村)。目前祠堂建物為日治大正7年(1918)由陳芳輝...

西螺大橋

1 | 開放時間: 全年開放 | 現狀: 今因運輸功能被後起的中沙大橋取代,使得這座華倫氏穿式造型的橋日趨沒落,目前依然開放通行 | 歷史沿革: 西螺大橋於西元1952年興建完成,橫跨雲林、彰化2縣,採用華倫式桁架結構系統,全長1939.03公尺,是當時遠東第一長橋,深具國際知名與歷史價值。 西螺大橋座落於濁水溪下游,橫跨於濁水溪之上,聯絡彰、...

北港溪鐵橋

1 | 開放時間: 因河床劇烈沖刷,導致部分橋墩基樁嚴重裸露、扭曲變形,目前也暫時封閉。旁邊以充滿現代感的鐵灰色鋼構興建長113公尺的新橋,因舊址建新橋,稱為女兒橋。橋上有大小不一的玻璃圓孔,可以一覽舊鐵道與北港溪。 | 現狀: 目前部分排架樑柱混凝土龜裂或鋼筋外露,造成排架倒塌斷裂,已無法供火車通行。 | 歷史沿革: 北港溪鐵橋跨雲林縣及嘉義縣,又名「復興鐵橋」,在台糖公司稱為「北港溪11 號橋」。興建於明治42 年(1909),全長878.63 公尺,RC 排架76 座,工字樑組合鋼74 孔,下承式鋼樑板2 孔,...

新港台糖復興鐵橋(原臺糖嘉北線五分仔鐵道暨北港溪鐵橋)

1 | 開放時間: 24小時 | 現狀: 鐵道和鐵橋已經閒置,目前計畫重新規劃,再創昔日風華。 | 歷史沿革: 鐵道於1911年(日明治四十四年)開始運作,由日本製糖株式會社經營。五分仔鐵道(由於軌距只有國際火車的一半而得名),在其運輸的全盛時期,全臺運輸距離比縱貫鐵路長6倍,至1982年客運業務走入歷史,貨運...

中央廣播電臺民雄分臺日式招待所

1 | 開放時間: 24小時 | 現狀: | 歷史沿革: 民雄放送所,成立於1940年(昭和十五年)九月二十八日,是繼臺北放送局、臺南放送局及臺中放送局成立後,在日治時期臺灣地區相當重要的廣播電台之一。民雄放送所成立的背景,主要是日本對中國展開侵略後(支那事...

中央廣播電臺民雄分臺廣播文物館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文物館位於民雄分臺機房內前段,內部保有戰爭時期的播音室和會客室,並有許多除役廣播老設備,保留昔日歷史回憶。 | 歷史沿革: 文物館建於日昭和十五年(1940年),電臺主體建築為二層樓T型平面的現代化建築,鋼筋混凝土建造。為戰爭時期建物,結構強固。座北向南,牆身為洗土黃石子,有外凸小窗戶,一樓門廊為弧面轉折,二樓天窗為半圓型...

彰化市中山國小北棟教室

1 | 開放時間: 每週三下午僅開放校史館參觀(需先事先向管理單位申請)。 | 現狀: 建築物現狀為九二一地震震損後,於民國93年(西元2004年)竣工之狀態,目前建築物狀況良好,並由彰化市中山國小進行管理與維護,目前一樓是行政辦公室及教室,二樓規劃為中山國小校史館。 | 歷史沿革: 彰化市中山國民小學創立於明治30年(西元1897年)。當時日本總督於彰化孔廟設立彰化縣唯一「國語(日語)傳習所」,是為彰化市中山國小之創始。學校初期並無校舍,均借用彰化市孔廟廂房上課。明治31年(西元...

鹿港元昌行

1 | 開放時間: 以所有人開放參訪時間為準。 | 現狀: 建築狀況尚可,結構完整。 | 歷史沿革: 元昌行位於今彰化縣鹿港鎮中山路188號,為昔時鹿港五福街的金和興街上,是鹿港最主要的商業街區。元昌行是鹿港五福大街典型的長條街屋,建築空間仍保存乾隆年間的佈局,昭和8年(西元1933年)鹿港實施市區改...

鹿港十宜樓

1 | 開放時間: 全日開放。 | 現狀: 建築現今大致完整,供民眾參觀。 | 歷史沿革: 鹿港因為地理條件優越,在清領初期即已嶄露頭角,成為中部地區重要的港口;乾隆49年(西元1784年) 開始與蚶江對渡,更讓鹿港成為全臺重鎮。嘉慶年間陳克勤(譜名泰卿,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魚孚里人)自中國來...

祭祀公業張琯溪公宗祠

1 | 開放時間: 上午8:00至下午5:00 | 現狀: 1.最近一次修復,民國94年(2005)委託毅國營造有限公司進行修復工程。 2.目前由祭祀公業張琯溪管理委員會進行管理維護。。 | 歷史沿革: 「祭祀公業張琯溪公宗祠」位於南投縣南投市大同街15號。張姓在南投市有三大派下組織:琯溪派下或稱小溪派,來自福建省漳州府平和縣琯溪鎮,南坑派下來自南靖縣南坑,大宗派下則來自大陸各地包括小溪南坑,三大派下...

旗杆厝

1 | 開放時間: 須提前來電預約,請洽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 現狀: 1.創建於清同治10年(1871),創建人為彰化縣歲貢生榜首張春華。 2.日治時期南投廳推行市區改正計畫,進行兩次拓寬工程,拆除左護龍,整體規模有大幅改變。 3.民國88年(1999)9月21日「九二... | 歷史沿革: 旗杆厝創建於清同治10年(1871),創建人為張春華。原為二進雙護龍,因闢馬路拆除左護龍及左側旗杆座,目前僅存正廳、右護龍及門廳一部分,前有門樓及右側旗杆座。建物為木構、土埆壁、板壁、竹編夾泥牆混合構...

南投市農會

1 | 開放時間: 農會信用部及分部營業到 下午16:00止 。中午不休息 。 其他部門營業時間早上08:00-12:00下午13:30-17:00止。 | 現狀: 1.為南投市內現存規模較大且完整的近代建築,目前為信用部使用,辦理信用存放款業務,管理維護為南投市農會。 2最近一次的修復工程為民國107年(2018),由東易油漆工程行進行107年南投縣小型緊急修繕... | 歷史沿革: 南投市農會主體建築完成於日治昭和11年(1936),迄今已86年,不僅見證了日治中期以來南投地區農業經濟之發展,也早已成為南投地方居民共同的記憶,就歷史文化都市建築等各方面而言,均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武德殿及其附屬建築群

1 | 開放時間: 上午9:00至下午5:00 | 現狀: 目前作為南投縣文化園區,內部設置有縣史館主題展示館,南投縣藝術家資料館,南投陶展示館、縣史圖書文獻室。開放參觀,管理維護為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 歷史沿革: 南投「武德殿」,位於南投縣南投市彰南路2段65號,創建於日治昭和12年(1937)。其創建背景與中日甲午戰爭時,日本武道界為激發民族意識,大肆宣揚武道精神,並於明治28年(1895)創建「大日本武德會...

崇善堂

1 | 開放時間: 須提前來電預約,請洽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 現狀: 維護良好。 | 歷史沿革: 此堂位於草屯鎮草溪路168號(實際上臨近省府路) ,創建於日治大正11年(1922),為齋教(又稱在家佛教)龍華派之齋堂。原稱「崇善堂」,後改名「崇德堂」。又稱為「頭前厝齋堂」。其建築為傳統三合院建築...

敷榮堂

1 | 開放時間: 須提前來電預約,請洽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 現狀: 已修復保存,目前為閒置空間,並開放參觀,提供地方社區民眾活動場所,推展文化教育,目前協調藝術家進駐,其管理維護由該單位。 | 歷史沿革: 「敷榮堂」位於南投縣草屯鎮新庄里芬草路二段752號。草屯洪氏家族敦樸公(第24世)支派第27世(稱陽明派)洪秉正於清嘉慶15年(1810)率子寬宏、孫善述舉家渡台,原定居於頂茄荖庄伍張犁。清嘉慶25年...

南投縣陳姓宗親會西水祠

1 | 開放時間: 須提前來電預約,請洽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 現狀: 建築為磚木構造,屋頂建築為懸山擱檁,穿斗架構雕樑畫棟為台灣倲統祠廟式建築,目前為家族祭祀之場所。 開放參觀,管理維護為南投縣陳姓宗親會。 | 歷史沿革: 位於名間鄉新街村客庄巷1 號。西水祠創建於清光緒8年(1882),至今已約有140年之歷史,但原來建物並非現在風貌,而且地址原來在井仔頭(名間鄉赤水村)。目前祠堂建物為日治大正7年(1918)由陳芳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