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鑾鼻燈塔之附屬建築物-中心宿舍及辦公室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文化部

個案名稱鵝鑾鼻燈塔之附屬建築物-中心宿舍及辦公室的開放時間是未開放, 現狀是目前木樑已出現蟻蛀腐朽。磚造臺基空間貓道石 條過樑斷裂。, 歷史沿革是鵝鑾鼻燈塔創建清光緒7年(1811)11月,起因為距離鵝鑾鼻南方15.6公里左右的海面上,有一座七星岩,因位居太平洋與巴士海峽海浪,潮流交會之處,風高浪大,暗礁暗流處處,自古以來即是往來船隻避之猶恐不及的天險所在。清同治6年(1867)3月9日,一艘美國籍商船「羅發號」從汕頭駛往牛莊途中,航行至鵝鑾....

#鵝鑾鼻燈塔之附屬建築物-中心宿舍及辦公室的地圖

案件編號20071017000005
個案名稱鵝鑾鼻燈塔之附屬建築物-中心宿舍及辦公室
種類

1:

code : A99
name : 其他設施
other : 燈塔之附屬建築物
歷史沿革鵝鑾鼻燈塔創建清光緒7年(1811)11月,起因為距離鵝鑾鼻南方15.6公里左右的海面上,有一座七星岩,因位居太平洋與巴士海峽海浪,潮流交會之處,風高浪大,暗礁暗流處處,自古以來即是往來船隻避之猶恐不及的天險所在。清同治6年(1867)3月9日,一艘美國籍商船「羅發號」從汕頭駛往牛莊途中,航行至鵝鑾鼻西南七星岩附近,觸礁沉沒,船長及船員游泳登岸後,遭受龜仔角(社頂)原住民襲擊,除中國水手一人逃至打狗(今高雄)外,全數罹難,且琉球漁民多次在該處亦遇難,更引發牡丹事件,後來清廷應美國及日本政府之建議而籌設。清光緒元年(1875)海關籌建派船政大臣沈葆楨來臺加強海防,為防原住民滋事,俾利施工,後派准軍副將王福祿率兵保護督造。清光緒9年(1883),燈塔落成啟用,塔身為圓型銑鐵白色塗裝,裝置一等定光五芯煤油燈,向七星礁方向設紅色光弧示警,又為防原住民侵擾,燈塔設置有如炮壘形勢,以塔基為砲臺,圍牆上牆裝有槍眼,牆外四周有壕溝塔內備有格林炮、開花炮等,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武裝燈塔。清末台灣割讓之際,曾受損壞,日人接收後修復,清宣統2年(1910)改裝煤油白熱燈,日昭和6年(1931)改為頓光。二次大戰時遭遇盟機炸毀,損失慘重。民國36年海關修復,暫裝六等電石氣閃光燈,民國37年改裝五等直流電閃光燈。 民國51年修改燈塔頂、塔門,因此現況外觀樣貌已非創建時期之樣貌,修建後之塔頂可容納換裝新式大型四等旋轉透鏡電燈,每十秒一閃,至今仍為台灣地區光力最強之燈塔。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歷建清冊
評定基準

1: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台灣八景之一,南台灣具代表性之景觀建築,為台灣人民集體記憶之一環,為國內主要地標。外牆銑鐵及室內樓梯的施作均具特殊性,除功能性建築,造型深具特色。原建築始於1881年,具歷史文化價值。其為坊原住民侵擾建成堡壘形式,圍牆設有槍眼,牆外四週設壕溝為世界上唯一的武裝燈塔。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5條暨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辦理
所屬主管機關屏東縣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屏東縣
distName : 恆春鎮
address : 鵝鑾里燈塔路90號
經度120.85275
緯度21.902111
主管機關名稱屏東縣政府
主管機關單位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屏東縣屏東市菸廠路1號
代表圖像圖1 :
圖1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中華民國

2: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中華民國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71017000005
外觀特徵為二坡頂、磚造一層樓,屬荷蘭式迴廊之建築造型,外廊牆住一間為圓拱形開孔形狀。
室內特徵室內地坪則以密勒式木樑構築,上鋪 5.5 公分寬木地板。
使用情形未開放。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增加相關抗震、防災、防潮、防蛀等機能及存續年限。
現狀目前木樑已出現蟻蛀腐朽。磚造臺基空間貓道石 條過樑斷裂。
是否開放(空)
是否收費(空)
開放時間未開放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8-7210234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屏府文資字第0960208436號
公告日期 : 2007-10-17 14:28:41.0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3-03/c755dfc0-3b5d-4fc0-9a90-f05807c94298/公告函-屏府文資字第0960208436號.pdf
地籍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2389/photo/0001.jpg

2: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2390/photo/0002.jpg

3: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2391/photo/0003.jpg

4: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2392/photo/0004.jpg

5: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2393/photo/0005.jpg

6: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2-03-03/6ca25004-d9ad-425b-a170-f5f60af4f47c/鵝鑾鼻燈塔之附屬建築物-中心宿舍及辦公室地籍圖.pdf

案件編號

20071017000005

個案名稱

鵝鑾鼻燈塔之附屬建築物-中心宿舍及辦公室

種類

1:

code : A99
name : 其他設施
other : 燈塔之附屬建築物

歷史沿革

鵝鑾鼻燈塔創建清光緒7年(1811)11月,起因為距離鵝鑾鼻南方15.6公里左右的海面上,有一座七星岩,因位居太平洋與巴士海峽海浪,潮流交會之處,風高浪大,暗礁暗流處處,自古以來即是往來船隻避之猶恐不及的天險所在。清同治6年(1867)3月9日,一艘美國籍商船「羅發號」從汕頭駛往牛莊途中,航行至鵝鑾鼻西南七星岩附近,觸礁沉沒,船長及船員游泳登岸後,遭受龜仔角(社頂)原住民襲擊,除中國水手一人逃至打狗(今高雄)外,全數罹難,且琉球漁民多次在該處亦遇難,更引發牡丹事件,後來清廷應美國及日本政府之建議而籌設。清光緒元年(1875)海關籌建派船政大臣沈葆楨來臺加強海防,為防原住民滋事,俾利施工,後派准軍副將王福祿率兵保護督造。清光緒9年(1883),燈塔落成啟用,塔身為圓型銑鐵白色塗裝,裝置一等定光五芯煤油燈,向七星礁方向設紅色光弧示警,又為防原住民侵擾,燈塔設置有如炮壘形勢,以塔基為砲臺,圍牆上牆裝有槍眼,牆外四周有壕溝塔內備有格林炮、開花炮等,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武裝燈塔。清末台灣割讓之際,曾受損壞,日人接收後修復,清宣統2年(1910)改裝煤油白熱燈,日昭和6年(1931)改為頓光。二次大戰時遭遇盟機炸毀,損失慘重。民國36年海關修復,暫裝六等電石氣閃光燈,民國37年改裝五等直流電閃光燈。 民國51年修改燈塔頂、塔門,因此現況外觀樣貌已非創建時期之樣貌,修建後之塔頂可容納換裝新式大型四等旋轉透鏡電燈,每十秒一閃,至今仍為台灣地區光力最強之燈塔。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歷建清冊

評定基準

1: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

台灣八景之一,南台灣具代表性之景觀建築,為台灣人民集體記憶之一環,為國內主要地標。外牆銑鐵及室內樓梯的施作均具特殊性,除功能性建築,造型深具特色。原建築始於1881年,具歷史文化價值。其為坊原住民侵擾建成堡壘形式,圍牆設有槍眼,牆外四週設壕溝為世界上唯一的武裝燈塔。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5條暨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辦理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屏東縣
distName : 恆春鎮
address : 鵝鑾里燈塔路90號

經度

120.85275

緯度

21.902111

主管機關名稱

屏東縣政府

主管機關單位

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屏東縣屏東市菸廠路1號

代表圖像

圖1 :
圖1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中華民國

2: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中華民國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71017000005

外觀特徵

為二坡頂、磚造一層樓,屬荷蘭式迴廊之建築造型,外廊牆住一間為圓拱形開孔形狀。

室內特徵

室內地坪則以密勒式木樑構築,上鋪 5.5 公分寬木地板。

使用情形

未開放。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增加相關抗震、防災、防潮、防蛀等機能及存續年限。

現狀

目前木樑已出現蟻蛀腐朽。磚造臺基空間貓道石 條過樑斷裂。

是否開放

(空)

是否收費

(空)

開放時間

未開放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8-7210234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屏府文資字第0960208436號
公告日期 : 2007-10-17 14:28:41.0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3-03/c755dfc0-3b5d-4fc0-9a90-f05807c94298/公告函-屏府文資字第0960208436號.pdf

地籍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2389/photo/0001.jpg

2: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2390/photo/0002.jpg

3: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2391/photo/0003.jpg

4: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2392/photo/0004.jpg

5: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2393/photo/0005.jpg

6: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2-03-03/6ca25004-d9ad-425b-a170-f5f60af4f47c/鵝鑾鼻燈塔之附屬建築物-中心宿舍及辦公室地籍圖.pdf

鵝鑾鼻燈塔之附屬建築物-中心宿舍及辦公室地圖 [ 導航 ]

根據識別碼 20071017000005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071017000005 資料。

[ 搜尋所有 20071017000005 ... ]

根據名稱 鵝鑾鼻燈塔之附屬建築物-中心宿舍及辦公室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鵝鑾鼻燈塔之附屬建築物-中心宿舍及辦公室 資料。

[ 搜尋所有 鵝鑾鼻燈塔之附屬建築物-中心宿舍及辦公室 ... ]

根據電話 08-7210234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08-7210234 ...)

排灣族望嘉舊社-人頭骨架、頭骨塚紀念碑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見證排灣族望嘉部落的發展及原住民出草、戰鬥文化暨見證日治時期的歷史性變遷,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排灣族現存之最大且最完整的人頭骨架,具稀少性,不易再現。

@ 文資局古蹟

排灣族望嘉舊社- 人面浮雕祭屋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見證排灣族望嘉部落的發展及原住民出草、戰鬥文化暨見證日治時期的歷史性變遷,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符合古蹟指定基準第一款) 2.排灣族現存之最大且最完整的人頭骨架,具稀少性,不易再現。(符合古蹟指定...

@ 文資局古蹟

原日本第八飛行聯隊隊長官舍

1 | 開放時間: 每日8:00-17:00 | 現狀: 2017年「原日本第八飛行聯隊隊長官舍」文化資產再利用為「孫立人將軍行館」,目前一樓為「南國青鳥」書店,二樓為孫立人將軍常設展。 | 歷史沿革: 1.所在位置與建造年代 「原日本第八飛行聯隊隊長官舍」屏東縣屏東市中山路61號。興建於日治時期1937年(昭和12年),主要提供給駐防於屏東市的「陸軍第三飛行團」的團長所居住。1945年以後由國民政府...

@ 文資局歷史建築

萬泉寺

1 | 開放時間: 每日05:00-21:00(廟宇參拜時間) | 現狀: 萬全寺漏水的成因主要在於瓦片可能因為長時間振動而導致錯位,或瓦片間的填縫材因為年久而產生細縫而導致的漏水。 | 歷史沿革: 「萬泉寺」又名上帝廟。清乾隆39年(1774),由李振利等負責募建完竣,並且由飄洋過海到萬丹賣藥的三山人(福州府)林啟燦,寄付商店一坎(間),南靖人李水淑寄付商店二坎,作為廟產,其租借營利稅收,供給廟...

@ 文資局歷史建築

台灣省自來水公司第七管理處林邊水源地高壓水塔

1 | 開放時間: 全日開放 | 現狀: 本水塔建於日昭和13年(1938),至今保存完好,目前一座高壓水塔和二棟機房已停止使用,另外一座氣曝遲池與3座10 池漫濾池仍使用中。 | 歷史沿革: 水塔創建於日昭和13年(1938),至今保存完好,目前一座高壓水塔和二棟機房已停止使用,另外一座氣曝池與3座10池慢濾池仍使用中。日治時期此座水塔稱之為配水塔,利用重力供水方式送水至用戶端,屬於東港水...

@ 文資局歷史建築

原潮州辦務署日式宿舍群

1 | 開放時間: 每日09:00-17:00 | 現狀: 原有20棟日式建築,現僅存16棟,民國84年眷舍住戶陸續搬離,多數宿舍的樑柱、屋瓦已破損,目前5棟木造日式宿舍已完成整修。 | 歷史沿革: 應為日治時期工程職務系統官舍,戰後為公路總局第三工程處所接收,作為公路總局員工眷舍,稱為公路新村。這一批官舍在日昭和20年(1945)的台灣地形圖已有明確標示,在日昭和9年(1934)的潮州街庄圖官舍...

@ 文資局歷史建築

鵝鑾鼻燈塔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符合《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款之登錄基準: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表現各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2.舊名南岬燈塔,1881年(清光緒7年)建...

@ 文資局古蹟

里港蔡家古厝

1 | 現狀: 「里港蔡家古厝」目前僅存正身,尚待修復。 | 歷史沿革: 1.所在位置與建造年代 「里港蔡家古厝」位於屏東縣里港鄉中山路27號,興建於1903年(光緒29年,明治36年),完工於1906年(光緒32年,明治39年)。 2.相關事件背景 根據〈蔡家世普〉的紀...

@ 文資局歷史建築

排灣族望嘉舊社-人頭骨架、頭骨塚紀念碑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見證排灣族望嘉部落的發展及原住民出草、戰鬥文化暨見證日治時期的歷史性變遷,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排灣族現存之最大且最完整的人頭骨架,具稀少性,不易再現。

@ 文資局古蹟

排灣族望嘉舊社- 人面浮雕祭屋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見證排灣族望嘉部落的發展及原住民出草、戰鬥文化暨見證日治時期的歷史性變遷,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符合古蹟指定基準第一款) 2.排灣族現存之最大且最完整的人頭骨架,具稀少性,不易再現。(符合古蹟指定...

@ 文資局古蹟

原日本第八飛行聯隊隊長官舍

1 | 開放時間: 每日8:00-17:00 | 現狀: 2017年「原日本第八飛行聯隊隊長官舍」文化資產再利用為「孫立人將軍行館」,目前一樓為「南國青鳥」書店,二樓為孫立人將軍常設展。 | 歷史沿革: 1.所在位置與建造年代 「原日本第八飛行聯隊隊長官舍」屏東縣屏東市中山路61號。興建於日治時期1937年(昭和12年),主要提供給駐防於屏東市的「陸軍第三飛行團」的團長所居住。1945年以後由國民政府...

@ 文資局歷史建築

萬泉寺

1 | 開放時間: 每日05:00-21:00(廟宇參拜時間) | 現狀: 萬全寺漏水的成因主要在於瓦片可能因為長時間振動而導致錯位,或瓦片間的填縫材因為年久而產生細縫而導致的漏水。 | 歷史沿革: 「萬泉寺」又名上帝廟。清乾隆39年(1774),由李振利等負責募建完竣,並且由飄洋過海到萬丹賣藥的三山人(福州府)林啟燦,寄付商店一坎(間),南靖人李水淑寄付商店二坎,作為廟產,其租借營利稅收,供給廟...

@ 文資局歷史建築

台灣省自來水公司第七管理處林邊水源地高壓水塔

1 | 開放時間: 全日開放 | 現狀: 本水塔建於日昭和13年(1938),至今保存完好,目前一座高壓水塔和二棟機房已停止使用,另外一座氣曝遲池與3座10 池漫濾池仍使用中。 | 歷史沿革: 水塔創建於日昭和13年(1938),至今保存完好,目前一座高壓水塔和二棟機房已停止使用,另外一座氣曝池與3座10池慢濾池仍使用中。日治時期此座水塔稱之為配水塔,利用重力供水方式送水至用戶端,屬於東港水...

@ 文資局歷史建築

原潮州辦務署日式宿舍群

1 | 開放時間: 每日09:00-17:00 | 現狀: 原有20棟日式建築,現僅存16棟,民國84年眷舍住戶陸續搬離,多數宿舍的樑柱、屋瓦已破損,目前5棟木造日式宿舍已完成整修。 | 歷史沿革: 應為日治時期工程職務系統官舍,戰後為公路總局第三工程處所接收,作為公路總局員工眷舍,稱為公路新村。這一批官舍在日昭和20年(1945)的台灣地形圖已有明確標示,在日昭和9年(1934)的潮州街庄圖官舍...

@ 文資局歷史建築

鵝鑾鼻燈塔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符合《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款之登錄基準: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表現各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2.舊名南岬燈塔,1881年(清光緒7年)建...

@ 文資局古蹟

里港蔡家古厝

1 | 現狀: 「里港蔡家古厝」目前僅存正身,尚待修復。 | 歷史沿革: 1.所在位置與建造年代 「里港蔡家古厝」位於屏東縣里港鄉中山路27號,興建於1903年(光緒29年,明治36年),完工於1906年(光緒32年,明治39年)。 2.相關事件背景 根據〈蔡家世普〉的紀...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搜尋所有 08-7210234 ... ]

在『文資局歷史建築』資料集內搜尋:


與鵝鑾鼻燈塔之附屬建築物-中心宿舍及辦公室同分類的文資局歷史建築

關山鐵路舊站站長宿舍

1 | 開放時間: 僅外部空間可參觀 | 現狀: | 歷史沿革: 關山鐵路舊站宿舍位於關山舊火車站(舊稱里壠驛或關山驛)西北側,大約與里壠驛同時,興建於大正11年(1922)臺東線鐵道全線開通時。其中關山站長宿舍為地上一層木構建築,連續基礎為磚砌。牆體是編竹灰泥牆,...

關山大圳五雷鎮水碑及泰山石敢當

1 | 開放時間: 全天候開放 | 現狀: | 歷史沿革: 新武呂溪是關山地區的重要水源,過去此溪年年溢漲,造成災害。為防治洪水氾濫,日治時期約1920年間,上德高北庄一帶鄉民擇日祭山川、求靈石,請外來道長畫了兩張犁頭符,分別為五雷以及合境平安,鄉民將犁頭符鐫...

湖西辛家古宅

1 | 開放時間: 不開放 | 現狀: 閒置。 民國102(2013)年完成法院公證,修復後地上物十年使用權給澎湖縣政府。 民國104(2015)年澎湖縣歷史建築湖西辛家古宅調查研究暨修復計畫(永明國際設計有限公司)。 | 歷史沿革: 湖西辛家古厝原登錄理由為舉人辛齊光之祖宅,後經民國104(2015)年調查研究,針對人文調查結果,可以確定這棟古宅的所有權人祖先脈絡並非辛齊光所屬的湖西二世第三房辛瑚派下,而是辛瑚長兄辛瑜所領的大房。...

南寮許返古宅

1 | 開放時間: 星期六、日上午9:00-12:00;下午2:00-5:00 | 現狀: 民國101(2012)年完成法院公證,修復後地上物十年使用權給澎湖縣政府。 完成調查研究及細部規劃設計。 本標的於民國107(2018)年修復,整體保存良好,目前做為文物展示館使用,為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 歷史沿革: 許返早年在大陸習得呂山法派小法術,為保寧宮小法開基傳人。呂山法派其教又稱三奶教、夫人教 (或王姥教)三奶派只做驅凶納吉的紅事科法(陳靖姑、林紗娘、李三娘)。 許旌陽真君自晉時飛昇後,至是五百年後...

馬公合昌建材行

1 | 開放時間: 11:00至23:00 | 現狀: 本標的曾於2009年修復,一樓再利用為特色餐館。 | 歷史沿革: 建於大正8(1919)年,建築結構由硓𥑮石與磚塊堆砌而成。建物本身屬於巴洛克式建築2層洋樓,外觀白色牆面上有浮雕紋飾,大門門上有2座木雕獅子,是象徵興旺與財勢的圖騰。這座建築為澎湖第7任縣長呂安德的故...

關山舊火車站

1 | 開放時間: 外部空間全年開放參觀 | 現狀: | 歷史沿革: 臺東與關山(舊稱里壠)之間的鐵道,最早是明治43年(1910),由私人營運的輕便鐵道(又稱手押軌道)開始。大正8年(1919)底,臺東製糖株式會社將這一段改為762毫米的糖業鐵道,稱臺東製糖會社線。里...

關山鎮里壠官舍

1 | 開放時間: 外部空間開放參觀 | 現狀: | 歷史沿革: 日治時期1937年(昭和12年)臺東廳里壠支廳改稱關山郡,管轄關山、池上、鹿野三個庄,蕃地36個社。翌年即1938年在關山庄里壠興建官舍,供郡役所郡守及郡役所庶務課長等,作為職務宿舍之用。臺灣光復後被...

萬安磚窯(接興煉磚工廠)

1 | 開放時間: 外部參觀全年開放 | 現狀: | 歷史沿革: 臺東縣萬安磚窯佔地1.5甲,1954年(民國43年)由謝貼所建,專門生產建築用的紅磚。1974年易手,由莊訓祥接手經營,爾後其子莊火旺承接製磚事業,登記公司行號為「接興煉磚工廠」,紅磚除供應當地外,也...

池上浮圳(第六支圳)

1 | 開放時間: 全年 | 現狀: 保存良好 | 歷史沿革: 池上浮圳位於池上鄉錦園村錦新二號道路旁,興建於日治時期大正年間。池上平原農業墾民於大正10年(1921),以原有新開園圳為主,向臺灣總督府申請成立「新開園圳公共埤圳組合」。地方人士林福、王明經等人加入...

都蘭新東糖廠

1 | 開放時間: 外部空間全年開放參觀 | 現狀: | 歷史沿革: 都蘭新東糖廠位於臺灣地標的都蘭山下,前身是賴文騫(1886-1945)於1933年(昭和8年)創辦的製糖會社,推廣甘蔗契作及生產紅糖。後來由於供不應求,遂有增資擴廠計畫,乃邀請高雄友人陳傳前來投資。陳...

東河舊橋(吉田橋)

1 | 開放時間: 全年 | 現狀: | 歷史沿革: 東河舊橋位於臺東縣成功鎮與東河鄉交界之馬武窟溪上,最早修建於1921年(大正10年),是寬3尺(0.9公尺),長444公尺(134.5公尺)之狹長吊橋。1925年時該橋被暴風吹毀墜落,於是自該年12月...

泰源隧道(小馬隧道)

1 | 開放時間: 全年 | 現狀: | 歷史沿革: 泰源隧道原為日治初期,日人政府命阿美族人開挖穿越馬沙林尼山,以暗渠方式引馬武窟溪上游溪水灌溉小馬地區農田,於1929年(昭和4年)完工,稱小馬埤圳(埤圳為日文漢字,亦即水圳)。後來為改善泰源盆地對外交...

宜灣長老教會

1 | 開放時間: 外部空間可供參觀 | 現狀: | 歷史沿革: 臺灣基督徒長老教會宜灣教會位於宜灣部落南側,於民國39年(1950)傳入宜灣部落中,40年3月15日,長老會教徒自力建造禮拜堂,但於同年4月10日,因禮拜堂用地為建立里民辦公室,而被鎮公所收回。後再於...

宜灣天主堂(和平之后堂)

1 | 開放時間: 外部空間可供參觀 | 現狀: | 歷史沿革: 天主教和平之后堂(Queen of Peace Church),一般稱宜灣天主堂,位於成功鎮博愛里宜灣部落北側。民國42年(1953)11月,姚秉彝神父(Rev. Jorrit de Boer,191...

新港教會會館(菅宮勝太郎宅)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 歷史沿革: 新港教會會館位於成功鎮忠仁里(原稱新港),原為菅宮勝太郎宅第。日治時期昭和7年(1932),時任新港支廳長的菅宮勝太郎(1883-1943)接獲上級調職命令,因不願離開新港(今成功鎮忠仁里)而辭職,為...

關山鐵路舊站站長宿舍

1 | 開放時間: 僅外部空間可參觀 | 現狀: | 歷史沿革: 關山鐵路舊站宿舍位於關山舊火車站(舊稱里壠驛或關山驛)西北側,大約與里壠驛同時,興建於大正11年(1922)臺東線鐵道全線開通時。其中關山站長宿舍為地上一層木構建築,連續基礎為磚砌。牆體是編竹灰泥牆,...

關山大圳五雷鎮水碑及泰山石敢當

1 | 開放時間: 全天候開放 | 現狀: | 歷史沿革: 新武呂溪是關山地區的重要水源,過去此溪年年溢漲,造成災害。為防治洪水氾濫,日治時期約1920年間,上德高北庄一帶鄉民擇日祭山川、求靈石,請外來道長畫了兩張犁頭符,分別為五雷以及合境平安,鄉民將犁頭符鐫...

湖西辛家古宅

1 | 開放時間: 不開放 | 現狀: 閒置。 民國102(2013)年完成法院公證,修復後地上物十年使用權給澎湖縣政府。 民國104(2015)年澎湖縣歷史建築湖西辛家古宅調查研究暨修復計畫(永明國際設計有限公司)。 | 歷史沿革: 湖西辛家古厝原登錄理由為舉人辛齊光之祖宅,後經民國104(2015)年調查研究,針對人文調查結果,可以確定這棟古宅的所有權人祖先脈絡並非辛齊光所屬的湖西二世第三房辛瑚派下,而是辛瑚長兄辛瑜所領的大房。...

南寮許返古宅

1 | 開放時間: 星期六、日上午9:00-12:00;下午2:00-5:00 | 現狀: 民國101(2012)年完成法院公證,修復後地上物十年使用權給澎湖縣政府。 完成調查研究及細部規劃設計。 本標的於民國107(2018)年修復,整體保存良好,目前做為文物展示館使用,為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 歷史沿革: 許返早年在大陸習得呂山法派小法術,為保寧宮小法開基傳人。呂山法派其教又稱三奶教、夫人教 (或王姥教)三奶派只做驅凶納吉的紅事科法(陳靖姑、林紗娘、李三娘)。 許旌陽真君自晉時飛昇後,至是五百年後...

馬公合昌建材行

1 | 開放時間: 11:00至23:00 | 現狀: 本標的曾於2009年修復,一樓再利用為特色餐館。 | 歷史沿革: 建於大正8(1919)年,建築結構由硓𥑮石與磚塊堆砌而成。建物本身屬於巴洛克式建築2層洋樓,外觀白色牆面上有浮雕紋飾,大門門上有2座木雕獅子,是象徵興旺與財勢的圖騰。這座建築為澎湖第7任縣長呂安德的故...

關山舊火車站

1 | 開放時間: 外部空間全年開放參觀 | 現狀: | 歷史沿革: 臺東與關山(舊稱里壠)之間的鐵道,最早是明治43年(1910),由私人營運的輕便鐵道(又稱手押軌道)開始。大正8年(1919)底,臺東製糖株式會社將這一段改為762毫米的糖業鐵道,稱臺東製糖會社線。里...

關山鎮里壠官舍

1 | 開放時間: 外部空間開放參觀 | 現狀: | 歷史沿革: 日治時期1937年(昭和12年)臺東廳里壠支廳改稱關山郡,管轄關山、池上、鹿野三個庄,蕃地36個社。翌年即1938年在關山庄里壠興建官舍,供郡役所郡守及郡役所庶務課長等,作為職務宿舍之用。臺灣光復後被...

萬安磚窯(接興煉磚工廠)

1 | 開放時間: 外部參觀全年開放 | 現狀: | 歷史沿革: 臺東縣萬安磚窯佔地1.5甲,1954年(民國43年)由謝貼所建,專門生產建築用的紅磚。1974年易手,由莊訓祥接手經營,爾後其子莊火旺承接製磚事業,登記公司行號為「接興煉磚工廠」,紅磚除供應當地外,也...

池上浮圳(第六支圳)

1 | 開放時間: 全年 | 現狀: 保存良好 | 歷史沿革: 池上浮圳位於池上鄉錦園村錦新二號道路旁,興建於日治時期大正年間。池上平原農業墾民於大正10年(1921),以原有新開園圳為主,向臺灣總督府申請成立「新開園圳公共埤圳組合」。地方人士林福、王明經等人加入...

都蘭新東糖廠

1 | 開放時間: 外部空間全年開放參觀 | 現狀: | 歷史沿革: 都蘭新東糖廠位於臺灣地標的都蘭山下,前身是賴文騫(1886-1945)於1933年(昭和8年)創辦的製糖會社,推廣甘蔗契作及生產紅糖。後來由於供不應求,遂有增資擴廠計畫,乃邀請高雄友人陳傳前來投資。陳...

東河舊橋(吉田橋)

1 | 開放時間: 全年 | 現狀: | 歷史沿革: 東河舊橋位於臺東縣成功鎮與東河鄉交界之馬武窟溪上,最早修建於1921年(大正10年),是寬3尺(0.9公尺),長444公尺(134.5公尺)之狹長吊橋。1925年時該橋被暴風吹毀墜落,於是自該年12月...

泰源隧道(小馬隧道)

1 | 開放時間: 全年 | 現狀: | 歷史沿革: 泰源隧道原為日治初期,日人政府命阿美族人開挖穿越馬沙林尼山,以暗渠方式引馬武窟溪上游溪水灌溉小馬地區農田,於1929年(昭和4年)完工,稱小馬埤圳(埤圳為日文漢字,亦即水圳)。後來為改善泰源盆地對外交...

宜灣長老教會

1 | 開放時間: 外部空間可供參觀 | 現狀: | 歷史沿革: 臺灣基督徒長老教會宜灣教會位於宜灣部落南側,於民國39年(1950)傳入宜灣部落中,40年3月15日,長老會教徒自力建造禮拜堂,但於同年4月10日,因禮拜堂用地為建立里民辦公室,而被鎮公所收回。後再於...

宜灣天主堂(和平之后堂)

1 | 開放時間: 外部空間可供參觀 | 現狀: | 歷史沿革: 天主教和平之后堂(Queen of Peace Church),一般稱宜灣天主堂,位於成功鎮博愛里宜灣部落北側。民國42年(1953)11月,姚秉彝神父(Rev. Jorrit de Boer,191...

新港教會會館(菅宮勝太郎宅)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 歷史沿革: 新港教會會館位於成功鎮忠仁里(原稱新港),原為菅宮勝太郎宅第。日治時期昭和7年(1932),時任新港支廳長的菅宮勝太郎(1883-1943)接獲上級調職命令,因不願離開新港(今成功鎮忠仁里)而辭職,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