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特展室:行尞.南岸十三庄 ─ 左堆聚落展
-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 文化部
活動名稱第二特展室:行尞.南岸十三庄 ─ 左堆聚落展的演出單位是(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活動起始日期是2024/01/01, 活動結束日期是2024/12/31.
發行版本 | 1.4 |
唯一辨識碼 | 657a063a73f77c8e1cc870d8 |
活動名稱 | 第二特展室:行尞.南岸十三庄 ─ 左堆聚落展 |
活動類別 | 6 |
活動場次資訊 | 1: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4/01/01 09:00:00地址 : 苗栗縣銅鑼鄉銅科南路6號 場地名稱 : 臺灣客家文化館(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4.4663812 經度 : 120.7645055 結束時間 : 2024/12/31 17:00:00 |
演出單位 | (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
折扣資訊 | (空) |
簡介說明 | 對蕭家古屋行入老庄頭 以前熟識介叔婆伯母阿哥老弟 幾十年沒看到了 屋仔塌忒存兩間 彎角一扇缺角牆壁 圍著一塊小花園 春夏秋冬開沒共樣个花 行過去 這兜花問𠊎儘多大人个名字 伊等做麼介恁久沒歸來 花想看伊等 —曾貴海,彎角《原鄉.夜合》 行尞(hangˇ liau),南岸十三庄 客家移民於清康熙年間入墾現今新埤、佳冬二鄉,一開始從南岸庄開始,陸續於此安居,至今左堆擁有具歷史特色百年伙房與人文地景,也有著美麗豐饒的自然景觀。 庄頭即博物館 土地、文化資產、人與記憶,走進庄頭就是走進博物館。 水.伯公信仰 六堆先民開墾時,習慣供奉「伯公」守護庄頭,庇佑鄉民五穀豐收,隨聚落規模擴大,使得伯公的分佈與守護對象更加多元。左堆地區由於水源豐沛,埤頭、水尾及水圳等處,常設有伯公廟幫助村民看顧水源,守護地方安寧。 移墾家族說故事 左堆各姓家族透過嘗會組織逐漸形成聚落,藉由展示讓我們來聽聽這些家族後代訴說家族故事。 保衛留下的美力 「左堆客庄聚落」不管是歷經清代拓墾,與乙未戰役為保衛家園所留下的聚落與軍事建築,或是1990年代起由民間發起、經過抗爭搶救的楊氏宗祠,與居民自主發起買回的張家商樓運動,及將傳說中鬼魅出沒的「禁山」之地化為親水森林公園,這些有形的景觀、建築,在百年的時間長河中,不間斷地與環境互動,堆疊出了濃厚的文化記憶。 愐起(mienˋ hiˋ)・臨海記憶 左堆是六堆中唯一臨海的區域,迎面而來的海風孕育了左堆特有的「海味」文化,讓我們走入聚落踏尋左堆與其他客家庄不同的一面。 客家好祭節 佳冬地區新春祈福時的「搭福廠拜新丁」,可以看到超過百年的信仰歷史,其中「木構福廠」更是老祖先留下的瑰寶。 客家好味緒 海風輕輕吹,吹出左堆佳冬特有的「海味粄條」,從鮪魚、旗魚到蚵仔等每一家都有獨特的「海味」,還有吹著海風長大的水果佳人「蓮霧」,口感細緻多汁,來到佳冬別忘了來品嚐這特有「海味」。 共下(kiung ha) 從生態博物館的理念中,重思六堆的環境與人文價值,結合在地居民與國小師生共作共伴在聚落中策展,一同實踐生態博物館的可能型態與存在的意義,並邀請藝術家以聚落生活中重要的「水」為創作發想,與小學師生及在地居民利用複合媒材共同創作。 |
圖片連結 | (空) |
主辦單位 | 1: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
協辦單位 | (空的。未填資料。) |
贊助單位 | (空的。未填資料。) |
其他單位 | 1:(指導)客家委員會 |
售票網址 | (空) |
推廣網址 | https://thcdc.hakka.gov.tw/1241/1258/7372/104603/ |
備註 | (空) |
編輯時間 | (空) |
來源網站名稱 | 全國藝文活動資訊系統 |
活動起始日期 | 2024/01/01 |
活動結束日期 | 2024/12/31 |
點閱數 | 207 |
發行版本1.4 |
唯一辨識碼657a063a73f77c8e1cc870d8 |
活動名稱第二特展室:行尞.南岸十三庄 ─ 左堆聚落展 |
活動類別6 |
活動場次資訊1: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4/01/01 09:00:00地址 : 苗栗縣銅鑼鄉銅科南路6號 場地名稱 : 臺灣客家文化館(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4.4663812 經度 : 120.7645055 結束時間 : 2024/12/31 17:00:00 |
演出單位(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
折扣資訊(空) |
簡介說明對蕭家古屋行入老庄頭 以前熟識介叔婆伯母阿哥老弟 幾十年沒看到了 屋仔塌忒存兩間 彎角一扇缺角牆壁 圍著一塊小花園 春夏秋冬開沒共樣个花 行過去 這兜花問𠊎儘多大人个名字 伊等做麼介恁久沒歸來 花想看伊等 —曾貴海,彎角《原鄉.夜合》 行尞(hangˇ liau),南岸十三庄 客家移民於清康熙年間入墾現今新埤、佳冬二鄉,一開始從南岸庄開始,陸續於此安居,至今左堆擁有具歷史特色百年伙房與人文地景,也有著美麗豐饒的自然景觀。 庄頭即博物館 土地、文化資產、人與記憶,走進庄頭就是走進博物館。 水.伯公信仰 六堆先民開墾時,習慣供奉「伯公」守護庄頭,庇佑鄉民五穀豐收,隨聚落規模擴大,使得伯公的分佈與守護對象更加多元。左堆地區由於水源豐沛,埤頭、水尾及水圳等處,常設有伯公廟幫助村民看顧水源,守護地方安寧。 移墾家族說故事 左堆各姓家族透過嘗會組織逐漸形成聚落,藉由展示讓我們來聽聽這些家族後代訴說家族故事。 保衛留下的美力 「左堆客庄聚落」不管是歷經清代拓墾,與乙未戰役為保衛家園所留下的聚落與軍事建築,或是1990年代起由民間發起、經過抗爭搶救的楊氏宗祠,與居民自主發起買回的張家商樓運動,及將傳說中鬼魅出沒的「禁山」之地化為親水森林公園,這些有形的景觀、建築,在百年的時間長河中,不間斷地與環境互動,堆疊出了濃厚的文化記憶。 愐起(mienˋ hiˋ)・臨海記憶 左堆是六堆中唯一臨海的區域,迎面而來的海風孕育了左堆特有的「海味」文化,讓我們走入聚落踏尋左堆與其他客家庄不同的一面。 客家好祭節 佳冬地區新春祈福時的「搭福廠拜新丁」,可以看到超過百年的信仰歷史,其中「木構福廠」更是老祖先留下的瑰寶。 客家好味緒 海風輕輕吹,吹出左堆佳冬特有的「海味粄條」,從鮪魚、旗魚到蚵仔等每一家都有獨特的「海味」,還有吹著海風長大的水果佳人「蓮霧」,口感細緻多汁,來到佳冬別忘了來品嚐這特有「海味」。 共下(kiung ha) 從生態博物館的理念中,重思六堆的環境與人文價值,結合在地居民與國小師生共作共伴在聚落中策展,一同實踐生態博物館的可能型態與存在的意義,並邀請藝術家以聚落生活中重要的「水」為創作發想,與小學師生及在地居民利用複合媒材共同創作。 |
圖片連結(空) |
主辦單位1: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
協辦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
贊助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
其他單位1:(指導)客家委員會 |
售票網址(空) |
推廣網址https://thcdc.hakka.gov.tw/1241/1258/7372/104603/ |
備註(空) |
編輯時間(空) |
來源網站名稱全國藝文活動資訊系統 |
活動起始日期2024/01/01 |
活動結束日期2024/12/31 |
點閱數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