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館《材?不材?木的故事》特展
- 親子活動 @ 文化部
活動名稱科博館《材?不材?木的故事》特展的演出單位是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活動起始日期是2024/03/06, 活動結束日期是2024/11/24.
發行版本 | 1.4 |
唯一辨識碼 | 65eaa7bd31bef923aa07d72d |
活動名稱 | 科博館《材?不材?木的故事》特展 |
活動類別 | 6 |
活動場次資訊 | 1:演出時間 : 2024/03/06 09:00:00地址 : 臺中市北區館前路1號 地點名稱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是否售票 : Y 票價 : 憑恐龍卡或展示場門票即可參觀,票價參考:https://www.nmns.edu.tw/ch/visit/ticket/ 緯度 : (空) 經度 : (空) 結束時間 : 2024/11/24 17:00:00 |
演出單位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折扣資訊 | (空) |
簡介說明 | 「木」在人類生活中處處可見,但我們真的了解木材嗎?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共同推出《材?不材?—木的故事》特展與《愛之森》,首度大規模展出數十種臺灣樹種木材標本、吸睛大型原木、超過400 年樹齡的臺灣雲杉圓盤木,搭配木化石、生活木器等,探索木材生長與演化的奧秘,提倡愛護森林資源與環境。 樹木不會說話,但它扮演維繫地球生態穩定平衡的重要角色。一般人想到木,會先聯想生活中的經濟木材應用,展覽以「材」與「不材」兩種不同視角認識木材,打破樹木僅有經濟價值的謬誤思考,從生物學與演化觀點探討木的特性與多樣性,及樹木在環境與生態上扮演無可取代的角色。 特展展出從摩里沙卡林木業借展、1.6公尺至5公尺不等的紅檜、扁柏、肖楠、牛樟4棵巨型原木,並結合不同海拔山區的林相圖繪、森林投影,展現臺灣從海岸到高山的植群風貌。同時打造熱帶雨林場景意象,讓觀眾走進展場就宛如走入臺灣森林與婆羅洲熱帶雨林,也為5月即將登場的特展暖身。 《木的故事》規劃「材多識廣」、「成材不成材」、「天生我材必有用」、「森羅萬象」四大主題,入口處的「材多識廣」由各種生活木器及臺灣豐富的針、闊葉林材所組成,探索「木」相關器物、常見木材,將特展主題與觀眾生活緊密扣合。 「成材不成材」深入淺出解說木科學,藉由現場裸子植物與多年生雙子葉植物的橫切面、縱切面以及木化石,讓觀眾認識植物生長、演化歷程,了解植物如何因應環境變化,適應發展出各種不同「材華」。 「天生我材必有用」藉由木材標本與木製品,認識樹木外觀、形態、樹皮、氣味等,甚至是木含量少的菊花木等木質藤本都有應用價值。「森羅萬象」以臺灣東南櫟林生態為例,搭配鳥類、昆蟲、植物等標本,呈現樹木在地球生態系與其他生物的密切關聯,打破從經濟面判斷「材」與「不材」的迷思,從地球環境角度理解木的重要性。 |
圖片連結 | 圖1 :![]() |
主辦單位 | 1: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協辦單位 | 1:摩里沙卡股份有限公司2: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東分署3: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管理處4: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硏究所5:荒野保護協會6: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7:臺東縣私立公東高級工業職業學校8:昆良製材廠9:群拼板舟工作室10:景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贊助單位 | (空的。未填資料。) |
其他單位 | (空的。未填資料。) |
售票網址 | https://iticket.nmns.edu.tw/iticket/ |
推廣網址 | https://web3.nmns.edu.tw/Exhibits/113/the-story-of-wood/index.html |
備註 | (空) |
編輯時間 | (空) |
來源網站名稱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活動起始日期 | 2024/03/06 |
活動結束日期 | 2024/11/24 |
點閱數 | 428 |
發行版本1.4 |
唯一辨識碼65eaa7bd31bef923aa07d72d |
活動名稱科博館《材?不材?木的故事》特展 |
活動類別6 |
活動場次資訊1:演出時間 : 2024/03/06 09:00:00地址 : 臺中市北區館前路1號 地點名稱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是否售票 : Y 票價 : 憑恐龍卡或展示場門票即可參觀,票價參考:https://www.nmns.edu.tw/ch/visit/ticket/ 緯度 : (空) 經度 : (空) 結束時間 : 2024/11/24 17:00:00 |
演出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折扣資訊(空) |
簡介說明「木」在人類生活中處處可見,但我們真的了解木材嗎?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共同推出《材?不材?—木的故事》特展與《愛之森》,首度大規模展出數十種臺灣樹種木材標本、吸睛大型原木、超過400 年樹齡的臺灣雲杉圓盤木,搭配木化石、生活木器等,探索木材生長與演化的奧秘,提倡愛護森林資源與環境。 樹木不會說話,但它扮演維繫地球生態穩定平衡的重要角色。一般人想到木,會先聯想生活中的經濟木材應用,展覽以「材」與「不材」兩種不同視角認識木材,打破樹木僅有經濟價值的謬誤思考,從生物學與演化觀點探討木的特性與多樣性,及樹木在環境與生態上扮演無可取代的角色。 特展展出從摩里沙卡林木業借展、1.6公尺至5公尺不等的紅檜、扁柏、肖楠、牛樟4棵巨型原木,並結合不同海拔山區的林相圖繪、森林投影,展現臺灣從海岸到高山的植群風貌。同時打造熱帶雨林場景意象,讓觀眾走進展場就宛如走入臺灣森林與婆羅洲熱帶雨林,也為5月即將登場的特展暖身。 《木的故事》規劃「材多識廣」、「成材不成材」、「天生我材必有用」、「森羅萬象」四大主題,入口處的「材多識廣」由各種生活木器及臺灣豐富的針、闊葉林材所組成,探索「木」相關器物、常見木材,將特展主題與觀眾生活緊密扣合。 「成材不成材」深入淺出解說木科學,藉由現場裸子植物與多年生雙子葉植物的橫切面、縱切面以及木化石,讓觀眾認識植物生長、演化歷程,了解植物如何因應環境變化,適應發展出各種不同「材華」。 「天生我材必有用」藉由木材標本與木製品,認識樹木外觀、形態、樹皮、氣味等,甚至是木含量少的菊花木等木質藤本都有應用價值。「森羅萬象」以臺灣東南櫟林生態為例,搭配鳥類、昆蟲、植物等標本,呈現樹木在地球生態系與其他生物的密切關聯,打破從經濟面判斷「材」與「不材」的迷思,從地球環境角度理解木的重要性。 |
圖片連結圖1 :![]() |
主辦單位1: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協辦單位1:摩里沙卡股份有限公司2: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東分署3: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管理處4: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硏究所5:荒野保護協會6: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7:臺東縣私立公東高級工業職業學校8:昆良製材廠9:群拼板舟工作室10:景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贊助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
其他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
售票網址https://iticket.nmns.edu.tw/iticket/ |
推廣網址https://web3.nmns.edu.tw/Exhibits/113/the-story-of-wood/index.html |
備註(空) |
編輯時間(空) |
來源網站名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活動起始日期2024/03/06 |
活動結束日期2024/11/24 |
點閱數4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