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衛生局 (CDPH) 發布食品警訊,呼籲消費者不要食用個人休閒捕撈自蒙特利灣(Monterey) 或聖他告魯茲(Santa Cruz Counties)地區之雙殼貝類。
- 消費紅綠燈-國際食品資料集 @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標題名稱美國加州衛生局 (CDPH) 發布食品警訊,呼籲消費者不要食用個人休閒捕撈自蒙特利灣(Monterey) 或聖他告魯茲(Santa Cruz Counties)地區之雙殼貝類。的更新日期是2014/05/12, 燈號是綠燈.
燈號 | 綠燈 |
標題名稱 | 美國加州衛生局 (CDPH) 發布食品警訊,呼籲消費者不要食用個人休閒捕撈自蒙特利灣(Monterey) 或聖他告魯茲(Santa Cruz Counties)地區之雙殼貝類。 |
內容 | 美國加州衛生局 (CDPH) 於103年4月4日發布新聞,呼籲消費者不要食用個人休閒捕撈自蒙特利灣(Monterey) 或聖他告魯茲(Santa Cruz Counties)地區之雙殼貝類。 新聞內容指出,該區域海灣捕獲之雙殼貝類含有大量軟骨藻酸(Domoic acid)毒素,該局進一步說明,此警訊僅針對民眾自行遊釣捕撈行為所發布,商業性捕撈之蛤、貽貝、扇貝或牡蠣等皆須經美國法律允許,且只有經國家認證並發給許可證之捕撈船或經銷商銷售這些產品,同時產品並須接受經常性的強制檢測。 目前無造成致病紀錄,且僅針對未經列管的個人休閒捕撈貝類發布警訊本案經評估列屬綠燈。;; 1.個人休閒性捕撈產品非供出口。 2. 食品藥物管理署呼籲民眾,如赴該地區旅遊,應注意並避免購買及食用警訊食品。 3.失憶性貝毒素(Amnesic shellfish poison, ASP)屬於海洋神經毒素,是一類具有神經興奮的胺基酸類物質,主要成分為軟骨藻酸,人類因食用被這種藻類污染的貝類而中毒,這種含有軟骨藻酸的藻類少出現在亞洲水域,歷史上之中毒事件多集中在北美地區。失憶性貝類中毒症狀包括嘔吐、噁心、腹瀉及腹痛等,在嚴重的情況下,神經系統症狀包括頭痛、頭暈、混亂、迷惑、失去短期記憶、心律失常、昏迷,可能致死。 4.消費者可以下列方法避免食用含有該毒素之問題貝類產品: 向信譽良好的海鮮店鋪購買貝類;如發覺不新鮮的貝類,則不宜食用且應查詢該貝類的生產區。 每次進食較少份量的貝類,同時避免進食其內臟、生殖器及卵子。 烹煮雖不能把耐熱的毒素消滅,但徹底烹煮達至沸點,會大大減低微生物污染所造成的風險。 兒童、病患者及老年人較容易因進食含有毒素的貝類而中毒,故應加倍小心。 進食貝類後若出現中毒症狀,應立即前往鄰近醫院求醫,並將剩餘的食物留作調查及化驗之用。 5. 詳細資料可參考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相關資訊,連結http://health-info.firdi.org.tw/GSSKM_READER/?FdNo=190&DocNo=76171。;; 業者自美國加州地區輸入貝類產品,應選擇並確認供應商與產品之合法性與安全性。 若有輸入類似或疑似回收警訊產品或相關產品,應立即向外國原廠或出口廠商查證,並依自主管理原則,主動暫停已進口之疑似回收產品販售。 若獲原廠或供應商通知已進口之產品為需回收產品,應立即主動下架回收,通知消費者退換貨,並通知公司所在地衛生局與本署。 |
附檔 | https://consumer.fda.gov.tw/DownLoadMethod/ashx/downloadFile.ashx?id=5575&type=0 https://consumer.fda.gov.tw/DownLoadMethod/ashx/downloadFile.ashx?id=5574&type=0 |
更新日期 | 2014/05/12 |
燈號綠燈 |
標題名稱美國加州衛生局 (CDPH) 發布食品警訊,呼籲消費者不要食用個人休閒捕撈自蒙特利灣(Monterey) 或聖他告魯茲(Santa Cruz Counties)地區之雙殼貝類。 |
內容美國加州衛生局 (CDPH) 於103年4月4日發布新聞,呼籲消費者不要食用個人休閒捕撈自蒙特利灣(Monterey) 或聖他告魯茲(Santa Cruz Counties)地區之雙殼貝類。 新聞內容指出,該區域海灣捕獲之雙殼貝類含有大量軟骨藻酸(Domoic acid)毒素,該局進一步說明,此警訊僅針對民眾自行遊釣捕撈行為所發布,商業性捕撈之蛤、貽貝、扇貝或牡蠣等皆須經美國法律允許,且只有經國家認證並發給許可證之捕撈船或經銷商銷售這些產品,同時產品並須接受經常性的強制檢測。 目前無造成致病紀錄,且僅針對未經列管的個人休閒捕撈貝類發布警訊本案經評估列屬綠燈。;; 1.個人休閒性捕撈產品非供出口。 2. 食品藥物管理署呼籲民眾,如赴該地區旅遊,應注意並避免購買及食用警訊食品。 3.失憶性貝毒素(Amnesic shellfish poison, ASP)屬於海洋神經毒素,是一類具有神經興奮的胺基酸類物質,主要成分為軟骨藻酸,人類因食用被這種藻類污染的貝類而中毒,這種含有軟骨藻酸的藻類少出現在亞洲水域,歷史上之中毒事件多集中在北美地區。失憶性貝類中毒症狀包括嘔吐、噁心、腹瀉及腹痛等,在嚴重的情況下,神經系統症狀包括頭痛、頭暈、混亂、迷惑、失去短期記憶、心律失常、昏迷,可能致死。 4.消費者可以下列方法避免食用含有該毒素之問題貝類產品: 向信譽良好的海鮮店鋪購買貝類;如發覺不新鮮的貝類,則不宜食用且應查詢該貝類的生產區。 每次進食較少份量的貝類,同時避免進食其內臟、生殖器及卵子。 烹煮雖不能把耐熱的毒素消滅,但徹底烹煮達至沸點,會大大減低微生物污染所造成的風險。 兒童、病患者及老年人較容易因進食含有毒素的貝類而中毒,故應加倍小心。 進食貝類後若出現中毒症狀,應立即前往鄰近醫院求醫,並將剩餘的食物留作調查及化驗之用。 5. 詳細資料可參考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相關資訊,連結http://health-info.firdi.org.tw/GSSKM_READER/?FdNo=190&DocNo=76171。;; 業者自美國加州地區輸入貝類產品,應選擇並確認供應商與產品之合法性與安全性。 若有輸入類似或疑似回收警訊產品或相關產品,應立即向外國原廠或出口廠商查證,並依自主管理原則,主動暫停已進口之疑似回收產品販售。 若獲原廠或供應商通知已進口之產品為需回收產品,應立即主動下架回收,通知消費者退換貨,並通知公司所在地衛生局與本署。 |
附檔https://consumer.fda.gov.tw/DownLoadMethod/ashx/downloadFile.ashx?id=5575&type=0https://consumer.fda.gov.tw/DownLoadMethod/ashx/downloadFile.ashx?id=5574&type=0 |
更新日期2014/0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