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厚生勞動省(MHLW)發布シュウエイ株式会社回收遭大腸菌群汙染之油炸魚丸(さつま揚げ)產品,問題產品無向本署申請輸入查驗紀錄。
- 消費紅綠燈-國際食品資料集 @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標題名稱日本厚生勞動省(MHLW)發布シュウエイ株式会社回收遭大腸菌群汙染之油炸魚丸(さつま揚げ)產品,問題產品無向本署申請輸入查驗紀錄。的更新日期是2014/12/05, 燈號是綠燈.
燈號 | 綠燈 |
標題名稱 | 日本厚生勞動省(MHLW)發布シュウエイ株式会社回收遭大腸菌群汙染之油炸魚丸(さつま揚げ)產品,問題產品無向本署申請輸入查驗紀錄。 |
內容 | 1. 日本厚生勞動省(MHLW)於103年11月28日シュウエイ株式会社回收遭大腸菌群汙染之油炸魚丸(さつま揚げ)產品,問題產品無向本署申請輸入查驗紀錄。 2. 問題產品銷往東京、神奈川、埼玉縣、愛知縣等百貨公司之展館,詳細資訊如下: 產品名稱 總販售之重量 賞味期限 「上丸(じょうまる)」(さつま揚げ:小田口屋) 84,231g(約3,660個、約23g/個) 2014年11月28日-2014年11月29日 3. 問題產品未輸入我國,本案經評估列屬綠燈。 4. 該國原警訊連結如下: http://www.pref.chiba.lg.jp/eishi/press/2014/261128.html;; 1. 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民眾如赴該地旅遊,應注意相關回收警訊,避免購買及食用問題食品。 2. 大腸桿菌是人類和其他溫血動物腸道中的正常菌種,所以食品一旦出現大腸桿菌,即意味著食品直接或間接的被糞便污染,故在衛生學上,常被用做飲水、食品的衛生檢定指標,出外旅遊,最常造成「旅行者腹瀉」的元兇就是大腸桿菌。產毒性大腸桿菌所產生的毒素有些可以耐熱,有些則容易受熱破壞。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不耐熱,在攝氏75℃度加熱超過1分鐘即可殺死。預防方法如下: 飲用水之衛生:注意飲用水的衛生管理(如加熱煮沸、加氯消毒或其他消毒劑的處理),定期實施水質檢查。尤其是使用井水或儲水槽時,更須避免水源受到污染、食品需經適當加熱處理,如絞肉中心必須加熱至所有粉紅色部分消失為止、食品器具及容器應澈底清洗及消毒、被感染人員切勿接觸食品之調理工作、被感染人員切勿接觸食品之調理工作、勤洗手,特別是在如廁後、進食或者準備食物之前、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牛肉,不飲用生乳。 3. 詳細資料可參考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中毒專區,連結http://www.fda.gov.tw/TC/siteContent.aspx?sid=1944。;; 1. 案內產品現查無向本署申請輸入查驗紀錄,業者應避免輸入原廠回收產品。 2. 若有輸入類似或疑似回收警訊產品或相關產品,應立即向外國原廠或出口廠商查證,並依自主管理原則,主動暫停已進口之疑似回收產品販售。 3. 若獲原廠通知已進口之產品為需回收產品,應立即主動下架回收,通知消費者退換貨,並通知公司所在地衛生局與本署。 |
附檔 | https://consumer.fda.gov.tw/DownLoadMethod/ashx/downloadFile.ashx?id=6713&type=0 https://consumer.fda.gov.tw/DownLoadMethod/ashx/downloadFile.ashx?id=6712&type=0 |
更新日期 | 2014/12/05 |
燈號綠燈 |
標題名稱日本厚生勞動省(MHLW)發布シュウエイ株式会社回收遭大腸菌群汙染之油炸魚丸(さつま揚げ)產品,問題產品無向本署申請輸入查驗紀錄。 |
內容1. 日本厚生勞動省(MHLW)於103年11月28日シュウエイ株式会社回收遭大腸菌群汙染之油炸魚丸(さつま揚げ)產品,問題產品無向本署申請輸入查驗紀錄。 2. 問題產品銷往東京、神奈川、埼玉縣、愛知縣等百貨公司之展館,詳細資訊如下: 產品名稱 總販售之重量 賞味期限 「上丸(じょうまる)」(さつま揚げ:小田口屋) 84,231g(約3,660個、約23g/個) 2014年11月28日-2014年11月29日 3. 問題產品未輸入我國,本案經評估列屬綠燈。 4. 該國原警訊連結如下: http://www.pref.chiba.lg.jp/eishi/press/2014/261128.html;; 1. 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民眾如赴該地旅遊,應注意相關回收警訊,避免購買及食用問題食品。 2. 大腸桿菌是人類和其他溫血動物腸道中的正常菌種,所以食品一旦出現大腸桿菌,即意味著食品直接或間接的被糞便污染,故在衛生學上,常被用做飲水、食品的衛生檢定指標,出外旅遊,最常造成「旅行者腹瀉」的元兇就是大腸桿菌。產毒性大腸桿菌所產生的毒素有些可以耐熱,有些則容易受熱破壞。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不耐熱,在攝氏75℃度加熱超過1分鐘即可殺死。預防方法如下: 飲用水之衛生:注意飲用水的衛生管理(如加熱煮沸、加氯消毒或其他消毒劑的處理),定期實施水質檢查。尤其是使用井水或儲水槽時,更須避免水源受到污染、食品需經適當加熱處理,如絞肉中心必須加熱至所有粉紅色部分消失為止、食品器具及容器應澈底清洗及消毒、被感染人員切勿接觸食品之調理工作、被感染人員切勿接觸食品之調理工作、勤洗手,特別是在如廁後、進食或者準備食物之前、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牛肉,不飲用生乳。 3. 詳細資料可參考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中毒專區,連結http://www.fda.gov.tw/TC/siteContent.aspx?sid=1944。;; 1. 案內產品現查無向本署申請輸入查驗紀錄,業者應避免輸入原廠回收產品。 2. 若有輸入類似或疑似回收警訊產品或相關產品,應立即向外國原廠或出口廠商查證,並依自主管理原則,主動暫停已進口之疑似回收產品販售。 3. 若獲原廠通知已進口之產品為需回收產品,應立即主動下架回收,通知消費者退換貨,並通知公司所在地衛生局與本署。 |
附檔https://consumer.fda.gov.tw/DownLoadMethod/ashx/downloadFile.ashx?id=6713&type=0https://consumer.fda.gov.tw/DownLoadMethod/ashx/downloadFile.ashx?id=6712&type=0 |
更新日期2014/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