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旨發布新聞稿提醒農民加強防治水稻褐飛蝨及縱捲葉蟲的發布日期是2003/10/6 上午 12:00:00.
主旨 | 發布新聞稿提醒農民加強防治水稻褐飛蝨及縱捲葉蟲 |
發布日期 | 2003/10/6 上午 12:00:00 |
預警內容 |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分別於8月14日及9月29日發布二則新聞稿,提醒農民加強防治水稻褐飛蝨及縱捲葉蟲,詳細內容如下: 「水稻縱捲葉蟲已開始發生,台南場提醒農友注意防治」 雲嘉南地區之第一期水稻已種植完畢,也開始發現縱捲葉蟲的?跡,台南場籲請農友注意防治,以免影響水稻發育,及造成後期之大發生。水稻瘤野螟又稱水稻縱捲葉蟲,通常在二期稻受害較一期稻嚴重,於二期作水稻分蘗盛期即可發現被害葉片,而孕穗末期至抽穗期間為發生盛期。 瘤野螟產卵於水稻葉片上,每隻雌成蟲可產卵 100 至 300 粒。初孵化之幼蟲啃食嫩葉葉肉,形成細白線之食痕,二齡後會將葉尖捲成筒狀,並藏匿其中,取食葉肉,殘留長條白色斑紋。一般一蟲苞內藏匿幼蟲一隻,在蟲苞內幼蟲通常於啃食數條食痕後,便遷移他葉繼續危害。成蟲有趨嫩綠性,植株生長特別嫩綠繁茂之稻田,瘤野螟產卵量較多,被害亦較嚴重,又葉片較寬厚之品種被害較葉狹而薄之品種嚴重。當大部分稻田接近成熟而晚植者仍處於孕穗或抽穗期時,受害亦較嚴重。 防治方法:(一)清除田邊雜草:田邊溝渠或山邊雜草常為大量瘤野螟成蟲在水稻繁茂前棲息之場所,因此清除雜草可減少成蟲入侵。(二)合理使用氮肥:偏施氮肥造成稻株生長過密及特別嫩綠,均有利於瘤野螟的繁殖與危害,故合理化施肥可減少蟲害的發生與蔓延。(三)藥劑防治:在二期作稻田周圍具茂密之雜草或作物且避風之地區,應注意水稻分蘗初期及孕穗末期之防治,而一般普植稻田應特別注意孕穗末期至抽穗期之發生情況。成蟲發生盛期後 7 天可施用 10 %得芬諾可濕性粉劑 1,000 倍或 75 %歐殺松可溶性粉劑 1,500 倍或 2.8 %賽洛寧乳劑 2,000 倍液一次。其他使用之藥劑及施藥方法請參照植物保護手冊。 「台南場籲請農友加強瘤野螟及褐飛蝨的防治工作 」 台南區第二期水稻生育期已漸進入孕穗至齊穗期,是瘤野螟(縱捲葉蟲)及褐飛蝨易發生的時期,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於九月上、中旬調查田間密度,每叢水稻發現捲葉 3~5 葉,幼蟲數 1~2 隻;稻株基部發現褐飛蝨成蟲三至五隻,呼籲農友提早加強防治工作。 瘤野螟卵產於葉片,剛孵化之幼蟲可危害嫩葉葉肉,二齡後即將葉尖捲成筒狀,並藏匿其中,沿葉脈取食,呈長條白色斑紋,以二期作孕穗至齊穗期危害最烈。植株生長特別嫩綠繁茂之稻田,瘤野螟產卵量較多,被害亦較嚴重。褐飛蝨卵產於葉鞘基部組織內,成蟲及若蟲均偏好群集於稻株接近水面之葉鞘基部,吸取水稻汁液危害,受害輕者基葉黃化,重者全株枯萎造成「蝨燒」,常於二期作乳熟期至糊熟期間危害最烈。 偏施氮肥造成稻株生長過密及特別嫩綠,均有利於瘤野螟及褐飛蝨的繁殖與危害,故合理化施肥可減少害蟲的發生與蔓延。水稻孕穗期褐飛蝨密度平均每叢達 5 隻左右時施藥一次,當密度再升高至每叢十隻以上需再行第二次施藥,藥劑可使用 9.6 %益達胺溶液 3,000 倍或 25 %布芬淨可濕性粉劑 1,500 倍或 11.78 %布芬第滅寧乳劑 1,000 倍或 15 %布得芬諾可濕性粉劑 1,000 倍或 25 %派滅淨可濕性粉劑 1,500 倍。若同時發現瘤野螟危害時,使用 11.78 %布芬第滅寧乳劑 1,000 倍或 15 %布得芬諾可濕性粉劑 1,000 倍或參考植保手冊加強防除。 |
防治建議 | (空) |
主旨發布新聞稿提醒農民加強防治水稻褐飛蝨及縱捲葉蟲 |
發布日期2003/10/6 上午 12:00:00 |
預警內容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分別於8月14日及9月29日發布二則新聞稿,提醒農民加強防治水稻褐飛蝨及縱捲葉蟲,詳細內容如下: 「水稻縱捲葉蟲已開始發生,台南場提醒農友注意防治」 雲嘉南地區之第一期水稻已種植完畢,也開始發現縱捲葉蟲的?跡,台南場籲請農友注意防治,以免影響水稻發育,及造成後期之大發生。水稻瘤野螟又稱水稻縱捲葉蟲,通常在二期稻受害較一期稻嚴重,於二期作水稻分蘗盛期即可發現被害葉片,而孕穗末期至抽穗期間為發生盛期。 瘤野螟產卵於水稻葉片上,每隻雌成蟲可產卵 100 至 300 粒。初孵化之幼蟲啃食嫩葉葉肉,形成細白線之食痕,二齡後會將葉尖捲成筒狀,並藏匿其中,取食葉肉,殘留長條白色斑紋。一般一蟲苞內藏匿幼蟲一隻,在蟲苞內幼蟲通常於啃食數條食痕後,便遷移他葉繼續危害。成蟲有趨嫩綠性,植株生長特別嫩綠繁茂之稻田,瘤野螟產卵量較多,被害亦較嚴重,又葉片較寬厚之品種被害較葉狹而薄之品種嚴重。當大部分稻田接近成熟而晚植者仍處於孕穗或抽穗期時,受害亦較嚴重。 防治方法:(一)清除田邊雜草:田邊溝渠或山邊雜草常為大量瘤野螟成蟲在水稻繁茂前棲息之場所,因此清除雜草可減少成蟲入侵。(二)合理使用氮肥:偏施氮肥造成稻株生長過密及特別嫩綠,均有利於瘤野螟的繁殖與危害,故合理化施肥可減少蟲害的發生與蔓延。(三)藥劑防治:在二期作稻田周圍具茂密之雜草或作物且避風之地區,應注意水稻分蘗初期及孕穗末期之防治,而一般普植稻田應特別注意孕穗末期至抽穗期之發生情況。成蟲發生盛期後 7 天可施用 10 %得芬諾可濕性粉劑 1,000 倍或 75 %歐殺松可溶性粉劑 1,500 倍或 2.8 %賽洛寧乳劑 2,000 倍液一次。其他使用之藥劑及施藥方法請參照植物保護手冊。 「台南場籲請農友加強瘤野螟及褐飛蝨的防治工作 」 台南區第二期水稻生育期已漸進入孕穗至齊穗期,是瘤野螟(縱捲葉蟲)及褐飛蝨易發生的時期,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於九月上、中旬調查田間密度,每叢水稻發現捲葉 3~5 葉,幼蟲數 1~2 隻;稻株基部發現褐飛蝨成蟲三至五隻,呼籲農友提早加強防治工作。 瘤野螟卵產於葉片,剛孵化之幼蟲可危害嫩葉葉肉,二齡後即將葉尖捲成筒狀,並藏匿其中,沿葉脈取食,呈長條白色斑紋,以二期作孕穗至齊穗期危害最烈。植株生長特別嫩綠繁茂之稻田,瘤野螟產卵量較多,被害亦較嚴重。褐飛蝨卵產於葉鞘基部組織內,成蟲及若蟲均偏好群集於稻株接近水面之葉鞘基部,吸取水稻汁液危害,受害輕者基葉黃化,重者全株枯萎造成「蝨燒」,常於二期作乳熟期至糊熟期間危害最烈。 偏施氮肥造成稻株生長過密及特別嫩綠,均有利於瘤野螟及褐飛蝨的繁殖與危害,故合理化施肥可減少害蟲的發生與蔓延。水稻孕穗期褐飛蝨密度平均每叢達 5 隻左右時施藥一次,當密度再升高至每叢十隻以上需再行第二次施藥,藥劑可使用 9.6 %益達胺溶液 3,000 倍或 25 %布芬淨可濕性粉劑 1,500 倍或 11.78 %布芬第滅寧乳劑 1,000 倍或 15 %布得芬諾可濕性粉劑 1,000 倍或 25 %派滅淨可濕性粉劑 1,500 倍。若同時發現瘤野螟危害時,使用 11.78 %布芬第滅寧乳劑 1,000 倍或 15 %布得芬諾可濕性粉劑 1,000 倍或參考植保手冊加強防除。 |
防治建議(空) |
根據名稱 發布新聞稿提醒農民加強防治水稻褐飛蝨及縱捲葉蟲 找到的相關資料
在『植物疫情預警』資料集內搜尋:
與發布新聞稿提醒農民加強防治水稻褐飛蝨及縱捲葉蟲同分類的植物疫情預警
| 發布日期: 2023/8/7 上午 12:00:00 |
| 發布日期: 2023/5/12 上午 12:00:00 |
| 發布日期: 2001/9/10 上午 12:00:00 |
| 發布日期: 2003/3/26 上午 12:00:00 |
| 發布日期: 2012/8/14 上午 12:00:00 |
| 發布日期: 2017/10/17 上午 12:00:00 |
| 發布日期: 2022/10/16 上午 12:00:00 |
| 發布日期: 2023/11/3 上午 12:00:00 |
| 發布日期: 2002/5/29 上午 12:00:00 |
| 發布日期: 2011/2/21 上午 12:00:00 |
| 發布日期: 2008/2/4 上午 12:00:00 |
| 發布日期: 2023/9/15 上午 12:00:00 |
| 發布日期: 2012/8/27 上午 12:00:00 |
| 發布日期: 2023/9/27 上午 12:00:00 |
| 發布日期: 2004/2/16 上午 12:00:00 |
發布日期: 2023/8/7 上午 12:00:00 |
發布日期: 2023/5/12 上午 12:00:00 |
發布日期: 2001/9/10 上午 12:00:00 |
發布日期: 2003/3/26 上午 12:00:00 |
發布日期: 2012/8/14 上午 12:00:00 |
發布日期: 2017/10/17 上午 12:00:00 |
發布日期: 2022/10/16 上午 12:00:00 |
發布日期: 2023/11/3 上午 12:00:00 |
發布日期: 2002/5/29 上午 12:00:00 |
發布日期: 2011/2/21 上午 12:00:00 |
發布日期: 2008/2/4 上午 12:00:00 |
發布日期: 2023/9/15 上午 12:00:00 |
發布日期: 2012/8/27 上午 12:00:00 |
發布日期: 2023/9/27 上午 12:00:00 |
發布日期: 2004/2/16 上午 12:00: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