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甘鰺
- 水產生物圖說 @ 農業部

中名紅甘鰺的學名是Seriola dumerili, 英名是Purplish amberjack, 俗名是紅魽、礁午, 科名是鰺 (Carangidae), 命名者是(Risso), 特徵是體呈橢圓形,口斜型,上顎主骨寬闊而發達,其上後角圓形,後端達眼之中央下方,背鰭兩枚,第一背鰭小形,第二背鰭基底甚長,臀鰭基底亦長,尾鰭發達,後緣淺分叉,體被小鱗,鰭式:D1 VII; D2. 33: V. I. 5; A. II, 20。體帶黃褐色,側面至腹部銀灰色,各鰭暗褐色,自吻部經眼向後有一黃..., 分布是台灣產於基隆、高雄、東港、恆春及琉球嶼等地,全世界之溫、熱帶海域均有分布。, 編修日期是09-八月-2011.

圖號SCSF032
編修日期09-八月-2011
圖檔圖1 :
圖1
分類台灣常見的大陸水產品圖說
中名紅甘鰺
學名Seriola dumerili
英名Purplish amberjack
科名鰺 (Carangidae)
俗名紅魽、礁午
命名者(Risso)
特徵體呈橢圓形,口斜型,上顎主骨寬闊而發達,其上後角圓形,後端達眼之中央下方,背鰭兩枚,第一背鰭小形,第二背鰭基底甚長,臀鰭基底亦長,尾鰭發達,後緣淺分叉,體被小鱗,鰭式:D1 VII; D2. 33: V. I. 5; A. II, 20。體帶黃褐色,側面至腹部銀灰色,各鰭暗褐色,自吻部經眼向後有一黃色縱走帶延至尾柄。
生態幼稚魚隨海藻漂流生活,成魚後棲息礁層性海底,棲息水溫自50至200公尺,在彭佳嶼與扛轎嶼之間偏西一帶水深35尋左右之海域週年均有棲息,恆春南灣外海之100尋水深海域,在12月至3月間亦有棲息。
分布台灣產於基隆、高雄、東港、恆春及琉球嶼等地,全世界之溫、熱帶海域均有分布。
利用為高級食用魚,味美,可做生魚片,惟北部所產者比較味美。

圖號

SCSF032

編修日期

09-八月-2011

圖檔

圖1 :
圖1

分類

台灣常見的大陸水產品圖說

中名

紅甘鰺

學名

Seriola dumerili

英名

Purplish amberjack

科名

鰺 (Carangidae)

俗名

紅魽、礁午

命名者

(Risso)

特徵

體呈橢圓形,口斜型,上顎主骨寬闊而發達,其上後角圓形,後端達眼之中央下方,背鰭兩枚,第一背鰭小形,第二背鰭基底甚長,臀鰭基底亦長,尾鰭發達,後緣淺分叉,體被小鱗,鰭式:D1 VII; D2. 33: V. I. 5; A. II, 20。體帶黃褐色,側面至腹部銀灰色,各鰭暗褐色,自吻部經眼向後有一黃色縱走帶延至尾柄。

生態

幼稚魚隨海藻漂流生活,成魚後棲息礁層性海底,棲息水溫自50至200公尺,在彭佳嶼與扛轎嶼之間偏西一帶水深35尋左右之海域週年均有棲息,恆春南灣外海之100尋水深海域,在12月至3月間亦有棲息。

分布

台灣產於基隆、高雄、東港、恆春及琉球嶼等地,全世界之溫、熱帶海域均有分布。

利用

為高級食用魚,味美,可做生魚片,惟北部所產者比較味美。

根據識別碼 SCSF032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SCSF032 資料。

[ 搜尋所有 SCSF032 ... ]

根據名稱 紅甘鰺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3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紅甘鰺 ...)

張進興

追溯代號: 0611603141 | 出貨產品: 黃鰭鮪、真鰹(正鰹、鰹魚)、白帶魚、紅魚(白點、紅魚、黃翅仔)、紅魽(紅甘)、鰺魚、黑鯧、水鯊、雨傘旗、魷魚、煙仔虎、皮刀、黑皮刀、鐵甲、四破、甘(瓜)仔、圓花鰹、鱪魚(鬼頭刀)、巴闌(竹莢魚、巴闌)... | 聯絡地址: 高雄市林園區

@ 臺灣水產品生產追溯資訊

紅甘鰺

學名: Seriola dumerili | 英名: NULL | 俗名: NULL | 科名: 鰺 (Carangidae) | 命名者: (Risso) | 特徵: 體長而側扁,吻端鈍圓,主上頭骨之後端上後角鈍圓,向後超過瞳孔之前緣,第二背鰭前方軟條短於胸鰭,體側中央有一黃色縱帶。背鰭:VI-VII-I,32-33;臀鰭:II-I,19-22;鰓耙數:4-6+12... | 分布: 分布於世界熱帶海域。 | 編修日期: 05-八月-2011

@ 水產生物圖說

紅甘鰺

學名: Seriola dumerili | 英名: NULL | 俗名: NULL | 科名: 鰺 (Carangidae) | 命名者: (Risso) | 特徵: 體長而側扁,吻端鈍圓,主上頭骨之後端上後角鈍圓,向後超過瞳孔之前緣,第二背鰭前方軟條短於胸鰭,體側中央有一黃色縱帶。背鰭:VI-VII-I,32-33;臀鰭:II-I,19-22;鰓耙數:4-6+12... | 分布: 分布於世界熱帶海域。 | 編修日期: 05-八月-2011

@ 水產生物圖說

張進興

追溯代號: 0611603141 | 出貨產品: 黃鰭鮪、真鰹(正鰹、鰹魚)、白帶魚、紅魚(白點、紅魚、黃翅仔)、紅魽(紅甘)、鰺魚、黑鯧、水鯊、雨傘旗、魷魚、煙仔虎、皮刀、黑皮刀、鐵甲、四破、甘(瓜)仔、圓花鰹、鱪魚(鬼頭刀)、巴闌(竹莢魚、巴闌)... | 聯絡地址: 高雄市林園區

@ 臺灣水產品生產追溯資訊

紅甘鰺

學名: Seriola dumerili | 英名: NULL | 俗名: NULL | 科名: 鰺 (Carangidae) | 命名者: (Risso) | 特徵: 體長而側扁,吻端鈍圓,主上頭骨之後端上後角鈍圓,向後超過瞳孔之前緣,第二背鰭前方軟條短於胸鰭,體側中央有一黃色縱帶。背鰭:VI-VII-I,32-33;臀鰭:II-I,19-22;鰓耙數:4-6+12... | 分布: 分布於世界熱帶海域。 | 編修日期: 05-八月-2011

@ 水產生物圖說

紅甘鰺

學名: Seriola dumerili | 英名: NULL | 俗名: NULL | 科名: 鰺 (Carangidae) | 命名者: (Risso) | 特徵: 體長而側扁,吻端鈍圓,主上頭骨之後端上後角鈍圓,向後超過瞳孔之前緣,第二背鰭前方軟條短於胸鰭,體側中央有一黃色縱帶。背鰭:VI-VII-I,32-33;臀鰭:II-I,19-22;鰓耙數:4-6+12... | 分布: 分布於世界熱帶海域。 | 編修日期: 05-八月-2011

@ 水產生物圖說

[ 搜尋所有 紅甘鰺 ... ]

在『水產生物圖說』資料集內搜尋:


與紅甘鰺同分類的水產生物圖說

黑帝王燈

學名: Nematobrycon palmeri | 英名: NULL | 俗名: Emperor tetra | 科名: 脂鯉科 | 命名者: Eigenmann 1911 | 特徵: NULL | 分布: South America: Atrato and San Juan River basins. | 編修日期: 22-十一月-2011

九孔螺

學名: Haliotis diversicolor aquatilis | 英名: | 俗名: | 科名: 鮑螺 (Haliotidae) | 命名者: Reeve | 特徵: 貝殼呈橢圓形,體層頗大而扁平,幾均由殼口所佔而成為體層固有的一平殼;螺塔低而偏於側面,全無突出,沿殼之前緣具有1例6至9個穿孔,通常為6至8個孔貫通,殼表面粗糙而多皺,殼內面帶有淺青色真珠光澤。 | 分布: 分布於日本以南至台灣及澎湖等各地沿岸。 | 編修日期: 31-三月-2005

擬穴青蟳

學名: Scylla paramamosain | 英名: Green mud crab | 俗名: 白蟳、粉蟳、正蟳 | 科名: 梭子蟹科 (Portunidae) | 命名者: Estampador 1949 | 特徵: 體色黃綠至墨綠,額緣齒高,額齒呈三角形,齒間隙三角形。螯足掌部背緣在可動指崁入處之後有一對明顯銳刺,各有隆脊往後延伸,兩性的螯足及步足具不明顯多邊形網紋,螯足顏色為橙黃至墨綠。 | 分布: 分布於台灣、廈門、香港與東南亞的越南、高棉、新加坡、菲律賓、加里曼丹及爪哇。 | 編修日期: 01-一月-1900

銀紋笛鯛

學名: Lutjanus argentimaculatus | 英名: Mangrove red snapper | 俗名: 紅槽 | 科名: 笛鯛科 (Lutjanidae) | 命名者: (Forsskål 1775) | 特徵: 體似龍占,體呈紅褐色至深褐色,幼魚體側有7-8條銀色橫帶,隨成長而消失。 | 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台灣以西南海域較多。 | 編修日期: 29-八月-2011

三角蟹屬

學名: Simocarcinus | 英名: Spider crabs | 俗名: | 科名: 蜘蛛蟹科 (Majidae) | 命名者: Miers 1879 | 特徵: | 分布: | 編修日期: 01-一月-1900

黃鱔

學名: Monopterus albus | 英名: | 俗名: | 科名: 鱔 (Synbranchidae) | 命名者: (Zuiew) | 特徵: 體近於圓柱狀,尾部側扁,全裸,僅尾部背面、腹面及近尾端有極低之皮褶,左右鰓膜在喉峽部連合,僅留一小裂孔,眼小,隱於皮下,無胸鰭與腹鰭,尾端尖出,全身黃褐色而有不規則斑紋。 | 分布: 分布於日本、中國、東南亞、印度、澳洲等地區。 | 編修日期: 23-一月-2006

莫氏毛刺蟹

學名: Pilumnus murphyi | 英名: | 俗名: | 科名: 毛刺蟹科 (Pilumnidae) | 命名者: Ng 1988 | 特徵: 頭胸甲近方形,表面均勻密生短絨毛,去毛後光滑,僅具一些分散顆粒,分區不明,額被中央深刻分為兩葉,前側緣具3枚指向前的銳刺,後側緣不具刺;背甲體色絨毛灰色,裸露處呈紅棕色或白色。螯足不等稱,密生短絨毛,... | 分布: 分布於新加坡、安達曼群島及台灣。 | 編修日期: 01-一月-1900

青魚

學名: Mylopharyngodon piceus | 英名: Black carp | 俗名: 烏鰡、鰡仔 | 科名: 鯉科 (Cyprinidae) | 命名者: (Richardson 1846) | 特徵: 體型略呈圓筒形,腹部圓,無腹稜,無鬚。體背及體側上半部呈青黑色,腹部呈灰白色,側面上部帶淺青黑色,各鰭均呈灰黑色,成長後全身轉呈深黑色。 | 分布: 原產於中國,以長江及黃河流域族群量較大,台灣、日本均有引進。 | 編修日期: 29-八月-2011

越南血尾七彩葵扇

學名: Acheilognathus tonkinensis 越南鱊 | 英名: NULL | 俗名: NULL | 科名: 鯉科 | 命名者: (Vaillant 1892) | 特徵: NULL | 分布: 亞洲: 越南北部,中國南部與寮國的 Nam Mat 流域。 | 編修日期: 22-十一月-2011

擬金眼鯛

學名: Centroberyx druzhinini | 英名: Flathead alfonsino | 俗名: 金鱗 | 科名: 金眼鯛科 (Berycidae) | 命名者: (Busakhin) | 特徵: 體甚高,強側扁,頭大,口大而傾斜,下顎突出,眼稍大,尾鰭深分叉,其上下兩葉細長,背鰭一枚,低三角形,後緣略彎入,起點處短棘,向後逐漸增長而緊接於軟條,第一軟條最長(最高),第二軟條次之而與第6棘同長,... | 分布: 台灣未有記錄,日本南部以南至印度、西太平洋均有記錄,南中國海為新記錄。 | 編修日期: 29-八月-2011

霸王短鯛

學名: Apistogramma panduro | 英名: NULL | 俗名: NULL | 科名: 慈鯛科 | 命名者: Römer 1997 | 特徵: NULL | 分布: NULL | 編修日期: 22-四月-2013

大口逆鰺

學名: Scomberoides comnersonnianus | 英名: NULL | 俗名: NULL | 科名: 鰺 (Carangidae) | 命名者: Lacepede | 特徵: 背鰭:I+VI-VII,19-21;臀鰭:II+I,18-20;鰓耙數:8-15。 | 分布: 分布於中國東海及印度洋的海域。 | 編修日期: 05-八月-2011

雙齒近相手蟹

學名: Perisesarma bidens | 英名: | 俗名: | 科名: 方蟹科 (Grapsidae) | 命名者: (De Haan 1835) | 特徵: 頭胸甲方型,中部稍隆,表面具隆線及短剛毛,額寬向下灣,額緣中部明顯內凹。螯足掌部背外側面有兩列梳狀毛,可動指背緣外側具8~10個顆粒隆脊,內側一列細顆粒。步足長節寬扁,指節爪狀。整體背面呈暗褐色,螯足... | 分布: 分布於東亞、東南亞及東印度洋海域。 | 編修日期: 01-一月-1900

花腹鯖

學名: Scomber australasicus | 英名: | 俗名: | 科名: 鯖 (Sombridae) | 命名者: Cuvier | 特徵: 背鰭:X-XII,11-12+5;胸鰭:18-21;臀鰭:I,11-13+5;側線鱗片數:185-195;鰓耙數:10-14+22-28。 | 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及紐、澳等海域。 | 編修日期: 31-三月-2005

武士蟳

學名: Charybdis miles | 英名: | 俗名: 石蟳仔、扁 | 科名: 梭子蟹科 (Portunidae) | 命名者: (De Haan 1835) | 特徵: 頭胸甲卵圓形,長度約為寬度的3/4,表面稍隆且密佈短絨毛,分區不清,中鰓區後緣附近具1對淺黃色眼斑。螯足長大且不對稱,表面具顆粒。頭胸甲與步足大致為暗紅色,螯腳和頭胸甲同為暗紅色但間雜粉紅色及乳白色斑... | 分布: 分布於日本、台灣、中國、菲律賓、新加坡、印度、阿曼灣及澳洲。 | 編修日期: 01-一月-1900

黑帝王燈

學名: Nematobrycon palmeri | 英名: NULL | 俗名: Emperor tetra | 科名: 脂鯉科 | 命名者: Eigenmann 1911 | 特徵: NULL | 分布: South America: Atrato and San Juan River basins. | 編修日期: 22-十一月-2011

九孔螺

學名: Haliotis diversicolor aquatilis | 英名: | 俗名: | 科名: 鮑螺 (Haliotidae) | 命名者: Reeve | 特徵: 貝殼呈橢圓形,體層頗大而扁平,幾均由殼口所佔而成為體層固有的一平殼;螺塔低而偏於側面,全無突出,沿殼之前緣具有1例6至9個穿孔,通常為6至8個孔貫通,殼表面粗糙而多皺,殼內面帶有淺青色真珠光澤。 | 分布: 分布於日本以南至台灣及澎湖等各地沿岸。 | 編修日期: 31-三月-2005

擬穴青蟳

學名: Scylla paramamosain | 英名: Green mud crab | 俗名: 白蟳、粉蟳、正蟳 | 科名: 梭子蟹科 (Portunidae) | 命名者: Estampador 1949 | 特徵: 體色黃綠至墨綠,額緣齒高,額齒呈三角形,齒間隙三角形。螯足掌部背緣在可動指崁入處之後有一對明顯銳刺,各有隆脊往後延伸,兩性的螯足及步足具不明顯多邊形網紋,螯足顏色為橙黃至墨綠。 | 分布: 分布於台灣、廈門、香港與東南亞的越南、高棉、新加坡、菲律賓、加里曼丹及爪哇。 | 編修日期: 01-一月-1900

銀紋笛鯛

學名: Lutjanus argentimaculatus | 英名: Mangrove red snapper | 俗名: 紅槽 | 科名: 笛鯛科 (Lutjanidae) | 命名者: (Forsskål 1775) | 特徵: 體似龍占,體呈紅褐色至深褐色,幼魚體側有7-8條銀色橫帶,隨成長而消失。 | 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台灣以西南海域較多。 | 編修日期: 29-八月-2011

三角蟹屬

學名: Simocarcinus | 英名: Spider crabs | 俗名: | 科名: 蜘蛛蟹科 (Majidae) | 命名者: Miers 1879 | 特徵: | 分布: | 編修日期: 01-一月-1900

黃鱔

學名: Monopterus albus | 英名: | 俗名: | 科名: 鱔 (Synbranchidae) | 命名者: (Zuiew) | 特徵: 體近於圓柱狀,尾部側扁,全裸,僅尾部背面、腹面及近尾端有極低之皮褶,左右鰓膜在喉峽部連合,僅留一小裂孔,眼小,隱於皮下,無胸鰭與腹鰭,尾端尖出,全身黃褐色而有不規則斑紋。 | 分布: 分布於日本、中國、東南亞、印度、澳洲等地區。 | 編修日期: 23-一月-2006

莫氏毛刺蟹

學名: Pilumnus murphyi | 英名: | 俗名: | 科名: 毛刺蟹科 (Pilumnidae) | 命名者: Ng 1988 | 特徵: 頭胸甲近方形,表面均勻密生短絨毛,去毛後光滑,僅具一些分散顆粒,分區不明,額被中央深刻分為兩葉,前側緣具3枚指向前的銳刺,後側緣不具刺;背甲體色絨毛灰色,裸露處呈紅棕色或白色。螯足不等稱,密生短絨毛,... | 分布: 分布於新加坡、安達曼群島及台灣。 | 編修日期: 01-一月-1900

青魚

學名: Mylopharyngodon piceus | 英名: Black carp | 俗名: 烏鰡、鰡仔 | 科名: 鯉科 (Cyprinidae) | 命名者: (Richardson 1846) | 特徵: 體型略呈圓筒形,腹部圓,無腹稜,無鬚。體背及體側上半部呈青黑色,腹部呈灰白色,側面上部帶淺青黑色,各鰭均呈灰黑色,成長後全身轉呈深黑色。 | 分布: 原產於中國,以長江及黃河流域族群量較大,台灣、日本均有引進。 | 編修日期: 29-八月-2011

越南血尾七彩葵扇

學名: Acheilognathus tonkinensis 越南鱊 | 英名: NULL | 俗名: NULL | 科名: 鯉科 | 命名者: (Vaillant 1892) | 特徵: NULL | 分布: 亞洲: 越南北部,中國南部與寮國的 Nam Mat 流域。 | 編修日期: 22-十一月-2011

擬金眼鯛

學名: Centroberyx druzhinini | 英名: Flathead alfonsino | 俗名: 金鱗 | 科名: 金眼鯛科 (Berycidae) | 命名者: (Busakhin) | 特徵: 體甚高,強側扁,頭大,口大而傾斜,下顎突出,眼稍大,尾鰭深分叉,其上下兩葉細長,背鰭一枚,低三角形,後緣略彎入,起點處短棘,向後逐漸增長而緊接於軟條,第一軟條最長(最高),第二軟條次之而與第6棘同長,... | 分布: 台灣未有記錄,日本南部以南至印度、西太平洋均有記錄,南中國海為新記錄。 | 編修日期: 29-八月-2011

霸王短鯛

學名: Apistogramma panduro | 英名: NULL | 俗名: NULL | 科名: 慈鯛科 | 命名者: Römer 1997 | 特徵: NULL | 分布: NULL | 編修日期: 22-四月-2013

大口逆鰺

學名: Scomberoides comnersonnianus | 英名: NULL | 俗名: NULL | 科名: 鰺 (Carangidae) | 命名者: Lacepede | 特徵: 背鰭:I+VI-VII,19-21;臀鰭:II+I,18-20;鰓耙數:8-15。 | 分布: 分布於中國東海及印度洋的海域。 | 編修日期: 05-八月-2011

雙齒近相手蟹

學名: Perisesarma bidens | 英名: | 俗名: | 科名: 方蟹科 (Grapsidae) | 命名者: (De Haan 1835) | 特徵: 頭胸甲方型,中部稍隆,表面具隆線及短剛毛,額寬向下灣,額緣中部明顯內凹。螯足掌部背外側面有兩列梳狀毛,可動指背緣外側具8~10個顆粒隆脊,內側一列細顆粒。步足長節寬扁,指節爪狀。整體背面呈暗褐色,螯足... | 分布: 分布於東亞、東南亞及東印度洋海域。 | 編修日期: 01-一月-1900

花腹鯖

學名: Scomber australasicus | 英名: | 俗名: | 科名: 鯖 (Sombridae) | 命名者: Cuvier | 特徵: 背鰭:X-XII,11-12+5;胸鰭:18-21;臀鰭:I,11-13+5;側線鱗片數:185-195;鰓耙數:10-14+22-28。 | 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及紐、澳等海域。 | 編修日期: 31-三月-2005

武士蟳

學名: Charybdis miles | 英名: | 俗名: 石蟳仔、扁 | 科名: 梭子蟹科 (Portunidae) | 命名者: (De Haan 1835) | 特徵: 頭胸甲卵圓形,長度約為寬度的3/4,表面稍隆且密佈短絨毛,分區不清,中鰓區後緣附近具1對淺黃色眼斑。螯足長大且不對稱,表面具顆粒。頭胸甲與步足大致為暗紅色,螯腳和頭胸甲同為暗紅色但間雜粉紅色及乳白色斑... | 分布: 分布於日本、台灣、中國、菲律賓、新加坡、印度、阿曼灣及澳洲。 | 編修日期: 01-一月-1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