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結清白招潮
- 水產生物圖說 @ 農業部

中名糾結清白招潮的學名是Uca perplexa, 英名是Fiddler crab, 科名是沙蟹科 (Ocypodidae), 命名者是(H. Milne Edwards 1837), 特徵是頭胸甲略呈長方形,額寬,眼窩外齒較向外側突出,指向外前方,後緣甚寬;頭胸甲黑白相間斑紋。大螯腳掌部外側面光滑,兩指扁,咬合緣皆具細鋸齒,有的中部各有一齒突出,相對立,不可動指指端附近的三角齒明顯;步足具棕黑斑紋。, 分布是本種分布於日本、台灣、菲律賓、馬來西亞、緬甸及新幾內亞等。, 編修日期是01-一月-1900.

圖號FRIPC166
編修日期01-一月-1900
圖檔圖1 :
圖1
分類澎湖的蟹類
中名糾結清白招潮
學名Uca perplexa
英名Fiddler crab
科名沙蟹科 (Ocypodidae)
俗名(空)
命名者(H. Milne Edwards 1837)
特徵頭胸甲略呈長方形,額寬,眼窩外齒較向外側突出,指向外前方,後緣甚寬;頭胸甲黑白相間斑紋。大螯腳掌部外側面光滑,兩指扁,咬合緣皆具細鋸齒,有的中部各有一齒突出,相對立,不可動指指端附近的三角齒明顯;步足具棕黑斑紋。
生態棲息於珊瑚礁間高潮線附近沉積的泥灘地及河口高潮線附近雜有小石子的泥沙灘地。揮舞方式為中到高強度的側面式,小螯通常會有相對的動作。在退潮後的1~2小時內的揮舞展示和求偶活動會達到最高潮。
分布本種分布於日本、台灣、菲律賓、馬來西亞、緬甸及新幾內亞等。
利用(空)

圖號

FRIPC166

編修日期

01-一月-1900

圖檔

圖1 :
圖1

分類

澎湖的蟹類

中名

糾結清白招潮

學名

Uca perplexa

英名

Fiddler crab

科名

沙蟹科 (Ocypodidae)

俗名

(空)

命名者

(H. Milne Edwards 1837)

特徵

頭胸甲略呈長方形,額寬,眼窩外齒較向外側突出,指向外前方,後緣甚寬;頭胸甲黑白相間斑紋。大螯腳掌部外側面光滑,兩指扁,咬合緣皆具細鋸齒,有的中部各有一齒突出,相對立,不可動指指端附近的三角齒明顯;步足具棕黑斑紋。

生態

棲息於珊瑚礁間高潮線附近沉積的泥灘地及河口高潮線附近雜有小石子的泥沙灘地。揮舞方式為中到高強度的側面式,小螯通常會有相對的動作。在退潮後的1~2小時內的揮舞展示和求偶活動會達到最高潮。

分布

本種分布於日本、台灣、菲律賓、馬來西亞、緬甸及新幾內亞等。

利用

(空)

根據識別碼 FRIPC166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FRIPC166 資料。

[ 搜尋所有 FRIPC166 ... ]

根據名稱 糾結清白招潮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糾結清白招潮 資料。

[ 搜尋所有 糾結清白招潮 ... ]

在『水產生物圖說』資料集內搜尋:


與糾結清白招潮同分類的水產生物圖說

紋梯形蟹

學名: Trapezia septata | 英名: Coral crab | 俗名: | 科名: 梯形蟹科 (Trapeziidae) | 命名者: Dana 1852 | 特徵: 其外型與網紋梯形蟹相似,但有下列數個特徵可以加以區隔:1、 頭胸甲背面網眼較小,數量較多。2、 額較窄,中樣缺刻深。3、 螯足掌節較長,可動指稍短於掌節背緣。 | 分布: 西沙群島、海南島與日本等地均有分布。 | 編修日期: 01-一月-1900

拳折額蟹

學名: Micippa philyra | 英名: Spider crabs | 俗名: | 科名: 蜘蛛蟹科 (Majidae) | 命名者: (Herbst 1803) | 特徵: 頭胸甲近長方形,表面密具粗顆粒,中線無刺。額彎曲向下方,近直角。前側緣具6個大小不等之鈍齒。雄性螯足粗壯,光裸、表面具顆粒。步足密覆長剛毛,末端爪狀。 | 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從中太平洋經東亞至非洲東岸。 | 編修日期: 01-一月-1900

貝蒂燈

學名: Hemigramus pulcher ''Pretty Tetra'' | 英名: NULL | 俗名: NULL | 科名: 脂鯉科 | 命名者: NULL | 特徵: 吃蠕蟲,小型甲殼動物與植物。 在繁殖場,產卵通常在植物與卵之中發生在 20 到 24 小時內孵化.(參考文獻 7020) 最大的長度報告達到 4.5 公分TL 。 (參考文獻 7020) 水族館保持:... | 分布: 南美洲: 亞馬遜河上游河流域。 | 編修日期: 13-五月-2013

火焰皇后塘鱧

學名: Hypseleotris compressa | 英名: Empire gudgeon | 俗名: NULL | 科名: 塘鱧科 | 命名者: (Krefft 1864) | 特徵: 背棘 (總數): 7; 背的軟條 (總數): 8-9; 臀棘 1; 臀鰭軟條: 10 - 12 | 分布: NULL | 編修日期: 12-十二月-2011

龍鑚異形

學名: NULL | 英名: Leporacanthicus galaxias | 俗名: NULL | 科名: 骨甲鯰科 | 命名者: Isbrücker & Nijssen 1989 | 特徵: NULL | 分布: NULL | 編修日期: 25-十一月-2011

高體鰟鮍

學名: Rhodeus ocellatus | 英名: Rosy bitterling | 俗名: 點鱊、鱊、牛屎鯽仔 | 科名: 鯉科 (Cyprinidae) | 命名者: (Kner 1867) | 特徵: 身體側扁而高,呈菱形。頭短小呈三角形。吻部短而鈍;口小而位於端位,無鬚。體被圓鱗;側線短而不完全,僅前面7個鱗片具有側線管。體色因魚體大小、雌雄及季節而不同,幼魚背鰭上有塊明顯黑斑,雌雄體色差異大,成... | 分布: NULL | 編修日期: 29-八月-2011

善泳蟳

學名: Charybdis natator | 英名: | 俗名: 石蟳仔 | 科名: 梭子蟹科 (Portunidae) | 命名者: (Herbst 1794) | 特徵: 本種與顆粒蟳之外部形態相似,頭胸甲隆起,表面密生絨毛。螯足粗壯不等稱。本種蟹頭胸甲有兩種體色,較大個體者為鮮紅色;較小個體者為棕褐色。螯腳大致為鮮豔的紅色,步腳則與頭胸甲同顏色。 | 分布: 分布於日本、台灣、菲律賓、中國東南沿海、馬來群島、印尼、印度、馬達加斯加及非洲東岸。 | 編修日期: 01-一月-1900

印度青龍鱂

學名: Aplocheilus panchax | 英名: Blue panchax | 俗名: NULL | 科名: 單唇鱂科 | 命名者: (Hamilton 1822) | 特徵: NULL | 分布: NULL | 編修日期: 25-十一月-2011

柄斑秋姑魚

學名: Parupeneus spilurus | 英名: | 俗名: | 科名: 鬚鯛 (Mullidae) | 命名者: (Bleeker) | 特徵: 背鰭:VIII-9;胸鰭:14-16;臀鰭:7;側線鱗片數:30;鰓耙數:5-7+21-22。 | 分布: 分布於南日本至南中國海間。 | 編修日期: 31-三月-2005

日本馬頭魚

學名: Branchiostegus japonicus | 英名: | 俗名: | 科名: 馬頭魚 (Branchiostegidae) | 命名者: (Houttuyn) | 特徵: 體延長而側扁,頭高,上部輪廓在眼以前略呈垂直下降,眼前骨寬闊,眼大,胸鰭自第8枚軟條起突然變短而成一缺刻,體背部深紅色,側面赤色,腹面白色,眼後下方有一長三角形之銀白色斑。背鰭:VII,14-15;臀... | 分布: 分布於中日本到南中國海、中國東海較多。 | 編修日期: 31-三月-2005

悅目大眼蟹

學名: Macrophthalmus erato | 英名: | 俗名: | 科名: 沙蟹科 (Ocypodidae) | 命名者: de Man 1888 | 特徵: 頭胸甲橫長方形,寬度約長度的1.5倍,表面具分散的微細顆粒短剛毛,胃及心區之間的溝痕較深,眼窩背緣稍斜,中部拱起,具細鋸齒,眼柄不及眼窩寬度。雄蟹之螯長節內腹緣具1發音隆脊,掌節外側面具微細顆粒,內側... | 分布: 廣東、福建、印度尼西亞、泰國灣及印度等地均有分布。 | 編修日期: 01-一月-1900

星頭鮫

學名: Cephaloscyllium formosanum | 英名: Formosa swell shark (new name) | 俗名: 蟄鼠沙、蟄儲沙 | 科名: 貓鮫科 (Scyliorhinidae) | 命名者: Teng | 特徵: 體肥大,頭部扁平,口前吻長短,口寬彎曲成弧形,下顎口角部具有明顯痕跡的唇褶,前鼻後緣分叉而達口前緣,後鼻瓣小形,兩顎齒同形,背鰭兩枚,第一背鰭起點在腹鰭起點後方,胸鰭和尾鰭發達。體呈灰赤褐色,背側面約... | 分布: 台灣西南部之東港,東北部之大溪等均有捕獲,南中國海為新分布。 | 編修日期: 29-八月-2011

方型大額蟹

學名: Metopograpsus thukuhar | 英名: | 俗名: | 科名: 方蟹科 (Grapsidae) | 命名者: (Owen 1839) | 特徵: 頭胸甲方型,甲面扁平,額極寬。鰓域有多條斜向條紋。前側緣僅具眼窩,短而銳。體色為土黃色底色,其上有黑色小斑點及少數淡綠色斑塊。螯腳掌部、指節外側為紫色。 | 分布: 分布於台灣、日本、廣西、廣東、夏威夷、塔希提、澳洲、馬達加斯加及非洲東岸。 | 編修日期: 01-一月-1900

花腹鯖

學名: Scomber australasicus | 英名: Spotted mackerel | 俗名: 花飛、青飛 | 科名: 鯖科 (Scombridae) | 命名者: Cuvier | 特徵: 體呈長紡錘形,其橫斷面近於圓形:兩背鰭遠離,頭尖型,兩顎骨、鋤骨及口蓋骨等均有齒,第一背鰭11至13棘,型量(Mode)為11棘,尾部上下各具5枚離鰭,下枝鰓耙數為24至27枚,神經棘間骨數為18至2... | 分布: 台灣產於各地沿海,盛產於蘇澳,日本經韓國、我國以西至澳洲、夏威夷及東部太平洋等均有記錄。 | 編修日期: 29-八月-2011

青鋸蟹

學名: Scylla serrata | 英名: | 俗名: | 科名: 蟹 (Portunidae) | 命名者: (Forsskal) | 特徵: 頭胸甲呈開扇形,殼背平滑無毛,殼前緣兩側各有鋸齒九枚,鉗腳粗大平滑而無毛,體呈青褐色或暗青綠色,贅腳之先端呈淡赤色,步腳與最後泳腳全面呈暗紫色網目。 | 分布: 分布日本南部至南中國海以南的沿岸港灣。 | 編修日期: 31-三月-2005

紋梯形蟹

學名: Trapezia septata | 英名: Coral crab | 俗名: | 科名: 梯形蟹科 (Trapeziidae) | 命名者: Dana 1852 | 特徵: 其外型與網紋梯形蟹相似,但有下列數個特徵可以加以區隔:1、 頭胸甲背面網眼較小,數量較多。2、 額較窄,中樣缺刻深。3、 螯足掌節較長,可動指稍短於掌節背緣。 | 分布: 西沙群島、海南島與日本等地均有分布。 | 編修日期: 01-一月-1900

拳折額蟹

學名: Micippa philyra | 英名: Spider crabs | 俗名: | 科名: 蜘蛛蟹科 (Majidae) | 命名者: (Herbst 1803) | 特徵: 頭胸甲近長方形,表面密具粗顆粒,中線無刺。額彎曲向下方,近直角。前側緣具6個大小不等之鈍齒。雄性螯足粗壯,光裸、表面具顆粒。步足密覆長剛毛,末端爪狀。 | 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從中太平洋經東亞至非洲東岸。 | 編修日期: 01-一月-1900

貝蒂燈

學名: Hemigramus pulcher ''Pretty Tetra'' | 英名: NULL | 俗名: NULL | 科名: 脂鯉科 | 命名者: NULL | 特徵: 吃蠕蟲,小型甲殼動物與植物。 在繁殖場,產卵通常在植物與卵之中發生在 20 到 24 小時內孵化.(參考文獻 7020) 最大的長度報告達到 4.5 公分TL 。 (參考文獻 7020) 水族館保持:... | 分布: 南美洲: 亞馬遜河上游河流域。 | 編修日期: 13-五月-2013

火焰皇后塘鱧

學名: Hypseleotris compressa | 英名: Empire gudgeon | 俗名: NULL | 科名: 塘鱧科 | 命名者: (Krefft 1864) | 特徵: 背棘 (總數): 7; 背的軟條 (總數): 8-9; 臀棘 1; 臀鰭軟條: 10 - 12 | 分布: NULL | 編修日期: 12-十二月-2011

龍鑚異形

學名: NULL | 英名: Leporacanthicus galaxias | 俗名: NULL | 科名: 骨甲鯰科 | 命名者: Isbrücker & Nijssen 1989 | 特徵: NULL | 分布: NULL | 編修日期: 25-十一月-2011

高體鰟鮍

學名: Rhodeus ocellatus | 英名: Rosy bitterling | 俗名: 點鱊、鱊、牛屎鯽仔 | 科名: 鯉科 (Cyprinidae) | 命名者: (Kner 1867) | 特徵: 身體側扁而高,呈菱形。頭短小呈三角形。吻部短而鈍;口小而位於端位,無鬚。體被圓鱗;側線短而不完全,僅前面7個鱗片具有側線管。體色因魚體大小、雌雄及季節而不同,幼魚背鰭上有塊明顯黑斑,雌雄體色差異大,成... | 分布: NULL | 編修日期: 29-八月-2011

善泳蟳

學名: Charybdis natator | 英名: | 俗名: 石蟳仔 | 科名: 梭子蟹科 (Portunidae) | 命名者: (Herbst 1794) | 特徵: 本種與顆粒蟳之外部形態相似,頭胸甲隆起,表面密生絨毛。螯足粗壯不等稱。本種蟹頭胸甲有兩種體色,較大個體者為鮮紅色;較小個體者為棕褐色。螯腳大致為鮮豔的紅色,步腳則與頭胸甲同顏色。 | 分布: 分布於日本、台灣、菲律賓、中國東南沿海、馬來群島、印尼、印度、馬達加斯加及非洲東岸。 | 編修日期: 01-一月-1900

印度青龍鱂

學名: Aplocheilus panchax | 英名: Blue panchax | 俗名: NULL | 科名: 單唇鱂科 | 命名者: (Hamilton 1822) | 特徵: NULL | 分布: NULL | 編修日期: 25-十一月-2011

柄斑秋姑魚

學名: Parupeneus spilurus | 英名: | 俗名: | 科名: 鬚鯛 (Mullidae) | 命名者: (Bleeker) | 特徵: 背鰭:VIII-9;胸鰭:14-16;臀鰭:7;側線鱗片數:30;鰓耙數:5-7+21-22。 | 分布: 分布於南日本至南中國海間。 | 編修日期: 31-三月-2005

日本馬頭魚

學名: Branchiostegus japonicus | 英名: | 俗名: | 科名: 馬頭魚 (Branchiostegidae) | 命名者: (Houttuyn) | 特徵: 體延長而側扁,頭高,上部輪廓在眼以前略呈垂直下降,眼前骨寬闊,眼大,胸鰭自第8枚軟條起突然變短而成一缺刻,體背部深紅色,側面赤色,腹面白色,眼後下方有一長三角形之銀白色斑。背鰭:VII,14-15;臀... | 分布: 分布於中日本到南中國海、中國東海較多。 | 編修日期: 31-三月-2005

悅目大眼蟹

學名: Macrophthalmus erato | 英名: | 俗名: | 科名: 沙蟹科 (Ocypodidae) | 命名者: de Man 1888 | 特徵: 頭胸甲橫長方形,寬度約長度的1.5倍,表面具分散的微細顆粒短剛毛,胃及心區之間的溝痕較深,眼窩背緣稍斜,中部拱起,具細鋸齒,眼柄不及眼窩寬度。雄蟹之螯長節內腹緣具1發音隆脊,掌節外側面具微細顆粒,內側... | 分布: 廣東、福建、印度尼西亞、泰國灣及印度等地均有分布。 | 編修日期: 01-一月-1900

星頭鮫

學名: Cephaloscyllium formosanum | 英名: Formosa swell shark (new name) | 俗名: 蟄鼠沙、蟄儲沙 | 科名: 貓鮫科 (Scyliorhinidae) | 命名者: Teng | 特徵: 體肥大,頭部扁平,口前吻長短,口寬彎曲成弧形,下顎口角部具有明顯痕跡的唇褶,前鼻後緣分叉而達口前緣,後鼻瓣小形,兩顎齒同形,背鰭兩枚,第一背鰭起點在腹鰭起點後方,胸鰭和尾鰭發達。體呈灰赤褐色,背側面約... | 分布: 台灣西南部之東港,東北部之大溪等均有捕獲,南中國海為新分布。 | 編修日期: 29-八月-2011

方型大額蟹

學名: Metopograpsus thukuhar | 英名: | 俗名: | 科名: 方蟹科 (Grapsidae) | 命名者: (Owen 1839) | 特徵: 頭胸甲方型,甲面扁平,額極寬。鰓域有多條斜向條紋。前側緣僅具眼窩,短而銳。體色為土黃色底色,其上有黑色小斑點及少數淡綠色斑塊。螯腳掌部、指節外側為紫色。 | 分布: 分布於台灣、日本、廣西、廣東、夏威夷、塔希提、澳洲、馬達加斯加及非洲東岸。 | 編修日期: 01-一月-1900

花腹鯖

學名: Scomber australasicus | 英名: Spotted mackerel | 俗名: 花飛、青飛 | 科名: 鯖科 (Scombridae) | 命名者: Cuvier | 特徵: 體呈長紡錘形,其橫斷面近於圓形:兩背鰭遠離,頭尖型,兩顎骨、鋤骨及口蓋骨等均有齒,第一背鰭11至13棘,型量(Mode)為11棘,尾部上下各具5枚離鰭,下枝鰓耙數為24至27枚,神經棘間骨數為18至2... | 分布: 台灣產於各地沿海,盛產於蘇澳,日本經韓國、我國以西至澳洲、夏威夷及東部太平洋等均有記錄。 | 編修日期: 29-八月-2011

青鋸蟹

學名: Scylla serrata | 英名: | 俗名: | 科名: 蟹 (Portunidae) | 命名者: (Forsskal) | 特徵: 頭胸甲呈開扇形,殼背平滑無毛,殼前緣兩側各有鋸齒九枚,鉗腳粗大平滑而無毛,體呈青褐色或暗青綠色,贅腳之先端呈淡赤色,步腳與最後泳腳全面呈暗紫色網目。 | 分布: 分布日本南部至南中國海以南的沿岸港灣。 | 編修日期: 31-三月-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