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稻作機械化發展歷程 1
- 農業虛擬博物館 @ 農業部

影片名稱台灣稻作機械化發展歷程 1的片長是11:40, 影片分類是科技, 授權單位是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影片簡介是稻米為國人主要糧食之一,發展水稻及各種農業所需的機器,乃是農業發展主要目標,民國44年,國外引進美麗牌及快樂牌耕耘機,弭補耕牛不足的情形,初期也因為這樣因素,在政府與相關人員努力下,從此打開國人改良農業機械的工作。.

影片編號608
影片名稱台灣稻作機械化發展歷程 1
片長11:40
影片分類科技
影片簡介稻米為國人主要糧食之一,發展水稻及各種農業所需的機器,乃是農業發展主要目標,民國44年,國外引進美麗牌及快樂牌耕耘機,弭補耕牛不足的情形,初期也因為這樣因素,在政府與相關人員努力下,從此打開國人改良農業機械的工作。
授權單位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Youtube連結https://youtu.be/UZ5mOjCRGXc

影片編號

608

影片名稱

台灣稻作機械化發展歷程 1

片長

11:40

影片分類

科技

影片簡介

稻米為國人主要糧食之一,發展水稻及各種農業所需的機器,乃是農業發展主要目標,民國44年,國外引進美麗牌及快樂牌耕耘機,弭補耕牛不足的情形,初期也因為這樣因素,在政府與相關人員努力下,從此打開國人改良農業機械的工作。

授權單位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Youtube連結

https://youtu.be/UZ5mOjCRGXc

根據名稱 台灣稻作機械化發展歷程 1 找到的相關資料

台灣稻作機械化發展歷程 2

片長: 10:12 | 影片分類: 科技 | 授權單位: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 影片簡介: 水稻聯合收穫機於1970年導入水稻生產作業,將水稻收割,脫粒裝袋等工作一次完成,打通水稻生產過程中第二個人工需求最大的瓶頸,早期聯合收割機一次可以收割兩排作業,稻穀乾燥機與乾燥中心發展歷史,詳細介紹機...

@ 農業虛擬博物館

台灣稻作機械化發展歷程 2

片長: 10:12 | 影片分類: 科技 | 授權單位: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 影片簡介: 水稻聯合收穫機於1970年導入水稻生產作業,將水稻收割,脫粒裝袋等工作一次完成,打通水稻生產過程中第二個人工需求最大的瓶頸,早期聯合收割機一次可以收割兩排作業,稻穀乾燥機與乾燥中心發展歷史,詳細介紹機...

@ 農業虛擬博物館

[ 搜尋所有 台灣稻作機械化發展歷程 1 ... ]

在『農業虛擬博物館』資料集內搜尋:


與台灣稻作機械化發展歷程 1同分類的農業虛擬博物館

漁鄉風情畫-第044集

片長: 23:57 | 影片分類: 食農 | 授權單位: 漁業署 | 影片簡介: 台灣近海地區因為過度捕撈及工業廢水的汙染使得魚苗資源減少,有鑒於台灣近海魚源日漸枯竭的警訊,多年來民眾對環保欠缺概念,使海洋嚴重污染。為了加強海洋生物保育宣傳,高雄林園獅子會舉辦「魚蝦苗放流」活動。有...

漁鄉風情畫-第047集

片長: 23:29 | 影片分類: 食農 | 授權單位: 漁業署 | 影片簡介: 土蛙為大家口中的「田雞」,原因就是牠的肉質可媲美雞肉,所以把青蛙取名為田雞,田雞含有礦物質鈣和磷,對保護骨質、促進成長很有幫助。肉質鮮嫩營養價值極高、味道鮮美,含有豐富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少量脂肪...

漁鄉風情畫-第048集

片長: 23:58 | 影片分類: 食農 | 授權單位: 漁業署 | 影片簡介: 台灣曾有「草蝦王國」的美譽,但因環境的影響導致病害,使得過去的風光不再,要如何恢復成功的草蝦養殖,過去十年已有很多的想法及做法被開發出來。近年來,草蝦養殖面積尚有再逐漸地擴增,生產的產品也廣受世界各國...

漁鄉風情畫-第049集

片長: 24:0 | 影片分類: 食農 | 授權單位: 漁業署 | 影片簡介: 一般俗稱的「鰻魚」,多半是指我們淡水養殖的日本鰻,或稱「白鰻」。漁民們都趁著夜晚出來捕撈鰻魚。鰻苗的捕撈大約在每年的11月到隔年2月,是因為成鰻每年8月到10月間都會洄游到海中產卵繁殖,等到鰻苗孵化以...

漁鄉風情畫-第050集

片長: 22:44 | 影片分類: 食農 | 授權單位: 漁業署 | 影片簡介: 鰻魚怕熱,如果氣溫太高會在運銷過程中死亡,所以為了品質,還得用冷卻機降低池子裡的水溫。即使是在裝運的時候,業者也都會以冰塊維持鰻魚的活力。收成完畢後,接下來就是篩選的工作,將不同規格鰻魚分類,就可出售...

漁鄉風情畫-第051集

片長: 23:58 | 影片分類: 食農 | 授權單位: 漁業署 | 影片簡介: 虱目魚全身上下都有經濟價值,有香煎、滷製、煮湯等方式;魚肉可做虱目魚丸、魚鬆,魚皮常用來煮湯,魚骨主要為熬湯用,可謂「完全利用」,營養價值亦高。今天高師傅要介紹兩道虱目魚料理,「三杯魚肚」跟「魚肚麵線...

漁鄉風情畫-第052集

片長: 22:7 | 影片分類: 食農 | 授權單位: 漁業署 | 影片簡介: 虱目魚的吃法多樣,還可製成魚漿,不但營養豐富,小孩子也較能接受這樣的吃法,用火鍋、碳烤、煎煮,甚至出現許多以微波爐即可食用的方式即可享用,對於趕時間的人們都是很方便又不失營養的選擇。今天高師傅介紹海鮮...

漁鄉風情畫-第053集

片長: 23:57 | 影片分類: 食農 | 授權單位: 漁業署 | 影片簡介: 九孔是以龍鬚菜為主要餌料的。養殖的方式概括分為兩種,有海面及陸上養殖。海面養殖為粗放式養殖,在沿海適當的地點圍一個矩形池子,池底鋪上石板或石塊,以作為九孔棲息之用;陸上養殖為集約式養殖,多在岸上興建數...

漁鄉風情畫-第054集

片長: 24:1 | 影片分類: 食農 | 授權單位: 漁業署 | 影片簡介: 龜類和鱉類最明顯的差異在於龜的骨皮上覆蓋有角質化的盾板,而鱉不但沒有盾板,反而有一層柔軟的皮膚;此外,鱉的頸部與吻突較長,且吻端狀似豬鼻。除了面貌長相與外型的不同之外,鱉的尾巴也比龜短。牠們的生活方式...

漁鄉風情畫-第055集

片長: 23:58 | 影片分類: 食農 | 授權單位: 漁業署 | 影片簡介: 日月潭是全台知名天然湖泊,是國內最大內陸湖。潭中盛產各種魚類,味道鮮美,潭邊美景更是不勝枚舉,四時晨昏都有不同的景致。曲腰魚因腹部略帶彎曲而得名,是日月潭裡盛產的魚種。當年先總統蔣公來日月潭巡視時,當...

漁鄉風情畫-第056集

片長: 23:25 | 影片分類: 食農 | 授權單位: 漁業署 | 影片簡介: 自民國75年,推行漁業推廣月刊,讓漁民朋友瞭解政府施政及技術方面的事情。隨著社會的脈動,配合著漁業的政策,對於漁業方面的典故、漁民成功經驗以及產銷方面的資訊來報導,都讓我們的漁民能隨時掌握。整個講起來...

漁鄉風情畫-第057集

片長: 23:58 | 影片分類: 食農 | 授權單位: 漁業署 | 影片簡介: 來到頭城九孔養殖廠,九孔為近年來台灣的主要養殖項目之一,其養殖面積與年產量分佔貝類養殖的第一、二位。主要的食物來源為屬於紅藻類的龍鬚菜,可使九孔獲致最大的成長速率。來發掘宜蘭遊憩地點吧!像頭城海水浴場...

漁鄉風情畫-第058集

片長: 22:59 | 影片分類: 食農 | 授權單位: 漁業署 | 影片簡介: 鼻頭角是位於瑞芳鎮東端的一個小漁村,地理位置凸出於東海,形似人之鼻頭因而有此稱呼。鼻頭漁港屬於一個發展成形的觀光漁港,配合東北角風景管理處推動的藍色公路,鼻頭角的觀光資源將更加倍開發,成為東北角的重要...

漁鄉風情畫-第059集

片長: 23:58 | 影片分類: 食農 | 授權單位: 漁業署 | 影片簡介: 台灣是一個海島,具有海洋文化及漁業發展的優良條件。本片來慶賀漁業署的成立以及署長訂立漁業未來目標,把領域擴大,如漁業的延伸產業,願未來台灣漁業發展更蓬勃。今天來料理熱騰騰的「砂鍋鯊魚皮」。。

漁鄉風情畫-第060集

片長: 22:59 | 影片分類: 食農 | 授權單位: 漁業署 | 影片簡介: 全台主要的文蛤養殖地區以彰化及雲林兩縣為最多,全年皆有生產,文蛤種苗場大都集中於雲林縣的沿海地區。文蛤盛產期約在每年4~9月。當文蛤要採收時,首先使用機器將文蛤從魚塭低部抽到竹筏上,再將採收好的文蛤運...

漁鄉風情畫-第044集

片長: 23:57 | 影片分類: 食農 | 授權單位: 漁業署 | 影片簡介: 台灣近海地區因為過度捕撈及工業廢水的汙染使得魚苗資源減少,有鑒於台灣近海魚源日漸枯竭的警訊,多年來民眾對環保欠缺概念,使海洋嚴重污染。為了加強海洋生物保育宣傳,高雄林園獅子會舉辦「魚蝦苗放流」活動。有...

漁鄉風情畫-第047集

片長: 23:29 | 影片分類: 食農 | 授權單位: 漁業署 | 影片簡介: 土蛙為大家口中的「田雞」,原因就是牠的肉質可媲美雞肉,所以把青蛙取名為田雞,田雞含有礦物質鈣和磷,對保護骨質、促進成長很有幫助。肉質鮮嫩營養價值極高、味道鮮美,含有豐富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少量脂肪...

漁鄉風情畫-第048集

片長: 23:58 | 影片分類: 食農 | 授權單位: 漁業署 | 影片簡介: 台灣曾有「草蝦王國」的美譽,但因環境的影響導致病害,使得過去的風光不再,要如何恢復成功的草蝦養殖,過去十年已有很多的想法及做法被開發出來。近年來,草蝦養殖面積尚有再逐漸地擴增,生產的產品也廣受世界各國...

漁鄉風情畫-第049集

片長: 24:0 | 影片分類: 食農 | 授權單位: 漁業署 | 影片簡介: 一般俗稱的「鰻魚」,多半是指我們淡水養殖的日本鰻,或稱「白鰻」。漁民們都趁著夜晚出來捕撈鰻魚。鰻苗的捕撈大約在每年的11月到隔年2月,是因為成鰻每年8月到10月間都會洄游到海中產卵繁殖,等到鰻苗孵化以...

漁鄉風情畫-第050集

片長: 22:44 | 影片分類: 食農 | 授權單位: 漁業署 | 影片簡介: 鰻魚怕熱,如果氣溫太高會在運銷過程中死亡,所以為了品質,還得用冷卻機降低池子裡的水溫。即使是在裝運的時候,業者也都會以冰塊維持鰻魚的活力。收成完畢後,接下來就是篩選的工作,將不同規格鰻魚分類,就可出售...

漁鄉風情畫-第051集

片長: 23:58 | 影片分類: 食農 | 授權單位: 漁業署 | 影片簡介: 虱目魚全身上下都有經濟價值,有香煎、滷製、煮湯等方式;魚肉可做虱目魚丸、魚鬆,魚皮常用來煮湯,魚骨主要為熬湯用,可謂「完全利用」,營養價值亦高。今天高師傅要介紹兩道虱目魚料理,「三杯魚肚」跟「魚肚麵線...

漁鄉風情畫-第052集

片長: 22:7 | 影片分類: 食農 | 授權單位: 漁業署 | 影片簡介: 虱目魚的吃法多樣,還可製成魚漿,不但營養豐富,小孩子也較能接受這樣的吃法,用火鍋、碳烤、煎煮,甚至出現許多以微波爐即可食用的方式即可享用,對於趕時間的人們都是很方便又不失營養的選擇。今天高師傅介紹海鮮...

漁鄉風情畫-第053集

片長: 23:57 | 影片分類: 食農 | 授權單位: 漁業署 | 影片簡介: 九孔是以龍鬚菜為主要餌料的。養殖的方式概括分為兩種,有海面及陸上養殖。海面養殖為粗放式養殖,在沿海適當的地點圍一個矩形池子,池底鋪上石板或石塊,以作為九孔棲息之用;陸上養殖為集約式養殖,多在岸上興建數...

漁鄉風情畫-第054集

片長: 24:1 | 影片分類: 食農 | 授權單位: 漁業署 | 影片簡介: 龜類和鱉類最明顯的差異在於龜的骨皮上覆蓋有角質化的盾板,而鱉不但沒有盾板,反而有一層柔軟的皮膚;此外,鱉的頸部與吻突較長,且吻端狀似豬鼻。除了面貌長相與外型的不同之外,鱉的尾巴也比龜短。牠們的生活方式...

漁鄉風情畫-第055集

片長: 23:58 | 影片分類: 食農 | 授權單位: 漁業署 | 影片簡介: 日月潭是全台知名天然湖泊,是國內最大內陸湖。潭中盛產各種魚類,味道鮮美,潭邊美景更是不勝枚舉,四時晨昏都有不同的景致。曲腰魚因腹部略帶彎曲而得名,是日月潭裡盛產的魚種。當年先總統蔣公來日月潭巡視時,當...

漁鄉風情畫-第056集

片長: 23:25 | 影片分類: 食農 | 授權單位: 漁業署 | 影片簡介: 自民國75年,推行漁業推廣月刊,讓漁民朋友瞭解政府施政及技術方面的事情。隨著社會的脈動,配合著漁業的政策,對於漁業方面的典故、漁民成功經驗以及產銷方面的資訊來報導,都讓我們的漁民能隨時掌握。整個講起來...

漁鄉風情畫-第057集

片長: 23:58 | 影片分類: 食農 | 授權單位: 漁業署 | 影片簡介: 來到頭城九孔養殖廠,九孔為近年來台灣的主要養殖項目之一,其養殖面積與年產量分佔貝類養殖的第一、二位。主要的食物來源為屬於紅藻類的龍鬚菜,可使九孔獲致最大的成長速率。來發掘宜蘭遊憩地點吧!像頭城海水浴場...

漁鄉風情畫-第058集

片長: 22:59 | 影片分類: 食農 | 授權單位: 漁業署 | 影片簡介: 鼻頭角是位於瑞芳鎮東端的一個小漁村,地理位置凸出於東海,形似人之鼻頭因而有此稱呼。鼻頭漁港屬於一個發展成形的觀光漁港,配合東北角風景管理處推動的藍色公路,鼻頭角的觀光資源將更加倍開發,成為東北角的重要...

漁鄉風情畫-第059集

片長: 23:58 | 影片分類: 食農 | 授權單位: 漁業署 | 影片簡介: 台灣是一個海島,具有海洋文化及漁業發展的優良條件。本片來慶賀漁業署的成立以及署長訂立漁業未來目標,把領域擴大,如漁業的延伸產業,願未來台灣漁業發展更蓬勃。今天來料理熱騰騰的「砂鍋鯊魚皮」。。

漁鄉風情畫-第060集

片長: 22:59 | 影片分類: 食農 | 授權單位: 漁業署 | 影片簡介: 全台主要的文蛤養殖地區以彰化及雲林兩縣為最多,全年皆有生產,文蛤種苗場大都集中於雲林縣的沿海地區。文蛤盛產期約在每年4~9月。當文蛤要採收時,首先使用機器將文蛤從魚塭低部抽到竹筏上,再將採收好的文蛤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