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沙灣考古遺址
- 文資局考古遺址 @ 文化部

個案名稱大沙灣考古遺址的級別名稱是縣(市)定考古遺址, 所屬主管機關是基隆市政府, 指定(登錄)理由是一、大沙灣考古遺址為多文化層遺址,包括新石器時代之訊塘埔文化、圓山文化、鐵器時代的十三行文化,以及清末與日治時期階段等。在文化空間場域發展與脈絡有其連續性。部分資料更可與歷史文獻相互對照,具有特殊性。 二、大沙灣考古遺址為基隆東岸首次系統性之考古大型發現,遺跡、遺物及現象頗為豐富,對於研究新石器時代..., 現狀是現地除地面上之大沙灣砲台遺構、 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基隆市榮民服務處、 基隆市中正區公所戶外空間與停車場外, 已回填並作為沙灣歷史文化園區。.

#大沙灣考古遺址的地圖

案件編號20210115000003
個案名稱大沙灣考古遺址
級別代碼2.1.3
級別名稱縣(市)定考古遺址
評定基準

1:

考古遺址在文化發展脈絡中之定位及意義性

2:

考古遺址在學術研究史上之意義性

3:

考古遺址文化堆積內涵之特殊性及豐富性

4:

同類型考古遺址數量之稀有性

5:

考古遺址保存狀況之完整性

6:

考古遺址供展示教育規劃之適當性
指定(登錄)理由一、大沙灣考古遺址為多文化層遺址,包括新石器時代之訊塘埔文化、圓山文化、鐵器時代的十三行文化,以及清末與日治時期階段等。在文化空間場域發展與脈絡有其連續性。部分資料更可與歷史文獻相互對照,具有特殊性。 二、大沙灣考古遺址為基隆東岸首次系統性之考古大型發現,遺跡、遺物及現象頗為豐富,對於研究新石器時代早期至歷史階段文化發展與人群遷徙過程有其重要性,對於16-17世紀大雞籠社研究亦是不可多得之第一手資料,在學術研究上有極高價值。 三、大沙灣考古遺址呈現各時間階段之不同性質,史前階段做為一居住與活動的範圍;歷史時期則作為抵禦外敵的軍事設施場所;日治階段至今,隨時代演進,該場域除延續做為軍事相關之建築設施,已逐漸轉換成結合歷史、文化、經濟之現代場域。 四、遺址範圍之大沙灣砲臺遺跡,保存尤為完整,特別是砲臺基礎與部分結構,對於研究清末海防砲臺之形式、結構有重要意義。 五、大沙灣砲台遺跡範圍廣、結構特殊且複雜,亦屬目前首次透過考古發掘之大型歷史性、戰爭性結構物,從展示與教育層面而言有其顯著意義。其位置不僅可做為考古遺址現場展示,亦可與周圍設施互通,整體規劃為基隆歷史文化之重要標的。
法令依據第46條、第3條
所屬主管機關基隆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基隆市
distName : 中正區
address : 中正路113號 後方
經度121.758951
緯度25.141257
相對位置基隆市中正區中正路113號後方
代表圖像

ext

pn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1-15/8555005b-ca10-4fa9-b877-e91e722d8731/圖片1_c.pn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1-15/8555005b-ca10-4fa9-b877-e91e722d8731/圖片1.png

name

圖片1
代表圖像來源基隆市文化觀光局
定著土地之範圍基隆市中正區中濱段5-3、5-4、5-5、5-6、5-7、5-58、5-59、5-60、15、16-1、16-5地號,面積共計7,793平方公尺。
發現原因說明基隆市政府透過文化部補助辦理「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計畫」,接續前階研究,在本址發掘大沙灣石圍遺構下遺跡。
鄰近遺址核對位於或鄰近普查遺址
文化意義一、 彰顯價值:大沙灣考古遺址的發掘成果顯示其為一多文化層遺址,不僅在學術研究上有其重要性,同時出土的各類遺物、遺構在教育推廣方面也具有相當的「可視性」。獲指定後可受全國與國際重視。 二、 現地保存: 考古遺址以「現地保存」而言,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就是盡可能呈現「世界文化遺產」中所講求的「真實性」及「完整性」 。而大沙灣考古遺址中的大沙灣三合土砲臺、砂岩砌石護牆、柱洞(木樁)等重要遺構,屬首次透過考古發現的大型歷史戰爭遺構,同時也伴隨出土各類遺物,不僅代表基隆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真實性的戰爭遺留,也具備「 In Situ」(原地)及不可移動的完整特性。 三、 教育推廣: 指定後不僅可達到保存目的,同時也涵蓋有教育推廣的意義。考古發掘成果最終目的就是要做到教育推廣層面,而非將成果束之高閣。後續不僅可促成文化資產保護的目的,亦能「以古思今」達到歷史教育與文化傳承的理念。 四、 觀光遊憩: 指定考古遺址所在的沙灣地區,有著豐富的文化歷史,目前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已將清法戰爭園區、基隆司令部校官眷舍、基隆要塞司令官邸、太平輪紀念碑等文化資產整合串聯,使沙灣地區的歷史文化具備有「脈絡性」,意即將歷史變成「故事」以推動休憩娛樂,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五、 後續研究: 指定考古遺址後,除於指定範圍繼續進行考古展示教育推廣與研究,並可以目前範圍為基礎,階段性擴大發掘研究,以期重現遺址全貌。
歷史沿革昭和9年(1934年),石坂莊作、宮本延人發表〈基隆附近の石器〉一文,文中提到分別在真砂町(今真砂、中砂、正砂、砂灣、建國等里) 等地發現斧鋤形器、有肩石斧、石錛、凹石、石錘等。昭和18年(1943年),河井隆敏在海水域場東側的大沙灣海邊發現貝塚,發掘結果僅發現一件繩紋陶片,其餘均為中國瓷片。 民國99年(2010年),劉益昌教授協助閻亞寧教授進行《基隆市歷史建築大沙灣石圍遺構調查研究》,針對石圍遺構及其周圍地區進行7處考古探坑,發掘結果顯示地層自上而下主要以表土層、回填層(三合土遺構遭拆毀的堆積)為主,並出土 18-19世紀的中國陶瓷器與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日本瓷器,此外尚有一件17世紀後半葉的安平壺口緣殘片。 基隆市文化局於民國108年(2017年) 4月至110年(2021年)4月,獲文化部補助「 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 執行「 大沙灣石圍遺構考古調查發掘計畫」 發掘15處考古探坑,據以進行考古遺址指定作業。
現狀現地除地面上之大沙灣砲台遺構、 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基隆市榮民服務處、 基隆市中正區公所戶外空間與停車場外, 已回填並作為沙灣歷史文化園區。
使用情形主要區域作為沙灣歷史文化園區,供休閒遊憩與文化教育使用。
土地使用狀況沙灣歷史文化園區、 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 基隆市榮民服務處、 基隆市中正區公所戶外空間、中正區公所機車停車場。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府授文資壹字第1110330047B號
registerDate : 2022-02-15 14:01:12.539
note : 公告「大沙灣考古遺址」為市定考古遺址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基隆市
distName : 中正區
landNo : 中濱段
landSerialNo : 5-3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 : 住宅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基隆市
distName : 中正區
landNo : 中濱段
landSerialNo : 5-4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 : 住宅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3:

itemNo : 3
cityName : 基隆市
distName : 中正區
landNo : 中濱段
landSerialNo : 5-5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 : 住宅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4:

itemNo : 4
cityName : 基隆市
distName : 中正區
landNo : 中濱段
landSerialNo : 5-6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 : 住宅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5:

itemNo : 5
cityName : 基隆市
distName : 中正區
landNo : 中濱段
landSerialNo : 5-7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 : 住宅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6:

itemNo : 6
cityName : 基隆市
distName : 中正區
landNo : 中濱段
landSerialNo : 5-58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 : 住宅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7:

itemNo : 7
cityName : 基隆市
distName : 中正區
landNo : 中濱段
landSerialNo : 5-60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 : 住宅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8:

itemNo : 8
cityName : 基隆市
distName : 中正區
landNo : 中濱段
landSerialNo : 15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 : 其他使用區
cityLandUseTypeOther : 公園兼兒童遊樂場用地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9:

itemNo : 9
cityName : 基隆市
distName : 中正區
landNo : 中濱段
landSerialNo : 16-1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 : 其他使用區
cityLandUseTypeOther : 公園兼兒童遊樂場用地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0:

itemNo : 10
cityName : 基隆市
distName : 中正區
landNo : 中濱段
landSerialNo : 16-5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 : 其他使用區
cityLandUseTypeOther : 公園兼兒童遊樂場用地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1:

itemNo : 11
cityName : 基隆市
distName : 中正區
landNo : 中濱段
landSerialNo : 5-59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 : 其他使用區
cityLandUseTypeOther : 公園兼兒童遊樂場用地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rchaeologicalSite/20210115000003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3-15/d366cb73-71a7-40e6-b669-1a1e5387423b/1110216局-本府指定「大沙灣考古遺址」為本市市定考古遺址.pdf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行政院國家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2: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

3: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基隆市文化觀光局

4: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基隆市公共汽車管理處
主管機關名稱基隆市文化觀光局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基隆市信一路181號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2)2422-4170#272
repImgId92119

案件編號

20210115000003

個案名稱

大沙灣考古遺址

級別代碼

2.1.3

級別名稱

縣(市)定考古遺址

評定基準

1:

考古遺址在文化發展脈絡中之定位及意義性

2:

考古遺址在學術研究史上之意義性

3:

考古遺址文化堆積內涵之特殊性及豐富性

4:

同類型考古遺址數量之稀有性

5:

考古遺址保存狀況之完整性

6:

考古遺址供展示教育規劃之適當性

指定(登錄)理由

一、大沙灣考古遺址為多文化層遺址,包括新石器時代之訊塘埔文化、圓山文化、鐵器時代的十三行文化,以及清末與日治時期階段等。在文化空間場域發展與脈絡有其連續性。部分資料更可與歷史文獻相互對照,具有特殊性。 二、大沙灣考古遺址為基隆東岸首次系統性之考古大型發現,遺跡、遺物及現象頗為豐富,對於研究新石器時代早期至歷史階段文化發展與人群遷徙過程有其重要性,對於16-17世紀大雞籠社研究亦是不可多得之第一手資料,在學術研究上有極高價值。 三、大沙灣考古遺址呈現各時間階段之不同性質,史前階段做為一居住與活動的範圍;歷史時期則作為抵禦外敵的軍事設施場所;日治階段至今,隨時代演進,該場域除延續做為軍事相關之建築設施,已逐漸轉換成結合歷史、文化、經濟之現代場域。 四、遺址範圍之大沙灣砲臺遺跡,保存尤為完整,特別是砲臺基礎與部分結構,對於研究清末海防砲臺之形式、結構有重要意義。 五、大沙灣砲台遺跡範圍廣、結構特殊且複雜,亦屬目前首次透過考古發掘之大型歷史性、戰爭性結構物,從展示與教育層面而言有其顯著意義。其位置不僅可做為考古遺址現場展示,亦可與周圍設施互通,整體規劃為基隆歷史文化之重要標的。

法令依據

第46條、第3條

所屬主管機關

基隆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基隆市
distName : 中正區
address : 中正路113號 後方

經度

121.758951

緯度

25.141257

相對位置

基隆市中正區中正路113號後方

代表圖像

ext

pn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1-15/8555005b-ca10-4fa9-b877-e91e722d8731/圖片1_c.pn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1-15/8555005b-ca10-4fa9-b877-e91e722d8731/圖片1.png

name

圖片1

代表圖像來源

基隆市文化觀光局

定著土地之範圍

基隆市中正區中濱段5-3、5-4、5-5、5-6、5-7、5-58、5-59、5-60、15、16-1、16-5地號,面積共計7,793平方公尺。

發現原因說明

基隆市政府透過文化部補助辦理「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計畫」,接續前階研究,在本址發掘大沙灣石圍遺構下遺跡。

鄰近遺址核對

位於或鄰近普查遺址

文化意義

一、 彰顯價值:大沙灣考古遺址的發掘成果顯示其為一多文化層遺址,不僅在學術研究上有其重要性,同時出土的各類遺物、遺構在教育推廣方面也具有相當的「可視性」。獲指定後可受全國與國際重視。 二、 現地保存: 考古遺址以「現地保存」而言,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就是盡可能呈現「世界文化遺產」中所講求的「真實性」及「完整性」 。而大沙灣考古遺址中的大沙灣三合土砲臺、砂岩砌石護牆、柱洞(木樁)等重要遺構,屬首次透過考古發現的大型歷史戰爭遺構,同時也伴隨出土各類遺物,不僅代表基隆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真實性的戰爭遺留,也具備「 In Situ」(原地)及不可移動的完整特性。 三、 教育推廣: 指定後不僅可達到保存目的,同時也涵蓋有教育推廣的意義。考古發掘成果最終目的就是要做到教育推廣層面,而非將成果束之高閣。後續不僅可促成文化資產保護的目的,亦能「以古思今」達到歷史教育與文化傳承的理念。 四、 觀光遊憩: 指定考古遺址所在的沙灣地區,有著豐富的文化歷史,目前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已將清法戰爭園區、基隆司令部校官眷舍、基隆要塞司令官邸、太平輪紀念碑等文化資產整合串聯,使沙灣地區的歷史文化具備有「脈絡性」,意即將歷史變成「故事」以推動休憩娛樂,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五、 後續研究: 指定考古遺址後,除於指定範圍繼續進行考古展示教育推廣與研究,並可以目前範圍為基礎,階段性擴大發掘研究,以期重現遺址全貌。

歷史沿革

昭和9年(1934年),石坂莊作、宮本延人發表〈基隆附近の石器〉一文,文中提到分別在真砂町(今真砂、中砂、正砂、砂灣、建國等里) 等地發現斧鋤形器、有肩石斧、石錛、凹石、石錘等。昭和18年(1943年),河井隆敏在海水域場東側的大沙灣海邊發現貝塚,發掘結果僅發現一件繩紋陶片,其餘均為中國瓷片。 民國99年(2010年),劉益昌教授協助閻亞寧教授進行《基隆市歷史建築大沙灣石圍遺構調查研究》,針對石圍遺構及其周圍地區進行7處考古探坑,發掘結果顯示地層自上而下主要以表土層、回填層(三合土遺構遭拆毀的堆積)為主,並出土 18-19世紀的中國陶瓷器與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日本瓷器,此外尚有一件17世紀後半葉的安平壺口緣殘片。 基隆市文化局於民國108年(2017年) 4月至110年(2021年)4月,獲文化部補助「 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 執行「 大沙灣石圍遺構考古調查發掘計畫」 發掘15處考古探坑,據以進行考古遺址指定作業。

現狀

現地除地面上之大沙灣砲台遺構、 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基隆市榮民服務處、 基隆市中正區公所戶外空間與停車場外, 已回填並作為沙灣歷史文化園區。

使用情形

主要區域作為沙灣歷史文化園區,供休閒遊憩與文化教育使用。

土地使用狀況

沙灣歷史文化園區、 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 基隆市榮民服務處、 基隆市中正區公所戶外空間、中正區公所機車停車場。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府授文資壹字第1110330047B號
registerDate : 2022-02-15 14:01:12.539
note : 公告「大沙灣考古遺址」為市定考古遺址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基隆市
distName : 中正區
landNo : 中濱段
landSerialNo : 5-3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 : 住宅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基隆市
distName : 中正區
landNo : 中濱段
landSerialNo : 5-4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 : 住宅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3:

itemNo : 3
cityName : 基隆市
distName : 中正區
landNo : 中濱段
landSerialNo : 5-5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 : 住宅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4:

itemNo : 4
cityName : 基隆市
distName : 中正區
landNo : 中濱段
landSerialNo : 5-6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 : 住宅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5:

itemNo : 5
cityName : 基隆市
distName : 中正區
landNo : 中濱段
landSerialNo : 5-7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 : 住宅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6:

itemNo : 6
cityName : 基隆市
distName : 中正區
landNo : 中濱段
landSerialNo : 5-58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 : 住宅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7:

itemNo : 7
cityName : 基隆市
distName : 中正區
landNo : 中濱段
landSerialNo : 5-60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 : 住宅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8:

itemNo : 8
cityName : 基隆市
distName : 中正區
landNo : 中濱段
landSerialNo : 15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 : 其他使用區
cityLandUseTypeOther : 公園兼兒童遊樂場用地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9:

itemNo : 9
cityName : 基隆市
distName : 中正區
landNo : 中濱段
landSerialNo : 16-1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 : 其他使用區
cityLandUseTypeOther : 公園兼兒童遊樂場用地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0:

itemNo : 10
cityName : 基隆市
distName : 中正區
landNo : 中濱段
landSerialNo : 16-5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 : 其他使用區
cityLandUseTypeOther : 公園兼兒童遊樂場用地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1:

itemNo : 11
cityName : 基隆市
distName : 中正區
landNo : 中濱段
landSerialNo : 5-59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 : 其他使用區
cityLandUseTypeOther : 公園兼兒童遊樂場用地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rchaeologicalSite/20210115000003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3-15/d366cb73-71a7-40e6-b669-1a1e5387423b/1110216局-本府指定「大沙灣考古遺址」為本市市定考古遺址.pdf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行政院國家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2: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

3: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基隆市文化觀光局

4: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基隆市公共汽車管理處

主管機關名稱

基隆市文化觀光局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基隆市信一路181號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2)2422-4170#272

repImgId

92119

大沙灣考古遺址地圖 [ 導航 ]


按這裡載入大沙灣考古遺址的地圖

(需要開啟瀏覽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根據識別碼 20210115000003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210115000003 資料。

[ 搜尋所有 20210115000003 ... ]

根據名稱 大沙灣考古遺址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大沙灣考古遺址 資料。

[ 搜尋所有 大沙灣考古遺址 ... ]

在『文資局考古遺址』資料集內搜尋:


與大沙灣考古遺址同分類的文資局考古遺址

大馬璘考古遺址

級別名稱: 縣(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南投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大馬璘考古遺址為日治時期初所發現的遺址,從發現至今,共經歷了9次考古發掘工作,由每一次的調查及考古發掘的資料顯示,大馬璘考古遺址的地下資料是相當豐富而多元的。由於文化內涵具有獨特性且具代表性,因此... | 現狀: 大馬璘遺址文化園區

古坑‧大坪頂 遺址

級別名稱: 縣(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雲林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遺址具完整文化層,含有繩紋陶及營埔式灰黑陶二層文化層堆積,文化內涵堆積豐富,且遺跡豐富。 二、目前保存狀況良好,並與湖山水庫鄰近,具有展示教育之重要性。 | 現狀: 遺址西側之侵蝕斷崖仍有不斷崩坍現象,致使考古遺物露出並且掉落斷崖,若無邊坡處理,遺址內涵有持續受損之虞。

古笨港遺址

級別名稱: 縣(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雲林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符合遺址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規定第3條第1、2款規定,文化發展脈絡中之定位意義性及學術研究史上意義性。 (二)早期聚落因土石流淹沒之個案,目前甚少。 (三)此案為重要的明清時代考古遺址,宜予以全面... | 現狀: 局部都巿計畫用地、部份農地、部份河川地

魚寮考古遺址

級別名稱: 縣(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嘉義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本遺址發現源起約在1940年前後,首見於鹿野忠雄「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中,並由其命名為魚寮型遺址。該地有兩層不同時代的史前文化堆積,下層為繩紋紅陶文化牛稠子類型,上層的史前文化為大湖文化魚寮類... | 現狀: 遺址目前為甘蔗田。

麻豆水堀頭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遺址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指定之基準 | 現狀: 麻豆水堀頭遺址之三合土結構部分埋藏地下,可見部份大致完好。其週遭地區,目前為「麻豆古港暨水堀頭史蹟文化園區」。

瘦砂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瘦砂遺址」包含三層文化層,出土遺物及生態遺物豐富,其中大湖文化保存豐富,狀態良好。 | 現狀: 現為樹谷園區綠4及公滯5用地,保存狀況佳。

五間厝南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五間厝南遺址」,有黑陶文化等文化層,具多樣性,內涵豐富且保存狀況良好,具文化期相之代表性。 | 現狀: 1.遺址西側專35用地業經搶救發掘。 2.遺址東側綠26用地規劃為公園綠地,且遺留埋藏深,保存狀況良好。

新市.木柵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新市.木柵遺址」代表近代漢人文化,在區域發展史上,有其明確意義,具歷史考古研究價值,值得保存。 | 現狀: 西側樹谷園區部分業經搶救發掘,東側南科園區部分規劃為公園綠地(公33)。

道爺南糖廍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遺址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指定之基準 | 現狀: 原台南縣政府文化局已辦理完成「糖廍強固維護計畫」,將糖廍之土埆結構,以矽酸酯(silicic acid ester)和OH100等材質強固後,完成回填保護作業。

東沙考古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高雄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東沙考古遺址」位於南海島群-東沙群島-東沙島之潟湖中段,為十八世紀晚期至十九世紀-清朝中晚期遺址。 文化遺物有:陶器(橄欖綠釉唇口罐、素燒磨研器、堆貼龍紋折沿口褐釉盆、褐釉硬陶片、素燒陶壺)、瓷... | 現狀: 四周目前均為草海桐等雜林,地表可見零星陶瓷碎片。

鳳鼻頭(中坑門)考古遺址

級別名稱: 國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鳳鼻頭(中坑門)遺址位於本市林園區中門村中坑門聚落北側,鳳山丘陵南端前緣緩坡處,為一處海升後沖積平原所形成的台地,至今約有3500~2000年的歷史,在日治末期由日人考古學者坪井清足於挖掘壕溝時被... | 現狀: 遺址現況分布有果園、植栽及墓葬等,地主自行維護其果園用地,日常維護人員清掃遺址範圍內產業道路垃圾,路旁雜草整修;大雨過後,易雜草叢生再另雇工協助日常管理維護人員共同清理,並注意排水情形及路面污泥清除,...

萬山岩雕群考古遺址

級別名稱: 國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遺址在文化發展脈絡中之定位及意義性:萬山岩雕圖案母題具有族群文化發展的高度價值,同時具有高度敘事的意涵。岩雕母題有具體構圖,非為雜亂無章即興之作;族群社會利用圖案母題表現故事,顯示該社會已有高度發... | 現狀: 因人煙罕至,因此目前無人使用。

卑南考古遺址

級別名稱: 國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一、具文化發展脈絡中之定位及學術研究史上之意義: 卑南考古遺址保存大坌坑文化、富山文化、卑南文化、三和文化等多層文化層,年代從距今5,300年持續至1,900年前,歷經臺灣新石器時代早中晚期至金屬器時... | 現狀: 目前正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依「卑南文化公園整體計畫」之遺址保存計畫逐年辦理卑南遺址第二期範圍土地徵收,第三期範圍亦正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補助台東縣政府辦理遺址勘查以確認遺址範圍及內涵,以為後續卑...

巴蘭考古遺址

級別名稱: 縣(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依據遺址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符合指定基準第五項:遺址保存狀況之完整性及第六項:遺址供展示教育規劃之適當性。 | 現狀: 指定為縣定遺址,現地保護。

都蘭考古遺址

級別名稱: 縣(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依據遺址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符合指定基準第五項:遺址保存狀況之完整性及第六項:遺址供展示教育規劃之適當性。 | 現狀: 石棺區及石壁區已設置簡易遺址步道,現地保存及展示,並由社區協助整理附近環境。

大馬璘考古遺址

級別名稱: 縣(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南投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大馬璘考古遺址為日治時期初所發現的遺址,從發現至今,共經歷了9次考古發掘工作,由每一次的調查及考古發掘的資料顯示,大馬璘考古遺址的地下資料是相當豐富而多元的。由於文化內涵具有獨特性且具代表性,因此... | 現狀: 大馬璘遺址文化園區

古坑‧大坪頂 遺址

級別名稱: 縣(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雲林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遺址具完整文化層,含有繩紋陶及營埔式灰黑陶二層文化層堆積,文化內涵堆積豐富,且遺跡豐富。 二、目前保存狀況良好,並與湖山水庫鄰近,具有展示教育之重要性。 | 現狀: 遺址西側之侵蝕斷崖仍有不斷崩坍現象,致使考古遺物露出並且掉落斷崖,若無邊坡處理,遺址內涵有持續受損之虞。

古笨港遺址

級別名稱: 縣(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雲林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符合遺址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規定第3條第1、2款規定,文化發展脈絡中之定位意義性及學術研究史上意義性。 (二)早期聚落因土石流淹沒之個案,目前甚少。 (三)此案為重要的明清時代考古遺址,宜予以全面... | 現狀: 局部都巿計畫用地、部份農地、部份河川地

魚寮考古遺址

級別名稱: 縣(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嘉義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本遺址發現源起約在1940年前後,首見於鹿野忠雄「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中,並由其命名為魚寮型遺址。該地有兩層不同時代的史前文化堆積,下層為繩紋紅陶文化牛稠子類型,上層的史前文化為大湖文化魚寮類... | 現狀: 遺址目前為甘蔗田。

麻豆水堀頭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遺址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指定之基準 | 現狀: 麻豆水堀頭遺址之三合土結構部分埋藏地下,可見部份大致完好。其週遭地區,目前為「麻豆古港暨水堀頭史蹟文化園區」。

瘦砂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瘦砂遺址」包含三層文化層,出土遺物及生態遺物豐富,其中大湖文化保存豐富,狀態良好。 | 現狀: 現為樹谷園區綠4及公滯5用地,保存狀況佳。

五間厝南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五間厝南遺址」,有黑陶文化等文化層,具多樣性,內涵豐富且保存狀況良好,具文化期相之代表性。 | 現狀: 1.遺址西側專35用地業經搶救發掘。 2.遺址東側綠26用地規劃為公園綠地,且遺留埋藏深,保存狀況良好。

新市.木柵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新市.木柵遺址」代表近代漢人文化,在區域發展史上,有其明確意義,具歷史考古研究價值,值得保存。 | 現狀: 西側樹谷園區部分業經搶救發掘,東側南科園區部分規劃為公園綠地(公33)。

道爺南糖廍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遺址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指定之基準 | 現狀: 原台南縣政府文化局已辦理完成「糖廍強固維護計畫」,將糖廍之土埆結構,以矽酸酯(silicic acid ester)和OH100等材質強固後,完成回填保護作業。

東沙考古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高雄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東沙考古遺址」位於南海島群-東沙群島-東沙島之潟湖中段,為十八世紀晚期至十九世紀-清朝中晚期遺址。 文化遺物有:陶器(橄欖綠釉唇口罐、素燒磨研器、堆貼龍紋折沿口褐釉盆、褐釉硬陶片、素燒陶壺)、瓷... | 現狀: 四周目前均為草海桐等雜林,地表可見零星陶瓷碎片。

鳳鼻頭(中坑門)考古遺址

級別名稱: 國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鳳鼻頭(中坑門)遺址位於本市林園區中門村中坑門聚落北側,鳳山丘陵南端前緣緩坡處,為一處海升後沖積平原所形成的台地,至今約有3500~2000年的歷史,在日治末期由日人考古學者坪井清足於挖掘壕溝時被... | 現狀: 遺址現況分布有果園、植栽及墓葬等,地主自行維護其果園用地,日常維護人員清掃遺址範圍內產業道路垃圾,路旁雜草整修;大雨過後,易雜草叢生再另雇工協助日常管理維護人員共同清理,並注意排水情形及路面污泥清除,...

萬山岩雕群考古遺址

級別名稱: 國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遺址在文化發展脈絡中之定位及意義性:萬山岩雕圖案母題具有族群文化發展的高度價值,同時具有高度敘事的意涵。岩雕母題有具體構圖,非為雜亂無章即興之作;族群社會利用圖案母題表現故事,顯示該社會已有高度發... | 現狀: 因人煙罕至,因此目前無人使用。

卑南考古遺址

級別名稱: 國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一、具文化發展脈絡中之定位及學術研究史上之意義: 卑南考古遺址保存大坌坑文化、富山文化、卑南文化、三和文化等多層文化層,年代從距今5,300年持續至1,900年前,歷經臺灣新石器時代早中晚期至金屬器時... | 現狀: 目前正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依「卑南文化公園整體計畫」之遺址保存計畫逐年辦理卑南遺址第二期範圍土地徵收,第三期範圍亦正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補助台東縣政府辦理遺址勘查以確認遺址範圍及內涵,以為後續卑...

巴蘭考古遺址

級別名稱: 縣(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依據遺址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符合指定基準第五項:遺址保存狀況之完整性及第六項:遺址供展示教育規劃之適當性。 | 現狀: 指定為縣定遺址,現地保護。

都蘭考古遺址

級別名稱: 縣(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依據遺址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符合指定基準第五項:遺址保存狀況之完整性及第六項:遺址供展示教育規劃之適當性。 | 現狀: 石棺區及石壁區已設置簡易遺址步道,現地保存及展示,並由社區協助整理附近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