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美史前石器製造場考古遺址群(包含南港遺址第一、二、三、四地點、東湖遺址、西北灣遺址、西湖遺址)
- 文資局考古遺址 @ 文化部

個案名稱七美史前石器製造場考古遺址群(包含南港遺址第一、二、三、四地點、東湖遺址、西北灣遺址、西湖遺址)的級別名稱是縣(市)定考古遺址, 所屬主管機關是澎湖縣政府, 指定(登錄)理由是1.考古遺址在文化發展脈絡中之定位及意義性:距今四千多至三千多年前,七美島出現多處玄武岩打石場,並將初步打製的石材運送至台灣南部。採石、製造、生活運用、產業運輸,形成澎湖群島與台灣南部的共同史前文化分佈圖。 2.考古遺址在學術研究史上意義性:為首次確認史前大型的打石場,石材並大量運送台灣南部,凸顯出....

#七美史前石器製造場考古遺址群(包含南港遺址第一、二、三、四地點、東湖遺址、西北灣遺址、西湖遺址)的地圖

案件編號20210303000001
個案名稱七美史前石器製造場考古遺址群(包含南港遺址第一、二、三、四地點、東湖遺址、西北灣遺址、西湖遺址)
級別代碼2.1.3
級別名稱縣(市)定考古遺址
評定基準

1:

考古遺址在文化發展脈絡中之定位及意義性

2:

考古遺址在學術研究史上之意義性

3:

考古遺址文化堆積內涵之特殊性及豐富性

4:

同類型考古遺址數量之稀有性

5:

考古遺址保存狀況之完整性

6:

考古遺址供展示教育規劃之適當性
指定(登錄)理由1.考古遺址在文化發展脈絡中之定位及意義性:距今四千多至三千多年前,七美島出現多處玄武岩打石場,並將初步打製的石材運送至台灣南部。採石、製造、生活運用、產業運輸,形成澎湖群島與台灣南部的共同史前文化分佈圖。 2.考古遺址在學術研究史上意義性:為首次確認史前大型的打石場,石材並大量運送台灣南部,凸顯出澎湖群島和台灣南部透過石材的交易使用,構成完整的產業過程,具學術研究價值與意義。 3.考古遺址文化堆積內涵之特殊性及豐富性:文化堆積極為豐富,保留大量的不同石器製作過程的廢料、粗胚、打石工具等,可做更精緻的打石行為分析。 4.同類型遺址數量之稀有性:我國繼東部玉礦產區以來,第二處重要的石器製造場,於整個亞洲東岸沿海而言極為 少見。 5.考古遺址保存狀況之完整性:雖有部份遺物被遷移利用,甚至道路建設之破壞,大部分遺址保存狀況仍佳。 6.考古遺址供展示教育規劃之適當性:可及性良好,地表即可見到大量的打石廢料、打石工具等,可提供相關展示教育之規劃。
法令依據第3條第1項第1、2、3、4、5、6款
所屬主管機關澎湖縣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七美鄉
address : (空)
經度119.42558
緯度23.19144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3-03/86f4c7e9-e12b-407a-bfb9-cef30154e684/DSC_0644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3-03/86f4c7e9-e12b-407a-bfb9-cef30154e684/DSC_0644.jpg

name

DSC_0644
代表圖像來源主管機關拍攝
定著土地之範圍一、南港遺址第一地點: (一)核心區: 1.經緯度:東經119°25'34.6" 北緯23°11'27.2",面積30X3m(90㎡)。 2.該處無地號。 二、南港遺址第二地點: (一)核心區:七美一段970、976地號,面積25X10m(250㎡)。 (二)緩衝區:前揭土地核心區範圍外, 1. 東以976地號地籍或道路左邊為界。 2. 北側以遺址北緣向北延伸30公尺。 3. 西側以970地號地籍線為界。 4. 南側為遺址南緣向南延伸30公尺或至海崖邊為界。 5. 排除既有墓葬。 三、南港遺址第三地點: (一)核心區:七美一段812地號,面積12X8m(96㎡)。 (二)緩衝區:812地號內除核心範圍外, 1. 812地號內,七美人塜後方階梯為起始之後的範圍為主,緩衝區之範圍,以812地號之地籍線為界。 四、南港遺址第四地點: (一)核心區:七美一段858地號,面積100X40m(4,000㎡)。 (二)緩衝區:858地號核心區範圍外, 1. 排除既有道路及墓葬。 2. 西北、東南及西南以遺址邊界向外延伸50公尺為界,其餘以地籍線為界。 五、東湖遺址: (一)核心區: 1.大嶼段449、449-1、450、450-1、467-1、467-2、467-5地號,面積115X30m。 2.排除既有道路 (二)緩衝區:前揭土地核心區範圍外, 1. 467-1地號西南延伸至道路界線。 2. 467-5地號之範圍:450地號上緣及461地號下緣延伸。 3. 其餘以地籍線為界。 六、西北灣遺址: (一)核心區:大嶼段1681-8、1681-23地號,面積約 1500㎡。 (二)緩衝區:前揭土地核心區範圍外, 1. 東、西自遺址最寬處向外延伸50公尺。 2. 南至1681-8地號地籍線,排除道路。 3. 北至海崖邊界或1681-23地號地籍線。 七、西湖遺址: (一)核心區:七美四段130、135、129、131地號,面積45X20m(900㎡)。 (二)緩衝區:前揭核心區範圍外, 1. 北側、西側及西南側以遺址邊緣往外30m為原則,其餘採地籍線。 2. 排除既有墓葬、道路。
文化意義考古學家藉由四處史前石器製造場及南港聚落遺址的內容,不但重建了4000 多年前七美史前石器工業的內涵,並從所獲得史前人類將七美嶼的石器運到50公里外的台灣西南部及140 公里遠的福建東山島之考古證據,見證了當時人類對自然資源的辨識能力、開採與利用的智慧與技術,以及長距離航海運輸的能力,同時也呈現基於玄武岩石材的開採與利用,所形成的一個遠古石器貿易體系。
歷史沿革1983年中央研究院考古學者臧振華在澎湖七美嶼進行考古調查,於七美人塚北方、﹝魚月﹞鯉港西邊之海階上發現了南港遺址,並進行了試掘。當時依據地表採集及發掘出土眾多玄武岩石器、打製石器廢料、大量陶片、貝殼,以及一座墓葬,推測此遺址是一處史前的聚落遺址,但是也可能同時是一處史前石器製造與供應中心,因為該址所發現玄武岩石器的數量非常豐富,似乎超過這個遺址居民可以消耗的數量。從相伴出土之陶器及碳14測定年代推測,這個遺址是屬於澎湖鎖港文化期的遺址,年代大約在4500BP左右(Tsang 1992)。但當時受限於經費和時間,未能作進一步研究。 南港遺址的報告引起夏威夷大學人類學系Barry Rolett 的注意。Rolett 曾與陳維鈞及John M.Sinton合作研究在台灣西南部數處史前遺址所採集玄武岩石器(Rolett, et al. 2000)。他們利用X射線螢光分析(X-ray fluorescence, XRF)法,對五件採自台灣西南部的玄武岩石器進行了成分分析,並將之與得自台灣邊緣島嶼之地質標本進行比較,發現台灣西南部的玄武岩石器,從材質上來看,有可能是來自澎湖。 為了進一步瞭解澎湖群島是否確為台灣玄武岩石器的原料產地,2000年5月臧振華與夏威夷大學考古學家 Barry Rolett 教授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葉學文博士等人前往七美南港遺址採集玄武岩石器標本和玄武岩地質標本,準備作X射線螢光分析,以找尋臺灣和澎湖所發現玄武岩石器的礦源時,又在七美嶼上發現了南港、東湖和西北灣三處石器製造場遺址。這些石器製造場遺址規模龐大,暴露大量製造石器的原料、廢料、成品和工具,在臺灣尚屬首次發現,甚為珍貴(臧、洪2001)。 2002、2003及2005年臧振華在國科會的補助下,又分別對三處石器製造場進行調查並對南港遺址進行了範圍之鑽探及考古發掘。 2009年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委託「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執行「澎湖縣遺址普查及補遺計畫(第二期)」,臧振華在七美鄉西湖村北邊海濱發現了「西湖史前石器製造場考古遺址」。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府授文資字第10937035001號
registerDate : 2020-10-28 16:41:53.78

2: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officialDocNo : 府授文資字第1093704713號
registerDate : 2020-12-24 16:41:53.78
note : 配合地籍重測修正公告地號

3: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officialDocNo : 府授文資字第1133703484號
registerDate : 2024-10-16 14:32:49.177
note : 配合地藉重測修正公告地號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七美鄉
landNo : 七美一段
landSerialNo : 970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七美鄉
landNo : 七美一段
landSerialNo : 976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3:

itemNo : 3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七美鄉
landNo : 七美一段
landSerialNo : 812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4:

itemNo : 4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七美鄉
landNo : 七美一段
landSerialNo : 858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5:

itemNo : 5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七美鄉
landNo : 七美五段
landSerialNo : 1316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6:

itemNo : 6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七美鄉
landNo : 七美五段
landSerialNo : 1299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一般農業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7:

itemNo : 7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七美鄉
landNo : 七美五段
landSerialNo : 1315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8:

itemNo : 8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七美鄉
landNo : 七美五段
landSerialNo : 1314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9:

itemNo : 9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七美鄉
landNo : 七美五段
landSerialNo : 1305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0:

itemNo : 10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七美鄉
landNo : 七美五段
landSerialNo : 1303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1:

itemNo : 11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七美鄉
landNo : 七美五段
landSerialNo : 1304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2:

itemNo : 12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七美鄉
landNo : 七美五段
landSerialNo : 2263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3:

itemNo : 13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七美鄉
landNo : 七美五段
landSerialNo : 2262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4:

itemNo : 14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七美鄉
landNo : 大嶼段
landSerialNo : 4676-18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5:

itemNo : 15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七美鄉
landNo : 大嶼段
landSerialNo : 4676-20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森林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6:

itemNo : 16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七美鄉
landNo : 大嶼段
landSerialNo : 4676-3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森林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7:

itemNo : 17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七美鄉
landNo : 大嶼段
landSerialNo : 4676-17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森林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rchaeologicalSite/20210303000001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01-28/8ebb06a1-910f-4ca3-9b01-a036d82a589a/七美石器製造場考古遺址群--公告.pdf

2: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03-03/a0a59fc4-6cf7-4070-b5af-93e27e21a5a7/西湖遺址地籍重測後修正公告.pdf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
主管機關名稱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澎湖縣馬公市中華路230號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6-9261141
repImgId98976

案件編號

20210303000001

個案名稱

七美史前石器製造場考古遺址群(包含南港遺址第一、二、三、四地點、東湖遺址、西北灣遺址、西湖遺址)

級別代碼

2.1.3

級別名稱

縣(市)定考古遺址

評定基準

1:

考古遺址在文化發展脈絡中之定位及意義性

2:

考古遺址在學術研究史上之意義性

3:

考古遺址文化堆積內涵之特殊性及豐富性

4:

同類型考古遺址數量之稀有性

5:

考古遺址保存狀況之完整性

6:

考古遺址供展示教育規劃之適當性

指定(登錄)理由

1.考古遺址在文化發展脈絡中之定位及意義性:距今四千多至三千多年前,七美島出現多處玄武岩打石場,並將初步打製的石材運送至台灣南部。採石、製造、生活運用、產業運輸,形成澎湖群島與台灣南部的共同史前文化分佈圖。 2.考古遺址在學術研究史上意義性:為首次確認史前大型的打石場,石材並大量運送台灣南部,凸顯出澎湖群島和台灣南部透過石材的交易使用,構成完整的產業過程,具學術研究價值與意義。 3.考古遺址文化堆積內涵之特殊性及豐富性:文化堆積極為豐富,保留大量的不同石器製作過程的廢料、粗胚、打石工具等,可做更精緻的打石行為分析。 4.同類型遺址數量之稀有性:我國繼東部玉礦產區以來,第二處重要的石器製造場,於整個亞洲東岸沿海而言極為 少見。 5.考古遺址保存狀況之完整性:雖有部份遺物被遷移利用,甚至道路建設之破壞,大部分遺址保存狀況仍佳。 6.考古遺址供展示教育規劃之適當性:可及性良好,地表即可見到大量的打石廢料、打石工具等,可提供相關展示教育之規劃。

法令依據

第3條第1項第1、2、3、4、5、6款

所屬主管機關

澎湖縣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七美鄉
address : (空)

經度

119.42558

緯度

23.19144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3-03/86f4c7e9-e12b-407a-bfb9-cef30154e684/DSC_0644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3-03/86f4c7e9-e12b-407a-bfb9-cef30154e684/DSC_0644.jpg

name

DSC_0644

代表圖像來源

主管機關拍攝

定著土地之範圍

一、南港遺址第一地點: (一)核心區: 1.經緯度:東經119°25'34.6" 北緯23°11'27.2",面積30X3m(90㎡)。 2.該處無地號。 二、南港遺址第二地點: (一)核心區:七美一段970、976地號,面積25X10m(250㎡)。 (二)緩衝區:前揭土地核心區範圍外, 1. 東以976地號地籍或道路左邊為界。 2. 北側以遺址北緣向北延伸30公尺。 3. 西側以970地號地籍線為界。 4. 南側為遺址南緣向南延伸30公尺或至海崖邊為界。 5. 排除既有墓葬。 三、南港遺址第三地點: (一)核心區:七美一段812地號,面積12X8m(96㎡)。 (二)緩衝區:812地號內除核心範圍外, 1. 812地號內,七美人塜後方階梯為起始之後的範圍為主,緩衝區之範圍,以812地號之地籍線為界。 四、南港遺址第四地點: (一)核心區:七美一段858地號,面積100X40m(4,000㎡)。 (二)緩衝區:858地號核心區範圍外, 1. 排除既有道路及墓葬。 2. 西北、東南及西南以遺址邊界向外延伸50公尺為界,其餘以地籍線為界。 五、東湖遺址: (一)核心區: 1.大嶼段449、449-1、450、450-1、467-1、467-2、467-5地號,面積115X30m。 2.排除既有道路 (二)緩衝區:前揭土地核心區範圍外, 1. 467-1地號西南延伸至道路界線。 2. 467-5地號之範圍:450地號上緣及461地號下緣延伸。 3. 其餘以地籍線為界。 六、西北灣遺址: (一)核心區:大嶼段1681-8、1681-23地號,面積約 1500㎡。 (二)緩衝區:前揭土地核心區範圍外, 1. 東、西自遺址最寬處向外延伸50公尺。 2. 南至1681-8地號地籍線,排除道路。 3. 北至海崖邊界或1681-23地號地籍線。 七、西湖遺址: (一)核心區:七美四段130、135、129、131地號,面積45X20m(900㎡)。 (二)緩衝區:前揭核心區範圍外, 1. 北側、西側及西南側以遺址邊緣往外30m為原則,其餘採地籍線。 2. 排除既有墓葬、道路。

文化意義

考古學家藉由四處史前石器製造場及南港聚落遺址的內容,不但重建了4000 多年前七美史前石器工業的內涵,並從所獲得史前人類將七美嶼的石器運到50公里外的台灣西南部及140 公里遠的福建東山島之考古證據,見證了當時人類對自然資源的辨識能力、開採與利用的智慧與技術,以及長距離航海運輸的能力,同時也呈現基於玄武岩石材的開採與利用,所形成的一個遠古石器貿易體系。

歷史沿革

1983年中央研究院考古學者臧振華在澎湖七美嶼進行考古調查,於七美人塚北方、﹝魚月﹞鯉港西邊之海階上發現了南港遺址,並進行了試掘。當時依據地表採集及發掘出土眾多玄武岩石器、打製石器廢料、大量陶片、貝殼,以及一座墓葬,推測此遺址是一處史前的聚落遺址,但是也可能同時是一處史前石器製造與供應中心,因為該址所發現玄武岩石器的數量非常豐富,似乎超過這個遺址居民可以消耗的數量。從相伴出土之陶器及碳14測定年代推測,這個遺址是屬於澎湖鎖港文化期的遺址,年代大約在4500BP左右(Tsang 1992)。但當時受限於經費和時間,未能作進一步研究。 南港遺址的報告引起夏威夷大學人類學系Barry Rolett 的注意。Rolett 曾與陳維鈞及John M.Sinton合作研究在台灣西南部數處史前遺址所採集玄武岩石器(Rolett, et al. 2000)。他們利用X射線螢光分析(X-ray fluorescence, XRF)法,對五件採自台灣西南部的玄武岩石器進行了成分分析,並將之與得自台灣邊緣島嶼之地質標本進行比較,發現台灣西南部的玄武岩石器,從材質上來看,有可能是來自澎湖。 為了進一步瞭解澎湖群島是否確為台灣玄武岩石器的原料產地,2000年5月臧振華與夏威夷大學考古學家 Barry Rolett 教授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葉學文博士等人前往七美南港遺址採集玄武岩石器標本和玄武岩地質標本,準備作X射線螢光分析,以找尋臺灣和澎湖所發現玄武岩石器的礦源時,又在七美嶼上發現了南港、東湖和西北灣三處石器製造場遺址。這些石器製造場遺址規模龐大,暴露大量製造石器的原料、廢料、成品和工具,在臺灣尚屬首次發現,甚為珍貴(臧、洪2001)。 2002、2003及2005年臧振華在國科會的補助下,又分別對三處石器製造場進行調查並對南港遺址進行了範圍之鑽探及考古發掘。 2009年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委託「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執行「澎湖縣遺址普查及補遺計畫(第二期)」,臧振華在七美鄉西湖村北邊海濱發現了「西湖史前石器製造場考古遺址」。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府授文資字第10937035001號
registerDate : 2020-10-28 16:41:53.78

2: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officialDocNo : 府授文資字第1093704713號
registerDate : 2020-12-24 16:41:53.78
note : 配合地籍重測修正公告地號

3: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officialDocNo : 府授文資字第1133703484號
registerDate : 2024-10-16 14:32:49.177
note : 配合地藉重測修正公告地號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七美鄉
landNo : 七美一段
landSerialNo : 970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七美鄉
landNo : 七美一段
landSerialNo : 976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3:

itemNo : 3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七美鄉
landNo : 七美一段
landSerialNo : 812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4:

itemNo : 4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七美鄉
landNo : 七美一段
landSerialNo : 858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5:

itemNo : 5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七美鄉
landNo : 七美五段
landSerialNo : 1316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6:

itemNo : 6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七美鄉
landNo : 七美五段
landSerialNo : 1299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一般農業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7:

itemNo : 7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七美鄉
landNo : 七美五段
landSerialNo : 1315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8:

itemNo : 8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七美鄉
landNo : 七美五段
landSerialNo : 1314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9:

itemNo : 9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七美鄉
landNo : 七美五段
landSerialNo : 1305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0:

itemNo : 10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七美鄉
landNo : 七美五段
landSerialNo : 1303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1:

itemNo : 11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七美鄉
landNo : 七美五段
landSerialNo : 1304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2:

itemNo : 12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七美鄉
landNo : 七美五段
landSerialNo : 2263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3:

itemNo : 13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七美鄉
landNo : 七美五段
landSerialNo : 2262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4:

itemNo : 14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七美鄉
landNo : 大嶼段
landSerialNo : 4676-18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5:

itemNo : 15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七美鄉
landNo : 大嶼段
landSerialNo : 4676-20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森林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6:

itemNo : 16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七美鄉
landNo : 大嶼段
landSerialNo : 4676-3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森林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7:

itemNo : 17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七美鄉
landNo : 大嶼段
landSerialNo : 4676-17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森林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rchaeologicalSite/20210303000001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01-28/8ebb06a1-910f-4ca3-9b01-a036d82a589a/七美石器製造場考古遺址群--公告.pdf

2: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03-03/a0a59fc4-6cf7-4070-b5af-93e27e21a5a7/西湖遺址地籍重測後修正公告.pdf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

主管機關名稱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中華路230號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6-9261141

repImgId

98976

七美史前石器製造場考古遺址群(包含南港遺址第一、二、三、四地點、東湖遺址、西北灣遺址、西湖遺址)地圖 [ 導航 ]

根據識別碼 20210303000001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210303000001 資料。

[ 搜尋所有 20210303000001 ... ]

根據名稱 七美史前石器製造場考古遺址群 包含南港遺址第一 二 三 四地點 東湖遺址 西北灣遺址 西湖遺址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七美史前石器製造場考古遺址群 包含南港遺址第一 二 三 四地點 東湖遺址 西北灣遺址 西湖遺址 資料。

[ 搜尋所有 七美史前石器製造場考古遺址群 包含南港遺址第一 二 三 四地點 東湖遺址 西北灣遺址 西湖遺址 ... ]

在『文資局考古遺址』資料集內搜尋:


與七美史前石器製造場考古遺址群(包含南港遺址第一、二、三、四地點、東湖遺址、西北灣遺址、西湖遺址)同分類的文資局考古遺址

七家灣考古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在文化發展脈絡中之定位性及意義性:本遺址為目前臺灣地區已發現陶器遺址中,海拔最高之遺址。 2.在學術研究史上之意義性:本遺址為顯示族群遷徙狀況的關鍵遺址,與史前人群在中高海拔山區適應模式,以及現... | 現狀: 七家灣考古遺址位於雪霸國家公園內,現地為七家灣考古遺址公園,部分為停車場。

清水中社考古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在文化發展脈絡中之定位及意義性:屬於金屬器時代番仔園文化之代表性考古遺址。 2. 在學術研究史上意義性:本考古遺址為近年考古人才培育之基準考古遺址,未來仍可持續,且具學術史研究之轉折意義。 3.... | 現狀: 目前部分考古遺址區域由國防部委託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港區藝術中心代為規畫管理,目前正執行「清水眷村園區改善工程計畫」,內容包含眷村展示推廣、工藝文創、在地社團進駐(海灣繪本館)、清水中社遺址文物館、國際藝...

牛罵頭考古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在文化發展脈絡中之定位及意義性:牛罵頭考古遺址是臺灣中部史前新石器時代中期牛罵頭文化的命名與代表性考古遺址,具有新石器時代承先啟後的關鍵地位。 2.在學術研究史上意義性:為1950年代台灣中部海岸... | 現狀: 1. 牛罵頭考古遺址目前位於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園區內亦包含臺中市歷史建築之鰲峰山營區及原清水神社遺構。 2. 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保留牛罵頭考古遺址TP3探坑,展示牛罵頭考古遺址界牆、南勢坑考古遺址灰...

惠來考古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在文化發展脈絡中之定位及意義性:其牛罵頭文化及番仔園文化層對了解中部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及鐵器時代之人類生活具重要性。 2. 在學術研究史上意義性:中部地區首次發現之大型村落,對聚落形態的研究具有... | 現狀: 民國95年惠來遺址即列入了臺中市認識古蹟日之「西大墩有約」路線景點,歷年來在教育推廣方面已頗具成效。

西大墩考古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在文化發展脈絡中之定位及意義性:具有牛罵頭文化、番仔園文化;遺址出土之祭祀遺物罕見於臺灣,亦屬同一時期第一次發現。 2.在學術研究史上意義性:祭祀遺物之首次發現,具學術史意義;三連杯、陶器、玉梳型... | 現狀: 西大墩考古遺址現為西大墩公園,目前由臺中市政府建設局進行公園維護管理。考古遺址的管理維護以現狀保存為方針,將考古遺址破壞程度降至最低,並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相關規定,維持考古遺址所定著土地上地形地貌之完...

麻糍埔考古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在文化發展脈絡中之定位及意義性:具有從營埔文化至番仔園文化早期發展歷程之特徵。 2.在學術研究史上意義性:為臺中盆地內之大型遺址,具聚落遺址研究意義。 3.遺址文化堆積內涵之特殊性及豐富性:有... | 現狀: 刻正辦理臺中市第13期市地重劃中。

水蛙窟考古遺址

級別名稱: 縣(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南投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考古遺址地下文化層埋葬豐富及完整,並具有新石器中、晚期階段之發展過程。 2.為研究水蛙窟和大肚溪附近的營埔文化及東部卑南文化互動關係的關鍵性考古遺址。 3.出土大量玉器及製造工藝遺物,為東、西交通... | 現狀: 台糖公司租賃給耕農辦理「縣定水蛙窟遺址保土生態園藝栽培暨文化資產利用案」,業經本縣106年12月21日文化資產審議會核定在案,並請本局考古遺址專案人員每月執行巡查監管保護持續追蹤現況。

大馬璘考古遺址

級別名稱: 縣(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南投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大馬璘考古遺址為日治時期初所發現的遺址,從發現至今,共經歷了9次考古發掘工作,由每一次的調查及考古發掘的資料顯示,大馬璘考古遺址的地下資料是相當豐富而多元的。由於文化內涵具有獨特性且具代表性,因此... | 現狀: 大馬璘遺址文化園區

古坑‧大坪頂 遺址

級別名稱: 縣(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雲林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遺址具完整文化層,含有繩紋陶及營埔式灰黑陶二層文化層堆積,文化內涵堆積豐富,且遺跡豐富。 二、目前保存狀況良好,並與湖山水庫鄰近,具有展示教育之重要性。 | 現狀: 遺址西側之侵蝕斷崖仍有不斷崩坍現象,致使考古遺物露出並且掉落斷崖,若無邊坡處理,遺址內涵有持續受損之虞。

古笨港遺址

級別名稱: 縣(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雲林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符合遺址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規定第3條第1、2款規定,文化發展脈絡中之定位意義性及學術研究史上意義性。 (二)早期聚落因土石流淹沒之個案,目前甚少。 (三)此案為重要的明清時代考古遺址,宜予以全面... | 現狀: 局部都巿計畫用地、部份農地、部份河川地

魚寮考古遺址

級別名稱: 縣(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嘉義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本遺址發現源起約在1940年前後,首見於鹿野忠雄「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中,並由其命名為魚寮型遺址。該地有兩層不同時代的史前文化堆積,下層為繩紋紅陶文化牛稠子類型,上層的史前文化為大湖文化魚寮類... | 現狀: 遺址目前為甘蔗田。

麻豆水堀頭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遺址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指定之基準 | 現狀: 麻豆水堀頭遺址之三合土結構部分埋藏地下,可見部份大致完好。其週遭地區,目前為「麻豆古港暨水堀頭史蹟文化園區」。

瘦砂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瘦砂遺址」包含三層文化層,出土遺物及生態遺物豐富,其中大湖文化保存豐富,狀態良好。 | 現狀: 現為樹谷園區綠4及公滯5用地,保存狀況佳。

五間厝南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五間厝南遺址」,有黑陶文化等文化層,具多樣性,內涵豐富且保存狀況良好,具文化期相之代表性。 | 現狀: 1.遺址西側專35用地業經搶救發掘。 2.遺址東側綠26用地規劃為公園綠地,且遺留埋藏深,保存狀況良好。

新市.木柵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新市.木柵遺址」代表近代漢人文化,在區域發展史上,有其明確意義,具歷史考古研究價值,值得保存。 | 現狀: 西側樹谷園區部分業經搶救發掘,東側南科園區部分規劃為公園綠地(公33)。

七家灣考古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在文化發展脈絡中之定位性及意義性:本遺址為目前臺灣地區已發現陶器遺址中,海拔最高之遺址。 2.在學術研究史上之意義性:本遺址為顯示族群遷徙狀況的關鍵遺址,與史前人群在中高海拔山區適應模式,以及現... | 現狀: 七家灣考古遺址位於雪霸國家公園內,現地為七家灣考古遺址公園,部分為停車場。

清水中社考古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在文化發展脈絡中之定位及意義性:屬於金屬器時代番仔園文化之代表性考古遺址。 2. 在學術研究史上意義性:本考古遺址為近年考古人才培育之基準考古遺址,未來仍可持續,且具學術史研究之轉折意義。 3.... | 現狀: 目前部分考古遺址區域由國防部委託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港區藝術中心代為規畫管理,目前正執行「清水眷村園區改善工程計畫」,內容包含眷村展示推廣、工藝文創、在地社團進駐(海灣繪本館)、清水中社遺址文物館、國際藝...

牛罵頭考古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在文化發展脈絡中之定位及意義性:牛罵頭考古遺址是臺灣中部史前新石器時代中期牛罵頭文化的命名與代表性考古遺址,具有新石器時代承先啟後的關鍵地位。 2.在學術研究史上意義性:為1950年代台灣中部海岸... | 現狀: 1. 牛罵頭考古遺址目前位於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園區內亦包含臺中市歷史建築之鰲峰山營區及原清水神社遺構。 2. 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保留牛罵頭考古遺址TP3探坑,展示牛罵頭考古遺址界牆、南勢坑考古遺址灰...

惠來考古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在文化發展脈絡中之定位及意義性:其牛罵頭文化及番仔園文化層對了解中部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及鐵器時代之人類生活具重要性。 2. 在學術研究史上意義性:中部地區首次發現之大型村落,對聚落形態的研究具有... | 現狀: 民國95年惠來遺址即列入了臺中市認識古蹟日之「西大墩有約」路線景點,歷年來在教育推廣方面已頗具成效。

西大墩考古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在文化發展脈絡中之定位及意義性:具有牛罵頭文化、番仔園文化;遺址出土之祭祀遺物罕見於臺灣,亦屬同一時期第一次發現。 2.在學術研究史上意義性:祭祀遺物之首次發現,具學術史意義;三連杯、陶器、玉梳型... | 現狀: 西大墩考古遺址現為西大墩公園,目前由臺中市政府建設局進行公園維護管理。考古遺址的管理維護以現狀保存為方針,將考古遺址破壞程度降至最低,並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相關規定,維持考古遺址所定著土地上地形地貌之完...

麻糍埔考古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在文化發展脈絡中之定位及意義性:具有從營埔文化至番仔園文化早期發展歷程之特徵。 2.在學術研究史上意義性:為臺中盆地內之大型遺址,具聚落遺址研究意義。 3.遺址文化堆積內涵之特殊性及豐富性:有... | 現狀: 刻正辦理臺中市第13期市地重劃中。

水蛙窟考古遺址

級別名稱: 縣(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南投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考古遺址地下文化層埋葬豐富及完整,並具有新石器中、晚期階段之發展過程。 2.為研究水蛙窟和大肚溪附近的營埔文化及東部卑南文化互動關係的關鍵性考古遺址。 3.出土大量玉器及製造工藝遺物,為東、西交通... | 現狀: 台糖公司租賃給耕農辦理「縣定水蛙窟遺址保土生態園藝栽培暨文化資產利用案」,業經本縣106年12月21日文化資產審議會核定在案,並請本局考古遺址專案人員每月執行巡查監管保護持續追蹤現況。

大馬璘考古遺址

級別名稱: 縣(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南投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大馬璘考古遺址為日治時期初所發現的遺址,從發現至今,共經歷了9次考古發掘工作,由每一次的調查及考古發掘的資料顯示,大馬璘考古遺址的地下資料是相當豐富而多元的。由於文化內涵具有獨特性且具代表性,因此... | 現狀: 大馬璘遺址文化園區

古坑‧大坪頂 遺址

級別名稱: 縣(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雲林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遺址具完整文化層,含有繩紋陶及營埔式灰黑陶二層文化層堆積,文化內涵堆積豐富,且遺跡豐富。 二、目前保存狀況良好,並與湖山水庫鄰近,具有展示教育之重要性。 | 現狀: 遺址西側之侵蝕斷崖仍有不斷崩坍現象,致使考古遺物露出並且掉落斷崖,若無邊坡處理,遺址內涵有持續受損之虞。

古笨港遺址

級別名稱: 縣(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雲林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符合遺址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規定第3條第1、2款規定,文化發展脈絡中之定位意義性及學術研究史上意義性。 (二)早期聚落因土石流淹沒之個案,目前甚少。 (三)此案為重要的明清時代考古遺址,宜予以全面... | 現狀: 局部都巿計畫用地、部份農地、部份河川地

魚寮考古遺址

級別名稱: 縣(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嘉義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本遺址發現源起約在1940年前後,首見於鹿野忠雄「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中,並由其命名為魚寮型遺址。該地有兩層不同時代的史前文化堆積,下層為繩紋紅陶文化牛稠子類型,上層的史前文化為大湖文化魚寮類... | 現狀: 遺址目前為甘蔗田。

麻豆水堀頭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遺址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指定之基準 | 現狀: 麻豆水堀頭遺址之三合土結構部分埋藏地下,可見部份大致完好。其週遭地區,目前為「麻豆古港暨水堀頭史蹟文化園區」。

瘦砂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瘦砂遺址」包含三層文化層,出土遺物及生態遺物豐富,其中大湖文化保存豐富,狀態良好。 | 現狀: 現為樹谷園區綠4及公滯5用地,保存狀況佳。

五間厝南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五間厝南遺址」,有黑陶文化等文化層,具多樣性,內涵豐富且保存狀況良好,具文化期相之代表性。 | 現狀: 1.遺址西側專35用地業經搶救發掘。 2.遺址東側綠26用地規劃為公園綠地,且遺留埋藏深,保存狀況良好。

新市.木柵遺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新市.木柵遺址」代表近代漢人文化,在區域發展史上,有其明確意義,具歷史考古研究價值,值得保存。 | 現狀: 西側樹谷園區部分業經搶救發掘,東側南科園區部分規劃為公園綠地(公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