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名稱台北市法華寺之「南無妙法蓮華經」石碑與「百度石」的級別名稱是一般古物, 所屬主管機關是臺北市政府, 指定/登錄理由是1.法華寺乃日本日蓮宗在臺之代表寺,該二石碑係日據時代日系蓮宗教派,在臺佈教之重要見證文物。
2.「南無妙法蓮華經」石碑上之字蹟,書法獨特,為法華寺日據時代之住持所遺留,具有緬懷與弘法之用意,具備歷史、文化意義。
3.「百度石」可以重現過去日人信眾在臺特殊 參拜儀式之歷史記憶,亦是目前本市所發現..., 保存現狀是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案件編號 | 20111207000003 |
個案名稱 | 台北市法華寺之「南無妙法蓮華經」石碑與「百度石」 |
級別代碼 | 6.1.1 |
級別名稱 | 一般古物 |
總類 | 1:code : G2 name : 生活及儀禮器物 subCode : G2.99 subName : 其他
|
典藏或財產編號 | (空) |
評定基準 | 1:具有歷史意義或能表現傳統、族群或地方文化特色2:具有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
指定/登錄理由 | 1.法華寺乃日本日蓮宗在臺之代表寺,該二石碑係日據時代日系蓮宗教派,在臺佈教之重要見證文物。
2.「南無妙法蓮華經」石碑上之字蹟,書法獨特,為法華寺日據時代之住持所遺留,具有緬懷與弘法之用意,具備歷史、文化意義。
3.「百度石」可以重現過去日人信眾在臺特殊 參拜儀式之歷史記憶,亦是目前本市所發現唯一可保存此相關回憶之石碑。 |
法令依據 | 1.文化資產保存法第65條。
2.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5、7條。 |
所屬主管機關 | 臺北市政府 |
所在地理區域 | 1: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萬華區
|
代表圖像 | extjp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32676/photo/5822a63f-0f1c-419a-8994-95eb45b90475_c.jpg
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32676/photo/5822a63f-0f1c-419a-8994-95eb45b90475.jpgname5822a63f-0f1c-419a-8994-95eb45b90475 |
代表圖像來源 | (空) |
備註 | 年代:昭和5年(1930)與昭和13年(1938)。
材質:石材。 形狀:直立長條形。
尺寸:
1.「南無妙法蓮華經」石碑:碑身97㎝*20㎝* 210㎝(高),座架176㎝*52㎝* 65㎝(高)。
2.「百度石」:碑身27.5㎝*16㎝*87㎝(高),頂蓋40㎝*30㎝*16㎝(高) |
保管單位 | 1:name : 其O
|
古物所在地 | 1:name : 其O address : 臺北市萬華區臺北市萬華區仁德里4鄰西寧南路194號
|
數量 | 2 |
保存現狀 |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
綜合描述 | 由台北市法華寺保管良好,但「百度石」因遭受空襲,缺損一角(迄今未修復)。 |
公告 | 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臺北市政府化局北市文化二字第10032047100號 registerDate : 2011-12-07 00:00:00.0
|
網站連結 |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111207000003 |
repImgId | 5271 |
案件編號20111207000003 |
個案名稱台北市法華寺之「南無妙法蓮華經」石碑與「百度石」 |
級別代碼6.1.1 |
級別名稱一般古物 |
總類1:code : G2 name : 生活及儀禮器物 subCode : G2.99 subName : 其他
|
典藏或財產編號(空) |
評定基準1:具有歷史意義或能表現傳統、族群或地方文化特色2:具有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
指定/登錄理由1.法華寺乃日本日蓮宗在臺之代表寺,該二石碑係日據時代日系蓮宗教派,在臺佈教之重要見證文物。
2.「南無妙法蓮華經」石碑上之字蹟,書法獨特,為法華寺日據時代之住持所遺留,具有緬懷與弘法之用意,具備歷史、文化意義。
3.「百度石」可以重現過去日人信眾在臺特殊 參拜儀式之歷史記憶,亦是目前本市所發現唯一可保存此相關回憶之石碑。 |
法令依據1.文化資產保存法第65條。
2.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5、7條。 |
所屬主管機關臺北市政府 |
所在地理區域1: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萬華區
|
代表圖像extjp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32676/photo/5822a63f-0f1c-419a-8994-95eb45b90475_c.jpg
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32676/photo/5822a63f-0f1c-419a-8994-95eb45b90475.jpgname5822a63f-0f1c-419a-8994-95eb45b90475 |
代表圖像來源(空) |
備註年代:昭和5年(1930)與昭和13年(1938)。
材質:石材。 形狀:直立長條形。
尺寸:
1.「南無妙法蓮華經」石碑:碑身97㎝*20㎝* 210㎝(高),座架176㎝*52㎝* 65㎝(高)。
2.「百度石」:碑身27.5㎝*16㎝*87㎝(高),頂蓋40㎝*30㎝*16㎝(高) |
保管單位1:name : 其O
|
古物所在地1:name : 其O address : 臺北市萬華區臺北市萬華區仁德里4鄰西寧南路194號
|
數量2 |
保存現狀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
綜合描述由台北市法華寺保管良好,但「百度石」因遭受空襲,缺損一角(迄今未修復)。 |
公告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臺北市政府化局北市文化二字第10032047100號 registerDate : 2011-12-07 00:00:00.0
|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111207000003 |
repImgId5271 |
根據識別碼 20111207000003 找到的相關資料
根據名稱 台北市法華寺之 南無妙法蓮華經 石碑與 百度石 找到的相關資料
在『文資局古物』資料集內搜尋:
與台北市法華寺之「南無妙法蓮華經」石碑與「百度石」同分類的文資局古物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尊為商周青銅器中酒器之容酒器,形制象形如鳥形或獸形等,稱為鳥獸尊。
此器為河南新鄭出土,屬春秋中期中原鄭公大墓遺物,為春秋時代出土青銅器中僅見之虎造型酒尊,十分罕見珍貴。本件通體作虎形,為青銅器中虎...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雖印刷漫渙,並為當時科舉考試用書,但為宋代孤本,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學術價值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為元代孤本,並為全世界第一部雙色(朱、墨)印本。具有特殊歷史、文化、學術價值。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本件為北伐統一後,國民政府進行第3次改組,撤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另成立中華民國陸海空軍總司令部,並由時任國民政府主席之蔣中正兼任總司令之主官職章,具有史實之價值。2.為歷史事件重要史料文物,亦為... | 保存現狀: 完整。保存良好,典藏於國軍歷史文物館第一陳展室。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與牡丹社事件直接相關之歷史文物,對臺灣近代政治發展、清末臺灣原住民對外關係意義重大。2.具有歷史及文化價值。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褪色、泛黃、略有破洞、污損。) |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器為河南新鄭出土,屬春秋中期中原鄭公大墓遺物。這件獸面人身的座狀物,有著獸面、大眼、張口、人身的特徵,雙足各踏一蟠曲的蟠蛇,造型威猛,在頭部有四條向上的曲柱殘痕,上承物已失,大略屬案類之器座。此器為...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為1895年「臺灣民主國」、「乙未之役」戰事發展之珍貴史料。2.與臺灣主體性歷史發展關係密切。具有歷史及文化價值。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器為河南新鄭出土,屬鄭公大墓遺物,為春秋時代中原地區的重要樂器。鎛鐘為單懸,大都只有一件,但新鄭鄭公大墓竟出土了大小不等的4件鎛鐘,此為其中次大的一件,亦為臺灣現藏最大的一件,彌足珍貴。鎛鐘體型巨大...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本作品為臺灣近代美術標竿之作,具重要歷史意義。2.浮雕畫面呈現南方亞熱帶風情,反映當時臺灣農村美意識之藝術成就,為臺灣美術史上難得的稀有題材。3. 雕塑之水牛群像與蕉園背景,均是臺灣時空之代表物象...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本件為國民政府設置中華民國陸海空軍總司令部後,為便於指揮作戰,於全國各主要軍事要地成立陸海空軍總司令行營之徐州行營印信,具有史實之價值。2.為歷史事件重要史料文物,亦為見證國軍發展歷史之重要文物,... | 保存現狀: 完整。保存良好,典藏於國軍歷史文物館第一陳展室。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件「大泉五十」紋樣錢笵,形制保存完整,存世數量稀少,是典型的新莽時期鑄錢用笵,二笵完整,卡榫清楚,如何合笵,及中間空隙以及引導銅液流動到各個錢幣的溝槽,皆明顯呈現,對新莽時代錢幣的鑄造方法,具有重要...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本件「皇明監國魯王壙誌」除右上角有闕外,保留完整,字跡仍可辨識,為現存鄭氏時期臺灣史研究之稀有重要史料,具特殊歷史意義與史事淵源。
2.壙誌內容可提供魯王史事文獻、修正史事之誤差,具有特殊歷史、文...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整體摹繪康熙臺灣輿圖原件細節,雖年代較晚,但保存狀況較佳並保留較多之畫面內容,有助內容之解讀,並兼具版本比較之意義。2.反映17世紀末臺灣生活民情與山川形勢,具歷史及文化價值。 | 保存現狀: 已完成文物修護 |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為宋代孤本,收錄有24位作家之作品,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學術價值 | 保存現狀: 部分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為清代徐澍繪作,刻畫臺灣原住民早期生活特色具代表性之早期風俗畫,具有文化歷史及文獻價值。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尊為商周青銅器中酒器之容酒器,形制象形如鳥形或獸形等,稱為鳥獸尊。
此器為河南新鄭出土,屬春秋中期中原鄭公大墓遺物,為春秋時代出土青銅器中僅見之虎造型酒尊,十分罕見珍貴。本件通體作虎形,為青銅器中虎...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雖印刷漫渙,並為當時科舉考試用書,但為宋代孤本,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學術價值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為元代孤本,並為全世界第一部雙色(朱、墨)印本。具有特殊歷史、文化、學術價值。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本件為北伐統一後,國民政府進行第3次改組,撤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另成立中華民國陸海空軍總司令部,並由時任國民政府主席之蔣中正兼任總司令之主官職章,具有史實之價值。2.為歷史事件重要史料文物,亦為... | 保存現狀: 完整。保存良好,典藏於國軍歷史文物館第一陳展室。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與牡丹社事件直接相關之歷史文物,對臺灣近代政治發展、清末臺灣原住民對外關係意義重大。2.具有歷史及文化價值。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褪色、泛黃、略有破洞、污損。)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器為河南新鄭出土,屬春秋中期中原鄭公大墓遺物。這件獸面人身的座狀物,有著獸面、大眼、張口、人身的特徵,雙足各踏一蟠曲的蟠蛇,造型威猛,在頭部有四條向上的曲柱殘痕,上承物已失,大略屬案類之器座。此器為...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為1895年「臺灣民主國」、「乙未之役」戰事發展之珍貴史料。2.與臺灣主體性歷史發展關係密切。具有歷史及文化價值。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器為河南新鄭出土,屬鄭公大墓遺物,為春秋時代中原地區的重要樂器。鎛鐘為單懸,大都只有一件,但新鄭鄭公大墓竟出土了大小不等的4件鎛鐘,此為其中次大的一件,亦為臺灣現藏最大的一件,彌足珍貴。鎛鐘體型巨大...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本作品為臺灣近代美術標竿之作,具重要歷史意義。2.浮雕畫面呈現南方亞熱帶風情,反映當時臺灣農村美意識之藝術成就,為臺灣美術史上難得的稀有題材。3. 雕塑之水牛群像與蕉園背景,均是臺灣時空之代表物象...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本件為國民政府設置中華民國陸海空軍總司令部後,為便於指揮作戰,於全國各主要軍事要地成立陸海空軍總司令行營之徐州行營印信,具有史實之價值。2.為歷史事件重要史料文物,亦為見證國軍發展歷史之重要文物,... | 保存現狀: 完整。保存良好,典藏於國軍歷史文物館第一陳展室。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件「大泉五十」紋樣錢笵,形制保存完整,存世數量稀少,是典型的新莽時期鑄錢用笵,二笵完整,卡榫清楚,如何合笵,及中間空隙以及引導銅液流動到各個錢幣的溝槽,皆明顯呈現,對新莽時代錢幣的鑄造方法,具有重要...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本件「皇明監國魯王壙誌」除右上角有闕外,保留完整,字跡仍可辨識,為現存鄭氏時期臺灣史研究之稀有重要史料,具特殊歷史意義與史事淵源。
2.壙誌內容可提供魯王史事文獻、修正史事之誤差,具有特殊歷史、文...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整體摹繪康熙臺灣輿圖原件細節,雖年代較晚,但保存狀況較佳並保留較多之畫面內容,有助內容之解讀,並兼具版本比較之意義。2.反映17世紀末臺灣生活民情與山川形勢,具歷史及文化價值。 | 保存現狀: 已完成文物修護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為宋代孤本,收錄有24位作家之作品,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學術價值 | 保存現狀: 部分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為清代徐澍繪作,刻畫臺灣原住民早期生活特色具代表性之早期風俗畫,具有文化歷史及文獻價值。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