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名稱重脩府學文廟暨捐題碑記的級別名稱是一般古物, 所屬主管機關是臺南市政府, 指定/登錄理由是本碑立於嘉慶八年(西元1804年),臺南孔廟因歲久傾圮,舉人郭紹芳等倡率捐修,臺澎兵備道遇昌、臺灣府知府慶保,記其始末,立「重脩府學文廟碑記」,並有二副碑「重修府學文廟閩籍捐題碑記」、「重修府學文廟粵籍捐題碑記」羅列捐款者姓氏與金額。本組碑記為嘉慶六年至八年期間,臺南孔廟建築沿革的重要歷史紀錄。, 保存現狀是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案件編號 | 20141105000019 |
個案名稱 | 重脩府學文廟暨捐題碑記 |
級別代碼 | 6.1.1 |
級別名稱 | 一般古物 |
總類 | 1:code : G3 name : 圖書文獻及影音資料 subCode : G3.99 subName : 其他
|
典藏或財產編號 | - |
評定基準 | 1:具有歷史意義或能表現傳統、族群或地方文化特色2:具有史事淵源 |
指定/登錄理由 | 本碑立於嘉慶八年(西元1804年),臺南孔廟因歲久傾圮,舉人郭紹芳等倡率捐修,臺澎兵備道遇昌、臺灣府知府慶保,記其始末,立「重脩府學文廟碑記」,並有二副碑「重修府學文廟閩籍捐題碑記」、「重修府學文廟粵籍捐題碑記」羅列捐款者姓氏與金額。本組碑記為嘉慶六年至八年期間,臺南孔廟建築沿革的重要歷史紀錄。 |
法令依據 | 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款。 |
所屬主管機關 | 臺南市政府 |
所在地理區域 | 1:itemNo : 1 cityName : 臺南市 distName : 中西區
|
代表圖像 | extpn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5081/photo/重脩府學文廟暨捐題碑記_c.png
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5081/photo/重脩府學文廟暨捐題碑記.pngname重脩府學文廟暨捐題碑記 |
代表圖像來源 | 台南市政府 |
備註 | (空) |
保管單位 | 1:name : 財OOOOOOOOOOOOO
|
古物所在地 | 1:name : 其O saveSpace : 寺廟 saveSpaceIdentity : 古蹟 address : 臺南市中西區 南門路2號(臺南市孔廟)
|
數量 | 3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 既存(繼承) |
出處或來源說明 | 嘉慶八年(西元1803年)提督學政遇昌、臺灣府正堂慶保等人立 |
保存現狀 |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
綜合描述 | 1.年代:嘉慶八年(西元1803年)
2.作者:遇昌、慶保 撰文
3.材質:花崗石
4.尺寸:(1).重脩府學文廟碑記(高229公分、寬84公分)(2).重修府學文廟閩籍捐題碑記(高257公分、寬119公分)(3).重修府學文廟粵籍捐題碑記(高43公分、寬148公分,由二塊石拼成)
5.技法:石刻
6.重量:無法測量
7.數量:1組1件
8.其他特徵:
(1)重脩府學文廟碑記
碑頭有雙龍搶珠浮雕,中間為一「皇清」方框,龍之型態略見解體,呈幾何化。碑下一座,木几座造型,中飾以淺浮雕麒麟紋。
(2)重修府學文廟閩籍捐題碑記
碑頭有雙人並立,似為文官,中為一大圓圈,似為日。碑身邊框有卷草紋。碑下一座,木几座造型,中飾以淺浮雕之香爐焚香造型。
(3)重修府學文廟粵籍捐題碑記
無任何紋飾。 |
作者 | 遇昌、慶保 撰文 |
年代 | 嘉慶八年(西元1803年) |
尺寸 | (1).重脩府學文廟碑記(高229公分、寬84公分)(2).重修府學文廟閩籍捐題碑記(高257公分、寬119公分)(3).重修府學文廟粵籍捐題碑記(高43公分、寬148公分,由二塊石拼成) |
材質 | 花崗石 |
保存環境 | 庫房或展覽空間 |
公告 | 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府文資處字第1031018187B號 registerDate : 2014-11-05 00:00:00.0
|
網站連結 |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141105000019 |
公告資料 | 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05-12/23369511-8a5b-443f-bdbf-1d3aa79aa519/一般古物登錄清冊103.11.6.pdf2: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11-01/1dae1866-4ab7-43e6-aa0c-47375b2f1a4b/孔廟古物公告.pdf |
主管機關名稱 |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
主管機關單位 | -文化資產研究組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 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5巷1號3樓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 06-2213597 |
repImgId | 5546 |
案件編號20141105000019 |
個案名稱重脩府學文廟暨捐題碑記 |
級別代碼6.1.1 |
級別名稱一般古物 |
總類1:code : G3 name : 圖書文獻及影音資料 subCode : G3.99 subName : 其他
|
典藏或財產編號- |
評定基準1:具有歷史意義或能表現傳統、族群或地方文化特色2:具有史事淵源 |
指定/登錄理由本碑立於嘉慶八年(西元1804年),臺南孔廟因歲久傾圮,舉人郭紹芳等倡率捐修,臺澎兵備道遇昌、臺灣府知府慶保,記其始末,立「重脩府學文廟碑記」,並有二副碑「重修府學文廟閩籍捐題碑記」、「重修府學文廟粵籍捐題碑記」羅列捐款者姓氏與金額。本組碑記為嘉慶六年至八年期間,臺南孔廟建築沿革的重要歷史紀錄。 |
法令依據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款。 |
所屬主管機關臺南市政府 |
所在地理區域1:itemNo : 1 cityName : 臺南市 distName : 中西區
|
代表圖像extpn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5081/photo/重脩府學文廟暨捐題碑記_c.png
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5081/photo/重脩府學文廟暨捐題碑記.pngname重脩府學文廟暨捐題碑記 |
代表圖像來源台南市政府 |
備註(空) |
保管單位1:name : 財OOOOOOOOOOOOO
|
古物所在地1:name : 其O saveSpace : 寺廟 saveSpaceIdentity : 古蹟 address : 臺南市中西區 南門路2號(臺南市孔廟)
|
數量3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既存(繼承) |
出處或來源說明嘉慶八年(西元1803年)提督學政遇昌、臺灣府正堂慶保等人立 |
保存現狀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
綜合描述1.年代:嘉慶八年(西元1803年)
2.作者:遇昌、慶保 撰文
3.材質:花崗石
4.尺寸:(1).重脩府學文廟碑記(高229公分、寬84公分)(2).重修府學文廟閩籍捐題碑記(高257公分、寬119公分)(3).重修府學文廟粵籍捐題碑記(高43公分、寬148公分,由二塊石拼成)
5.技法:石刻
6.重量:無法測量
7.數量:1組1件
8.其他特徵:
(1)重脩府學文廟碑記
碑頭有雙龍搶珠浮雕,中間為一「皇清」方框,龍之型態略見解體,呈幾何化。碑下一座,木几座造型,中飾以淺浮雕麒麟紋。
(2)重修府學文廟閩籍捐題碑記
碑頭有雙人並立,似為文官,中為一大圓圈,似為日。碑身邊框有卷草紋。碑下一座,木几座造型,中飾以淺浮雕之香爐焚香造型。
(3)重修府學文廟粵籍捐題碑記
無任何紋飾。 |
作者遇昌、慶保 撰文 |
年代嘉慶八年(西元1803年) |
尺寸(1).重脩府學文廟碑記(高229公分、寬84公分)(2).重修府學文廟閩籍捐題碑記(高257公分、寬119公分)(3).重修府學文廟粵籍捐題碑記(高43公分、寬148公分,由二塊石拼成) |
材質花崗石 |
保存環境庫房或展覽空間 |
公告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府文資處字第1031018187B號 registerDate : 2014-11-05 00:00:00.0
|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141105000019 |
公告資料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05-12/23369511-8a5b-443f-bdbf-1d3aa79aa519/一般古物登錄清冊103.11.6.pdf2: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11-01/1dae1866-4ab7-43e6-aa0c-47375b2f1a4b/孔廟古物公告.pdf |
主管機關名稱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研究組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5巷1號3樓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6-2213597 |
repImgId5546 |
根據識別碼 20141105000019 找到的相關資料
在『文資局古物』資料集內搜尋:
與重脩府學文廟暨捐題碑記同分類的文資局古物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收羅眾多元代書家小幅作品,楷行草書俱全,古茂淳雅,其中包括康里巎、楊載、周馳、袁桷、虞集、饒介書蹟,結體和筆法除受晉唐各家影響外,足見在趙孟頫倡導復古風氣影響下,元人書法的取向。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冊頁收錄「宋四家」(蔡襄、蘇軾、黃庭堅、米芾)的書法傑作八件。〈蘇軾致知縣朝奉尺牘(江上帖)〉為蘇軾傳世最晚的墨蹟,用筆雄健,章法自然。〈蘇軾書次辯才韻詩〉用筆堅實沉著,筆致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冊雖無作者款印,但畫中人物造型、山石畫風皆可見吳彬特色。共二十七開,描繪《楞嚴經》二十五位得道的佛教人物。畫面安排加入更多世間場景,也可見晚明之器用特色,顯示出晚明宗教與視覺文化的互動交融。晚明佛教...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淳化閣帖」為叢帖之祖,保存北宋以前重要書蹟,深具歷史、文化價值。今存宋拓「淳化閣帖」多欠完整,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全帖總計十卷,為明代潘允亮據賈似道舊藏本翻刻本的後期拓本,或列入南宋紹興國子監本系統,...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折裂。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淳化閣帖」為叢帖之祖,保存北宋以前重要書蹟,深具歷史、文化價值。今存宋拓「淳化閣帖」多欠完整,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全帖總計十卷,為明代潘允亮據賈似道舊藏本翻刻本的後期拓本,或列入南宋紹興國子監本系統,...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武岡帖」自「絳帖公庫本」翻刻而成,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為武岡新帖,更正舊本第一卷衛夫人、宋儋書摹刻不佳,第九卷誤王獻之為諸子之帖等錯誤,是研究書法的重要材料。同時,此帖又反映宋代刻帖風氣盛行,具有學術...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董氏主張學書當從臨古入手,求其神似於不似間。本幅臨張旭郎官壁記,結體用筆,頗見徐浩、顏真卿的影響,為董氏臨古的佳作。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包首傷補,霉傷。本幅傷損,傷補,霉傷,折裂。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冊集元代南北書壇領袖趙孟頫與鮮于樞尺牘信札,書風率意天真,面目各具,為二人傳世的代表作,是研究元代書法的重要參考資料。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婁堅(1567-1631),字子柔,嘉定人。與明末程嘉燧、唐時升、李流芳以詩文、書畫蜚聲海內,人稱「嘉定四先生」。清人推許婁堅詩文的成就為「四先生」之冠,本幅長卷行書古詩,可以得見詩文和書法兩方面才華...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件為清代著名書家王鐸臨寫晉人古帖之作,但通篇運筆變化豐富,墨色濃黑飽滿,肆意酣暢,深具個人書風特色,為王鐸傳世的代表之作。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包首:磨損,霉傷。本幅:霉傷,折裂。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幅畫雲山間,孤亭一座,蒼松數株,景致簡約而清雅。山頭以橫筆「米點」鋪疊而成,並加濕筆暈染,表現雲煙變幻之趣,深得米家雲山的韻致。上方詩塘為宋高宗題詩。左下角石隙間暗藏「米芾」二字,疑似後人所添附。米...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幅畫松蔭下,二人朝向懸崖對岸,分別做仰、俯動作,彷彿正練著吐納之術。山石用側筆橫刷的斧劈皴,松枝曲折挺勁,薄霧掩映,筆墨畫意甚具有南宋院體風貌。本幅雖非馬遠親筆,但承襲南宋院體畫的特色,在探索馬遠風...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本幅:舊剝落,舊傷補。包首:外部邊磨損,內部折裂,舊水漬變黃,綾不平,兩端修補,外部加襯補強。地綾:變黃斑漬。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幅畫溪旁喬松楓葉,一高士身披鹿皮,把菊曳杖而行,右邊坡腳有梁楷款。人物神情生動,樹石亦蒼勁。背景用淡墨烘染,祇覺晨霧未消,曉風吹拂,宛如置身仙境。本幅款雖係託名梁楷之作,但畫法極為精妙,與梁楷早期的... | 保存現狀: 全幅舊絹裂露白較重,折痕,霉傷,傷損傷補,本幅上方天綾除了折痕上有兩條明顯直痕,邊綾四周邊緣細碎折痕嚴重,不平。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幅畫郊野中,幾株老樹傍水而生。樹葉已凋零落盡,露出枯乾的枝枒,唯有老藤猶纏繞垂掛著。樹木坡土均以墨色渲染,倍覺陰冷蕭瑟。寒風陣陣,吹拂著水面,波紋似長披麻般交織如鱗,並層層疊列,漸淡漸遠,空闊無邊。...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幅原為顧安、張紳二人應隱者玄通之請,合作古木修竹。洪武六年(1373)倪瓚見此畫,始補石,兼題五言古詩一首。用筆高簡,逸趣天成,書畫輝映,誠為佳作。本幅綜合顧安、張紳、倪瓚三人的合作畫,並有張紳、倪... | 保存現狀: 折痕。污漬。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收羅眾多元代書家小幅作品,楷行草書俱全,古茂淳雅,其中包括康里巎、楊載、周馳、袁桷、虞集、饒介書蹟,結體和筆法除受晉唐各家影響外,足見在趙孟頫倡導復古風氣影響下,元人書法的取向。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冊頁收錄「宋四家」(蔡襄、蘇軾、黃庭堅、米芾)的書法傑作八件。〈蘇軾致知縣朝奉尺牘(江上帖)〉為蘇軾傳世最晚的墨蹟,用筆雄健,章法自然。〈蘇軾書次辯才韻詩〉用筆堅實沉著,筆致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冊雖無作者款印,但畫中人物造型、山石畫風皆可見吳彬特色。共二十七開,描繪《楞嚴經》二十五位得道的佛教人物。畫面安排加入更多世間場景,也可見晚明之器用特色,顯示出晚明宗教與視覺文化的互動交融。晚明佛教...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淳化閣帖」為叢帖之祖,保存北宋以前重要書蹟,深具歷史、文化價值。今存宋拓「淳化閣帖」多欠完整,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全帖總計十卷,為明代潘允亮據賈似道舊藏本翻刻本的後期拓本,或列入南宋紹興國子監本系統,...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折裂。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淳化閣帖」為叢帖之祖,保存北宋以前重要書蹟,深具歷史、文化價值。今存宋拓「淳化閣帖」多欠完整,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全帖總計十卷,為明代潘允亮據賈似道舊藏本翻刻本的後期拓本,或列入南宋紹興國子監本系統,...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武岡帖」自「絳帖公庫本」翻刻而成,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為武岡新帖,更正舊本第一卷衛夫人、宋儋書摹刻不佳,第九卷誤王獻之為諸子之帖等錯誤,是研究書法的重要材料。同時,此帖又反映宋代刻帖風氣盛行,具有學術...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董氏主張學書當從臨古入手,求其神似於不似間。本幅臨張旭郎官壁記,結體用筆,頗見徐浩、顏真卿的影響,為董氏臨古的佳作。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包首傷補,霉傷。本幅傷損,傷補,霉傷,折裂。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冊集元代南北書壇領袖趙孟頫與鮮于樞尺牘信札,書風率意天真,面目各具,為二人傳世的代表作,是研究元代書法的重要參考資料。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婁堅(1567-1631),字子柔,嘉定人。與明末程嘉燧、唐時升、李流芳以詩文、書畫蜚聲海內,人稱「嘉定四先生」。清人推許婁堅詩文的成就為「四先生」之冠,本幅長卷行書古詩,可以得見詩文和書法兩方面才華...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件為清代著名書家王鐸臨寫晉人古帖之作,但通篇運筆變化豐富,墨色濃黑飽滿,肆意酣暢,深具個人書風特色,為王鐸傳世的代表之作。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包首:磨損,霉傷。本幅:霉傷,折裂。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幅畫雲山間,孤亭一座,蒼松數株,景致簡約而清雅。山頭以橫筆「米點」鋪疊而成,並加濕筆暈染,表現雲煙變幻之趣,深得米家雲山的韻致。上方詩塘為宋高宗題詩。左下角石隙間暗藏「米芾」二字,疑似後人所添附。米...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幅畫松蔭下,二人朝向懸崖對岸,分別做仰、俯動作,彷彿正練著吐納之術。山石用側筆橫刷的斧劈皴,松枝曲折挺勁,薄霧掩映,筆墨畫意甚具有南宋院體風貌。本幅雖非馬遠親筆,但承襲南宋院體畫的特色,在探索馬遠風...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本幅:舊剝落,舊傷補。包首:外部邊磨損,內部折裂,舊水漬變黃,綾不平,兩端修補,外部加襯補強。地綾:變黃斑漬。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幅畫溪旁喬松楓葉,一高士身披鹿皮,把菊曳杖而行,右邊坡腳有梁楷款。人物神情生動,樹石亦蒼勁。背景用淡墨烘染,祇覺晨霧未消,曉風吹拂,宛如置身仙境。本幅款雖係託名梁楷之作,但畫法極為精妙,與梁楷早期的... | 保存現狀: 全幅舊絹裂露白較重,折痕,霉傷,傷損傷補,本幅上方天綾除了折痕上有兩條明顯直痕,邊綾四周邊緣細碎折痕嚴重,不平。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幅畫郊野中,幾株老樹傍水而生。樹葉已凋零落盡,露出枯乾的枝枒,唯有老藤猶纏繞垂掛著。樹木坡土均以墨色渲染,倍覺陰冷蕭瑟。寒風陣陣,吹拂著水面,波紋似長披麻般交織如鱗,並層層疊列,漸淡漸遠,空闊無邊。...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幅原為顧安、張紳二人應隱者玄通之請,合作古木修竹。洪武六年(1373)倪瓚見此畫,始補石,兼題五言古詩一首。用筆高簡,逸趣天成,書畫輝映,誠為佳作。本幅綜合顧安、張紳、倪瓚三人的合作畫,並有張紳、倪... | 保存現狀: 折痕。污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