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名稱皇明同姓諸王表(明刊本)的級別名稱是重要古物, 所屬主管機關是文化部, 指定/登錄理由是明萬曆間(1573-1620)刊本。
撰者鄭汝璧(1546-1607),字邦章,號昆巖,縉雲人。明隆慶二年(1568)進士。
此書收各王府郡王共二百四十三人,將軍中尉等二萬三千五百四十九人,可補正史之不足。
明代罕見之版本,具重要歷史、文化與學術價值。, 保存現狀是無虫蛀,未經修裱。書況良好。.
案件編號 | 20131219000035 |
個案名稱 | 皇明同姓諸王表(明刊本) |
級別代碼 | 6.1.2 |
級別名稱 | 重要古物 |
總類 | 1:code : G3 name : 圖書文獻及影音資料 subCode : G3.1 subName : 圖書、報刊
|
典藏或財產編號 | 書號02477 |
評定基準 | 1:品質精良且數量稀少2:具有重要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
指定/登錄理由 | 明萬曆間(1573-1620)刊本。
撰者鄭汝璧(1546-1607),字邦章,號昆巖,縉雲人。明隆慶二年(1568)進士。
此書收各王府郡王共二百四十三人,將軍中尉等二萬三千五百四十九人,可補正史之不足。
明代罕見之版本,具重要歷史、文化與學術價值。 |
法令依據 | 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一項第五、六款 |
所屬主管機關 | 文化部 |
所在地理區域 | 1: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中正區
|
代表圖像 | extjp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7176/photo/皇明同姓諸王表(明刊本)_c.jpg
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7176/photo/皇明同姓諸王表(明刊本).jpgname皇明同姓諸王表(明刊本) |
代表圖像來源 | 國家圖書館 |
備註 | (空) |
保管單位 | 1:name : 國家圖書館
|
古物所在地 | 1:name : 國家圖書館 saveSpace : 博物館、圖書館 saveSpaceIdentity : 無文資身分 address : 100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
數量 | 4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 其他 |
保存現狀 | 無虫蛀,未經修裱。書況良好。 |
綜合描述 | 不分卷。此書收各王府郡王共二百四十三人,將軍中尉等二萬三千五百四十九人,可補正史之不足。 |
作者 | 明鄭汝璧撰 |
年代 | 明萬曆間(1573-1620) |
尺寸 | 半葉10行,版匡25.8x19.2公分 |
材質 | 紙質刊本 |
保存環境 | 庫房或展覽空間 |
公告 | 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文資局物字第 10220148851號 registerDate : 2013-12-19 00:00:00.0
|
網站連結 |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131219000035 |
公告資料 | 1: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44026/file/d2b70c7b-3121-42c1-b42b-937e0a676899.pdf |
主管機關名稱 | 文化部 |
主管機關單位 | 文化資產局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 402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 04-2217-7777 |
repImgId | 5946 |
案件編號20131219000035 |
個案名稱皇明同姓諸王表(明刊本) |
級別代碼6.1.2 |
級別名稱重要古物 |
總類1:code : G3 name : 圖書文獻及影音資料 subCode : G3.1 subName : 圖書、報刊
|
典藏或財產編號書號02477 |
評定基準1:品質精良且數量稀少2:具有重要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
指定/登錄理由明萬曆間(1573-1620)刊本。
撰者鄭汝璧(1546-1607),字邦章,號昆巖,縉雲人。明隆慶二年(1568)進士。
此書收各王府郡王共二百四十三人,將軍中尉等二萬三千五百四十九人,可補正史之不足。
明代罕見之版本,具重要歷史、文化與學術價值。 |
法令依據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一項第五、六款 |
所屬主管機關文化部 |
所在地理區域1: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中正區
|
代表圖像extjp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7176/photo/皇明同姓諸王表(明刊本)_c.jpg
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7176/photo/皇明同姓諸王表(明刊本).jpgname皇明同姓諸王表(明刊本) |
代表圖像來源國家圖書館 |
備註(空) |
保管單位1:name : 國家圖書館
|
古物所在地1:name : 國家圖書館 saveSpace : 博物館、圖書館 saveSpaceIdentity : 無文資身分 address : 100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
數量4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其他 |
保存現狀無虫蛀,未經修裱。書況良好。 |
綜合描述不分卷。此書收各王府郡王共二百四十三人,將軍中尉等二萬三千五百四十九人,可補正史之不足。 |
作者明鄭汝璧撰 |
年代明萬曆間(1573-1620) |
尺寸半葉10行,版匡25.8x19.2公分 |
材質紙質刊本 |
保存環境庫房或展覽空間 |
公告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文資局物字第 10220148851號 registerDate : 2013-12-19 00:00:00.0
|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131219000035 |
公告資料1: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44026/file/d2b70c7b-3121-42c1-b42b-937e0a676899.pdf |
主管機關名稱文化部 |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局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402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4-2217-7777 |
repImgId5946 |
根據識別碼 20131219000035 找到的相關資料
在『文資局古物』資料集內搜尋:
與皇明同姓諸王表(明刊本)同分類的文資局古物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幅畫雲山間,孤亭一座,蒼松數株,景致簡約而清雅。山頭以橫筆「米點」鋪疊而成,並加濕筆暈染,表現雲煙變幻之趣,深得米家雲山的韻致。上方詩塘為宋高宗題詩。左下角石隙間暗藏「米芾」二字,疑似後人所添附。米...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幅畫松蔭下,二人朝向懸崖對岸,分別做仰、俯動作,彷彿正練著吐納之術。山石用側筆橫刷的斧劈皴,松枝曲折挺勁,薄霧掩映,筆墨畫意甚具有南宋院體風貌。本幅雖非馬遠親筆,但承襲南宋院體畫的特色,在探索馬遠風...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本幅:舊剝落,舊傷補。包首:外部邊磨損,內部折裂,舊水漬變黃,綾不平,兩端修補,外部加襯補強。地綾:變黃斑漬。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幅畫溪旁喬松楓葉,一高士身披鹿皮,把菊曳杖而行,右邊坡腳有梁楷款。人物神情生動,樹石亦蒼勁。背景用淡墨烘染,祇覺晨霧未消,曉風吹拂,宛如置身仙境。本幅款雖係託名梁楷之作,但畫法極為精妙,與梁楷早期的... | 保存現狀: 全幅舊絹裂露白較重,折痕,霉傷,傷損傷補,本幅上方天綾除了折痕上有兩條明顯直痕,邊綾四周邊緣細碎折痕嚴重,不平。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幅畫郊野中,幾株老樹傍水而生。樹葉已凋零落盡,露出枯乾的枝枒,唯有老藤猶纏繞垂掛著。樹木坡土均以墨色渲染,倍覺陰冷蕭瑟。寒風陣陣,吹拂著水面,波紋似長披麻般交織如鱗,並層層疊列,漸淡漸遠,空闊無邊。...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幅原為顧安、張紳二人應隱者玄通之請,合作古木修竹。洪武六年(1373)倪瓚見此畫,始補石,兼題五言古詩一首。用筆高簡,逸趣天成,書畫輝映,誠為佳作。本幅綜合顧安、張紳、倪瓚三人的合作畫,並有張紳、倪... | 保存現狀: 折痕。污漬。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幅為一河兩岸式山水的典型風格,樹亭前後臨水,清虛空曠,坡石以折帶皴,用筆中鋒轉側,皴多染少,故皴筆特覺清勁。是研究元代畫家倪瓚及其繪畫特色的重要佐證。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張舜咨是元代末期兼工詩、書、畫的三絕畫家,本幅作於至正七年(1347),描繪幾株老樹挺立於土坡石傍,遠山、飛泉之外別無他物。空山溪谷寂靜幽深,只有潺潺的泉聲不斷傳來。畫樹枝,彷彿寫書法般一筆一筆寫成。...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李士達的畫學師承,歷來並無明確記載,若據流傳畫作及題記來看,可知深受謝時臣、沈周的影響。但此作已經走出吳派文人畫追求理想美的範疇,其中變形的取向,又觸及「醜的美」的層次,是研究晚明繪畫轉型的重要作品。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周之冕為吳派重要畫家,以「鉤花點葉」法自創一體,所畫花卉禽鳥,重視寫生,極得自然生趣。本幅堪為代表,是研究明代繪畫的重要參考。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仇英曾館餼於項元汴(1525-1590)家臨習宋元古畫,所見既廣,自能結合眾長而成就出精緻典雅的個人特質。本冊為仇英54歲頃,嘉靖廿六年(1547),是受聘於項元汴家時所作。共六幅,分繪高峯遠湖、雲山...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包首:傷補,霉傷,本幅:霉傷嚴重,絹裂,傷補。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鄒一桂作畫最工花卉,又兼通畫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鄒一桂作品多屬花卉題材,本幅為其較少見之山水作品。作於乾隆壬申(1752),時六十七歲。本幅繪盤山靜寄山莊全景,純以寫生法出之,筆致細謹,樹石房舍遠近大...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畫為吳彬山水畫的代表作品之一。吳彬山水畫除有奇特造型之外,也同時追求一種古樸的特質,本幅即可見追擬北宋大山之意趣,是一晚明畫史復古風尚的產物。 | 保存現狀: 舊傷補,水漬,舊傷。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幅為吳彬少見的花鳥作品。畫中杏樹枝幹造型奇特,粗厚老幹之上畫有兩隻相依鴛鴦,上方細枝隱藏有吳彬款印。此作畫鳥用筆細膩,而描寫樹幹,則以粗獷的墨染為之,是一幅展示吳彬多種畫風的重要作品。具晚明變形畫風...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冊屬現存較早的月令圖組。全冊十二開,描繪十二月的節令活動。有吳彬鈐印,造景奇特,融合吳派雅緻畫風於晚明變形畫風之中,而將月令圖繪與明中後期勝景圖式結合,不僅具畫史意義,也是研究晚明城市文化史的重要素...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蟲蛀,傷補,舊霉傷,黃斑,墨斑,汚漬,折縫脆弱。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錢穀以冊頁形式想像繪成這套紀遊山水,其中名勝仍可按圖索驥,紀實中又不失雅逸畫風,是研究明代紀遊山水重要作品。具有重要之時代與流派特色、藝術價值。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幅畫雲山間,孤亭一座,蒼松數株,景致簡約而清雅。山頭以橫筆「米點」鋪疊而成,並加濕筆暈染,表現雲煙變幻之趣,深得米家雲山的韻致。上方詩塘為宋高宗題詩。左下角石隙間暗藏「米芾」二字,疑似後人所添附。米...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幅畫松蔭下,二人朝向懸崖對岸,分別做仰、俯動作,彷彿正練著吐納之術。山石用側筆橫刷的斧劈皴,松枝曲折挺勁,薄霧掩映,筆墨畫意甚具有南宋院體風貌。本幅雖非馬遠親筆,但承襲南宋院體畫的特色,在探索馬遠風...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本幅:舊剝落,舊傷補。包首:外部邊磨損,內部折裂,舊水漬變黃,綾不平,兩端修補,外部加襯補強。地綾:變黃斑漬。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幅畫溪旁喬松楓葉,一高士身披鹿皮,把菊曳杖而行,右邊坡腳有梁楷款。人物神情生動,樹石亦蒼勁。背景用淡墨烘染,祇覺晨霧未消,曉風吹拂,宛如置身仙境。本幅款雖係託名梁楷之作,但畫法極為精妙,與梁楷早期的... | 保存現狀: 全幅舊絹裂露白較重,折痕,霉傷,傷損傷補,本幅上方天綾除了折痕上有兩條明顯直痕,邊綾四周邊緣細碎折痕嚴重,不平。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幅畫郊野中,幾株老樹傍水而生。樹葉已凋零落盡,露出枯乾的枝枒,唯有老藤猶纏繞垂掛著。樹木坡土均以墨色渲染,倍覺陰冷蕭瑟。寒風陣陣,吹拂著水面,波紋似長披麻般交織如鱗,並層層疊列,漸淡漸遠,空闊無邊。...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幅原為顧安、張紳二人應隱者玄通之請,合作古木修竹。洪武六年(1373)倪瓚見此畫,始補石,兼題五言古詩一首。用筆高簡,逸趣天成,書畫輝映,誠為佳作。本幅綜合顧安、張紳、倪瓚三人的合作畫,並有張紳、倪... | 保存現狀: 折痕。污漬。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幅為一河兩岸式山水的典型風格,樹亭前後臨水,清虛空曠,坡石以折帶皴,用筆中鋒轉側,皴多染少,故皴筆特覺清勁。是研究元代畫家倪瓚及其繪畫特色的重要佐證。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張舜咨是元代末期兼工詩、書、畫的三絕畫家,本幅作於至正七年(1347),描繪幾株老樹挺立於土坡石傍,遠山、飛泉之外別無他物。空山溪谷寂靜幽深,只有潺潺的泉聲不斷傳來。畫樹枝,彷彿寫書法般一筆一筆寫成。...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李士達的畫學師承,歷來並無明確記載,若據流傳畫作及題記來看,可知深受謝時臣、沈周的影響。但此作已經走出吳派文人畫追求理想美的範疇,其中變形的取向,又觸及「醜的美」的層次,是研究晚明繪畫轉型的重要作品。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周之冕為吳派重要畫家,以「鉤花點葉」法自創一體,所畫花卉禽鳥,重視寫生,極得自然生趣。本幅堪為代表,是研究明代繪畫的重要參考。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仇英曾館餼於項元汴(1525-1590)家臨習宋元古畫,所見既廣,自能結合眾長而成就出精緻典雅的個人特質。本冊為仇英54歲頃,嘉靖廿六年(1547),是受聘於項元汴家時所作。共六幅,分繪高峯遠湖、雲山...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包首:傷補,霉傷,本幅:霉傷嚴重,絹裂,傷補。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鄒一桂作畫最工花卉,又兼通畫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鄒一桂作品多屬花卉題材,本幅為其較少見之山水作品。作於乾隆壬申(1752),時六十七歲。本幅繪盤山靜寄山莊全景,純以寫生法出之,筆致細謹,樹石房舍遠近大...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畫為吳彬山水畫的代表作品之一。吳彬山水畫除有奇特造型之外,也同時追求一種古樸的特質,本幅即可見追擬北宋大山之意趣,是一晚明畫史復古風尚的產物。 | 保存現狀: 舊傷補,水漬,舊傷。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幅為吳彬少見的花鳥作品。畫中杏樹枝幹造型奇特,粗厚老幹之上畫有兩隻相依鴛鴦,上方細枝隱藏有吳彬款印。此作畫鳥用筆細膩,而描寫樹幹,則以粗獷的墨染為之,是一幅展示吳彬多種畫風的重要作品。具晚明變形畫風...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冊屬現存較早的月令圖組。全冊十二開,描繪十二月的節令活動。有吳彬鈐印,造景奇特,融合吳派雅緻畫風於晚明變形畫風之中,而將月令圖繪與明中後期勝景圖式結合,不僅具畫史意義,也是研究晚明城市文化史的重要素...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蟲蛀,傷補,舊霉傷,黃斑,墨斑,汚漬,折縫脆弱。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錢穀以冊頁形式想像繪成這套紀遊山水,其中名勝仍可按圖索驥,紀實中又不失雅逸畫風,是研究明代紀遊山水重要作品。具有重要之時代與流派特色、藝術價值。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