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大典(明嘉靖寫本,卷四百八十五、卷四百八十六)
- 文資局古物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個案名稱永樂大典(明嘉靖寫本,卷四百八十五、卷四百八十六)的級別名稱是國寶, 所屬主管機關是文化部, 指定/登錄理由是明嘉靖隆慶間(1522-1572)內府重寫本。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永樂年間,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目錄60卷,正文22,877卷,裝成11,095冊,約3.7億字,此書按韻分列,內容概括經史子集及天文、地理、醫卜、僧道、技藝各方面,採輯圖書多達七八千種,宋元以來之佚文祕典,蒐集頗多,唯因..., 保存現狀是無虫蛀,未修裱。部分書口處裂開,書況尚稱良好。.

案件編號20130813000052
個案名稱永樂大典(明嘉靖寫本,卷四百八十五、卷四百八十六)
級別代碼6.1.3
級別名稱國寶
總類

1:

code : G3
name : 圖書文獻及影音資料
subCode : G3.1
subName : 圖書、報刊
典藏或財產編號書號07956
評定基準

1:

品質精良且數量特別稀少

2:

具有特殊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指定/登錄理由明嘉靖隆慶間(1522-1572)內府重寫本。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永樂年間,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目錄60卷,正文22,877卷,裝成11,095冊,約3.7億字,此書按韻分列,內容概括經史子集及天文、地理、醫卜、僧道、技藝各方面,採輯圖書多達七八千種,宋元以來之佚文祕典,蒐集頗多,唯因篇帙龐大,未能刊刻。嘉靖末葉,另摹副本一份,以備不虞。 明亡,文淵閣正本毀。乾隆間修《四庫全書》時,移藏於翰林院之副本已佚缺二千餘卷,館臣乃大肆輯佚,從中輯出而編入《四庫》者計385種。其後《永樂大典》逐漸散佚,光緒初年重修翰林院,檢查不足五千冊;十九年(1893)僅存六百餘冊;逮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之役,翰林院淪為戰場,遂皆成劫灰。今海內外各圖書館及私人所藏僅共七百餘卷,約近四百冊皆明嘉靖隆慶年間(1522-1572)重寫本。 國家圖書館藏僅八冊,均係抗戰間購得。吉光片羽,彌足珍貴。 此本存卷四百八十五、卷四百八十六忠字,收錄《忠經》及《忠傳》。《忠經》十八章,為後漢馬融所著,古人說忠孝兩全,馬融因有感於孔子撰《孝經》而獨缺《忠經》,因而補之,使忠孝德行得以兩全。《忠傳》四卷,不著撰人,著於明朝初期,乃應合朱元璋的政治需要,為文臣武將樹立忠臣榜樣,文中集古今忠臣事蹟並繪圖說明。 明嘉靖隆慶年間重寫本,絕世孤本,品質精良,具特殊歷史、文化與學術價值。
法令依據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一項第五、六款
所屬主管機關文化部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中正區
代表圖像

ext

pn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7304/photo/永樂大典(明嘉靖寫本,卷四百八十五、卷四百八十六)_c.pn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7304/photo/永樂大典(明嘉靖寫本,卷四百八十五、卷四百八十六).png

name

永樂大典(明嘉靖寫本,卷四百八十五、卷四百八十六)
代表圖像來源國家圖書館
備註(空)
保管單位

1:

name : 國家圖書館
古物所在地

1:

name : 國家圖書館
saveSpace : 博物館、圖書館
saveSpaceIdentity : 無文資身分
address : 100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數量1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既存(繼承)
保存現狀無虫蛀,未修裱。部分書口處裂開,書況尚稱良好。
綜合描述存二卷(卷四百八十五、卷四百八十六忠字);寫本。《永樂大典》編排方式與今字典拼音檢字法相類,應是依據當時明朝的《洪武正韻》,其體例是「用韻以統字,用字以系事」,即每個韻目下有很多單字,每個單字下分列與之相關的天文、地理、人事、名物以及詩文詞曲等各方面内容。
作者明解縉等撰
年代明嘉靖隆慶間(1522-1572)
尺寸半葉8行,版匡35.3x24公分
材質紙質
保存環境庫房或展覽空間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文資局物字第 10220091271號
registerDate : 2013-08-13 00:00:00.0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130813000052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44190/file/2f1ddee1-30ef-4055-ad56-751995c6aa12.pdf
主管機關名稱文化部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402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4-2217-7777
repImgId6296

案件編號

20130813000052

個案名稱

永樂大典(明嘉靖寫本,卷四百八十五、卷四百八十六)

級別代碼

6.1.3

級別名稱

國寶

總類

1:

code : G3
name : 圖書文獻及影音資料
subCode : G3.1
subName : 圖書、報刊

典藏或財產編號

書號07956

評定基準

1:

品質精良且數量特別稀少

2:

具有特殊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指定/登錄理由

明嘉靖隆慶間(1522-1572)內府重寫本。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永樂年間,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目錄60卷,正文22,877卷,裝成11,095冊,約3.7億字,此書按韻分列,內容概括經史子集及天文、地理、醫卜、僧道、技藝各方面,採輯圖書多達七八千種,宋元以來之佚文祕典,蒐集頗多,唯因篇帙龐大,未能刊刻。嘉靖末葉,另摹副本一份,以備不虞。 明亡,文淵閣正本毀。乾隆間修《四庫全書》時,移藏於翰林院之副本已佚缺二千餘卷,館臣乃大肆輯佚,從中輯出而編入《四庫》者計385種。其後《永樂大典》逐漸散佚,光緒初年重修翰林院,檢查不足五千冊;十九年(1893)僅存六百餘冊;逮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之役,翰林院淪為戰場,遂皆成劫灰。今海內外各圖書館及私人所藏僅共七百餘卷,約近四百冊皆明嘉靖隆慶年間(1522-1572)重寫本。 國家圖書館藏僅八冊,均係抗戰間購得。吉光片羽,彌足珍貴。 此本存卷四百八十五、卷四百八十六忠字,收錄《忠經》及《忠傳》。《忠經》十八章,為後漢馬融所著,古人說忠孝兩全,馬融因有感於孔子撰《孝經》而獨缺《忠經》,因而補之,使忠孝德行得以兩全。《忠傳》四卷,不著撰人,著於明朝初期,乃應合朱元璋的政治需要,為文臣武將樹立忠臣榜樣,文中集古今忠臣事蹟並繪圖說明。 明嘉靖隆慶年間重寫本,絕世孤本,品質精良,具特殊歷史、文化與學術價值。

法令依據

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一項第五、六款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中正區

代表圖像

ext

pn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7304/photo/永樂大典(明嘉靖寫本,卷四百八十五、卷四百八十六)_c.pn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7304/photo/永樂大典(明嘉靖寫本,卷四百八十五、卷四百八十六).png

name

永樂大典(明嘉靖寫本,卷四百八十五、卷四百八十六)

代表圖像來源

國家圖書館

備註

(空)

保管單位

1:

name : 國家圖書館

古物所在地

1:

name : 國家圖書館
saveSpace : 博物館、圖書館
saveSpaceIdentity : 無文資身分
address : 100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數量

1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既存(繼承)

保存現狀

無虫蛀,未修裱。部分書口處裂開,書況尚稱良好。

綜合描述

存二卷(卷四百八十五、卷四百八十六忠字);寫本。《永樂大典》編排方式與今字典拼音檢字法相類,應是依據當時明朝的《洪武正韻》,其體例是「用韻以統字,用字以系事」,即每個韻目下有很多單字,每個單字下分列與之相關的天文、地理、人事、名物以及詩文詞曲等各方面内容。

作者

明解縉等撰

年代

明嘉靖隆慶間(1522-1572)

尺寸

半葉8行,版匡35.3x24公分

材質

紙質

保存環境

庫房或展覽空間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文資局物字第 10220091271號
registerDate : 2013-08-13 00:00:00.0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130813000052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44190/file/2f1ddee1-30ef-4055-ad56-751995c6aa12.pdf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402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17-7777

repImgId

6296

根據識別碼 20130813000052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130813000052 資料。

[ 搜尋所有 20130813000052 ... ]

根據名稱 永樂大典 明嘉靖寫本 卷四百八十五 卷四百八十六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永樂大典 明嘉靖寫本 卷四百八十五 卷四百八十六 資料。

[ 搜尋所有 永樂大典 明嘉靖寫本 卷四百八十五 卷四百八十六 ... ]

在『文資局古物』資料集內搜尋:


與永樂大典(明嘉靖寫本,卷四百八十五、卷四百八十六)同分類的文資局古物

新建朱文公祠記碑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本碑為清康熙五十二年(西元1713年),臺廈道陳璸所立。陳璸於康熙五十一年呈報福建巡撫等,臺地宜建朱子專祠。該祠興建完成陳璸撰「新建朱文祠記」詳述始末,勒石紀念。本碑記錄孔廟新建朱文公祠之始末,對朱文...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朱文公祠門額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清康熙五十二年(西元1713年)二月,臺廈道陳璸建朱子祠於台灣府學明倫堂之左,繚以環牆,外闢門樓,額曰「朱文公祠」。今祠早已不存,唯有門額傳世,上款「癸已仲春吉旦」,下款「臺廈道陳璸書石」,允為臺南孔...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新建文昌閣碑記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康熙五十二年(西元1713年),朱文公祠峻工完成後,臺道廈陳璸考量京邑之制,右廟左學,前殿後閣,乃於文公祠後謀創建文昌閣。峻工後,陳璸撰文勒石述之。本碑記錄文昌閣之新建,為臺南孔廟建築沿革之重要歷史紀...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重修臺灣孔子廟碑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本碑立於清康熙五十四年(西元1715年),用以紀念臺廈道陳璸重修臺灣府學孔廟竣工。此次重修歷經三載,期間陳璸不動公帑、不費民財,所有費用悉自道署養廉餘羨;竣工後孔廟建築新增禮門、義路、大成坊、名宦祠、...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重建府學大成殿記碑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本件碑記敘述分巡臺廈兵備道梁文煊重建台灣府學大成殿,由明制改為清制,悉與內郡相同,以崇先師而昭聖世之宏謨。殿成,於康熙五十九年(西元1720年)由李日煜撰文、諸紳士同勒石以誌之,以誌景從。本碑記錄大成...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重脩櫺星門泮池碑記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本碑立於清康熙五十九年,碑文記清康熙五十七年,臺灣知府王珍因臺南孔廟「櫺星門未設,泮池迫窄,終不足以壯盛朝之規模」,而築櫺星門、移設泮池。此次修建,新增櫺星門,而原做為櫺星門使用的第一進建築,則改成大...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諭封孔子五代王爵並合祀碑記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清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示諭封孔子五代王爵並合祀,且頒發全國各地勒石遵行。本碑即雍正二年(西元1724年)三月,由臺灣府知府高鐸暨轄屬三縣知縣遵行聖諭,共同勒石,本碑為清代朝廷政教政策施行於臺灣...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重脩文廟碑記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本碑立於乾隆十年(1745年),碑記內容主要記載乾隆十年由臺灣知府褚祿所主持的臺南孔廟修建,此次小規模修建,主要在「土木、斵堊、丹刻」等項目,並將1713年陳璸所建之十二齋改為義學使用。本碑為乾隆十年...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重脩府學碑記暨捐資監督姓氏碑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本組碑記為乾隆十四年(西元1751年),巡臺御史楊開鼎奏請改建文廟一事之相關紀綠。「重脩府學碑記」此件碑記記錄此次孔廟改建之始末。「重脩府縣兩學捐資監督姓氏」則記錄此次修建捐款、實際主事監工的侯世輝、...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高陳二公遺像碑記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臺南孔廟文昌閣舊祀文昌,以及康熙年間曾任臺廈道高拱乾及陳璸二公遺像。本碑即乾隆四十二年(西元1777年)黃世模任臺灣府儒學教授時,為紀念高拱乾、陳璸乃將二人生平簡歷鐫刻勒石,以傳後世。此碑乃了解臺南孔...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重脩臺灣府孔子廟學碑記暨府學全圖碑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本組石碑立於清乾隆四十二年,臺灣府知府蔣元樞,見孔廟頹蔽,器用闕如,與地方仕紳鳩工聚資修建,並購置禮樂器,以興廟貌、備禮儀,竣工後蔣氏親撰碑記,遂有「重脩臺灣府孔子廟學碑記」,並立有圖碑「臺灣府學全圖...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重修臺灣府學明倫堂碑記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清乾隆四十五年(西元1780年)臺灣府儒學教授廖玉麟等鑒於臺灣府學明倫堂年久失修,日漸剝損,乃與仕紳共謀重修事宜。此次修建始於同年二月,成於七月,凡六月而工竣;因記其始末,並附所有樂助捐輸者姓氏與金額...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重新文廟碑記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乾隆五十六年(西元1791年),在臺灣府知事楊廷理號召下相關官員捐款重修臺灣府學文廟。記其始末,並附所有樂助捐輸者姓氏與金額,勒石以誌不忘,即為本碑記。本碑為乾隆五十六年間,臺南孔廟大成殿修建過程之重...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重脩府學文廟暨捐題碑記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本碑立於嘉慶八年(西元1804年),臺南孔廟因歲久傾圮,舉人郭紹芳等倡率捐修,臺澎兵備道遇昌、臺灣府知府慶保,記其始末,立「重脩府學文廟碑記」,並有二副碑「重修府學文廟閩籍捐題碑記」、「重修府學文廟粵...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重修文廟碑記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本件碑記詳述清嘉慶二十三年(西元1818年)重修臺灣府學文廟始末,而由臺灣縣知縣溫溶紀事勒石。碑文中另提及臺灣府孔廟歷年修建記錄,惟其中略有疏漏;如遺漏乾隆四十二年(西元1777年)臺灣府知府蔣元樞曾...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新建朱文公祠記碑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本碑為清康熙五十二年(西元1713年),臺廈道陳璸所立。陳璸於康熙五十一年呈報福建巡撫等,臺地宜建朱子專祠。該祠興建完成陳璸撰「新建朱文祠記」詳述始末,勒石紀念。本碑記錄孔廟新建朱文公祠之始末,對朱文...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朱文公祠門額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清康熙五十二年(西元1713年)二月,臺廈道陳璸建朱子祠於台灣府學明倫堂之左,繚以環牆,外闢門樓,額曰「朱文公祠」。今祠早已不存,唯有門額傳世,上款「癸已仲春吉旦」,下款「臺廈道陳璸書石」,允為臺南孔...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新建文昌閣碑記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康熙五十二年(西元1713年),朱文公祠峻工完成後,臺道廈陳璸考量京邑之制,右廟左學,前殿後閣,乃於文公祠後謀創建文昌閣。峻工後,陳璸撰文勒石述之。本碑記錄文昌閣之新建,為臺南孔廟建築沿革之重要歷史紀...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重修臺灣孔子廟碑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本碑立於清康熙五十四年(西元1715年),用以紀念臺廈道陳璸重修臺灣府學孔廟竣工。此次重修歷經三載,期間陳璸不動公帑、不費民財,所有費用悉自道署養廉餘羨;竣工後孔廟建築新增禮門、義路、大成坊、名宦祠、...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重建府學大成殿記碑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本件碑記敘述分巡臺廈兵備道梁文煊重建台灣府學大成殿,由明制改為清制,悉與內郡相同,以崇先師而昭聖世之宏謨。殿成,於康熙五十九年(西元1720年)由李日煜撰文、諸紳士同勒石以誌之,以誌景從。本碑記錄大成...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重脩櫺星門泮池碑記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本碑立於清康熙五十九年,碑文記清康熙五十七年,臺灣知府王珍因臺南孔廟「櫺星門未設,泮池迫窄,終不足以壯盛朝之規模」,而築櫺星門、移設泮池。此次修建,新增櫺星門,而原做為櫺星門使用的第一進建築,則改成大...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諭封孔子五代王爵並合祀碑記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清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示諭封孔子五代王爵並合祀,且頒發全國各地勒石遵行。本碑即雍正二年(西元1724年)三月,由臺灣府知府高鐸暨轄屬三縣知縣遵行聖諭,共同勒石,本碑為清代朝廷政教政策施行於臺灣...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重脩文廟碑記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本碑立於乾隆十年(1745年),碑記內容主要記載乾隆十年由臺灣知府褚祿所主持的臺南孔廟修建,此次小規模修建,主要在「土木、斵堊、丹刻」等項目,並將1713年陳璸所建之十二齋改為義學使用。本碑為乾隆十年...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重脩府學碑記暨捐資監督姓氏碑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本組碑記為乾隆十四年(西元1751年),巡臺御史楊開鼎奏請改建文廟一事之相關紀綠。「重脩府學碑記」此件碑記記錄此次孔廟改建之始末。「重脩府縣兩學捐資監督姓氏」則記錄此次修建捐款、實際主事監工的侯世輝、...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高陳二公遺像碑記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臺南孔廟文昌閣舊祀文昌,以及康熙年間曾任臺廈道高拱乾及陳璸二公遺像。本碑即乾隆四十二年(西元1777年)黃世模任臺灣府儒學教授時,為紀念高拱乾、陳璸乃將二人生平簡歷鐫刻勒石,以傳後世。此碑乃了解臺南孔...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重脩臺灣府孔子廟學碑記暨府學全圖碑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本組石碑立於清乾隆四十二年,臺灣府知府蔣元樞,見孔廟頹蔽,器用闕如,與地方仕紳鳩工聚資修建,並購置禮樂器,以興廟貌、備禮儀,竣工後蔣氏親撰碑記,遂有「重脩臺灣府孔子廟學碑記」,並立有圖碑「臺灣府學全圖...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重修臺灣府學明倫堂碑記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清乾隆四十五年(西元1780年)臺灣府儒學教授廖玉麟等鑒於臺灣府學明倫堂年久失修,日漸剝損,乃與仕紳共謀重修事宜。此次修建始於同年二月,成於七月,凡六月而工竣;因記其始末,並附所有樂助捐輸者姓氏與金額...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重新文廟碑記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乾隆五十六年(西元1791年),在臺灣府知事楊廷理號召下相關官員捐款重修臺灣府學文廟。記其始末,並附所有樂助捐輸者姓氏與金額,勒石以誌不忘,即為本碑記。本碑為乾隆五十六年間,臺南孔廟大成殿修建過程之重...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重脩府學文廟暨捐題碑記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本碑立於嘉慶八年(西元1804年),臺南孔廟因歲久傾圮,舉人郭紹芳等倡率捐修,臺澎兵備道遇昌、臺灣府知府慶保,記其始末,立「重脩府學文廟碑記」,並有二副碑「重修府學文廟閩籍捐題碑記」、「重修府學文廟粵...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重修文廟碑記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本件碑記詳述清嘉慶二十三年(西元1818年)重修臺灣府學文廟始末,而由臺灣縣知縣溫溶紀事勒石。碑文中另提及臺灣府孔廟歷年修建記錄,惟其中略有疏漏;如遺漏乾隆四十二年(西元1777年)臺灣府知府蔣元樞曾...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