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名稱永樂大典(明嘉靖寫本,卷一萬四百二十一、卷一萬四百二十二)的級別名稱是國寶, 所屬主管機關是文化部, 指定/登錄理由是明嘉靖隆慶間(1522-1572)內府重寫本。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永樂年間,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目錄60卷,正文22,877卷,裝成11,095冊,約3.7億字,此書按韻分列,內容概括經史子集及天文、地理、醫卜、僧道、技藝各方面,採輯圖書多達七八千種,宋元以來之佚文祕典,蒐集頗多,唯因..., 保存現狀是無虫蛀,未修裱。封面脫落需修補,書況良好。.
案件編號 | 20130813000055 |
個案名稱 | 永樂大典(明嘉靖寫本,卷一萬四百二十一、卷一萬四百二十二) |
級別代碼 | 6.1.3 |
級別名稱 | 國寶 |
總類 | 1:code : G3 name : 圖書文獻及影音資料 subCode : G3.1 subName : 圖書、報刊
|
典藏或財產編號 | 書號07995 |
評定基準 | 1:品質精良且數量特別稀少2:具有特殊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
指定/登錄理由 | 明嘉靖隆慶間(1522-1572)內府重寫本。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永樂年間,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目錄60卷,正文22,877卷,裝成11,095冊,約3.7億字,此書按韻分列,內容概括經史子集及天文、地理、醫卜、僧道、技藝各方面,採輯圖書多達七八千種,宋元以來之佚文祕典,蒐集頗多,唯因篇帙龐大,未能刊刻。嘉靖末葉,另摹副本一份,以備不虞。
明亡,文淵閣正本毀。乾隆間修《四庫全書》時,移藏於翰林院之副本已佚缺二千餘卷,館臣乃大肆輯佚,從中輯出而編入《四庫》者計385種。其後《永樂大典》逐漸散佚,光緒初年重修翰林院,檢查不足五千冊;十九年(1893)僅存六百餘冊;逮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之役,翰林院淪為戰場,遂皆成劫灰。今海內外各圖書館及私人所藏僅共七百餘卷,約近四百冊皆明嘉靖隆慶年間(1522-1572)重寫本。
此本存卷一萬四百二十一、卷一萬四百二十二李字。此二卷收錄記載關於李姓人物之各類史書方志及文集文獻內容。
明嘉靖隆慶年間重寫本,絕世孤本,品質精良,具特殊歷史、文化與學術價值。 |
法令依據 | 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一項第五、六款 |
所屬主管機關 | 文化部 |
所在地理區域 | 1: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中正區
|
代表圖像 | extpn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7301/photo/永樂大典(明嘉靖寫本,卷一萬四百二十一、卷一萬四百二十二)_c.png
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7301/photo/永樂大典(明嘉靖寫本,卷一萬四百二十一、卷一萬四百二十二).pngname永樂大典(明嘉靖寫本,卷一萬四百二十一、卷一萬四百二十二) |
代表圖像來源 | 國家圖書館 |
備註 | (空) |
保管單位 | 1:name : 國家圖書館
|
古物所在地 | 1:name : 國家圖書館 saveSpace : 博物館、圖書館 saveSpaceIdentity : 無文資身分 address : 100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
數量 | 1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 既存(繼承) |
保存現狀 | 無虫蛀,未修裱。封面脫落需修補,書況良好。 |
綜合描述 | 存二卷(卷一萬四百二十一、卷一萬四百二十二李字);寫本。
《永樂大典》編排方式與今字典拼音檢字法相類,應是依據當時明朝的《洪武正韻》,其體例是「用韻以統字,用字以系事」,即每個韻目下有很多單字,每個單字下分列與之相關的天文、地理、人事、名物以及詩文詞曲等各方面内容。 |
作者 | 明解縉等撰 |
年代 | 明嘉靖隆慶間(1522-1572) |
尺寸 | 半葉8行,版匡35.3x24公分 |
材質 | 紙質 |
保存環境 | 庫房或展覽空間 |
公告 | 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文資局物字第 10220091271號 registerDate : 2013-08-13 00:00:00.0
|
網站連結 |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130813000055 |
公告資料 | 1: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44193/file/ab6570eb-a1f7-4c6a-a365-4f0a0e129c2f.pdf |
主管機關名稱 | 文化部 |
主管機關單位 | 文化資產局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 402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 04-2217-7777 |
repImgId | 6302 |
案件編號20130813000055 |
個案名稱永樂大典(明嘉靖寫本,卷一萬四百二十一、卷一萬四百二十二) |
級別代碼6.1.3 |
級別名稱國寶 |
總類1:code : G3 name : 圖書文獻及影音資料 subCode : G3.1 subName : 圖書、報刊
|
典藏或財產編號書號07995 |
評定基準1:品質精良且數量特別稀少2:具有特殊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
指定/登錄理由明嘉靖隆慶間(1522-1572)內府重寫本。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永樂年間,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目錄60卷,正文22,877卷,裝成11,095冊,約3.7億字,此書按韻分列,內容概括經史子集及天文、地理、醫卜、僧道、技藝各方面,採輯圖書多達七八千種,宋元以來之佚文祕典,蒐集頗多,唯因篇帙龐大,未能刊刻。嘉靖末葉,另摹副本一份,以備不虞。
明亡,文淵閣正本毀。乾隆間修《四庫全書》時,移藏於翰林院之副本已佚缺二千餘卷,館臣乃大肆輯佚,從中輯出而編入《四庫》者計385種。其後《永樂大典》逐漸散佚,光緒初年重修翰林院,檢查不足五千冊;十九年(1893)僅存六百餘冊;逮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之役,翰林院淪為戰場,遂皆成劫灰。今海內外各圖書館及私人所藏僅共七百餘卷,約近四百冊皆明嘉靖隆慶年間(1522-1572)重寫本。
此本存卷一萬四百二十一、卷一萬四百二十二李字。此二卷收錄記載關於李姓人物之各類史書方志及文集文獻內容。
明嘉靖隆慶年間重寫本,絕世孤本,品質精良,具特殊歷史、文化與學術價值。 |
法令依據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一項第五、六款 |
所屬主管機關文化部 |
所在地理區域1: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中正區
|
代表圖像extpn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7301/photo/永樂大典(明嘉靖寫本,卷一萬四百二十一、卷一萬四百二十二)_c.png
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7301/photo/永樂大典(明嘉靖寫本,卷一萬四百二十一、卷一萬四百二十二).pngname永樂大典(明嘉靖寫本,卷一萬四百二十一、卷一萬四百二十二) |
代表圖像來源國家圖書館 |
備註(空) |
保管單位1:name : 國家圖書館
|
古物所在地1:name : 國家圖書館 saveSpace : 博物館、圖書館 saveSpaceIdentity : 無文資身分 address : 100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
數量1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既存(繼承) |
保存現狀無虫蛀,未修裱。封面脫落需修補,書況良好。 |
綜合描述存二卷(卷一萬四百二十一、卷一萬四百二十二李字);寫本。
《永樂大典》編排方式與今字典拼音檢字法相類,應是依據當時明朝的《洪武正韻》,其體例是「用韻以統字,用字以系事」,即每個韻目下有很多單字,每個單字下分列與之相關的天文、地理、人事、名物以及詩文詞曲等各方面内容。 |
作者明解縉等撰 |
年代明嘉靖隆慶間(1522-1572) |
尺寸半葉8行,版匡35.3x24公分 |
材質紙質 |
保存環境庫房或展覽空間 |
公告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文資局物字第 10220091271號 registerDate : 2013-08-13 00:00:00.0
|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130813000055 |
公告資料1: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44193/file/ab6570eb-a1f7-4c6a-a365-4f0a0e129c2f.pdf |
主管機關名稱文化部 |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局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402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4-2217-7777 |
repImgId6302 |
根據識別碼 20130813000055 找到的相關資料
根據名稱 永樂大典 明嘉靖寫本 卷一萬四百二十一 卷一萬四百二十二 找到的相關資料
在『文資局古物』資料集內搜尋:
與永樂大典(明嘉靖寫本,卷一萬四百二十一、卷一萬四百二十二)同分類的文資局古物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反映廟方曾遭遇之廟產管理維護上難題,與執事人員之維護運作能力與機制。
具地方文化市井攤販違規警告之功能與社會史料價值。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為治臺巡撫丁日昌所下禁制令,可反映當地社會風氣,具社會史料價值。
2.具特殊的地方文化特色。該碑雖不完整,但就內容看,具稀有性。而且從丁提督軍務資料能確定碑刻時間,從而能反映當時東勢地區刻文風...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反映地方特殊文化,借此碑文內容或可探討當時的人民生活狀況,是珍貴的史料。
2.反映本地社會無賴之勒索誣控歪風與地方主官整飭決心。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褒忠祠原設於彰化八卦山下,因日治時期市街改正遭強行拆除,部份客籍烈士神位與死難官員神位或有功官員祿位,遷至東勢巧聖仙師廟寄祀至今,見證日治時期打擊本土信仰之作風。
2.為清領末期戴潮春事件,東勢...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碑文、碑體完整,屬該廟清道光年間文物。
2.與巧聖先師廟及地方信仰文化緊密相關,代表當地宗教文化,得見證歷史。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紀念捐款者以籤狀巨牌呈現,實屬罕見,亦反映當地木業之地方特色。
2.籤牌年代久遠,牌上列名者為對地方公益事業夙有貢獻之熱心士紳,足資後人永遠紀念。
3.此籤牌形制特殊,與一般石刻捐贈不同,且保...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為義渡會與秋公會共同祭祀之禮儀用品,前者反映地方人士熱衷於濟渡公益事業,後者乃紀念清領時期戴潮春事件戡亂殉職之忠勇官員,兼具社會、歷史及地方文化之多重見證。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弔魂碑建造於昭和8年 (1933),係紀念明治44年(1911)發生的北勢蕃征討事件中遇難之日籍警部及隘勇,深具史實和史料價值。
2.為臺灣日據時期理蕃政策下與中部山區族群衝突之歷史見證物。
...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七家灣遺址上文化層文化內涵之代表。
2.具宜蘭平原與臺中縣史前文化交流的淵源。
3.具史前晚期陶器製造的特色。
4.在臺中縣境內罕見之考古標本。
5.具史前文化價值。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本案是中部平埔族岸裡社群阿里史社相關之碑碣,具歷史、意義及社群價值,為清代臺灣北路理番業務之歷史見證。
碑文受損嚴重,字跡模糊不清,唯碑文內容為乾隆35年(1770)北路理番分府轉頒諭文,立碑原址為...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牛罵頭文化(4500-3400B.P.)、營埔文化(3400-2000B.P.)、番仔園文化(2000-400B.P.)三種史前文化層序與歷史時期荷治、清領、日治與光復以來之文化層序,得見證歷史多...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岸裡社與感恩社界址碑」為民國99年清水區海風里大突寮陳姓居民拾獲,後捐贈臺中市政府(縣市合併前之臺中縣政府)之文物。
2. 該界址碑是岸裡社南遷大甲溪後,部落間領域糾紛,經官方立牌劃定雙方的...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此碑文字清晰,顯示乾隆43年(1778)臺灣地區漢人、原住民土地開發的歷史,及二者相處時易產生民事問題之寫照。
2. 該碑文可觀清水地區的開墾過程,以及漢人與牛罵社的族群關係,為臺灣府北路理番...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牛罵頭觀音廟後堤防復舊碑」見證明治39年(1906)間清水地區遭受水患,幸經官民努力興築水利設施,才解決當地水患,與地方史實關係密切,具臺灣治水史料價值。
2. 因清水區最易發生水災之處,於...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此碑深刻、文字清晰,顯示二十世紀上半年臺灣豬業受日本文化影響而立之碑,具有地方史料意義。
2. 獸魂碑於今日臺灣所存不多,此碑字體清晰、鐫刻甚深,具文獻價值與在地信仰價值。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反映廟方曾遭遇之廟產管理維護上難題,與執事人員之維護運作能力與機制。
具地方文化市井攤販違規警告之功能與社會史料價值。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為治臺巡撫丁日昌所下禁制令,可反映當地社會風氣,具社會史料價值。
2.具特殊的地方文化特色。該碑雖不完整,但就內容看,具稀有性。而且從丁提督軍務資料能確定碑刻時間,從而能反映當時東勢地區刻文風...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反映地方特殊文化,借此碑文內容或可探討當時的人民生活狀況,是珍貴的史料。
2.反映本地社會無賴之勒索誣控歪風與地方主官整飭決心。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褒忠祠原設於彰化八卦山下,因日治時期市街改正遭強行拆除,部份客籍烈士神位與死難官員神位或有功官員祿位,遷至東勢巧聖仙師廟寄祀至今,見證日治時期打擊本土信仰之作風。
2.為清領末期戴潮春事件,東勢...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碑文、碑體完整,屬該廟清道光年間文物。
2.與巧聖先師廟及地方信仰文化緊密相關,代表當地宗教文化,得見證歷史。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紀念捐款者以籤狀巨牌呈現,實屬罕見,亦反映當地木業之地方特色。
2.籤牌年代久遠,牌上列名者為對地方公益事業夙有貢獻之熱心士紳,足資後人永遠紀念。
3.此籤牌形制特殊,與一般石刻捐贈不同,且保...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為義渡會與秋公會共同祭祀之禮儀用品,前者反映地方人士熱衷於濟渡公益事業,後者乃紀念清領時期戴潮春事件戡亂殉職之忠勇官員,兼具社會、歷史及地方文化之多重見證。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弔魂碑建造於昭和8年 (1933),係紀念明治44年(1911)發生的北勢蕃征討事件中遇難之日籍警部及隘勇,深具史實和史料價值。
2.為臺灣日據時期理蕃政策下與中部山區族群衝突之歷史見證物。
...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七家灣遺址上文化層文化內涵之代表。
2.具宜蘭平原與臺中縣史前文化交流的淵源。
3.具史前晚期陶器製造的特色。
4.在臺中縣境內罕見之考古標本。
5.具史前文化價值。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本案是中部平埔族岸裡社群阿里史社相關之碑碣,具歷史、意義及社群價值,為清代臺灣北路理番業務之歷史見證。
碑文受損嚴重,字跡模糊不清,唯碑文內容為乾隆35年(1770)北路理番分府轉頒諭文,立碑原址為...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牛罵頭文化(4500-3400B.P.)、營埔文化(3400-2000B.P.)、番仔園文化(2000-400B.P.)三種史前文化層序與歷史時期荷治、清領、日治與光復以來之文化層序,得見證歷史多...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岸裡社與感恩社界址碑」為民國99年清水區海風里大突寮陳姓居民拾獲,後捐贈臺中市政府(縣市合併前之臺中縣政府)之文物。
2. 該界址碑是岸裡社南遷大甲溪後,部落間領域糾紛,經官方立牌劃定雙方的...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此碑文字清晰,顯示乾隆43年(1778)臺灣地區漢人、原住民土地開發的歷史,及二者相處時易產生民事問題之寫照。
2. 該碑文可觀清水地區的開墾過程,以及漢人與牛罵社的族群關係,為臺灣府北路理番...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牛罵頭觀音廟後堤防復舊碑」見證明治39年(1906)間清水地區遭受水患,幸經官民努力興築水利設施,才解決當地水患,與地方史實關係密切,具臺灣治水史料價值。
2. 因清水區最易發生水災之處,於...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此碑深刻、文字清晰,顯示二十世紀上半年臺灣豬業受日本文化影響而立之碑,具有地方史料意義。
2. 獸魂碑於今日臺灣所存不多,此碑字體清晰、鐫刻甚深,具文獻價值與在地信仰價值。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