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名稱妙法蓮華經(宋刊本)的級別名稱是國寶, 所屬主管機關是文化部, 指定/登錄理由是宋刊小字本。
凡七卷,二十八品。略稱《法華經》、《妙法華經》。問世很早、流傳廣泛的大乘經典。釋迦成佛以來,現各種化身,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調和大小乘之各種說法,宣說一切眾生皆能成佛之妙趣。卷首有道光己酉八月…沙門六舟達受篆書「秀州惠雲院宋栞妙法蓮華經」,全書末署「比丘德求受持」。卷末清魏謙升題記,云..., 保存現狀是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案件編號 | 20130813000069 |
個案名稱 | 妙法蓮華經(宋刊本) |
級別代碼 | 6.1.3 |
級別名稱 | 國寶 |
總類 | 1:code : G3 name : 圖書文獻及影音資料 subCode : G3.1 subName : 圖書、報刊
|
典藏或財產編號 | 書號08745 |
評定基準 | 1:品質精良且數量特別稀少2:具有特殊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
指定/登錄理由 | 宋刊小字本。
凡七卷,二十八品。略稱《法華經》、《妙法華經》。問世很早、流傳廣泛的大乘經典。釋迦成佛以來,現各種化身,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調和大小乘之各種說法,宣說一切眾生皆能成佛之妙趣。卷首有道光己酉八月…沙門六舟達受篆書「秀州惠雲院宋栞妙法蓮華經」,全書末署「比丘德求受持」。卷末清魏謙升題記,云其書法似蘇文忠之學徐季晦,遒勁秀麗,兩擅其勝,其書自足名家,兼之鏤版極精,信稱善本。
宋刊小字本佛經,品質精良、罕見稀有,具特殊歷史、文化、藝術與科學價值。 |
法令依據 | 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一項第五、六款 |
所屬主管機關 | 文化部 |
所在地理區域 | 1: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中正區
|
代表圖像 | extpn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7327/photo/妙法蓮華經(宋刊本)_c.png
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7327/photo/妙法蓮華經(宋刊本).pngname妙法蓮華經(宋刊本) |
代表圖像來源 | 國家圖書館 |
備註 | (空) |
保管單位 | 1:name : 國家圖書館
|
古物所在地 | 1:name : 國家圖書館 saveSpace : 博物館、圖書館 saveSpaceIdentity : 無文資身分 address : 100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
數量 | 1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 既存(繼承) |
保存現狀 |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
綜合描述 | 七卷;寫本。
凡七卷,二十八品。略稱《法華經》、《妙法華經》。問世很早、流傳廣泛的大乘經典。釋迦成佛以來,現各種化身,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調和大小乘之各種說法,宣說一切眾生皆能成佛之妙趣。卷首有道光己酉八月…沙門六舟達受篆書「秀州惠雲院宋栞妙法蓮華經」,全書末署「比丘德求受持」。卷末清魏謙升題記,云其書法似蘇文忠之學徐季晦,遒勁秀麗,兩擅其勝,其書自足名家,兼之鏤版極精,信稱善本。 |
作者 | 姚秦釋鳩摩羅什譯 |
年代 | 宋代 |
尺寸 | 每摺12行,版匡16.9x8.7公分 |
材質 | 紙質;經摺裝,原木護板。 |
保存環境 | 庫房或展覽空間 |
公告 | 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文資局物字第 10220091271號 registerDate : 2013-08-13 00:00:00.0
|
網站連結 |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130813000069 |
公告資料 | 1: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44207/file/ef3a5a20-d8f6-4c99-9999-41af560b283a.pdf |
主管機關名稱 | 文化部 |
主管機關單位 | 文化資產局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 402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 04-2217-7777 |
repImgId | 6330 |
案件編號20130813000069 |
個案名稱妙法蓮華經(宋刊本) |
級別代碼6.1.3 |
級別名稱國寶 |
總類1:code : G3 name : 圖書文獻及影音資料 subCode : G3.1 subName : 圖書、報刊
|
典藏或財產編號書號08745 |
評定基準1:品質精良且數量特別稀少2:具有特殊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
指定/登錄理由宋刊小字本。
凡七卷,二十八品。略稱《法華經》、《妙法華經》。問世很早、流傳廣泛的大乘經典。釋迦成佛以來,現各種化身,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調和大小乘之各種說法,宣說一切眾生皆能成佛之妙趣。卷首有道光己酉八月…沙門六舟達受篆書「秀州惠雲院宋栞妙法蓮華經」,全書末署「比丘德求受持」。卷末清魏謙升題記,云其書法似蘇文忠之學徐季晦,遒勁秀麗,兩擅其勝,其書自足名家,兼之鏤版極精,信稱善本。
宋刊小字本佛經,品質精良、罕見稀有,具特殊歷史、文化、藝術與科學價值。 |
法令依據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一項第五、六款 |
所屬主管機關文化部 |
所在地理區域1: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中正區
|
代表圖像extpn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7327/photo/妙法蓮華經(宋刊本)_c.png
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7327/photo/妙法蓮華經(宋刊本).pngname妙法蓮華經(宋刊本) |
代表圖像來源國家圖書館 |
備註(空) |
保管單位1:name : 國家圖書館
|
古物所在地1:name : 國家圖書館 saveSpace : 博物館、圖書館 saveSpaceIdentity : 無文資身分 address : 100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
數量1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既存(繼承) |
保存現狀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
綜合描述七卷;寫本。
凡七卷,二十八品。略稱《法華經》、《妙法華經》。問世很早、流傳廣泛的大乘經典。釋迦成佛以來,現各種化身,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調和大小乘之各種說法,宣說一切眾生皆能成佛之妙趣。卷首有道光己酉八月…沙門六舟達受篆書「秀州惠雲院宋栞妙法蓮華經」,全書末署「比丘德求受持」。卷末清魏謙升題記,云其書法似蘇文忠之學徐季晦,遒勁秀麗,兩擅其勝,其書自足名家,兼之鏤版極精,信稱善本。 |
作者姚秦釋鳩摩羅什譯 |
年代宋代 |
尺寸每摺12行,版匡16.9x8.7公分 |
材質紙質;經摺裝,原木護板。 |
保存環境庫房或展覽空間 |
公告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文資局物字第 10220091271號 registerDate : 2013-08-13 00:00:00.0
|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130813000069 |
公告資料1: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44207/file/ef3a5a20-d8f6-4c99-9999-41af560b283a.pdf |
主管機關名稱文化部 |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局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402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4-2217-7777 |
repImgId6330 |
根據識別碼 20130813000069 找到的相關資料
在『文資局古物』資料集內搜尋:
與妙法蓮華經(宋刊本)同分類的文資局古物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嘉靖間(1522-1566)刊本。
編者敘稱,漕舟所繫,匪惟控御南北,所以跨四海而肅百蠻者,亦尚倚壯於斯。書承朝命來領淮廠,凡關於舟事者,考尋故典,採拾大要,編次一帙,名曰《漕船志》,使國家文獻有... | 保存現狀: 無蟲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嘉靖癸丑(三十二年,1553)刊本。
明洪武初年,明室於江蘇南京龍江關(今南京北郊)建造龍江船廠,隸屬工部。船廠最初專為打造戰艦而設,其後兼造巡邏船和其他類型的船舶。明代鄭和下西洋的寶船大部分出於... | 保存現狀: 無蟲蛀。經修裱,第1冊部分書口處裂開、第2冊有部分漫漶情形。書況尚稱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原刊本。
此書是記載明代翰林院文獻留存不多的志書之一。明太祖定鼎南京,一時朝廷典冊,百司章奏必錄副藏之詞林。萬曆間(1573-1620),掌南京翰林院事周應賓,備衙門故實,... | 保存現狀: 第1冊部分蟲蛀。經修裱,書況尚稱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清乾隆間(1736-1795)四庫館批改底稿本。
《四庫全書總目》共二百卷,是清代紀昀等編纂的一部大型解題書目。本書存卷四十五至卷四十九,即正史、編年、別史類殘篇成一冊,文中朱墨筆改削是總纂官紀昀手... | 保存現狀: 無蟲蛀。經修裱,書口處部分裂開,書況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大德己亥(三年,1299)茶陵陳翼子刊明代修補本。
此書作者呂大臨序稱非敢以器為玩,觀其器以追三代遺風,或探其制作之原,以補經傳之闕亡,正諸儒之謬誤。其後,元陳翼子偶閱呂氏舊輯考古圖,請友羅更翁臨... | 保存現狀: 無蟲蛀。第1冊部分斷版,第2、3冊有漫漶情形,經修裱。保存狀況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坊刊本。
本書記事始於伏羲神農與黃帝,終宋亡,并附有歷代傳授寶曆歌、歷代啟運年譜之圖等,文中雙行小字夾註,音註之字以白文墨蓋子別出。全書簡明通曉,適宜課蒙學習,再合觀版式風格,知乃建坊所刊。此書四... | 保存現狀: 無蟲蛀。經修裱,部分書口處裂開,書況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萬曆間(1573-1620)盛稔萊州刊本。
此書因前史而加以輯訂評論,上溯羲黃、中考三代、次及漢唐,下迄宋元,旨在覽古知今。內文版面清晰、字體秀麗,刻印甚精。
明版古籍,罕見稀有,具重要歷史、文... | 保存現狀: 無虫蛀。未修裱,第1冊書口處部分裂開。書況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刊本。
《孔子家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及孔門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本書為註解之作,卷首附祀孔有關圖解。每頁上欄刻音釋,字以反白別出,並略記正文每條內容重點以為條目,即所謂標題,為坊刊特色。
元版古籍,... | 保存現狀: 第1冊有虫蛀,經修裱,部分書口處裂開。書況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宋紹熙間(1190-1194)建刊本。
《荀子》註解之書,文中被音釋諸字以白文墨蓋子別出,此建坊刻書所常見者。此書印刷清朗,版面清晰,應屬早印。未聞他處藏有同版。
宋版古籍,書中部分有朱筆圈點,全... | 保存現狀: 無蟲蛀。經修裱,部分書口處裂開,書況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刊六子本。
《荀子》註解之書,此書卷首附「荀子欹器之圖」、「天子大路圖」、「龍旗九斿圖」等,文中釋音、重意、互註之文或以墨圍標示,或以白文別出。書中有朱筆校語,所據為宋版。
元版古籍,書中有朱筆... | 保存現狀: 無蟲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正德、嘉靖間(1506-1566)原刊本。
《中說》一書為王通諸弟子所作。王通出身於官宦兼儒學世家,以著書講學為業。死後,門人私諡為「文中子」。《中說》即其弟子為了紀念他,弘揚他在儒學上的貢獻,仿... | 保存現狀: 有蟲蛀。經修裱,部分書口處裂開,書況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南宋末期刊本。
東漢馬融撰《忠經》一書,是系統總結忠德的專著經典,其因有《孝經》而無《忠經》,故作此書來補缺,全書共十八章。唐海鵬作此書篆註,分別用十八種字體刊刻各章,可提供各種篆書體研究之參考。為...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南宋末年建安曾氏刊本。
《近思錄》由南宋學者朱熹和呂祖謙合編,選輯北宋理學家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四人語錄而成書,全書分十四卷。此本將原書十四卷析為二十卷,並依內容分列條目,每條起首以大字標目,條... | 保存現狀: 無蟲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宋開慶元年(1259)湯漢等福州刊本。
真德秀,號西山,後世稱西山先生。宋福州刊本讀書記,今所見多為甲集、乙集下、丁集。
此乙集上即《大學衍義》,全四十三卷較罕見。西山先生始讀《大學》,見其自格物...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中有漫漶及斷版情形,保存狀況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宋端平元年(1234)顏若愚泉州府學刊本。
此書自古經籍輯錄聖賢論心格言,而以諸家議論為之註,末附四言「心經贊」一首。惟其中有引《真西山讀書記》者,或後人有所附益,非舊本也。此本字大端正,版面清雅,... | 保存現狀: 無蟲蛀。經修裱,部分書口處裂開,書況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嘉靖間(1522-1566)刊本。
編者敘稱,漕舟所繫,匪惟控御南北,所以跨四海而肅百蠻者,亦尚倚壯於斯。書承朝命來領淮廠,凡關於舟事者,考尋故典,採拾大要,編次一帙,名曰《漕船志》,使國家文獻有... | 保存現狀: 無蟲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嘉靖癸丑(三十二年,1553)刊本。
明洪武初年,明室於江蘇南京龍江關(今南京北郊)建造龍江船廠,隸屬工部。船廠最初專為打造戰艦而設,其後兼造巡邏船和其他類型的船舶。明代鄭和下西洋的寶船大部分出於... | 保存現狀: 無蟲蛀。經修裱,第1冊部分書口處裂開、第2冊有部分漫漶情形。書況尚稱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原刊本。
此書是記載明代翰林院文獻留存不多的志書之一。明太祖定鼎南京,一時朝廷典冊,百司章奏必錄副藏之詞林。萬曆間(1573-1620),掌南京翰林院事周應賓,備衙門故實,... | 保存現狀: 第1冊部分蟲蛀。經修裱,書況尚稱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清乾隆間(1736-1795)四庫館批改底稿本。
《四庫全書總目》共二百卷,是清代紀昀等編纂的一部大型解題書目。本書存卷四十五至卷四十九,即正史、編年、別史類殘篇成一冊,文中朱墨筆改削是總纂官紀昀手... | 保存現狀: 無蟲蛀。經修裱,書口處部分裂開,書況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大德己亥(三年,1299)茶陵陳翼子刊明代修補本。
此書作者呂大臨序稱非敢以器為玩,觀其器以追三代遺風,或探其制作之原,以補經傳之闕亡,正諸儒之謬誤。其後,元陳翼子偶閱呂氏舊輯考古圖,請友羅更翁臨... | 保存現狀: 無蟲蛀。第1冊部分斷版,第2、3冊有漫漶情形,經修裱。保存狀況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坊刊本。
本書記事始於伏羲神農與黃帝,終宋亡,并附有歷代傳授寶曆歌、歷代啟運年譜之圖等,文中雙行小字夾註,音註之字以白文墨蓋子別出。全書簡明通曉,適宜課蒙學習,再合觀版式風格,知乃建坊所刊。此書四... | 保存現狀: 無蟲蛀。經修裱,部分書口處裂開,書況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萬曆間(1573-1620)盛稔萊州刊本。
此書因前史而加以輯訂評論,上溯羲黃、中考三代、次及漢唐,下迄宋元,旨在覽古知今。內文版面清晰、字體秀麗,刻印甚精。
明版古籍,罕見稀有,具重要歷史、文... | 保存現狀: 無虫蛀。未修裱,第1冊書口處部分裂開。書況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刊本。
《孔子家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及孔門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本書為註解之作,卷首附祀孔有關圖解。每頁上欄刻音釋,字以反白別出,並略記正文每條內容重點以為條目,即所謂標題,為坊刊特色。
元版古籍,... | 保存現狀: 第1冊有虫蛀,經修裱,部分書口處裂開。書況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宋紹熙間(1190-1194)建刊本。
《荀子》註解之書,文中被音釋諸字以白文墨蓋子別出,此建坊刻書所常見者。此書印刷清朗,版面清晰,應屬早印。未聞他處藏有同版。
宋版古籍,書中部分有朱筆圈點,全... | 保存現狀: 無蟲蛀。經修裱,部分書口處裂開,書況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刊六子本。
《荀子》註解之書,此書卷首附「荀子欹器之圖」、「天子大路圖」、「龍旗九斿圖」等,文中釋音、重意、互註之文或以墨圍標示,或以白文別出。書中有朱筆校語,所據為宋版。
元版古籍,書中有朱筆... | 保存現狀: 無蟲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正德、嘉靖間(1506-1566)原刊本。
《中說》一書為王通諸弟子所作。王通出身於官宦兼儒學世家,以著書講學為業。死後,門人私諡為「文中子」。《中說》即其弟子為了紀念他,弘揚他在儒學上的貢獻,仿... | 保存現狀: 有蟲蛀。經修裱,部分書口處裂開,書況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南宋末期刊本。
東漢馬融撰《忠經》一書,是系統總結忠德的專著經典,其因有《孝經》而無《忠經》,故作此書來補缺,全書共十八章。唐海鵬作此書篆註,分別用十八種字體刊刻各章,可提供各種篆書體研究之參考。為...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南宋末年建安曾氏刊本。
《近思錄》由南宋學者朱熹和呂祖謙合編,選輯北宋理學家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四人語錄而成書,全書分十四卷。此本將原書十四卷析為二十卷,並依內容分列條目,每條起首以大字標目,條... | 保存現狀: 無蟲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宋開慶元年(1259)湯漢等福州刊本。
真德秀,號西山,後世稱西山先生。宋福州刊本讀書記,今所見多為甲集、乙集下、丁集。
此乙集上即《大學衍義》,全四十三卷較罕見。西山先生始讀《大學》,見其自格物...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中有漫漶及斷版情形,保存狀況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宋端平元年(1234)顏若愚泉州府學刊本。
此書自古經籍輯錄聖賢論心格言,而以諸家議論為之註,末附四言「心經贊」一首。惟其中有引《真西山讀書記》者,或後人有所附益,非舊本也。此本字大端正,版面清雅,... | 保存現狀: 無蟲蛀。經修裱,部分書口處裂開,書況良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