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 玉刀
- 文資局古物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個案名稱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 玉刀的級別名稱是重要古物, 所屬主管機關是文化部, 指定/登錄理由是此件玉刀,經拉曼光譜測試,確知為閃玉。圓弧形刃,中央上方突起「介」字形冠,有大而圓之中孔。器表兩面都有線切割遺痕。 此類器用原為具有切割刮磨功能之工具,此件玉器不但選用美玉製成,且形制中央上方突起「介」字形冠,應該是當時用於特殊場合或彰顯高貴身份的的禮器。造形端莊雅緻,且極為稀有。, 保存現狀是有損傷但狀況穩定。全器曾斷為多塊,經拼接,圓刃最下端還曾修補。.

案件編號20140421000012
個案名稱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 玉刀
級別代碼6.1.2
級別名稱重要古物
總類

1:

code : G2
name : 生活及儀禮器物
典藏或財產編號購玉000298
評定基準

1:

具有重要之時代特色、技術及流派

2:

品質精良且數量稀少
指定/登錄理由此件玉刀,經拉曼光譜測試,確知為閃玉。圓弧形刃,中央上方突起「介」字形冠,有大而圓之中孔。器表兩面都有線切割遺痕。 此類器用原為具有切割刮磨功能之工具,此件玉器不但選用美玉製成,且形制中央上方突起「介」字形冠,應該是當時用於特殊場合或彰顯高貴身份的的禮器。造形端莊雅緻,且極為稀有。
法令依據符合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1項第3、5款。
所屬主管機關文化部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士林區
address : 至善路二段221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39157/photo/pic043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39157/photo/pic043.jpg

name

pic043
代表圖像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備註(空)
保管單位

1:

name : 國立故宮博物院
古物所在地

1:

name : 國立故宮博物院
saveSpace : 博物館、圖書館
saveSpaceIdentity : 歷史建築
address : 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數量1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購藏(徵集)
保存現狀有損傷但狀況穩定。全器曾斷為多塊,經拼接,圓刃最下端還曾修補。
綜合描述質材:經拉曼光譜測試,確知為閃玉。已深沁為不透明乳白色外觀。 形制:圓弧形刃,中央上方突起「介」字形冠,有大而圓之中孔。 其他:器表兩面都有線切割遺痕。 特徵:此類石器俗稱「耘田器」,經考證應是用以切割刮磨的工具,有刀的功能性。
年代新石器時代
尺寸寬:15.5;高:8.1;最厚:0.55;孔徑:1.03(公分)
材質閃玉
保存環境庫房或展覽空間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文資物字第10320043691號
registerDate : 2014-04-21 00:00:00.0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140421000012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1-12/2810ac58-4003-4e3f-b06c-5970071218e3/公告.pdf
主管機關名稱文化部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4-22177777
repImgId6563

案件編號

20140421000012

個案名稱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 玉刀

級別代碼

6.1.2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總類

1:

code : G2
name : 生活及儀禮器物

典藏或財產編號

購玉000298

評定基準

1:

具有重要之時代特色、技術及流派

2:

品質精良且數量稀少

指定/登錄理由

此件玉刀,經拉曼光譜測試,確知為閃玉。圓弧形刃,中央上方突起「介」字形冠,有大而圓之中孔。器表兩面都有線切割遺痕。 此類器用原為具有切割刮磨功能之工具,此件玉器不但選用美玉製成,且形制中央上方突起「介」字形冠,應該是當時用於特殊場合或彰顯高貴身份的的禮器。造形端莊雅緻,且極為稀有。

法令依據

符合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1項第3、5款。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士林區
address : 至善路二段221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39157/photo/pic043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39157/photo/pic043.jpg

name

pic043

代表圖像來源

國立故宮博物院

備註

(空)

保管單位

1:

name : 國立故宮博物院

古物所在地

1:

name : 國立故宮博物院
saveSpace : 博物館、圖書館
saveSpaceIdentity : 歷史建築
address : 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數量

1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購藏(徵集)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全器曾斷為多塊,經拼接,圓刃最下端還曾修補。

綜合描述

質材:經拉曼光譜測試,確知為閃玉。已深沁為不透明乳白色外觀。 形制:圓弧形刃,中央上方突起「介」字形冠,有大而圓之中孔。 其他:器表兩面都有線切割遺痕。 特徵:此類石器俗稱「耘田器」,經考證應是用以切割刮磨的工具,有刀的功能性。

年代

新石器時代

尺寸

寬:15.5;高:8.1;最厚:0.55;孔徑:1.03(公分)

材質

閃玉

保存環境

庫房或展覽空間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文資物字第10320043691號
registerDate : 2014-04-21 00:00:00.0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140421000012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1-12/2810ac58-4003-4e3f-b06c-5970071218e3/公告.pdf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177777

repImgId

6563

根據識別碼 20140421000012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140421000012 資料。

[ 搜尋所有 20140421000012 ... ]

根據名稱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 玉刀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 玉刀 資料。

[ 搜尋所有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 玉刀 ... ]

在『文資局古物』資料集內搜尋:


與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 玉刀同分類的文資局古物

精騎(宋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南宋孝宗光宗間(1127-1279)婺州永康清渭陳宅刊本。 此書摘錄唐宋古文大家之精言美句,全書原六卷,此本存卷一韓退之文、柳子厚文、李文公文、唐文粹,卷二歐陽文忠公文集、王荊公文集、嘉祐集,卷三東... | 保存現狀: 有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山堂先生群書考索(元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延祐庚申七年(1320)圓沙書院刊本。 宋自南渡以後,通儒尊性命而薄事功,文士尚議論而少考證,故作者撰此書,以考索為名,言必有徵、事必有據、博采諸家而折衷以己意,不但淹通掌故亦頗以經世為心。此本紙... | 保存現狀: 有虫蛀,經修裱;部份書口處裂開,保存情況良好。

玉海(元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後至元六年(1340)慶元路儒學刊至正十一年(1351)修本。 此書分二十一門,每門各分子目,凡二百四十餘類,乃為準備博學宏詞考試時所整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百三十五言此書:「然所引自經史子... | 保存現狀: 有虫蛀,全套書皆有漫漶及斷版情形;部分內容為手鈔,保存情況良好。

永樂大典(明嘉靖寫本,卷四百八十五、卷四百八十六)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嘉靖隆慶間(1522-1572)內府重寫本。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永樂年間,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目錄60卷,正文22,877卷,裝成11,095冊,約3.7億字,此書按韻分列,內容概括經... | 保存現狀: 無虫蛀,未修裱。部分書口處裂開,書況尚稱良好。

永樂大典(明嘉靖寫本,卷三千五百七十九至卷三千五百八十一)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嘉靖隆慶間(1522-1572)內府重寫本。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永樂年間,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目錄60卷,正文22,877卷,裝成11,095冊,約3.7億字,此書按韻分列,內容概括經... | 保存現狀: 無虫蛀,未修裱。書眉下端部分輕微破損,書況尚稱良好。

永樂大典(明嘉靖寫本,卷六千七百至卷六千七百一)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嘉靖隆慶間(1522-1572)內府重寫本。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永樂年間,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目錄60卷,正文22,877卷,裝成11,095冊,約3.7億字,此書按韻分列,內容概括經... | 保存現狀: 無虫蛀,未經修裱。書況良好。

永樂大典(明嘉靖寫本,卷一萬四百二十一、卷一萬四百二十二)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嘉靖隆慶間(1522-1572)內府重寫本。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永樂年間,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目錄60卷,正文22,877卷,裝成11,095冊,約3.7億字,此書按韻分列,內容概括經... | 保存現狀: 無虫蛀,未修裱。封面脫落需修補,書況良好。

永樂大典(明嘉靖寫本,卷一萬三千九百九十一)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嘉靖隆慶間(1522-1572)內府重寫本。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永樂年間,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目錄60卷,正文22,877卷,裝成11,095冊,約3.7億字,此書按韻分列,內容概括經... | 保存現狀: 有輕微虫蛀,未修裱。書況尚稱良好。

永樂大典(明嘉靖寫本,卷一萬五千八百九十七、卷一萬五千八百九十八)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嘉靖隆慶間(1522-1572)內府重寫本。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永樂年間,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目錄60卷,正文22,877卷,裝成11,095冊,約3.7億字,此書按韻分列,內容概括經...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永樂大典(明嘉靖寫本,卷二萬四百七十八、卷二萬四百七十九)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嘉靖隆慶間(1522-1572)內府重寫本。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永樂年間,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目錄60卷,正文22,877卷,裝成11,095冊,約3.7億字,此書按韻分列,內容概括經...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永樂大典(明嘉靖寫本,卷二萬五百七十二)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嘉靖隆慶間(1522-1572)內府重寫本。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永樂年間,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目錄60卷,正文22,877卷,裝成11,095冊,約3.7億字,此書按韻分列,內容概括經... | 保存現狀: 無虫蛀,未經修裱。書況良好。

世說新語(元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劉應登原刊元坊肆增刊評語本。 魏晉南北朝「志人小說」代表作,記載漢末到魏晉時期,特有的名士人文風尚,紀錄當時的社群生活。首冊扉頁有清葉昌熾手書題記,對本書版本考訂頗詳。阿部隆... | 保存現狀: 有虫蛀,經修裱。第3、4冊有斷板情形,第4冊內容多處漫漶。保存情況良好。

雲谿友議(清鈔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清影宋鈔本。 唐代筆記小說集,載開元以後異聞野史﹐尤以詩話為多。此書留存多為明清版本,此版係清影宋鈔本,非常珍貴。《郘亭知見傳本書目》卷十一著錄宋刊本,此本行款與彼同,遇宋諱大抵缺末筆,本書蓋自宋刊...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開元天寶遺事(明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嘉靖間(1522-1566)長洲顧氏家塾刊四十家小說本。 書之內容記載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各種軼聞奇事。清黃丕烈手校並跋,跋稱:此書雖明刻,在汲古毛氏時已視為罕祕。黃氏取西賓陸拙生所藏《歷代小史》...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南部新書(明鈔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洪武五年(1372)藍格鈔本。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此書:「皆記唐時故事,間及五代,多錄軼聞瑣語,而朝章國典因革損益,亦雜載其中。故雖小說家言,而不似他書之侈談迂怪。於考證尚屬有裨」。可以補唐、... | 保存現狀: 有虫蛀,經修裱。部分書口處裂開,書況尚稱良好。

精騎(宋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南宋孝宗光宗間(1127-1279)婺州永康清渭陳宅刊本。 此書摘錄唐宋古文大家之精言美句,全書原六卷,此本存卷一韓退之文、柳子厚文、李文公文、唐文粹,卷二歐陽文忠公文集、王荊公文集、嘉祐集,卷三東... | 保存現狀: 有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山堂先生群書考索(元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延祐庚申七年(1320)圓沙書院刊本。 宋自南渡以後,通儒尊性命而薄事功,文士尚議論而少考證,故作者撰此書,以考索為名,言必有徵、事必有據、博采諸家而折衷以己意,不但淹通掌故亦頗以經世為心。此本紙... | 保存現狀: 有虫蛀,經修裱;部份書口處裂開,保存情況良好。

玉海(元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後至元六年(1340)慶元路儒學刊至正十一年(1351)修本。 此書分二十一門,每門各分子目,凡二百四十餘類,乃為準備博學宏詞考試時所整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百三十五言此書:「然所引自經史子... | 保存現狀: 有虫蛀,全套書皆有漫漶及斷版情形;部分內容為手鈔,保存情況良好。

永樂大典(明嘉靖寫本,卷四百八十五、卷四百八十六)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嘉靖隆慶間(1522-1572)內府重寫本。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永樂年間,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目錄60卷,正文22,877卷,裝成11,095冊,約3.7億字,此書按韻分列,內容概括經... | 保存現狀: 無虫蛀,未修裱。部分書口處裂開,書況尚稱良好。

永樂大典(明嘉靖寫本,卷三千五百七十九至卷三千五百八十一)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嘉靖隆慶間(1522-1572)內府重寫本。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永樂年間,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目錄60卷,正文22,877卷,裝成11,095冊,約3.7億字,此書按韻分列,內容概括經... | 保存現狀: 無虫蛀,未修裱。書眉下端部分輕微破損,書況尚稱良好。

永樂大典(明嘉靖寫本,卷六千七百至卷六千七百一)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嘉靖隆慶間(1522-1572)內府重寫本。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永樂年間,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目錄60卷,正文22,877卷,裝成11,095冊,約3.7億字,此書按韻分列,內容概括經... | 保存現狀: 無虫蛀,未經修裱。書況良好。

永樂大典(明嘉靖寫本,卷一萬四百二十一、卷一萬四百二十二)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嘉靖隆慶間(1522-1572)內府重寫本。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永樂年間,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目錄60卷,正文22,877卷,裝成11,095冊,約3.7億字,此書按韻分列,內容概括經... | 保存現狀: 無虫蛀,未修裱。封面脫落需修補,書況良好。

永樂大典(明嘉靖寫本,卷一萬三千九百九十一)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嘉靖隆慶間(1522-1572)內府重寫本。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永樂年間,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目錄60卷,正文22,877卷,裝成11,095冊,約3.7億字,此書按韻分列,內容概括經... | 保存現狀: 有輕微虫蛀,未修裱。書況尚稱良好。

永樂大典(明嘉靖寫本,卷一萬五千八百九十七、卷一萬五千八百九十八)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嘉靖隆慶間(1522-1572)內府重寫本。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永樂年間,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目錄60卷,正文22,877卷,裝成11,095冊,約3.7億字,此書按韻分列,內容概括經...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永樂大典(明嘉靖寫本,卷二萬四百七十八、卷二萬四百七十九)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嘉靖隆慶間(1522-1572)內府重寫本。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永樂年間,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目錄60卷,正文22,877卷,裝成11,095冊,約3.7億字,此書按韻分列,內容概括經...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永樂大典(明嘉靖寫本,卷二萬五百七十二)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嘉靖隆慶間(1522-1572)內府重寫本。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永樂年間,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目錄60卷,正文22,877卷,裝成11,095冊,約3.7億字,此書按韻分列,內容概括經... | 保存現狀: 無虫蛀,未經修裱。書況良好。

世說新語(元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劉應登原刊元坊肆增刊評語本。 魏晉南北朝「志人小說」代表作,記載漢末到魏晉時期,特有的名士人文風尚,紀錄當時的社群生活。首冊扉頁有清葉昌熾手書題記,對本書版本考訂頗詳。阿部隆... | 保存現狀: 有虫蛀,經修裱。第3、4冊有斷板情形,第4冊內容多處漫漶。保存情況良好。

雲谿友議(清鈔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清影宋鈔本。 唐代筆記小說集,載開元以後異聞野史﹐尤以詩話為多。此書留存多為明清版本,此版係清影宋鈔本,非常珍貴。《郘亭知見傳本書目》卷十一著錄宋刊本,此本行款與彼同,遇宋諱大抵缺末筆,本書蓋自宋刊...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開元天寶遺事(明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嘉靖間(1522-1566)長洲顧氏家塾刊四十家小說本。 書之內容記載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各種軼聞奇事。清黃丕烈手校並跋,跋稱:此書雖明刻,在汲古毛氏時已視為罕祕。黃氏取西賓陸拙生所藏《歷代小史》...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南部新書(明鈔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洪武五年(1372)藍格鈔本。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此書:「皆記唐時故事,間及五代,多錄軼聞瑣語,而朝章國典因革損益,亦雜載其中。故雖小說家言,而不似他書之侈談迂怪。於考證尚屬有裨」。可以補唐、... | 保存現狀: 有虫蛀,經修裱。部分書口處裂開,書況尚稱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