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名稱五代後蜀丘文播文會圖軸的級別名稱是重要古物, 所屬主管機關是文化部, 指定/登錄理由是根據原籤,本幅名為「文會圖」,然經學者考證,本作與傳為閻立本〈北齊勘書圖〉的構圖雷同。此幀舊傳為丘文播之作,但無作者款印,當依稿描摹,何時所成尚無定論。全圖的線條,細膩流暢,運筆極純熟而又富於變化,樹石的配置都很得體,樹的畫法尤有古意。具有重要之時代特色、技術及流派、藝術價值。, 保存現狀是完整良好。.
案件編號 | 20120326000038 |
個案名稱 | 五代後蜀丘文播文會圖軸 |
級別代碼 | 6.1.2 |
級別名稱 | 重要古物 |
總類 | 1:code : G1 name : 藝術作品 subCode : G1.2 subName : 繪畫
|
典藏或財產編號 | 故畫000028 |
評定基準 | 1:具有重要之時代特色、技術及流派2:具有重要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
指定/登錄理由 | 根據原籤,本幅名為「文會圖」,然經學者考證,本作與傳為閻立本〈北齊勘書圖〉的構圖雷同。此幀舊傳為丘文播之作,但無作者款印,當依稿描摹,何時所成尚無定論。全圖的線條,細膩流暢,運筆極純熟而又富於變化,樹石的配置都很得體,樹的畫法尤有古意。具有重要之時代特色、技術及流派、藝術價值。 |
法令依據 | 1.「文化資產保存法」第六十六條。
2.「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三條第一項第三、六款;第六條及第七條。 |
所屬主管機關 | 文化部 |
所在地理區域 | 1: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士林區 address : 至善路二段221號
|
代表圖像 | extJP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32969/photo/55dd2586-210c-4f48-ac8b-4e36a0e8095d_c.JPG
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32969/photo/55dd2586-210c-4f48-ac8b-4e36a0e8095d.JPGname55dd2586-210c-4f48-ac8b-4e36a0e8095d |
代表圖像來源 |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備註 | (空) |
保管單位 | 1:name :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古物所在地 | 1:name : 國立故宮博物院 saveSpace : 博物館、圖書館 saveSpaceIdentity : 歷史建築 address :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
數量 | 1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 既存(繼承) |
保存現狀 | 完整良好。 |
綜合描述 | 天保七年(556),北齊文宣帝命樊遜與諸州郡十一位秀才、孝廉校定群書。唐宋時期,已有〈北齊勘書圖〉的流傳。本畫即取自〈勘書圖〉中段,畫四人坐胡床,或展卷閱讀,或持筆書寫,旁有男女侍者持几、捧茶隨侍。旁配樹石,增添園林之趣。本幅作者無款印,舊傳為丘文播之作,然當依稿描摹,何時所成?尚無定論。丘文播(活動於10世紀中期),四川廣漢人。又名潛。初作釋道人物,兼繪山水。 |
作者 | (空) |
年代 | 五代後蜀 |
尺寸 | 84.9 x 49.6(公分) |
材質 | 絹本 |
保存環境 | 庫房或展覽空間 |
公告 | 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會授字第10120020772號 registerDate : 2012-03-26 00:00:00.0
|
網站連結 |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120326000038 |
公告資料 | 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1-25/fa05df8d-042c-405d-84fe-dfbbf5d5682d/公告.pdf2: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1-25/ce671bd7-fe6b-4af5-a117-30470050a87b/公告表.pdf |
主管機關名稱 | 文化部 |
主管機關單位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 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 04-22177777 |
repImgId | 6827 |
案件編號20120326000038 |
個案名稱五代後蜀丘文播文會圖軸 |
級別代碼6.1.2 |
級別名稱重要古物 |
總類1:code : G1 name : 藝術作品 subCode : G1.2 subName : 繪畫
|
典藏或財產編號故畫000028 |
評定基準1:具有重要之時代特色、技術及流派2:具有重要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
指定/登錄理由根據原籤,本幅名為「文會圖」,然經學者考證,本作與傳為閻立本〈北齊勘書圖〉的構圖雷同。此幀舊傳為丘文播之作,但無作者款印,當依稿描摹,何時所成尚無定論。全圖的線條,細膩流暢,運筆極純熟而又富於變化,樹石的配置都很得體,樹的畫法尤有古意。具有重要之時代特色、技術及流派、藝術價值。 |
法令依據1.「文化資產保存法」第六十六條。
2.「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三條第一項第三、六款;第六條及第七條。 |
所屬主管機關文化部 |
所在地理區域1: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士林區 address : 至善路二段221號
|
代表圖像extJP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32969/photo/55dd2586-210c-4f48-ac8b-4e36a0e8095d_c.JPG
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32969/photo/55dd2586-210c-4f48-ac8b-4e36a0e8095d.JPGname55dd2586-210c-4f48-ac8b-4e36a0e8095d |
代表圖像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
備註(空) |
保管單位1:name :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古物所在地1:name : 國立故宮博物院 saveSpace : 博物館、圖書館 saveSpaceIdentity : 歷史建築 address :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
數量1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既存(繼承) |
保存現狀完整良好。 |
綜合描述天保七年(556),北齊文宣帝命樊遜與諸州郡十一位秀才、孝廉校定群書。唐宋時期,已有〈北齊勘書圖〉的流傳。本畫即取自〈勘書圖〉中段,畫四人坐胡床,或展卷閱讀,或持筆書寫,旁有男女侍者持几、捧茶隨侍。旁配樹石,增添園林之趣。本幅作者無款印,舊傳為丘文播之作,然當依稿描摹,何時所成?尚無定論。丘文播(活動於10世紀中期),四川廣漢人。又名潛。初作釋道人物,兼繪山水。 |
作者(空) |
年代五代後蜀 |
尺寸84.9 x 49.6(公分) |
材質絹本 |
保存環境庫房或展覽空間 |
公告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會授字第10120020772號 registerDate : 2012-03-26 00:00:00.0
|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120326000038 |
公告資料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1-25/fa05df8d-042c-405d-84fe-dfbbf5d5682d/公告.pdf2: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1-25/ce671bd7-fe6b-4af5-a117-30470050a87b/公告表.pdf |
主管機關名稱文化部 |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4-22177777 |
repImgId6827 |
根據識別碼 20120326000038 找到的相關資料
在『文資局古物』資料集內搜尋:
與五代後蜀丘文播文會圖軸同分類的文資局古物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器、蓋均飾蟠虺紋,兩耳做獸形,蓋上有四S形扁飾。造型與紋飾為研究東周南方銅器的重要資料。此器故宮藏有一對,乃民國二十年安徽楚墓出土,器口內壁皆有銘文5行39字:「唯王廿又六年,聖□之夫人曾姬無卹,望安... | 保存現狀: (一)蓋上破壹小縫,蓋上裂縫,加大並折下一瓣。
(二)蓋口緣缺,蓋上原有裂縫,蓋鈕舊缺。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方尊器形上圓下方,造型華麗,遍身裝飾浮雕獸面紋與鳥紋,鏤雕稜脊,形制偉麗。1929年在河南洛陽馬坡出土。底有銘文10行187字,記八月甲申周天子發令周公任職輔保,助王掌理國事。第四日丁亥,夨傳此令至周...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璽印,橋鈕。有銘三字(「亞禽□」)。此印為目前所見最早之印章實物之一,具有無可取代之文物價值。相傳共有三鈕銅印出土於殷墟─商代晚期都城,「亞禽」印是其中之一,為中央博物院早期購藏的商代銅印,璽文與商代...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蔡侯產戈是標準的春秋形制,援部細長,胡上有穿,內上有銘文六字「蔡侯產之用戈」,並鑲嵌金絲,字形結構具春秋晚期到戰國初期蔡國鳥蟲書的特色,能表現地方文化特徵。具有重要文字藝術價值。 | 保存現狀: 1、斷接。2、傷缺。3、除銹凹痕。4、原裂傷。5、刃部多處原傷缺。6、臘痕。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耑形制與觶相似。光緒十四年在江西高安出土徐國器。義楚是左傳昭公六年的徐義楚。腹外有銘文35字:「隹正月吉日丁酉, (徐)王義楚擇余吉金,自酢(作)祭鍴,用享于皇天及我文考,永保□(予)身,子孫寶」。... | 保存現狀: 口緣微缺。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四耳圓腹方座簋,耳下有珥,全器用長、短尾鳥紋和直紋做主要的花紋母題,最特別的是在耳、稜脊、方座四角共浮雕了18個牛面紋。簋下有圈足,圈足下有方座,方座器是商末周初,先周文化的特色之一。此器器耳造型特殊... | 保存現狀: 方座破痕。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淺底盤形,圜形蓋,淺盤下接一束腰形柄。全器表面均裝飾著蟠結的虺紋。此器工藝精緻,紋飾繁複,於研究春秋時期銅器鏤空技術,具有重要之研究價值。「鋪」之器類亦少見。 | 保存現狀: 1、原傷缺。2、多處有舊磨痕。3、鑄作器孔。4、舊補接。5、圈足底部多處舊傷。6、多處有舊傷補。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陳侯午方座簋,器形復古,兩龍形獸耳外伸,比例上略大,上有重環紋與圓渦紋,腹部、圈足與方座飾波曲紋。腹內有銘文8行36字:「隹(唯)十又四年, (陳)侯午台(以)群者(諸)侯獻金乍(作)皇妣孝大妃祭器,...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器巨腹、斂口,廣折肩,平底無足,四耳作獸面銜環,肩上鑄有銘文10行52字:「國差(佐)立事歲,咸,丁亥,攻(工)師 鑄西郭寶 四秉,用實旨酒,侯氏受福(眉)壽,卑(俾)旨卑(俾)靜,侯氏毋 (咎)毋... | 保存現狀: 口殘二塊。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大口、圓脰、方形腹、方形足。此方圓共現一器形制極特別。脰飾弦紋,肩上夔紋,腹部飾獸面紋,獸鼻猶如蛇首,有鼓起的雙眼。此器方圓合構,其蛇首形鼻獸面紋飾及高浮雕鳥紋,造型或紋飾皆特殊,具有南方區域特性。於... | 保存現狀: 1、多處傷缺。2、斷補。3、大塊舊傷補,傷補表面部分脫落、邊緣有裂傷。4、獸鼻尖鏽塊部分脫落。5、小孔。6、鏽蝕。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器遍體飾狩獵紋三道,兩獸面銜環。器底有銘文一字。此類狩獵紋壺不論紋飾、工藝、技法,都是戰國時期的代表作。以圖畫性內容作為裝飾是春秋晚期銅器的一大發展。商周銅器多半以獸面、鳥紋等圖樣為飾,至春秋晚期(...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口緣缺,底有破洞。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鬲形腹三實足,器身側出一流,有蓋。鋬飾牛首,蓋以蓋鈕為中心,飾四瓣花紋及鋸齒狀邊飾,蓋沿飾夔紋。頸飾夔紋,腹飾細長羽紋的獸面紋。蓋器有對銘,各3字「□父丁」。此器紋飾精美,工藝獨特,銘文亦具重要史料價...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1、流部口沿多處舊傷。2、稜脊多處舊傷。3、足跟多處舊傷補。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器通體飾獸帶紋三道,綯紋三道,下飾垂葉獸帶紋。四獸耳銜環。此器造型及紋飾完整精緻,且為戰國時期銅器紋飾模印工藝之代表。為清宮舊藏之銅器精品。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卣,矮體垂腹,提梁上飾蟬紋,兩端作圓雕羊頭。頸部飾以浮雕獸首為中央之相對長尾鳥紋,腹飾卷尾顧首大鳳鳥紋。蓋器有對銘4字「作寶尊彝」。此類大卷尾鳳鳥紋是鳳鳥紋中最華麗的紋飾之一,也是西周早中期之際的標準...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1、舊凹傷。2、圈足舊傷。3、圈足外底銅器病。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器頸、足上層皆飾弦紋,頸下層飾夔紋,足下層則飾小型獸面紋,腹上層飾蟬紋,下層則飾獸面紋。此器紋飾具有南方或西南方區域特性,於研究商代方國文化及造型藝術,均具重要之價值。為清宮舊藏之商周銅器精品。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1、舊傷缺。2、傷補。3、口沿傷補。4、蓋內子口多處舊傷。5、多處舊補。7、舊傷。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器、蓋均飾蟠虺紋,兩耳做獸形,蓋上有四S形扁飾。造型與紋飾為研究東周南方銅器的重要資料。此器故宮藏有一對,乃民國二十年安徽楚墓出土,器口內壁皆有銘文5行39字:「唯王廿又六年,聖□之夫人曾姬無卹,望安... | 保存現狀: (一)蓋上破壹小縫,蓋上裂縫,加大並折下一瓣。
(二)蓋口緣缺,蓋上原有裂縫,蓋鈕舊缺。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方尊器形上圓下方,造型華麗,遍身裝飾浮雕獸面紋與鳥紋,鏤雕稜脊,形制偉麗。1929年在河南洛陽馬坡出土。底有銘文10行187字,記八月甲申周天子發令周公任職輔保,助王掌理國事。第四日丁亥,夨傳此令至周...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璽印,橋鈕。有銘三字(「亞禽□」)。此印為目前所見最早之印章實物之一,具有無可取代之文物價值。相傳共有三鈕銅印出土於殷墟─商代晚期都城,「亞禽」印是其中之一,為中央博物院早期購藏的商代銅印,璽文與商代...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蔡侯產戈是標準的春秋形制,援部細長,胡上有穿,內上有銘文六字「蔡侯產之用戈」,並鑲嵌金絲,字形結構具春秋晚期到戰國初期蔡國鳥蟲書的特色,能表現地方文化特徵。具有重要文字藝術價值。 | 保存現狀: 1、斷接。2、傷缺。3、除銹凹痕。4、原裂傷。5、刃部多處原傷缺。6、臘痕。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耑形制與觶相似。光緒十四年在江西高安出土徐國器。義楚是左傳昭公六年的徐義楚。腹外有銘文35字:「隹正月吉日丁酉, (徐)王義楚擇余吉金,自酢(作)祭鍴,用享于皇天及我文考,永保□(予)身,子孫寶」。... | 保存現狀: 口緣微缺。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四耳圓腹方座簋,耳下有珥,全器用長、短尾鳥紋和直紋做主要的花紋母題,最特別的是在耳、稜脊、方座四角共浮雕了18個牛面紋。簋下有圈足,圈足下有方座,方座器是商末周初,先周文化的特色之一。此器器耳造型特殊... | 保存現狀: 方座破痕。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淺底盤形,圜形蓋,淺盤下接一束腰形柄。全器表面均裝飾著蟠結的虺紋。此器工藝精緻,紋飾繁複,於研究春秋時期銅器鏤空技術,具有重要之研究價值。「鋪」之器類亦少見。 | 保存現狀: 1、原傷缺。2、多處有舊磨痕。3、鑄作器孔。4、舊補接。5、圈足底部多處舊傷。6、多處有舊傷補。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陳侯午方座簋,器形復古,兩龍形獸耳外伸,比例上略大,上有重環紋與圓渦紋,腹部、圈足與方座飾波曲紋。腹內有銘文8行36字:「隹(唯)十又四年, (陳)侯午台(以)群者(諸)侯獻金乍(作)皇妣孝大妃祭器,...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器巨腹、斂口,廣折肩,平底無足,四耳作獸面銜環,肩上鑄有銘文10行52字:「國差(佐)立事歲,咸,丁亥,攻(工)師 鑄西郭寶 四秉,用實旨酒,侯氏受福(眉)壽,卑(俾)旨卑(俾)靜,侯氏毋 (咎)毋... | 保存現狀: 口殘二塊。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大口、圓脰、方形腹、方形足。此方圓共現一器形制極特別。脰飾弦紋,肩上夔紋,腹部飾獸面紋,獸鼻猶如蛇首,有鼓起的雙眼。此器方圓合構,其蛇首形鼻獸面紋飾及高浮雕鳥紋,造型或紋飾皆特殊,具有南方區域特性。於... | 保存現狀: 1、多處傷缺。2、斷補。3、大塊舊傷補,傷補表面部分脫落、邊緣有裂傷。4、獸鼻尖鏽塊部分脫落。5、小孔。6、鏽蝕。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器遍體飾狩獵紋三道,兩獸面銜環。器底有銘文一字。此類狩獵紋壺不論紋飾、工藝、技法,都是戰國時期的代表作。以圖畫性內容作為裝飾是春秋晚期銅器的一大發展。商周銅器多半以獸面、鳥紋等圖樣為飾,至春秋晚期(...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口緣缺,底有破洞。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鬲形腹三實足,器身側出一流,有蓋。鋬飾牛首,蓋以蓋鈕為中心,飾四瓣花紋及鋸齒狀邊飾,蓋沿飾夔紋。頸飾夔紋,腹飾細長羽紋的獸面紋。蓋器有對銘,各3字「□父丁」。此器紋飾精美,工藝獨特,銘文亦具重要史料價...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1、流部口沿多處舊傷。2、稜脊多處舊傷。3、足跟多處舊傷補。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器通體飾獸帶紋三道,綯紋三道,下飾垂葉獸帶紋。四獸耳銜環。此器造型及紋飾完整精緻,且為戰國時期銅器紋飾模印工藝之代表。為清宮舊藏之銅器精品。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卣,矮體垂腹,提梁上飾蟬紋,兩端作圓雕羊頭。頸部飾以浮雕獸首為中央之相對長尾鳥紋,腹飾卷尾顧首大鳳鳥紋。蓋器有對銘4字「作寶尊彝」。此類大卷尾鳳鳥紋是鳳鳥紋中最華麗的紋飾之一,也是西周早中期之際的標準...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1、舊凹傷。2、圈足舊傷。3、圈足外底銅器病。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器頸、足上層皆飾弦紋,頸下層飾夔紋,足下層則飾小型獸面紋,腹上層飾蟬紋,下層則飾獸面紋。此器紋飾具有南方或西南方區域特性,於研究商代方國文化及造型藝術,均具重要之價值。為清宮舊藏之商周銅器精品。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1、舊傷缺。2、傷補。3、口沿傷補。4、蓋內子口多處舊傷。5、多處舊補。7、舊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