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簠/隸書
- 文資局古物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個案名稱鄭簠/隸書的級別名稱是重要古物, 所屬主管機關是文化部, 指定/登錄理由是鄭簠是十七世紀明末清初碑學派書法的先驅。評論家指出他的隸書,「盡破唐以來方整之習」,可以說是復興漢隸之學的前輩。鄭簠一生遍臨歷代流傳重要的漢碑,尤其專精十七世紀新出土的〈曹全碑〉(刻於185年)。此幅隸書在書寫時用圓筆藏鋒,字形矮扁,上大下小,與〈曹全碑〉相似,不過鄭簠誇張筆畫的波拂飛動,筆法與結字..., 保存現狀是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1. 天綾傷補、褐斑。 2. 玉池褐斑。 3. 上詩塘折痕、蟲蝕、髒污。 4. 畫心全面有多處蟲蝕。 5. 畫心傷補。 6. 畫心破洞。 7. 畫心污漬。 8. 畫心補紙。 9. 畫心折痕。 10. 畫心髒污。 11. 下詩塘蟲蝕、髒污。 12. 地綾傷補、污漬。 13. 包首傷....
案件編號 | 20081224000001 |
個案名稱 | 鄭簠/隸書 |
級別代碼 | 6.1.2 |
級別名稱 | 重要古物 |
總類 | 1:code : G1name : 藝術作品 subCode : G1.1 subName : 書法、碑帖 |
典藏或財產編號 | 中書000012 |
評定基準 | 1:具有重要歷史意義或能表現傳統、族群或地方文化特色2:具有重要之時代特色、技術及流派3:具有重要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4:具有重要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
指定/登錄理由 | 鄭簠是十七世紀明末清初碑學派書法的先驅。評論家指出他的隸書,「盡破唐以來方整之習」,可以說是復興漢隸之學的前輩。鄭簠一生遍臨歷代流傳重要的漢碑,尤其專精十七世紀新出土的〈曹全碑〉(刻於185年)。此幅隸書在書寫時用圓筆藏鋒,字形矮扁,上大下小,與〈曹全碑〉相似,不過鄭簠誇張筆畫的波拂飛動,筆法與結字多變化,而通幅行氣一貫,如有豐富鮮活的生命力,是將自由寫意的行書意趣,融入原本規整的隸體中,創造了新的視覺形象。鄭簠的隸書師古而不泥古,掌握隸書的體勢和筆法之後,變化自然,有亦古亦今的意趣,本幅足為代表。清初取法〈曹全碑〉的書家,多數取向秀雅一路,鄭簠卻從筆勢上加以提振,寫出雄渾飛動的面貌,成就可觀。本幅「隸書」具有重要藝術造詣,符合「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三條第一項第一、三、四、六款,指定為重要古物。 |
法令依據 | 1.「文化資產保存法」第六十六條。 2.「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三條。 |
所屬主管機關 | 文化部 |
所在地理區域 | 1:itemNo : 1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士林區 address : 至善路二段221號 |
代表圖像 | extjp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33347/photo/59354947-e5a9-4692-8f72-5ab6814b1e6b_c.jpg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33347/photo/59354947-e5a9-4692-8f72-5ab6814b1e6b.jpgname59354947-e5a9-4692-8f72-5ab6814b1e6b |
代表圖像來源 |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備註 | (空) |
保管單位 | 1:name :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古物所在地 | 1:name : 國立故宮博物院saveSpace : 博物館、圖書館 saveSpaceIdentity : 歷史建築 address :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
數量 | 1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 既存(繼承) |
保存現狀 |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1. 天綾傷補、褐斑。 2. 玉池褐斑。 3. 上詩塘折痕、蟲蝕、髒污。 4. 畫心全面有多處蟲蝕。 5. 畫心傷補。 6. 畫心破洞。 7. 畫心污漬。 8. 畫心補紙。 9. 畫心折痕。 10. 畫心髒污。 11. 下詩塘蟲蝕、髒污。 12. 地綾傷補、污漬。 13. 包首傷補。 |
綜合描述 | 鄭簠(1622-1693),福建莆田人,旅居南京,繼承父業,精於醫術,並以此維生,而以書法藝術聞名,是十七世紀明末清初碑學派書法的先驅。隸書約始於一世紀秦末漢初之際,原本通行於一般小吏的文書簡札中,為求書寫便捷,筆畫橫平,結體扁方,末筆順勢出鋒為「雁尾」。至二、三世紀東漢時,大量運用於正式文字,如紀功頌德的紀念性碑刻,成為嚴肅的正式書體。此後更朝方整規律發展,逐漸喪失原始古樸的面貌。十七世紀明清之際,有些好古的書家開始對四世紀以前,高古淳樸的書體產生興趣,留意那些新出土,千餘年前書刻在石碑上的古代隸書,一方面臨摹這些古蹟,一方面轉化成創作的動力。這些書家中,以作品的數量及成就而言,鄭簠是相當重要的一位,評論家指出他的隸書,「盡破唐以來方整之習」,可以說是復興漢隸之學的前輩。鄭簠一生遍臨歷代流傳重要的漢碑,尤其專精十七世紀新出土的〈曹全碑〉(刻於185年)。此件隸書在書寫時用圓筆藏鋒,字形矮扁,上大下小,與〈曹全碑〉相似,不過鄭簠誇張筆畫的波拂飛動,筆法與結字多變化,而通幅行氣一貫,如有豐富鮮活的生命力,是將自由寫意的行書意趣,融入原本規整的隸體中,創造了新的視覺形象。 |
作者 | 鄭簠 |
年代 | 清 |
尺寸 | 縱181.5公分×橫120.3公分 軸 |
材質 | 紙 |
保存環境 | 庫房或展覽空間 |
公告 | 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officialDocNo : 會授資籌二字第0972115965號 registerDate : 2008-12-24 00:00:00.0 |
網站連結 |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081224000001 |
公告資料 | 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2-08/3712fa20-2159-4379-8cab-846c154c460d/公告.pdf2: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2-08/4cfcba9e-a58a-4475-97de-416b2c0685a8/公告表.pdf |
主管機關名稱 | 文化部 |
主管機關單位 | 文化資產局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 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 0422177777 |
repImgId | 6995 |
案件編號20081224000001 |
個案名稱鄭簠/隸書 |
級別代碼6.1.2 |
級別名稱重要古物 |
總類1:code : G1name : 藝術作品 subCode : G1.1 subName : 書法、碑帖 |
典藏或財產編號中書000012 |
評定基準1:具有重要歷史意義或能表現傳統、族群或地方文化特色2:具有重要之時代特色、技術及流派3:具有重要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4:具有重要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
指定/登錄理由鄭簠是十七世紀明末清初碑學派書法的先驅。評論家指出他的隸書,「盡破唐以來方整之習」,可以說是復興漢隸之學的前輩。鄭簠一生遍臨歷代流傳重要的漢碑,尤其專精十七世紀新出土的〈曹全碑〉(刻於185年)。此幅隸書在書寫時用圓筆藏鋒,字形矮扁,上大下小,與〈曹全碑〉相似,不過鄭簠誇張筆畫的波拂飛動,筆法與結字多變化,而通幅行氣一貫,如有豐富鮮活的生命力,是將自由寫意的行書意趣,融入原本規整的隸體中,創造了新的視覺形象。鄭簠的隸書師古而不泥古,掌握隸書的體勢和筆法之後,變化自然,有亦古亦今的意趣,本幅足為代表。清初取法〈曹全碑〉的書家,多數取向秀雅一路,鄭簠卻從筆勢上加以提振,寫出雄渾飛動的面貌,成就可觀。本幅「隸書」具有重要藝術造詣,符合「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三條第一項第一、三、四、六款,指定為重要古物。 |
法令依據1.「文化資產保存法」第六十六條。 2.「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三條。 |
所屬主管機關文化部 |
所在地理區域1:itemNo : 1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士林區 address : 至善路二段221號 |
代表圖像extjp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33347/photo/59354947-e5a9-4692-8f72-5ab6814b1e6b_c.jpg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33347/photo/59354947-e5a9-4692-8f72-5ab6814b1e6b.jpgname59354947-e5a9-4692-8f72-5ab6814b1e6b |
代表圖像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
備註(空) |
保管單位1:name :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古物所在地1:name : 國立故宮博物院saveSpace : 博物館、圖書館 saveSpaceIdentity : 歷史建築 address :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
數量1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既存(繼承) |
保存現狀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1. 天綾傷補、褐斑。 2. 玉池褐斑。 3. 上詩塘折痕、蟲蝕、髒污。 4. 畫心全面有多處蟲蝕。 5. 畫心傷補。 6. 畫心破洞。 7. 畫心污漬。 8. 畫心補紙。 9. 畫心折痕。 10. 畫心髒污。 11. 下詩塘蟲蝕、髒污。 12. 地綾傷補、污漬。 13. 包首傷補。 |
綜合描述鄭簠(1622-1693),福建莆田人,旅居南京,繼承父業,精於醫術,並以此維生,而以書法藝術聞名,是十七世紀明末清初碑學派書法的先驅。隸書約始於一世紀秦末漢初之際,原本通行於一般小吏的文書簡札中,為求書寫便捷,筆畫橫平,結體扁方,末筆順勢出鋒為「雁尾」。至二、三世紀東漢時,大量運用於正式文字,如紀功頌德的紀念性碑刻,成為嚴肅的正式書體。此後更朝方整規律發展,逐漸喪失原始古樸的面貌。十七世紀明清之際,有些好古的書家開始對四世紀以前,高古淳樸的書體產生興趣,留意那些新出土,千餘年前書刻在石碑上的古代隸書,一方面臨摹這些古蹟,一方面轉化成創作的動力。這些書家中,以作品的數量及成就而言,鄭簠是相當重要的一位,評論家指出他的隸書,「盡破唐以來方整之習」,可以說是復興漢隸之學的前輩。鄭簠一生遍臨歷代流傳重要的漢碑,尤其專精十七世紀新出土的〈曹全碑〉(刻於185年)。此件隸書在書寫時用圓筆藏鋒,字形矮扁,上大下小,與〈曹全碑〉相似,不過鄭簠誇張筆畫的波拂飛動,筆法與結字多變化,而通幅行氣一貫,如有豐富鮮活的生命力,是將自由寫意的行書意趣,融入原本規整的隸體中,創造了新的視覺形象。 |
作者鄭簠 |
年代清 |
尺寸縱181.5公分×橫120.3公分 軸 |
材質紙 |
保存環境庫房或展覽空間 |
公告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officialDocNo : 會授資籌二字第0972115965號 registerDate : 2008-12-24 00:00:00.0 |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081224000001 |
公告資料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2-08/3712fa20-2159-4379-8cab-846c154c460d/公告.pdf2: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2-08/4cfcba9e-a58a-4475-97de-416b2c0685a8/公告表.pdf |
主管機關名稱文化部 |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局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422177777 |
repImgId69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