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廬山高
- 文資局古物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個案名稱沈周/廬山高的級別名稱是國寶, 所屬主管機關是文化部, 指定/登錄理由是沈周是蘇州文人文化承先啟後的重要人物。由沈周、文徵明等所建立的繪畫風格依其地域而通稱為吳派,影響深遠,成為文人畫風的代表。畫家在畫上以篆書題寫「廬山高」,點明本幅的主題。他透過山石的結組與堆疊,盤迴出由兩側向中央集中的聳峙山峰,而前景微小的人物更襯托出主山雄渾、仰之彌高的印象。由題辭中可知,沈周藉此..., 保存現狀是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1. 天綾不平,有傷補、髒污。 2. 玉池上方有橫向髒污。 3. 畫心有折痕。 4. 畫心有折裂。 5. 畫心有蟲蝕。 6. 畫心有髒污。 7. 畫心有破洞。 8. 畫心有刮痕。 9. 畫心磨蝕。 10. 畫心有傷補。 11. 地綾有折痕、傷補、輕微髒污。 12. 包首磨蝕、傷補....
案件編號 | 20081224000003 |
個案名稱 | 沈周/廬山高 |
級別代碼 | 6.1.3 |
級別名稱 | 國寶 |
總類 | 1:code : G1name : 藝術作品 subCode : G1.2 subName : 繪畫 |
典藏或財產編號 | 故畫000884 |
評定基準 | 1:具有特殊之時代特色、技術及流派2:具有特殊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3:品質精良且數量特別稀少4:具有特殊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
指定/登錄理由 | 沈周是蘇州文人文化承先啟後的重要人物。由沈周、文徵明等所建立的繪畫風格依其地域而通稱為吳派,影響深遠,成為文人畫風的代表。畫家在畫上以篆書題寫「廬山高」,點明本幅的主題。他透過山石的結組與堆疊,盤迴出由兩側向中央集中的聳峙山峰,而前景微小的人物更襯托出主山雄渾、仰之彌高的印象。由題辭中可知,沈周藉此畫為其師陳寬祝壽。廬山高的形象婉轉表達出高山仰止之深意。據畫史記載,沈周早年多為小景,四十歲以後始作大幅畫,本幅恰好成於他四十一歲之際(1467),是此時期的代表作品。先以淡墨皴染、再用濃墨點提的作法,細密攢簇的皴筆,步步疊高山塊以營造湧動山勢的構圖方式,在風格上接近於王蒙。但相較於王蒙畫中的強烈動感,此幅畫作卻顯得較為平和穩定,在蓬勃生氣中透露出沉穆靜雅。此外,畫面的構圖原則轉趨抽象與平面化,山水元素的組合也傾向於追求偃仰多姿的視覺韻律感,更勝於對自然的忠實描繪,是運用王蒙風格所創發的新畫風。本幅「廬山高」廬山景緻雄渾,實中有虛、密而不繁,不失沈靜肅穆韻味,且屬不多見之巨幅型作品,足為其大幅畫之最佳代表。具有特殊藝術造詣,品質精良,數量特別稀少,符合「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四條第一項第三、四、五、六款,指定為國寶。 |
法令依據 | 1.「文化資產保存法」第六十六條。 2.「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四條。 |
所屬主管機關 | 文化部 |
所在地理區域 | 1:itemNo : 1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士林區 address : 至善路二段221號 |
代表圖像 | extjp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33629/photo/b0ca6247-d799-4300-a582-8587997da846_c.jpg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33629/photo/b0ca6247-d799-4300-a582-8587997da846.jpgnameb0ca6247-d799-4300-a582-8587997da846 |
代表圖像來源 |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備註 | (空) |
保管單位 | 1:name :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古物所在地 | 1:name : 國立故宮博物院saveSpace : 博物館、圖書館 saveSpaceIdentity : 歷史建築 address :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
數量 | 1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 既存(繼承) |
保存現狀 |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1. 天綾不平,有傷補、髒污。 2. 玉池上方有橫向髒污。 3. 畫心有折痕。 4. 畫心有折裂。 5. 畫心有蟲蝕。 6. 畫心有髒污。 7. 畫心有破洞。 8. 畫心有刮痕。 9. 畫心磨蝕。 10. 畫心有傷補。 11. 地綾有折痕、傷補、輕微髒污。 12. 包首磨蝕、傷補、髒污。 13. 簽題有髒污。 |
綜合描述 | 沈周(1427-1507)字啟南,號石田,生於江蘇長洲(今蘇州),出身於士紳之家。他終身未追求仕進,致力於詩文書畫的創作,除了豐富的學養,溫雅寬厚的品格也備受時人尊崇,是蘇州文人文化承先啟後的重要人物。由沈周、文徵明等所建立的繪畫風格依其地域而通稱為吳派,影響深遠,成為文人畫風的代表。畫家在畫上以篆書題寫「廬山高」,點明本幅的主題。他透過山石的結組與堆疊,盤迴出由兩側向中央集中的聳峙山峰,而前景微小的人物更襯托出主山雄渾、仰之彌高的印象。由題辭中可知,沈周藉此畫為其師陳寬祝壽。陳寬家族原出於廬山所在的江西,後來寓居蘇州,與沈周家族淵源深厚。廬山高的形象婉轉表達出高山仰止之深意。據畫史記載,沈周早年多為小景,四十歲以後始作大幅畫,本幅恰好成於他四十一歲之際(1467),是此時期的代表作品。先以淡墨皴染、再用濃墨點提的作法,細密攢簇的皴筆,步步疊高山塊以營造湧動山勢的構圖方式,在風格上都接近於王蒙。但相較於王蒙畫中的強烈動感,此幅畫作卻顯得較為平和穩定,在蓬勃生氣中透露出沉穆靜雅。此外,畫面的構圖原則轉趨抽象與平面化,山水元素的組合也傾向於追求偃仰多姿的視覺韻律感,更勝於對自然的忠實描繪,都是運用王蒙風格所創發的新面目。 |
作者 | 沈周 |
年代 | 明(1467) |
尺寸 | 縱193.8公分×橫98.1公分 |
材質 | 紙 |
保存環境 | 庫房或展覽空間 |
公告 | 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officialDocNo : 會授資籌二字第0972115965號 registerDate : 2008-12-24 00:00:00.0 |
網站連結 |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081224000003 |
公告資料 | 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2-08/8eda565f-509e-4075-816b-a0f6b6d72d8c/公告.pdf2: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2-08/4a284b11-0652-4a39-8cee-c259a8314693/公告表.pdf |
主管機關名稱 | 文化部 |
主管機關單位 | 文化資產局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 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 04-22177777 |
repImgId | 7003 |
案件編號20081224000003 |
個案名稱沈周/廬山高 |
級別代碼6.1.3 |
級別名稱國寶 |
總類1:code : G1name : 藝術作品 subCode : G1.2 subName : 繪畫 |
典藏或財產編號故畫000884 |
評定基準1:具有特殊之時代特色、技術及流派2:具有特殊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3:品質精良且數量特別稀少4:具有特殊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
指定/登錄理由沈周是蘇州文人文化承先啟後的重要人物。由沈周、文徵明等所建立的繪畫風格依其地域而通稱為吳派,影響深遠,成為文人畫風的代表。畫家在畫上以篆書題寫「廬山高」,點明本幅的主題。他透過山石的結組與堆疊,盤迴出由兩側向中央集中的聳峙山峰,而前景微小的人物更襯托出主山雄渾、仰之彌高的印象。由題辭中可知,沈周藉此畫為其師陳寬祝壽。廬山高的形象婉轉表達出高山仰止之深意。據畫史記載,沈周早年多為小景,四十歲以後始作大幅畫,本幅恰好成於他四十一歲之際(1467),是此時期的代表作品。先以淡墨皴染、再用濃墨點提的作法,細密攢簇的皴筆,步步疊高山塊以營造湧動山勢的構圖方式,在風格上接近於王蒙。但相較於王蒙畫中的強烈動感,此幅畫作卻顯得較為平和穩定,在蓬勃生氣中透露出沉穆靜雅。此外,畫面的構圖原則轉趨抽象與平面化,山水元素的組合也傾向於追求偃仰多姿的視覺韻律感,更勝於對自然的忠實描繪,是運用王蒙風格所創發的新畫風。本幅「廬山高」廬山景緻雄渾,實中有虛、密而不繁,不失沈靜肅穆韻味,且屬不多見之巨幅型作品,足為其大幅畫之最佳代表。具有特殊藝術造詣,品質精良,數量特別稀少,符合「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四條第一項第三、四、五、六款,指定為國寶。 |
法令依據1.「文化資產保存法」第六十六條。 2.「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四條。 |
所屬主管機關文化部 |
所在地理區域1:itemNo : 1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士林區 address : 至善路二段221號 |
代表圖像extjp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33629/photo/b0ca6247-d799-4300-a582-8587997da846_c.jpg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33629/photo/b0ca6247-d799-4300-a582-8587997da846.jpgnameb0ca6247-d799-4300-a582-8587997da846 |
代表圖像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
備註(空) |
保管單位1:name :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古物所在地1:name : 國立故宮博物院saveSpace : 博物館、圖書館 saveSpaceIdentity : 歷史建築 address :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
數量1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既存(繼承) |
保存現狀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1. 天綾不平,有傷補、髒污。 2. 玉池上方有橫向髒污。 3. 畫心有折痕。 4. 畫心有折裂。 5. 畫心有蟲蝕。 6. 畫心有髒污。 7. 畫心有破洞。 8. 畫心有刮痕。 9. 畫心磨蝕。 10. 畫心有傷補。 11. 地綾有折痕、傷補、輕微髒污。 12. 包首磨蝕、傷補、髒污。 13. 簽題有髒污。 |
綜合描述沈周(1427-1507)字啟南,號石田,生於江蘇長洲(今蘇州),出身於士紳之家。他終身未追求仕進,致力於詩文書畫的創作,除了豐富的學養,溫雅寬厚的品格也備受時人尊崇,是蘇州文人文化承先啟後的重要人物。由沈周、文徵明等所建立的繪畫風格依其地域而通稱為吳派,影響深遠,成為文人畫風的代表。畫家在畫上以篆書題寫「廬山高」,點明本幅的主題。他透過山石的結組與堆疊,盤迴出由兩側向中央集中的聳峙山峰,而前景微小的人物更襯托出主山雄渾、仰之彌高的印象。由題辭中可知,沈周藉此畫為其師陳寬祝壽。陳寬家族原出於廬山所在的江西,後來寓居蘇州,與沈周家族淵源深厚。廬山高的形象婉轉表達出高山仰止之深意。據畫史記載,沈周早年多為小景,四十歲以後始作大幅畫,本幅恰好成於他四十一歲之際(1467),是此時期的代表作品。先以淡墨皴染、再用濃墨點提的作法,細密攢簇的皴筆,步步疊高山塊以營造湧動山勢的構圖方式,在風格上都接近於王蒙。但相較於王蒙畫中的強烈動感,此幅畫作卻顯得較為平和穩定,在蓬勃生氣中透露出沉穆靜雅。此外,畫面的構圖原則轉趨抽象與平面化,山水元素的組合也傾向於追求偃仰多姿的視覺韻律感,更勝於對自然的忠實描繪,都是運用王蒙風格所創發的新面目。 |
作者沈周 |
年代明(1467) |
尺寸縱193.8公分×橫98.1公分 |
材質紙 |
保存環境庫房或展覽空間 |
公告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officialDocNo : 會授資籌二字第0972115965號 registerDate : 2008-12-24 00:00:00.0 |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081224000003 |
公告資料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2-08/8eda565f-509e-4075-816b-a0f6b6d72d8c/公告.pdf2: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2-08/4a284b11-0652-4a39-8cee-c259a8314693/公告表.pdf |
主管機關名稱文化部 |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局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4-22177777 |
repImgId7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