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名稱唐褚遂良臨王獻之飛鳥帖卷的級別名稱是重要古物, 所屬主管機關是文化部, 指定/登錄理由是褚遂良(596-659),博學文史,書法由虞世南入手,上溯王羲之,工力精深,特以行書為勝。
本幅鈐有南宋高宗(1107-1187)「紹興」連珠璽,又有趙孟堅(1199-1264)「子固」、「彝齋」兩印。卷末元柯九思(1290-1343)及王守誠題跋,皆已認為此帖為唐人所臨。拖尾有「唐褚遂良臨晉王大令..., 保存現狀是褐斑、絹裂、傷損褐斑。.
案件編號 | 20171122000009 |
個案名稱 | 唐褚遂良臨王獻之飛鳥帖卷 |
級別代碼 | 6.1.2 |
級別名稱 | 重要古物 |
總類 | 1:code : G1 name : 藝術作品 subCode : G1.1 subName : 書法、碑帖
|
典藏或財產編號 | 故書000056 |
評定基準 | 1: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之重要特色2:具有重要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3:數量特別稀少或具完整性保存意義者 |
指定/登錄理由 | 褚遂良(596-659),博學文史,書法由虞世南入手,上溯王羲之,工力精深,特以行書為勝。
本幅鈐有南宋高宗(1107-1187)「紹興」連珠璽,又有趙孟堅(1199-1264)「子固」、「彝齋」兩印。卷末元柯九思(1290-1343)及王守誠題跋,皆已認為此帖為唐人所臨。拖尾有「唐褚遂良臨晉王大令獻之飛鳥帖項元汴真賞其值(餘字已被刮除)」的記載,曾為項元汴收藏。從收傳印記來看,書寫年代應在南宋以前。
褚書以妍媚著稱。此作書體流暢具韻律感,用筆則疏瘦勁鍊,有褚書風格,雖非褚遂良真蹟,亦可視為褚書代表。 |
法令依據 | 第3條第1項第3、4、5款 |
所屬主管機關 | 文化部 |
所在地理區域 | 1: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士林區 address : 至善路二段221號
|
代表圖像 | extjp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17-11-22/e359f23e-c7da-4efe-9fde-ce3ba4363390/唐褚遂良臨王獻之飛鳥帖卷_c.jpg
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17-11-22/e359f23e-c7da-4efe-9fde-ce3ba4363390/唐褚遂良臨王獻之飛鳥帖卷.jpgname唐褚遂良臨王獻之飛鳥帖卷 |
代表圖像來源 | 國立故宮博物院 |
保管單位 | 1:name :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古物所在地 | 1:name : 國立故宮博物院 saveSpace : 博物館、圖書館 saveSpaceIdentity : 歷史建築 address :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
數量 | 1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 既存(繼承) |
出處或來源說明 | 清宮舊藏 |
保存現狀 | 褐斑、絹裂、傷損褐斑。 |
綜合描述 | 〈飛鳥帖〉內容為王獻之(344-386)自述受飛鳥傳授書訣一事,也是唐宋以來流傳的神仙傳說。
褚遂良(596-659),博學文史,工楷隸。褚書以妍媚著稱。此作書體流暢具韻律感,用筆則疏瘦勁鍊,有褚書風格。 |
作者 | 褚遂良 |
年代 | 唐 |
尺寸 | 22公分x47.4公分 |
材質 | 紙本 |
保存環境 | 庫房或展覽空間 |
管理維護 | 本案古物之管理維護依「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文物管理作業要點」及單位預算辦理。 |
公告 | 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文授資局物字第10630122631號 registerDate : 2017-11-02 14:44:39.207
|
網站連結 |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171122000009 |
公告資料 | 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12-14/faf54a04-a364-4e6a-a060-f2c52e88432f/公告.pdf |
主管機關名稱 | 文化部 |
主管機關單位 | 文化資產局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 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 04-22177777 |
repImgId | 46909 |
案件編號20171122000009 |
個案名稱唐褚遂良臨王獻之飛鳥帖卷 |
級別代碼6.1.2 |
級別名稱重要古物 |
總類1:code : G1 name : 藝術作品 subCode : G1.1 subName : 書法、碑帖
|
典藏或財產編號故書000056 |
評定基準1: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之重要特色2:具有重要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3:數量特別稀少或具完整性保存意義者 |
指定/登錄理由褚遂良(596-659),博學文史,書法由虞世南入手,上溯王羲之,工力精深,特以行書為勝。
本幅鈐有南宋高宗(1107-1187)「紹興」連珠璽,又有趙孟堅(1199-1264)「子固」、「彝齋」兩印。卷末元柯九思(1290-1343)及王守誠題跋,皆已認為此帖為唐人所臨。拖尾有「唐褚遂良臨晉王大令獻之飛鳥帖項元汴真賞其值(餘字已被刮除)」的記載,曾為項元汴收藏。從收傳印記來看,書寫年代應在南宋以前。
褚書以妍媚著稱。此作書體流暢具韻律感,用筆則疏瘦勁鍊,有褚書風格,雖非褚遂良真蹟,亦可視為褚書代表。 |
法令依據第3條第1項第3、4、5款 |
所屬主管機關文化部 |
所在地理區域1: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士林區 address : 至善路二段221號
|
代表圖像extjp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17-11-22/e359f23e-c7da-4efe-9fde-ce3ba4363390/唐褚遂良臨王獻之飛鳥帖卷_c.jpg
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17-11-22/e359f23e-c7da-4efe-9fde-ce3ba4363390/唐褚遂良臨王獻之飛鳥帖卷.jpgname唐褚遂良臨王獻之飛鳥帖卷 |
代表圖像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
保管單位1:name :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古物所在地1:name : 國立故宮博物院 saveSpace : 博物館、圖書館 saveSpaceIdentity : 歷史建築 address :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
數量1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既存(繼承) |
出處或來源說明清宮舊藏 |
保存現狀褐斑、絹裂、傷損褐斑。 |
綜合描述〈飛鳥帖〉內容為王獻之(344-386)自述受飛鳥傳授書訣一事,也是唐宋以來流傳的神仙傳說。
褚遂良(596-659),博學文史,工楷隸。褚書以妍媚著稱。此作書體流暢具韻律感,用筆則疏瘦勁鍊,有褚書風格。 |
作者褚遂良 |
年代唐 |
尺寸22公分x47.4公分 |
材質紙本 |
保存環境庫房或展覽空間 |
管理維護本案古物之管理維護依「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文物管理作業要點」及單位預算辦理。 |
公告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文授資局物字第10630122631號 registerDate : 2017-11-02 14:44:39.207
|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171122000009 |
公告資料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12-14/faf54a04-a364-4e6a-a060-f2c52e88432f/公告.pdf |
主管機關名稱文化部 |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局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4-22177777 |
repImgId46909 |
根據識別碼 20171122000009 找到的相關資料
根據名稱 唐褚遂良臨王獻之飛鳥帖卷 找到的相關資料
在『文資局古物』資料集內搜尋:
與唐褚遂良臨王獻之飛鳥帖卷同分類的文資局古物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小楷冊帶有濃厚唐人楷書意味,結構方整,行筆剛健清勁,兼有歐陽詢的瘦勁,與虞世南的秀潤。其中的鉤、捺及部份結構,也可以關聯到顏真卿、柳公權的書法特徵。
此小楷卷反映出祝允明與唐楷書風之關係,顯示出他...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冊收有兩件歐陽修(1007-1072)於史館中與同僚商訂修史之便箋,內容深具歷史研究意義。
此為其日常書寫,因此書寫自然,筆端流露出個人情性。後又有蘇州文人吳寛、祝允明、文徵明等明代書法名家的題跋...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卷包括十幅作品,每件書蹟皆呈現出不同樣貌,其中雜有蘇軾、米芾、黃庭堅、趙孟頫等人風格,顯示出祝允明對於古代書家的廣博涉獵,皆能得其精髓,顯示他過人的臨仿能力,是祝允明的代表作,具重要藝術價值。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王羲之的〈黃庭經〉是影響祝允明小楷很重要的經典作品,據考從他二十七歲開始,到去世前一年的六十七歲之間,每一時期都有臨本。
此冊用筆圓潤,結字扁方,間架寬闊。〈黃庭經〉中與鍾繇接近的方闊結體,以及圓轉...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祝允明此冊寫於六十五歲,小楷書已經達到融會諸家,隨心所欲的書寫境界,帶有鮮明的個人特色。單字結體緊結,大小相間,字形接近褚遂良與米芾的小行楷,字勢攲側,行氣錯落婀娜,生動活潑。用筆圓熟而精到,線條豐潤...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卷寫在緻密堅韌的藏經紙上,為祝允明六十四歲時,於宴飲中為友人謝雲莊所書。
本卷草書中參雜行體,採字字獨立寫法,用筆單純自然,下筆緩重,筆畫豐厚,結體安穩,字距行間緊湊。此卷不講求狂放縱意,以點畫取...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幅筆墨屬明代宮廷畫家風格,雖非北宋趙昌原作,但富麗的色彩和構圖上壓縮景深,層層往上堆疊,景物滿佈畫面的圖案化、裝飾性構圖和富麗色彩,符合五代南唐徐熙「鋪殿花」式作品特色。現存此類的畫作極少,此作為少...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幅以近景為主,畫樹用筆強勁,樹幹勾圈木癭,枝椏四面伸張,近似李成、郭熙面貌。
以畫風而言,可能為十二世紀北方金人學李郭傳統之作品,在畫史研究上極為重要。同時,目前傳世的金人的畫作極為稀少,此軸即為...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郭忠恕特別擅長界畫,作畫的時候會把建築按比例尺縮小,幾乎可以當做施工圖來使用,其界畫精細準確而不呆板,十分典雅。
此圖無名款,上有宋徽宗(1082-1135)瘦金體「雪霽江行圖,郭忠恕真跡」款題,並...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以民間生活為題材,畫家仔細交代出人物農莊運糧牛車、各種活動情節。物象細節豐富、人物表情生動。磨坊及房舍以界畫技法畫成。結構精謹,筆法穩健純熟,極具宋代特色。此軸縱高164.2公分,橫104.1公分,為...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周全(活動於天順至成化年間),明代中期宮廷畫家,畫上題有「錦衣都指揮周全寫」,此圖為其唯一傳世作品,彌足珍貴。此圖繪製貴族狩獵及行樂活動,風格題材皆是典型明代宮廷畫風,具明代畫史研究價值。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夏昶(1388-1470),工楷書,擅畫墨竹,畫水濱坡石,襯以竹葉,畫葉用「个」、「介」相疊,以墨色濃淡分出前後,畫竹之枝節用筆勁利遒健,竿瘦而葉肥,與王紱有相通處。
現存夏昶的竹畫手卷作品極少,此...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陳淳(1483-1544)曾遊學文徵明門下,專攻花卉,精研水墨法,筆簡意全。本幅為一書畫合璧之作,畫幅筆簡意全,深具文人氣息,是陳淳寫意花卉的代表作;書幅的狂草畫風奔放,亦是其書法的極精之作。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趙孟頫學北宋李郭、五代董巨、唐人青綠等,並交互運用,〈重江疊嶂〉為學李郭而以水墨形式表現的作品。在元代前、中期李郭畫派之復興與發展,趙孟頫扮演關鍵性的角色。
此卷成於大德七年(1303),全卷師法李...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國立故宮博物院珍藏蒙元帝像共八幅,原為南薰殿舊藏。全冊以精細線條描繪面部眉目髮鬚,面部眼窩以細膩淡染著色,烘托出飽滿圓渾的蒙古貴族形象。每位元代帝王的面容各異,顯示出與宋代帝王像不同的面貌。
此〈元...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小楷冊帶有濃厚唐人楷書意味,結構方整,行筆剛健清勁,兼有歐陽詢的瘦勁,與虞世南的秀潤。其中的鉤、捺及部份結構,也可以關聯到顏真卿、柳公權的書法特徵。
此小楷卷反映出祝允明與唐楷書風之關係,顯示出他...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冊收有兩件歐陽修(1007-1072)於史館中與同僚商訂修史之便箋,內容深具歷史研究意義。
此為其日常書寫,因此書寫自然,筆端流露出個人情性。後又有蘇州文人吳寛、祝允明、文徵明等明代書法名家的題跋...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卷包括十幅作品,每件書蹟皆呈現出不同樣貌,其中雜有蘇軾、米芾、黃庭堅、趙孟頫等人風格,顯示出祝允明對於古代書家的廣博涉獵,皆能得其精髓,顯示他過人的臨仿能力,是祝允明的代表作,具重要藝術價值。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王羲之的〈黃庭經〉是影響祝允明小楷很重要的經典作品,據考從他二十七歲開始,到去世前一年的六十七歲之間,每一時期都有臨本。
此冊用筆圓潤,結字扁方,間架寬闊。〈黃庭經〉中與鍾繇接近的方闊結體,以及圓轉...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祝允明此冊寫於六十五歲,小楷書已經達到融會諸家,隨心所欲的書寫境界,帶有鮮明的個人特色。單字結體緊結,大小相間,字形接近褚遂良與米芾的小行楷,字勢攲側,行氣錯落婀娜,生動活潑。用筆圓熟而精到,線條豐潤...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卷寫在緻密堅韌的藏經紙上,為祝允明六十四歲時,於宴飲中為友人謝雲莊所書。
本卷草書中參雜行體,採字字獨立寫法,用筆單純自然,下筆緩重,筆畫豐厚,結體安穩,字距行間緊湊。此卷不講求狂放縱意,以點畫取...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幅筆墨屬明代宮廷畫家風格,雖非北宋趙昌原作,但富麗的色彩和構圖上壓縮景深,層層往上堆疊,景物滿佈畫面的圖案化、裝飾性構圖和富麗色彩,符合五代南唐徐熙「鋪殿花」式作品特色。現存此類的畫作極少,此作為少...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幅以近景為主,畫樹用筆強勁,樹幹勾圈木癭,枝椏四面伸張,近似李成、郭熙面貌。
以畫風而言,可能為十二世紀北方金人學李郭傳統之作品,在畫史研究上極為重要。同時,目前傳世的金人的畫作極為稀少,此軸即為...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郭忠恕特別擅長界畫,作畫的時候會把建築按比例尺縮小,幾乎可以當做施工圖來使用,其界畫精細準確而不呆板,十分典雅。
此圖無名款,上有宋徽宗(1082-1135)瘦金體「雪霽江行圖,郭忠恕真跡」款題,並...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以民間生活為題材,畫家仔細交代出人物農莊運糧牛車、各種活動情節。物象細節豐富、人物表情生動。磨坊及房舍以界畫技法畫成。結構精謹,筆法穩健純熟,極具宋代特色。此軸縱高164.2公分,橫104.1公分,為...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周全(活動於天順至成化年間),明代中期宮廷畫家,畫上題有「錦衣都指揮周全寫」,此圖為其唯一傳世作品,彌足珍貴。此圖繪製貴族狩獵及行樂活動,風格題材皆是典型明代宮廷畫風,具明代畫史研究價值。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夏昶(1388-1470),工楷書,擅畫墨竹,畫水濱坡石,襯以竹葉,畫葉用「个」、「介」相疊,以墨色濃淡分出前後,畫竹之枝節用筆勁利遒健,竿瘦而葉肥,與王紱有相通處。
現存夏昶的竹畫手卷作品極少,此...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陳淳(1483-1544)曾遊學文徵明門下,專攻花卉,精研水墨法,筆簡意全。本幅為一書畫合璧之作,畫幅筆簡意全,深具文人氣息,是陳淳寫意花卉的代表作;書幅的狂草畫風奔放,亦是其書法的極精之作。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趙孟頫學北宋李郭、五代董巨、唐人青綠等,並交互運用,〈重江疊嶂〉為學李郭而以水墨形式表現的作品。在元代前、中期李郭畫派之復興與發展,趙孟頫扮演關鍵性的角色。
此卷成於大德七年(1303),全卷師法李...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國立故宮博物院珍藏蒙元帝像共八幅,原為南薰殿舊藏。全冊以精細線條描繪面部眉目髮鬚,面部眼窩以細膩淡染著色,烘托出飽滿圓渾的蒙古貴族形象。每位元代帝王的面容各異,顯示出與宋代帝王像不同的面貌。
此〈元...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