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王蒙具區林屋 軸
- 文資局古物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個案名稱元王蒙具區林屋 軸的級別名稱是國寶, 所屬主管機關是文化部, 指定/登錄理由是王蒙(1308-1385),元末畫家,是趙孟頫(1254-1322)的外孫。與黃公望(1269-1354)、吳鎮(1280-1354)和倪瓚(1301-1374),合稱為「元四大家」。 〈具區林屋〉全作山石樹木層疊充塞,構圖幾乎密不透風,在中國畫史上堪稱罕見。全幅洞壑玲瓏,溪畔村舍水榭錯落,山石以乾..., 保存現狀是包首:傷補、霉傷。本幅:蟲蛀、傷補、霉污。.

案件編號20190312000002
個案名稱元王蒙具區林屋 軸
級別代碼6.1.3
級別名稱國寶
總類

1:

code : G1
name : 藝術作品
subCode : G1.2
subName : 繪畫
典藏或財產編號故畫000285
評定基準

1:

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之代表性

2:

具有獨特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

3:

獨一無二或不可替代性

4:

對知識、技術或流派發展具特殊影響或意義
指定/登錄理由王蒙(1308-1385),元末畫家,是趙孟頫(1254-1322)的外孫。與黃公望(1269-1354)、吳鎮(1280-1354)和倪瓚(1301-1374),合稱為「元四大家」。 〈具區林屋〉全作山石樹木層疊充塞,構圖幾乎密不透風,在中國畫史上堪稱罕見。全幅洞壑玲瓏,溪畔村舍水榭錯落,山石以乾筆牛毛皴皴擦,筆法熟練多變。樹葉以赭石、藤黃、朱砂點染,遂使秋意滿幅,用筆設色,俱至神妙。畫家在虛實相濟的觀念下,似乎有意於畫幅的右上角營造出「透」的部分,使得全作迫塞的感覺,一掃而空。 此幅藝術造詣獨具特色,中國山水畫結構自北宋的繁實、南宋的取虛,發展至此又邁向另一嶄新境界,能代表元代山水畫演變發展下之流派典型。
法令依據第4條第3、4、5、6款
所屬主管機關文化部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士林區
address : 至善路二段221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19-03-12/7993b860-560b-424c-9344-7d79b272b027/15-故畫000285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19-03-12/7993b860-560b-424c-9344-7d79b272b027/15-故畫000285.jpg

name

15-故畫000285
代表圖像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保管單位

1:

name : 國立故宮博物院
古物所在地

1:

name : 國立故宮博物院
saveSpace : 博物館、圖書館
saveSpaceIdentity : 歷史建築
address :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數量1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既存(繼承)
出處或來源說明(空)
保存現狀包首:傷補、霉傷。本幅:蟲蛀、傷補、霉污。
綜合描述王蒙(1308-1385),字叔明,號黃鶴山樵,是趙孟頫(1254-1322)的外孫。與黃公望(1269-1354)、吳鎮(1280-1354)和倪瓚(1301-1374),合稱為「元四大家」。此幅畫面的右上角有王蒙書畫題「具區林屋」四字,右側中間署「叔明為日章畫」,因知此圖是王蒙晚年為一名喚日章祖偁的僧侶所畫的作品。畫題「具區」為太湖古名;「林屋」則是太湖中洞庭西山下的林屋洞。全幅洞壑玲瓏,溪畔村舍水榭錯落。山石以乾筆牛毛皴皴擦,筆法熟練多變。樹葉以赭石、藤黃、朱砂點染,遂使秋意滿幅,用筆設色,俱至神妙。
年代
尺寸68.7×42.5公分
材質紙本
保存環境庫房或展覽空間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文授資局物字第10830017351號
registerDate : 2019-02-18 10:23:22.348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190312000002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12-02/17b72c5b-3591-4c38-ba3d-f54749326386/公告.pdf

2: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12-02/d3566070-a26c-4a78-9186-ab2bd016d454/公告表.pdf
主管機關名稱文化部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4-22177777
repImgId55975

案件編號

20190312000002

個案名稱

元王蒙具區林屋 軸

級別代碼

6.1.3

級別名稱

國寶

總類

1:

code : G1
name : 藝術作品
subCode : G1.2
subName : 繪畫

典藏或財產編號

故畫000285

評定基準

1:

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之代表性

2:

具有獨特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

3:

獨一無二或不可替代性

4:

對知識、技術或流派發展具特殊影響或意義

指定/登錄理由

王蒙(1308-1385),元末畫家,是趙孟頫(1254-1322)的外孫。與黃公望(1269-1354)、吳鎮(1280-1354)和倪瓚(1301-1374),合稱為「元四大家」。 〈具區林屋〉全作山石樹木層疊充塞,構圖幾乎密不透風,在中國畫史上堪稱罕見。全幅洞壑玲瓏,溪畔村舍水榭錯落,山石以乾筆牛毛皴皴擦,筆法熟練多變。樹葉以赭石、藤黃、朱砂點染,遂使秋意滿幅,用筆設色,俱至神妙。畫家在虛實相濟的觀念下,似乎有意於畫幅的右上角營造出「透」的部分,使得全作迫塞的感覺,一掃而空。 此幅藝術造詣獨具特色,中國山水畫結構自北宋的繁實、南宋的取虛,發展至此又邁向另一嶄新境界,能代表元代山水畫演變發展下之流派典型。

法令依據

第4條第3、4、5、6款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士林區
address : 至善路二段221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19-03-12/7993b860-560b-424c-9344-7d79b272b027/15-故畫000285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19-03-12/7993b860-560b-424c-9344-7d79b272b027/15-故畫000285.jpg

name

15-故畫000285

代表圖像來源

國立故宮博物院

保管單位

1:

name : 國立故宮博物院

古物所在地

1:

name : 國立故宮博物院
saveSpace : 博物館、圖書館
saveSpaceIdentity : 歷史建築
address :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數量

1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既存(繼承)

出處或來源說明

(空)

保存現狀

包首:傷補、霉傷。本幅:蟲蛀、傷補、霉污。

綜合描述

王蒙(1308-1385),字叔明,號黃鶴山樵,是趙孟頫(1254-1322)的外孫。與黃公望(1269-1354)、吳鎮(1280-1354)和倪瓚(1301-1374),合稱為「元四大家」。此幅畫面的右上角有王蒙書畫題「具區林屋」四字,右側中間署「叔明為日章畫」,因知此圖是王蒙晚年為一名喚日章祖偁的僧侶所畫的作品。畫題「具區」為太湖古名;「林屋」則是太湖中洞庭西山下的林屋洞。全幅洞壑玲瓏,溪畔村舍水榭錯落。山石以乾筆牛毛皴皴擦,筆法熟練多變。樹葉以赭石、藤黃、朱砂點染,遂使秋意滿幅,用筆設色,俱至神妙。

年代

尺寸

68.7×42.5公分

材質

紙本

保存環境

庫房或展覽空間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文授資局物字第10830017351號
registerDate : 2019-02-18 10:23:22.348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190312000002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12-02/17b72c5b-3591-4c38-ba3d-f54749326386/公告.pdf

2: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12-02/d3566070-a26c-4a78-9186-ab2bd016d454/公告表.pdf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177777

repImgId

55975

根據識別碼 20190312000002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190312000002 資料。

[ 搜尋所有 20190312000002 ... ]

根據名稱 元王蒙具區林屋 軸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元王蒙具區林屋 軸 資料。

[ 搜尋所有 元王蒙具區林屋 軸 ... ]

在『文資局古物』資料集內搜尋:


與元王蒙具區林屋 軸同分類的文資局古物

明張宏棲霞山圖軸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張宏(1577-約1652),擅畫山水,用短促的筆法和濕潤的墨色畫山石樹木,融合吳派風格,獨具特色。他常以實景山水入畫,本幅即是一例,作於1634年。 此作為張宏的代表作之一,其忠實地描繪了明末南京...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包首:傷補、霉傷、污漬。本幅:霉傷、折痕、傷補。

宋蘇軾尺牘軸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作又名「渡海帖」,是典型蘇軾風格,相較早年姿媚的書風,此帖風格渾厚雄強,線條的質感也更為豐富。藏鋒的渾圓起筆,配合勁利方折的用筆,加強了線條的厚度與力感。撇、捺、鉤等較多側鋒的筆劃,也都將力量貫穿至...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包首:墨污,霉傷。本幅:傷損,傷補,霉傷,蟲蛀,折裂嚴重。

明王守仁書五言古詩軸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王守仁(1472-1528),中國著名的思想家,亦即陽明先生。他在書藝的表現上,遠承自二王一脈,以行書見稱於世。 根據款識,知此軸書於金陵,與王守仁年譜記載五月以降人在南京相符,視作真蹟應無疑慮。 ...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明莫是龍草書軸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莫是龍(1573-1578),詩、文、書、畫無不專精,著有《畫說》一書。以氣勢雄渾、豪放的行草書法評價最高。此軸除留心字裡行間的呼應關係外,並著意拉長豎畫,形成周圍的餘白。這種計白當黑的表現方式,明顯...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宋徽宗書詩(宋人法書冊一)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趙佶(1082-1135),即宋徽宗。性好書畫,稟賦極高,主導北宋晚期畫院,對中國繪畫發展影響至鉅。徽宗書法,別成一體,名「瘦金書」,風格遠源自唐代薛稷(649-713)。 此幅結體瘦勁挺拔,轉折處...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折痕、裂損、污漬褐斑。

元張雨書二絕句(元人詩翰冊)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張雨(1283-1350),是元代著名的道教人物,文才清麗,書畫清逸,倪瓚稱其詩文字畫為「道品第一」。 本幅充分展現張雨的書風特色;同時,張雨的這兩首絕句,作於鄉里的壽星院節慶之際,援以向元代詞學大...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元趙孟頫尺牘二帖冊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趙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吳興(今浙江湖洲)人。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之後,趙孟頫因受拔擢仕元為官,並開創了卓絕的藝術成就。 趙孟頫早年尺牘存留甚少,雖然本冊所收兩通信札皆無年款,但從書風觀...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蟲蛀,霉傷,傷補,折裂,污漬。

元虞集致丹丘博士公尺牘(元人舊蹟冊)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虞集(1297 -1348),為宋丞相允文五世孫,元文宗時任奎章閣侍讀學士,世稱邵庵先生。學問博洽,以書法名世,兼工真、行、草、篆。 此作是虞集寫給柯丹丘(柯九思)的一封書簡。柯九思榮升奎章閣鑒書博士...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摺痕裂損。

元白珽書五言古詩(宋元寶翰冊)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白珽(1248-1328),工詩文,書法能入米芾堂奧。元代書法的代表,除了鮮于樞、趙孟頫、鄧文原元三家之外,尚有北方流行的顏真卿一脈及金人書法,而杭州的白珽,則屬於北宋米芾書風的追隨者,在書史上具有分...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明陸深書沛水行卷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陸深(1477-1544),字子淵,號儼山,華亭(今上海松江)人。二十九歲進士及第,曾官至禮部侍郎。 此卷以灑金宣紙寫於北上舟行途中,時年僅三十四歲。字體的用筆和分間布白都很講究。字間、行間寬綽,或...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明陸治花谿漁隱軸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陸治(1496-1576),蘇州人,詩文書畫並佳。此作遠景畫坡陀下村舍人家,溪流交錯,舟船往來其上。中景山石輻輳、林木密佈,疊壓包覆於近景之上。坡岸觀瀑的高士,以及船頭濯足的漁父,悠然自得,身處於塵俗...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包首:磨損、折裂、霉傷。本幅:霉傷、折裂、蟲蛀、傷補、汚漬。

元曹知白山水(元明人畫山水集景冊)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曹知白(1272-1355),善畫山水,師法郭熙。 本幅描繪水氣豐沛、雲移霧換的山景。前景兩行者荷物過橋,可能正欲前往隱匿於山林間的茅屋。展現李郭派蟹爪寒林於元代的發展。 此作筆墨率略簡疏、清秀疏...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清謝遂職貢圖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乾隆年間院畫家謝遂繪製的〈職貢圖〉,共四卷,計三0一圖,俱就沿邊省分各督撫進呈圖樣,以地相次,分卷繪製增補而成,有漢、滿文圖說及題識,可與〈皇清職貢圖〉版畫互參。 乾隆皇帝自乾隆十六年(1751)起令...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新石器時代 紅山文化晚期 勾雲形玉飾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件紅山文化勾雲形玉飾,黃綠色閃玉質。係由多組勾角構合而成,勾內琢有瓦溝紋,瓦溝雙邊的凸脊明顯,並在數處加刻粗陰線,加強立體的效果。器上有一圓孔。 本器是已知紅山文化勾雲形玉飾中,尺寸最大、線條充滿...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右下方的一組並連雙牙尖端傷缺。器緣數處點狀微傷。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晚期 帶齒動物面紋玉飾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件紅山文化帶齒動物面紋玉飾,青綠色閃玉質。全器呈短「T」形。兩面皆琢抽象面紋。 本器的上緣和左右兩邊的下方,各有一缺塊,配合其它傷損痕跡判斷,應該經過裁切與修整。而以此器的大小論,0.2-0.35...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本器應該有經過裁切與修整,而目前在一側端及齒部的垂直側邊有橫片走勢的崩傷痕。另有數道裂璺。

明張宏棲霞山圖軸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張宏(1577-約1652),擅畫山水,用短促的筆法和濕潤的墨色畫山石樹木,融合吳派風格,獨具特色。他常以實景山水入畫,本幅即是一例,作於1634年。 此作為張宏的代表作之一,其忠實地描繪了明末南京...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包首:傷補、霉傷、污漬。本幅:霉傷、折痕、傷補。

宋蘇軾尺牘軸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作又名「渡海帖」,是典型蘇軾風格,相較早年姿媚的書風,此帖風格渾厚雄強,線條的質感也更為豐富。藏鋒的渾圓起筆,配合勁利方折的用筆,加強了線條的厚度與力感。撇、捺、鉤等較多側鋒的筆劃,也都將力量貫穿至...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包首:墨污,霉傷。本幅:傷損,傷補,霉傷,蟲蛀,折裂嚴重。

明王守仁書五言古詩軸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王守仁(1472-1528),中國著名的思想家,亦即陽明先生。他在書藝的表現上,遠承自二王一脈,以行書見稱於世。 根據款識,知此軸書於金陵,與王守仁年譜記載五月以降人在南京相符,視作真蹟應無疑慮。 ...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明莫是龍草書軸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莫是龍(1573-1578),詩、文、書、畫無不專精,著有《畫說》一書。以氣勢雄渾、豪放的行草書法評價最高。此軸除留心字裡行間的呼應關係外,並著意拉長豎畫,形成周圍的餘白。這種計白當黑的表現方式,明顯...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宋徽宗書詩(宋人法書冊一)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趙佶(1082-1135),即宋徽宗。性好書畫,稟賦極高,主導北宋晚期畫院,對中國繪畫發展影響至鉅。徽宗書法,別成一體,名「瘦金書」,風格遠源自唐代薛稷(649-713)。 此幅結體瘦勁挺拔,轉折處...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折痕、裂損、污漬褐斑。

元張雨書二絕句(元人詩翰冊)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張雨(1283-1350),是元代著名的道教人物,文才清麗,書畫清逸,倪瓚稱其詩文字畫為「道品第一」。 本幅充分展現張雨的書風特色;同時,張雨的這兩首絕句,作於鄉里的壽星院節慶之際,援以向元代詞學大...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元趙孟頫尺牘二帖冊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趙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吳興(今浙江湖洲)人。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之後,趙孟頫因受拔擢仕元為官,並開創了卓絕的藝術成就。 趙孟頫早年尺牘存留甚少,雖然本冊所收兩通信札皆無年款,但從書風觀...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蟲蛀,霉傷,傷補,折裂,污漬。

元虞集致丹丘博士公尺牘(元人舊蹟冊)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虞集(1297 -1348),為宋丞相允文五世孫,元文宗時任奎章閣侍讀學士,世稱邵庵先生。學問博洽,以書法名世,兼工真、行、草、篆。 此作是虞集寫給柯丹丘(柯九思)的一封書簡。柯九思榮升奎章閣鑒書博士...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摺痕裂損。

元白珽書五言古詩(宋元寶翰冊)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白珽(1248-1328),工詩文,書法能入米芾堂奧。元代書法的代表,除了鮮于樞、趙孟頫、鄧文原元三家之外,尚有北方流行的顏真卿一脈及金人書法,而杭州的白珽,則屬於北宋米芾書風的追隨者,在書史上具有分...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明陸深書沛水行卷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陸深(1477-1544),字子淵,號儼山,華亭(今上海松江)人。二十九歲進士及第,曾官至禮部侍郎。 此卷以灑金宣紙寫於北上舟行途中,時年僅三十四歲。字體的用筆和分間布白都很講究。字間、行間寬綽,或...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明陸治花谿漁隱軸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陸治(1496-1576),蘇州人,詩文書畫並佳。此作遠景畫坡陀下村舍人家,溪流交錯,舟船往來其上。中景山石輻輳、林木密佈,疊壓包覆於近景之上。坡岸觀瀑的高士,以及船頭濯足的漁父,悠然自得,身處於塵俗...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包首:磨損、折裂、霉傷。本幅:霉傷、折裂、蟲蛀、傷補、汚漬。

元曹知白山水(元明人畫山水集景冊)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曹知白(1272-1355),善畫山水,師法郭熙。 本幅描繪水氣豐沛、雲移霧換的山景。前景兩行者荷物過橋,可能正欲前往隱匿於山林間的茅屋。展現李郭派蟹爪寒林於元代的發展。 此作筆墨率略簡疏、清秀疏...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清謝遂職貢圖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乾隆年間院畫家謝遂繪製的〈職貢圖〉,共四卷,計三0一圖,俱就沿邊省分各督撫進呈圖樣,以地相次,分卷繪製增補而成,有漢、滿文圖說及題識,可與〈皇清職貢圖〉版畫互參。 乾隆皇帝自乾隆十六年(1751)起令...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新石器時代 紅山文化晚期 勾雲形玉飾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件紅山文化勾雲形玉飾,黃綠色閃玉質。係由多組勾角構合而成,勾內琢有瓦溝紋,瓦溝雙邊的凸脊明顯,並在數處加刻粗陰線,加強立體的效果。器上有一圓孔。 本器是已知紅山文化勾雲形玉飾中,尺寸最大、線條充滿...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右下方的一組並連雙牙尖端傷缺。器緣數處點狀微傷。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晚期 帶齒動物面紋玉飾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件紅山文化帶齒動物面紋玉飾,青綠色閃玉質。全器呈短「T」形。兩面皆琢抽象面紋。 本器的上緣和左右兩邊的下方,各有一缺塊,配合其它傷損痕跡判斷,應該經過裁切與修整。而以此器的大小論,0.2-0.35...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本器應該有經過裁切與修整,而目前在一側端及齒部的垂直側邊有橫片走勢的崩傷痕。另有數道裂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