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名稱元人應真像 軸 (左)的級別名稱是國寶, 所屬主管機關是文化部, 指定/登錄理由是十八羅漢畫軸,裝裱成左、右兩幅,稱為合幅。幅間雖無作者款印,然畫法極為精嚴,畫風出自南宋劉松年一系。
左幅畫降龍尊者等九應真與侍者二人,畫中羅漢手中分持蓮花、念珠、淨瓶、香爐等,形貌各異,或老或少;又或作天竺羅漢,深目大鼻,膚色深褐,或為漢族比丘,修眉細目,膚色白晰。人物開面各具生意,五官和髭鬚都以..., 保存現狀是包首:傷補,霉傷。本幅:傷補,霉傷,墨污,傷損,絹裂。本幅舊刮痕、摺痕傷磨損。.
案件編號 | 20190312000003 |
個案名稱 | 元人應真像 軸 (左) |
級別代碼 | 6.1.3 |
級別名稱 | 國寶 |
總類 | 1:code : G1 name : 藝術作品 subCode : G1.2 subName : 繪畫
|
典藏或財產編號 | 故畫000352 |
評定基準 | 1: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之代表性2:具有獨特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3:對知識、技術或流派發展具特殊影響或意義 |
指定/登錄理由 | 十八羅漢畫軸,裝裱成左、右兩幅,稱為合幅。幅間雖無作者款印,然畫法極為精嚴,畫風出自南宋劉松年一系。
左幅畫降龍尊者等九應真與侍者二人,畫中羅漢手中分持蓮花、念珠、淨瓶、香爐等,形貌各異,或老或少;又或作天竺羅漢,深目大鼻,膚色深褐,或為漢族比丘,修眉細目,膚色白晰。人物開面各具生意,五官和髭鬚都以細筆鉤畫,傳神地描寫人物精神狀態。衣紋線條都以以凝煉的圓渾細筆鉤畫完成,時而均勻縈回,流利暢達,準確地掌握人物衣下的身軀結構,衣上的圖案也描繪得一絲不苟。全幅用筆變化多端,如鐵線描、曹衣出水描等,運用自如,反映畫家精湛的藝術造詣。繪製精謹,設色妍麗,明艷中清雅出塵,誠為元代(1279-1368)宗教畫的代表作。 |
法令依據 | 第4條第3、4、6款 |
所屬主管機關 | 文化部 |
所在地理區域 | 1: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士林區 address : 至善路二段221號
|
代表圖像 | extjp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19-03-12/0fb4c6be-9163-463c-a3a3-de618102b2d1/16-故畫000352_c.jpg
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19-03-12/0fb4c6be-9163-463c-a3a3-de618102b2d1/16-故畫000352.jpgname16-故畫000352 |
代表圖像來源 | 國立故宮博物院 |
保管單位 | 1:name :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古物所在地 | 1:name : 國立故宮博物院 saveSpace : 博物館、圖書館 saveSpaceIdentity : 歷史建築 address :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
數量 | 1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 既存(繼承) |
保存現狀 | 包首:傷補,霉傷。本幅:傷補,霉傷,墨污,傷損,絹裂。本幅舊刮痕、摺痕傷磨損。 |
綜合描述 | 本幅為十八羅漢畫軸二幅之一,畫降龍尊者等九應真與侍者二人,與另幅形成一組十八羅漢對幅。
十八羅漢的名稱不見於經典記載,是在十六羅漢信仰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畫中羅漢手中分持蓮花、念珠、淨瓶、香爐等,形貌各異,或老或少;又或作天竺羅漢,深目大鼻,膚色深褐,或為漢族比丘,修眉細目,膚色白晰。除此之外,畫家更傳神地描寫了這些人物的精神狀態,例如,上方的降龍羅漢,抬頭蹙眉,瞪望空中的騰龍。全作的衣紋線條以凝煉的中鋒完成,時而均勻縈回,流利暢達;又時而頓挫轉折,挺勁有力,不但變化多端,而且準確地掌握人物衣下的身軀結構。人物的五官和髭鬚都以細筆鉤畫,衣上的圖案也描繪得一絲不苟。 |
年代 | 元 |
尺寸 | 157.6×79.6公分 |
材質 | 絹本 |
保存環境 | 庫房或展覽空間 |
公告 | 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文授資局物字第10830017351號 registerDate : 2019-02-18 10:26:48.574
|
網站連結 |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190312000003 |
公告資料 | 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12-02/19e75ee9-ca58-44f8-af72-10f05b094f15/公告表.pdf2: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12-02/b807faed-8f8b-48e0-8dab-3ead4c2d474e/公告.pdf |
主管機關名稱 | 文化部 |
主管機關單位 | 文化資產局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 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 04-22177777 |
repImgId | 55978 |
案件編號20190312000003 |
個案名稱元人應真像 軸 (左) |
級別代碼6.1.3 |
級別名稱國寶 |
總類1:code : G1 name : 藝術作品 subCode : G1.2 subName : 繪畫
|
典藏或財產編號故畫000352 |
評定基準1: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之代表性2:具有獨特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3:對知識、技術或流派發展具特殊影響或意義 |
指定/登錄理由十八羅漢畫軸,裝裱成左、右兩幅,稱為合幅。幅間雖無作者款印,然畫法極為精嚴,畫風出自南宋劉松年一系。
左幅畫降龍尊者等九應真與侍者二人,畫中羅漢手中分持蓮花、念珠、淨瓶、香爐等,形貌各異,或老或少;又或作天竺羅漢,深目大鼻,膚色深褐,或為漢族比丘,修眉細目,膚色白晰。人物開面各具生意,五官和髭鬚都以細筆鉤畫,傳神地描寫人物精神狀態。衣紋線條都以以凝煉的圓渾細筆鉤畫完成,時而均勻縈回,流利暢達,準確地掌握人物衣下的身軀結構,衣上的圖案也描繪得一絲不苟。全幅用筆變化多端,如鐵線描、曹衣出水描等,運用自如,反映畫家精湛的藝術造詣。繪製精謹,設色妍麗,明艷中清雅出塵,誠為元代(1279-1368)宗教畫的代表作。 |
法令依據第4條第3、4、6款 |
所屬主管機關文化部 |
所在地理區域1: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士林區 address : 至善路二段221號
|
代表圖像extjp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19-03-12/0fb4c6be-9163-463c-a3a3-de618102b2d1/16-故畫000352_c.jpg
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19-03-12/0fb4c6be-9163-463c-a3a3-de618102b2d1/16-故畫000352.jpgname16-故畫000352 |
代表圖像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
保管單位1:name :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古物所在地1:name : 國立故宮博物院 saveSpace : 博物館、圖書館 saveSpaceIdentity : 歷史建築 address :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
數量1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既存(繼承) |
保存現狀包首:傷補,霉傷。本幅:傷補,霉傷,墨污,傷損,絹裂。本幅舊刮痕、摺痕傷磨損。 |
綜合描述本幅為十八羅漢畫軸二幅之一,畫降龍尊者等九應真與侍者二人,與另幅形成一組十八羅漢對幅。
十八羅漢的名稱不見於經典記載,是在十六羅漢信仰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畫中羅漢手中分持蓮花、念珠、淨瓶、香爐等,形貌各異,或老或少;又或作天竺羅漢,深目大鼻,膚色深褐,或為漢族比丘,修眉細目,膚色白晰。除此之外,畫家更傳神地描寫了這些人物的精神狀態,例如,上方的降龍羅漢,抬頭蹙眉,瞪望空中的騰龍。全作的衣紋線條以凝煉的中鋒完成,時而均勻縈回,流利暢達;又時而頓挫轉折,挺勁有力,不但變化多端,而且準確地掌握人物衣下的身軀結構。人物的五官和髭鬚都以細筆鉤畫,衣上的圖案也描繪得一絲不苟。 |
年代元 |
尺寸157.6×79.6公分 |
材質絹本 |
保存環境庫房或展覽空間 |
公告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文授資局物字第10830017351號 registerDate : 2019-02-18 10:26:48.574
|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190312000003 |
公告資料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12-02/19e75ee9-ca58-44f8-af72-10f05b094f15/公告表.pdf2: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12-02/b807faed-8f8b-48e0-8dab-3ead4c2d474e/公告.pdf |
主管機關名稱文化部 |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局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4-22177777 |
repImgId55978 |
根據識別碼 20190312000003 找到的相關資料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十八羅漢畫軸,裝裱成左、右兩幅,稱為合幅。幅間雖無作者款印,然畫法極為精嚴,畫風出自南宋劉松年一系。
右幅畫伏虎尊者等九應真與侍者二人,畫中羅漢手中分持經卷、錫杖、羽扇、拂塵等,形貌各異,或老或少;又... | 保存現狀: 包首:傷補,霉傷。本幅:霉傷,折裂,傷補,蟲蛀。 @ 文資局古物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十八羅漢畫軸,裝裱成左、右兩幅,稱為合幅。幅間雖無作者款印,然畫法極為精嚴,畫風出自南宋劉松年一系。
右幅畫伏虎尊者等九應真與侍者二人,畫中羅漢手中分持經卷、錫杖、羽扇、拂塵等,形貌各異,或老或少;又... | 保存現狀: 包首:傷補,霉傷。本幅:霉傷,折裂,傷補,蟲蛀。 @ 文資局古物 |
[ 搜尋所有 元人應真像 軸 左 ... ]
在『文資局古物』資料集內搜尋:
與元人應真像 軸 (左)同分類的文資局古物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丁雲鵬(1547-1628尚存)晚年的佛釋人物畫多以水墨為之,本幅則回歸其早年設色的傳統。全作敷色明麗,衣紋線條依然高古遒勁,可是樹木的畫法已趨疏放。本幅作於天啟乙丑年(1625),是丁雲鵬七十九歲之...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590年代中葉以後,丁雲鵬佛釋人物畫風一變,行筆疏爽,線條簡勁,粗筆濃墨,形象誇張,表情怪誕,這種「寧拙勿巧,寧醜勿媚」的變形畫風,為晚明衰落的人物、道釋畫開創新局。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的這四軸羅漢圖...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590年代中葉以後,丁雲鵬佛釋人物畫風一變,行筆疏爽,線條簡勁,粗筆濃墨,形象誇張,表情怪誕,這種「寧拙勿巧,寧醜勿媚」的變形畫風,為晚明衰落的人物、道釋畫開創新局。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的這四軸羅漢圖...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590年代中葉以後,丁雲鵬佛釋人物畫風一變,行筆疏爽,線條簡勁,粗筆濃墨,形象誇張,表情怪誕,這種「寧拙勿巧,寧醜勿媚」的變形畫風,為晚明衰落的人物、道釋畫開創新局。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的這四軸羅漢圖...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590年代中葉以後,丁雲鵬佛釋人物畫風一變,行筆疏爽,線條簡勁,粗筆濃墨,形象誇張,表情怪誕,這種「寧拙勿巧,寧醜勿媚」的變形畫風,為晚明衰落的人物、道釋畫開創新局。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的這四軸羅漢圖...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宣王時代的毛公鼎,器口一道大圈小圈交替的重環紋,紋飾雖較單調、粗獷,卻有舒朗之致。銘文32行500字,是目前所知銘文最長的一件銅器。內容分七段,大意為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興朝政,乃請叔父毛公為其治理...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器盤面蜷伏一龍,龍首正居盤心,突起於盤面,為晚商典型的獸面;盤面邊緣則環繞以夔紋、鳥紋、魚紋,整體風格莊重古雅。在鑄造痕跡的遺存方面,圈足內部與器底相接處有六條加強筋,以加固強圈足與器底的接合。圈足... | 保存現狀: 正面口沿舊傷。背面口沿多處舊傷。圈足底緣多處舊傷。圈足外緣舊凹傷。圈足外緣舊傷。表面鏽塊部分脫落。背面多處銹蝕。 |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頌壺器身作橢方形,巨腹、圈足、兩獸耳銜環,足飾垂鱗紋,腹飾蛟龍紋,頸飾環帶紋,形制莊重、紋飾瑰麗。蓋器同銘,各21行152字,記周王對頌的一次冊命。大意為周王在鎬京康邵宮,冊命頌掌管成周二十處屯倉,並... | 保存現狀: 1、裂(蓋內口沿字上方)。
2、裂(蓋內口沿「寶」字上方)。
3、蓋口變形,邊緣有裂傷。
4、圈足緣有二孔。
5、器身多處小孔。 |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散盤器表滿飾花紋,莊重華麗。銘文鑄於盤內底上,實能認出者為350字。字體渾樸雄偉。銘文內容豐富。是一篇涉及西周晚期諸侯國之間土地糾紛問題,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據學者們考證,由銘文內的人物推知...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宗周寶鐘早在乾隆十四年編《西清古鑑》時,已經入了清宮。載具銘文的古代銅器,彙整起來約有一萬四千件以上。但是,屬於王的自作器不過十件之譜。宗周寶鐘是周厲王祭祀先王所做,意義非凡。近年在陝西扶風縣出土的五...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器長方腹及足,腹壁曲線方直。頸飾夔紋,器足則分飾夔紋、鳥紋,腹飾獸面紋。銘文在器底,文字纖細,為「亞醜」族徽。傳世亞醜族徽銅器約五十件,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有十五件。亞醜族器以方形器為重要特色,此為其中... | 保存現狀: 器身多處舊傷補。器身有傷缺。 |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器造型奇特,在商周簋形器中極少見。蓋與器的紋飾連成一體,為雙龍蟠繞。器蓋為兩龍首,雙龍型態各異,分別為柱狀角與錐狀角,裝飾著菱格紋的身軀則蟠繞於碗形器身,顯現出商末周初的創新與巧思。為研究古代藝術與... | 保存現狀: 1、蓋口沿多處舊傷(實係鑄造缺陷)。
2、蓋沿多處鑄造縮孔。
3、耳部舊傷。
4、舊凹痕。
5、鏽層多處龜裂。
6、器表多處假鏽剝落。 |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王莽篡漢,立國號為新,在始建國元年,公元九年頒下了劉歆所製作的嘉量,嘉是美好的意思,以今天的白話來說嘉量就是標準量器的意思。嘉量一共是五個量,連備一體,器中央上為斛,下為斗,左耳為升,右耳上節為合,合... | 保存現狀: 多處有舊傷。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器腹四角有稜,唇外折,兩立耳,柱狀形足,器四面上方為單首雙尾龍紋,左右及下方為乳丁紋,足上飾獸面紋。作器者為武王、成王鑄祭器,故知器作於康王之世。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有一對。作冊大方鼎〈一〉腹內有銘文8...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圓形大腹壺,兩獸面銜環耳,器腹花紋為鏽掩,未經剔除,是生坑現象。1928年洛陽金村出土。根據頸上13字銘文:「廿九年十二月為東周左 (官)□(飲)壺」,此器為東周顯王29年(公元前340年)左師作,...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丁雲鵬(1547-1628尚存)晚年的佛釋人物畫多以水墨為之,本幅則回歸其早年設色的傳統。全作敷色明麗,衣紋線條依然高古遒勁,可是樹木的畫法已趨疏放。本幅作於天啟乙丑年(1625),是丁雲鵬七十九歲之...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590年代中葉以後,丁雲鵬佛釋人物畫風一變,行筆疏爽,線條簡勁,粗筆濃墨,形象誇張,表情怪誕,這種「寧拙勿巧,寧醜勿媚」的變形畫風,為晚明衰落的人物、道釋畫開創新局。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的這四軸羅漢圖...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590年代中葉以後,丁雲鵬佛釋人物畫風一變,行筆疏爽,線條簡勁,粗筆濃墨,形象誇張,表情怪誕,這種「寧拙勿巧,寧醜勿媚」的變形畫風,為晚明衰落的人物、道釋畫開創新局。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的這四軸羅漢圖...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590年代中葉以後,丁雲鵬佛釋人物畫風一變,行筆疏爽,線條簡勁,粗筆濃墨,形象誇張,表情怪誕,這種「寧拙勿巧,寧醜勿媚」的變形畫風,為晚明衰落的人物、道釋畫開創新局。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的這四軸羅漢圖...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590年代中葉以後,丁雲鵬佛釋人物畫風一變,行筆疏爽,線條簡勁,粗筆濃墨,形象誇張,表情怪誕,這種「寧拙勿巧,寧醜勿媚」的變形畫風,為晚明衰落的人物、道釋畫開創新局。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的這四軸羅漢圖...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宣王時代的毛公鼎,器口一道大圈小圈交替的重環紋,紋飾雖較單調、粗獷,卻有舒朗之致。銘文32行500字,是目前所知銘文最長的一件銅器。內容分七段,大意為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興朝政,乃請叔父毛公為其治理...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器盤面蜷伏一龍,龍首正居盤心,突起於盤面,為晚商典型的獸面;盤面邊緣則環繞以夔紋、鳥紋、魚紋,整體風格莊重古雅。在鑄造痕跡的遺存方面,圈足內部與器底相接處有六條加強筋,以加固強圈足與器底的接合。圈足... | 保存現狀: 正面口沿舊傷。背面口沿多處舊傷。圈足底緣多處舊傷。圈足外緣舊凹傷。圈足外緣舊傷。表面鏽塊部分脫落。背面多處銹蝕。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頌壺器身作橢方形,巨腹、圈足、兩獸耳銜環,足飾垂鱗紋,腹飾蛟龍紋,頸飾環帶紋,形制莊重、紋飾瑰麗。蓋器同銘,各21行152字,記周王對頌的一次冊命。大意為周王在鎬京康邵宮,冊命頌掌管成周二十處屯倉,並... | 保存現狀: 1、裂(蓋內口沿字上方)。
2、裂(蓋內口沿「寶」字上方)。
3、蓋口變形,邊緣有裂傷。
4、圈足緣有二孔。
5、器身多處小孔。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散盤器表滿飾花紋,莊重華麗。銘文鑄於盤內底上,實能認出者為350字。字體渾樸雄偉。銘文內容豐富。是一篇涉及西周晚期諸侯國之間土地糾紛問題,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據學者們考證,由銘文內的人物推知...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宗周寶鐘早在乾隆十四年編《西清古鑑》時,已經入了清宮。載具銘文的古代銅器,彙整起來約有一萬四千件以上。但是,屬於王的自作器不過十件之譜。宗周寶鐘是周厲王祭祀先王所做,意義非凡。近年在陝西扶風縣出土的五...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器長方腹及足,腹壁曲線方直。頸飾夔紋,器足則分飾夔紋、鳥紋,腹飾獸面紋。銘文在器底,文字纖細,為「亞醜」族徽。傳世亞醜族徽銅器約五十件,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有十五件。亞醜族器以方形器為重要特色,此為其中... | 保存現狀: 器身多處舊傷補。器身有傷缺。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器造型奇特,在商周簋形器中極少見。蓋與器的紋飾連成一體,為雙龍蟠繞。器蓋為兩龍首,雙龍型態各異,分別為柱狀角與錐狀角,裝飾著菱格紋的身軀則蟠繞於碗形器身,顯現出商末周初的創新與巧思。為研究古代藝術與... | 保存現狀: 1、蓋口沿多處舊傷(實係鑄造缺陷)。
2、蓋沿多處鑄造縮孔。
3、耳部舊傷。
4、舊凹痕。
5、鏽層多處龜裂。
6、器表多處假鏽剝落。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王莽篡漢,立國號為新,在始建國元年,公元九年頒下了劉歆所製作的嘉量,嘉是美好的意思,以今天的白話來說嘉量就是標準量器的意思。嘉量一共是五個量,連備一體,器中央上為斛,下為斗,左耳為升,右耳上節為合,合... | 保存現狀: 多處有舊傷。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器腹四角有稜,唇外折,兩立耳,柱狀形足,器四面上方為單首雙尾龍紋,左右及下方為乳丁紋,足上飾獸面紋。作器者為武王、成王鑄祭器,故知器作於康王之世。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有一對。作冊大方鼎〈一〉腹內有銘文8...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圓形大腹壺,兩獸面銜環耳,器腹花紋為鏽掩,未經剔除,是生坑現象。1928年洛陽金村出土。根據頸上13字銘文:「廿九年十二月為東周左 (官)□(飲)壺」,此器為東周顯王29年(公元前340年)左師作,...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