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仇英仙山樓閣圖軸
- 文資局古物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個案名稱明仇英仙山樓閣圖軸的級別名稱是重要古物, 所屬主管機關是文化部, 指定/登錄理由是仇英為明代四大家之一,此畫不僅傳承宋畫風格並加以變化,承襲宋代李唐(約1049-1130年後)青綠風格,並企圖上溯唐代李思訓(653-718年)以青綠山水繪製仙山的傳統,結合明人對仙境長生的嚮往,為仇英重要作品。軸上並有蘇州文人陸師道(1517-1580)書寫蔡羽(1457-1541)〈仙山賦〉,賦..., 保存現狀是1、本幅:黃斑、污漬、磨傷、裂痕。 2、上裱綾:折痕、污漬、黃斑。 3、上隔水:黃斑嚴重、污漬、折痕。 4、天綾:黃斑嚴重、折痕。 5、地綾:折痕、黃斑、污漬。 6、下隔水:黃斑、污漬、折痕。 7、下裱綾:黃斑、污漬、折痕。 8、左右裱綾:黃斑嚴重、污漬、折痕。右裱綾有舊傷。 整體完整良好 。.
案件編號 | 20190408000001 |
個案名稱 | 明仇英仙山樓閣圖軸 |
級別代碼 | 6.1.2 |
級別名稱 | 重要古物 |
總類 | 1:code : G1name : 藝術作品 subCode : G1.2 subName : 繪畫 |
典藏或財產編號 | 中畫000033 |
評定基準 | 1:具有重要之時代特色、技術及流派2:具有重要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3:具有重要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
指定/登錄理由 | 仇英為明代四大家之一,此畫不僅傳承宋畫風格並加以變化,承襲宋代李唐(約1049-1130年後)青綠風格,並企圖上溯唐代李思訓(653-718年)以青綠山水繪製仙山的傳統,結合明人對仙境長生的嚮往,為仇英重要作品。軸上並有蘇州文人陸師道(1517-1580)書寫蔡羽(1457-1541)〈仙山賦〉,賦文書法皆有可觀。 |
法令依據 | 1.「文化資產保存法」第六十六條。 2.「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三條第一項第三、四、六款;第六條及第七條。 |
所屬主管機關 | 文化部 |
所在地理區域 | 1:itemNo : 1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士林區 address : 至善路二段221號 |
代表圖像 | extjp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36050/photo/5b4e845e-e82d-4878-aede-e9df2a5f6e08_c.jpg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36050/photo/5b4e845e-e82d-4878-aede-e9df2a5f6e08.jpgname5b4e845e-e82d-4878-aede-e9df2a5f6e08 |
代表圖像來源 |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備註 | (空) |
保管單位 | 1:name :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古物所在地 | 1:name : 國立故宮博物院saveSpace : 博物館、圖書館 saveSpaceIdentity : 歷史建築 address :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
數量 | 1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 既存(繼承) |
保存現狀 | 1、本幅:黃斑、污漬、磨傷、裂痕。 2、上裱綾:折痕、污漬、黃斑。 3、上隔水:黃斑嚴重、污漬、折痕。 4、天綾:黃斑嚴重、折痕。 5、地綾:折痕、黃斑、污漬。 6、下隔水:黃斑、污漬、折痕。 7、下裱綾:黃斑、污漬、折痕。 8、左右裱綾:黃斑嚴重、污漬、折痕。右裱綾有舊傷。 整體完整良好 。 |
綜合描述 | 前景畫山壑群松,左下角有畫家「仇英實父製」簽款,下鈐「十洲」葫蘆印、「仇英之印」。隔水中景左方亭臺二文士對坐似在交談,周圍環繞傾側多姿樹叢;右方樓閣中一文士眺望遠方,平臺上二鸞鳥駐立。遠景群峰聳立,層層疊疊,雲霧繚繞其間,並有瀑布傾瀉而下。仇英(約西元一四九四-一五五二年)與沈周、文徵明、唐寅為吳門四大家,是明代中期重要的職業畫家,與當時收藏家、文人皆有往來。畫面上方蘇州文人陸師道(一五一七~一五八○年)於嘉靖庚戌(一五五○年)以楷書錄蔡羽(一四五七~一五四一年)〈仙山賦〉,佐證此幅所繪為仙山樓閣。賦文強調仙山無窮無盡與永不凋滅的特性,並有「不凋之木」、「常青之草」、「萬年之春」、「不死之鳥」和來往仙人「乘紫鸞,駕白鶴,拾瑶草,採翠華」。而仙境又與帝王宮苑意象結合,飄飄仙樂中居住著古代神女「素女」、「宓妃」,引人如古代仙人「王喬」、「赤松」得道成仙,進入超脫凡界生死,長樂無極的不朽境界。 |
年代 | 明 |
尺寸 | 110.5 x 42.1 公分 |
材質 | 紙本 |
保存環境 | 庫房或展覽空間 |
公告 | 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officialDocNo : 中華民國100年11月30日會授資籌二字第10020129221號 registerDate : 2011-11-30 00:00:00.0 |
網站連結 |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190408000001 |
公告資料 | 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1-27/7292aec9-da3b-44f6-95b7-ec681cac508d/公告表.pdf2: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1-27/af62fcf9-9cba-4125-8965-df36d7b3a0ea/公告.pdf |
主管機關名稱 | 文化部 |
主管機關單位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 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 04-22177777 |
repImgId | 7088 |
案件編號20190408000001 |
個案名稱明仇英仙山樓閣圖軸 |
級別代碼6.1.2 |
級別名稱重要古物 |
總類1:code : G1name : 藝術作品 subCode : G1.2 subName : 繪畫 |
典藏或財產編號中畫000033 |
評定基準1:具有重要之時代特色、技術及流派2:具有重要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3:具有重要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
指定/登錄理由仇英為明代四大家之一,此畫不僅傳承宋畫風格並加以變化,承襲宋代李唐(約1049-1130年後)青綠風格,並企圖上溯唐代李思訓(653-718年)以青綠山水繪製仙山的傳統,結合明人對仙境長生的嚮往,為仇英重要作品。軸上並有蘇州文人陸師道(1517-1580)書寫蔡羽(1457-1541)〈仙山賦〉,賦文書法皆有可觀。 |
法令依據1.「文化資產保存法」第六十六條。 2.「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三條第一項第三、四、六款;第六條及第七條。 |
所屬主管機關文化部 |
所在地理區域1:itemNo : 1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士林區 address : 至善路二段221號 |
代表圖像extjp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36050/photo/5b4e845e-e82d-4878-aede-e9df2a5f6e08_c.jpg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antiquity/36050/photo/5b4e845e-e82d-4878-aede-e9df2a5f6e08.jpgname5b4e845e-e82d-4878-aede-e9df2a5f6e08 |
代表圖像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
備註(空) |
保管單位1:name :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古物所在地1:name : 國立故宮博物院saveSpace : 博物館、圖書館 saveSpaceIdentity : 歷史建築 address :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
數量1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既存(繼承) |
保存現狀1、本幅:黃斑、污漬、磨傷、裂痕。 2、上裱綾:折痕、污漬、黃斑。 3、上隔水:黃斑嚴重、污漬、折痕。 4、天綾:黃斑嚴重、折痕。 5、地綾:折痕、黃斑、污漬。 6、下隔水:黃斑、污漬、折痕。 7、下裱綾:黃斑、污漬、折痕。 8、左右裱綾:黃斑嚴重、污漬、折痕。右裱綾有舊傷。 整體完整良好 。 |
綜合描述前景畫山壑群松,左下角有畫家「仇英實父製」簽款,下鈐「十洲」葫蘆印、「仇英之印」。隔水中景左方亭臺二文士對坐似在交談,周圍環繞傾側多姿樹叢;右方樓閣中一文士眺望遠方,平臺上二鸞鳥駐立。遠景群峰聳立,層層疊疊,雲霧繚繞其間,並有瀑布傾瀉而下。仇英(約西元一四九四-一五五二年)與沈周、文徵明、唐寅為吳門四大家,是明代中期重要的職業畫家,與當時收藏家、文人皆有往來。畫面上方蘇州文人陸師道(一五一七~一五八○年)於嘉靖庚戌(一五五○年)以楷書錄蔡羽(一四五七~一五四一年)〈仙山賦〉,佐證此幅所繪為仙山樓閣。賦文強調仙山無窮無盡與永不凋滅的特性,並有「不凋之木」、「常青之草」、「萬年之春」、「不死之鳥」和來往仙人「乘紫鸞,駕白鶴,拾瑶草,採翠華」。而仙境又與帝王宮苑意象結合,飄飄仙樂中居住著古代神女「素女」、「宓妃」,引人如古代仙人「王喬」、「赤松」得道成仙,進入超脫凡界生死,長樂無極的不朽境界。 |
年代明 |
尺寸110.5 x 42.1 公分 |
材質紙本 |
保存環境庫房或展覽空間 |
公告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officialDocNo : 中華民國100年11月30日會授資籌二字第10020129221號 registerDate : 2011-11-30 00:00:00.0 |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190408000001 |
公告資料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1-27/7292aec9-da3b-44f6-95b7-ec681cac508d/公告表.pdf2: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1-27/af62fcf9-9cba-4125-8965-df36d7b3a0ea/公告.pdf |
主管機關名稱文化部 |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4-22177777 |
repImgId70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