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顱根付與緒締
- 文資局古物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個案名稱頭顱根付與緒締的級別名稱是一般古物, 所屬主管機關是臺北市政府, 指定/登錄理由是1. 人體頭部鏤空,雕工熟練,反映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日本工藝之時代特色,有名款。
2. 圓雕藝術具有特色,細巧,具藝術造詣,藝術水準及價值高。, 保存現狀是保存良好.
案件編號 | 20200219000022 |
個案名稱 | 頭顱根付與緒締 |
級別代碼 | 6.1.1 |
級別名稱 | 一般古物 |
總類 | 1:code : G1 name : 藝術作品 subCode : G1.5 subName : 雕塑
|
典藏或財產編號 | 典藏19 |
評定基準 | 1: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者2:具有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 |
指定/登錄理由 | 1. 人體頭部鏤空,雕工熟練,反映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日本工藝之時代特色,有名款。
2. 圓雕藝術具有特色,細巧,具藝術造詣,藝術水準及價值高。 |
法令依據 | 第2條第3、4款 |
所屬主管機關 | 臺北市政府 |
所在地理區域 | 1: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中正區
|
代表圖像 | extjp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0-02-16/f7c48678-14c1-4fad-9d61-8604c4e7d5ec/19 (1)_c.jpg
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0-02-16/f7c48678-14c1-4fad-9d61-8604c4e7d5ec/19 (1).jpgname19 (1) |
保管單位 | 1:name : 郭OO
|
古物所在地 | 1:name : 郭OO saveSpace : 其他-庫房 saveSpaceIdentity : 無文資身分 address : 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二段15號7樓
|
數量 | 2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 受贈 |
保存現狀 | 保存良好 |
綜合描述 | 本組作品取象牙雕琢為人類的頭骨造型根付,頭型長橢圓,骨骼堅密光滑,以細線刻琢鋸齒狀紋路,眼窩、鼻樑處孔洞深邃,上排牙齒掉落數顆,頭骨各處琢有些許裂紋及凹孔,牙齒咀嚼面的質感處理等等細節皆處理得非常逼真,側邊有「笑齋」及花押款。與之搭配的緒締亦琢刻為頭骨造型,尺幅極小,然雕琢毫不馬虎,各種細節與質感面面俱到,甚為精彩。
骷髏,在日本有著極其特殊的意象。古代著名禪師一休便曾以骸骨插圖與佛教偈頌法語為內容,著作《一休的骸骨》,寓意人世無常;而鎌倉時代風靡一時的真言密教與陰陽道的混合之「立川派」還推行骷髏崇拜,借骷髏「還魂」。在日本文化中,骷髏不再只是陰森恐怖的象徵,而是招魂的工具或作為生命的永恆形式,也被寄託「尊重生命」的含義。
本組作品有別於一般常見的討喜題材,大膽的以富有神祕氣息之骷髏頭為主題,不僅是藝術家巧思創意的展現,繼續深入了解、細細探究,又可從文化習俗方面了解到日本人對於「骷髏」意象的不同理解思緒。同樣的符號,在不同文化中便被賦予不同的意義,就如同此組作品,除了有令人讚嘆的精湛雕琢工藝外,其主題意象更值得仔細回味。 |
年代 | 日本明治時期 |
尺寸 | 長5公分/長1.6公分 |
材質 | 象牙 |
保存環境 | 庫房或展覽空間 |
公告 | 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中華民國109年2月10日北市獻編字第1093001230號 registerDate : 2020-02-10 15:31:28.882
|
網站連結 |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200219000022 |
公告資料 | 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0-02-16/02f601fa-ed99-4dfd-bcc5-d0ed3edd7541/臺北市一般古物指定公告表_頭顱根付與緒締.pdf2: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0-02-16/dce7722e-aa9f-4452-be20-250957e68bec/臺北市立文獻館公告.pdf |
主管機關名稱 | 臺北市立文獻館 |
主管機關單位 | 編纂組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 10846臺北市萬華區中華路1段174之1號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 02-2311-5355#24 |
repImgId | 66207 |
案件編號20200219000022 |
個案名稱頭顱根付與緒締 |
級別代碼6.1.1 |
級別名稱一般古物 |
總類1:code : G1 name : 藝術作品 subCode : G1.5 subName : 雕塑
|
典藏或財產編號典藏19 |
評定基準1: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者2:具有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 |
指定/登錄理由1. 人體頭部鏤空,雕工熟練,反映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日本工藝之時代特色,有名款。
2. 圓雕藝術具有特色,細巧,具藝術造詣,藝術水準及價值高。 |
法令依據第2條第3、4款 |
所屬主管機關臺北市政府 |
所在地理區域1: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中正區
|
代表圖像extjp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0-02-16/f7c48678-14c1-4fad-9d61-8604c4e7d5ec/19 (1)_c.jpg
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0-02-16/f7c48678-14c1-4fad-9d61-8604c4e7d5ec/19 (1).jpgname19 (1) |
保管單位1:name : 郭OO
|
古物所在地1:name : 郭OO saveSpace : 其他-庫房 saveSpaceIdentity : 無文資身分 address : 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二段15號7樓
|
數量2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受贈 |
保存現狀保存良好 |
綜合描述本組作品取象牙雕琢為人類的頭骨造型根付,頭型長橢圓,骨骼堅密光滑,以細線刻琢鋸齒狀紋路,眼窩、鼻樑處孔洞深邃,上排牙齒掉落數顆,頭骨各處琢有些許裂紋及凹孔,牙齒咀嚼面的質感處理等等細節皆處理得非常逼真,側邊有「笑齋」及花押款。與之搭配的緒締亦琢刻為頭骨造型,尺幅極小,然雕琢毫不馬虎,各種細節與質感面面俱到,甚為精彩。
骷髏,在日本有著極其特殊的意象。古代著名禪師一休便曾以骸骨插圖與佛教偈頌法語為內容,著作《一休的骸骨》,寓意人世無常;而鎌倉時代風靡一時的真言密教與陰陽道的混合之「立川派」還推行骷髏崇拜,借骷髏「還魂」。在日本文化中,骷髏不再只是陰森恐怖的象徵,而是招魂的工具或作為生命的永恆形式,也被寄託「尊重生命」的含義。
本組作品有別於一般常見的討喜題材,大膽的以富有神祕氣息之骷髏頭為主題,不僅是藝術家巧思創意的展現,繼續深入了解、細細探究,又可從文化習俗方面了解到日本人對於「骷髏」意象的不同理解思緒。同樣的符號,在不同文化中便被賦予不同的意義,就如同此組作品,除了有令人讚嘆的精湛雕琢工藝外,其主題意象更值得仔細回味。 |
年代日本明治時期 |
尺寸長5公分/長1.6公分 |
材質象牙 |
保存環境庫房或展覽空間 |
公告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中華民國109年2月10日北市獻編字第1093001230號 registerDate : 2020-02-10 15:31:28.882
|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200219000022 |
公告資料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0-02-16/02f601fa-ed99-4dfd-bcc5-d0ed3edd7541/臺北市一般古物指定公告表_頭顱根付與緒締.pdf2: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0-02-16/dce7722e-aa9f-4452-be20-250957e68bec/臺北市立文獻館公告.pdf |
主管機關名稱臺北市立文獻館 |
主管機關單位編纂組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10846臺北市萬華區中華路1段174之1號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2-2311-5355#24 |
repImgId66207 |
根據識別碼 20200219000022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頭顱根付與緒締 資料。
[ 搜尋所有 頭顱根付與緒締 ... ]
在『文資局古物』資料集內搜尋:
與頭顱根付與緒締同分類的文資局古物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嘉靖隆慶間(1522-1572)內府重寫本。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永樂年間,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目錄60卷,正文22,877卷,裝成11,095冊,約3.7億字,此書按韻分列,內容概括經...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嘉靖隆慶間(1522-1572)內府重寫本。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永樂年間,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目錄60卷,正文22,877卷,裝成11,095冊,約3.7億字,此書按韻分列,內容概括經... | 保存現狀: 無虫蛀,未經修裱。書況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劉應登原刊元坊肆增刊評語本。
魏晉南北朝「志人小說」代表作,記載漢末到魏晉時期,特有的名士人文風尚,紀錄當時的社群生活。首冊扉頁有清葉昌熾手書題記,對本書版本考訂頗詳。阿部隆... | 保存現狀: 有虫蛀,經修裱。第3、4冊有斷板情形,第4冊內容多處漫漶。保存情況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清影宋鈔本。
唐代筆記小說集,載開元以後異聞野史﹐尤以詩話為多。此書留存多為明清版本,此版係清影宋鈔本,非常珍貴。《郘亭知見傳本書目》卷十一著錄宋刊本,此本行款與彼同,遇宋諱大抵缺末筆,本書蓋自宋刊...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嘉靖間(1522-1566)長洲顧氏家塾刊四十家小說本。
書之內容記載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各種軼聞奇事。清黃丕烈手校並跋,跋稱:此書雖明刻,在汲古毛氏時已視為罕祕。黃氏取西賓陸拙生所藏《歷代小史》...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洪武五年(1372)藍格鈔本。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此書:「皆記唐時故事,間及五代,多錄軼聞瑣語,而朝章國典因革損益,亦雜載其中。故雖小說家言,而不似他書之侈談迂怪。於考證尚屬有裨」。可以補唐、... | 保存現狀: 有虫蛀,經修裱。部分書口處裂開,書況尚稱良好。 |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金刊本。
此書為一傳奇小說集,內容兼有詩話、名人軼事、傳奇體小說等作品。此本與宋代舊目所著錄十卷九門者相較,僅八卷六門。阿部隆一《中國訪書志》以此書字樣、版式同金代時的平水刊本,且紙張為白麻紙,同可...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有漫漶情形。書口處部分裂開;保存情況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宋末建刊本。
此為話本小說中之講史,自上古堯舜至宋高宗定都臨安,其中有關梁山泊之故事,成為章回小說《水滸傳》部分題材構想之來源。觀其版本形式為宋元間常見之麻沙坊刻,而筆力樸茂,應為宋刻本。清黃丕烈手... | 保存現狀: 有虫蛀。第2冊有破損情形,內容削去半頁。經修裱,保存情況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宋末刊本。
此本刊五代梁、唐、晉、漢、周之歷史故事,各朝代之平話皆有各自之目錄,詳列篇名。此書流傳甚少,近人董康手書題記,稱此為清內閣大庫物。未聞他處藏有同版。
宋版古籍,罕見稀有,具重要歷史、文... | 保存現狀: 第3、4、7冊有虫蛀,第1冊有破損情形。第8冊內容有漫漶,保存情況良好。 |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唐末期至五代間寫卷子本。
書名依據尾題,凡一卷。卷末有題記,稱為「亡父母作福」,並求「現存合家眷屬承生淨土」云云,可作為敦煌寫經緣起的研究資料。是經傳者多為晉竺法護譯本,而此本為唐釋玄奘譯本,核其經文... | 保存現狀: 無虫蛀。正文有缺,有破損。經修裱,保存狀況良好。 |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唐王瀚寫卷子本。
書名依據尾題,凡十卷三十一品。略稱《最勝王經》,乃《金光明經》別譯本。敍說金光明懺法之功德,及由四天王之鎮護國家和現世利益之信仰。此本存卷六,首殘尾全,卷首有反切釋音,與唐釋慧琳《一... | 保存現狀: 無虫蛀。卷子前端有破損,已修裱,保存狀況良好。 |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宋刊小字本。
凡七卷,二十八品。略稱《法華經》、《妙法華經》。問世很早、流傳廣泛的大乘經典。釋迦成佛以來,現各種化身,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調和大小乘之各種說法,宣說一切眾生皆能成佛之妙趣。卷首有道光己...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隋大業四年(608)釋慧休寫卷子本。
書名依據尾題,凡十四卷。又名《大本涅槃經》、《大涅槃經》、《大經》,略稱《涅槃經》。本經以發揮如來藏(佛性)思想、闡提成佛為要義。此本有寫經比丘及清信弟子題記,可...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六朝高弼寫卷子本。
書名依據尾題,凡十四卷。此本存《大般涅槃經》之卷第八,首缺尾全,卷末有題記「高弼為亡妻元聖威所寫經」並有「一校」字樣,似為六朝人寫本。考英倫G.翟理斯目787,1631號著錄有《... | 保存現狀: 前端有部分破損,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唐人寫卷子本。
書名依據尾題,凡十四卷。此本存《大般涅槃經》之卷第十三,首缺尾全,卷末有題記「菩薩戒弟子尼智行受持」。《昭和法寶總目錄》目次十九,頁1068亦載有「菩薩戒弟子尼智行受持」之大般涅槃經... | 保存現狀: 前端有部分破損,無虫蛀。未經修裱,書況尚稱良好。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嘉靖隆慶間(1522-1572)內府重寫本。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永樂年間,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目錄60卷,正文22,877卷,裝成11,095冊,約3.7億字,此書按韻分列,內容概括經...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嘉靖隆慶間(1522-1572)內府重寫本。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永樂年間,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目錄60卷,正文22,877卷,裝成11,095冊,約3.7億字,此書按韻分列,內容概括經... | 保存現狀: 無虫蛀,未經修裱。書況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劉應登原刊元坊肆增刊評語本。
魏晉南北朝「志人小說」代表作,記載漢末到魏晉時期,特有的名士人文風尚,紀錄當時的社群生活。首冊扉頁有清葉昌熾手書題記,對本書版本考訂頗詳。阿部隆... | 保存現狀: 有虫蛀,經修裱。第3、4冊有斷板情形,第4冊內容多處漫漶。保存情況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清影宋鈔本。
唐代筆記小說集,載開元以後異聞野史﹐尤以詩話為多。此書留存多為明清版本,此版係清影宋鈔本,非常珍貴。《郘亭知見傳本書目》卷十一著錄宋刊本,此本行款與彼同,遇宋諱大抵缺末筆,本書蓋自宋刊...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嘉靖間(1522-1566)長洲顧氏家塾刊四十家小說本。
書之內容記載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各種軼聞奇事。清黃丕烈手校並跋,跋稱:此書雖明刻,在汲古毛氏時已視為罕祕。黃氏取西賓陸拙生所藏《歷代小史》...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洪武五年(1372)藍格鈔本。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此書:「皆記唐時故事,間及五代,多錄軼聞瑣語,而朝章國典因革損益,亦雜載其中。故雖小說家言,而不似他書之侈談迂怪。於考證尚屬有裨」。可以補唐、... | 保存現狀: 有虫蛀,經修裱。部分書口處裂開,書況尚稱良好。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金刊本。
此書為一傳奇小說集,內容兼有詩話、名人軼事、傳奇體小說等作品。此本與宋代舊目所著錄十卷九門者相較,僅八卷六門。阿部隆一《中國訪書志》以此書字樣、版式同金代時的平水刊本,且紙張為白麻紙,同可...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有漫漶情形。書口處部分裂開;保存情況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宋末建刊本。
此為話本小說中之講史,自上古堯舜至宋高宗定都臨安,其中有關梁山泊之故事,成為章回小說《水滸傳》部分題材構想之來源。觀其版本形式為宋元間常見之麻沙坊刻,而筆力樸茂,應為宋刻本。清黃丕烈手... | 保存現狀: 有虫蛀。第2冊有破損情形,內容削去半頁。經修裱,保存情況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宋末刊本。
此本刊五代梁、唐、晉、漢、周之歷史故事,各朝代之平話皆有各自之目錄,詳列篇名。此書流傳甚少,近人董康手書題記,稱此為清內閣大庫物。未聞他處藏有同版。
宋版古籍,罕見稀有,具重要歷史、文... | 保存現狀: 第3、4、7冊有虫蛀,第1冊有破損情形。第8冊內容有漫漶,保存情況良好。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唐末期至五代間寫卷子本。
書名依據尾題,凡一卷。卷末有題記,稱為「亡父母作福」,並求「現存合家眷屬承生淨土」云云,可作為敦煌寫經緣起的研究資料。是經傳者多為晉竺法護譯本,而此本為唐釋玄奘譯本,核其經文... | 保存現狀: 無虫蛀。正文有缺,有破損。經修裱,保存狀況良好。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唐王瀚寫卷子本。
書名依據尾題,凡十卷三十一品。略稱《最勝王經》,乃《金光明經》別譯本。敍說金光明懺法之功德,及由四天王之鎮護國家和現世利益之信仰。此本存卷六,首殘尾全,卷首有反切釋音,與唐釋慧琳《一... | 保存現狀: 無虫蛀。卷子前端有破損,已修裱,保存狀況良好。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宋刊小字本。
凡七卷,二十八品。略稱《法華經》、《妙法華經》。問世很早、流傳廣泛的大乘經典。釋迦成佛以來,現各種化身,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調和大小乘之各種說法,宣說一切眾生皆能成佛之妙趣。卷首有道光己...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隋大業四年(608)釋慧休寫卷子本。
書名依據尾題,凡十四卷。又名《大本涅槃經》、《大涅槃經》、《大經》,略稱《涅槃經》。本經以發揮如來藏(佛性)思想、闡提成佛為要義。此本有寫經比丘及清信弟子題記,可...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六朝高弼寫卷子本。
書名依據尾題,凡十四卷。此本存《大般涅槃經》之卷第八,首缺尾全,卷末有題記「高弼為亡妻元聖威所寫經」並有「一校」字樣,似為六朝人寫本。考英倫G.翟理斯目787,1631號著錄有《... | 保存現狀: 前端有部分破損,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唐人寫卷子本。
書名依據尾題,凡十四卷。此本存《大般涅槃經》之卷第十三,首缺尾全,卷末有題記「菩薩戒弟子尼智行受持」。《昭和法寶總目錄》目次十九,頁1068亦載有「菩薩戒弟子尼智行受持」之大般涅槃經... | 保存現狀: 前端有部分破損,無虫蛀。未經修裱,書況尚稱良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