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峒保安宮藏木製方爐
- 文資局古物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個案名稱大龍峒保安宮藏木製方爐的級別名稱是一般古物, 所屬主管機關是臺北市政府, 指定/登錄理由是1. 顯示保安宮在地方上重視文化,具文化信仰脈絡。 2. 反映地方歷史淵源。 3. 有時代技藝特色。 4. 雕工精細、華麗,具藝術成就。 5. 木質香爐,保存不易。, 保存現狀是狀況穩定。 本件木製方爐已不再作為行香儀式使用,現放置於保安宮圖書館櫥窗,櫥窗為半戶外空間。 香爐主結構穩固,兩側的爐耳已斷裂遺失,爐耳的榫頭仍插在爐體側面的浮雕獅口中,表面的彩繪、安金已呈現劣化,因為落塵沾附出現灰色褐色污漬,遮蔽原有色澤。本件香爐的爐體分為二層,外層爐體是木製,內層爐體為金屬製,....

案件編號20200219000035
個案名稱大龍峒保安宮藏木製方爐
級別代碼6.1.1
級別名稱一般古物
總類

1:

code : G2
name : 生活及儀禮器物
subCode : G2.1
subName : 信仰及儀禮器物
典藏或財產編號保圖02
評定基準

1:

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

2:

有地方重要人物或歷史事件之深厚淵源者

3:

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者

4:

具有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

5:

數量稀少者
指定/登錄理由1. 顯示保安宮在地方上重視文化,具文化信仰脈絡。 2. 反映地方歷史淵源。 3. 有時代技藝特色。 4. 雕工精細、華麗,具藝術成就。 5. 木質香爐,保存不易。
法令依據第2條第1、2、3、4、5款
所屬主管機關臺北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大同區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0-02-19/ec5e6ab6-bf02-42a6-b643-a45a38085b12/正面照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0-02-19/ec5e6ab6-bf02-42a6-b643-a45a38085b12/正面照.jpg

name

正面照
保管單位

1:

name : 財OOOOOOOO
古物所在地

1:

name : 財OOOOOOOO
saveSpace : 博物館、圖書館
saveSpaceIdentity : 古蹟
address : 103台北市大同區哈密街61號
數量1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既存(繼承)
保存現狀狀況穩定。 本件木製方爐已不再作為行香儀式使用,現放置於保安宮圖書館櫥窗,櫥窗為半戶外空間。 香爐主結構穩固,兩側的爐耳已斷裂遺失,爐耳的榫頭仍插在爐體側面的浮雕獅口中,表面的彩繪、安金已呈現劣化,因為落塵沾附出現灰色褐色污漬,遮蔽原有色澤。本件香爐的爐體分為二層,外層爐體是木製,內層爐體為金屬製,目前金屬製的內爐表面有鏽蝕情形。
綜合描述本件木製方爐原是展耳方爐,平口,爐體斜壁,下有彎腿與牙子。口沿突出且飾以浮雕捲草紋飾帶,正面中間飾陽刻橫書楷體「保安宮」,浮雕捲草紋與宮名安金,底面填彩;爐身四角突出,飾竹節紋,正面左竹節紋飾陽刻直書楷體「光緒巳丑年」,正面右竹節紋飾陽刻直書楷體「張怡記敬献」,浮雕年款與題記安金,底面塗刷上漆;爐身正面內襯與內框之間以邊條作區隔,內襯利用螺鈿作為裝飾,作法是先在內襯表面髹塗上綠漆,再將具有光澤的貝殼磨碎後,貝殼碎片撒在內襯上,內框是主要裝飾的地方,框內透雕盤龍紋,以龍首為中心,龍的左前足握印、右前足握龍珠,身體蟠卷成方形,空間填以海浪、祥雲,透雕紋飾安金。 爐身側面分為內襯與內框,內襯施作塗刷上漆與撒螺鈿,內框浮雕獅首銜耳,獅首張目大嘴,嘴型是作為展耳的卯眼,獅首安金。 爐身背面分為內襯與內框,表面無飾以雕刻紋飾,僅塗刷上漆。 爐足的腳為捲草貌,牙子為螭虎紋,且以黃漆飾紋與勾邊。 器內套入金屬內爐,內爐的作用是為了隔絕爐灰與木壁,以防止爐內因高溫損壞木製爐體。
年代1889年(清光緒15年)
尺寸長74.3公分/寬42.4公分/高48.4公分
材質木質
保存環境庫房或展覽空間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中華民國109年2月10日北市獻編字第1093001230號
registerDate : 2020-02-10 14:02:27.931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200219000035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0-02-19/58e672a2-84a7-47df-90eb-b9f2f0e5401c/臺北市立文獻館公告.pdf

2: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0-02-19/e7f9a6fe-22db-409f-a821-461a774a9a12/臺北市一般古物指定公告表_大龍峒保安宮藏木製方爐.pdf
主管機關名稱臺北市立文獻館
主管機關單位編纂組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10846臺北市萬華區中華路1段174之1號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2-2311-5355#24
repImgId66313

案件編號

20200219000035

個案名稱

大龍峒保安宮藏木製方爐

級別代碼

6.1.1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總類

1:

code : G2
name : 生活及儀禮器物
subCode : G2.1
subName : 信仰及儀禮器物

典藏或財產編號

保圖02

評定基準

1:

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

2:

有地方重要人物或歷史事件之深厚淵源者

3:

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者

4:

具有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

5:

數量稀少者

指定/登錄理由

1. 顯示保安宮在地方上重視文化,具文化信仰脈絡。 2. 反映地方歷史淵源。 3. 有時代技藝特色。 4. 雕工精細、華麗,具藝術成就。 5. 木質香爐,保存不易。

法令依據

第2條第1、2、3、4、5款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大同區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0-02-19/ec5e6ab6-bf02-42a6-b643-a45a38085b12/正面照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0-02-19/ec5e6ab6-bf02-42a6-b643-a45a38085b12/正面照.jpg

name

正面照

保管單位

1:

name : 財OOOOOOOO

古物所在地

1:

name : 財OOOOOOOO
saveSpace : 博物館、圖書館
saveSpaceIdentity : 古蹟
address : 103台北市大同區哈密街61號

數量

1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既存(繼承)

保存現狀

狀況穩定。 本件木製方爐已不再作為行香儀式使用,現放置於保安宮圖書館櫥窗,櫥窗為半戶外空間。 香爐主結構穩固,兩側的爐耳已斷裂遺失,爐耳的榫頭仍插在爐體側面的浮雕獅口中,表面的彩繪、安金已呈現劣化,因為落塵沾附出現灰色褐色污漬,遮蔽原有色澤。本件香爐的爐體分為二層,外層爐體是木製,內層爐體為金屬製,目前金屬製的內爐表面有鏽蝕情形。

綜合描述

本件木製方爐原是展耳方爐,平口,爐體斜壁,下有彎腿與牙子。口沿突出且飾以浮雕捲草紋飾帶,正面中間飾陽刻橫書楷體「保安宮」,浮雕捲草紋與宮名安金,底面填彩;爐身四角突出,飾竹節紋,正面左竹節紋飾陽刻直書楷體「光緒巳丑年」,正面右竹節紋飾陽刻直書楷體「張怡記敬献」,浮雕年款與題記安金,底面塗刷上漆;爐身正面內襯與內框之間以邊條作區隔,內襯利用螺鈿作為裝飾,作法是先在內襯表面髹塗上綠漆,再將具有光澤的貝殼磨碎後,貝殼碎片撒在內襯上,內框是主要裝飾的地方,框內透雕盤龍紋,以龍首為中心,龍的左前足握印、右前足握龍珠,身體蟠卷成方形,空間填以海浪、祥雲,透雕紋飾安金。 爐身側面分為內襯與內框,內襯施作塗刷上漆與撒螺鈿,內框浮雕獅首銜耳,獅首張目大嘴,嘴型是作為展耳的卯眼,獅首安金。 爐身背面分為內襯與內框,表面無飾以雕刻紋飾,僅塗刷上漆。 爐足的腳為捲草貌,牙子為螭虎紋,且以黃漆飾紋與勾邊。 器內套入金屬內爐,內爐的作用是為了隔絕爐灰與木壁,以防止爐內因高溫損壞木製爐體。

年代

1889年(清光緒15年)

尺寸

長74.3公分/寬42.4公分/高48.4公分

材質

木質

保存環境

庫房或展覽空間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中華民國109年2月10日北市獻編字第1093001230號
registerDate : 2020-02-10 14:02:27.931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200219000035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0-02-19/58e672a2-84a7-47df-90eb-b9f2f0e5401c/臺北市立文獻館公告.pdf

2: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0-02-19/e7f9a6fe-22db-409f-a821-461a774a9a12/臺北市一般古物指定公告表_大龍峒保安宮藏木製方爐.pdf

主管機關名稱

臺北市立文獻館

主管機關單位

編纂組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10846臺北市萬華區中華路1段174之1號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2-2311-5355#24

repImgId

66313

根據識別碼 20200219000035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200219000035 資料。

[ 搜尋所有 20200219000035 ... ]

根據名稱 大龍峒保安宮藏木製方爐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大龍峒保安宮藏木製方爐 資料。

[ 搜尋所有 大龍峒保安宮藏木製方爐 ... ]

在『文資局古物』資料集內搜尋:


與大龍峒保安宮藏木製方爐同分類的文資局古物

「臺灣關地界」碑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1858-1860年臺灣開港對清際臺灣外貿之擴張影響甚大,海關設臺灣、淡水二關,但臺灣關兼轄安平、打狗,淡水關兼轄淡水、雞籠二關。此碑乃臺灣關打狗口之界碑,為重要史證。 2.可見證清末天津、北京...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穏定

黃土水/釋迦出山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 作品參考宋代梁楷「釋迦出山圖」,及北印度犍陀羅釋迦像的憂愁與瘦骨如柴的形姿,排除民間傳統佛像造型,以西方學院手法完成有別於以往的佛像雕刻。2. 黃土水雕塑的寫實精神貫穿於本件作品,使之神像人格化...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明沈周參天特秀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沈周(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是明代中期蘇州的重要畫家。 本幅描繪高聳松樹一株。但構圖別出心裁,沈周以狂放墨筆勾畫枝幹,藉勁細用筆鋪就針葉,透過淋漓筆墨的明暗對比,充分展現出參天...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明吳偉畫北海真人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吳偉(1459-1508),字士英,別號小僊。明憲宗時為仁智殿待詔,孝宗時曾賜畫狀元印,為繼戴進之後,「浙派」最重要的代表畫家之一。 此作描繪道教神祇北海真人跨坐於靈龜之上,遨遊水面。畫家以頓挫多變...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本幅:刮痕,摺痕,傷裂,磨損。

明沈周化鬚疏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沈周(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是明代中期蘇州的重要畫家。 此作用筆蒼勁沉著,體勢挺拔,線條屈伸有致,精神換發,深得黃庭堅書法神韻。外觀雖近黃庭堅,然點畫用筆更加遲澀挺勁,自成一格...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缺別子。包首:磨損。本幅:水漬、折痕、霉傷、傷損、傷補。

明沈周落花圖并詩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沈周(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是明代中期蘇州的重要畫家。 此卷畫作雖疑為仿本,然書法品質精良,引首四大字「紅消綠長」,用筆厚重沉雄,結體緊結。圖後的紙本〈落花詩〉未署年款,用筆蒼...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包首:傷損,霉傷。本幅:傷損,傷補,霉傷,蟲蛀,折痕。霉斑、裂傷。

明徐賁蜀山圖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徐賁(1335-1380),字幼文,號北郭生,為明代早期蘇州地區繼承元代水墨畫傳統的文人畫家,傳世作品不多見。 此圖乃徐居蜀山,其友呂敏(志學山人)自吳來訪,因寫蜀山圖以贈之,並繫以詩。幅上出現徐賁、...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明劉珏清白軒圖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劉珏(1410-1472),字廷美,號完庵,是明初甚具影響的山水畫家。 清白軒為劉珏居室,此為其贈予友人西田上人之畫,畫成於1458年。畫面結構緊密,筆墨溫厚,披麻長皴,濕筆點苔。 劉珏與沈周(1...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天綾貼補處有傷損,包首絹破裂。

明杜瓊南湖草堂圖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杜瓊(1396-1474),字用嘉,號鹿冠老人,世稱東原先生,明代山水畫家。此畫作於明成化四年(1468),時年七十三歲。老友周鼎(1401-1487)構築別業於南湖,過訪屬杜瓊為圖以記。 杜瓊為明...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明郭詡東山攜妓圖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郭詡(1456-1532),字仁弘,號清狂。少為博士弟子,放棄科業,肆力於詩畫。 郭詡畫風行徑俱以不受羈束稱著,與同時之吳偉、杜堇、沈周以畫論交,天下競傳清狂之畫名。此幅運筆清雅簡澹,俐落自然,不著...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本幅傷磨損。

元趙孟頫甕牖圖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沈趙孟頫(1254—1332),字子昂,號松雪道人。詩文清遠,書畫復唐宋古風,為後世所宗。 此幅引首「甕牖圖」有二,分別為明人姚綬、金湜所書。拖尾除有子昂自題,亦見有元人倪瓚、張雨、顧瑛等題識;明代題...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包首:缺一軸頭,傷補,磨損,別子脫落。本幅:霉傷,污漬,蟲蛀,傷補,絹裂,折裂。包首破損、引首污漬、本幅霉斑。

唐王維江干雪意圖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卷原為明代陸完(1458-1526)所藏,卷後拖尾有沈周、王鏊、董其昌、顧從德等四人題跋,均極推崇此畫。該幅構圖、筆墨、意境,與歷代文獻中所記載的王維雪景山水相符,然從繪畫風格觀之,畫法溫婉優雅,與...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蟲蛀,霉傷,剝落(輕微)。本幅蛀痕摺痕、剝落傷損、磨損嚴重,跋墨漬磨損水漬。

明沈周寫生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沈周(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是明代中期蘇州的重要畫家。 畫冊十六開中,沈周將日常所見物象的生趣,以獨特的方式加以描繪。在構圖、造型、描繪手法等,都有別出心裁的創意巧思。其題材雖...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明沈周崇山修竹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沈周(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是明代中期蘇州的重要畫家。 畫幅上方峰巒與平台相互推擁,其間又可見雲層、瀑布水流,形成奇特的山水景致,畫幅下方則營造一處平淡恬靜的水澤居處。中段景處...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裱綾:污漬。本幅:霉傷、磨損。全幅黃化。

明沈周溪橋訪友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沈周(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是明代中期蘇州的重要畫家。 此畫中山水構圖採用元代常見一河兩岸之作法,上方高聳的山體斜傾出奇,透過留白而構築出的山頂平台,讓人聯想到黃公望的山水樣式...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重裱過。本幅:蟲蛀、傷補、霉傷。裱綾摺痕,地綾浮開。

「臺灣關地界」碑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1858-1860年臺灣開港對清際臺灣外貿之擴張影響甚大,海關設臺灣、淡水二關,但臺灣關兼轄安平、打狗,淡水關兼轄淡水、雞籠二關。此碑乃臺灣關打狗口之界碑,為重要史證。 2.可見證清末天津、北京...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穏定

黃土水/釋迦出山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 作品參考宋代梁楷「釋迦出山圖」,及北印度犍陀羅釋迦像的憂愁與瘦骨如柴的形姿,排除民間傳統佛像造型,以西方學院手法完成有別於以往的佛像雕刻。2. 黃土水雕塑的寫實精神貫穿於本件作品,使之神像人格化...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明沈周參天特秀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沈周(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是明代中期蘇州的重要畫家。 本幅描繪高聳松樹一株。但構圖別出心裁,沈周以狂放墨筆勾畫枝幹,藉勁細用筆鋪就針葉,透過淋漓筆墨的明暗對比,充分展現出參天...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明吳偉畫北海真人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吳偉(1459-1508),字士英,別號小僊。明憲宗時為仁智殿待詔,孝宗時曾賜畫狀元印,為繼戴進之後,「浙派」最重要的代表畫家之一。 此作描繪道教神祇北海真人跨坐於靈龜之上,遨遊水面。畫家以頓挫多變...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本幅:刮痕,摺痕,傷裂,磨損。

明沈周化鬚疏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沈周(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是明代中期蘇州的重要畫家。 此作用筆蒼勁沉著,體勢挺拔,線條屈伸有致,精神換發,深得黃庭堅書法神韻。外觀雖近黃庭堅,然點畫用筆更加遲澀挺勁,自成一格...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缺別子。包首:磨損。本幅:水漬、折痕、霉傷、傷損、傷補。

明沈周落花圖并詩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沈周(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是明代中期蘇州的重要畫家。 此卷畫作雖疑為仿本,然書法品質精良,引首四大字「紅消綠長」,用筆厚重沉雄,結體緊結。圖後的紙本〈落花詩〉未署年款,用筆蒼...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包首:傷損,霉傷。本幅:傷損,傷補,霉傷,蟲蛀,折痕。霉斑、裂傷。

明徐賁蜀山圖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徐賁(1335-1380),字幼文,號北郭生,為明代早期蘇州地區繼承元代水墨畫傳統的文人畫家,傳世作品不多見。 此圖乃徐居蜀山,其友呂敏(志學山人)自吳來訪,因寫蜀山圖以贈之,並繫以詩。幅上出現徐賁、...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明劉珏清白軒圖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劉珏(1410-1472),字廷美,號完庵,是明初甚具影響的山水畫家。 清白軒為劉珏居室,此為其贈予友人西田上人之畫,畫成於1458年。畫面結構緊密,筆墨溫厚,披麻長皴,濕筆點苔。 劉珏與沈周(1...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天綾貼補處有傷損,包首絹破裂。

明杜瓊南湖草堂圖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杜瓊(1396-1474),字用嘉,號鹿冠老人,世稱東原先生,明代山水畫家。此畫作於明成化四年(1468),時年七十三歲。老友周鼎(1401-1487)構築別業於南湖,過訪屬杜瓊為圖以記。 杜瓊為明...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明郭詡東山攜妓圖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郭詡(1456-1532),字仁弘,號清狂。少為博士弟子,放棄科業,肆力於詩畫。 郭詡畫風行徑俱以不受羈束稱著,與同時之吳偉、杜堇、沈周以畫論交,天下競傳清狂之畫名。此幅運筆清雅簡澹,俐落自然,不著...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本幅傷磨損。

元趙孟頫甕牖圖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沈趙孟頫(1254—1332),字子昂,號松雪道人。詩文清遠,書畫復唐宋古風,為後世所宗。 此幅引首「甕牖圖」有二,分別為明人姚綬、金湜所書。拖尾除有子昂自題,亦見有元人倪瓚、張雨、顧瑛等題識;明代題...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包首:缺一軸頭,傷補,磨損,別子脫落。本幅:霉傷,污漬,蟲蛀,傷補,絹裂,折裂。包首破損、引首污漬、本幅霉斑。

唐王維江干雪意圖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卷原為明代陸完(1458-1526)所藏,卷後拖尾有沈周、王鏊、董其昌、顧從德等四人題跋,均極推崇此畫。該幅構圖、筆墨、意境,與歷代文獻中所記載的王維雪景山水相符,然從繪畫風格觀之,畫法溫婉優雅,與...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蟲蛀,霉傷,剝落(輕微)。本幅蛀痕摺痕、剝落傷損、磨損嚴重,跋墨漬磨損水漬。

明沈周寫生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沈周(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是明代中期蘇州的重要畫家。 畫冊十六開中,沈周將日常所見物象的生趣,以獨特的方式加以描繪。在構圖、造型、描繪手法等,都有別出心裁的創意巧思。其題材雖...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明沈周崇山修竹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沈周(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是明代中期蘇州的重要畫家。 畫幅上方峰巒與平台相互推擁,其間又可見雲層、瀑布水流,形成奇特的山水景致,畫幅下方則營造一處平淡恬靜的水澤居處。中段景處...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裱綾:污漬。本幅:霉傷、磨損。全幅黃化。

明沈周溪橋訪友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沈周(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是明代中期蘇州的重要畫家。 此畫中山水構圖採用元代常見一河兩岸之作法,上方高聳的山體斜傾出奇,透過留白而構築出的山頂平台,讓人聯想到黃公望的山水樣式...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重裱過。本幅:蟲蛀、傷補、霉傷。裱綾摺痕,地綾浮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