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澳城隍廟「視觀察」匾
- 文資局古物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個案名稱文澳城隍廟「視觀察」匾的級別名稱是一般古物, 所屬主管機關是澎湖縣政府, 指定/登錄理由是1、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通判程邦基於「光緒丙戌春月」(1886)獻馬公城隍廟「你來了」匾及「悔者遲」匾,而本匾於「光緒十三年孟秋」(1887)所獻,並且與接任通判李春榮同獻此匾,見證城隍尊神的信仰與地方史事之關聯。另一上款「民國丁未年仲冬之月重修吉旦..., 保存現狀是懸掛於文澳城隍廟正殿上.

案件編號20210518000007
個案名稱文澳城隍廟「視觀察」匾
級別代碼6.1.1
級別名稱一般古物
總類

1:

code : G2
name : 生活及儀禮器物
subCode : G2.1
subName : 信仰及儀禮器物
典藏或財產編號STG00651-P-107-0002
評定基準

1:

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

2:

有地方重要人物或歷史事件之深厚淵源者

3:

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者

4:

數量稀少者
指定/登錄理由1、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通判程邦基於「光緒丙戌春月」(1886)獻馬公城隍廟「你來了」匾及「悔者遲」匾,而本匾於「光緒十三年孟秋」(1887)所獻,並且與接任通判李春榮同獻此匾,見證城隍尊神的信仰與地方史事之關聯。另一上款「民國丁未年仲冬之月重修吉旦」及下款「閤澎眾弟子敬献」,記錄了1967年由本地民眾參與的重修工作,而主事者將廟視為閤澎公廟的主張。 2、具有地方重要人物或歷史事件之深厚淵源者:本匾為清法戰爭後文澳城隍廟由兩任通判程邦基及李春榮主持重修之關聯文物。 3、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者:從匾額的製作方式來看,上下款為另外鑲嵌木條,「光緒十三年孟秋」、「李春榮、程邦基」為原木條上陰刻文字,至於「民國丁未年仲冬之月重修吉旦」、「澎湖廳鎮臺廳長」、「暨閤澎眾弟子敬献」,應該都是1967年城隍廟重修時,另外以木片刻上再固定。「視觀察」匾展現保存文物的動態證據。 4、數量稀少者:題此三字者少見於各地城隍廟,以三種「看」的方式,呈現城隍神格之精神與文化內涵。
法令依據第2條第1、2、3、5款
所屬主管機關澎湖縣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address : 西文里25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5-18/c7053b37-7405-4546-8b8d-d64a231e7641/226214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5-18/c7053b37-7405-4546-8b8d-d64a231e7641/226214.jpg

name

226214
代表圖像來源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拍攝
備註在從匾額的製作方式來看,上下款為另外鑲嵌木條貫穿四片木板,為一獨立木條,「光緒十三年孟秋」、「李春榮、程邦基」為原木條上陰刻文字,至於「民國丁未年仲冬之月重修吉旦」、「澎湖廳鎮臺廳長」、「暨閤澎眾弟子敬献」,應該都是1967年城隍廟重修時,另外以木片刻上在固定於原位置。「視觀察」匾展現匾額是一種保存文物的動態證據。
保管單位

1:

name : 文OOOO
古物所在地

1:

name : 文OOOO
saveSpace : 寺廟
saveSpaceIdentity : 古蹟
address : 澎湖縣馬公市西文里25號
數量1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受贈
出處或來源說明上款「光緒十三年孟秋」、「民國丁未年仲冬之月重修吉旦」,下款「澎湖廳鎮臺廳長」、「李春榮、程邦基」、「暨闔澎眾弟子敬献」
保存現狀懸掛於文澳城隍廟正殿上
綜合描述橫長形木匾,因長久煙燻成黑色,四片木板拼接。上下款由木頭另製安裝,字則以小釘固定。中行片狀陽文「視觀察」,上款「光緒十三年孟秋」、「民國丁未年仲冬之月重修吉旦」,下款「澎湖廳鎮臺廳長」、「李春榮、程邦基」、「暨閤澎眾弟子敬献」,上下款「澎湖廳鎮臺廳長」、「暨閤澎眾弟子敬献」為日後重修加上。框為龍首捲草追日紋,框上原有安金箔,今僅於少處仍可見,左右框為日後重修替換,與上下兩款接縫之飾紋銜接不上。
年代1887年
尺寸長68.5公分、寬166公分、厚5.3公分
材質
保存環境半開放空間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府授文博字第1093701011號
registerDate : 2020-03-27 14:50:37.59

2: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officialDocNo : 府授文博字第10937015412號
registerDate : 2020-05-13 14:57:21.219
note : 修正引用依據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210518000007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05-18/a280a40b-4672-487b-9308-015458bf82ee/文澳城隍廟視觀察匾.pdf

2: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05-18/5b8da02f-c94f-4955-9a91-c2895663a4c9/文澳城隍廟6件公告修正(1090513).pdf
主管機關名稱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博物館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澎湖縣馬公市新生路327號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6-9210405轉6409
repImgId110965

案件編號

20210518000007

個案名稱

文澳城隍廟「視觀察」匾

級別代碼

6.1.1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總類

1:

code : G2
name : 生活及儀禮器物
subCode : G2.1
subName : 信仰及儀禮器物

典藏或財產編號

STG00651-P-107-0002

評定基準

1:

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

2:

有地方重要人物或歷史事件之深厚淵源者

3:

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者

4:

數量稀少者

指定/登錄理由

1、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通判程邦基於「光緒丙戌春月」(1886)獻馬公城隍廟「你來了」匾及「悔者遲」匾,而本匾於「光緒十三年孟秋」(1887)所獻,並且與接任通判李春榮同獻此匾,見證城隍尊神的信仰與地方史事之關聯。另一上款「民國丁未年仲冬之月重修吉旦」及下款「閤澎眾弟子敬献」,記錄了1967年由本地民眾參與的重修工作,而主事者將廟視為閤澎公廟的主張。 2、具有地方重要人物或歷史事件之深厚淵源者:本匾為清法戰爭後文澳城隍廟由兩任通判程邦基及李春榮主持重修之關聯文物。 3、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者:從匾額的製作方式來看,上下款為另外鑲嵌木條,「光緒十三年孟秋」、「李春榮、程邦基」為原木條上陰刻文字,至於「民國丁未年仲冬之月重修吉旦」、「澎湖廳鎮臺廳長」、「暨閤澎眾弟子敬献」,應該都是1967年城隍廟重修時,另外以木片刻上再固定。「視觀察」匾展現保存文物的動態證據。 4、數量稀少者:題此三字者少見於各地城隍廟,以三種「看」的方式,呈現城隍神格之精神與文化內涵。

法令依據

第2條第1、2、3、5款

所屬主管機關

澎湖縣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address : 西文里25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5-18/c7053b37-7405-4546-8b8d-d64a231e7641/226214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5-18/c7053b37-7405-4546-8b8d-d64a231e7641/226214.jpg

name

226214

代表圖像來源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拍攝

備註

在從匾額的製作方式來看,上下款為另外鑲嵌木條貫穿四片木板,為一獨立木條,「光緒十三年孟秋」、「李春榮、程邦基」為原木條上陰刻文字,至於「民國丁未年仲冬之月重修吉旦」、「澎湖廳鎮臺廳長」、「暨閤澎眾弟子敬献」,應該都是1967年城隍廟重修時,另外以木片刻上在固定於原位置。「視觀察」匾展現匾額是一種保存文物的動態證據。

保管單位

1:

name : 文OOOO

古物所在地

1:

name : 文OOOO
saveSpace : 寺廟
saveSpaceIdentity : 古蹟
address : 澎湖縣馬公市西文里25號

數量

1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受贈

出處或來源說明

上款「光緒十三年孟秋」、「民國丁未年仲冬之月重修吉旦」,下款「澎湖廳鎮臺廳長」、「李春榮、程邦基」、「暨闔澎眾弟子敬献」

保存現狀

懸掛於文澳城隍廟正殿上

綜合描述

橫長形木匾,因長久煙燻成黑色,四片木板拼接。上下款由木頭另製安裝,字則以小釘固定。中行片狀陽文「視觀察」,上款「光緒十三年孟秋」、「民國丁未年仲冬之月重修吉旦」,下款「澎湖廳鎮臺廳長」、「李春榮、程邦基」、「暨閤澎眾弟子敬献」,上下款「澎湖廳鎮臺廳長」、「暨閤澎眾弟子敬献」為日後重修加上。框為龍首捲草追日紋,框上原有安金箔,今僅於少處仍可見,左右框為日後重修替換,與上下兩款接縫之飾紋銜接不上。

年代

1887年

尺寸

長68.5公分、寬166公分、厚5.3公分

材質

保存環境

半開放空間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府授文博字第1093701011號
registerDate : 2020-03-27 14:50:37.59

2: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officialDocNo : 府授文博字第10937015412號
registerDate : 2020-05-13 14:57:21.219
note : 修正引用依據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210518000007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05-18/a280a40b-4672-487b-9308-015458bf82ee/文澳城隍廟視觀察匾.pdf

2: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05-18/5b8da02f-c94f-4955-9a91-c2895663a4c9/文澳城隍廟6件公告修正(1090513).pdf

主管機關名稱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

博物館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新生路327號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6-9210405轉6409

repImgId

110965

根據識別碼 20210518000007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210518000007 資料。

[ 搜尋所有 20210518000007 ... ]

根據名稱 文澳城隍廟 視觀察 匾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2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文澳城隍廟 視觀察 匾 ...)

文澳城隍廟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澎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 文資局古蹟

文澳祖師廟「一方之庇」匾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澎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祖師廟創建早,而得首位澎湖的通判王仁贈匾,除了佐證廟史之久,遠甚於雍正年間之設通判,也說明該廟早受守土要員的重視。 2、具有地... | 保存現狀: 狀況穩定 匾主結構穩固,木板拼接處有裂痕,上下邊緣有黑色漆層遺失,貼金大字金箔有磨損,並出現黑色漆層,貼金字局部區域有金箔連同黑色漆層遺失,出現木基底,背面無漆層,但有眾多鐵釘。

@ 文資局古物

文澳城隍廟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澎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 文資局古蹟

文澳祖師廟「一方之庇」匾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澎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祖師廟創建早,而得首位澎湖的通判王仁贈匾,除了佐證廟史之久,遠甚於雍正年間之設通判,也說明該廟早受守土要員的重視。 2、具有地... | 保存現狀: 狀況穩定 匾主結構穩固,木板拼接處有裂痕,上下邊緣有黑色漆層遺失,貼金大字金箔有磨損,並出現黑色漆層,貼金字局部區域有金箔連同黑色漆層遺失,出現木基底,背面無漆層,但有眾多鐵釘。

@ 文資局古物

[ 搜尋所有 文澳城隍廟 視觀察 匾 ... ]

在『文資局古物』資料集內搜尋:


與文澳城隍廟「視觀察」匾同分類的文資局古物

三彩天王神像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件文物紋飾、釉色精美,藍彩釉多,造型穩重,具有時代特色及重要歷史、文化、藝術價值。本件為外交部託管,具史事淵源。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大理石梟形小立雕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出土於殷墟的大理石石雕,以西北岡1001號大墓最具代表性,器物精美,且數量較多,此件「大理石梟形小立雕」目前未見於其他的殷墟考古發現,製作精良。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茶末釉藍白斑腰鼓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件文物器型大、釉色佳,造型優美,數量稀少,具有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白釉雙龍尊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組件文物器形較同類器大,造型特殊,裝飾精美;曾為河南博物院收藏,可溯及其考古脈絡。具有重要之時代特色及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綠釉水注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件文物器型特殊、數量稀少,釉斑自然,具有重要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三彩天王神像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件文物曾為河南博物院收藏,可溯及其考古脈絡;文物器型碩大,造型生動,具雕塑藝術的時代特色。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三彩加藍人面鎮墓獸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件文物器型大,藍彩釉特殊,裝飾及紋樣精美,具有宗教、文化、藝術之意義及研究價值。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辛店文化雙鉤紋雙耳壺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件文物器型大,紋飾豐富、特殊,具有早期文字圖象的研究價值。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唐僧弘秀集(宋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宋寶祐六年(1258)臨安陳解元書籍鋪刊本。 此季振宜、徐乾學等舊藏。是書字體方端,與陳解元書籍舖所刻他書相類似,但其中記有刻工名之頁則稍見圓潤,或是修補版,故具版本學研究參考價值。 罕見且質精,...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伊川先生點校附音周易(宋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南宋末年建刊本。 此書題宋程頤點校,程頤(1033-1107),字正叔,北宋洛陽伊川人,世稱伊川先生,北宋理學家、教育家。 此書書眉附刻釋音,卷末有刊記稱「寫作大字刊行,刻畫精緻,並無差誤,收書賢士伏...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纂圖互註周易(宋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南宋建刊本。十卷。 註者王弼(226-249),字輔嗣,三國時代曹魏山陽郡人,經學家,魏晉玄學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此書為建坊刻本,有附圖,內文中以反白文標示「重言」、「重意」、「互註」,又有釋音,方... | 保存現狀: 無蟲蛀,經修裱,保存狀況良好。

易學啟蒙附錄(元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版古籍,罕見稀有,具重要歷史、文化與學術價值。 | 保存現狀: 不分卷。 無蟲蛀,經修裱,保存狀況良好。

大易粹言(宋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南宋建安劉叔剛刊本。 撰者曾穜(生卒年不詳)字獻之,福建泉州人。 此書淳熙年間(1174-1189)曾穜守舒州時初刊於公使庫,原12卷,後其本漫滅。嘉定六年(1213)修版,分作七十卷。四庫全書即...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易經精縕(明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嘉靖(1522-1566)初年原刊本。 撰者朱綬(生卒年不詳)字文佩,嘉興人。明憲宗成化丁未(二十三年,1487)進士,以翰林院檢討侍歧王講讀,歷楚、晉二王府長史。 此吳興劉氏嘉業堂舊藏。四庫未... | 保存現狀: 無蟲蛀,經修裱,保存狀況良好。

讀易私記(明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崇禎辛未(四年, 1631) 清白堂刊本。 黃光昇(1506-1586),字明舉,號葵峰,明福建晉江人,嘉靖八年(1529)進士,諡恭肅。 撰者少學《易》於先人,因一一私記而成是編。以世之言《易...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三彩天王神像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件文物紋飾、釉色精美,藍彩釉多,造型穩重,具有時代特色及重要歷史、文化、藝術價值。本件為外交部託管,具史事淵源。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大理石梟形小立雕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出土於殷墟的大理石石雕,以西北岡1001號大墓最具代表性,器物精美,且數量較多,此件「大理石梟形小立雕」目前未見於其他的殷墟考古發現,製作精良。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茶末釉藍白斑腰鼓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件文物器型大、釉色佳,造型優美,數量稀少,具有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白釉雙龍尊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組件文物器形較同類器大,造型特殊,裝飾精美;曾為河南博物院收藏,可溯及其考古脈絡。具有重要之時代特色及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綠釉水注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件文物器型特殊、數量稀少,釉斑自然,具有重要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三彩天王神像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件文物曾為河南博物院收藏,可溯及其考古脈絡;文物器型碩大,造型生動,具雕塑藝術的時代特色。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三彩加藍人面鎮墓獸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件文物器型大,藍彩釉特殊,裝飾及紋樣精美,具有宗教、文化、藝術之意義及研究價值。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辛店文化雙鉤紋雙耳壺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件文物器型大,紋飾豐富、特殊,具有早期文字圖象的研究價值。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唐僧弘秀集(宋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宋寶祐六年(1258)臨安陳解元書籍鋪刊本。 此季振宜、徐乾學等舊藏。是書字體方端,與陳解元書籍舖所刻他書相類似,但其中記有刻工名之頁則稍見圓潤,或是修補版,故具版本學研究參考價值。 罕見且質精,...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伊川先生點校附音周易(宋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南宋末年建刊本。 此書題宋程頤點校,程頤(1033-1107),字正叔,北宋洛陽伊川人,世稱伊川先生,北宋理學家、教育家。 此書書眉附刻釋音,卷末有刊記稱「寫作大字刊行,刻畫精緻,並無差誤,收書賢士伏...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纂圖互註周易(宋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南宋建刊本。十卷。 註者王弼(226-249),字輔嗣,三國時代曹魏山陽郡人,經學家,魏晉玄學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此書為建坊刻本,有附圖,內文中以反白文標示「重言」、「重意」、「互註」,又有釋音,方... | 保存現狀: 無蟲蛀,經修裱,保存狀況良好。

易學啟蒙附錄(元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版古籍,罕見稀有,具重要歷史、文化與學術價值。 | 保存現狀: 不分卷。 無蟲蛀,經修裱,保存狀況良好。

大易粹言(宋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南宋建安劉叔剛刊本。 撰者曾穜(生卒年不詳)字獻之,福建泉州人。 此書淳熙年間(1174-1189)曾穜守舒州時初刊於公使庫,原12卷,後其本漫滅。嘉定六年(1213)修版,分作七十卷。四庫全書即...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易經精縕(明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嘉靖(1522-1566)初年原刊本。 撰者朱綬(生卒年不詳)字文佩,嘉興人。明憲宗成化丁未(二十三年,1487)進士,以翰林院檢討侍歧王講讀,歷楚、晉二王府長史。 此吳興劉氏嘉業堂舊藏。四庫未... | 保存現狀: 無蟲蛀,經修裱,保存狀況良好。

讀易私記(明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崇禎辛未(四年, 1631) 清白堂刊本。 黃光昇(1506-1586),字明舉,號葵峰,明福建晉江人,嘉靖八年(1529)進士,諡恭肅。 撰者少學《易》於先人,因一一私記而成是編。以世之言《易...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