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盞嗚尊捉鬼置物
- 文資局古物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個案名稱素盞嗚尊捉鬼置物的級別名稱是一般古物, 所屬主管機關是臺北市政府, 指定/登錄理由是1. 具日本風俗、傳說及工藝技術特色,黃楊木雕及鬼頭為牙雕,形態自然。
2. 作工精緻藝術性高,精細極為特色工藝作品,具有藝術造詣。, 保存現狀是狀況穩定。.
案件編號 | 20201217000014 |
個案名稱 | 素盞嗚尊捉鬼置物 |
級別代碼 | 6.1.1 |
級別名稱 | 一般古物 |
總類 | 1:code : G1 name : 藝術作品 subCode : G1.5 subName : 雕塑
|
典藏或財產編號 | 04 |
評定基準 | 1: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2:具有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 |
指定/登錄理由 | 1. 具日本風俗、傳說及工藝技術特色,黃楊木雕及鬼頭為牙雕,形態自然。
2. 作工精緻藝術性高,精細極為特色工藝作品,具有藝術造詣。 |
法令依據 | 第2條第1、4款 |
所屬主管機關 | 臺北市政府 |
所在地理區域 | 1: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中正區
|
代表圖像 | extjp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0-12-17/e9ed8ef8-1b45-4050-b856-7ed3862a476f/04_1_c.jpg
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0-12-17/e9ed8ef8-1b45-4050-b856-7ed3862a476f/04_1.jpgname04_1 |
保管單位 | 1:name : 郭OO
|
古物所在地 | 1:name : 郭OO saveSpace : 其他-庫房 saveSpaceIdentity : 無文資身分 address : 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二段15號7樓
|
數量 | 1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 受贈 |
保存現狀 | 狀況穩定。 |
綜合描述 | 平安時代,上層貴族對於妖怪的篤信,是日本妖怪文化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而妖怪文化於日本江戶時期真正的達到頂峰。
《和漢三才圖會》中記載:「素盞鳴尊又記降馬頭主、牛頭天王等,為姬神,行似人,頸以上為獸。高鼻,大耳,長獠牙,是伊奘諾尊(伊邪那歧)所生的三貴子之一,被分配至滄海之原封為海神,但祂沒有依言,後來動身前往高天原。祂力大無窮,可以懸鼻走千里;再堅韌的刀劍祂都能嚙斷。由於吞吸高天原的邪惡逆氣,獨自生下「天魔雄命」(即天邪鬼),稱之為天逆每姬神。
本件作品取素盞嗚尊斬殺八岐大蛇,從其尾部取得「天叢雲劍(草薙劍)」,成為了勇武英雄的事蹟為題材。其額首出雙角,雙眉緊蹙,雙眼圓睜,相貌威武莊嚴。肩搭披海螺帛,肋骨突出,根根分明。左手上揚拳握「天叢雲劍」,右手提海螺鼓,繩繫仰臥鬼,背馱伏鬼布袋,腰繫劄帶,腰下垂膝獸頭褲,右腿微曲直立,左腿直立,呈箭步踏,武士裝扮,姿態威武強悍。
整體結合多種材質與工藝技法,披帛、劄帶及鼓裝點螺鈿,頭部分以象牙為材料雕琢,表現出臉部氣勢威武凜然之感;肌膚及服裝部分取黃楊木為材,木材天然的黃褐色澤與象牙白相襯,分外勇武威猛,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
年代 | 日本江戶時期 |
尺寸 | 高 40 公分 |
材質 | 木雕、 象牙 |
保存環境 | 庫房或展覽空間 |
公告 | 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北市獻編字第1093004298號 registerDate : 2020-11-26 14:39:15.814
|
網站連結 |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201217000014 |
公告資料 | 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0-12-17/3d036912-ef1b-460b-b6e1-754f84b0f4cc/臺北市公告指定一般古物1091126.pdf |
主管機關名稱 | 臺北市立文獻館 |
主管機關單位 | 編纂組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 臺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174-1號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 02-2311-5355#24 |
repImgId | 90045 |
案件編號20201217000014 |
個案名稱素盞嗚尊捉鬼置物 |
級別代碼6.1.1 |
級別名稱一般古物 |
總類1:code : G1 name : 藝術作品 subCode : G1.5 subName : 雕塑
|
典藏或財產編號04 |
評定基準1: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2:具有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 |
指定/登錄理由1. 具日本風俗、傳說及工藝技術特色,黃楊木雕及鬼頭為牙雕,形態自然。
2. 作工精緻藝術性高,精細極為特色工藝作品,具有藝術造詣。 |
法令依據第2條第1、4款 |
所屬主管機關臺北市政府 |
所在地理區域1: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中正區
|
代表圖像extjp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0-12-17/e9ed8ef8-1b45-4050-b856-7ed3862a476f/04_1_c.jpg
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0-12-17/e9ed8ef8-1b45-4050-b856-7ed3862a476f/04_1.jpgname04_1 |
保管單位1:name : 郭OO
|
古物所在地1:name : 郭OO saveSpace : 其他-庫房 saveSpaceIdentity : 無文資身分 address : 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二段15號7樓
|
數量1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受贈 |
保存現狀狀況穩定。 |
綜合描述平安時代,上層貴族對於妖怪的篤信,是日本妖怪文化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而妖怪文化於日本江戶時期真正的達到頂峰。
《和漢三才圖會》中記載:「素盞鳴尊又記降馬頭主、牛頭天王等,為姬神,行似人,頸以上為獸。高鼻,大耳,長獠牙,是伊奘諾尊(伊邪那歧)所生的三貴子之一,被分配至滄海之原封為海神,但祂沒有依言,後來動身前往高天原。祂力大無窮,可以懸鼻走千里;再堅韌的刀劍祂都能嚙斷。由於吞吸高天原的邪惡逆氣,獨自生下「天魔雄命」(即天邪鬼),稱之為天逆每姬神。
本件作品取素盞嗚尊斬殺八岐大蛇,從其尾部取得「天叢雲劍(草薙劍)」,成為了勇武英雄的事蹟為題材。其額首出雙角,雙眉緊蹙,雙眼圓睜,相貌威武莊嚴。肩搭披海螺帛,肋骨突出,根根分明。左手上揚拳握「天叢雲劍」,右手提海螺鼓,繩繫仰臥鬼,背馱伏鬼布袋,腰繫劄帶,腰下垂膝獸頭褲,右腿微曲直立,左腿直立,呈箭步踏,武士裝扮,姿態威武強悍。
整體結合多種材質與工藝技法,披帛、劄帶及鼓裝點螺鈿,頭部分以象牙為材料雕琢,表現出臉部氣勢威武凜然之感;肌膚及服裝部分取黃楊木為材,木材天然的黃褐色澤與象牙白相襯,分外勇武威猛,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
年代日本江戶時期 |
尺寸高 40 公分 |
材質木雕、 象牙 |
保存環境庫房或展覽空間 |
公告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北市獻編字第1093004298號 registerDate : 2020-11-26 14:39:15.814
|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201217000014 |
公告資料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0-12-17/3d036912-ef1b-460b-b6e1-754f84b0f4cc/臺北市公告指定一般古物1091126.pdf |
主管機關名稱臺北市立文獻館 |
主管機關單位編纂組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臺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174-1號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2-2311-5355#24 |
repImgId90045 |
根據識別碼 20201217000014 找到的相關資料
在『文資局古物』資料集內搜尋:
與素盞嗚尊捉鬼置物同分類的文資局古物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件良渚文化玉璧,閃玉質,滿佈不透明的白沁斑,典型良渚文化所用玉料特色。形制肉厚,中孔較小,由兩面鑽鑿而成。
此玉璧近邊緣處,陰刻有罕見的「鳥立高壇」的符號。因周緣被修裁,鳥紋只殘留喙、腹和足處,然...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此器在遠古時已被切割過,器表留著搓磨痕。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件玉刀,深草綠色玉質。全器作長條梯形,柄端較窄而直,另一端較寬且斜出;刀背鑽有三個約0.8-0.75 公分的圓孔,柄端的刀背上磨出長約五公分的淺凹,刀背與刀柄都琢磨光整。
此玉刀推論應為黃河上、中...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刃部有輕微的磨蝕溝與連續的小凹傷,還有數處大塊的崩缺。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件玉琮,暗青綠色玉質。全器作方形的柱體,中央有直通的大圓孔,上下切出射口形狀。光素無紋,製作工整,高大厚實。
此玉琮應為新石器時代黃河上、中游族群的用器。此件玉質質感沉靜,尺寸大,罕見稀有。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有數處輕微舊傷缺。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件玉璧,褐黃帶赭紅色斑塊玉質,光素無紋飾。
此玉璧由質地等特徵觀察,應為黃河中、上游區域,龍山─齊家文化的玉璧,足以呈現當時、當地的玉器風格與宗教、宇宙觀的內涵。又其閱幾千年,一直到十八世紀,成為...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有數處輕微舊傷缺。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件夏時期玉牙璋,墨色玉質,表面滿佈蛛網般的灰白沁斑。刀形端刃器之牙璋形制,上端為凹弧形刃,柄部有齒棱,柄部有平行線紋。
本件牙璋的質地、形制、裝飾手法均相當典型,尤其比例優美典雅,可用以探索夏時期...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件玉牙璧,暗青綠色玉質。牙璧外緣約等分為四,各凸出同方向的尖牙。
牙璧最早出現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在商代遺址中也出土這類玉器。
本件牙璧之品相佳,尺寸大;端整大氣,可見皇室收藏的特點,而且清宮舊藏...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器表有舊裂痕,全器似乎曾被染色。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件玉凸緣璧,勻淨泛灰的豆綠色玉質。圓璧形而中孔邊緣的上下各有一圈突起,璧面陰刻八圈同心圓弦紋。
凸緣璧多屬商時期的遺存。本件為清宮舊藏品相佳,尺寸大;端整大氣,完整無缺,為皇室收藏的佳品。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無明顯傷缺,璧緣舊傷一處。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件玉凸緣璧,勻淨泛灰的豆綠色玉質。圓璧形而中孔邊緣的上下各有一圈突起,璧面陰刻八圈同心圓弦紋。
凸緣璧多屬商時期的遺存。本件為清宮舊藏品相佳,尺寸大;端整大氣,完整無缺,為皇室收藏的佳品。 | 保存現狀: 無明顯傷缺。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件長樂璧為閃玉,質地通透、光澤瑩潤。外形係出廓璧。紋飾除浮雕之乳丁紋及鏤雕之龍、虎、雀、玄武外,圓璧外圈正上與正下方各鏤雕「長」、「樂」二字。
此類玉璧為東漢高等貴族專用玉器,以祈福壽康寧,是玉器...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長」字部份有舊殘缺。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件翠玉白菜,輝玉質,白菜造形。以巧作的概念,強調翠玉天然色澤分布以設計器形-翠綠為葉,青白為梗,並順應玉質原本之璺綹琢以翻轉之葉緣、葉脈,並製造經霜的效果。有蝗蟲、螽斯各一停佇葉上,更增自然生動。
...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大蝗蟲鬚斷缺一小段。小螽斯觸角短,尖端有修整。葉上有小點狀舊傷缺。多處玉璺。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件肉形石經拉曼光譜檢測,是以玉髓所製,局部似經染色處理,狀似東坡肉,甚為逼真,為國立故宮博物院廣受大眾喜愛的作品。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線條渾厚轉折,是馬和之代表特色。具有特殊的時代特色及風格,且品質精良數量稀少。 | 保存現狀: 線條渾厚轉折,是馬和之代表特色。具有特殊的時代特色及風格,且品質精良數量稀少。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汚漬、折痕、霉傷。 |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 李唐的活動時期貫穿了南北宋,畫法影響後世甚大,用筆較勁挺剛硬,擅用生動的筆觸描繪不同的物象,筆藝精湛。
2. 〈炙艾圖〉雖承襲宋代寫實風格,然用筆較為呆滯,人物衣紋描法亦屬晚期之作,應非李唐之作... | 保存現狀: 舊蟲蛀(幅右上角),霉傷,水漬(幅左下角),傷損傷補,絹剝落,折痕,邊綾霉傷,污漬(幅左),天地綾霉傷斑點。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南宋重要文學家樓鑰之書札,內容極具史料價值,可與存世文集相印證。 | 保存現狀: 霉傷、汚漬、傷補。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件作品在構圖,筆法與技巧上,為馬夏風格的南宋畫院小品,亦可為南宋邊角式構圖的典型。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件良渚文化玉璧,閃玉質,滿佈不透明的白沁斑,典型良渚文化所用玉料特色。形制肉厚,中孔較小,由兩面鑽鑿而成。
此玉璧近邊緣處,陰刻有罕見的「鳥立高壇」的符號。因周緣被修裁,鳥紋只殘留喙、腹和足處,然...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此器在遠古時已被切割過,器表留著搓磨痕。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件玉刀,深草綠色玉質。全器作長條梯形,柄端較窄而直,另一端較寬且斜出;刀背鑽有三個約0.8-0.75 公分的圓孔,柄端的刀背上磨出長約五公分的淺凹,刀背與刀柄都琢磨光整。
此玉刀推論應為黃河上、中...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刃部有輕微的磨蝕溝與連續的小凹傷,還有數處大塊的崩缺。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件玉琮,暗青綠色玉質。全器作方形的柱體,中央有直通的大圓孔,上下切出射口形狀。光素無紋,製作工整,高大厚實。
此玉琮應為新石器時代黃河上、中游族群的用器。此件玉質質感沉靜,尺寸大,罕見稀有。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有數處輕微舊傷缺。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件玉璧,褐黃帶赭紅色斑塊玉質,光素無紋飾。
此玉璧由質地等特徵觀察,應為黃河中、上游區域,龍山─齊家文化的玉璧,足以呈現當時、當地的玉器風格與宗教、宇宙觀的內涵。又其閱幾千年,一直到十八世紀,成為...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有數處輕微舊傷缺。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件夏時期玉牙璋,墨色玉質,表面滿佈蛛網般的灰白沁斑。刀形端刃器之牙璋形制,上端為凹弧形刃,柄部有齒棱,柄部有平行線紋。
本件牙璋的質地、形制、裝飾手法均相當典型,尤其比例優美典雅,可用以探索夏時期...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件玉牙璧,暗青綠色玉質。牙璧外緣約等分為四,各凸出同方向的尖牙。
牙璧最早出現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在商代遺址中也出土這類玉器。
本件牙璧之品相佳,尺寸大;端整大氣,可見皇室收藏的特點,而且清宮舊藏...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器表有舊裂痕,全器似乎曾被染色。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件玉凸緣璧,勻淨泛灰的豆綠色玉質。圓璧形而中孔邊緣的上下各有一圈突起,璧面陰刻八圈同心圓弦紋。
凸緣璧多屬商時期的遺存。本件為清宮舊藏品相佳,尺寸大;端整大氣,完整無缺,為皇室收藏的佳品。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無明顯傷缺,璧緣舊傷一處。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件玉凸緣璧,勻淨泛灰的豆綠色玉質。圓璧形而中孔邊緣的上下各有一圈突起,璧面陰刻八圈同心圓弦紋。
凸緣璧多屬商時期的遺存。本件為清宮舊藏品相佳,尺寸大;端整大氣,完整無缺,為皇室收藏的佳品。 | 保存現狀: 無明顯傷缺。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件長樂璧為閃玉,質地通透、光澤瑩潤。外形係出廓璧。紋飾除浮雕之乳丁紋及鏤雕之龍、虎、雀、玄武外,圓璧外圈正上與正下方各鏤雕「長」、「樂」二字。
此類玉璧為東漢高等貴族專用玉器,以祈福壽康寧,是玉器...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長」字部份有舊殘缺。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件翠玉白菜,輝玉質,白菜造形。以巧作的概念,強調翠玉天然色澤分布以設計器形-翠綠為葉,青白為梗,並順應玉質原本之璺綹琢以翻轉之葉緣、葉脈,並製造經霜的效果。有蝗蟲、螽斯各一停佇葉上,更增自然生動。
...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大蝗蟲鬚斷缺一小段。小螽斯觸角短,尖端有修整。葉上有小點狀舊傷缺。多處玉璺。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件肉形石經拉曼光譜檢測,是以玉髓所製,局部似經染色處理,狀似東坡肉,甚為逼真,為國立故宮博物院廣受大眾喜愛的作品。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線條渾厚轉折,是馬和之代表特色。具有特殊的時代特色及風格,且品質精良數量稀少。 | 保存現狀: 線條渾厚轉折,是馬和之代表特色。具有特殊的時代特色及風格,且品質精良數量稀少。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汚漬、折痕、霉傷。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 李唐的活動時期貫穿了南北宋,畫法影響後世甚大,用筆較勁挺剛硬,擅用生動的筆觸描繪不同的物象,筆藝精湛。
2. 〈炙艾圖〉雖承襲宋代寫實風格,然用筆較為呆滯,人物衣紋描法亦屬晚期之作,應非李唐之作... | 保存現狀: 舊蟲蛀(幅右上角),霉傷,水漬(幅左下角),傷損傷補,絹剝落,折痕,邊綾霉傷,污漬(幅左),天地綾霉傷斑點。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南宋重要文學家樓鑰之書札,內容極具史料價值,可與存世文集相印證。 | 保存現狀: 霉傷、汚漬、傷補。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件作品在構圖,筆法與技巧上,為馬夏風格的南宋畫院小品,亦可為南宋邊角式構圖的典型。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