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名稱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晚期 玉琮 附清宮裱綾銅膽、木座的級別名稱是重要古物, 所屬主管機關是文化部, 指定/登錄理由是玉琮為新石器時代祭祀天地的重要玉禮器。此器為典型良渚文化晚期玉琮,器身雕琢六節小眼面紋,表現良渚文化信仰世界中神靈動物的形象。出土後,在明晚期以來追求古色的風尚下,被染成深褐色。後又經清宮配做銅膽及木座,成為具有花插功能的擺設。
此器在新石器時代為具有神性的禮器。明清時期成為文人書房的器用陳設,又經..., 保存現狀是1. 器表有傷。
2. 銅膽裱綾破損。.
案件編號 | 20210429000005 |
個案名稱 |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晚期 玉琮 附清宮裱綾銅膽、木座 |
級別代碼 | 6.1.2 |
級別名稱 | 重要古物 |
總類 | 1:code : G2 name : 生活及儀禮器物
|
典藏或財產編號 | 故玉002038 |
評定基準 | 1:能表現傳統、族群或地方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技藝或生活文化之重要特色2:重要人物或重大歷史事件3: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之重要特色 |
指定/登錄理由 | 玉琮為新石器時代祭祀天地的重要玉禮器。此器為典型良渚文化晚期玉琮,器身雕琢六節小眼面紋,表現良渚文化信仰世界中神靈動物的形象。出土後,在明晚期以來追求古色的風尚下,被染成深褐色。後又經清宮配做銅膽及木座,成為具有花插功能的擺設。
此器在新石器時代為具有神性的禮器。明清時期成為文人書房的器用陳設,又經宮廷收藏,在流傳及時代功能的改變上具有代表性。 |
法令依據 | 第3條第1、2、3款 |
所屬主管機關 | 文化部 |
所在地理區域 | 1: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士林區 address : 至善路二段221號
|
代表圖像 | extjp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4-29/8dcb34f7-573e-427d-ad8f-e3d40ab24035/07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晚期 玉琮 附清宮裱綾銅膽、木座_c.jpg
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4-29/8dcb34f7-573e-427d-ad8f-e3d40ab24035/07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晚期 玉琮 附清宮裱綾銅膽、木座.jpgname07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晚期 玉琮 附清宮裱綾銅膽、木座 |
代表圖像來源 | 國立故宮博物院 |
保管單位 | 1:name :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古物所在地 | 1:name : 國立故宮博物院 saveSpace : 博物館、圖書館 saveSpaceIdentity : 歷史建築 address : 國立故宮博物院
|
數量 | 1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 既存(繼承) |
保存現狀 | 1. 器表有傷。
2. 銅膽裱綾破損。 |
綜合描述 | 深綠色的玉質,表面上交雜深淺不一的褐色。方筒體上大下小,射口為圓角之方形,孔壁平順。全器琢成六節雙圈帶短眼角的小眼面紋,短橫稜雕方轉的回紋以示鼻頭。為典型良渚文化晚期玉琮的形式。
器表可能在明晚期至清代被染成深褐色。配有銅膽,可用作花插。附清高宗時配製之木座,座底刻「乙」字填金。清宮舊藏,原儲於紫禁城重華宮。 |
年代 |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晚期 |
尺寸 | 高15.7-15.8、 上寬6.6、下寬6.3、孔徑5.4-5.55公分 |
材質 | 玉石 |
保存環境 | 庫房或展覽空間 |
公告 | 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文授資局物字第11030033241號 registerDate : 2021-04-07 18:33:12.452
|
網站連結 |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210429000005 |
公告資料 | 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11-05/1b7cd1b9-c984-4fa7-bc2e-8a4baedb6059/公告.pdf |
主管機關名稱 | 文化部 |
主管機關單位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 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 0422177777 |
repImgId | 108048 |
案件編號20210429000005 |
個案名稱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晚期 玉琮 附清宮裱綾銅膽、木座 |
級別代碼6.1.2 |
級別名稱重要古物 |
總類1:code : G2 name : 生活及儀禮器物
|
典藏或財產編號故玉002038 |
評定基準1:能表現傳統、族群或地方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技藝或生活文化之重要特色2:重要人物或重大歷史事件3: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之重要特色 |
指定/登錄理由玉琮為新石器時代祭祀天地的重要玉禮器。此器為典型良渚文化晚期玉琮,器身雕琢六節小眼面紋,表現良渚文化信仰世界中神靈動物的形象。出土後,在明晚期以來追求古色的風尚下,被染成深褐色。後又經清宮配做銅膽及木座,成為具有花插功能的擺設。
此器在新石器時代為具有神性的禮器。明清時期成為文人書房的器用陳設,又經宮廷收藏,在流傳及時代功能的改變上具有代表性。 |
法令依據第3條第1、2、3款 |
所屬主管機關文化部 |
所在地理區域1: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士林區 address : 至善路二段221號
|
代表圖像extjp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4-29/8dcb34f7-573e-427d-ad8f-e3d40ab24035/07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晚期 玉琮 附清宮裱綾銅膽、木座_c.jpg
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4-29/8dcb34f7-573e-427d-ad8f-e3d40ab24035/07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晚期 玉琮 附清宮裱綾銅膽、木座.jpgname07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晚期 玉琮 附清宮裱綾銅膽、木座 |
代表圖像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
保管單位1:name :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古物所在地1:name : 國立故宮博物院 saveSpace : 博物館、圖書館 saveSpaceIdentity : 歷史建築 address : 國立故宮博物院
|
數量1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既存(繼承) |
保存現狀1. 器表有傷。
2. 銅膽裱綾破損。 |
綜合描述深綠色的玉質,表面上交雜深淺不一的褐色。方筒體上大下小,射口為圓角之方形,孔壁平順。全器琢成六節雙圈帶短眼角的小眼面紋,短橫稜雕方轉的回紋以示鼻頭。為典型良渚文化晚期玉琮的形式。
器表可能在明晚期至清代被染成深褐色。配有銅膽,可用作花插。附清高宗時配製之木座,座底刻「乙」字填金。清宮舊藏,原儲於紫禁城重華宮。 |
年代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晚期 |
尺寸高15.7-15.8、 上寬6.6、下寬6.3、孔徑5.4-5.55公分 |
材質玉石 |
保存環境庫房或展覽空間 |
公告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文授資局物字第11030033241號 registerDate : 2021-04-07 18:33:12.452
|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210429000005 |
公告資料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11-05/1b7cd1b9-c984-4fa7-bc2e-8a4baedb6059/公告.pdf |
主管機關名稱文化部 |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422177777 |
repImgId108048 |
根據識別碼 20210429000005 找到的相關資料
根據名稱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晚期 玉琮 附清宮裱綾銅膽 木座 找到的相關資料
在『文資局古物』資料集內搜尋:
與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晚期 玉琮 附清宮裱綾銅膽、木座同分類的文資局古物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文徵明(1470-1559)明四大家之一,能書善畫。書法初學宋元,後法晉唐,善長各種書體,小楷和行書最具個人特色。
此幅作於正德六年(1511),為文氏四十二歲時紀年作品,小楷寬疏秀逸,兼具楷書行書的... | 保存現狀: 霉傷。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文徵明(1470-1559)明四大家之一,能書善畫。各體書均擅,傳世以行草居多。
此作為嘉靖八年(1529),文徵明六十歲紀年作品。書於蓋有朱文小印的「金粟山藏經紙」上。全作運筆沉摯,勁挺銳利。嚴謹而... | 保存現狀: 封面底磨傷損。本幅:傷損、傷補、輕污。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文徵明(1470-1559)明四大家之一,能書善。書法初學宋元,後法晉唐,各體書均擅。
卷中文氏的書法結字取筆以本體為多,隱然又有黃庭堅(1045-1105)餘韻,每行不過一至三字不等,字大如拳,佈置...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文徵明(1470-1559)明四大家之一,能書善畫。書法初學宋元,後法晉唐,各體書均擅。
此卷分別以楷、草、隸、篆四體書寫,楷、草筆鋒挺秀,法度嚴謹純熟,至於隸、篆則多顯楷法,用筆銳利勁挺,反映出當時...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包首:霉傷,磨損,傷補。本幅:霉傷,水漬,蟲蛀嚴重,傷補,折痕。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幅係文氏七十二歲,書武陵陳洪謨(1476-1527)家訓十節,以供置諸座右,並為其子摹勒上石。行書長卷通篇筆力遒勁,一氣呵成無懈怠,為文徵明行書的代表作。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文徵明(1470-1559)明四大家之一,能書善畫。各體書均擅,傳世以行草居多。
此作以岳飛最負盛名的〈滿江紅〉詞牌填贈張鳳翼(1527-1613)。幅後跋文記吳中沈氏掘地,得宋高宗手勅石刻,文氏為此... | 保存現狀: 包首:傷補、霉傷、磨損。本幅:霉傷、墨污。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文徵明(1470-1559)明四大家之一,能書善畫,和沈周(1427-1509)並列吳派領袖。
文徵明的人物畫少見,幅中鍾馗的俊朗文士丰神,屬明代文人畫家如文徵明、錢穀(約1505-1578)等多以笏... | 保存現狀: 包首:傷補、傷損、霉傷、水漬、磨損。本幅:蟲蛀、霉傷、折裂。 |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文徵明(1470-1559)明四大家之一,能書善畫,和沈周(1427-1509)並列吳派領袖。
文徵明的花鳥畫作品本不多見,此作運用花鳥畫雙鉤、沒骨、白描和寫意等技法描繪出花卉的清雅,再以山水畫中樹石... | 保存現狀: 缺封底,空白蟲蛀。全冊蟲蛀,折裂,傷補。 |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文徵明(1470-1559)明四大家之一,能書善畫。繪畫中常見書法意趣,兼擅水墨、設色。和沈周(1427-1509)並列吳派領袖。
此幅用筆簡淡,色彩清朗,畫出雨後水氣氤氳,草木清新、光影流動的氛圍。... | 保存現狀: 傷補,霉傷(包首)。本幅:蟲蛀,霉傷,傷補,折痕(本幅)。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文徵明(1470-1559)明四大家之一,能書善畫。繪畫中常見書法意趣,兼擅水墨、設色。和沈周(1427-1509)並列吳派領袖。
本幅成於嘉靖二十三年(1544),是文氏七十五歲紀年畫作。畫幅狹長,... | 保存現狀: 包首:破損,天綾:補痕。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文徵明(1470-1559)明四大家之一,能書善畫。繪畫中常見書法意趣,兼擅水墨、設色。和沈周(1427-1509)並列吳派領袖。
本幅作於嘉靖二十七年(1548)十一月,是文氏七十九歲之作。畫幅狹長... | 保存現狀: 包首:傷補、霉傷。本幅:傷補、蟲蛀、霉傷。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文徵明(1470-1559)明四大家之一,能書善畫。繪畫中常見書法意趣,兼擅水墨、設色。和沈周(1427-1509)並列吳派領袖。
此幅用筆細謹,設色清麗秀潤。雖無年款,從風格觀之,應為其八十幾歲甚至... | 保存現狀: 包首:傷損、傷補、霉傷、蟲蛀、水漬。本幅:霉傷、水漬、蟲蛀、傷補、折裂。引首摺痕;本幅污漬、摺痕;拖尾摺痕鼓起。 |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文徵明(1470-1559)明四大家之一,能書善畫。繪畫中常見書法意趣,兼擅水墨、設色。和沈周(1427-1509)並列吳派領袖。
此軸作於文徵明六十六歲時,畫幅窄長,構景繁複,山石層疊堆砌,具向上律... | 保存現狀: 包首:傷補,霉傷,裱綾黃化。本幅:傷補磨損,霉傷,蟲蛀,墨污,折痕。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文徵明(1470-1559)明四大家之一,能書善畫。繪畫中常見書法意趣,兼擅水墨、設色。和沈周(1427-1509)並列吳派領袖。
此幅運用極細的披麻皴法皴染層疊山石,屋宇垂楊用筆細勁,設色秀雅明亮。... | 保存現狀: 裱綾補痕、黃化、褐斑折痕,畫幅應有二道折痕傷磨損汙漬。 |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文徵明(1470-1559)明四大家之一,能書善畫。繪畫中常見書法意趣,兼擅水墨、設色。和沈周(1427-1509)並列吳派領袖。
此卷為文徵明八十五歲的書畫合璧之作,引首大字與畫後七言長句大小行草,... | 保存現狀: 引首:傷補、墨漬。後段霉傷、輕污。玉別子有刻字。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文徵明(1470-1559)明四大家之一,能書善畫。書法初學宋元,後法晉唐,善長各種書體,小楷和行書最具個人特色。
此幅作於正德六年(1511),為文氏四十二歲時紀年作品,小楷寬疏秀逸,兼具楷書行書的... | 保存現狀: 霉傷。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文徵明(1470-1559)明四大家之一,能書善畫。各體書均擅,傳世以行草居多。
此作為嘉靖八年(1529),文徵明六十歲紀年作品。書於蓋有朱文小印的「金粟山藏經紙」上。全作運筆沉摯,勁挺銳利。嚴謹而... | 保存現狀: 封面底磨傷損。本幅:傷損、傷補、輕污。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文徵明(1470-1559)明四大家之一,能書善。書法初學宋元,後法晉唐,各體書均擅。
卷中文氏的書法結字取筆以本體為多,隱然又有黃庭堅(1045-1105)餘韻,每行不過一至三字不等,字大如拳,佈置...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文徵明(1470-1559)明四大家之一,能書善畫。書法初學宋元,後法晉唐,各體書均擅。
此卷分別以楷、草、隸、篆四體書寫,楷、草筆鋒挺秀,法度嚴謹純熟,至於隸、篆則多顯楷法,用筆銳利勁挺,反映出當時...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包首:霉傷,磨損,傷補。本幅:霉傷,水漬,蟲蛀嚴重,傷補,折痕。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幅係文氏七十二歲,書武陵陳洪謨(1476-1527)家訓十節,以供置諸座右,並為其子摹勒上石。行書長卷通篇筆力遒勁,一氣呵成無懈怠,為文徵明行書的代表作。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文徵明(1470-1559)明四大家之一,能書善畫。各體書均擅,傳世以行草居多。
此作以岳飛最負盛名的〈滿江紅〉詞牌填贈張鳳翼(1527-1613)。幅後跋文記吳中沈氏掘地,得宋高宗手勅石刻,文氏為此... | 保存現狀: 包首:傷補、霉傷、磨損。本幅:霉傷、墨污。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文徵明(1470-1559)明四大家之一,能書善畫,和沈周(1427-1509)並列吳派領袖。
文徵明的人物畫少見,幅中鍾馗的俊朗文士丰神,屬明代文人畫家如文徵明、錢穀(約1505-1578)等多以笏... | 保存現狀: 包首:傷補、傷損、霉傷、水漬、磨損。本幅:蟲蛀、霉傷、折裂。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文徵明(1470-1559)明四大家之一,能書善畫,和沈周(1427-1509)並列吳派領袖。
文徵明的花鳥畫作品本不多見,此作運用花鳥畫雙鉤、沒骨、白描和寫意等技法描繪出花卉的清雅,再以山水畫中樹石... | 保存現狀: 缺封底,空白蟲蛀。全冊蟲蛀,折裂,傷補。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文徵明(1470-1559)明四大家之一,能書善畫。繪畫中常見書法意趣,兼擅水墨、設色。和沈周(1427-1509)並列吳派領袖。
此幅用筆簡淡,色彩清朗,畫出雨後水氣氤氳,草木清新、光影流動的氛圍。... | 保存現狀: 傷補,霉傷(包首)。本幅:蟲蛀,霉傷,傷補,折痕(本幅)。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文徵明(1470-1559)明四大家之一,能書善畫。繪畫中常見書法意趣,兼擅水墨、設色。和沈周(1427-1509)並列吳派領袖。
本幅成於嘉靖二十三年(1544),是文氏七十五歲紀年畫作。畫幅狹長,... | 保存現狀: 包首:破損,天綾:補痕。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文徵明(1470-1559)明四大家之一,能書善畫。繪畫中常見書法意趣,兼擅水墨、設色。和沈周(1427-1509)並列吳派領袖。
本幅作於嘉靖二十七年(1548)十一月,是文氏七十九歲之作。畫幅狹長... | 保存現狀: 包首:傷補、霉傷。本幅:傷補、蟲蛀、霉傷。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文徵明(1470-1559)明四大家之一,能書善畫。繪畫中常見書法意趣,兼擅水墨、設色。和沈周(1427-1509)並列吳派領袖。
此幅用筆細謹,設色清麗秀潤。雖無年款,從風格觀之,應為其八十幾歲甚至... | 保存現狀: 包首:傷損、傷補、霉傷、蟲蛀、水漬。本幅:霉傷、水漬、蟲蛀、傷補、折裂。引首摺痕;本幅污漬、摺痕;拖尾摺痕鼓起。 |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文徵明(1470-1559)明四大家之一,能書善畫。繪畫中常見書法意趣,兼擅水墨、設色。和沈周(1427-1509)並列吳派領袖。
此軸作於文徵明六十六歲時,畫幅窄長,構景繁複,山石層疊堆砌,具向上律... | 保存現狀: 包首:傷補,霉傷,裱綾黃化。本幅:傷補磨損,霉傷,蟲蛀,墨污,折痕。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文徵明(1470-1559)明四大家之一,能書善畫。繪畫中常見書法意趣,兼擅水墨、設色。和沈周(1427-1509)並列吳派領袖。
此幅運用極細的披麻皴法皴染層疊山石,屋宇垂楊用筆細勁,設色秀雅明亮。... | 保存現狀: 裱綾補痕、黃化、褐斑折痕,畫幅應有二道折痕傷磨損汙漬。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文徵明(1470-1559)明四大家之一,能書善畫。繪畫中常見書法意趣,兼擅水墨、設色。和沈周(1427-1509)並列吳派領袖。
此卷為文徵明八十五歲的書畫合璧之作,引首大字與畫後七言長句大小行草,... | 保存現狀: 引首:傷補、墨漬。後段霉傷、輕污。玉別子有刻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