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字磚(含木架)
- 文資局古物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個案名稱習字磚(含木架)的級別名稱是一般古物, 所屬主管機關是南投縣政府, 指定/登錄理由是「習字磚」為日治時期霧峰林家之書法練習工具,製作年代已超過八十年,具有歷史性及教育性價值。其質地為陶作品,製作技術相當困難,具有特殊技術與流派之價值;利用紅磚毛細孔之吸水原理,作為書法練習工具,具有科學性與環保概念。此物為目前臺灣唯一現存早期日治時期習字磚,非常稀有珍貴。, 保存現狀是保存於南投縣政府文化局南投陶展示館,保存良好.

案件編號20210608000002
個案名稱習字磚(含木架)
級別代碼6.1.1
級別名稱一般古物
總類

1:

code : G2
name : 生活及儀禮器物
典藏或財產編號20200012899
評定基準

1:

有地方重要人物或歷史事件之深厚淵源者

2:

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者

3:

具有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

4:

數量稀少者
指定/登錄理由「習字磚」為日治時期霧峰林家之書法練習工具,製作年代已超過八十年,具有歷史性及教育性價值。其質地為陶作品,製作技術相當困難,具有特殊技術與流派之價值;利用紅磚毛細孔之吸水原理,作為書法練習工具,具有科學性與環保概念。此物為目前臺灣唯一現存早期日治時期習字磚,非常稀有珍貴。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67條、《古物分級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
所屬主管機關南投縣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南投縣
distName : 南投市
address : 彰南路二段65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9-30/4b9d87ea-f07f-4d19-a0c6-f6cac3607f8b/習字磚含木架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9-30/4b9d87ea-f07f-4d19-a0c6-f6cac3607f8b/習字磚含木架.jpg

name

習字磚含木架
代表圖像來源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保管單位

1:

name : 其O
古物所在地

1:

name : 其O
saveSpace : 博物館、圖書館
saveSpaceIdentity : 歷史建築
address : 南投縣文化園區
數量1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購藏(徵集)
出處或來源說明霧峰郭双富先生
保存現狀保存於南投縣政府文化局南投陶展示館,保存良好
綜合描述習字磚(含木架一座) 此塊四方形的陶磚,長:55公分,寬:55公分,厚:8.2公分,表面敷有細緻的泥漿化妝土,燒成後表面光滑,因為未完全燒結所以會吸水、沒有上釉,可以用毛筆沾水在上面練習寫字。 古物沿革與特色: 一、習字磚的用途與由來 此「習字磚」為早期在練習書法時所使用的素燒磚,因習字磚表面不上釉,可吸水、練習書法時,用毛筆沾水,在旁的老師趁其未乾時,可以為學生指導運筆方法,如同可重複使用的書法練習紙一樣,可一寫再寫,非常環保又實用。 此古物於民國86年左右購自霧峰收藏家郭双富先生,郭先生表示是日治時期霧峰林鶴年家小時候習字之用,在不浪費紙張的理念下,林家專程雇工燒製此一習字磚,供家族子弟使用,應是目前台灣唯一的日治時期習字磚,非常珍貴。 霧峰林家崛起於清末,最初由地方豪強武功治世,尤其是林家頂厝林文欽刻苦讀書,終於在光緒19年(1893)高中文舉人,使霧峰林家成為台灣唯一文武雙全的世家。林文欽非常注重子女教育,遂將故居改建,作為教育林家後代子弟的私家書齋,取名「蓉鏡齋」,霧峰林家從此轉為以傳統仕紳文風傳家。蓉鏡齋聘任的西席也是一時碩彥,光緒年間有來自中國漢學大師何趨庭、白煥圃,日治時期鹿港漢學名師莊嵩(太岳),霧峰林竹山均曾執教於此。林文欽之子林獻堂,自七歲起就和堂兄弟與親族,在蓉鏡齋受教於何趨庭、白煥圃,學習傳統儒家教育。林家諸多子弟與許多鄉親先賢,亦在此受傳統漢學,奠定深厚學識基礎。直到日治時期,「蓉鏡齋」仍與「櫟社」、「一心義塾」相配合,持續教授漢文及詩學,成為中部地區最重要的漢學教育中心。 二、習字磚的製作 此「習字磚」製作方法是以黏土練土後切成正方形,然後在表面塗上一層細緻的化妝水泥漿,陰乾後再放入窯中燒成。由於習字磚的長:55公分,寬:55公分,厚:8.2公分,相當厚實,燒成的難度頗高,若窯火溫度太低,則內部部分黏土無法磚化,容易破損且吸水性不佳;若溫度過高則燒窯過程容易爆裂,成品會因過度熟透而質地過度堅硬、密度高、吸水性差。整個燒製過程必須隨時控制溫度、慢慢燒至內外都快均勻磚化之際,隨即停火出窯,因為未完全燒結,所以磚塊之毛細孔會吸水、沒有上釉,可以用毛筆沾水在上面練習寫字,因此必須有相當高的燒窯技術。
年代日治時期
尺寸長55cm、寬:55cm、高8.2cm
材質
保存環境庫房或展覽空間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府授文資第10902627323號
registerDate : 2020-11-14 00:00:00.0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210608000002
影音多媒體圖片

1:

mediaName : 習字磚含木架
author : 陳厚諭
takePhotoDate : 2022/1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3-09-15/44329772-3cd8-4b9b-93e3-762cf62cf2b6/習字磚含木架.jpg

2:

mediaName : 習字磚含木架
author : 陳厚諭
takePhotoDate : 2022/1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3-09-15/26cb7442-78f7-4162-aec3-3b254b618d8a/習字磚含木架2.jpg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06-08/b200807d-42b4-4605-8a2b-3d0f1f3461b0/習字磚含木架 一般古物公告.pdf
主管機關名稱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540南投縣南投市建國路135號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49-2231191
repImgId186065

案件編號

20210608000002

個案名稱

習字磚(含木架)

級別代碼

6.1.1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總類

1:

code : G2
name : 生活及儀禮器物

典藏或財產編號

20200012899

評定基準

1:

有地方重要人物或歷史事件之深厚淵源者

2:

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者

3:

具有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

4:

數量稀少者

指定/登錄理由

「習字磚」為日治時期霧峰林家之書法練習工具,製作年代已超過八十年,具有歷史性及教育性價值。其質地為陶作品,製作技術相當困難,具有特殊技術與流派之價值;利用紅磚毛細孔之吸水原理,作為書法練習工具,具有科學性與環保概念。此物為目前臺灣唯一現存早期日治時期習字磚,非常稀有珍貴。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67條、《古物分級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

所屬主管機關

南投縣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南投縣
distName : 南投市
address : 彰南路二段65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9-30/4b9d87ea-f07f-4d19-a0c6-f6cac3607f8b/習字磚含木架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9-30/4b9d87ea-f07f-4d19-a0c6-f6cac3607f8b/習字磚含木架.jpg

name

習字磚含木架

代表圖像來源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保管單位

1:

name : 其O

古物所在地

1:

name : 其O
saveSpace : 博物館、圖書館
saveSpaceIdentity : 歷史建築
address : 南投縣文化園區

數量

1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購藏(徵集)

出處或來源說明

霧峰郭双富先生

保存現狀

保存於南投縣政府文化局南投陶展示館,保存良好

綜合描述

習字磚(含木架一座) 此塊四方形的陶磚,長:55公分,寬:55公分,厚:8.2公分,表面敷有細緻的泥漿化妝土,燒成後表面光滑,因為未完全燒結所以會吸水、沒有上釉,可以用毛筆沾水在上面練習寫字。 古物沿革與特色: 一、習字磚的用途與由來 此「習字磚」為早期在練習書法時所使用的素燒磚,因習字磚表面不上釉,可吸水、練習書法時,用毛筆沾水,在旁的老師趁其未乾時,可以為學生指導運筆方法,如同可重複使用的書法練習紙一樣,可一寫再寫,非常環保又實用。 此古物於民國86年左右購自霧峰收藏家郭双富先生,郭先生表示是日治時期霧峰林鶴年家小時候習字之用,在不浪費紙張的理念下,林家專程雇工燒製此一習字磚,供家族子弟使用,應是目前台灣唯一的日治時期習字磚,非常珍貴。 霧峰林家崛起於清末,最初由地方豪強武功治世,尤其是林家頂厝林文欽刻苦讀書,終於在光緒19年(1893)高中文舉人,使霧峰林家成為台灣唯一文武雙全的世家。林文欽非常注重子女教育,遂將故居改建,作為教育林家後代子弟的私家書齋,取名「蓉鏡齋」,霧峰林家從此轉為以傳統仕紳文風傳家。蓉鏡齋聘任的西席也是一時碩彥,光緒年間有來自中國漢學大師何趨庭、白煥圃,日治時期鹿港漢學名師莊嵩(太岳),霧峰林竹山均曾執教於此。林文欽之子林獻堂,自七歲起就和堂兄弟與親族,在蓉鏡齋受教於何趨庭、白煥圃,學習傳統儒家教育。林家諸多子弟與許多鄉親先賢,亦在此受傳統漢學,奠定深厚學識基礎。直到日治時期,「蓉鏡齋」仍與「櫟社」、「一心義塾」相配合,持續教授漢文及詩學,成為中部地區最重要的漢學教育中心。 二、習字磚的製作 此「習字磚」製作方法是以黏土練土後切成正方形,然後在表面塗上一層細緻的化妝水泥漿,陰乾後再放入窯中燒成。由於習字磚的長:55公分,寬:55公分,厚:8.2公分,相當厚實,燒成的難度頗高,若窯火溫度太低,則內部部分黏土無法磚化,容易破損且吸水性不佳;若溫度過高則燒窯過程容易爆裂,成品會因過度熟透而質地過度堅硬、密度高、吸水性差。整個燒製過程必須隨時控制溫度、慢慢燒至內外都快均勻磚化之際,隨即停火出窯,因為未完全燒結,所以磚塊之毛細孔會吸水、沒有上釉,可以用毛筆沾水在上面練習寫字,因此必須有相當高的燒窯技術。

年代

日治時期

尺寸

長55cm、寬:55cm、高8.2cm

材質

保存環境

庫房或展覽空間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府授文資第10902627323號
registerDate : 2020-11-14 00:00:00.0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210608000002

影音多媒體圖片

1:

mediaName : 習字磚含木架
author : 陳厚諭
takePhotoDate : 2022/1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3-09-15/44329772-3cd8-4b9b-93e3-762cf62cf2b6/習字磚含木架.jpg

2:

mediaName : 習字磚含木架
author : 陳厚諭
takePhotoDate : 2022/1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3-09-15/26cb7442-78f7-4162-aec3-3b254b618d8a/習字磚含木架2.jpg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06-08/b200807d-42b4-4605-8a2b-3d0f1f3461b0/習字磚含木架 一般古物公告.pdf

主管機關名稱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540南投縣南投市建國路135號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9-2231191

repImgId

186065

根據識別碼 20210608000002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210608000002 資料。

[ 搜尋所有 20210608000002 ... ]

根據名稱 習字磚 含木架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習字磚 含木架 資料。

[ 搜尋所有 習字磚 含木架 ... ]

在『文資局古物』資料集內搜尋:


與習字磚(含木架)同分類的文資局古物

說文解字韻譜(元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延祐丙辰(三年,1316)種善堂刊本。 撰者徐鍇(920-974)南唐文字訓詁學家,揚州廣陵人。 撰者取許慎《說文解字》,以四聲部分,編次成此書。故云「因取許氏所記,以切韻次之,聲韻區分,開卷可... | 保存現狀: 部分蟲蛀。經2次修裱,保存狀況良好。

漢隸分韻(元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刊本。 本書取洪适等所及漢隸,依次編纂,又以各碑字跡異同,縷列辨析。其分韻,以一東、二冬、三江等標目。 元版古籍,罕見稀有,具重要歷史、文化與學術價值。 | 保存現狀: 部分虫蛀。經2次修裱,保存狀況良好。

草書集韻(明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成化甲午(10年,1474)蜀藩刊本。 編者張天錫(生卒年未詳),金人。字君用,號錦溪老人,河中人。 《四庫提要》云此書取漢章帝(76-88)以下至於元人草法,依韻編次。此本為明代藩刻本,舊有洪... | 保存現狀: 無蟲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古文奇字輯解(明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萬曆壬子(四十年,1612)南州朱氏家刊本。 輯解者朱謀[土韋](生卒年未詳),字鬱儀,封鎮國中尉,私諡貞靜先生。 此書取家藏弘治(1488-1505)、正德(1506-1521)間楊氏書統善本... | 保存現狀: 有蟲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重校添註音辯唐柳先生文集(宋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宋嘉定間(1208-1224)姑蘇鄭氏刊本。 此本為朱彝尊潛采堂、楊氏海源閣、張氏適園等遞藏。《適園藏書志》卷十著錄作宋刊本。 宋版古籍,數量稀少,具重要歷史、文化與學術價值。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第2﹑3﹑7﹑8﹑10﹑16﹑17﹑18﹑19﹑20﹑24冊有漫漶情形;保存狀況良好。

張司業詩集(宋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南宋臨安陳氏書籍鋪刊本。 《張司業詩集》通行八卷本,此為三卷本,系統不同。審其字體、刀法,屬南宋書棚本類型,當為臨安陳宅書籍鋪刊唐人詩集之一,字體端麗、楮墨清雅。未聞他處藏有同版。 宋版古籍,罕見... | 保存現狀: 有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歐陽行周文集(宋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南宋蜀刊本。 此本之版式字體古樸,撇捺遒長,橫不平竪不直,尤以橫畫多略有如波浪起伏之勢,其特具之風貌,與宋浙本之方整,建本之鋒稜峭厲,截然不同,當為南宋蜀刻本無疑。未聞他處藏有同版。 宋版古籍,罕...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唐李長吉歌詩(元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建刊袖珍本。 此本署西泉吳正子箋註,須溪劉辰翁評點。卷首有李商隱所撰小傳。未聞他處藏有同版。 元版古籍,罕見稀有,具重要歷史、文化與學術價值。 | 保存現狀: 有虫蛀,經修裱。第1﹑2冊部分書口處裂開,書況尚稱良好。

伊川擊壤集(宋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南宋末期刊本。 《擊壤集》為明人所刊者竄易次第,妄加評註,盡失本來面目,此刊本典型尚存,足供披誦。 宋版古籍,罕見稀有,具重要歷史、文化與版本學研究價值。 | 保存現狀: 無虫蛀,未經修裱。卷十為鈔配,書況良好。

廬陵歐陽先生文集(宋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南宋刊小字本。 此本大抵就一百五十三卷之《歐陽文忠公集》變易其順序,並經刪改。無序目,未詳原卷數。參酌字體、刀法、版式及諱字,似為南宋後期福建地區刊本。版面清晰美觀,近乎初印。未聞他處藏有同版。 ... | 保存現狀: 有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王荊文公詩(元末明初間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末明初間刊本。 扉葉貼附沈曾植致張元濟親筆書簡,略云:「王荊公詩註精絕,此書歸公,吾鄉佳話,他日不可不重印以為紀念也。」民國十一年(1922)張氏即刊行影印本。 此版本罕見稀有,具重要歷史、文化... | 保存現狀: 有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經進東坡文集事略(宋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南宋中末期間(1146-1162)建刊本。四庫未收,傳本亦罕。《愛日精廬藏書志》卷三十著錄宋刊殘本二十九卷,自日人島田翰《古文舊書考》一書出,始知全書六十卷。後為田復侯購歸,攜至武昌交陶子麟影刻,適逢...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增刊校正王狀元集諸家註分類東坡先生詩(元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廬陵坊刊本。 《天祿琳琅書目》以其「篇章割裂,名目犯複」,故認其係後人偽託王十朋之名。於此可見其時坊刻對東坡詩之加工。或謂審其字體、刀法、近元建本之趙體字型。 元版古籍,罕見稀有,具重要歷史與學...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豫章黃先生文集(宋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宋孝宗(1163-1189)時刊,寧宗(1195-1224)時修補本。 此本在宋代似相當盛行,需求量大,故刻版多已受損,必須加以修補,續再印行。蔣氏密韻樓,張氏適園舊藏。 宋版古籍,數量稀少,具重...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北湖集(清四庫館初寫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清乾隆間(1736-1795)四庫館初寫本。 原書久佚。清四庫館臣自《永樂大典》錄出。此蓋初輯錄之寫本。 清代罕見之寫本,具重要歷史、文化與學術價值。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說文解字韻譜(元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延祐丙辰(三年,1316)種善堂刊本。 撰者徐鍇(920-974)南唐文字訓詁學家,揚州廣陵人。 撰者取許慎《說文解字》,以四聲部分,編次成此書。故云「因取許氏所記,以切韻次之,聲韻區分,開卷可... | 保存現狀: 部分蟲蛀。經2次修裱,保存狀況良好。

漢隸分韻(元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刊本。 本書取洪适等所及漢隸,依次編纂,又以各碑字跡異同,縷列辨析。其分韻,以一東、二冬、三江等標目。 元版古籍,罕見稀有,具重要歷史、文化與學術價值。 | 保存現狀: 部分虫蛀。經2次修裱,保存狀況良好。

草書集韻(明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成化甲午(10年,1474)蜀藩刊本。 編者張天錫(生卒年未詳),金人。字君用,號錦溪老人,河中人。 《四庫提要》云此書取漢章帝(76-88)以下至於元人草法,依韻編次。此本為明代藩刻本,舊有洪... | 保存現狀: 無蟲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古文奇字輯解(明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萬曆壬子(四十年,1612)南州朱氏家刊本。 輯解者朱謀[土韋](生卒年未詳),字鬱儀,封鎮國中尉,私諡貞靜先生。 此書取家藏弘治(1488-1505)、正德(1506-1521)間楊氏書統善本... | 保存現狀: 有蟲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重校添註音辯唐柳先生文集(宋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宋嘉定間(1208-1224)姑蘇鄭氏刊本。 此本為朱彝尊潛采堂、楊氏海源閣、張氏適園等遞藏。《適園藏書志》卷十著錄作宋刊本。 宋版古籍,數量稀少,具重要歷史、文化與學術價值。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第2﹑3﹑7﹑8﹑10﹑16﹑17﹑18﹑19﹑20﹑24冊有漫漶情形;保存狀況良好。

張司業詩集(宋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南宋臨安陳氏書籍鋪刊本。 《張司業詩集》通行八卷本,此為三卷本,系統不同。審其字體、刀法,屬南宋書棚本類型,當為臨安陳宅書籍鋪刊唐人詩集之一,字體端麗、楮墨清雅。未聞他處藏有同版。 宋版古籍,罕見... | 保存現狀: 有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歐陽行周文集(宋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南宋蜀刊本。 此本之版式字體古樸,撇捺遒長,橫不平竪不直,尤以橫畫多略有如波浪起伏之勢,其特具之風貌,與宋浙本之方整,建本之鋒稜峭厲,截然不同,當為南宋蜀刻本無疑。未聞他處藏有同版。 宋版古籍,罕...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唐李長吉歌詩(元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建刊袖珍本。 此本署西泉吳正子箋註,須溪劉辰翁評點。卷首有李商隱所撰小傳。未聞他處藏有同版。 元版古籍,罕見稀有,具重要歷史、文化與學術價值。 | 保存現狀: 有虫蛀,經修裱。第1﹑2冊部分書口處裂開,書況尚稱良好。

伊川擊壤集(宋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南宋末期刊本。 《擊壤集》為明人所刊者竄易次第,妄加評註,盡失本來面目,此刊本典型尚存,足供披誦。 宋版古籍,罕見稀有,具重要歷史、文化與版本學研究價值。 | 保存現狀: 無虫蛀,未經修裱。卷十為鈔配,書況良好。

廬陵歐陽先生文集(宋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南宋刊小字本。 此本大抵就一百五十三卷之《歐陽文忠公集》變易其順序,並經刪改。無序目,未詳原卷數。參酌字體、刀法、版式及諱字,似為南宋後期福建地區刊本。版面清晰美觀,近乎初印。未聞他處藏有同版。 ... | 保存現狀: 有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王荊文公詩(元末明初間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末明初間刊本。 扉葉貼附沈曾植致張元濟親筆書簡,略云:「王荊公詩註精絕,此書歸公,吾鄉佳話,他日不可不重印以為紀念也。」民國十一年(1922)張氏即刊行影印本。 此版本罕見稀有,具重要歷史、文化... | 保存現狀: 有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經進東坡文集事略(宋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南宋中末期間(1146-1162)建刊本。四庫未收,傳本亦罕。《愛日精廬藏書志》卷三十著錄宋刊殘本二十九卷,自日人島田翰《古文舊書考》一書出,始知全書六十卷。後為田復侯購歸,攜至武昌交陶子麟影刻,適逢...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增刊校正王狀元集諸家註分類東坡先生詩(元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廬陵坊刊本。 《天祿琳琅書目》以其「篇章割裂,名目犯複」,故認其係後人偽託王十朋之名。於此可見其時坊刻對東坡詩之加工。或謂審其字體、刀法、近元建本之趙體字型。 元版古籍,罕見稀有,具重要歷史與學...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豫章黃先生文集(宋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宋孝宗(1163-1189)時刊,寧宗(1195-1224)時修補本。 此本在宋代似相當盛行,需求量大,故刻版多已受損,必須加以修補,續再印行。蔣氏密韻樓,張氏適園舊藏。 宋版古籍,數量稀少,具重...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北湖集(清四庫館初寫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清乾隆間(1736-1795)四庫館初寫本。 原書久佚。清四庫館臣自《永樂大典》錄出。此蓋初輯錄之寫本。 清代罕見之寫本,具重要歷史、文化與學術價值。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