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臺灣總督府 C551 蒸汽機關車
- 文資局古物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個案名稱原臺灣總督府 C551 蒸汽機關車的級別名稱是一般古物, 所屬主管機關是臺南市政府, 指定/登錄理由是一、本輛蒸汽火車為日本 C55 型蒸汽火車,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編號為 C551。戰後,臺鐵進行編號改組,C55 型改編為 CT250 型,本輛亦隨之修改編號為 CT251。西元 1935 年(昭和十年)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為舉行「始政四十年紀念臺灣博覽會」旅客運輸之考量,進口五輛當時日本最新型的蒸汽火車,..., 保存現狀是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案件編號20210802000001
個案名稱原臺灣總督府 C551 蒸汽機關車
級別代碼6.1.1
級別名稱一般古物
總類

1:

code : G2
name : 生活及儀禮器物
典藏或財產編號尚未編列
評定基準

1:

具有史事淵源

2:

具有一定之時代特色、技術及流派

3:

具有珍貴及稀有性者

4:

具有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5:

具有史事淵源

6:

具有一定之時代特色、技術及流派

7:

具有珍貴及稀有性者

8:

具有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指定/登錄理由一、本輛蒸汽火車為日本 C55 型蒸汽火車,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編號為 C551。戰後,臺鐵進行編號改組,C55 型改編為 CT250 型,本輛亦隨之修改編號為 CT251。西元 1935 年(昭和十年)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為舉行「始政四十年紀念臺灣博覽會」旅客運輸之考量,進口五輛當時日本最新型的蒸汽火車,本輛為其中之一。此乃臺灣史上首次與日本同步啟用最新型蒸汽機車,具歷史、文化意義。 二、C55 型蒸汽火車將汽包(Steam doom)與砂箱(Sand box)合而為一,焊接技術的進步使車身更堅固,動輪也擴大到 1067 毫米軌距之極限─「1750 毫米」大動輪,最高設計時速可達 95 公里至 100 公里,是日本蒸汽火車製造技術的重要突破。 三、目前全臺 C55 型蒸汽火車頭僅存二輛,本輛為其中之一,具珍貴、稀有性。
法令依據第2條第1項第2、3、5、6款
所屬主管機關臺南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南市
distName : 南區
address : 體育路10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8-02/d71503e7-4439-4432-811d-50e65ac82f5c/04 修復完工的C551(CT251)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8-02/d71503e7-4439-4432-811d-50e65ac82f5c/04 修復完工的C551(CT251).jpg

name

04 修復完工的C551(CT251)
代表圖像來源臺南市政府
保管單位

1:

name : 其O
古物所在地

1:

name : 臺OOOOOOO
saveSpace : 其他-臺南市南區體育路10號
saveSpaceIdentity : 無文資身分
address : 臺南市南區體育路10號
數量1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受贈
保存現狀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綜合描述1. 年代:西元1935年-1938年(昭和十至十三年) 2. 尺寸:重量-114.56公噸;軌距-1067毫米。 3. 製造者:三菱重工 4. 型式:臺鐵CT250型(日本C55型) C55型原為臺灣總督府時代編制之型號,1949年單位改組變更為臺鐵CT250型系列之蒸汽機關車。設計之最高速度達95公里/時,過去作為臺灣牽引客車運輸之主力蒸汽機關車。 西元1935年(昭和十年)臺灣受日本統治長達40年,臺灣總督府辦理「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為了解決大量旅客運輸需求,特別引進與日本國鐵C55型同型之過熱式蒸汽機關車及鋼體客車,因其性能穩定、可靠度高,直至1982年(民國七十一年)才正式停駛,使用長達47年。 臺、日雙方雖屬於同型蒸汽機關車,但其外觀上仍有差異性,因臺灣當時的時空背景,車頭需要裝有排障器,車型號碼牌於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將車號改編為「CT250型」,車頭兩側除煙板下方並無方形孔,車頭前大燈有裝遮雨蓋,煙箱門加裝固定爪,撒砂管共有三條,煤水車前方設有路牌受墊且後方裝有車尾燈。 參考資料:原臺灣總督府C551、D512蒸汽機關車修復調查研究計畫(2015)
作者三菱重工
年代1935年
尺寸1067mm(軌距)
材質鋼鐵
保存環境半開放空間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府文資處字第1040608497B號
registerDate : 2015-06-29 11:07:34.062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210802000001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08-02/8864f9f0-59f9-4103-b556-37c75d627908/1_公告文.pdf
主管機關名稱臺南市政府
主管機關單位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5巷1號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6-2213597
repImgId127765

案件編號

20210802000001

個案名稱

原臺灣總督府 C551 蒸汽機關車

級別代碼

6.1.1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總類

1:

code : G2
name : 生活及儀禮器物

典藏或財產編號

尚未編列

評定基準

1:

具有史事淵源

2:

具有一定之時代特色、技術及流派

3:

具有珍貴及稀有性者

4:

具有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5:

具有史事淵源

6:

具有一定之時代特色、技術及流派

7:

具有珍貴及稀有性者

8:

具有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指定/登錄理由

一、本輛蒸汽火車為日本 C55 型蒸汽火車,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編號為 C551。戰後,臺鐵進行編號改組,C55 型改編為 CT250 型,本輛亦隨之修改編號為 CT251。西元 1935 年(昭和十年)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為舉行「始政四十年紀念臺灣博覽會」旅客運輸之考量,進口五輛當時日本最新型的蒸汽火車,本輛為其中之一。此乃臺灣史上首次與日本同步啟用最新型蒸汽機車,具歷史、文化意義。 二、C55 型蒸汽火車將汽包(Steam doom)與砂箱(Sand box)合而為一,焊接技術的進步使車身更堅固,動輪也擴大到 1067 毫米軌距之極限─「1750 毫米」大動輪,最高設計時速可達 95 公里至 100 公里,是日本蒸汽火車製造技術的重要突破。 三、目前全臺 C55 型蒸汽火車頭僅存二輛,本輛為其中之一,具珍貴、稀有性。

法令依據

第2條第1項第2、3、5、6款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南市
distName : 南區
address : 體育路10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8-02/d71503e7-4439-4432-811d-50e65ac82f5c/04 修復完工的C551(CT251)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8-02/d71503e7-4439-4432-811d-50e65ac82f5c/04 修復完工的C551(CT251).jpg

name

04 修復完工的C551(CT251)

代表圖像來源

臺南市政府

保管單位

1:

name : 其O

古物所在地

1:

name : 臺OOOOOOO
saveSpace : 其他-臺南市南區體育路10號
saveSpaceIdentity : 無文資身分
address : 臺南市南區體育路10號

數量

1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受贈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綜合描述

1. 年代:西元1935年-1938年(昭和十至十三年) 2. 尺寸:重量-114.56公噸;軌距-1067毫米。 3. 製造者:三菱重工 4. 型式:臺鐵CT250型(日本C55型) C55型原為臺灣總督府時代編制之型號,1949年單位改組變更為臺鐵CT250型系列之蒸汽機關車。設計之最高速度達95公里/時,過去作為臺灣牽引客車運輸之主力蒸汽機關車。 西元1935年(昭和十年)臺灣受日本統治長達40年,臺灣總督府辦理「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為了解決大量旅客運輸需求,特別引進與日本國鐵C55型同型之過熱式蒸汽機關車及鋼體客車,因其性能穩定、可靠度高,直至1982年(民國七十一年)才正式停駛,使用長達47年。 臺、日雙方雖屬於同型蒸汽機關車,但其外觀上仍有差異性,因臺灣當時的時空背景,車頭需要裝有排障器,車型號碼牌於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將車號改編為「CT250型」,車頭兩側除煙板下方並無方形孔,車頭前大燈有裝遮雨蓋,煙箱門加裝固定爪,撒砂管共有三條,煤水車前方設有路牌受墊且後方裝有車尾燈。 參考資料:原臺灣總督府C551、D512蒸汽機關車修復調查研究計畫(2015)

作者

三菱重工

年代

1935年

尺寸

1067mm(軌距)

材質

鋼鐵

保存環境

半開放空間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府文資處字第1040608497B號
registerDate : 2015-06-29 11:07:34.062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210802000001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08-02/8864f9f0-59f9-4103-b556-37c75d627908/1_公告文.pdf

主管機關名稱

臺南市政府

主管機關單位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5巷1號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6-2213597

repImgId

127765

根據識別碼 20210802000001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210802000001 資料。

[ 搜尋所有 20210802000001 ... ]

根據名稱 原臺灣總督府 C551 蒸汽機關車 找到的相關資料

原臺灣總督府D512蒸汽機關車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本輛蒸汽火車為日本D51型蒸汽火車。戰後,臺鐵進行編號改組,D51型改編為DT650型,本輛亦隨之修改編號為DT652。此一型款蒸汽火車為臺灣鐵路史上最大型的貨運火車,最早於西元1939年(昭和十...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 文資局古物

原臺灣總督府D512蒸汽機關車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本輛蒸汽火車為日本D51型蒸汽火車。戰後,臺鐵進行編號改組,D51型改編為DT650型,本輛亦隨之修改編號為DT652。此一型款蒸汽火車為臺灣鐵路史上最大型的貨運火車,最早於西元1939年(昭和十...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 文資局古物

[ 搜尋所有 原臺灣總督府 C551 蒸汽機關車 ... ]

在『文資局古物』資料集內搜尋:


與原臺灣總督府 C551 蒸汽機關車同分類的文資局古物

明文徵明倣趙伯驌後赤壁圖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就赤壁賦之歷代名作來看,本卷青綠設色雅緻,筆墨技法純熟高妙,描繪精美,且巨幅長卷世所稀有。幅上作者款云:「嘉靖戊申(1548)七月既望,徵明製」。文氏時年七十八歲,知此乃文氏晚年力作。拖尾又有其子文嘉...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明藍瑛仿古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冊畫於崇禎乙亥(1635)年,分別臨仿唐宋元諸家山水名作十幅。藍瑛(1585-1664)為「武林派」重要畫家,此冊筆法純熟,設色精麗細緻,雖是仿古作品,極具巧思及個人風格,為藍瑛精心之作。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明丁雲鵬松巔函虛軸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丁雲鵬(1547-1628尚存)是晚明變形主義的大家。本幅筆墨蒼勁,墨色深淺變化不大,作品趨於平面化,可是氣勢雄渾,構景奇特,作者巧妙地運用了山嵐雲靄分隔前、中和遠景,繁密中自有奇趣,頗具創意,實乃丁...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明丁雲鵬掃象圖軸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代道釋、人物畫式微,直到晚明,丁雲鵬(1547-1628尚存)才扭轉頽勢。本幅山水的用筆、敷色仍見文徵明的餘韻,人物雖然上承李公麟傳統,但又加工著色,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著色白描畫。通幅章法謹嚴,筆意精... | 保存現狀: 舊霉傷,蟲蛭,傷損傷補滿幅,折痕。

明丁雲鵬白馬馱經圖軸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丁雲鵬(1547-1628尚存)晚年的佛釋人物畫多以水墨為之,本幅則回歸其早年設色的傳統。全作敷色明麗,衣紋線條依然高古遒勁,可是樹木的畫法已趨疏放。本幅作於天啟乙丑年(1625),是丁雲鵬七十九歲之...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明丁雲鵬畫應真軸(故畫002298)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590年代中葉以後,丁雲鵬佛釋人物畫風一變,行筆疏爽,線條簡勁,粗筆濃墨,形象誇張,表情怪誕,這種「寧拙勿巧,寧醜勿媚」的變形畫風,為晚明衰落的人物、道釋畫開創新局。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的這四軸羅漢圖...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明丁雲鵬畫應真軸(故畫002299)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590年代中葉以後,丁雲鵬佛釋人物畫風一變,行筆疏爽,線條簡勁,粗筆濃墨,形象誇張,表情怪誕,這種「寧拙勿巧,寧醜勿媚」的變形畫風,為晚明衰落的人物、道釋畫開創新局。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的這四軸羅漢圖...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明丁雲鵬畫應真軸(故畫001359)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590年代中葉以後,丁雲鵬佛釋人物畫風一變,行筆疏爽,線條簡勁,粗筆濃墨,形象誇張,表情怪誕,這種「寧拙勿巧,寧醜勿媚」的變形畫風,為晚明衰落的人物、道釋畫開創新局。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的這四軸羅漢圖...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明丁雲鵬畫應真軸(故畫002301)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590年代中葉以後,丁雲鵬佛釋人物畫風一變,行筆疏爽,線條簡勁,粗筆濃墨,形象誇張,表情怪誕,這種「寧拙勿巧,寧醜勿媚」的變形畫風,為晚明衰落的人物、道釋畫開創新局。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的這四軸羅漢圖...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毛公鼎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宣王時代的毛公鼎,器口一道大圈小圈交替的重環紋,紋飾雖較單調、粗獷,卻有舒朗之致。銘文32行500字,是目前所知銘文最長的一件銅器。內容分七段,大意為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興朝政,乃請叔父毛公為其治理...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蟠龍紋盤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器盤面蜷伏一龍,龍首正居盤心,突起於盤面,為晚商典型的獸面;盤面邊緣則環繞以夔紋、鳥紋、魚紋,整體風格莊重古雅。在鑄造痕跡的遺存方面,圈足內部與器底相接處有六條加強筋,以加固強圈足與器底的接合。圈足... | 保存現狀: 正面口沿舊傷。背面口沿多處舊傷。圈足底緣多處舊傷。圈足外緣舊凹傷。圈足外緣舊傷。表面鏽塊部分脫落。背面多處銹蝕。

頌壺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頌壺器身作橢方形,巨腹、圈足、兩獸耳銜環,足飾垂鱗紋,腹飾蛟龍紋,頸飾環帶紋,形制莊重、紋飾瑰麗。蓋器同銘,各21行152字,記周王對頌的一次冊命。大意為周王在鎬京康邵宮,冊命頌掌管成周二十處屯倉,並... | 保存現狀: 1、裂(蓋內口沿字上方)。 2、裂(蓋內口沿「寶」字上方)。 3、蓋口變形,邊緣有裂傷。 4、圈足緣有二孔。 5、器身多處小孔。

散盤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散盤器表滿飾花紋,莊重華麗。銘文鑄於盤內底上,實能認出者為350字。字體渾樸雄偉。銘文內容豐富。是一篇涉及西周晚期諸侯國之間土地糾紛問題,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據學者們考證,由銘文內的人物推知...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宗周鐘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宗周寶鐘早在乾隆十四年編《西清古鑑》時,已經入了清宮。載具銘文的古代銅器,彙整起來約有一萬四千件以上。但是,屬於王的自作器不過十件之譜。宗周寶鐘是周厲王祭祀先王所做,意義非凡。近年在陝西扶風縣出土的五...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亞醜方簋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器長方腹及足,腹壁曲線方直。頸飾夔紋,器足則分飾夔紋、鳥紋,腹飾獸面紋。銘文在器底,文字纖細,為「亞醜」族徽。傳世亞醜族徽銅器約五十件,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有十五件。亞醜族器以方形器為重要特色,此為其中... | 保存現狀: 器身多處舊傷補。器身有傷缺。

明文徵明倣趙伯驌後赤壁圖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就赤壁賦之歷代名作來看,本卷青綠設色雅緻,筆墨技法純熟高妙,描繪精美,且巨幅長卷世所稀有。幅上作者款云:「嘉靖戊申(1548)七月既望,徵明製」。文氏時年七十八歲,知此乃文氏晚年力作。拖尾又有其子文嘉...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明藍瑛仿古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冊畫於崇禎乙亥(1635)年,分別臨仿唐宋元諸家山水名作十幅。藍瑛(1585-1664)為「武林派」重要畫家,此冊筆法純熟,設色精麗細緻,雖是仿古作品,極具巧思及個人風格,為藍瑛精心之作。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明丁雲鵬松巔函虛軸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丁雲鵬(1547-1628尚存)是晚明變形主義的大家。本幅筆墨蒼勁,墨色深淺變化不大,作品趨於平面化,可是氣勢雄渾,構景奇特,作者巧妙地運用了山嵐雲靄分隔前、中和遠景,繁密中自有奇趣,頗具創意,實乃丁...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明丁雲鵬掃象圖軸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代道釋、人物畫式微,直到晚明,丁雲鵬(1547-1628尚存)才扭轉頽勢。本幅山水的用筆、敷色仍見文徵明的餘韻,人物雖然上承李公麟傳統,但又加工著色,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著色白描畫。通幅章法謹嚴,筆意精... | 保存現狀: 舊霉傷,蟲蛭,傷損傷補滿幅,折痕。

明丁雲鵬白馬馱經圖軸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丁雲鵬(1547-1628尚存)晚年的佛釋人物畫多以水墨為之,本幅則回歸其早年設色的傳統。全作敷色明麗,衣紋線條依然高古遒勁,可是樹木的畫法已趨疏放。本幅作於天啟乙丑年(1625),是丁雲鵬七十九歲之...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明丁雲鵬畫應真軸(故畫002298)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590年代中葉以後,丁雲鵬佛釋人物畫風一變,行筆疏爽,線條簡勁,粗筆濃墨,形象誇張,表情怪誕,這種「寧拙勿巧,寧醜勿媚」的變形畫風,為晚明衰落的人物、道釋畫開創新局。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的這四軸羅漢圖...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明丁雲鵬畫應真軸(故畫002299)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590年代中葉以後,丁雲鵬佛釋人物畫風一變,行筆疏爽,線條簡勁,粗筆濃墨,形象誇張,表情怪誕,這種「寧拙勿巧,寧醜勿媚」的變形畫風,為晚明衰落的人物、道釋畫開創新局。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的這四軸羅漢圖...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明丁雲鵬畫應真軸(故畫001359)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590年代中葉以後,丁雲鵬佛釋人物畫風一變,行筆疏爽,線條簡勁,粗筆濃墨,形象誇張,表情怪誕,這種「寧拙勿巧,寧醜勿媚」的變形畫風,為晚明衰落的人物、道釋畫開創新局。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的這四軸羅漢圖...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明丁雲鵬畫應真軸(故畫002301)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590年代中葉以後,丁雲鵬佛釋人物畫風一變,行筆疏爽,線條簡勁,粗筆濃墨,形象誇張,表情怪誕,這種「寧拙勿巧,寧醜勿媚」的變形畫風,為晚明衰落的人物、道釋畫開創新局。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的這四軸羅漢圖...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毛公鼎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宣王時代的毛公鼎,器口一道大圈小圈交替的重環紋,紋飾雖較單調、粗獷,卻有舒朗之致。銘文32行500字,是目前所知銘文最長的一件銅器。內容分七段,大意為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興朝政,乃請叔父毛公為其治理...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蟠龍紋盤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器盤面蜷伏一龍,龍首正居盤心,突起於盤面,為晚商典型的獸面;盤面邊緣則環繞以夔紋、鳥紋、魚紋,整體風格莊重古雅。在鑄造痕跡的遺存方面,圈足內部與器底相接處有六條加強筋,以加固強圈足與器底的接合。圈足... | 保存現狀: 正面口沿舊傷。背面口沿多處舊傷。圈足底緣多處舊傷。圈足外緣舊凹傷。圈足外緣舊傷。表面鏽塊部分脫落。背面多處銹蝕。

頌壺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頌壺器身作橢方形,巨腹、圈足、兩獸耳銜環,足飾垂鱗紋,腹飾蛟龍紋,頸飾環帶紋,形制莊重、紋飾瑰麗。蓋器同銘,各21行152字,記周王對頌的一次冊命。大意為周王在鎬京康邵宮,冊命頌掌管成周二十處屯倉,並... | 保存現狀: 1、裂(蓋內口沿字上方)。 2、裂(蓋內口沿「寶」字上方)。 3、蓋口變形,邊緣有裂傷。 4、圈足緣有二孔。 5、器身多處小孔。

散盤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散盤器表滿飾花紋,莊重華麗。銘文鑄於盤內底上,實能認出者為350字。字體渾樸雄偉。銘文內容豐富。是一篇涉及西周晚期諸侯國之間土地糾紛問題,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據學者們考證,由銘文內的人物推知...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宗周鐘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宗周寶鐘早在乾隆十四年編《西清古鑑》時,已經入了清宮。載具銘文的古代銅器,彙整起來約有一萬四千件以上。但是,屬於王的自作器不過十件之譜。宗周寶鐘是周厲王祭祀先王所做,意義非凡。近年在陝西扶風縣出土的五...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亞醜方簋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器長方腹及足,腹壁曲線方直。頸飾夔紋,器足則分飾夔紋、鳥紋,腹飾獸面紋。銘文在器底,文字纖細,為「亞醜」族徽。傳世亞醜族徽銅器約五十件,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有十五件。亞醜族器以方形器為重要特色,此為其中... | 保存現狀: 器身多處舊傷補。器身有傷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