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義民廟大清皇恩寵賜旌義眾魂同塋碑
- 文資局古物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個案名稱北港義民廟大清皇恩寵賜旌義眾魂同塋碑的級別名稱是一般古物, 所屬主管機關是雲林縣政府, 指定/登錄理由是1. 可象徵義民墓塚初創及最早的祭祀對象,與地方信仰有關。 2. 本碑立碑時間為乾隆53年6月,乃林爽文事件平定後4個月,反映笨港地區和林爽文事件之密切,是笨港義民信仰之重要文物。 3. 本碑可反映清領時期閩籍受封義民墓碑之獨特性。 4. 以花崗石雕製,碑文貼金隸書,材質、工藝、字體風格具特色。 5..., 保存現狀是目前嵌於義民廟神龕內殿牆上,平日無法隨意進入,保存狀況完整且穩定。.
案件編號 | 20230112000004 |
個案名稱 | 北港義民廟大清皇恩寵賜旌義眾魂同塋碑 |
級別代碼 | 6.1.1 |
級別名稱 | 一般古物 |
總類 | 1:code : G2name : 生活及儀禮器物 |
典藏或財產編號 | 無 |
評定基準 | 1: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2:有地方重要人物或歷史事件之深厚淵源者3: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者4:具有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5:數量稀少者6:對地方或族群知識、技術或流派發展具影響或意義 |
指定/登錄理由 | 1. 可象徵義民墓塚初創及最早的祭祀對象,與地方信仰有關。 2. 本碑立碑時間為乾隆53年6月,乃林爽文事件平定後4個月,反映笨港地區和林爽文事件之密切,是笨港義民信仰之重要文物。 3. 本碑可反映清領時期閩籍受封義民墓碑之獨特性。 4. 以花崗石雕製,碑文貼金隸書,材質、工藝、字體風格具特色。 5. 為特殊少見之合塋碑。 6. 廟塚合一,與清領時期之義民信仰、閩籍發展息息相關,是笨港地區社會族群變遷的見證。 |
法令依據 | 第2條第1、2、3、4、5、6款 |
所屬主管機關 | 雲林縣政府 |
所在地理區域 | 1:itemNo : 1cityName : 雲林縣 distName : 北港鎮 address : 旌義街20號 |
代表圖像 | extjp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3-01-12/01503278-79ec-4187-8338-3348e66b8fb0/大清皇恩寵賜旌義眾魂同塋碑_c.jpg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3-01-12/01503278-79ec-4187-8338-3348e66b8fb0/大清皇恩寵賜旌義眾魂同塋碑.jpgname大清皇恩寵賜旌義眾魂同塋碑 |
代表圖像來源 | 本府委託逢甲大學辦理「109-111年雲林縣立案寺廟文物普查暨調查研究計畫(一)」資料照(攝影者:郭肯德) |
保管單位 | 1:name : 其O |
古物所在地 | 1:name : 其OsaveSpace : 寺廟 saveSpaceIdentity : 古蹟 address : 北港義民廟 |
數量 | 1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 既存(繼承) |
出處或來源說明 | 清領時期 |
保存現狀 | 目前嵌於義民廟神龕內殿牆上,平日無法隨意進入,保存狀況完整且穩定。 |
綜合描述 | 1. 古物綜合描述: 大清皇恩寵賜旌義眾魂同塋碑,碑體尺寸為高120公分、寬55公分。墓碑上款「乾隆戊申年荔月吉旦」、下款「北港街紳商總董仝立」,中央題字「大清皇恩寵賜旌義眾魂同塋」。落款文字表面皆施貼金,碑體周圍做捲草紋飾,底部似兩足向內之造型,中間有一如意紋。上款文字多處有水泥修補痕跡,中央下方題字也有修補痕跡,「清」自下方有白色油漆垂流,文字貼金局部有遺失現象,邊框黑色漆多數皆已剝落,以高倍實體顯微鏡觀察,可發現貼金下方有白色打底層,邊框黑色下方有綠色漆層。 2. 古物文資價值論述: 「大清皇恩寵賜旌義眾魂同塋碑」在乾隆五十三年6月立碑時,距離林爽文事件結束已歷時4個多月,可知碑體之建立,應係笨港之南北港聚落,民生已恢復一定後的結果。此件「大清皇恩寵賜旌義眾魂同塋碑」與乾隆年間林爽文事件有著密切關聯,是該事件在現今雲林北港地區的具體見證。 3. 古物重要事件影響描述: (1) 此件石碑與乾隆年間林爽文事件有著密切關聯,是該事件在現今雲林北港地區的具體見證。 (2) 此件石碑從其材質、工藝、字體風格所見,為明確清領時期文物,其所在空間位置並未移動過,與其後墓塚結合,除保留其墓碑之功能外,因廟塚合一,其所在位置為廟宇內殿,更直接代表著林爽文事件時的眾義民英魂,不僅有著清領時期閩籍受封義民墓碑的獨特意義與代表性,與其他地區義民信仰相比,更是少數僅有的信仰形式。 |
作者 | 不詳 |
年代 | 清領時期 |
尺寸 | 寬55/長120/深度暫無法測量(目前嵌於牆上)(單位:公分) |
材質 | 石質 |
保存環境 | 半開放空間 |
公告 | 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officialDocNo : 雲林縣政府府文資二字第1113825467D號 registerDate : 2023-01-07 14:28:49.368 |
網站連結 |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230112000004 |
公告資料 | 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3-01-12/5b09d479-ad8a-4c78-81f0-2a1b327b489e/公告北港義民廟五件文物指定一般古物函.pdf2: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3-01-12/8ffe08c6-f0a3-4e2b-99e7-650ec6435907/公告掃描-北港義民廟大清皇恩寵賜旌義眾魂同塋碑.pdf |
主管機關名稱 | 雲林縣政府 |
主管機關單位 | 文化觀光處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 雲林縣斗六市大學路三段310號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 05-5523156 |
repImgId | 205813 |
案件編號20230112000004 |
個案名稱北港義民廟大清皇恩寵賜旌義眾魂同塋碑 |
級別代碼6.1.1 |
級別名稱一般古物 |
總類1:code : G2name : 生活及儀禮器物 |
典藏或財產編號無 |
評定基準1: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2:有地方重要人物或歷史事件之深厚淵源者3: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者4:具有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5:數量稀少者6:對地方或族群知識、技術或流派發展具影響或意義 |
指定/登錄理由1. 可象徵義民墓塚初創及最早的祭祀對象,與地方信仰有關。 2. 本碑立碑時間為乾隆53年6月,乃林爽文事件平定後4個月,反映笨港地區和林爽文事件之密切,是笨港義民信仰之重要文物。 3. 本碑可反映清領時期閩籍受封義民墓碑之獨特性。 4. 以花崗石雕製,碑文貼金隸書,材質、工藝、字體風格具特色。 5. 為特殊少見之合塋碑。 6. 廟塚合一,與清領時期之義民信仰、閩籍發展息息相關,是笨港地區社會族群變遷的見證。 |
法令依據第2條第1、2、3、4、5、6款 |
所屬主管機關雲林縣政府 |
所在地理區域1:itemNo : 1cityName : 雲林縣 distName : 北港鎮 address : 旌義街20號 |
代表圖像extjp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3-01-12/01503278-79ec-4187-8338-3348e66b8fb0/大清皇恩寵賜旌義眾魂同塋碑_c.jpg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3-01-12/01503278-79ec-4187-8338-3348e66b8fb0/大清皇恩寵賜旌義眾魂同塋碑.jpgname大清皇恩寵賜旌義眾魂同塋碑 |
代表圖像來源本府委託逢甲大學辦理「109-111年雲林縣立案寺廟文物普查暨調查研究計畫(一)」資料照(攝影者:郭肯德) |
保管單位1:name : 其O |
古物所在地1:name : 其OsaveSpace : 寺廟 saveSpaceIdentity : 古蹟 address : 北港義民廟 |
數量1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既存(繼承) |
出處或來源說明清領時期 |
保存現狀目前嵌於義民廟神龕內殿牆上,平日無法隨意進入,保存狀況完整且穩定。 |
綜合描述1. 古物綜合描述: 大清皇恩寵賜旌義眾魂同塋碑,碑體尺寸為高120公分、寬55公分。墓碑上款「乾隆戊申年荔月吉旦」、下款「北港街紳商總董仝立」,中央題字「大清皇恩寵賜旌義眾魂同塋」。落款文字表面皆施貼金,碑體周圍做捲草紋飾,底部似兩足向內之造型,中間有一如意紋。上款文字多處有水泥修補痕跡,中央下方題字也有修補痕跡,「清」自下方有白色油漆垂流,文字貼金局部有遺失現象,邊框黑色漆多數皆已剝落,以高倍實體顯微鏡觀察,可發現貼金下方有白色打底層,邊框黑色下方有綠色漆層。 2. 古物文資價值論述: 「大清皇恩寵賜旌義眾魂同塋碑」在乾隆五十三年6月立碑時,距離林爽文事件結束已歷時4個多月,可知碑體之建立,應係笨港之南北港聚落,民生已恢復一定後的結果。此件「大清皇恩寵賜旌義眾魂同塋碑」與乾隆年間林爽文事件有著密切關聯,是該事件在現今雲林北港地區的具體見證。 3. 古物重要事件影響描述: (1) 此件石碑與乾隆年間林爽文事件有著密切關聯,是該事件在現今雲林北港地區的具體見證。 (2) 此件石碑從其材質、工藝、字體風格所見,為明確清領時期文物,其所在空間位置並未移動過,與其後墓塚結合,除保留其墓碑之功能外,因廟塚合一,其所在位置為廟宇內殿,更直接代表著林爽文事件時的眾義民英魂,不僅有著清領時期閩籍受封義民墓碑的獨特意義與代表性,與其他地區義民信仰相比,更是少數僅有的信仰形式。 |
作者不詳 |
年代清領時期 |
尺寸寬55/長120/深度暫無法測量(目前嵌於牆上)(單位:公分) |
材質石質 |
保存環境半開放空間 |
公告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officialDocNo : 雲林縣政府府文資二字第1113825467D號 registerDate : 2023-01-07 14:28:49.368 |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230112000004 |
公告資料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3-01-12/5b09d479-ad8a-4c78-81f0-2a1b327b489e/公告北港義民廟五件文物指定一般古物函.pdf2: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3-01-12/8ffe08c6-f0a3-4e2b-99e7-650ec6435907/公告掃描-北港義民廟大清皇恩寵賜旌義眾魂同塋碑.pdf |
主管機關名稱雲林縣政府 |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觀光處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雲林縣斗六市大學路三段310號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5-5523156 |
repImgId205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