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廳志》木雕版 - 文資局古物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個案名稱《淡水廳志》木雕版 的級別名稱是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是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是一、於鄭用錫《鄭稿》、林豪《嚴志稿》增補與陳培桂接力出版下,《淡水廳志》成為淡水廳設治以來第一部專志,可視作道光朝以降,官民共同修志之活動成果。《淡水廳志》內容反映十八世紀中葉至十九世紀中葉臺灣開港後,北臺灣重要性大幅提升關鍵時期裡,既有制度實踐成果與調整歷程、區域社會形成、拓墾開發經緯、及重要事件... , 保存現狀是保存狀況良好。 .
案件編號 20240315000001 個案名稱 《淡水廳志》木雕版 級別代碼 6.1.2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總類 1: code : G3 name : 圖書文獻及影音資料 典藏或財產編號 19980012432-19980012639 評定基準 1: 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之重要特色 2: 數量特別稀少或具完整性保存意義者 3: 對知識、技術或流派發展具重要影響或意義 指定/登錄理由 一、於鄭用錫《鄭稿》、林豪《嚴志稿》增補與陳培桂接力出版下,《淡水廳志》成為淡水廳設治以來第一部專志,可視作道光朝以降,官民共同修志之活動成果。《淡水廳志》內容反映十八世紀中葉至十九世紀中葉臺灣開港後,北臺灣重要性大幅提升關鍵時期裡,既有制度實踐成果與調整歷程、區域社會形成、拓墾開發經緯、及重要事件紀錄之蒐集盤點,大幅填補此段北部乃至東部臺灣之歷史空白。
二、臺灣自清康熙年間以降,府、縣、廳志等方志至少修纂33部,然經百年天災人禍,又古籍雕版皆為木質,保存不易,現多蕩然無存。惟《淡水廳志》仍留下大量雕版,原版應有273片,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220片,乃保存數量最多者。
《淡水廳志》鐫刻工作由福州陳文鳴接辦,為目前極稀少且完整由官府出版、民間出資,福建募工來臺印刷之代表性地方志雕版,此具體反映連橫所述當時臺灣「府、縣各誌則募工來刻」之印刷技術傳入模式。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淡水廳志》木雕版與現行刊本比對後多存:未出版之刊刻明細雕版(19980012585b面),可瞭解方志刊印工項、支出明細及錢幣計價單位等環節;作廢原版「卷五學校第二十一頁」(19980012485a面)完整但正式刊印不用,另修改內容重刻新版(19980012486a面),可瞭解文稿修改與刻板作業連動關係;及書簽雕版2面(19980012485b面、19980012593b面)、函套標簽(19980012560a面)等,皆提供各刊本前所未見之資訊,為《淡水廳志》出版留下珍貴記錄,亦證明雕版有獨立於刊本外之文獻價值。
三、清領時期官修地方志非常態性,大致臨時開局修志,書成局撤,其雕版刊印方式,往往鮮為人知。《淡水廳志》木雕版存世,成為探究清代官民同修臺灣方志活動工作型態、資本管理、產業空間甚至官紳互動網絡等之重要物質線索。
往昔臺地修志以分志體為主,正史體例於臺灣方志中,則首見於陳培桂《淡水廳志》。陳培桂將前廳志稿本刪減整併,改為圖、志、表、傳、考等五類,加上附錄文徵、志餘,最終出版共十六卷,其體例綱目與當時臺地已修諸志均有所不同。此獨特體例影響其後修纂光緒《苗栗縣志》以至明治《新竹縣志初稿》、《苑裡志》及《樹杞林志》等北臺灣志書;亦提供日治初期本地士人修志時重要的寫作與知識結構,使《淡水廳志》成為關鍵跨時代傳統的地方志。 法令依據 第3條第3、5、6款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南投縣 distName : 南投市 address : 光明一路254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03-15/258f3e3e-da91-4c5f-8a7f-51f5db8320fd/19980012427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03-15/258f3e3e-da91-4c5f-8a7f-51f5db8320fd/19980012427.jpg name 19980012427 代表圖像來源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保管單位 1: name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古物所在地 1: name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saveSpace : 博物館、圖書館 saveSpaceIdentity : 無文資身分 address : 南投縣南投市光明一路254號 數量 220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受贈 出處或來源說明 推測林衡道任省文獻會主委(1977-1982)期間捐贈。 保存現狀 保存狀況良好。 綜合描述 (空) 作者 (空) 年代 1870年-1871年 尺寸 約長27.9、寬20.4、厚1.5 材質 木 保存環境 庫房或展覽空間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文授資局物字第 11330025981號 registerDate : 2024-03-15 09:49:53.15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240315000001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4-03-15/802f7177-3deb-4bf4-8891-a5273f321351/公告(《淡水廳志》木雕版).pdf 2: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4-03-15/07d6a338-418e-4934-bfb4-10aff1d4264d/重要古物公告表(《淡水廳志》木雕版).pdf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402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177777 repImgId 253986
案件編號 20240315000001 個案名稱 《淡水廳志》木雕版 級別代碼 6.1.2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總類 1: code : G3 name : 圖書文獻及影音資料 典藏或財產編號 19980012432-19980012639 評定基準 1: 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之重要特色 2: 數量特別稀少或具完整性保存意義者 3: 對知識、技術或流派發展具重要影響或意義 指定/登錄理由 一、於鄭用錫《鄭稿》、林豪《嚴志稿》增補與陳培桂接力出版下,《淡水廳志》成為淡水廳設治以來第一部專志,可視作道光朝以降,官民共同修志之活動成果。《淡水廳志》內容反映十八世紀中葉至十九世紀中葉臺灣開港後,北臺灣重要性大幅提升關鍵時期裡,既有制度實踐成果與調整歷程、區域社會形成、拓墾開發經緯、及重要事件紀錄之蒐集盤點,大幅填補此段北部乃至東部臺灣之歷史空白。
二、臺灣自清康熙年間以降,府、縣、廳志等方志至少修纂33部,然經百年天災人禍,又古籍雕版皆為木質,保存不易,現多蕩然無存。惟《淡水廳志》仍留下大量雕版,原版應有273片,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220片,乃保存數量最多者。
《淡水廳志》鐫刻工作由福州陳文鳴接辦,為目前極稀少且完整由官府出版、民間出資,福建募工來臺印刷之代表性地方志雕版,此具體反映連橫所述當時臺灣「府、縣各誌則募工來刻」之印刷技術傳入模式。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淡水廳志》木雕版與現行刊本比對後多存:未出版之刊刻明細雕版(19980012585b面),可瞭解方志刊印工項、支出明細及錢幣計價單位等環節;作廢原版「卷五學校第二十一頁」(19980012485a面)完整但正式刊印不用,另修改內容重刻新版(19980012486a面),可瞭解文稿修改與刻板作業連動關係;及書簽雕版2面(19980012485b面、19980012593b面)、函套標簽(19980012560a面)等,皆提供各刊本前所未見之資訊,為《淡水廳志》出版留下珍貴記錄,亦證明雕版有獨立於刊本外之文獻價值。
三、清領時期官修地方志非常態性,大致臨時開局修志,書成局撤,其雕版刊印方式,往往鮮為人知。《淡水廳志》木雕版存世,成為探究清代官民同修臺灣方志活動工作型態、資本管理、產業空間甚至官紳互動網絡等之重要物質線索。
往昔臺地修志以分志體為主,正史體例於臺灣方志中,則首見於陳培桂《淡水廳志》。陳培桂將前廳志稿本刪減整併,改為圖、志、表、傳、考等五類,加上附錄文徵、志餘,最終出版共十六卷,其體例綱目與當時臺地已修諸志均有所不同。此獨特體例影響其後修纂光緒《苗栗縣志》以至明治《新竹縣志初稿》、《苑裡志》及《樹杞林志》等北臺灣志書;亦提供日治初期本地士人修志時重要的寫作與知識結構,使《淡水廳志》成為關鍵跨時代傳統的地方志。 法令依據 第3條第3、5、6款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南投縣 distName : 南投市 address : 光明一路254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03-15/258f3e3e-da91-4c5f-8a7f-51f5db8320fd/19980012427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03-15/258f3e3e-da91-4c5f-8a7f-51f5db8320fd/19980012427.jpg name 19980012427 代表圖像來源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保管單位 1: name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古物所在地 1: name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saveSpace : 博物館、圖書館 saveSpaceIdentity : 無文資身分 address : 南投縣南投市光明一路254號 數量 220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受贈 出處或來源說明 推測林衡道任省文獻會主委(1977-1982)期間捐贈。 保存現狀 保存狀況良好。 綜合描述 (空) 作者 (空) 年代 1870年-1871年 尺寸 約長27.9、寬20.4、厚1.5 材質 木 保存環境 庫房或展覽空間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文授資局物字第 11330025981號 registerDate : 2024-03-15 09:49:53.15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240315000001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4-03-15/802f7177-3deb-4bf4-8891-a5273f321351/公告(《淡水廳志》木雕版).pdf 2: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4-03-15/07d6a338-418e-4934-bfb4-10aff1d4264d/重要古物公告表(《淡水廳志》木雕版).pdf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402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177777 repImgId 253986
根據識別碼 20240315000001 找到的相關資料
作者: 孫定邦 | 指導教授: 李建緯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3 | 論文名稱(外文): The study about Taiwan wood block in Qing Dynasty local chronicle --example of “The Annals of Tansui... | 系所名稱: 歷史與文物研究所 | 學校名稱: 逢甲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作者: 孫定邦 | 指導教授: 李建緯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3 | 論文名稱(外文): The study about Taiwan wood block in Qing Dynasty local chronicle --example of “The Annals of Tansui... | 系所名稱: 歷史與文物研究所 | 學校名稱: 逢甲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 搜尋所有 淡水廳志 木雕版 ... ]
在『文資局古物』資料集內搜尋:
與《淡水廳志》木雕版同分類的文資局古物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宋嘉定己卯(十二年,1219)真德秀溫陵郡齋刊宋末元明初遞修本。
撰者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別號紫陽,婺源人。紹興十八年(1148)進士。考亭為講學之所,故人稱考亭學派...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松江刊本。
撰者陳桱(生卒年未詳)字子經,奉化人。元末寓長洲,明初累官翰林學士,以非罪死。
此書法乎《綱目》,起宋迄元,概用宋紀之凡,參取遼金之要,有朱筆圈點。卷二十四尾... | 保存現狀: 有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皇慶間(1312-1313)建安陳氏餘慶堂刊本。
撰者劉時舉(生卒年未詳),淳祐(1241-1253)為太學生,累官通直郎、戶部架閣、國史實錄院編修官。
此元坊間所刻書,增補諸儒議論、南宋編年... | 保存現狀: 第2冊有虫蛀。經2次修裱,保存狀況良好。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南宋建刊巾箱本。
本書編年紀事,分類記載了南宋高宗、孝宗兩朝的君臣言行,可作為研究南宋政治史之參考。書上各頁左上欄外記帝名年號,書中附刻圈點,卷首有中興兩朝聖政分類事目,書眉處附刻簡明分類事目,便利...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洪武丁丑(三十年,1397)建安書堂刊本。
編者張九韶(生卒年未詳)字美和,後以字行。臨江人。元末累舉不仕。洪武三年(1370),以薦為縣學教諭,遷國子助教,改翰林編修,致仕歸。
此明初坊刻,傳... | 保存現狀: 有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崇禎六年(1633)刊本。
編者許重熙(1592?-1661?),南直隸常熟人。
編年體明代史書。全書記嘉靖以來五朝史事,書中多有論斷,以明得失。如作者序稱明天啟後,以國事為諱忌,莫知所則傚,於... | 保存現狀: 有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內府朱格寫本。
撰者楊溥(1372-1446),字弘濟,湖廣石首人。建文二年(1400)進士,明朝內閣首輔、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諡文定。
明內府寫本皇帝實錄之一,具保存及參考價值。此本為太宗實錄... | 保存現狀: 無蟲蛀。(未經修裱,書況良好。)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翰林院紅格鈔本。
撰者陳文(1405-1468)字安簡,號褧齋,廬陵人。正統元年(1436)進士,累官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卒諡莊靖。
明翰林院紅格鈔本皇帝實錄之一,具保存及參考價值。此本為... | 保存現狀: 無虫蛀。未經修裱,書況良好。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宋寶祐丁巳(五年,1257)趙與□湖州刊本。
編者袁樞(1131-1205),字機仲,建安人,孝宗隆興元年(1163)進士。南宋史學家。
此書依據《通鑑》原文,分事立目,分類編排,專以記事為主,每一事...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至正十四年(1354)嘉興路儒學刊本。
此書記錄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成王、康王、穆王、厲王和景王時代的歷史事件。是有關於中國先秦之史籍。
此為郡太守劉廷幹先世所藏,命刻版學宮,以廣諸生之聞見。書中...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部分書口處裂開,保存狀況良好。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天順間(1457-1464)著者手定朱絲欄底稿本。
此書考石浦衞族著名人物事蹟,遺文逸事,網羅不甚少。書既無傳,當是未刊之本。卷中硃筆數處,係葉氏手書。前扉頁有民國33年(1944)葉公綽手跋。
... | 保存現狀: 部分虫蛀,經修裱,每頁中間加襯紙;第2冊部頁面破損,正文缺字。保存狀況良好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宋乾道(1165-1173)淳熙(1174-1189)間婺州刊巾箱本。
作者陳彭年(961-1017)字永年,江西省南城縣人。北宋文學家、音韻學家。
《廣韻》又稱《大宋重修廣韻》,為現存一部重要韻... | 保存現狀: 部分虫蛀。經2次修裱,書況良好。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建刊本。
作者陳彭年(961-1017)字永年,江西省南城縣人。北宋文學家、音韻學家。
《廣韻》又稱《大宋重修廣韻》,為現存一部重要韻書,內收206韻,分為五卷。此書根據《切韻》、《唐韻》等韻書... | 保存現狀: 有虫蛀。新修裱,保存狀況良好。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前至元戊子(二十五年,1288)建安坊刊本。
宋高宗趙構(1107-1187),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遷第一任皇帝,在位35年,北宋皇帝宋徽宗第九子,曾被封為「康王」。
《千頃堂書目》著錄宋...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宋理宗元貞二年(1296)及大德三年(1299)修補本。
《四庫全書》著錄宋景定年間(1260-1264)郭守正增修校正本。館藏此書,經考知為未加入郭氏增修之原本,缺去聲一卷。
宋版古籍,罕見稀有...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第3冊經修裱;其餘冊次未經修裱,書況良好。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宋嘉定己卯(十二年,1219)真德秀溫陵郡齋刊宋末元明初遞修本。
撰者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別號紫陽,婺源人。紹興十八年(1148)進士。考亭為講學之所,故人稱考亭學派...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松江刊本。
撰者陳桱(生卒年未詳)字子經,奉化人。元末寓長洲,明初累官翰林學士,以非罪死。
此書法乎《綱目》,起宋迄元,概用宋紀之凡,參取遼金之要,有朱筆圈點。卷二十四尾... | 保存現狀: 有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皇慶間(1312-1313)建安陳氏餘慶堂刊本。
撰者劉時舉(生卒年未詳),淳祐(1241-1253)為太學生,累官通直郎、戶部架閣、國史實錄院編修官。
此元坊間所刻書,增補諸儒議論、南宋編年... | 保存現狀: 第2冊有虫蛀。經2次修裱,保存狀況良好。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南宋建刊巾箱本。
本書編年紀事,分類記載了南宋高宗、孝宗兩朝的君臣言行,可作為研究南宋政治史之參考。書上各頁左上欄外記帝名年號,書中附刻圈點,卷首有中興兩朝聖政分類事目,書眉處附刻簡明分類事目,便利...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洪武丁丑(三十年,1397)建安書堂刊本。
編者張九韶(生卒年未詳)字美和,後以字行。臨江人。元末累舉不仕。洪武三年(1370),以薦為縣學教諭,遷國子助教,改翰林編修,致仕歸。
此明初坊刻,傳... | 保存現狀: 有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崇禎六年(1633)刊本。
編者許重熙(1592?-1661?),南直隸常熟人。
編年體明代史書。全書記嘉靖以來五朝史事,書中多有論斷,以明得失。如作者序稱明天啟後,以國事為諱忌,莫知所則傚,於... | 保存現狀: 有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內府朱格寫本。
撰者楊溥(1372-1446),字弘濟,湖廣石首人。建文二年(1400)進士,明朝內閣首輔、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諡文定。
明內府寫本皇帝實錄之一,具保存及參考價值。此本為太宗實錄... | 保存現狀: 無蟲蛀。(未經修裱,書況良好。)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翰林院紅格鈔本。
撰者陳文(1405-1468)字安簡,號褧齋,廬陵人。正統元年(1436)進士,累官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卒諡莊靖。
明翰林院紅格鈔本皇帝實錄之一,具保存及參考價值。此本為... | 保存現狀: 無虫蛀。未經修裱,書況良好。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宋寶祐丁巳(五年,1257)趙與□湖州刊本。
編者袁樞(1131-1205),字機仲,建安人,孝宗隆興元年(1163)進士。南宋史學家。
此書依據《通鑑》原文,分事立目,分類編排,專以記事為主,每一事...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至正十四年(1354)嘉興路儒學刊本。
此書記錄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成王、康王、穆王、厲王和景王時代的歷史事件。是有關於中國先秦之史籍。
此為郡太守劉廷幹先世所藏,命刻版學宮,以廣諸生之聞見。書中...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部分書口處裂開,保存狀況良好。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天順間(1457-1464)著者手定朱絲欄底稿本。
此書考石浦衞族著名人物事蹟,遺文逸事,網羅不甚少。書既無傳,當是未刊之本。卷中硃筆數處,係葉氏手書。前扉頁有民國33年(1944)葉公綽手跋。
... | 保存現狀: 部分虫蛀,經修裱,每頁中間加襯紙;第2冊部頁面破損,正文缺字。保存狀況良好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宋乾道(1165-1173)淳熙(1174-1189)間婺州刊巾箱本。
作者陳彭年(961-1017)字永年,江西省南城縣人。北宋文學家、音韻學家。
《廣韻》又稱《大宋重修廣韻》,為現存一部重要韻... | 保存現狀: 部分虫蛀。經2次修裱,書況良好。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建刊本。
作者陳彭年(961-1017)字永年,江西省南城縣人。北宋文學家、音韻學家。
《廣韻》又稱《大宋重修廣韻》,為現存一部重要韻書,內收206韻,分為五卷。此書根據《切韻》、《唐韻》等韻書... | 保存現狀: 有虫蛀。新修裱,保存狀況良好。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前至元戊子(二十五年,1288)建安坊刊本。
宋高宗趙構(1107-1187),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遷第一任皇帝,在位35年,北宋皇帝宋徽宗第九子,曾被封為「康王」。
《千頃堂書目》著錄宋...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宋理宗元貞二年(1296)及大德三年(1299)修補本。
《四庫全書》著錄宋景定年間(1260-1264)郭守正增修校正本。館藏此書,經考知為未加入郭氏增修之原本,缺去聲一卷。
宋版古籍,罕見稀有...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第3冊經修裱;其餘冊次未經修裱,書況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