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澳祖師廟「一方之庇」匾
- 文資局古物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個案名稱文澳祖師廟「一方之庇」匾的級別名稱是一般古物, 所屬主管機關是澎湖縣政府, 指定/登錄理由是1、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祖師廟創建早,而得首位澎湖的通判王仁贈匾,除了佐證廟史之久,遠甚於雍正年間之設通判,也說明該廟早受守土要員的重視。 2、具有地方重要人物或歷史事件之深厚淵源者:澎湖首位通判參與澎湖民間信仰活動的首件可稽考的事蹟,「一方之庇」的..., 保存現狀是狀況穩定 匾主結構穩固,木板拼接處有裂痕,上下邊緣有黑色漆層遺失,貼金大字金箔有磨損,並出現黑色漆層,貼金字局部區域有金箔連同黑色漆層遺失,出現木基底,背面無漆層,但有眾多鐵釘。.

案件編號20240319000009
個案名稱文澳祖師廟「一方之庇」匾
級別代碼6.1.1
級別名稱一般古物
總類

1:

code : G3
name : 圖書文獻及影音資料
典藏或財產編號STG00652-P-107-0001
評定基準

1:

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

2:

有地方重要人物或歷史事件之深厚淵源者

3:

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者
指定/登錄理由1、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祖師廟創建早,而得首位澎湖的通判王仁贈匾,除了佐證廟史之久,遠甚於雍正年間之設通判,也說明該廟早受守土要員的重視。 2、具有地方重要人物或歷史事件之深厚淵源者:澎湖首位通判參與澎湖民間信仰活動的首件可稽考的事蹟,「一方之庇」的歷史價值十分重要。 3、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者:清朝初期治理澎湖文官設通判於文澳,並建城隍廟,二者近於祖師廟,彼此關係當屬密切,而王仁通判贈匾的事實,適足為證。
法令依據第2條第1、2、3款
所屬主管機關澎湖縣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address : 西文里34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03-19/aae6c23e-94af-4172-8cef-a59d8523bc3c/文澳祖師廟「一方之庇」匾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03-19/aae6c23e-94af-4172-8cef-a59d8523bc3c/文澳祖師廟「一方之庇」匾.jpg

name

文澳祖師廟「一方之庇」匾
代表圖像來源〈澎湖縣百年歷史廟宇及教堂文物普查計畫(二)‧成果報告〉
保管單位

1:

name : 文OOOO
古物所在地

1:

name : 文OOOO
saveSpace : 寺廟
saveSpaceIdentity : 無文資身分
address : 澎湖縣馬公市西文里34號
數量1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受贈
出處或來源說明1729年澎湖首任通判王仁
保存現狀狀況穩定 匾主結構穩固,木板拼接處有裂痕,上下邊緣有黑色漆層遺失,貼金大字金箔有磨損,並出現黑色漆層,貼金字局部區域有金箔連同黑色漆層遺失,出現木基底,背面無漆層,但有眾多鐵釘。
綜合描述1、匾面施黑漆,四片拼接而成,無框,頂有2鉤,旁有二清代舊鉤。中行字斜刀白描鉤邊「一方之庇」,字有破鋒貼金,「之」、「庇」兩字中及下款右上處有起甲。上下款陰刻填金,上款「雍正七年嵗次己酉陽月吉旦」下款「燕山王仁敬立」,後落有二方印款,但因黑漆覆蓋字不清,上為「燕山」,下為「松亭」。以目視觀察面板漆層,可發現原有木基底上方漆層有螺鈿,但無法判斷螺鈿底色,螺鈿上層,有白色打底層與黑色漆層,黑色漆層上方還有一次白色打底層與黑色漆層。中行貼金區域,無法觀察木基底上方漆層,可以發現白色打底層、黑色漆層、紅色貼金漆、金箔,上方再一次白色打底層、黑色漆層、黃色貼金漆、金箔。 2、《澎湖紀略》:王仁 順天大興縣人,由吏員考職經歷。於康熙五十七年遵欽奉上諭事例,具呈兵部,急公自備鞍馬、行糧,運米幫駝,議敘選授漳州府通判,調任澎湖。於雍正六年五月到任,至雍正八年五月二年俸滿;自雍正九年正月新任梁到任協辦起、至本年七月止,協辦期滿離任。《澎湖紀略》記載:祖師廟,廟在廳治之西半里許。康熙年間建。乾隆二十九年,里人重修。澎湖於雍正5(1727)年將原本的巡檢司裁撤,而升格改設澎湖海防糧補廳,置六品通判一職,負責稽查海口、徵收錢糧,意味澎湖正式設治,而匾額上的落款者王仁,就是澎湖設治後的首任通判,在澎湖的歷史中有其象徵地位。文澳祖師廟的確切創建之年已無法可考,或許雍正年間可能有一次小型修繕,也因此才有通判王仁所獻的「一方之庇」匾,也可能僅是單純作為守土官員到任的敬匾。但其重要價值乃在於是文職守土官員,所參與澎湖信仰活動的第一件可考史料,象徵祖師爺的靈驗獲得來自官方的認可。另外民國七十六年「本宮奉祀清水祖師傳記」碑,則寫道一則傳說:「雍正七年,燕山王仁在澎為官,其夫人染病不起,曾經祖師施方救治,幸一幅見效,乃酧謝一方之庇木匾,現仍掛宮內」。 3、以澎湖通判署與祖師廟相鄰,首任通判王仁於到任後為求得民心,也為個人心靈寄託,而與里人同祀清水祖師,甚至可能捐銀修建。故本匾之歷史訊息有其史事代表性,也具有地方重要人物或歷史事件之深厚淵源,且可能與同時間文澳城隍廟的創建有關,意味清代海疆的守土官員,會透過參與地方信仰活動安穩民心,甚至仰賴當地居民協助其通判衙署、城隍廟的修建,反映當地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且落款為雍正年間的匾額實為澎湖少見,為數量稀少者。更有地方加附於匾額一則有官於王仁夫人重病,而由祖師爺治癒的靈驗傳說,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
年代1729年
尺寸匾寬173公分、高58.8公分、厚2.7公分
材質
保存環境半開放空間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府授文博字第1123702174號
registerDate : 2023-07-06 00:00:00.0

2: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officialDocNo : 府授文博字第1133700325號
registerDate : 2024-02-16 00:00:00.0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240319000009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4-03-19/f72f3f0f-95e4-454a-a4e9-9d5932fdc56e/1120706_清風閣等12案指定一般古物-公告.pdf

2: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4-03-19/f993edc7-e34f-44c1-80e6-2073e8467ee2/1130216_更正公告.pdf
主管機關名稱澎湖縣政府
主管機關單位博物館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澎湖縣馬公市新生路327號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6-9210405#6408
repImgId254184

案件編號

20240319000009

個案名稱

文澳祖師廟「一方之庇」匾

級別代碼

6.1.1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總類

1:

code : G3
name : 圖書文獻及影音資料

典藏或財產編號

STG00652-P-107-0001

評定基準

1:

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

2:

有地方重要人物或歷史事件之深厚淵源者

3:

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者

指定/登錄理由

1、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祖師廟創建早,而得首位澎湖的通判王仁贈匾,除了佐證廟史之久,遠甚於雍正年間之設通判,也說明該廟早受守土要員的重視。 2、具有地方重要人物或歷史事件之深厚淵源者:澎湖首位通判參與澎湖民間信仰活動的首件可稽考的事蹟,「一方之庇」的歷史價值十分重要。 3、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者:清朝初期治理澎湖文官設通判於文澳,並建城隍廟,二者近於祖師廟,彼此關係當屬密切,而王仁通判贈匾的事實,適足為證。

法令依據

第2條第1、2、3款

所屬主管機關

澎湖縣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address : 西文里34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03-19/aae6c23e-94af-4172-8cef-a59d8523bc3c/文澳祖師廟「一方之庇」匾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03-19/aae6c23e-94af-4172-8cef-a59d8523bc3c/文澳祖師廟「一方之庇」匾.jpg

name

文澳祖師廟「一方之庇」匾

代表圖像來源

〈澎湖縣百年歷史廟宇及教堂文物普查計畫(二)‧成果報告〉

保管單位

1:

name : 文OOOO

古物所在地

1:

name : 文OOOO
saveSpace : 寺廟
saveSpaceIdentity : 無文資身分
address : 澎湖縣馬公市西文里34號

數量

1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受贈

出處或來源說明

1729年澎湖首任通判王仁

保存現狀

狀況穩定 匾主結構穩固,木板拼接處有裂痕,上下邊緣有黑色漆層遺失,貼金大字金箔有磨損,並出現黑色漆層,貼金字局部區域有金箔連同黑色漆層遺失,出現木基底,背面無漆層,但有眾多鐵釘。

綜合描述

1、匾面施黑漆,四片拼接而成,無框,頂有2鉤,旁有二清代舊鉤。中行字斜刀白描鉤邊「一方之庇」,字有破鋒貼金,「之」、「庇」兩字中及下款右上處有起甲。上下款陰刻填金,上款「雍正七年嵗次己酉陽月吉旦」下款「燕山王仁敬立」,後落有二方印款,但因黑漆覆蓋字不清,上為「燕山」,下為「松亭」。以目視觀察面板漆層,可發現原有木基底上方漆層有螺鈿,但無法判斷螺鈿底色,螺鈿上層,有白色打底層與黑色漆層,黑色漆層上方還有一次白色打底層與黑色漆層。中行貼金區域,無法觀察木基底上方漆層,可以發現白色打底層、黑色漆層、紅色貼金漆、金箔,上方再一次白色打底層、黑色漆層、黃色貼金漆、金箔。 2、《澎湖紀略》:王仁 順天大興縣人,由吏員考職經歷。於康熙五十七年遵欽奉上諭事例,具呈兵部,急公自備鞍馬、行糧,運米幫駝,議敘選授漳州府通判,調任澎湖。於雍正六年五月到任,至雍正八年五月二年俸滿;自雍正九年正月新任梁到任協辦起、至本年七月止,協辦期滿離任。《澎湖紀略》記載:祖師廟,廟在廳治之西半里許。康熙年間建。乾隆二十九年,里人重修。澎湖於雍正5(1727)年將原本的巡檢司裁撤,而升格改設澎湖海防糧補廳,置六品通判一職,負責稽查海口、徵收錢糧,意味澎湖正式設治,而匾額上的落款者王仁,就是澎湖設治後的首任通判,在澎湖的歷史中有其象徵地位。文澳祖師廟的確切創建之年已無法可考,或許雍正年間可能有一次小型修繕,也因此才有通判王仁所獻的「一方之庇」匾,也可能僅是單純作為守土官員到任的敬匾。但其重要價值乃在於是文職守土官員,所參與澎湖信仰活動的第一件可考史料,象徵祖師爺的靈驗獲得來自官方的認可。另外民國七十六年「本宮奉祀清水祖師傳記」碑,則寫道一則傳說:「雍正七年,燕山王仁在澎為官,其夫人染病不起,曾經祖師施方救治,幸一幅見效,乃酧謝一方之庇木匾,現仍掛宮內」。 3、以澎湖通判署與祖師廟相鄰,首任通判王仁於到任後為求得民心,也為個人心靈寄託,而與里人同祀清水祖師,甚至可能捐銀修建。故本匾之歷史訊息有其史事代表性,也具有地方重要人物或歷史事件之深厚淵源,且可能與同時間文澳城隍廟的創建有關,意味清代海疆的守土官員,會透過參與地方信仰活動安穩民心,甚至仰賴當地居民協助其通判衙署、城隍廟的修建,反映當地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且落款為雍正年間的匾額實為澎湖少見,為數量稀少者。更有地方加附於匾額一則有官於王仁夫人重病,而由祖師爺治癒的靈驗傳說,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

年代

1729年

尺寸

匾寬173公分、高58.8公分、厚2.7公分

材質

保存環境

半開放空間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府授文博字第1123702174號
registerDate : 2023-07-06 00:00:00.0

2: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officialDocNo : 府授文博字第1133700325號
registerDate : 2024-02-16 00:00:00.0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240319000009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4-03-19/f72f3f0f-95e4-454a-a4e9-9d5932fdc56e/1120706_清風閣等12案指定一般古物-公告.pdf

2: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4-03-19/f993edc7-e34f-44c1-80e6-2073e8467ee2/1130216_更正公告.pdf

主管機關名稱

澎湖縣政府

主管機關單位

博物館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新生路327號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6-9210405#6408

repImgId

254184

根據識別碼 20240319000009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240319000009 資料。

[ 搜尋所有 20240319000009 ... ]

根據名稱 文澳祖師廟 一方之庇 匾 找到的相關資料

文澳祖師廟「千江明月」匾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澎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有地方重要人物或歷史事件之深厚淵源者:乾隆20餘年澎湖通判張埰立匾,同治3年文澳南甲弟子莊典一同具名於匾上,顯現該匾受重視而修復,且留下相關人名,可為宮廟歷史和地方人物聯結的研究課題。 2、能反... | 保存現狀: 狀況穩定 木匾主結構穩固,木板拼接處有裂痕,表面保護漆與黑色漆層有細裂痕,上下邊緣有黑色漆層遺失,貼金大字局部區域,金箔有磨損,並出現黑色漆層,背面無漆層,但拼接區域有鐵釘斜向釘著固定木板。兩側端面有...

@ 文資局古物

文澳祖師廟「千江明月」匾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澎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有地方重要人物或歷史事件之深厚淵源者:乾隆20餘年澎湖通判張埰立匾,同治3年文澳南甲弟子莊典一同具名於匾上,顯現該匾受重視而修復,且留下相關人名,可為宮廟歷史和地方人物聯結的研究課題。 2、能反... | 保存現狀: 狀況穩定 木匾主結構穩固,木板拼接處有裂痕,表面保護漆與黑色漆層有細裂痕,上下邊緣有黑色漆層遺失,貼金大字局部區域,金箔有磨損,並出現黑色漆層,背面無漆層,但拼接區域有鐵釘斜向釘著固定木板。兩側端面有...

@ 文資局古物

[ 搜尋所有 文澳祖師廟 一方之庇 匾 ... ]

在『文資局古物』資料集內搜尋:


與文澳祖師廟「一方之庇」匾同分類的文資局古物

聖朝名世考(明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萬曆間(1573-1620)原刊本。 此書記有明一代得人之盛,凡二百七十有奇。明王三才序稱「作是考者,誇詡昭代之多良臣,而愚因以奉揚聖朝之皆明主也」云云,亦可供研究明代朝廷用人之參考。 明代原刊... | 保存現狀: 第10冊部分虫蛀。未經修裱,書況良好。

遼左六忠述(明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末刊本。 編者何如召(生卒年不詳),字元奭,雲間人。 明陳繼儒為此書撰序,稱:「遼左之役,徵師轉餉幾突天下,巧將逃卒皆得生,而六君子獨死。士大夫橫議空談,或責其輕進,而六君子有口莫辨,非何元奭如... | 保存現狀: 無虫蛀,未經修裱。書況良好。

鄂國金佗稡編(元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西湖書院刊本。 編者岳珂(1189-1243),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湯陰人,岳飛之孫,南宋文學家。 此書舊刊於宋嘉定(1208-1224)至紹定(1228-1233)年... | 保存現狀: 有虫蛀。經修裱,保存狀況良好。

忠義錄(明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正統五年(1440)四明袁氏家刊本。 撰者袁忠徹(1377-1459),字靜思,鄞縣人。好學,博涉多聞,藏書甚豐,築有瞻袞堂藏書樓。 此書內容為作者撰其先人宋季忠臣袁鏞英烈殉國事蹟,輯錄有關的贊、傳...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保存狀況良好。

南史(元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大德丙午(十年,1306)廣德路儒學刊明印本。 撰者李延壽(生卒年未詳),字邏齡,唐朝相州人,貞觀中官御史臺主簿,直國史。 此書為記載南朝宋、齊、梁、陳四國史事的紀傳體史書。末卷末葉版心下方刻「...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隋書(元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大德間(1297-1307)饒州路儒學刊明印本。 撰者魏徵(580-643),字玄成,唐鉅鹿人,封鄭國公,諡文貞,以直諫敢言著稱,是中國史上極負盛名的諫臣。 此書記載梁、陳、北齊、北周和隋五朝史... | 保存現狀: 有虫蛀,經2次修裱。保存狀況良好。

唐書(宋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南宋中期建安魏仲立宅刊本。 撰者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諡文忠,北宋廬陵人,儒學家、文學家、政治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安陸人,文...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五代史記(宋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南宋初刊宋修本。 撰者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諡文忠,北宋廬陵人,儒學家、文學家、政治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徐無黨(1024-1086),浙江永康人,宋仁宗時登進士第...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兩漢刊誤補遺(舊鈔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舊鈔本。 作者吳仁傑(生卒年未詳),字斗南,號螙隱,又號蠹豪,洛陽人。博洽經史,講學於朱熹之門。登淳熙(1174-1189)進士第,仕至國子學錄。 由書中每卷尾題前有鮑廷博校畢字樣及封面所題書名,...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資治通鑑目錄(宋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南宋初刊宋元遞修本。 編者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號迂叟。陝州夏縣人,世稱涑水先生,諡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主持編纂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 《資治通鑑》... | 保存現狀: 無虫蛀。未經修裱,書況良好。

通鑑地理通釋(元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後至元七年(1341)慶元路儒學刊玉海附刻本。 撰者王應麟(1223-1296),字伯厚,號厚齋,浙江鄞縣人。淳祐元年(1241)進士,度宗即位,累遷禮部尚書。 撰者於卷首云:「言地理者,難於言... | 保存現狀: 有虫蛀。經修裱,書況尚稱良好。

資治通鑑綱目(宋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宋嘉定己卯(十二年,1219)真德秀溫陵郡齋刊宋末元明初遞修本。 撰者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別號紫陽,婺源人。紹興十八年(1148)進士。考亭為講學之所,故人稱考亭學派...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通鑑續編(元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松江刊本。 撰者陳桱(生卒年未詳)字子經,奉化人。元末寓長洲,明初累官翰林學士,以非罪死。 此書法乎《綱目》,起宋迄元,概用宋紀之凡,參取遼金之要,有朱筆圈點。卷二十四尾... | 保存現狀: 有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續宋中興編年資治通鑑(元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皇慶間(1312-1313)建安陳氏餘慶堂刊本。 撰者劉時舉(生卒年未詳),淳祐(1241-1253)為太學生,累官通直郎、戶部架閣、國史實錄院編修官。 此元坊間所刻書,增補諸儒議論、南宋編年... | 保存現狀: 第2冊有虫蛀。經2次修裱,保存狀況良好。

增入名儒講義皇宋中興兩朝聖政(宋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南宋建刊巾箱本。 本書編年紀事,分類記載了南宋高宗、孝宗兩朝的君臣言行,可作為研究南宋政治史之參考。書上各頁左上欄外記帝名年號,書中附刻圈點,卷首有中興兩朝聖政分類事目,書眉處附刻簡明分類事目,便利...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聖朝名世考(明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萬曆間(1573-1620)原刊本。 此書記有明一代得人之盛,凡二百七十有奇。明王三才序稱「作是考者,誇詡昭代之多良臣,而愚因以奉揚聖朝之皆明主也」云云,亦可供研究明代朝廷用人之參考。 明代原刊... | 保存現狀: 第10冊部分虫蛀。未經修裱,書況良好。

遼左六忠述(明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末刊本。 編者何如召(生卒年不詳),字元奭,雲間人。 明陳繼儒為此書撰序,稱:「遼左之役,徵師轉餉幾突天下,巧將逃卒皆得生,而六君子獨死。士大夫橫議空談,或責其輕進,而六君子有口莫辨,非何元奭如... | 保存現狀: 無虫蛀,未經修裱。書況良好。

鄂國金佗稡編(元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西湖書院刊本。 編者岳珂(1189-1243),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湯陰人,岳飛之孫,南宋文學家。 此書舊刊於宋嘉定(1208-1224)至紹定(1228-1233)年... | 保存現狀: 有虫蛀。經修裱,保存狀況良好。

忠義錄(明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明正統五年(1440)四明袁氏家刊本。 撰者袁忠徹(1377-1459),字靜思,鄞縣人。好學,博涉多聞,藏書甚豐,築有瞻袞堂藏書樓。 此書內容為作者撰其先人宋季忠臣袁鏞英烈殉國事蹟,輯錄有關的贊、傳...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保存狀況良好。

南史(元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大德丙午(十年,1306)廣德路儒學刊明印本。 撰者李延壽(生卒年未詳),字邏齡,唐朝相州人,貞觀中官御史臺主簿,直國史。 此書為記載南朝宋、齊、梁、陳四國史事的紀傳體史書。末卷末葉版心下方刻「...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隋書(元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大德間(1297-1307)饒州路儒學刊明印本。 撰者魏徵(580-643),字玄成,唐鉅鹿人,封鄭國公,諡文貞,以直諫敢言著稱,是中國史上極負盛名的諫臣。 此書記載梁、陳、北齊、北周和隋五朝史... | 保存現狀: 有虫蛀,經2次修裱。保存狀況良好。

唐書(宋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南宋中期建安魏仲立宅刊本。 撰者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諡文忠,北宋廬陵人,儒學家、文學家、政治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安陸人,文...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五代史記(宋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南宋初刊宋修本。 撰者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諡文忠,北宋廬陵人,儒學家、文學家、政治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徐無黨(1024-1086),浙江永康人,宋仁宗時登進士第...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兩漢刊誤補遺(舊鈔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舊鈔本。 作者吳仁傑(生卒年未詳),字斗南,號螙隱,又號蠹豪,洛陽人。博洽經史,講學於朱熹之門。登淳熙(1174-1189)進士第,仕至國子學錄。 由書中每卷尾題前有鮑廷博校畢字樣及封面所題書名,...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資治通鑑目錄(宋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南宋初刊宋元遞修本。 編者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號迂叟。陝州夏縣人,世稱涑水先生,諡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主持編纂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 《資治通鑑》... | 保存現狀: 無虫蛀。未經修裱,書況良好。

通鑑地理通釋(元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後至元七年(1341)慶元路儒學刊玉海附刻本。 撰者王應麟(1223-1296),字伯厚,號厚齋,浙江鄞縣人。淳祐元年(1241)進士,度宗即位,累遷禮部尚書。 撰者於卷首云:「言地理者,難於言... | 保存現狀: 有虫蛀。經修裱,書況尚稱良好。

資治通鑑綱目(宋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宋嘉定己卯(十二年,1219)真德秀溫陵郡齋刊宋末元明初遞修本。 撰者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別號紫陽,婺源人。紹興十八年(1148)進士。考亭為講學之所,故人稱考亭學派...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通鑑續編(元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松江刊本。 撰者陳桱(生卒年未詳)字子經,奉化人。元末寓長洲,明初累官翰林學士,以非罪死。 此書法乎《綱目》,起宋迄元,概用宋紀之凡,參取遼金之要,有朱筆圈點。卷二十四尾... | 保存現狀: 有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續宋中興編年資治通鑑(元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元皇慶間(1312-1313)建安陳氏餘慶堂刊本。 撰者劉時舉(生卒年未詳),淳祐(1241-1253)為太學生,累官通直郎、戶部架閣、國史實錄院編修官。 此元坊間所刻書,增補諸儒議論、南宋編年... | 保存現狀: 第2冊有虫蛀。經2次修裱,保存狀況良好。

增入名儒講義皇宋中興兩朝聖政(宋刊本)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南宋建刊巾箱本。 本書編年紀事,分類記載了南宋高宗、孝宗兩朝的君臣言行,可作為研究南宋政治史之參考。書上各頁左上欄外記帝名年號,書中附刻圈點,卷首有中興兩朝聖政分類事目,書眉處附刻簡明分類事目,便利... | 保存現狀: 無虫蛀。經修裱,書況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