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市天后宮天上聖母、宮娥、千順將軍泥塑組像
- 文資局古物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個案名稱苗栗市天后宮天上聖母、宮娥、千順將軍泥塑組像的級別名稱是一般古物, 所屬主管機關是苗栗縣政府, 指定/登錄理由是1. 這組泥塑像係民國41年重建,反映民國40年民間信仰重建時粧塑神像之傳說。 2. 聖母與宮娥造像面容溫婉嫻雅,身形比例協調,千順將軍相貌威嚴,身形魁武壯碩,姿態生動,泥塑及粉線工藝精湛細緻,極具時代特色。 3. 彭木泉上承福州渡台佛師林福清,下啟林增桶藝師,其作品可視為二十世紀中葉臺灣中部客籍福..., 保存現狀是表面罩金層仍保持穩定,平日因著織品神襖之故,使積塵的狀況多出現於未受遮蔽處。.

案件編號20240701000001
個案名稱苗栗市天后宮天上聖母、宮娥、千順將軍泥塑組像
級別代碼6.1.1
級別名稱一般古物
總類

1:

code : G2
name : 生活及儀禮器物
典藏或財產編號12
評定基準

1:

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

2:

具有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

3:

對地方或族群知識、技術或流派發展具影響或意義
指定/登錄理由1. 這組泥塑像係民國41年重建,反映民國40年民間信仰重建時粧塑神像之傳說。 2. 聖母與宮娥造像面容溫婉嫻雅,身形比例協調,千順將軍相貌威嚴,身形魁武壯碩,姿態生動,泥塑及粉線工藝精湛細緻,極具時代特色。 3. 彭木泉上承福州渡台佛師林福清,下啟林增桶藝師,其作品可視為二十世紀中葉臺灣中部客籍福州派泥塑妝佛工藝之代表。
法令依據第2條第1、4、6款
所屬主管機關苗栗縣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苗栗縣
distName : 苗栗市
address : 中正路798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5-04-11/63eaf59b-9ef9-42d3-90b3-ba8d2bcec2e1/苗栗市天后宮天上聖母、宮娥、千順將軍泥塑組像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5-04-11/63eaf59b-9ef9-42d3-90b3-ba8d2bcec2e1/苗栗市天后宮天上聖母、宮娥、千順將軍泥塑組像.jpg

name

苗栗市天后宮天上聖母、宮娥、千順將軍泥塑組像
代表圖像來源攝影時間:民國113年(2024)12月11日 攝影者:李建緯
保管單位

1:

name : 苗OOOO
古物所在地

1:

name : 苗OOOO
saveSpace : 寺廟
saveSpaceIdentity : 無文資身分
address : 苗栗縣苗栗市中正路798號
數量5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既存(繼承)
保存現狀表面罩金層仍保持穩定,平日因著織品神襖之故,使積塵的狀況多出現於未受遮蔽處。
綜合描述天上聖母神像1件,材料泥質,規格:縱168.6公分、橫88.9公分、深81.4公分,現置於苗栗天后宮3樓鐘樓,維持敬奉行為,作為寺廟文物崇拜敬奉類使用。 天上聖母神像,粧佛工藝塑造,法身造像坐體椅座式,雙手抱於胸前覆佛巾,持玉圭,俗稱朝天體,垂足倚坐龍頭扶手圈椅,足履弓鞋踩於卷草腳踏几。寂靜相開臉,頭戴挽垂髻,戴九旈冕冠,加飾絨球及珠飾,并戴耳環;衣褶紋樣以漆泥線裝飾,勾勒祥雲、牡丹、卷草、昇龍等紋樣,可觀察有明顯線頭及收尾,為俗稱粉線之工法,除漆泥線外,亦裝飾有水銀鏡及玻璃珠;衣褶、披帛自然垂墜,展現層層衣物堆疊之感,置於高束腰螭虎吞腳臺座,底部墊有平足臺座,表面髹朱漆,四周髹黑漆。平日著織品神襖,頭戴織品奉帽,奉祀於苗栗天后宮3樓鐘樓內,作為神像持續敬奉。 千順將軍像的形態採用「站體行姿式」,胸部、腰部及下盤形成三段曲線,衣褶也隨之扭轉。千里眼將軍右手高舉遮眼,左手握著短戟;順風耳將軍左手平舉指耳,右手握著板斧,此為常見的造像形態。兩位將軍雙足前後平踏台座,扭腰向前望。他們的臉部表情呈現岔怒相,頭戴戒箍且上飾有圓牌,頭髮披在後頸,雙目圓睜,雙眉緊蹙,面部以粉線裝飾七星。千里眼將軍頭頂有雙角,膚色為青色,開口可見獠牙;順風耳將軍頭頂有單角,膚色為紅色,閉口亦可見獠牙。他們身著半袖開襟衫,衣衫在胸前打結,肋骨外露,衣褶垂墜,風帶飛舞。衣服上以粉線裝飾蟒龍、祥雲及江海崖子圖案。他們腰間繫著大帶,穿著獸首裙甲和楎甲,甲面上繪有魚鱗圖案,腳戴吊腿,上頭以粉線裝飾花卉、卷草等圖案,雙足赤裸並平踏台座。二位將軍身穿盔甲,揮舞武器,雙足赤裸平踏在站台上,風帶飛舞並從肩膀垂落至台座。此外,為了分散站立神像的壓力,彭師創作出雲朵托起衣襬,形成四個支點:雙足、風帶以及雲朵,這避免了神像因為僅雙足支撐,產生傾斜或倒塌的情況。 月扇宮娥站立於媽祖右側,日扇宮娥則站立於媽祖左側。她們兩位均以淡淡微笑呈現出年輕少婦的形象,這般形象緩和了兩位將軍的威武震懾感,亦突顯出媽祖親和的一面。她們的臉部膚色與媽祖一樣呈現「粉臉」。彭師以接近寫實的手法,塑造了這兩位約30歲的侍女,她們淡淡微笑、端莊且穩重,站立在媽祖兩側,更加突顯媽祖親和的形象。她們髮頂高挽,結成雁尾髻,頭戴七星額子,額子上加掛流蘇,身著盤領大袖袍,外罩比甲,肩部的雲紋和花卉以及卷草圖案都是用粉線勾勾勒出來。她們手中持有羽扇,扇柄由木頭製成,扇面是錫製並上色。她們以站立姿勢呈現,腳著襪鞋,雙足平踏在一個四足的平頭方形台座上,座頂部為紅色,其他部分則為黑色。
年代1952
尺寸天上聖母:縱168.6㎝×橫88.9㎝×深81.4㎝ 龍爿宮娥:縱117.6㎝×橫47.4㎝×深40.7㎝ 虎爿宮娥:縱119.4㎝×橫39.8㎝×深33.9㎝ 千里眼將軍:縱159㎝×橫66.9㎝×深48.1㎝ 順風耳將軍:縱151.1㎝×橫85.1㎝×深62.9㎝
材質泥質
保存環境庫房或展覽空間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府文資字第1130004430B號
registerDate : 2024-04-08 16:24:32.727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240701000001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4-06-26/d573e935-9055-4df3-8615-d253dd60b697/苗栗市天后宮天上聖母、宮娥、千順將軍泥塑組像 公告.pdf
主管機關名稱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苗栗縣苗栗市自治路50號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37-352961#719
repImgId283393

案件編號

20240701000001

個案名稱

苗栗市天后宮天上聖母、宮娥、千順將軍泥塑組像

級別代碼

6.1.1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總類

1:

code : G2
name : 生活及儀禮器物

典藏或財產編號

12

評定基準

1:

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

2:

具有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

3:

對地方或族群知識、技術或流派發展具影響或意義

指定/登錄理由

1. 這組泥塑像係民國41年重建,反映民國40年民間信仰重建時粧塑神像之傳說。 2. 聖母與宮娥造像面容溫婉嫻雅,身形比例協調,千順將軍相貌威嚴,身形魁武壯碩,姿態生動,泥塑及粉線工藝精湛細緻,極具時代特色。 3. 彭木泉上承福州渡台佛師林福清,下啟林增桶藝師,其作品可視為二十世紀中葉臺灣中部客籍福州派泥塑妝佛工藝之代表。

法令依據

第2條第1、4、6款

所屬主管機關

苗栗縣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苗栗縣
distName : 苗栗市
address : 中正路798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5-04-11/63eaf59b-9ef9-42d3-90b3-ba8d2bcec2e1/苗栗市天后宮天上聖母、宮娥、千順將軍泥塑組像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5-04-11/63eaf59b-9ef9-42d3-90b3-ba8d2bcec2e1/苗栗市天后宮天上聖母、宮娥、千順將軍泥塑組像.jpg

name

苗栗市天后宮天上聖母、宮娥、千順將軍泥塑組像

代表圖像來源

攝影時間:民國113年(2024)12月11日 攝影者:李建緯

保管單位

1:

name : 苗OOOO

古物所在地

1:

name : 苗OOOO
saveSpace : 寺廟
saveSpaceIdentity : 無文資身分
address : 苗栗縣苗栗市中正路798號

數量

5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既存(繼承)

保存現狀

表面罩金層仍保持穩定,平日因著織品神襖之故,使積塵的狀況多出現於未受遮蔽處。

綜合描述

天上聖母神像1件,材料泥質,規格:縱168.6公分、橫88.9公分、深81.4公分,現置於苗栗天后宮3樓鐘樓,維持敬奉行為,作為寺廟文物崇拜敬奉類使用。 天上聖母神像,粧佛工藝塑造,法身造像坐體椅座式,雙手抱於胸前覆佛巾,持玉圭,俗稱朝天體,垂足倚坐龍頭扶手圈椅,足履弓鞋踩於卷草腳踏几。寂靜相開臉,頭戴挽垂髻,戴九旈冕冠,加飾絨球及珠飾,并戴耳環;衣褶紋樣以漆泥線裝飾,勾勒祥雲、牡丹、卷草、昇龍等紋樣,可觀察有明顯線頭及收尾,為俗稱粉線之工法,除漆泥線外,亦裝飾有水銀鏡及玻璃珠;衣褶、披帛自然垂墜,展現層層衣物堆疊之感,置於高束腰螭虎吞腳臺座,底部墊有平足臺座,表面髹朱漆,四周髹黑漆。平日著織品神襖,頭戴織品奉帽,奉祀於苗栗天后宮3樓鐘樓內,作為神像持續敬奉。 千順將軍像的形態採用「站體行姿式」,胸部、腰部及下盤形成三段曲線,衣褶也隨之扭轉。千里眼將軍右手高舉遮眼,左手握著短戟;順風耳將軍左手平舉指耳,右手握著板斧,此為常見的造像形態。兩位將軍雙足前後平踏台座,扭腰向前望。他們的臉部表情呈現岔怒相,頭戴戒箍且上飾有圓牌,頭髮披在後頸,雙目圓睜,雙眉緊蹙,面部以粉線裝飾七星。千里眼將軍頭頂有雙角,膚色為青色,開口可見獠牙;順風耳將軍頭頂有單角,膚色為紅色,閉口亦可見獠牙。他們身著半袖開襟衫,衣衫在胸前打結,肋骨外露,衣褶垂墜,風帶飛舞。衣服上以粉線裝飾蟒龍、祥雲及江海崖子圖案。他們腰間繫著大帶,穿著獸首裙甲和楎甲,甲面上繪有魚鱗圖案,腳戴吊腿,上頭以粉線裝飾花卉、卷草等圖案,雙足赤裸並平踏台座。二位將軍身穿盔甲,揮舞武器,雙足赤裸平踏在站台上,風帶飛舞並從肩膀垂落至台座。此外,為了分散站立神像的壓力,彭師創作出雲朵托起衣襬,形成四個支點:雙足、風帶以及雲朵,這避免了神像因為僅雙足支撐,產生傾斜或倒塌的情況。 月扇宮娥站立於媽祖右側,日扇宮娥則站立於媽祖左側。她們兩位均以淡淡微笑呈現出年輕少婦的形象,這般形象緩和了兩位將軍的威武震懾感,亦突顯出媽祖親和的一面。她們的臉部膚色與媽祖一樣呈現「粉臉」。彭師以接近寫實的手法,塑造了這兩位約30歲的侍女,她們淡淡微笑、端莊且穩重,站立在媽祖兩側,更加突顯媽祖親和的形象。她們髮頂高挽,結成雁尾髻,頭戴七星額子,額子上加掛流蘇,身著盤領大袖袍,外罩比甲,肩部的雲紋和花卉以及卷草圖案都是用粉線勾勾勒出來。她們手中持有羽扇,扇柄由木頭製成,扇面是錫製並上色。她們以站立姿勢呈現,腳著襪鞋,雙足平踏在一個四足的平頭方形台座上,座頂部為紅色,其他部分則為黑色。

年代

1952

尺寸

天上聖母:縱168.6㎝×橫88.9㎝×深81.4㎝ 龍爿宮娥:縱117.6㎝×橫47.4㎝×深40.7㎝ 虎爿宮娥:縱119.4㎝×橫39.8㎝×深33.9㎝ 千里眼將軍:縱159㎝×橫66.9㎝×深48.1㎝ 順風耳將軍:縱151.1㎝×橫85.1㎝×深62.9㎝

材質

泥質

保存環境

庫房或展覽空間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府文資字第1130004430B號
registerDate : 2024-04-08 16:24:32.727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240701000001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4-06-26/d573e935-9055-4df3-8615-d253dd60b697/苗栗市天后宮天上聖母、宮娥、千順將軍泥塑組像 公告.pdf

主管機關名稱

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苗栗縣苗栗市自治路50號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37-352961#719

repImgId

283393

根據識別碼 20240701000001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240701000001 資料。

[ 搜尋所有 20240701000001 ... ]

根據名稱 苗栗市天后宮天上聖母 宮娥 千順將軍泥塑組像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苗栗市天后宮天上聖母 宮娥 千順將軍泥塑組像 資料。

[ 搜尋所有 苗栗市天后宮天上聖母 宮娥 千順將軍泥塑組像 ... ]

在『文資局古物』資料集內搜尋:


與苗栗市天后宮天上聖母、宮娥、千順將軍泥塑組像同分類的文資局古物

宋蘇軾尺牘軸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作又名「渡海帖」,是典型蘇軾風格,相較早年姿媚的書風,此帖風格渾厚雄強,線條的質感也更為豐富。藏鋒的渾圓起筆,配合勁利方折的用筆,加強了線條的厚度與力感。撇、捺、鉤等較多側鋒的筆劃,也都將力量貫穿至...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包首:墨污,霉傷。本幅:傷損,傷補,霉傷,蟲蛀,折裂嚴重。

明王守仁書五言古詩軸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王守仁(1472-1528),中國著名的思想家,亦即陽明先生。他在書藝的表現上,遠承自二王一脈,以行書見稱於世。 根據款識,知此軸書於金陵,與王守仁年譜記載五月以降人在南京相符,視作真蹟應無疑慮。 ...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明莫是龍草書軸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莫是龍(1573-1578),詩、文、書、畫無不專精,著有《畫說》一書。以氣勢雄渾、豪放的行草書法評價最高。此軸除留心字裡行間的呼應關係外,並著意拉長豎畫,形成周圍的餘白。這種計白當黑的表現方式,明顯...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宋徽宗書詩(宋人法書冊一)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趙佶(1082-1135),即宋徽宗。性好書畫,稟賦極高,主導北宋晚期畫院,對中國繪畫發展影響至鉅。徽宗書法,別成一體,名「瘦金書」,風格遠源自唐代薛稷(649-713)。 此幅結體瘦勁挺拔,轉折處...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折痕、裂損、污漬褐斑。

元張雨書二絕句(元人詩翰冊)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張雨(1283-1350),是元代著名的道教人物,文才清麗,書畫清逸,倪瓚稱其詩文字畫為「道品第一」。 本幅充分展現張雨的書風特色;同時,張雨的這兩首絕句,作於鄉里的壽星院節慶之際,援以向元代詞學大...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元趙孟頫尺牘二帖冊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趙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吳興(今浙江湖洲)人。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之後,趙孟頫因受拔擢仕元為官,並開創了卓絕的藝術成就。 趙孟頫早年尺牘存留甚少,雖然本冊所收兩通信札皆無年款,但從書風觀...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蟲蛀,霉傷,傷補,折裂,污漬。

元虞集致丹丘博士公尺牘(元人舊蹟冊)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虞集(1297 -1348),為宋丞相允文五世孫,元文宗時任奎章閣侍讀學士,世稱邵庵先生。學問博洽,以書法名世,兼工真、行、草、篆。 此作是虞集寫給柯丹丘(柯九思)的一封書簡。柯九思榮升奎章閣鑒書博士...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摺痕裂損。

元白珽書五言古詩(宋元寶翰冊)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白珽(1248-1328),工詩文,書法能入米芾堂奧。元代書法的代表,除了鮮于樞、趙孟頫、鄧文原元三家之外,尚有北方流行的顏真卿一脈及金人書法,而杭州的白珽,則屬於北宋米芾書風的追隨者,在書史上具有分...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明陸深書沛水行卷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陸深(1477-1544),字子淵,號儼山,華亭(今上海松江)人。二十九歲進士及第,曾官至禮部侍郎。 此卷以灑金宣紙寫於北上舟行途中,時年僅三十四歲。字體的用筆和分間布白都很講究。字間、行間寬綽,或...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明陸治花谿漁隱軸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陸治(1496-1576),蘇州人,詩文書畫並佳。此作遠景畫坡陀下村舍人家,溪流交錯,舟船往來其上。中景山石輻輳、林木密佈,疊壓包覆於近景之上。坡岸觀瀑的高士,以及船頭濯足的漁父,悠然自得,身處於塵俗...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包首:磨損、折裂、霉傷。本幅:霉傷、折裂、蟲蛀、傷補、汚漬。

元曹知白山水(元明人畫山水集景冊)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曹知白(1272-1355),善畫山水,師法郭熙。 本幅描繪水氣豐沛、雲移霧換的山景。前景兩行者荷物過橋,可能正欲前往隱匿於山林間的茅屋。展現李郭派蟹爪寒林於元代的發展。 此作筆墨率略簡疏、清秀疏...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清謝遂職貢圖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乾隆年間院畫家謝遂繪製的〈職貢圖〉,共四卷,計三0一圖,俱就沿邊省分各督撫進呈圖樣,以地相次,分卷繪製增補而成,有漢、滿文圖說及題識,可與〈皇清職貢圖〉版畫互參。 乾隆皇帝自乾隆十六年(1751)起令...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新石器時代 紅山文化晚期 勾雲形玉飾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件紅山文化勾雲形玉飾,黃綠色閃玉質。係由多組勾角構合而成,勾內琢有瓦溝紋,瓦溝雙邊的凸脊明顯,並在數處加刻粗陰線,加強立體的效果。器上有一圓孔。 本器是已知紅山文化勾雲形玉飾中,尺寸最大、線條充滿...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右下方的一組並連雙牙尖端傷缺。器緣數處點狀微傷。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晚期 帶齒動物面紋玉飾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件紅山文化帶齒動物面紋玉飾,青綠色閃玉質。全器呈短「T」形。兩面皆琢抽象面紋。 本器的上緣和左右兩邊的下方,各有一缺塊,配合其它傷損痕跡判斷,應該經過裁切與修整。而以此器的大小論,0.2-0.35...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本器應該有經過裁切與修整,而目前在一側端及齒部的垂直側邊有橫片走勢的崩傷痕。另有數道裂璺。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 玉刀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件玉刀,經拉曼光譜測試,確知為閃玉。圓弧形刃,中央上方突起「介」字形冠,有大而圓之中孔。器表兩面都有線切割遺痕。 此類器用原為具有切割刮磨功能之工具,此件玉器不但選用美玉製成,且形制中央上方突起「...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全器曾斷為多塊,經拼接,圓刃最下端還曾修補。

宋蘇軾尺牘軸

級別名稱: 國寶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作又名「渡海帖」,是典型蘇軾風格,相較早年姿媚的書風,此帖風格渾厚雄強,線條的質感也更為豐富。藏鋒的渾圓起筆,配合勁利方折的用筆,加強了線條的厚度與力感。撇、捺、鉤等較多側鋒的筆劃,也都將力量貫穿至...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包首:墨污,霉傷。本幅:傷損,傷補,霉傷,蟲蛀,折裂嚴重。

明王守仁書五言古詩軸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王守仁(1472-1528),中國著名的思想家,亦即陽明先生。他在書藝的表現上,遠承自二王一脈,以行書見稱於世。 根據款識,知此軸書於金陵,與王守仁年譜記載五月以降人在南京相符,視作真蹟應無疑慮。 ...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明莫是龍草書軸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莫是龍(1573-1578),詩、文、書、畫無不專精,著有《畫說》一書。以氣勢雄渾、豪放的行草書法評價最高。此軸除留心字裡行間的呼應關係外,並著意拉長豎畫,形成周圍的餘白。這種計白當黑的表現方式,明顯...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宋徽宗書詩(宋人法書冊一)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趙佶(1082-1135),即宋徽宗。性好書畫,稟賦極高,主導北宋晚期畫院,對中國繪畫發展影響至鉅。徽宗書法,別成一體,名「瘦金書」,風格遠源自唐代薛稷(649-713)。 此幅結體瘦勁挺拔,轉折處...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折痕、裂損、污漬褐斑。

元張雨書二絕句(元人詩翰冊)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張雨(1283-1350),是元代著名的道教人物,文才清麗,書畫清逸,倪瓚稱其詩文字畫為「道品第一」。 本幅充分展現張雨的書風特色;同時,張雨的這兩首絕句,作於鄉里的壽星院節慶之際,援以向元代詞學大...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元趙孟頫尺牘二帖冊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趙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吳興(今浙江湖洲)人。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之後,趙孟頫因受拔擢仕元為官,並開創了卓絕的藝術成就。 趙孟頫早年尺牘存留甚少,雖然本冊所收兩通信札皆無年款,但從書風觀...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蟲蛀,霉傷,傷補,折裂,污漬。

元虞集致丹丘博士公尺牘(元人舊蹟冊)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虞集(1297 -1348),為宋丞相允文五世孫,元文宗時任奎章閣侍讀學士,世稱邵庵先生。學問博洽,以書法名世,兼工真、行、草、篆。 此作是虞集寫給柯丹丘(柯九思)的一封書簡。柯九思榮升奎章閣鑒書博士...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摺痕裂損。

元白珽書五言古詩(宋元寶翰冊)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白珽(1248-1328),工詩文,書法能入米芾堂奧。元代書法的代表,除了鮮于樞、趙孟頫、鄧文原元三家之外,尚有北方流行的顏真卿一脈及金人書法,而杭州的白珽,則屬於北宋米芾書風的追隨者,在書史上具有分...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明陸深書沛水行卷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陸深(1477-1544),字子淵,號儼山,華亭(今上海松江)人。二十九歲進士及第,曾官至禮部侍郎。 此卷以灑金宣紙寫於北上舟行途中,時年僅三十四歲。字體的用筆和分間布白都很講究。字間、行間寬綽,或...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明陸治花谿漁隱軸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陸治(1496-1576),蘇州人,詩文書畫並佳。此作遠景畫坡陀下村舍人家,溪流交錯,舟船往來其上。中景山石輻輳、林木密佈,疊壓包覆於近景之上。坡岸觀瀑的高士,以及船頭濯足的漁父,悠然自得,身處於塵俗...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包首:磨損、折裂、霉傷。本幅:霉傷、折裂、蟲蛀、傷補、汚漬。

元曹知白山水(元明人畫山水集景冊)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曹知白(1272-1355),善畫山水,師法郭熙。 本幅描繪水氣豐沛、雲移霧換的山景。前景兩行者荷物過橋,可能正欲前往隱匿於山林間的茅屋。展現李郭派蟹爪寒林於元代的發展。 此作筆墨率略簡疏、清秀疏...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清謝遂職貢圖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乾隆年間院畫家謝遂繪製的〈職貢圖〉,共四卷,計三0一圖,俱就沿邊省分各督撫進呈圖樣,以地相次,分卷繪製增補而成,有漢、滿文圖說及題識,可與〈皇清職貢圖〉版畫互參。 乾隆皇帝自乾隆十六年(1751)起令...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新石器時代 紅山文化晚期 勾雲形玉飾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件紅山文化勾雲形玉飾,黃綠色閃玉質。係由多組勾角構合而成,勾內琢有瓦溝紋,瓦溝雙邊的凸脊明顯,並在數處加刻粗陰線,加強立體的效果。器上有一圓孔。 本器是已知紅山文化勾雲形玉飾中,尺寸最大、線條充滿...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右下方的一組並連雙牙尖端傷缺。器緣數處點狀微傷。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晚期 帶齒動物面紋玉飾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件紅山文化帶齒動物面紋玉飾,青綠色閃玉質。全器呈短「T」形。兩面皆琢抽象面紋。 本器的上緣和左右兩邊的下方,各有一缺塊,配合其它傷損痕跡判斷,應該經過裁切與修整。而以此器的大小論,0.2-0.35...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本器應該有經過裁切與修整,而目前在一側端及齒部的垂直側邊有橫片走勢的崩傷痕。另有數道裂璺。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 玉刀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此件玉刀,經拉曼光譜測試,確知為閃玉。圓弧形刃,中央上方突起「介」字形冠,有大而圓之中孔。器表兩面都有線切割遺痕。 此類器用原為具有切割刮磨功能之工具,此件玉器不但選用美玉製成,且形制中央上方突起「...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全器曾斷為多塊,經拼接,圓刃最下端還曾修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