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第三屆靈性關懷國際研討會開幕式 陳揆:有效整合健康照顧與靈性關懷 建構更圓滿的醫療體系環境
- 行政院即時新聞 @ 行政院

標題出席第三屆靈性關懷國際研討會開幕式 陳揆:有效整合健康照顧與靈性關懷 建構更圓滿的醫療體系環境的上版日期是113-01-20.

標題出席第三屆靈性關懷國際研討會開幕式 陳揆:有效整合健康照顧與靈性關懷 建構更圓滿的醫療體系環境
內容行政院長陳建仁今(20)日出席「2024第三屆靈性關懷國際研討會」開幕式時表示,靈性關懷在落實全人醫療上,確實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醫療人員能以病人需要為中心,提供病人與家屬身、心、社、靈等四個層面的整合性照顧。而為強化安寧療護服務品質,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自2017年起也開始推動「整合性安寧全人照護培訓與宣導推廣計畫」,並辦理「全國靈性關懷人員的教育及推廣計畫」。院長期許透過今日研討會實務經驗交流,有效整合健康照顧與靈性關懷,為臺灣建構更圓滿的醫療體系環境,也期勉所有靈性關懷工作者善用智慧和慈悲,為更多人提供專業的靈性關懷服務。陳院長指出,他今日很高興受邀參加「第三屆靈性關懷國際研討會」,感謝遠從美國而來的Bruce D. Feldstein教授伉儷及日本大下大圓法師,以及天主教、基督教、猶太教、佛教等各宗教團體與醫療團隊共襄盛舉。此次研討會邀請的講座非常多元,包括來自國際上在醫療、學術、宗教等領域傑出的專家,而討論的議題更是橫跨病人照護、社會現況、安寧緩和、靈性關懷專業培植及人類靈性力量開展等領域,相信透過實務經驗交流,與會者均能在實證醫學中探討靈性關懷與照顧的奧妙,並有效整合健康照顧與靈性關懷,為臺灣建構更圓滿的醫療體系環境。陳院長表示,全球資料庫網站NUMBEO依據醫療人員的技術與能力、醫療設備軟硬體的優劣、醫療所在地點的易達程度等7大指標進行調查,定期公布「全球醫療照護指數」(Health Care Index),臺灣的排名已連續5年蟬聯世界第一,成果斐然,顯見臺灣對於病人的照顧已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標準。院長指出,健康的定義除了沒有傷痛或疾病外,更重要的是在生理、心理及社會等各層面能讓病人獲得完全安寧康泰的狀態,同時在醫療決策的過程中,醫療人員能以病人需要為中心,提供病人與家屬身、心、社、靈等四個層面的整合性照顧,因此靈性關懷在落實全人醫療上,確實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陳院長指出,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自2017年起推動「整合性安寧全人照護培訓與宣導推廣計畫」,並辦理「全國靈性關懷人員的教育及推廣計畫」,開辦國內靈性關懷標準訓練課程,幫助靈性關懷工作者從思考生命意義與價值角度出發。院長感謝所有參與該項教育及推廣計畫的老師們,讓臺灣靈性關懷工作者的專業知能在社會上開始受到重視與肯定。陳院長也分享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醫師及德蕾莎(Mater Teresia)修女落實靈性關懷的事例。院長表示,史懷哲醫師長期在非洲喀麥隆蘭巴倫(Lambarena)行醫,由於當地缺乏眼科專業醫師,因此宜蘭眼科醫師陳五福主動致信史懷哲醫師,希望前往當地提供眼科醫療服務;而史懷哲醫師回信中提到「每個人生命中都有自己的蘭巴倫。」意即每一個人都有他的奉獻之地,當他找到了,就會不辭辛勞地願意投入,因此陳五福醫師後來也留在臺灣照顧所有患有眼疾的病人,貢獻所長。另外,德蕾莎修女也視每一位病人為受難的耶穌基督,即使彼此擁有不同宗教信仰,仍用心照顧,讓病人在臨終前享有尊嚴。陳院長強調,生命的意義就是學習愛與被愛的過程,透過彼此相愛,讓生命更加美好,並尊重每一個生命,幫助最需要幫助的人,如同聖經所說「照顧弟兄中最小的那一位,就好像照顧耶穌基督一樣」,將每一個人視作最珍貴、最需要珍惜、最願意疼愛的對象,而臺灣就是在座所有靈性關懷工作者的奉獻之地,因為有大家的貢獻,讓臺灣的靈性關懷與照顧服務能夠漸蓬勃發展,政府也會全力支持所有靈性關懷與照顧服務。最後,陳院長也分享一段小故事,他曾前往日本京都最古老的禪寺建仁寺參觀,該寺院內有一座「兩足院」,當時寺院方丈告訴他「人生有兩件事情必須追求,一是智慧,另一個是慈悲,當你有智慧和慈悲時,你的人生就是圓滿的。」院長也以此期勉所有靈性關懷工作者在返回職場工作後,能夠善用智慧和慈悲,為更多人提供專業的靈性關懷服務,並祝福今日國際研討會順利圓滿成功。致詞結束後,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黃瑞仁及醫學院院長暨本屆大會主席葉炳強致贈陳院長穿著代表「靈性、醫療、宗教」圖騰的貼心熊寶寶紀念品。隨後,陳院長與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發言人林子倫、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財團法人基督教史懷哲宣道會執行長蔣寶玲、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主教李克勉、天主教輔仁大學校長江漢聲、黃瑞仁院長、葉炳強院長等人於舞臺上合影,並在李克勉主教帶領下,全場進行禱告。最後,陳院長及與會貴賓步入座位區,和所有與會人員大合影留念。
上版日期113-01-20

標題

出席第三屆靈性關懷國際研討會開幕式 陳揆:有效整合健康照顧與靈性關懷 建構更圓滿的醫療體系環境

內容

行政院長陳建仁今(20)日出席「2024第三屆靈性關懷國際研討會」開幕式時表示,靈性關懷在落實全人醫療上,確實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醫療人員能以病人需要為中心,提供病人與家屬身、心、社、靈等四個層面的整合性照顧。而為強化安寧療護服務品質,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自2017年起也開始推動「整合性安寧全人照護培訓與宣導推廣計畫」,並辦理「全國靈性關懷人員的教育及推廣計畫」。院長期許透過今日研討會實務經驗交流,有效整合健康照顧與靈性關懷,為臺灣建構更圓滿的醫療體系環境,也期勉所有靈性關懷工作者善用智慧和慈悲,為更多人提供專業的靈性關懷服務。陳院長指出,他今日很高興受邀參加「第三屆靈性關懷國際研討會」,感謝遠從美國而來的Bruce D. Feldstein教授伉儷及日本大下大圓法師,以及天主教、基督教、猶太教、佛教等各宗教團體與醫療團隊共襄盛舉。此次研討會邀請的講座非常多元,包括來自國際上在醫療、學術、宗教等領域傑出的專家,而討論的議題更是橫跨病人照護、社會現況、安寧緩和、靈性關懷專業培植及人類靈性力量開展等領域,相信透過實務經驗交流,與會者均能在實證醫學中探討靈性關懷與照顧的奧妙,並有效整合健康照顧與靈性關懷,為臺灣建構更圓滿的醫療體系環境。陳院長表示,全球資料庫網站NUMBEO依據醫療人員的技術與能力、醫療設備軟硬體的優劣、醫療所在地點的易達程度等7大指標進行調查,定期公布「全球醫療照護指數」(Health Care Index),臺灣的排名已連續5年蟬聯世界第一,成果斐然,顯見臺灣對於病人的照顧已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標準。院長指出,健康的定義除了沒有傷痛或疾病外,更重要的是在生理、心理及社會等各層面能讓病人獲得完全安寧康泰的狀態,同時在醫療決策的過程中,醫療人員能以病人需要為中心,提供病人與家屬身、心、社、靈等四個層面的整合性照顧,因此靈性關懷在落實全人醫療上,確實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陳院長指出,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自2017年起推動「整合性安寧全人照護培訓與宣導推廣計畫」,並辦理「全國靈性關懷人員的教育及推廣計畫」,開辦國內靈性關懷標準訓練課程,幫助靈性關懷工作者從思考生命意義與價值角度出發。院長感謝所有參與該項教育及推廣計畫的老師們,讓臺灣靈性關懷工作者的專業知能在社會上開始受到重視與肯定。陳院長也分享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醫師及德蕾莎(Mater Teresia)修女落實靈性關懷的事例。院長表示,史懷哲醫師長期在非洲喀麥隆蘭巴倫(Lambarena)行醫,由於當地缺乏眼科專業醫師,因此宜蘭眼科醫師陳五福主動致信史懷哲醫師,希望前往當地提供眼科醫療服務;而史懷哲醫師回信中提到「每個人生命中都有自己的蘭巴倫。」意即每一個人都有他的奉獻之地,當他找到了,就會不辭辛勞地願意投入,因此陳五福醫師後來也留在臺灣照顧所有患有眼疾的病人,貢獻所長。另外,德蕾莎修女也視每一位病人為受難的耶穌基督,即使彼此擁有不同宗教信仰,仍用心照顧,讓病人在臨終前享有尊嚴。陳院長強調,生命的意義就是學習愛與被愛的過程,透過彼此相愛,讓生命更加美好,並尊重每一個生命,幫助最需要幫助的人,如同聖經所說「照顧弟兄中最小的那一位,就好像照顧耶穌基督一樣」,將每一個人視作最珍貴、最需要珍惜、最願意疼愛的對象,而臺灣就是在座所有靈性關懷工作者的奉獻之地,因為有大家的貢獻,讓臺灣的靈性關懷與照顧服務能夠漸蓬勃發展,政府也會全力支持所有靈性關懷與照顧服務。最後,陳院長也分享一段小故事,他曾前往日本京都最古老的禪寺建仁寺參觀,該寺院內有一座「兩足院」,當時寺院方丈告訴他「人生有兩件事情必須追求,一是智慧,另一個是慈悲,當你有智慧和慈悲時,你的人生就是圓滿的。」院長也以此期勉所有靈性關懷工作者在返回職場工作後,能夠善用智慧和慈悲,為更多人提供專業的靈性關懷服務,並祝福今日國際研討會順利圓滿成功。致詞結束後,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黃瑞仁及醫學院院長暨本屆大會主席葉炳強致贈陳院長穿著代表「靈性、醫療、宗教」圖騰的貼心熊寶寶紀念品。隨後,陳院長與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發言人林子倫、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財團法人基督教史懷哲宣道會執行長蔣寶玲、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主教李克勉、天主教輔仁大學校長江漢聲、黃瑞仁院長、葉炳強院長等人於舞臺上合影,並在李克勉主教帶領下,全場進行禱告。最後,陳院長及與會貴賓步入座位區,和所有與會人員大合影留念。

上版日期

113-01-20

根據名稱 出席第三屆靈性關懷國際研討會開幕式 陳揆:有效整合健康照顧與靈性關懷 建構更圓滿的醫療體系環境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出席第三屆靈性關懷國際研討會開幕式 陳揆:有效整合健康照顧與靈性關懷 建構更圓滿的醫療體系環境 資料。

[ 搜尋所有 出席第三屆靈性關懷國際研討會開幕式 陳揆:有效整合健康照顧與靈性關懷 建構更圓滿的醫療體系環境 ... ]

在『行政院即時新聞』資料集內搜尋:


與出席第三屆靈性關懷國際研討會開幕式 陳揆:有效整合健康照顧與靈性關懷 建構更圓滿的醫療體系環境同分類的行政院即時新聞

視察端午連假國道疏運辦理情形 卓揆感謝同仁辛勞 期許持續精進「高速公路1968」APP 提供更便利與人性化服務

上版日期: 113-06-08

卓揆:積極維護端午連假交通疏運及安全 落實應節商品穩定供應措施

上版日期: 113-06-06

政院通過立法院修正「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條文、增訂「中華民國刑法」第5章之1章名及第141條之1條文覆議案

上版日期: 113-06-06

我國世衛行動團締造豐碩成果 卓揆期勉實現「健康臺灣」施政願景 早日達成重返WHA目標

上版日期: 113-06-06

端午前夕視察國際郵包檢疫作業 卓揆:絕不放過任何一件違規輸入郵包 積極阻絕非洲豬瘟於境外

上版日期: 113-06-04

​​​​​​​行政院召開「穩定物價小組」會議,密切掌握端午節應節商品及重要民生物資價量情勢,並延長關鍵原物料稅負減徵措施至113年9月底,力求穩定物價

上版日期: 113-06-03

肯定及感謝海巡同仁守護「三安」及「三個第一線」辛勞 卓揆:投入9,036萬元購置260輛海巡任務用車 持續強化海巡執法量能

上版日期: 113-06-03

嚴正抗議中國經濟脅迫再度中止部分ECFA早收優惠

上版日期: 113-05-31

拜會立法院民眾黨團 卓揆:行政團隊全力落實均衡臺灣、促進國內觀光發展、供應安全穩定電力等目標

上版日期: 113-05-30

行政院季連成政務委員召開「113年汛期防災整備會議」,強化跨中央地方統合協調,超前部署全面提升防救災應變機制,落實萬全準備

上版日期: 113-05-30

接見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代表片山和之 卓揆盼日本政府支持臺灣加入CPTPP 為世界盡心力

上版日期: 113-05-30

卓揆:政院核定260億元 全力支持基層消防人員所需救災物力及人力 提升救災勤務安全

上版日期: 113-05-30

卓揆:秉持專業、誠懇溝通 促進行政、立法兩院合作 逐步推動「國家希望工程」

上版日期: 113-05-30

卓揆:持續拓展臺灣觀光亮點 吸引國際旅客及陸客來臺 促進觀光產業早日達成兆元產業目標

上版日期: 113-05-30

卓揆:政院核定5年投入30.9億元 積極因應汛期水情變化 強化科技防災能量 

上版日期: 113-05-30

視察端午連假國道疏運辦理情形 卓揆感謝同仁辛勞 期許持續精進「高速公路1968」APP 提供更便利與人性化服務

上版日期: 113-06-08

卓揆:積極維護端午連假交通疏運及安全 落實應節商品穩定供應措施

上版日期: 113-06-06

政院通過立法院修正「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條文、增訂「中華民國刑法」第5章之1章名及第141條之1條文覆議案

上版日期: 113-06-06

我國世衛行動團締造豐碩成果 卓揆期勉實現「健康臺灣」施政願景 早日達成重返WHA目標

上版日期: 113-06-06

端午前夕視察國際郵包檢疫作業 卓揆:絕不放過任何一件違規輸入郵包 積極阻絕非洲豬瘟於境外

上版日期: 113-06-04

​​​​​​​行政院召開「穩定物價小組」會議,密切掌握端午節應節商品及重要民生物資價量情勢,並延長關鍵原物料稅負減徵措施至113年9月底,力求穩定物價

上版日期: 113-06-03

肯定及感謝海巡同仁守護「三安」及「三個第一線」辛勞 卓揆:投入9,036萬元購置260輛海巡任務用車 持續強化海巡執法量能

上版日期: 113-06-03

嚴正抗議中國經濟脅迫再度中止部分ECFA早收優惠

上版日期: 113-05-31

拜會立法院民眾黨團 卓揆:行政團隊全力落實均衡臺灣、促進國內觀光發展、供應安全穩定電力等目標

上版日期: 113-05-30

行政院季連成政務委員召開「113年汛期防災整備會議」,強化跨中央地方統合協調,超前部署全面提升防救災應變機制,落實萬全準備

上版日期: 113-05-30

接見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代表片山和之 卓揆盼日本政府支持臺灣加入CPTPP 為世界盡心力

上版日期: 113-05-30

卓揆:政院核定260億元 全力支持基層消防人員所需救災物力及人力 提升救災勤務安全

上版日期: 113-05-30

卓揆:秉持專業、誠懇溝通 促進行政、立法兩院合作 逐步推動「國家希望工程」

上版日期: 113-05-30

卓揆:持續拓展臺灣觀光亮點 吸引國際旅客及陸客來臺 促進觀光產業早日達成兆元產業目標

上版日期: 113-05-30

卓揆:政院核定5年投入30.9億元 積極因應汛期水情變化 強化科技防災能量 

上版日期: 113-05-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