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區域精準調適體系發展穩健高質農糧產業(3/4)
- 政府科技發展計畫清單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計畫名稱推動區域精準調適體系發展穩健高質農糧產業(3/4)的主辦機關是農業部, 計畫類別(次類別)是一般計畫, 年度是112, 計畫期程(起)是20210101, 計畫期程(訖)是20241231, 年累計實際進度是100.00%, 年累計預定進度是100.00%, 年累計預算執行率(%)是99.61%, 年度預算達成率(%)是99.61%, 重要執行成果是計畫亮點:「1. 本年度共研發水稻、雜糧、特作、果樹、蔬菜與花卉等共計38個新品種 (系),提供農民各項新型抗逆境與機能性等農藝及園藝作物品種之多元化選擇,提升我國整體農業競爭力。(1) 完成抗稻熱病水稻「桃園7號」、耐熱潛力水稻「台農88號」與水稻燉飯新品種「花蓮26號」命名。(2) 提出水稻「臺....
主管機關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
主辦機關 | 農業部 |
院核管制編號 | 1120428 |
計畫類別(次類別) | 一般計畫 |
計畫名稱 | 推動區域精準調適體系發展穩健高質農糧產業(3/4) |
總計畫經費 | 3033306 |
整年預算 | 775024 |
管制級別 | 部會管制 |
管考週期 | 每季 |
計畫期程(起) | 20210101 |
計畫期程(訖) | 20241231 |
隸屬專案(子專案) | (空) |
年度 | 112 |
月份 | 12 |
年累計預定進度 | 100.00% |
年累計實際進度 | 100.00% |
年累計分配預算數 | 775024 |
年累計實現數 | 750826 |
年累計預算執行率(%) | 99.61% |
年度預算達成率(%) | 99.61% |
重要執行成果 | 計畫亮點:「1. 本年度共研發水稻、雜糧、特作、果樹、蔬菜與花卉等共計38個新品種 (系),提供農民各項新型抗逆境與機能性等農藝及園藝作物品種之多元化選擇,提升我國整體農業競爭力。(1) 完成抗稻熱病水稻「桃園7號」、耐熱潛力水稻「台農88號」與水稻燉飯新品種「花蓮26號」命名。(2) 提出水稻「臺大高雄1號」、番荔枝屬「鳳果釋-13-F015」、甜瓜「臺南16號」、紫蘆筍「臺南5號」、茄砧「臺南 1 號」、茄子品系「EGH97025」、文心蘭「台農9號-綠香水」、「台農10號-埃及豔后」、「台農11號-花蝴蝶」、「台農12號-紅雀」、 蝴蝶蘭Phal. 「Hualien Black Angel」、彩葉芋「種苗3號-璀璨紅晶」及「種苗4號-櫻之雪」、石竹「台農3號-仲夏瓔珞」、火鶴花「台農10號–紅袖」、仙草「花蓮1號」、「花蓮2號」、「花蓮3號」及「花蓮4號」品種權申請。(3) 取得水稻「台南秈18號」、水稻「台南19號」、山藥「桃園5號」、甜瓜「臺南15號」、甘藍「台中3號」、甜椒「台中亞蔬2號」、翼豆「臺東2號-春豐」、胡瓜「種苗3號」、馬鈴薯「種苗6號」、葡萄「台中6號」、金針乾加工之萱草「花蓮7號-豐美」、仙草「桃園3號-仙豐」、適合果乾加工之金柑「蘭陽1號」及「蘭陽2號」、適合脆果加工大豆「桃園1號-金圓」,以及機能性苦瓜「花蓮8號」品種權。2. 開發農園藝作物栽培管理精進技術及環境親合作物輪作栽培體系49項,以有效維持農糧產品之高質量與供應鏈之穩定性:(1) 水稻類完成旱田直播北部地區技術1項;(2) 雜糧與特作類完成開發大豆、毛豆、小麥、燕麥、胡麻、樹豆等雜糧作物機械化及健康管理栽培技術,以及香茹、天麻、香莢蘭、咖啡及黃耆等特用作物穩定生產技術共計11項;(3) 果樹類完成東部地區麻豆文旦補光栽培、刺番荔枝一年兩收、文旦疏留花、芒果汙斑預防、龍眼冬季抑梢、柑橘類特定病蟲害整合管理、荔枝花短截處理優化生產、整合性根域管理恢復麻豆文旦植株生長勢等技術8項;(4) 蔬菜類完成開發大蒜、蚵白菜、奶油白菜、蕹菜、莧菜、茼蒿、菠菜等蔬菜作物機械化栽培技術,以及大蒜、番茄、紅骨九層塔、青蔥、綠竹、山芥菜、山萵苣、昭和草、草莓、紫蘇、洋蔥、龍鬚菜、澎湖地區南瓜、甜瓜及都市場域樹枝落葉作為堆肥等蔬菜穩定生產及健康管理共計24項;(5) 花卉類完成蝴蝶蘭智慧灌溉技術、蝴蝶蘭替代介質及栽培應用模式、洋桔梗應用微生物提高生育之栽培模式、光質對觀葉植物葉片增色技術、蕨類綠球體組織培養生產模式等技術5項。3. 建立有機雜糧、特作及果樹栽培技術5項;有機作物輪間作模式2項,並研發有機各類型作物病害非農藥防治資材或技術7項,以擴大有機生產面積,確保生物多樣性:(1) 完成鷹嘴豆、大豆、艾草、番荔枝及食用百合等作物之有機栽培或處理技術5項。(2) 完成建立北部地區有機水田與甘藷輪作經營模式,以及有機質肥料長期施用下之輪作模式共2項。(3) 建立辣椒有機栽培管理技術1項;完成茶園噴灌試驗區規劃及空置裝置,並完成蒐集有潛力適用於茶園噴灌之非農藥資材1項;篩選適合草蛉的單方抗菌配方1項;研發有機柑橘果樹椿象防治資材共4項。4. 建立各式露天或設施環境下作物水土養分管理模式與提高農業長期監測站監測效率,提高作物產量16%-30%、降低肥料成本73%、提高肥料利用效率5%:(1) 春作不整地旱作 (玉米) -雨季直播水稻-秋作不整地旱作 (大豆) 的方式一年三作的節約資源型的耕作系統可增加30%農田產能,及相對兩期作水稻季提高30%以上的總粗收益。以苦土石灰配合混入土壤施用方式,可增加大豆產量26.2%-27.4%。灌溉水鈉含量200 ppm下,透過灌溉頻率、氮鉀濃度與水量控制等方式,試驗結果甜瓜單果均重396公克,果汁糖度11.8,可以增產24%。雲林虎尾溫室葉菜類示範區,經調整灌溉水源及施肥量,皺葉白菜產量平均提升16.56%。(2) 以草莓栽培密度計算,泥炭土介質更新成本22萬元/分地,使用菇類剩餘資材與蟲糞開發之新型態栽培介質更新成本則約5萬元/分地,降低肥料成本達73%。荔枝養分管理試驗結果顯示緩效性肥料處理可減少化學肥料用量 (32公斤/分地) 及成本 (755元/分地),提高肥料利用效率5%。5. 開發14項省工高效農機及自動化設備,以提升務農安全性、節省人工並增進農業生產效率:共完成蔬花類省工機具雛型機及深度學習影像辨識模組、野蓮採收苗機械雛形機、白頭韭菜作畦機、整合之稻草舖平及編織機械、甘藷撿拾機雛型機、甘藍機械採收雛型機、農膜回收機於自適應破土犁設計、篩土集裝雛型機、大蒜收穫機、文旦精油刮取之優化設備、設施內水耕葉菜自動採收機、小黃瓜組合計畫機控制單元和長度影像分級機構、熱風萎凋機之改良、可調控光源控制模組等14項省工高效農機及自動化設備。6. 國家作物種原庫種原繁殖更新3,048份,強化作物遺傳資源管理效率、培育優質種子與種苗生產:針對國家作物種原庫已保存30年活力下降的種原逐年繁殖更新,本年度完成3,048個品系,包含大豆核心種原、番椒核心種原、茄子、玉米、綠豆、菜豆、蕎麥、毛豆、秋葵、南瓜、翼豆、小米、樹豆、洛神葵、木虌果、十字花科、胡瓜、西瓜、番茄等作物之繁殖更新及特性調查等作業。」 / 關鍵成果:「1. 優勢品種育成1-1. 運用育種技術開發新品種:(1) 利用倍數性育種技術,育成全球首創之新穎之三倍體聖誕紅新品種,為''非''種間雜交類群品種。(2) 利用胚拯救技術創造矮牽牛屬間雜交新品種,育成生育良好、分枝性旺盛、具雜種優勢、且具備新穎性之自有矮牽牛與舞春花屬間品種。1-2. 育種技術應用:(1) 已建立三倍體無子葡萄穩定著果,促進果粒肥大及品質之處理方法,可作為將來經濟生產田間管理方法之基礎。(2) 石竹利用花瓣提高準確度且未來可作為耐熱級距,以供未來快速篩選。(3) 導入分子標誌鑑定技術,進行大豆裂莢基因型檢定及裂莢特性分群,提升育種精準度。1-3. 「毛豆高雄13號品種」契作推廣873公頃,在東京召開「2023年日台冷凍農產品貿易懇談會」,獲得日本媒體報導,成功推銷台灣毛豆新品種產品。2. 產銷鏈結技術2-1. 優化採後處理技術,建立綜合貯運管理模式10式:(1) 果樹類完成開發國內市售酪梨品種採收成熟度標準與貯運條件、礦物營養元素延緩棗高雄11號檢疫後果實寒害影響、番木瓜台農17號秋果貯前藥劑溫湯處理技術、鳳梨台農17號海運日本壓差預冷及氣調運輸技術、台灣荔枝空運澳洲延遲果實褐化腐敗等技術模式5式;(2) 蔬菜類完成高溫下蒜瓣之萌芽率及施用農富收追肥促進高溫下苗株之生長技術、長豇豆冰水預冷時間溫度與延遲預冷品質減損等技術模式2式;(3) 花卉類完成開發蝴蝶蘭、百合花切花保鮮劑,以及洋桔梗橫式空運輸日技術模式等3式。2-2. 採用創新加工技術,提升農產品附加產值,開發新型產品25項,多元商品產線應用32件:(1) 完成農產創新加工研發,包含冷凍鮮果加工製程技術 (番石榴、鳳梨)、蔭鳳梨醬加工製程技術共3項已通過智審會;農產機能素材雛型產品商品開發,包含4項紅龍果粉沖泡飲品 (搭配蕎麥、薏仁、杏仁、黃豆)、木瓜酵素液皂、龍眼花萃取原料、2項含維生素D的蕈菇醬及蕈菇粉、2項酥脆型果乾產品 (鳳梨、火龍果)、2項水果果捲 (鳳梨香蕉與紅龍果香蕉)、番石榴冷凍鮮果、冷凍鳳梨鮮果、鳳梨雪酪、鹹甜鳳梨濃縮汁商品「鳳梨閒閒」、鳳梨莎莎醬等;以及豆類、天麻、香草、啤酒花、蕎麥等5種作物高機能性成分分析方法及產品開發共計25項。(2) 除上述25件新型產品之產線應用外,研發茶葉高壓、酶解新型技術及茶冰淇淋,東方美人茶特色機能性成分等應用方式4件、以冷凍技術開發速萃茶調飲原料應用3件,共計開發32件多元商品產線應用。3. 有機友善經營3-1. 配合政策補貼全年淨收益水稻連作區與輪作區每公頃分別為4,818元及116,224元,顯示輪作區甘藷栽培經濟效益較連作區水稻高,成效顯著。藉由輪作制度,期能使水資源利用更合理化外,並增進土壤肥力,減少病蟲害滋生繁衍及肥料投入,降低生產成本及減少休耕面積,有效控制稻米生產及提高雜糧自給率,以達成農地永續利用,提高農民收益。3-2. (1) 使用木黴菌菌液製劑應用於茭白筍栽培上,可快速分解植株殘體,並增加茭白筍之生產,且能減少茭白筍生產剩餘物質所衍生之問題,達到農業循環之目的。(2) 利用遮雨棚與微生物菌劑降低辣椒炭疽病罹病率至10%以下,使有機辣椒產量達 2 kg/plant。(3) 確認茶園芽孢桿菌液肥資材可提升茶葉產量及品質。4. 農耕環境永續4-1. (1) 建立灌溉水對溫室蔬果產品與土壤健康的影響程度評估,灌溉水鈉含量超過90 ppm就可能造成土壤鈉含量累積,灌溉水鈉含量越高土壤鹽化累積越嚴重。(2) 灌溉水鈉含量200 ppm下,透過灌溉頻率、氮鉀濃度與水量控制等方式,試驗結果甜瓜單果均重396公克,果汁糖度11.8,可以增產24%。(3) 以草莓栽培密度計算,泥炭土介質更新成本22萬元/分地,使用菇類剩餘資材與蟲糞開發之新型態栽培介質更新成本則約5萬元/分地,降低肥料成本達73%。(4)春作不整地旱作 (玉米) -雨季直播水稻-秋作不整地旱作 (大豆) 的方式一年三作的節約資源型的耕作系統可增加30%農田產能,及相對兩期作水稻季提高30%以上的總粗收益。4-2. (1) 應用雷達影像的分析技術克服海島氣候雲蔽的影響,完成西半部地區水稻栽植期及單位面積產量調查。(2) 水稻產量收割機的精準定位系統,所得資料配合雷達影像不同波段反射強度的水稻單位面積產量及雷達迴波之間的相關性分析,推演大範圍的作物單位產量,並完成台灣地區各期作的每一個水田坵塊水稻單位面積產量。5. 省工高效農機5-1. (1) 完成野蓮採收機械研發,本機作業效率每公頃可節省約9~12人力。(2) 研發之甘藷撿拾機依作業效率而言,如以人工採收,則需一分地約16小時小時;收穫機則破畦、挖藷同時進行每分地只需約4小時,換言之,機械收穫比人工收穫約快4倍。5-2. 改良、彙整及串接文旦加工相關技術與設備,完成每小時可處理1公噸(每日8公噸)大果文旦進行全果利用的示範場域進行展示,可供未來供技術推廣擴散。以每年產季運作60天加工約500公噸文旦計算,可產出150公噸果肉(每公斤120元)、100公噸果皮素材(每公斤50元)與1,000公升精油(每公升7,000元),以現行市價估算,500公噸文旦之商品價值將從500萬元(加工果收購價每公斤10元)提高為2,373萬元。6. 優質種原種苗6-1. (1) 本年度完成蠶卵延長冷藏保存第四代生育調查,蠶卵催青日數、幼蟲體重及幼蟲經過天數與對照組相同;健蛹率除YC14外,其餘13個皆可達80%以上。營繭率及每蛾產卵量高於對照組,蠶卵保存至少10個月,孵化率達91.9%,每蛾產卵量高達687粒/蛾,有利於產業利用及蠶種保育工作。(2) 建立授精細胞數量標準與冷凍精子授精蜂王技術,使用約6隻雄蜂的新鮮精液能使蜂王產卵約93%為受精卵,或利用本計畫建立的精子冷凍流程,提供約3x107冷凍精子,成功使蜂王產受精卵,研究成果將能提升精子種原利用效率。6-2. (1) 於108年完成臺歐盟相互採認檢定報告書協議備忘錄以提升雙方申請品種權效率,目前已有蝴蝶蘭「橙色多盟 7955」等3件循協議模式且獲得歐盟品種權,協助農糧署與歐盟CPVO以完成相互採認蝴蝶蘭檢定報告書MOU,並協助完成業者申請蝴蝶蘭’科隆薇薇安 CL409B’檢定報告書,提升赴歐盟產值約新臺幣500萬。(2) 植物品種檢定及保護國際合作備忘錄之簽署後,協助業者赴越南申請蝴蝶蘭「貝塔 CL36B」等18件並獲得14件品種權,持續協助積極促進文心蘭「舞王」、及「愛琳娜」赴越南申請品種權,臺灣進口越南排名至第3名。」 |
計畫核定情形 | (空) |
落後原因分析 | 無落後 |
機關因應對策 | 無 |
主管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
主辦機關農業部 |
院核管制編號1120428 |
計畫類別(次類別)一般計畫 |
計畫名稱推動區域精準調適體系發展穩健高質農糧產業(3/4) |
總計畫經費3033306 |
整年預算775024 |
管制級別部會管制 |
管考週期每季 |
計畫期程(起)20210101 |
計畫期程(訖)20241231 |
隸屬專案(子專案)(空) |
年度112 |
月份12 |
年累計預定進度100.00% |
年累計實際進度100.00% |
年累計分配預算數775024 |
年累計實現數750826 |
年累計預算執行率(%)99.61% |
年度預算達成率(%)99.61% |
重要執行成果計畫亮點:「1. 本年度共研發水稻、雜糧、特作、果樹、蔬菜與花卉等共計38個新品種 (系),提供農民各項新型抗逆境與機能性等農藝及園藝作物品種之多元化選擇,提升我國整體農業競爭力。(1) 完成抗稻熱病水稻「桃園7號」、耐熱潛力水稻「台農88號」與水稻燉飯新品種「花蓮26號」命名。(2) 提出水稻「臺大高雄1號」、番荔枝屬「鳳果釋-13-F015」、甜瓜「臺南16號」、紫蘆筍「臺南5號」、茄砧「臺南 1 號」、茄子品系「EGH97025」、文心蘭「台農9號-綠香水」、「台農10號-埃及豔后」、「台農11號-花蝴蝶」、「台農12號-紅雀」、 蝴蝶蘭Phal. 「Hualien Black Angel」、彩葉芋「種苗3號-璀璨紅晶」及「種苗4號-櫻之雪」、石竹「台農3號-仲夏瓔珞」、火鶴花「台農10號–紅袖」、仙草「花蓮1號」、「花蓮2號」、「花蓮3號」及「花蓮4號」品種權申請。(3) 取得水稻「台南秈18號」、水稻「台南19號」、山藥「桃園5號」、甜瓜「臺南15號」、甘藍「台中3號」、甜椒「台中亞蔬2號」、翼豆「臺東2號-春豐」、胡瓜「種苗3號」、馬鈴薯「種苗6號」、葡萄「台中6號」、金針乾加工之萱草「花蓮7號-豐美」、仙草「桃園3號-仙豐」、適合果乾加工之金柑「蘭陽1號」及「蘭陽2號」、適合脆果加工大豆「桃園1號-金圓」,以及機能性苦瓜「花蓮8號」品種權。2. 開發農園藝作物栽培管理精進技術及環境親合作物輪作栽培體系49項,以有效維持農糧產品之高質量與供應鏈之穩定性:(1) 水稻類完成旱田直播北部地區技術1項;(2) 雜糧與特作類完成開發大豆、毛豆、小麥、燕麥、胡麻、樹豆等雜糧作物機械化及健康管理栽培技術,以及香茹、天麻、香莢蘭、咖啡及黃耆等特用作物穩定生產技術共計11項;(3) 果樹類完成東部地區麻豆文旦補光栽培、刺番荔枝一年兩收、文旦疏留花、芒果汙斑預防、龍眼冬季抑梢、柑橘類特定病蟲害整合管理、荔枝花短截處理優化生產、整合性根域管理恢復麻豆文旦植株生長勢等技術8項;(4) 蔬菜類完成開發大蒜、蚵白菜、奶油白菜、蕹菜、莧菜、茼蒿、菠菜等蔬菜作物機械化栽培技術,以及大蒜、番茄、紅骨九層塔、青蔥、綠竹、山芥菜、山萵苣、昭和草、草莓、紫蘇、洋蔥、龍鬚菜、澎湖地區南瓜、甜瓜及都市場域樹枝落葉作為堆肥等蔬菜穩定生產及健康管理共計24項;(5) 花卉類完成蝴蝶蘭智慧灌溉技術、蝴蝶蘭替代介質及栽培應用模式、洋桔梗應用微生物提高生育之栽培模式、光質對觀葉植物葉片增色技術、蕨類綠球體組織培養生產模式等技術5項。3. 建立有機雜糧、特作及果樹栽培技術5項;有機作物輪間作模式2項,並研發有機各類型作物病害非農藥防治資材或技術7項,以擴大有機生產面積,確保生物多樣性:(1) 完成鷹嘴豆、大豆、艾草、番荔枝及食用百合等作物之有機栽培或處理技術5項。(2) 完成建立北部地區有機水田與甘藷輪作經營模式,以及有機質肥料長期施用下之輪作模式共2項。(3) 建立辣椒有機栽培管理技術1項;完成茶園噴灌試驗區規劃及空置裝置,並完成蒐集有潛力適用於茶園噴灌之非農藥資材1項;篩選適合草蛉的單方抗菌配方1項;研發有機柑橘果樹椿象防治資材共4項。4. 建立各式露天或設施環境下作物水土養分管理模式與提高農業長期監測站監測效率,提高作物產量16%-30%、降低肥料成本73%、提高肥料利用效率5%:(1) 春作不整地旱作 (玉米) -雨季直播水稻-秋作不整地旱作 (大豆) 的方式一年三作的節約資源型的耕作系統可增加30%農田產能,及相對兩期作水稻季提高30%以上的總粗收益。以苦土石灰配合混入土壤施用方式,可增加大豆產量26.2%-27.4%。灌溉水鈉含量200 ppm下,透過灌溉頻率、氮鉀濃度與水量控制等方式,試驗結果甜瓜單果均重396公克,果汁糖度11.8,可以增產24%。雲林虎尾溫室葉菜類示範區,經調整灌溉水源及施肥量,皺葉白菜產量平均提升16.56%。(2) 以草莓栽培密度計算,泥炭土介質更新成本22萬元/分地,使用菇類剩餘資材與蟲糞開發之新型態栽培介質更新成本則約5萬元/分地,降低肥料成本達73%。荔枝養分管理試驗結果顯示緩效性肥料處理可減少化學肥料用量 (32公斤/分地) 及成本 (755元/分地),提高肥料利用效率5%。5. 開發14項省工高效農機及自動化設備,以提升務農安全性、節省人工並增進農業生產效率:共完成蔬花類省工機具雛型機及深度學習影像辨識模組、野蓮採收苗機械雛形機、白頭韭菜作畦機、整合之稻草舖平及編織機械、甘藷撿拾機雛型機、甘藍機械採收雛型機、農膜回收機於自適應破土犁設計、篩土集裝雛型機、大蒜收穫機、文旦精油刮取之優化設備、設施內水耕葉菜自動採收機、小黃瓜組合計畫機控制單元和長度影像分級機構、熱風萎凋機之改良、可調控光源控制模組等14項省工高效農機及自動化設備。6. 國家作物種原庫種原繁殖更新3,048份,強化作物遺傳資源管理效率、培育優質種子與種苗生產:針對國家作物種原庫已保存30年活力下降的種原逐年繁殖更新,本年度完成3,048個品系,包含大豆核心種原、番椒核心種原、茄子、玉米、綠豆、菜豆、蕎麥、毛豆、秋葵、南瓜、翼豆、小米、樹豆、洛神葵、木虌果、十字花科、胡瓜、西瓜、番茄等作物之繁殖更新及特性調查等作業。」 / 關鍵成果:「1. 優勢品種育成1-1. 運用育種技術開發新品種:(1) 利用倍數性育種技術,育成全球首創之新穎之三倍體聖誕紅新品種,為''非''種間雜交類群品種。(2) 利用胚拯救技術創造矮牽牛屬間雜交新品種,育成生育良好、分枝性旺盛、具雜種優勢、且具備新穎性之自有矮牽牛與舞春花屬間品種。1-2. 育種技術應用:(1) 已建立三倍體無子葡萄穩定著果,促進果粒肥大及品質之處理方法,可作為將來經濟生產田間管理方法之基礎。(2) 石竹利用花瓣提高準確度且未來可作為耐熱級距,以供未來快速篩選。(3) 導入分子標誌鑑定技術,進行大豆裂莢基因型檢定及裂莢特性分群,提升育種精準度。1-3. 「毛豆高雄13號品種」契作推廣873公頃,在東京召開「2023年日台冷凍農產品貿易懇談會」,獲得日本媒體報導,成功推銷台灣毛豆新品種產品。2. 產銷鏈結技術2-1. 優化採後處理技術,建立綜合貯運管理模式10式:(1) 果樹類完成開發國內市售酪梨品種採收成熟度標準與貯運條件、礦物營養元素延緩棗高雄11號檢疫後果實寒害影響、番木瓜台農17號秋果貯前藥劑溫湯處理技術、鳳梨台農17號海運日本壓差預冷及氣調運輸技術、台灣荔枝空運澳洲延遲果實褐化腐敗等技術模式5式;(2) 蔬菜類完成高溫下蒜瓣之萌芽率及施用農富收追肥促進高溫下苗株之生長技術、長豇豆冰水預冷時間溫度與延遲預冷品質減損等技術模式2式;(3) 花卉類完成開發蝴蝶蘭、百合花切花保鮮劑,以及洋桔梗橫式空運輸日技術模式等3式。2-2. 採用創新加工技術,提升農產品附加產值,開發新型產品25項,多元商品產線應用32件:(1) 完成農產創新加工研發,包含冷凍鮮果加工製程技術 (番石榴、鳳梨)、蔭鳳梨醬加工製程技術共3項已通過智審會;農產機能素材雛型產品商品開發,包含4項紅龍果粉沖泡飲品 (搭配蕎麥、薏仁、杏仁、黃豆)、木瓜酵素液皂、龍眼花萃取原料、2項含維生素D的蕈菇醬及蕈菇粉、2項酥脆型果乾產品 (鳳梨、火龍果)、2項水果果捲 (鳳梨香蕉與紅龍果香蕉)、番石榴冷凍鮮果、冷凍鳳梨鮮果、鳳梨雪酪、鹹甜鳳梨濃縮汁商品「鳳梨閒閒」、鳳梨莎莎醬等;以及豆類、天麻、香草、啤酒花、蕎麥等5種作物高機能性成分分析方法及產品開發共計25項。(2) 除上述25件新型產品之產線應用外,研發茶葉高壓、酶解新型技術及茶冰淇淋,東方美人茶特色機能性成分等應用方式4件、以冷凍技術開發速萃茶調飲原料應用3件,共計開發32件多元商品產線應用。3. 有機友善經營3-1. 配合政策補貼全年淨收益水稻連作區與輪作區每公頃分別為4,818元及116,224元,顯示輪作區甘藷栽培經濟效益較連作區水稻高,成效顯著。藉由輪作制度,期能使水資源利用更合理化外,並增進土壤肥力,減少病蟲害滋生繁衍及肥料投入,降低生產成本及減少休耕面積,有效控制稻米生產及提高雜糧自給率,以達成農地永續利用,提高農民收益。3-2. (1) 使用木黴菌菌液製劑應用於茭白筍栽培上,可快速分解植株殘體,並增加茭白筍之生產,且能減少茭白筍生產剩餘物質所衍生之問題,達到農業循環之目的。(2) 利用遮雨棚與微生物菌劑降低辣椒炭疽病罹病率至10%以下,使有機辣椒產量達 2 kg/plant。(3) 確認茶園芽孢桿菌液肥資材可提升茶葉產量及品質。4. 農耕環境永續4-1. (1) 建立灌溉水對溫室蔬果產品與土壤健康的影響程度評估,灌溉水鈉含量超過90 ppm就可能造成土壤鈉含量累積,灌溉水鈉含量越高土壤鹽化累積越嚴重。(2) 灌溉水鈉含量200 ppm下,透過灌溉頻率、氮鉀濃度與水量控制等方式,試驗結果甜瓜單果均重396公克,果汁糖度11.8,可以增產24%。(3) 以草莓栽培密度計算,泥炭土介質更新成本22萬元/分地,使用菇類剩餘資材與蟲糞開發之新型態栽培介質更新成本則約5萬元/分地,降低肥料成本達73%。(4)春作不整地旱作 (玉米) -雨季直播水稻-秋作不整地旱作 (大豆) 的方式一年三作的節約資源型的耕作系統可增加30%農田產能,及相對兩期作水稻季提高30%以上的總粗收益。4-2. (1) 應用雷達影像的分析技術克服海島氣候雲蔽的影響,完成西半部地區水稻栽植期及單位面積產量調查。(2) 水稻產量收割機的精準定位系統,所得資料配合雷達影像不同波段反射強度的水稻單位面積產量及雷達迴波之間的相關性分析,推演大範圍的作物單位產量,並完成台灣地區各期作的每一個水田坵塊水稻單位面積產量。5. 省工高效農機5-1. (1) 完成野蓮採收機械研發,本機作業效率每公頃可節省約9~12人力。(2) 研發之甘藷撿拾機依作業效率而言,如以人工採收,則需一分地約16小時小時;收穫機則破畦、挖藷同時進行每分地只需約4小時,換言之,機械收穫比人工收穫約快4倍。5-2. 改良、彙整及串接文旦加工相關技術與設備,完成每小時可處理1公噸(每日8公噸)大果文旦進行全果利用的示範場域進行展示,可供未來供技術推廣擴散。以每年產季運作60天加工約500公噸文旦計算,可產出150公噸果肉(每公斤120元)、100公噸果皮素材(每公斤50元)與1,000公升精油(每公升7,000元),以現行市價估算,500公噸文旦之商品價值將從500萬元(加工果收購價每公斤10元)提高為2,373萬元。6. 優質種原種苗6-1. (1) 本年度完成蠶卵延長冷藏保存第四代生育調查,蠶卵催青日數、幼蟲體重及幼蟲經過天數與對照組相同;健蛹率除YC14外,其餘13個皆可達80%以上。營繭率及每蛾產卵量高於對照組,蠶卵保存至少10個月,孵化率達91.9%,每蛾產卵量高達687粒/蛾,有利於產業利用及蠶種保育工作。(2) 建立授精細胞數量標準與冷凍精子授精蜂王技術,使用約6隻雄蜂的新鮮精液能使蜂王產卵約93%為受精卵,或利用本計畫建立的精子冷凍流程,提供約3x107冷凍精子,成功使蜂王產受精卵,研究成果將能提升精子種原利用效率。6-2. (1) 於108年完成臺歐盟相互採認檢定報告書協議備忘錄以提升雙方申請品種權效率,目前已有蝴蝶蘭「橙色多盟 7955」等3件循協議模式且獲得歐盟品種權,協助農糧署與歐盟CPVO以完成相互採認蝴蝶蘭檢定報告書MOU,並協助完成業者申請蝴蝶蘭’科隆薇薇安 CL409B’檢定報告書,提升赴歐盟產值約新臺幣500萬。(2) 植物品種檢定及保護國際合作備忘錄之簽署後,協助業者赴越南申請蝴蝶蘭「貝塔 CL36B」等18件並獲得14件品種權,持續協助積極促進文心蘭「舞王」、及「愛琳娜」赴越南申請品種權,臺灣進口越南排名至第3名。」 |
計畫核定情形(空) |
落後原因分析無落後 |
機關因應對策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