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對人畜健康與環境安全評估研究
- 農業科技計畫 @ 農業部
計畫名稱農藥對人畜健康與環境安全評估研究的計畫主持人是呂水淵, 執行機關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研究領域是植物保護類, 研究性質是技術發展, 計畫編號是112農科-5.4.1-藥-P2(Z), 研究目的是發展農林漁牧(不含食品加工與包裝), 中央款是11436000, 配合款是0, 計畫總經費是11436000, 執行成果摘要是「農藥對人畜健康與環境安全評估研究」之中文摘要:一、「農藥對環境生物與田間暴露評估技術應用與研究」 1. 本年度執行三種IRAC 23特窗酸及帖唑咪酸衍生物 (tetronic acid and tetramic acid derivatives)成品農藥,探討這三種藥劑對蜜蜂幼蟲生長發育的影響,這....
計畫年度 | 112 |
計畫類別 | 科技 |
計畫名稱 | 農藥對人畜健康與環境安全評估研究 |
計畫編號 | 112農科-5.4.1-藥-P2(Z) |
計畫屬性 | 科學技術類 |
研究性質 | 技術發展 |
研究方法 | 自行研究 |
研究領域 | 植物保護類 |
研究目的 | 發展農林漁牧(不含食品加工與包裝) |
主管機關 | 農業部農業藥物試驗所 |
執行機關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
計畫主持人 | 呂水淵 |
中央款 | 11436000 |
配合款 | 0 |
計畫總經費 | 11436000 |
執行成果摘要 | 「農藥對人畜健康與環境安全評估研究」之中文摘要:一、「農藥對環境生物與田間暴露評估技術應用與研究」 1. 本年度執行三種IRAC 23特窗酸及帖唑咪酸衍生物 (tetronic acid and tetramic acid derivatives)成品農藥,探討這三種藥劑對蜜蜂幼蟲生長發育的影響,這類型藥劑作用速度比較神經肌肉毒類藥劑為慢。本次研究試驗藥劑有賜派芬30%SC、賜派滅10%SC及賜滅芬24%SC。賜派芬及賜滅芬對蜜蜂幼蟲口服毒性(LC50, ug/mL)分別是29.874、63.77 ug/mL,對蜜蜂幼蟲口服輕毒級,賜派滅對蜜蜂幼蟲口服毒性為24.979 ug/mL是相較於比賜派芬及賜滅芬強。2. 本研究針對臺灣本土種粗鋏搖蚊 Chironomus crassiforceps建立培育系統,在含有人工底泥(高嶺土混石英砂,比例1.5:1)、水溫25±2 ℃、光照時數16 小時/每天、pH 7.5-8.5的環境中可完成繼代飼養。每批世代最終可收集約15-25團卵塊,其中同時至少可提供2次急性毒性試驗所需之生物數量(4團卵塊/次)。依據OECD TG 235及本研究所編寫完成之3份指引及程序規範文件完成參考物質(KCl、3,5-DCP)及一種農藥(益達胺)之急性毒性試驗。KCl的24-h EC50為3.29 g/L;48-h EC50為2.41 g/L;3,5-DCP的48-h EC50為13.20 mg/L;益達胺的24-h EC50為10.18 μg/L;48-h EC50為6.22 μg/L。本研究所得之各項急性毒性試驗結果雖部分與前人研究結果略有差異,考量物種差異及選用幼蟲齡期不同的影響,此些微差異應可被接受,顯示本所所建立之試驗方法能有效求得試驗物質對搖蚊之急毒性量級區間。3. 已完成邀請水生生態專家進行水生風險評估方法及相關技術之研討交流1場。 同時於風險評估原則中納入水生物高階層危害辨識方法,完成暴露量與暴露限值之風險評估說明,產出階層式水生生物風險評估方法研究報告1式。 二、「農藥對動物毒性風險及安全評估技術之研究」完成新登記農藥危害評估案3件完成致腫瘤評估案3件 施用者暴露風險評估完成19項農藥施用者第一階層暴露風險評估,其中6項為申請登記農藥,13項為計劃評估。進行溫室及室外棚架作物葡萄、機械施用模式的暴露量採樣共計12場,並建構估計模式1式。與作物永續發展協會台灣分會協辦「Operator Exposure Risk Assessment in Taiwan」論壇1場。針對施用者暴露風險概念及其減量防護,以農藥代噴技術人員訓練、農藥管理人員資格訓練及各式說明會進行宣導,相關講授資料,共計15場次 。 |
計畫年度112 |
計畫類別科技 |
計畫名稱農藥對人畜健康與環境安全評估研究 |
計畫編號112農科-5.4.1-藥-P2(Z) |
計畫屬性科學技術類 |
研究性質技術發展 |
研究方法自行研究 |
研究領域植物保護類 |
研究目的發展農林漁牧(不含食品加工與包裝) |
主管機關農業部農業藥物試驗所 |
執行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
計畫主持人呂水淵 |
中央款11436000 |
配合款0 |
計畫總經費11436000 |
執行成果摘要「農藥對人畜健康與環境安全評估研究」之中文摘要:一、「農藥對環境生物與田間暴露評估技術應用與研究」 1. 本年度執行三種IRAC 23特窗酸及帖唑咪酸衍生物 (tetronic acid and tetramic acid derivatives)成品農藥,探討這三種藥劑對蜜蜂幼蟲生長發育的影響,這類型藥劑作用速度比較神經肌肉毒類藥劑為慢。本次研究試驗藥劑有賜派芬30%SC、賜派滅10%SC及賜滅芬24%SC。賜派芬及賜滅芬對蜜蜂幼蟲口服毒性(LC50, ug/mL)分別是29.874、63.77 ug/mL,對蜜蜂幼蟲口服輕毒級,賜派滅對蜜蜂幼蟲口服毒性為24.979 ug/mL是相較於比賜派芬及賜滅芬強。2. 本研究針對臺灣本土種粗鋏搖蚊 Chironomus crassiforceps建立培育系統,在含有人工底泥(高嶺土混石英砂,比例1.5:1)、水溫25±2 ℃、光照時數16 小時/每天、pH 7.5-8.5的環境中可完成繼代飼養。每批世代最終可收集約15-25團卵塊,其中同時至少可提供2次急性毒性試驗所需之生物數量(4團卵塊/次)。依據OECD TG 235及本研究所編寫完成之3份指引及程序規範文件完成參考物質(KCl、3,5-DCP)及一種農藥(益達胺)之急性毒性試驗。KCl的24-h EC50為3.29 g/L;48-h EC50為2.41 g/L;3,5-DCP的48-h EC50為13.20 mg/L;益達胺的24-h EC50為10.18 μg/L;48-h EC50為6.22 μg/L。本研究所得之各項急性毒性試驗結果雖部分與前人研究結果略有差異,考量物種差異及選用幼蟲齡期不同的影響,此些微差異應可被接受,顯示本所所建立之試驗方法能有效求得試驗物質對搖蚊之急毒性量級區間。3. 已完成邀請水生生態專家進行水生風險評估方法及相關技術之研討交流1場。 同時於風險評估原則中納入水生物高階層危害辨識方法,完成暴露量與暴露限值之風險評估說明,產出階層式水生生物風險評估方法研究報告1式。 二、「農藥對動物毒性風險及安全評估技術之研究」完成新登記農藥危害評估案3件完成致腫瘤評估案3件 施用者暴露風險評估完成19項農藥施用者第一階層暴露風險評估,其中6項為申請登記農藥,13項為計劃評估。進行溫室及室外棚架作物葡萄、機械施用模式的暴露量採樣共計12場,並建構估計模式1式。與作物永續發展協會台灣分會協辦「Operator Exposure Risk Assessment in Taiwan」論壇1場。針對施用者暴露風險概念及其減量防護,以農藥代噴技術人員訓練、農藥管理人員資格訓練及各式說明會進行宣導,相關講授資料,共計15場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