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荔枝精準灌溉技術之研究
- 農業科技計畫 @ 農業部
計畫名稱番荔枝精準灌溉技術之研究的計畫主持人是李子易, 執行機關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研究領域是園藝類, 研究性質是技術發展, 計畫編號是112農科-11.1.2-東-E1, 研究目的是發展農林漁牧(不含食品加工與包裝), 中央款是1620000, 配合款是0, 計畫總經費是1620000, 執行成果摘要是番荔枝(Annona squamosa)為臺東地區重要之經濟果樹,受氣候變遷與極端天氣事件頻傳影響,水資源分布與利用愈發重要。本研究針對番荔枝灌溉管理技術進行精進,以灌溉用水量與灌溉頻率之確立,建構番荔枝能維持生產及穩定果實品質的水分管理模式。試驗於不同土壤水勢下灌溉進行,設慣行灌溉組、無灌溉組、小....
計畫年度 | 112 |
計畫類別 | 科技 |
計畫名稱 | 番荔枝精準灌溉技術之研究 |
計畫編號 | 112農科-11.1.2-東-E1 |
計畫屬性 | 科學技術類 |
研究性質 | 技術發展 |
研究方法 | 自行研究 |
研究領域 | 園藝類 |
研究目的 | 發展農林漁牧(不含食品加工與包裝) |
主管機關 | 農業部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
執行機關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
計畫主持人 | 李子易 |
中央款 | 1620000 |
配合款 | 0 |
計畫總經費 | 1620000 |
執行成果摘要 | 番荔枝(Annona squamosa)為臺東地區重要之經濟果樹,受氣候變遷與極端天氣事件頻傳影響,水資源分布與利用愈發重要。本研究針對番荔枝灌溉管理技術進行精進,以灌溉用水量與灌溉頻率之確立,建構番荔枝能維持生產及穩定果實品質的水分管理模式。試驗於不同土壤水勢下灌溉進行,設慣行灌溉組、無灌溉組、小於-60 kPa灌溉、小於-80 kPa時灌溉及小於-100 kPa灌溉組。結果顯示,本(112)年度6月截至11月底止,慣行灌溉共進行2次噴灌,不同水勢下灌溉組,受今年颱風影響,乾旱效果有限,僅小於-60 kPa灌溉組有達灌溉標準1次,其餘皆未達灌溉標準。露天慣行灌溉組之土壤深度30公分處,水勢值0~ -20 kPa、-20~ -40 kPa、 -40~ -60 kPa及小於-60 kPa區間之天數占比,分別為70.0%、17.7%、 8.5%、3.8%;露天無灌溉處理組分別為37.0%、33.3%、28.7%及1.0%。植株生長部分,露天慣行灌溉與無灌溉組間之花苞數、落花率、花苞長度、花苞寬度、果實數量、果肉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滴定酸和糖酸比和落果率均無顯著差異,僅無灌溉組之果實寬度小於慣行灌溉組;相比小於-60 kPa灌溉組,亦皆無顯著差異。用水量監測初步結果顯示,若採用固定式銅質平頭穩壓噴頭,以1 kg/cm2壓力,開口3 mm,灌溉1小時之灌溉水量約為199,500公升/公頃(19.95 mm),可維持砂質壤土土表下30公分處水勢0~ -20 kPa,約供水400公升/單株(以500株/公頃計算),相較慣行灌溉使用旋轉式噴頭噴灌一次(4小時),平均灌溉量362,880-436,276 L/ha/次(36.2-43.6 mm),供水725.8-872.5公升/單株,可減少灌溉用水量44.9%;若以-60 kPa為起灌點,可減少灌溉頻率38%,且不影響產量與果實品質。 |
計畫年度112 |
計畫類別科技 |
計畫名稱番荔枝精準灌溉技術之研究 |
計畫編號112農科-11.1.2-東-E1 |
計畫屬性科學技術類 |
研究性質技術發展 |
研究方法自行研究 |
研究領域園藝類 |
研究目的發展農林漁牧(不含食品加工與包裝) |
主管機關農業部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
執行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
計畫主持人李子易 |
中央款1620000 |
配合款0 |
計畫總經費1620000 |
執行成果摘要番荔枝(Annona squamosa)為臺東地區重要之經濟果樹,受氣候變遷與極端天氣事件頻傳影響,水資源分布與利用愈發重要。本研究針對番荔枝灌溉管理技術進行精進,以灌溉用水量與灌溉頻率之確立,建構番荔枝能維持生產及穩定果實品質的水分管理模式。試驗於不同土壤水勢下灌溉進行,設慣行灌溉組、無灌溉組、小於-60 kPa灌溉、小於-80 kPa時灌溉及小於-100 kPa灌溉組。結果顯示,本(112)年度6月截至11月底止,慣行灌溉共進行2次噴灌,不同水勢下灌溉組,受今年颱風影響,乾旱效果有限,僅小於-60 kPa灌溉組有達灌溉標準1次,其餘皆未達灌溉標準。露天慣行灌溉組之土壤深度30公分處,水勢值0~ -20 kPa、-20~ -40 kPa、 -40~ -60 kPa及小於-60 kPa區間之天數占比,分別為70.0%、17.7%、 8.5%、3.8%;露天無灌溉處理組分別為37.0%、33.3%、28.7%及1.0%。植株生長部分,露天慣行灌溉與無灌溉組間之花苞數、落花率、花苞長度、花苞寬度、果實數量、果肉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滴定酸和糖酸比和落果率均無顯著差異,僅無灌溉組之果實寬度小於慣行灌溉組;相比小於-60 kPa灌溉組,亦皆無顯著差異。用水量監測初步結果顯示,若採用固定式銅質平頭穩壓噴頭,以1 kg/cm2壓力,開口3 mm,灌溉1小時之灌溉水量約為199,500公升/公頃(19.95 mm),可維持砂質壤土土表下30公分處水勢0~ -20 kPa,約供水400公升/單株(以500株/公頃計算),相較慣行灌溉使用旋轉式噴頭噴灌一次(4小時),平均灌溉量362,880-436,276 L/ha/次(36.2-43.6 mm),供水725.8-872.5公升/單株,可減少灌溉用水量44.9%;若以-60 kPa為起灌點,可減少灌溉頻率38%,且不影響產量與果實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