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秋行軍蟲對於現行緊急防治藥劑之感受性檢測及分子抗性調查
- 農業科技計畫 @ 農業部
計畫名稱臺灣地區秋行軍蟲對於現行緊急防治藥劑之感受性檢測及分子抗性調查的計畫主持人是許如君, 執行機關是國立臺灣大學, 研究領域是植物保護類, 研究性質是其它, 計畫編號是111農科-5.3.1-檢-B6(2), 研究目的是發展農林漁牧(不含食品加工與包裝), 中央款是800000, 配合款是0, 計畫總經費是800000, 執行成果摘要是秋行軍蟲(Spodoptera frugiperda (J. E. Smith))是國內新興重要害蟲,幼蟲食性廣泛,已危害臺灣多種作物。目前國內雖已公告緊急防治藥劑,但自從入侵到現在已超過 3 年,秋行軍蟲可能於田間長期接受藥劑篩選壓力而產生抗藥性。本年度先著重於完善藥效標準測試方法,完成自彰化、雲....
計畫年度 | 111 |
計畫類別 | 科技 |
計畫名稱 | 臺灣地區秋行軍蟲對於現行緊急防治藥劑之感受性檢測及分子抗性調查 |
計畫編號 | 111農科-5.3.1-檢-B6(2) |
計畫屬性 | 科學技術類 |
研究性質 | 其它 |
研究方法 | 學術補助 |
研究領域 | 植物保護類 |
研究目的 | 發展農林漁牧(不含食品加工與包裝) |
主管機關 |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
執行機關 | 國立臺灣大學 |
計畫主持人 | 許如君 |
中央款 | 800000 |
配合款 | 0 |
計畫總經費 | 800000 |
執行成果摘要 | 秋行軍蟲(Spodoptera frugiperda (J. E. Smith))是國內新興重要害蟲,幼蟲食性廣泛,已危害臺灣多種作物。目前國內雖已公告緊急防治藥劑,但自從入侵到現在已超過 3 年,秋行軍蟲可能於田間長期接受藥劑篩選壓力而產生抗藥性。本年度先著重於完善藥效標準測試方法,完成自彰化、雲林、嘉義、臺南、花蓮等五個國內重要之玉米產區採集田間秋行軍蟲幼蟲,並以飼料滲入法對子代 (F1-F3) 進行四個公告緊急防治用藥 (賜諾特、剋安勃、硫敵克、氟大滅) 的感受性調查與建立。結果為所測試之五個地區之秋行軍蟲田間族群對硫敵克、賜諾特、剋安勃和氟大滅的LC50皆未超過田間建議之濃度,然而從與感性蟲相比之抗性比 (Resistance ratio) 來看,台南地區的秋行軍蟲族群對硫敵克、剋安勃和氟大滅的抗性比最高,其中對剋安勃的抗性比更是超過了11,而嘉義地區之族群則是對賜諾特的抗性比最高。另外,在抗性基因點突變偵測上,採集了金門、桃園、嘉義、雲林、台南和花蓮等六個地區之秋行軍蟲田區族群三齡幼蟲,以隨機採集方式採集 10 隻三齡幼蟲進行 total RNA 萃取,針對與有機磷或胺基甲酸鹽類抗性相關之標的乙醯膽鹼酯酶 (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1)、與合成除蟲菊酯抗性相關之標地鈉離子電壓閘門通道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s, VGSC) 及與二醯胺類藥劑抗性相關之標的魚尼丁受體 (ryanodine receptor, RyR) 三個基因序列進行點突變偵測。其中在 AChE1 上有偵測到點突變的發生,而 VGSC 和 RyR 在所有檢測地區之各突變位置上均未測出秋行軍蟲有點突變發生之情形。 |
計畫年度111 |
計畫類別科技 |
計畫名稱臺灣地區秋行軍蟲對於現行緊急防治藥劑之感受性檢測及分子抗性調查 |
計畫編號111農科-5.3.1-檢-B6(2) |
計畫屬性科學技術類 |
研究性質其它 |
研究方法學術補助 |
研究領域植物保護類 |
研究目的發展農林漁牧(不含食品加工與包裝) |
主管機關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
執行機關國立臺灣大學 |
計畫主持人許如君 |
中央款800000 |
配合款0 |
計畫總經費800000 |
執行成果摘要秋行軍蟲(Spodoptera frugiperda (J. E. Smith))是國內新興重要害蟲,幼蟲食性廣泛,已危害臺灣多種作物。目前國內雖已公告緊急防治藥劑,但自從入侵到現在已超過 3 年,秋行軍蟲可能於田間長期接受藥劑篩選壓力而產生抗藥性。本年度先著重於完善藥效標準測試方法,完成自彰化、雲林、嘉義、臺南、花蓮等五個國內重要之玉米產區採集田間秋行軍蟲幼蟲,並以飼料滲入法對子代 (F1-F3) 進行四個公告緊急防治用藥 (賜諾特、剋安勃、硫敵克、氟大滅) 的感受性調查與建立。結果為所測試之五個地區之秋行軍蟲田間族群對硫敵克、賜諾特、剋安勃和氟大滅的LC50皆未超過田間建議之濃度,然而從與感性蟲相比之抗性比 (Resistance ratio) 來看,台南地區的秋行軍蟲族群對硫敵克、剋安勃和氟大滅的抗性比最高,其中對剋安勃的抗性比更是超過了11,而嘉義地區之族群則是對賜諾特的抗性比最高。另外,在抗性基因點突變偵測上,採集了金門、桃園、嘉義、雲林、台南和花蓮等六個地區之秋行軍蟲田區族群三齡幼蟲,以隨機採集方式採集 10 隻三齡幼蟲進行 total RNA 萃取,針對與有機磷或胺基甲酸鹽類抗性相關之標的乙醯膽鹼酯酶 (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1)、與合成除蟲菊酯抗性相關之標地鈉離子電壓閘門通道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s, VGSC) 及與二醯胺類藥劑抗性相關之標的魚尼丁受體 (ryanodine receptor, RyR) 三個基因序列進行點突變偵測。其中在 AChE1 上有偵測到點突變的發生,而 VGSC 和 RyR 在所有檢測地區之各突變位置上均未測出秋行軍蟲有點突變發生之情形。 |